八佰

剧情片大陆2020

主演:王千源,张译,姜武,黄志忠,张俊一,欧豪,杜淳,魏晨,张宥浩,唐艺昕,李九霄,李晨,梁静,侯勇,辛柏青,俞灏明,刘晓庆,姚晨,郑恺,余皑磊,黄晓明,徐嘉雯,张承,马精武,胡晓光,陆思宇,白恩,曹璐,刘云龙,杨嘉华,中泉英雄,高爽,郑伟,高冬平,黄米依,曹卫宇,宋洋,徐乐同,徐幸

导演:管虎

 剧照

八佰 剧照 NO.1八佰 剧照 NO.2八佰 剧照 NO.3八佰 剧照 NO.4八佰 剧照 NO.5八佰 剧照 NO.6八佰 剧照 NO.13八佰 剧照 NO.14八佰 剧照 NO.15八佰 剧照 NO.16八佰 剧照 NO.17八佰 剧照 NO.18八佰 剧照 NO.19八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6:09

详细剧情

  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电影《八佰》由管虎导演,是亚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电影,将于2020年8月21日全国影院上映。

 长篇影评

 1 ) 《八佰》争议巨大,但我还是有话要说,从剧作纯电影角度聊优与缺

这注定,注定,注定是一部饱受争议的电影。

它就是遭遇撤档删改如今高热度和高关注度上映的《八佰》

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点,就是如果一部华语电影火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引起争议,这种争议似乎不可避免,从《战狼2》到《我不是药神》,从《流浪地球》再到《八佰》。

尤其是这部《八佰》,遭遇了撤档删减,合影风波,意识形态,历史还原程度,视角思维观点的种种杂糅,从而形成了今天评论这部电影,大部分热门的点评,已经脱离电影本身以外很远。

给我的感觉就是突然人人都成了历史学家,对历史真实细节了如指掌,巴不得自己是从那段历史穿越过来的人。

所以为了求生欲,我得再次强调影评就是一个很主观的表达,各位爷可以不喜欢这部电影,不喜欢到连看都没看过《八佰》,就从心底里觉得《八佰》是垃圾,一开始就抵制,以及享受锤《八佰》锤到死的快感的人,就可以不要往下看了。

我承认自己对历史研究不深,也对电影之外的一些新闻和八卦不感兴趣,所以我这期视频,更多是从电影本身去点评《八佰》,但毕竟这是一部真实历史改编,大背景总是要简单交代一下。

(会涉及剧透)

影片背景历史发生在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该战争打响了中国抗日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八一三淞沪会战也宣告中日进入全面战争阶段。

该战役中国方面投入80多万人,伤亡大约25万人,日本方面投入20多万人,伤亡大约4万多人。

《八佰》的故事,讲的就是淞沪会战的尾声,国军的第88师262旅524团第一营,还有一些临时编制进来的士兵,一共420余人,奉命留守四行仓库抵抗日军。

但当时为了迷惑日军,同时也为了纪念之前团里牺牲的战友,所以对外宣称有800人,这就是八佰的由来。

那么为何选在四行仓库,因为不管从军事和国际影响来看,四行仓库都是相对最好的地址。

四行仓库位于上海苏州河北边,这里是银行的仓库,存放的都是银行物资和抵押品,所以我们在影片中,能看到和粗糙仓库不符合的物品,比如仓库放着地球仪大三角钢琴之类的。

但四行仓库重在是钢筋混泥土建构,墙体牢固,而且四行仓库有五层楼高,四周作战范围基本没有比它高的建筑,所以在军事作战上,四行仓库够坚固好防守,楼层高等于占据有利高地,是易守难攻之地。

但就算再易守再难攻,面对日军精良的部队和人数,国军400多人也完全不会有胜算,所以四行仓库战役的政治意义就更为凸显了。

四行仓库隔着一条苏州河的南边和东边,就是上海的公共租界,其主要目的就是让民众和国际人士都能目睹和“直播”这场战役,造成国际舆论。

而当时的国际背景,在布鲁塞尔准备召开《九国公约》后续有关会议。

老蒋想利用该战役,来博得国际社会抑制日军,但这一切终究是高层政治美丽的幻象泡沫。

当然,这场战役也让河对岸的同胞亲眼目睹全程,从而唤起各阶层人士爱国热情,之后同心协力抗日。

而四行仓库战役,就是在这样的时局和背景下发生的,但不管大格局大背景对这场战役的动机和用意是什么态度和解读,牺牲的战士才是《八佰》这部电影所歌颂的。

即使这场战役是一场“秀”和“表演”,那也是八佰烈士用生命演绎的。

有人说《八佰》不符合真实历史细节,好多地方都被虚构甚至篡改了。

如果战争题材影视作品都要原封不动照搬真实历史,那么我想说全世界的战争类型电影都别看了吧,有人好心劝说,想看真实历史就去看纪录片,要我说纪录片也未必全面和真实,因为纪录片也一定程度带着主观解说和选择性让你看什么。

说回《八佰》电影,毕竟它是电影,电影的表达方式本身就是要有技巧和目的的,而这些技巧和目的是需要人为去编织剧情中的起承转合,还有为塑造立体饱满的角色服务的。

《八佰》毕竟是一部投资巨大的主流商业大片,这个没人反对吧,影片不可能太跳出传统编写剧本的架构,去极力迎合真实历史细节,然后舍弃一幕幕一场场戏编织起来的戏剧张力。而且再说了,就算影片真的做到追求还原真实历史细节到极致,也一定会有人跳出来指出,这还不够,还是和真实历史有差别。

而且《八佰》这样的大制作,在制景上硬生生给挖出了一条苏州河,还实景搭了苏州河两边的街景,还有特效,服装,道具等等全部都按照中国最顶尖的电影工业级别来,片中因为当时士兵重组频繁,还有不少士兵自天南海北增援上海,大家都说着各种口音,这样的种种还原,起码写实感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

所以说,我认为从《八佰》要表达的核心价值来看,影片为创作做了改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更何况,真的又有多少人能拍着胸脯说,能全面清晰完整的还原历史呢。

那《八佰》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其实影片传达得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不要忘记曾经为国牺牲的烈士,现在的和平是靠着曾经残酷的战争换来的。

所以《八佰》珍贵的地方就在于,他在这样的大格局历史转折点之下,没有去用更高层的历史人物,去烘托大格局,而是把视角放在四行仓库保家卫国的士兵上,甚至连谢晋元团长,也没有浓墨重彩去刻画,而是平均在了更多无名烈士的集体抗战信念里。

这样的信念,并不是一开始就满腔热血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而是有着真实的循序渐进的叠加和转变,从而营造出了更真实,朴素和共情爱国民族热情。

日军方面的塑造,在影视创作上属于反派角色了,但影片也没有去刻意丑化日军人设,来烘托四行仓库壮士的悲壮和英勇。

在让观众了解日军战斗实力时,也不是像以往抗战神片那样,日军都是胆小如鼠身形娇小,相反影片采用了实力悬殊的压抑代入感。

影片中一名申报记者去到日军营地时,观众能看到日军戒备森严言行律己,有士兵拿着油桶举重,也有士兵直接拿真人做行刺训练,大量士兵对爬梯突袭四行仓库也做着演戏,还有后来从下水道咬着刀偷袭的纹身日本兵,个个身型都壮得跟头牛一样,这些都说明,日军的实力不容小觑。

日军这样的形象塑造,反而在两方对战国军取得阶段性胜利时,更突显国军战士的英勇抵抗,以及是付出了多大的惨痛代价。

而且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影片也没有去渲染过多的仇恨情绪,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段是部队逼着逃(新)兵打死日军俘虏。

欧豪饰演的端午和姜武饰演的“瓜怂”,一直有着强烈的抵触(杀人),这样的抵触不是他们不恨日军,而是更能体现常人的真实反应,我们能看到日军也有不怕死和怕死的,影片对于“反派”的进一步刻画,也从中反应战争的残酷性。

而残酷性中最让人触动的,当然就是壮士一个个跳下去炸毁日军防护那一段,那些壮士不断报名字的时候。

那些跳下去的每一位士兵,他们是儿子,可能也是丈夫,可能还是父亲,每一个生命,都不是多余的。

可以说,影片的前面三分之二,可谓是一气呵成,影片在调度上做得很成功,角色关系出场和衔接,由角色再带出战争时局和背景,然后再顺推到河对岸租借的百姓同胞,那些百姓从开始的看戏心态,到最后各行各业各阶级团结一致,这些都调度得自然而且生动。

要知道,群戏在影视作品中是很难调度的,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电影时长的限制,一般一部电影2-3小时,在这个时间内,想让观众对1-2位角色从一开始的陌生,到最后产生认可和共情,还能被打动就已经很难了,更别说《八佰》中20多位角色,其中至少7-8位角色戏份还很重。

在描述主要角色中,影片对角色塑造戏份没法建立太丰富这得承认,因为要刻画的人数太多,但也算是做得够精准的捕捉每个人的特点,联系剧情但又能让大家看到角色转变。

比如欧豪从开始的愣头青年,到后来变成一位决心奋勇杀敌的战士。

姜武从躲着不敢面对的瓜怂,到后来变成举起铁刀唱起《定军山》。

王千源从开始的事不关己,到舍身救人护旗。

众多的角色和人物形象,最后汇成民族凝聚之力。

当然,《八佰》也不能说是完美的华语战争电影,但凡是部电影,它就有遗憾和不足的讨论空间。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我说的是前面三分之二,影片流畅自然,但差不多从接到命令撤退开始,也就是影片该做的升华部分,却在各方面综合指数都有所下滑。

这让人想到是否是删减原因,我看了好几篇删减戏份的对照文章,大致意思是删减基本没有太多情节的改动,尤其是大家认为会被截肢的升旗护旗部分,其实基本也保留了。

但我可能比较有原版洁癖吧,对于我来说哪怕删减一个画面一句话,那或许整场戏甚至整部电影的观点和态度都会产生变化,哪怕是很微妙的,就像是《盗梦空间》里的植入转变概念的过程。

不过我没看过未删减版,所以也不好说是否是删减原因。

从公映版本来看,有不少人提到后面的三分之一,管虎其实走了一个反高潮处理,如果你看过管虎其他的作品,他玩反高潮结局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讨论研究下。

反高潮anticlimactic在剧作是专门的学问,用得好会很高级,但用不好就会觉得拧巴,所以反高潮anticlimactic也被戏称为“虎头蛇尾”,但这里的“虎头蛇尾”是褒义词。并不是一部电影的结尾比较弱,就觉得是反高潮出来了。

反高潮就是刻意用一种简约但不简单的方式冷处理,寻求给观众留白和思考的空间,这样的手法通常用在文艺片居多,因为创作者认为克制比激烈要高明。

昆汀的《低俗小说》结尾片段就是这么做的,把比较一场对话戏放置在了结尾,把应该放在最后的高潮戏放在了中后段。

让我们说回《八佰》,很多人说四行仓库战役的真实历史就是撤退,天然就有反高潮处理的基因,因为撤退肯定没有冲锋强。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结合前面解释那么多反高潮处理来分析,我认为相反的,《八佰》并没有因为撤退这个事件做了反高潮处理,而是用音乐,慢动作,逆光,还有更为惨烈过桥时的伤亡作为情绪叠加,以凸显结尾撤退的高光时刻。

那么既然影片做了这么多努力升华,我们为何还是觉得撤退戏份,比不上前面90分钟的壮烈和惊喜呢?

或许矛盾的地方就在于,正是因为这样有些过度的把撤退拍成英勇进攻模式,反而引起了观众出戏的反弹。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结尾有点用力过猛,BGM不断往上推,慢动作一个接一个。

试想一下(没有我行我上的意思),如果撤退这场戏拍得不要那么激昂,时间再延长一些,士兵走过了垃圾桥,到了租界,围观百姓隔着带刺围栏和士兵握手,说着活下来就好,活下来就是胜利,或者送水送喝的,这样或许更能加强撤退留存实力就是一种胜利的概念。

这也是前面提到的真正的反高潮处理。

这里可能会有人说,士兵过桥马上缴械就被控制住了,哪有那么多和百姓握手交谈机会,所以我说嘛,电影创作源于真实,但为了创作也是要高于真实,就看影片想要在合理的改编上,营造一个什么结局氛围了。

当然,如果想要影片继续保持前面90分钟的热血和振奋,方式和角度还有很多,比如把主视角放在王千源和姜武的敢死队身上,再来一场热战,他们光荣牺牲,同时配合着副线撤退。

坦白讲我不太明白敢死队去怼日军那段,为何戛然而止得如此突然,然后把全部视角聚焦在撤退本身,原本算是主要角色的端午(欧豪)牺牲,就应该有其他重要角色赶紧接上,但结果全部角色都打散了,观众缺少共情依托,在结尾处就相对没有之前那么动容了。

但同时我也理解,影片不想把结局放在敢死队牺牲上,是因为不想把整部电影最后变成一种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想用更写意的画面去提升主题,比如影片最后一个画面,是代表着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拳头。

所以这就是电影点评讨论的乐趣吧,据说《八佰》剧本磨了10年,我相信主创一定会想过更多种让影片结束的方式,最后他们定下这个最为满意,那么至于呈现出来的效果,大家就见仁见智了。

说了这么多所谓的影片中后段的不足,我还是要拉回来一点,有人觉得影片有些片段用力过猛太煽情,而有些人却认为还好就是很好哭就对了。

这些论点的争执的核心,其实就是剧作中间离手法你喜不喜欢,间离手法是德国戏剧作家布莱希特提出的戏剧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作品坚持要和观众保持距离,不想用过于饱满的内容去挑逗观众的情绪。

比如阿方索.卡隆的《罗马》就是间离手法的最好诠释。

一般比较学术派或学院派的影迷,就不太喜欢影片中有大量的煽情戏,尤其是《八佰》结尾扑面而来的爱国情怀表达。

我比较中立的看法是,毕竟《八佰》是商业巨制大片,如果采用偏文艺的间离手法,那一定是非常冒险的,与其这样不如把情绪和气氛做足,起码不会犯“错”。

还有管虎经常把动物放自己影片里,比如《老炮儿》的鸵鸟,《斗牛》直接牛就是主角之一。而这次《八佰》中白马反复的出现,也被很多人觉得导演夹带太多私货,戏份过长且拿掉也没什么影响。

这我就不是很赞同,一部导演自己执导的作品,本来就是需要有个人风格对吧,不然到时电影拍出来,又被吐槽这部电影太中规中矩,没有导演风格,这不是很矛盾么。

再者白马的出现,其实在剧作中,可以理解为是“喘息时刻”,功能就是调整节奏用的,不要小看这种喘息时刻,这样的导演留白,有时候能给观众增加更多的解读空间,通俗点说就是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这样的操作,同样更多出现在文艺片范畴里。

我们就拿最熟悉的贾科长来说吧,贾科长的影片很多都有迪厅跳舞戏,感觉贾科长以前就是在迪厅跳大的,而且一跳就是很长时间。

比如《山河故人》最后女主出去遛狗,突然一言不合在雪中独自尬舞那段...

那其实《山河故人》这一段,就是致敬的2009年奉俊昊的《母亲》开头,女主母亲一人在草地上突然尬舞。

奉俊昊访谈时就说到,这样的影片“喘息时刻”是很珍贵的,可以让观众暂时跳出影片剧情,有片刻时间去解构和思考。

那么《八佰》中的白马和动物,出现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不止一次提到过,一般电影出现动物,基本都有其象征含义。

比如片头的老鼠,一直时不时出现,贯穿全片,哪里会出现老鼠呢,一个肮脏的,地下被老鼠各种打洞的,生病了的城市,才会频繁出现老鼠。

影片中谢晋元团长在组织撤退时说了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这场战役我们败了,因为我们的民族病了,别人这么欺负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自己够争气吗?!

这段话再结合片中的老鼠,你就能体会到,老鼠在片头和影片中出现的含义,就是影射了国家和民族在当时病了,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抵抗列强。

还有容易被忽略的乌鸦,从开场不久站在烧焦的尸体上,然后在日军将领和谢晋元团长会面谈判时,日军头顶的电线杠上,也站着乌鸦,乌鸦其实就代表着带来死亡的死神。

白马象征含义就更明显了,代表了自由和希望,后来幻想中赵子龙骑的白马,和谢晋元团长骑的白马,又增了尊严和无畏的含义,而到最后白马全身染血重新站起来,又意味着浴血重生。

好,就说这么多吧,该说的都说了,仅一家主观之言。

《八佰》被不少人夸为是华语战争类型片的新标杆和灯塔,我觉得这话说得太早了点,毕竟影片刚上映不久,还有待时间沉淀和与更多观众见面。

 2 ) 淞沪会战83周年,看《八佰》之前你必须了解的历史知识!

文/东SIR

公众号;抛开书本

原定201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片,后因“技术原因”取消的《八佰》,终于在我们听了一年故事后,在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那一天,宣布了上映档期,不知道是该感叹“天道轮回”,还是感谢这一年来中国电影的“技术进步”。

由于影片还未公映,我们对于其内容所知甚少,现在所能知道的就是这部影片的内容是“淞沪会战”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而今天——8月13日,就是“淞沪会战”开战纪念日,八十三年前的今天,“淞沪会战”在上海拉开战幕。

现在我们既是为在看影片之前了解一下影片的背景,也是为中华民族不能遗忘的那段历史,来重温一下“淞沪会战”。

战争

这里所指的“淞沪会战”是指“第二次淞沪会战”或者叫“八一三淞沪会战”。(此前在1931年1月28日中日双方在上海开战,称作“第一次淞沪会战”或者“一二八淞沪会战”)日本教科书把它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

战争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终止于1937年11月12日。历时三月,中国方面投入148个师、62个旅共计80余万人,死伤30万人;日本方面投入8个师团、2个旅团共计20万余人,死伤4万余人。是整个抗战中规模最大、死伤人数最多、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开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迅速穿透华北,8月上旬兵峰直指上海,叫嚣“三月亡华”。

中国军民抗战声强烈,特别是作为蒋公嫡系的黄埔军校学生请战欲望强烈。

陈诚将军献策要把战争走向“从北往南”变成“从东向西”。中国地势“东低西高”,在历史上“从东往西”打的战争未有胜迹,石达开辈皆是例子。

然而上海并非理想战场,因为日本海军非常强大,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上海临近江、海,在上海开战,中国军队就可能面临强大的日军舰炮、舰载飞机的威胁。

于是中国军队在德国军事顾问的指导下,在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布下二道钢筋混凝土军事防线——吴福线、锡澄线。

然而蒋公决意在上海打这场战役,理由是以当时中日两军的实力,在任何地方作战,中国军队要赢都是很困难的。然而中国军队必需在全中国、全世界面前表达“抗战到底”的决心,无疑上海作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城市,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于是中国军队迅速向上海集结。12日上海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中国军人了。13日中国空军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进攻。14日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指挥精锐的德械师87师、88师开始主动出击日军。

日军迅速做出反应,战况激烈,一个小据点一天双方易手可达十数次。

军队

23日以后日军精锐援军到沪。中国军队策略开始从进攻变为防御。战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双方都不断增兵。

中国军队精锐尽出。三个王牌的德械师、陈诚的土木系……各地方系也都派出最能打的队伍投入战斗。

桂系来了其精锐的号称“钢军”的第7军,并最终把二名高级将领的生命留在上海。

粤系来了其精锐的号称“铁军”的第4军,北伐时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就出自这部队,并最终把一名高级将领的生命留给了这场战争。

数月前还因西安事变和中央军兵戎相见的东北军也来了,和当时的对手并肩作战,其最精锐的第67军也把他们的军长永远留在了上海。

………………

战场

淞沪会战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观是,因为上海有租界。战争只能在苏州河北岸的华人界打,人们纷纷涌向苏州河南岸观战,它从而成了世界战争史上很少见的有实时现场观众的战斗。

这样也就涌现了很多故事:有四行仓库保卫战时,女童子军杨惠敏横渡苏州河送国旗这样感人故事;也有陈诚将军后来回忆录里面写的遍地是汉奸,日机在空中飞过时,总有人在下面用镜子反射引路的尴尬故事;也有中日双方的败军只要缴械退入租界就能获得暂时安全的让人无限感慨的故事。

战况

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像一台绞肉机一样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冯玉祥将军回忆录里面写道,一个杂牌师上去顶4个小时;一个精锐师上去顶8个小时到一、二天;三个德械师或出自陈诚土木系的超强师上去可以顶一周。

这场会战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

88师264旅阵亡一千多名官兵,旅长黄梅兴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8月14日,身先士卒,被一片弹片击中腹部阵亡,是战争中第一个捐躯的高级将领。

罗甸争夺战,双方你来我往打成拉锯战,其程度堪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来最激烈的战斗,第67师201旅,蔡炳炎旅长高喊:“本旅将士,誓与阵地共存亡,前进者生,后退者死,其各凌尊。”全旅阵亡。

宝山保卫战,姚子青营长率第98师292旅583团3营500将士奋战七天,仅1人生还,最后姚子青率最后的二十多名战士和日军浴血肉搏,最终全体壮烈殉国,赢得对手尊重,日军安葬了他们的尸体,列队鸣枪致敬。这一部分故事后来被拍成了电影《捍卫者》。

四行仓库保卫战,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率四百多名壮士,号称“八百壮士”……这大概就是电影《八佰》表现的故事.

………………

战争中伤亡最重的是蒋公嫡系的黄埔师生。在战争结束时,胡宗南致信戴笠哀叹说黄埔系损失惨重。

战果

“淞沪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败退告终,然而中国军人虽败犹荣,历时三月的抗击使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三月亡华”的妄言破产。

日军此前迅速的穿透华北的战斗在很多人看来有局部战争的意味,通过“淞沪会战”抗战变成全民抗战。

战争中中国军人表现出的抗战到底的坚决,让人看到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希望。

可以说“淞沪会战”是中日决战的开幕式,是烈士们用鲜血、用生命感召了世人,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在八年后——1945年8月15日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添加微信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3 ) 八佰:在残酷的战争中,贪生怕死是一种常态,视死如归也是

推开客厅那扇朝北的窗,我能看见一座白色的大型公路桥。写稿累了的时候,我喜欢盯着上面来来往往的小汽车。偶尔,也会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开车从这座桥上疾驰而过,这时总有一些货船悄无声息地从桥底下钻过去,驶向一个未知的远方。

如果不是一部电影《八佰》,我可能都不会意识到大桥下这条叫蕴藻浜的河,曾经发生过如此惨烈的战斗。它在片中唯一一次被提到,是从王千源饰演的羊拐嘴里:“在蕴藻浜时,日本兵就是这样杀人的。”

查阅这段历史,每每找到一个蕴藻浜战斗的发生地,发现它距离自己的坐标仅有2公里或3公里时,内心就抑制不住地颤抖。仿佛电影里那些血腥的肉搏战,此刻正真实地在眼前上演。不,现实的残酷又岂止是电影所能比拟,这些画面确实是触目惊心地发生在四周鳞次栉比的小区绿地上。只是若干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农田。

一直绵延至长江入海口的蕴藻浜,并未拖住日军前进的脚步。大场失守后,国军被迫退守苏州河北岸。为掩护主力部队西撤,中央下令让88师的一个加强营进入四行仓库。对外宣称这是“五二四团”,而彼时的指挥官谢晋元也只是团附,并非团长。谢晋元大概永远不会想到,当他带着400多名战士抱着必死之心加固防线时,他们会在未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历史课本里的“八百壮士”。

其实,在翻开历史课本前,我便早已耳闻谢晋元的大名,这又是一段绕不开的真实经历。小时候住外婆家,每次出门都能路过一所叫“晋元中学”的高中。后来我才知道,这所中学正是为纪念谢晋元而冠名的,校园里还有一尊谢晋元的铜像。从那以后,每每看到校门口走出来的大哥哥大姐姐,我的眼神中都会暗暗掺杂一丝敬佩。我也会偷偷观察他们的眼神,是不是都如传说中的八百壮士那般勇敢坚毅。

而事实上,所谓的“勇敢坚毅”只不过是后人粉饰下的一种刻板印象。在管虎的电影《八佰》中,我们看到了这些军人怯懦的一面。从一开头,就不断有“逃兵”被就地正法。淞沪会战已经打了将近三个月,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已然军心涣散,无心恋战,上海的失守注定只是时间问题。这点在那几个被临时编入88师的“散兵游勇”面前尤为明显:湖北保安团的哥俩,一个之所以来打仗,竟然只是想看一眼繁华的大上海,另一个还是小毛孩;姜武饰演的东北兵老铁,曾经跟过“张大帅”,照理说应该身经百战,却成为羊拐口中一个不折不扣的“瓜怂”;至于张译饰演的浙江保安团“老算盘”,更是一门心思打算逃命。他根本不想上阵杀敌,舍生取义,只想在乱世中苟安下来。

苏州河以北的士兵厌战,苏州河以南的人民看戏。从难民疯狂地涌入租界区开始,我们便看到了一个硝烟滚滚下依然歌舞升平的“人间天堂”。来到这里不但能保全性命,还能隔岸观火。不管帮会大佬还是上流贵妇,望远镜不离手的中产阶级,还是卖包子的个体户和跑腿的小报童,每个人都以自身视角来观摩这出惨烈的大戏。和对岸的士兵一样,他们对这场战争更加不抱以希望。只不过,有些人为对岸的枪声牵肠挂肚,有些人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经常看到一句话: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从这些厌战的士兵和看戏的人民身上,我们似乎见证了一个国家正在崩溃。但我们是否有资格去苛责这些“苟且偷生”的国人呢?无论他是一名士兵,还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首先是一个人,一条有血有肉的生命。任何有生命的物种,求生永远都是他的第一选择。所以,管虎并没有像很多俗套的电影那样,将“老算盘”强行洗白或反转。相反,他却始终维持了这个形象的人设。使得他的贪生怕死,变得更加有血有肉。这才是在残酷的大时代无情碾压下,一个小人物所能做出的某种抗争。

然而,即便一个置身事外的中国人,在目睹四行仓库的中国守军一次次顽强地阻击日军后,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悄悄改变。特别是当旗帜飘扬在四行仓库上空时,一种难以形容的情感如怒海中的波涛一样拍打着心脏,可以是久违的民族自豪感,可以是一种中华民族不会亡的信念。这一幕来源于真实历史,它释放出的凝聚力坚不可摧,将那些看热闹的人民和四行仓库的守军紧紧联结在一起。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明明可以在租界区明哲保身,却偏偏有人愿意冒着必死的决心去运送电话线圈。

毫无疑问,贪生怕死固然是战争下的一种人性常态,但不可否认的是,视死如归也是。每个人都有热血涌上大脑的一瞬间,之后他可能会后悔,但谁也无法阻止他藐视死神的那个当下。这是他人生中最鲁莽的一个时刻,也可能是他人生中最高光的一个时刻。信念这东西,没有人能称得出它到底值多少斤两。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个连一张照片都没留下的陈树生,绑着炸药包跳进了日军的阵地里……轰隆一声,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八百壮士血战到底的决心。从这一刻起,你才能真正理解谢团副的那句话:“对面是人间,而这里是坟墓。”这里也确实是坟墓,不是中国人的,就是日本人的。

只有几十米宽的苏州河,成为阻隔阴阳两地的冥河。断垣残壁和纸醉金迷,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这一切的源头,是国民政府错误地判断了英美方面的态度。他们执意发动淞沪会战,将毫无防御力的上海赤裸裸地暴露在日本海军的大炮巨舰面前。可以说从一开始,这场战争就是一出戏。演员的道具是一身血肉,导演和看客麻木不仁地坐视这场戏坠落深渊。直到曲终人散,四行仓库成为最后一幕戏的拍摄地,八百壮士则是最后一批演员。没有一颗炮弹落在租界区,这场戏确实也赚取了很好的口碑。然而,一切还是没有像之前预期的那样,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之后的事情你都知道了,中国被拖进八年抗战的深渊,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座硝烟弥漫的战场,人类即将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浩劫。

管虎的高明在于,他将这种“看戏”的处理方式,贯穿于戏里戏外。电影里的人在看戏,看电影的人更是在看戏。它的悲剧性早已注定,因为历史是最好的剧本。但这确实给了导演不少灵感,比如在租界区设置一座戏台,用长坂坡这场戏来比喻四行仓库保卫战,祈愿谢晋元他们化身为常山赵子龙,七进七出曹营。而那匹漂亮的白马,更是成为小湖北心中的一种希望。它狂放不羁,自由穿梭于苏州河南北岸,是唯一一个能在人间和坟墓之间游走的生灵。最终,欧豪饰演的端午骑上了这匹白马,化身为小湖北眼中的“常山赵子龙”。

10年前,我带一位朋友去看苏州河。他因为贾宏声和周迅的那部电影,执意要来上海看看这条河。我们沿着河堤,走进了北苏州路一家咖啡馆。早已忘了当时点的什么咖啡,但却永远忘不了出门一刻的震惊。在我们的右手边,一座百孔千疮的巨大建筑浮现开来,“四行仓库”四个大字如咒语一般镶悬在最醒目的地方。

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结尾,党卫军上校面对幽灵一般的瓦尔特,无可奈何地说出一句脍炙人口的台词:“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想是该再来一次旧地重游了。我会带上家人,像80多年前站在苏州河南岸的人那般,遥望着四行仓库,缓缓对他们说:“看,这座仓库,它——就是八百壮士。”

 4 ) 八佰:制作挺大,问题也挺大

(下文含有一定程度剧透,慎读)

8月14日起,电影《八佰》开启了大规模点映。作为中国历史上制作规模最大(制作经费高达五亿人民币)的战争片之一,同时也是疫情之后上映的第一个(国产)大片,《八佰》对于恢复观众信心、激活整个电影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在去年的审查风波之下,《八佰》到底如何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让原本就十分饥渴、期待报复性观影的观众更加容易走进影院:人们不禁猜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一段怎样不为人知的历史,会遭遇如此长时间的撤档、修改和翻新?最后结果如何?我们是否还能看到创作者的初衷和本意,收获应有的震撼和感动?

这种叠加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观众的胃口基本已经被吊到最高,笔者参加的点映场座无虚席,50%的上座率几乎被撑爆。不过,如此大规模的点映效果究竟如何,还是有待观察:截至发稿前为止,《八佰》在豆瓣评分人数超过4万,评分为8.1,而这个分数比起两年之前的《我不是药神》还远远不能算是“优秀”,后者的豆瓣评分至今维持在9.0,已经成为华语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作品。点映之后,网络上也流出了各种各样其他版本的评价:上影节的160分钟版、内部放映黑白版,看过这些版本的群体开始凭着记忆开始补足情节、对比史实,探讨审查到底对影片造成了何种程度的影响,是否存在一个更加完善的版本……

毫无疑问,《八佰》在全国各地上映之后会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这是我们乐于看到的,毕竟,影院本身就是这样一个场域,人们走进它,为的就是在黑暗中收获一些别处不曾有过的见识,只有当泪水和感动经过公共的考验和洗礼,才会变得更加纯粹。正因如此,我们也决定尽可能排除干扰项,相信就片论片,眼见为实。今天我们所要探讨的,是所有观众都能看到的东西,是关于电影本身的东西;我们想看看这部电影在何种程度上值得去看,又在何种程度上表现得不尽如人意。

影片《八佰》集中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壮举。电影以逃兵视角展开,逐渐深入到四行仓库之内,游走于苏州河两岸,试图以群像的方式来呈现“八百壮士”内部的转变及对周边的影响。可以说,《八佰》的野心主要就体现在对人物的叙写上:全片主要人物将近20个,次要人物更是不可胜数,每个人各有其不同的身份、职业和动机,用力又几乎平摊,最终的效果是人物总体光谱极度丰富,但人物个体弧光不够完整。每个角色从结构上看都是连续的,心理上看却是断裂的,这表明问题不在于剪辑,而在于剧本本身。全片最精彩、完整的人物即是欧豪饰演的端午,从普通的农民,到被迫入伍,到受到感召,再到最后英勇护旗壮烈牺牲,人物的发展遵循一套好莱坞式的经典人物发展逻辑,线索完成度较高,较为有效地传达出一种自发的爱国主义精神。

但除了端午之外,其他逃兵角色就显得较为乏善可陈了:“战神”王千源除了帅痞以外并无明显发展、“老铁”姜武状态回归《让子弹飞》未能获得人物塑造的新突破,两人的“摸胸”段落可谓低俗,这种无谓的前现代角色阐释(虽然可能“真实”)已经很难让目前的观众买账;张译饰演的老算盘后段几乎完全消失,然后又以乾坤大挪移的方式出现在租界街头,沦为幽灵,其怯懦本身值得理解,不予展现则属问题。总体来看,逃兵各有各丑、区分度很高,从这个角度上说,以逃兵视角引入故事虽然来自某种程度的妥协或不可阻挡的外部力量,但从结果来看,这种方式又不失为一个高招,使得影片不再满足于单一的“高大全”,而开始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尽管仍未摆脱脸谱化倾向,个体表现(从剧本到表演)普遍还比较粗糙。

不过,值得一提的反倒是辛柏青饰演的《申报》摄影记者方兴文,这一形象超越了普遍意义上的“汉奸”,而以信息贩子的面目出现在战场之上:为了生存下去,他向日本人和西方人兜售军情,直至最后信守承诺,意外成为“八百壮士”中的一员,虽然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整体呈现较为完整复杂,这有赖于演员的演技,也与编剧对角色的创见密不可分。以方兴文为代表的租界众生相群体呈现出上海社会的一个普遍样态: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到纷纷受到鼓舞应援甚至加入“八百壮士”,直到最后翻越铁丝护网救援撤退勇士,影片对租界众生相显然是精心设计的。

然而,这种众生相与四行仓库中的“八百壮士”似乎面临同样的问题:整体完备,个体阙如;似乎是“社会性的”,但又缺乏内在的肌理,其展现更多地出于一种不自觉的炫耀和堆砌。以刘晓庆饰演的蓉姐为例,我们全程几乎只能看到她的背影,似乎给人以神秘之感,但具体为何神秘?好像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我们惊讶于赌场内部富有异国情调的装帧陈设,但角色本身却是一个空壳般的存在,至于赌场和蓉姐在租界当中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影片更予忽略,而这也就直接导致蓉姐冲出赌场贡献吗啡的高潮段落缺乏应有的感召力: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是她成为高潮的一部分,而不是京剧班子?同样给人如此疑惑的还有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当他提到以谢晋元为首的“八佰壮士”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并为之留下一滴热泪,我们不禁思考,一个自称“代表国民政府”,其后又“只代表个人想法”的西装革履的特派员,到底有何资格成为整部影片的代言人,一字一顿地宣读出主旨画外音——“你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

不得不说,《八佰》模糊的样貌有时让人十分疑惑,以至于每当探讨到一个问题,指出其仍待完善之处,我们又不得不开始着手为其进行辩护。影片的深刻矛盾在于,它既试图取消个人英雄主义,呈现完整人物光谱,表现抗日战争的“人民性”,又呈现出一种缺乏群像塑造能力的状态;既将战役定义为“政治的”,又无时无刻不想取消其政治性;既是一种反侵略的爱国主义,又极其明显地述说一种侵略性的民族主义(当学生朗读一名军官的家书,说要“把旗帜插上富士山”,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既想让人民抵抗侵略,又囿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困境无法让国民党军队获得成功,只能实现某种“战略撤退”,而这种撤退又实在没法像《敦刻尔克》一样“理直气壮”。影片给到一个无力的结尾,而这恰恰又和影片结构本身试图导向的结局背道而驰……公允地说,《八佰》虽然呈现为一种与中国传统战争题材电影并不相同的面貌,但恐怕并不属于“创造”;我们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太多撕裂,它表征着中国历史叙述的困境,表明了当代语境下我们仍然无法正视某些问题,表明我们仍未走出历史的尘埃。

影片对一些意象和中国传统元素的使用是有效的,比如白马、京剧、皮影戏,都承担了重要的结构和叙事功能。也许是作为中国院线电影的必要构成,类似审美趣味让影片更容易接近普罗大众,更能理解想要表达意图,但这些意象和元素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白马前期数次出现意义不大,只在谢晋元与日方将领会面时发挥了短暂的作用,其后又彻底消失;小湖北的京剧想象则显得较为突兀、过于直给,其出现是否能为鲜血淋漓的现实增添一丝浪漫色彩,令人有所略有怀疑——尤其是在特效较为宜人的前提下。应该承认,《八佰》代表了目前中国战争题材电影最高的工业水准,然而在工业细节和质感上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如影片对上海租界夜景的还原似乎更多出于现代人对遥远过去的想象,远未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影片对场面调度的控制也与国际水准有一定距离。不过,作为亚洲首部全程使用数字IMAX摄影机拍摄的电影,《八佰》仍有理由被视为一个不错的开始。

 5 ) 隔岸观火,隔靴搔痒,虚构煽情,差强人意

看了普通版和IMAX版。说说看法。 杂牌军隔岸观火的视角 电影整体上是一出群戏。涉及方方面面的角色:四行仓库这边的守卫国军、杂牌军、日军、特派员,以及对岸的女童子军、各国记者、爱国人士等等。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主角。开场1小时的视角基本上以“杂牌军”为主。表现他们一开始的各种胆怯、畏战。并且时常跳出仓库来到对岸租界,以对面百姓各国人的视角来隔岸观火。直到1小时后的抵抗日军阻击战才开始表现国军的正面作战。这种视角还是蛮独特的。但也有隔靴搔痒感。依照编剧套路,这些杂牌军也在战火中得到洗礼。电影还重点表现了这些男性老兵对烟、酒、女人“直男追求”的念念不忘,比较直男套路。 广东腔的谢晋元 片中各个角色各自操着各地的方言,令角色更加生动真实立得住,这点做得很棒。尤其是谢晋元的广东口音,既符合历史也让他的英勇坚定大气风范更深入人心。 只可远观的青天白日满地红 作为八百壮士传奇里最著名的事迹,电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女童子军送旗、国军升旗鼓舞士气的桥段。甚至继承致敬了台版《八百壮士》,用大篇幅段落重点表现了国军弟兄们前赴后继地牺牲生命保护国旗不倒的壮烈气概。在升旗画面,也难得地出现了低沉悠扬的《三民主义歌》。 然而,公映版《八佰》也最大程度地弱化了这面最重要的中华民国国旗。所有国旗镜头都是远景,无任何国旗中近景特写镜头。颜色也十分黯淡,像掉了色。“青天白日”变成了“阴天灰日”。预告片中出现的一些国旗镜头也不见了。用生命捍卫的这面旗反被如此极度低调弱化,遮遮掩掩,实属讽刺。如片中日军台词“正在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以下有涉及结尾的剧透) 夸张与虚构 根据历史资料,守卫四行仓库的四百二十名壮士,至撤退共伤亡37人。在电影中却表现得极度惨烈,前前后后感觉能有上百人死伤。历史上自杀式炸弹袭击日军的只有一人,片中夸张表现成近十人。历史上守军过桥撤退至租界,只被日军机枪打伤十人。电影夸张得像是诺曼底登陆战,数十人中弹重伤牺牲。甚至谢晋元都身中数弹重伤无法站立。这已经是夸张到虚构史实了。极力渲染悲壮感。至于一众杂牌军、枪杀俘虏练胆、送电话线等更是无中生有张口就来。当然,这些也是艺术上的创作。 删减与缺失 据一些消息,公映版《八佰》最大的删减是开场部分,近十分钟。主要角色的出场都删掉了,导致影片开场显得突兀混乱,角色交代不清。 在片尾,留守四行仓库与狙击日军的两队“杂牌军”的结局也不了了之,埋下的炸弹等伏笔也没了下文。已经无法辨别是删减的因素还是刻意的留白了。 据传,另一删减角色是阮经天饰演的“金丝镜”。这是一个身在南岸民众之中的日本人。当他看到日军屠杀时,用日语高呼“不要!”,随即被愤怒的民众杀死,尸体吊在岸边。电影中确实可以看到那具尸体。如果这段删减属实,无疑会极大削弱电影的批判性。 整体看,管虎这次对“八百壮士”事迹的创作无疑是其导演生涯最重要的作品。也是相比1938、1975两版《八百壮士》战争场面最真实的一部。刻画了近十个有血有肉的角色。然而也有过度煽情、夸大史实的部分。并且经过了伤筋动骨的删减,片尾还加了强调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作用的字幕。令人出戏但也是无奈之举。总之,这个公映版仍然是值得一看的,算是差强人意。期待有朝一日看到完整的导演剪辑版《八佰》吧。三星半

 6 ) 模糊的旗帜与不在场的谢团长

很多年后,当我回忆起那夜《八佰》的放映现场时,将会萦绕着一股香油味。好吧,是我旁边一位女士的食物增添了另一种感官维度。趁着这股意犹未尽的味道,我散漫地谈谈脑海中留下的印象。以下观点仅代表昨夜的我,与今天的我无关。

总体而言,这部影片的叙事视角都是基于小人物,依然没有给国军官长以直面不讳的主角待遇。

我等了一个小时候才终于有一个有力的特写,来自一个即将死去的中国军人。

除了笑张译对一个懦弱者活灵活现却难免油滑的表现之外,观众一直很平静。

整部电影没有专心经营好一个人物,与其说是群像表演,不如说更接近于印象式的表现。像张译的出色,也是和故事本身关系不大的出色。我很怀疑里头的每个人物能够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叩寻到真切的认同感。

这部电影只拍八百壮士的故事,淞沪会战的正面战场完全没有提及。当电影进入主体叙事时,大场早就沦陷,国军大部已是撤退的尾声。

今日四行仓库遗址和晋元纪念广场

守卫四行仓库的是88师262旅524团的一营。电影中提到,88师曾补员五次,八百壮士的主体已经是各省保安团。真实历史中,更准确地说,已经是湖北保安团。

片中赋予他们具体化的人格,他们并不是王牌军,也不是地方派系,而更像是临时凑补的壮丁。他们嘴里念的是水稻,他们就是普通农民。除此之外,他们中还有东北军旧部,被表现成很孬种的角色。

仓库中的四五百国军,在各种陈述口吻中都被视为壮士、英雄,但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了合理地人性化地展现,他们之中也有弱者、怯夫。

当然,事实上,里面还有一部分中央军骨干。我们听到有一个片段,几个黄埔同学围坐在一起,轻声哼唱黄埔军歌的情形——轻声哼唱,而且没有字幕,歌声和镜头一闪即没,显露出有趣的意识形态上的忌惮。

谢晋元与守卫四行仓库的四位连长,从左至右:邓英、雷雄、上官志标、唐棣

机枪连的雷雄连长,上官志标连长,背着手榴弹跳楼的陈树生,甚至是壮士的指挥官与精神代表谢晋元,这些国军官、兵的形象通通都是模糊、薄弱的。很大程度上,与其说他们是一个人物,不如说他们只是一串姓名符号的借尸还魂。

大多数时候,谢晋元是不在场的,在场的时候,一半时间他站在二楼,对楼下空地上的士兵作着一场又一场只具有符号意义的讲话。一束强光从他的脑后逆射而来,使得他的面目和身躯完全沉浸在光晕之中。他的声音是如此无力,而他的形象是如此模糊。

可以说,四行仓库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物,在片中是最缺乏力度的角色。但这和演员的关系真的不大,我认为片中没有一个没发挥好的演员。你可以说杜淳塑造的谢晋元在有限的发挥余地中是出色的,谢晋元在他的演绎下是一个无限寂寥、凄凉的悲剧英雄,但这个形象显得非常地脆弱,远未能表现出他阳刚、壮烈的一面。当你听到他说话时,你会觉得他的躯体里是空虚的,好像没有重量。虽然所有人物都缺乏血肉,但谢晋元毫无疑问是最缺乏内容的。

造成这种效果的,是镜头的拍法,更是创作意识的怯懦。当你拍八百壮士时,是不可能绕过谢晋元、杨瑞符、上官志标这些国军长官的。但是当你不敢重笔描摹这些人物时,这部影片的价值就已经大打折扣了。如果是艺术家的话,这部电影就不该拍了。

本来放弃对淞沪会战的整体呈现,只表现对整体局势并无左右之能的一营孤军已经是很大的退让。可是现在,还要更进一步地退让。那些确有其名的人、实有其事的段落,退位成背景和符号,本该属于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只能由被虚构出来的人物和动作所填补。

既然中国军人的形象都如此单薄,日本人的形象我们就更难去苛求了。开始的时候我一直在等待,看它是否会展露出日本人的人性。我确实等到了,在影片一个并不高明的虚构情节中,士兵被要求杀俘,一个年轻日本士兵的恐惧和求饶在那一刻是人性的。但仅此而已,此外,日本人有形象的只剩下一位长官,这个形象完全没有超出过去影视作品中对日本人的扁平刻画。其余的日本士兵,都只是战场上跳动的人影和数字而已。

主题上也毫无突破和新意。基本上主题就是,原本只具外交意义的四行孤军,通过四天五夜的奋战,为溃退无能的国军挽回颜面,令列强对中国军队刮目相看,也唤醒和振作了国民抗战御辱的意识和信心。影片通过各行各业、各种各色的人物来说明,全面抗战是全体国民之责。这些人物不光有军人,有童子兵,有农民,还有商人、黑帮、妓女。

但是这能否立得住脚,得依靠逻辑链的最初一环——国军真的无所作为。取得国际尊重并不是八百壮士的事迹才有的,在此之前淞沪会战打了近三个月。但八百壮士确实具有特殊性,就像一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片,在各国势力、中外媒体的注视下,成为巨大的新闻事件和抗战标志。

但影片最后租界内的洋人武装也受到感召,为孤军开枪助阵,这个情节实在令我怀疑其可能性。国际上感佩孤军的忠勇善战,是真实的,但以资料中显现出的租界势力之软弱、自私、蛮横,开枪助阵实在过于艺术化。要知道,各国租界代表的是各国的政治立场,蒋介石用那么大代价打这一场大会战,包括最后大军撤退还留下一支孤军,很大程度上,就是想以战促和,打给国际社会看。倒不是和日本人直接谈,而是敦促国联能够干预日本的侵略。

然而三月战罢,边战边寻求外交施舍,最终是两头落空。脊梁骨头都打断了,也没换来各国对日方的实质制裁。所以,会战期间,国联九国之绥靖已经展露无疑,以他们对日军的忌惮、恐惧,很难有开枪助阵此种强硬的行为。

事实上,后来八百壮士退入英租界,怕事的英国人当场就将中国军队的武器给缴了,谢晋元部沦为孤军营,陷身租界,不得自由。数年中种种监禁、控制、冲突更不必说了,而这一切都是基于对日军的畏惧。

杨惠敏

片中充满演绎、虚构成分。对于一部艺术作品,哪怕是一部重要的历史作品,你也不能要求它一定要忠于史实,但如果演绎和虚构削弱了真实原本具备的力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反问:为什么不遵循史实?

一个一个背着手榴弹从窗口跳下的士兵,那是一种苍白的悲壮。时代往前飞逝,而创作者的意识和手法还停滞在十几年前,实在悲哀。中国军人在抗战中的表现,其懦弱,其英勇,其活生生的真实的细节,根本毋须脱离实际的渲染、夸大,已然是力道充沛的素材。

冒死拉电话线的情节可能是离现实性最为遥远的一段虚构。这一段悲壮有余,却好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差别。其实仓库中本就有电话线。要知道,四行仓库这么好的地理位置,这么坚固的掩护条件,原本就是88师的指挥部,能不配备电话系统吗?不过从电影处处自由发挥的风格来看,倒也不应苛责。

杨惠敏献旗的故事,可能是这四天五夜的故事中流传得最广,却最为失真的一个。这是受当时的的报道策略,后来杨惠敏的夸大,其他次要当事人的知情所限的影响。最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游泳献旗的事是没有的。

片中至关重要的场面垃圾桥,很多百姓死在这里,日军开枪杀了很多人,但是事实上除了最后撤离的那一场战斗,垃圾桥平时恐怕并没有这么危险,杨惠敏也无需将旗帜裹在身上,渡河泅献。电影中还将杨惠敏脱下外衣,取下国旗的一幕,处理成“姜武”偷窥看胸的情节。

真实情况是,杨惠敏的确很勇敢,很热心,不过她不是十七岁的少女,有二十多了。27日晚,她站在桥上,冒着生命危险,朝仓库大声喊话,要求进入仓库服务。雷雄请示谢晋元,谢晋元不许。但杨惠敏不走,还问守军需要什么。谢晋元让雷雄转告:“只要一根旗杆和一面国旗。”天亮前,旗帜送到,次日上午从仓库楼顶升起。

但紧接着谢晋元就打电话,要求提供一面更大的国旗。当天下午,谢晋元派人与杨惠敏再次取得联系,拿到一面巨幅国旗,当时就升了上去。原先那面国旗改挂在靠近租界的侧面。

当晚深夜,童子服务团在叶春年带领下开车绕道而来,再次送来一面他们手中最大的国旗,杨惠敏和记者曹聚仁也随同来了,但谢晋元忙于军事,没有接见他们,由雷雄代为接见。

负伤的士兵被转往租界医治,事先已统一口径,当被问到仓库有多少人时,回答:“八百人。”

电影中也有一名上海本地的方记者进入了仓库,仓库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就是由他问的,这名记者的原型应该就是战地记者曹聚仁。

可见献旗一事之所以叙述混乱,是因为送了三次,而且献旗者不止一人。出于众人人身安全的考虑,也可能有媒体追求英雄叙事的本能,杨惠敏被推到了前台,凝练成整个事件中一颗闪亮的符号。

被淹没在日军太阳旗之中的四行仓库楼顶突然高悬起飘扬的国旗,且一面比一面大,这激怒了日军。影片中据此演绎出在敌军飞机轰炸下的护旗壮举,只能说这很符合商业片的戏剧化逻辑。但我没有看到日军出动飞机轰炸的叙述,日军主要在一旁的交通银行窗口对我军攻击,并派出了坦克、掘土机和驾着机枪、迫击炮驶入苏州河的汽船——但由于忌惮租界,河道狭窄,加上中国百姓集中船只,设卡阻挠,水面攻势没有得逞。只是,日军的进攻并没有专注于楼顶的国旗。

影片中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情节还有中日两方指挥官,分骑黑白马,于战场对峙喊话的情节。日军指挥官向谢晋元强调,这是一场事关你我二人的荣誉之战。这又落入了以往刻板叙事的巢穴——对日本人的个人荣誉感过分的渲染。

当然,在二马对峙的那一刻,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两个民族仿若正邪对立的较量。这匹莫名出现在银行仓库的白马,贯穿全片,它象征的是谢晋元为代表的每一个为抗战付出努力的中国军人的精神,你也可以称之为“民族的脊梁”。这固然雄浑,但还是一种套路并太过简化的英雄叙事和民族叙事。观众绝不是为了这样一个宏大的概念走进电影院,安静地坐下来等待的。我们当然希望看到的是更复杂,更细微,更新颖的表达。

就这个情节展现出来的意识而言,它与片中的戏曲元素是相仿的。片中的戏曲艺人、戏曲唱词、单骑闯关的赵子龙,都是这种二元化与刻板概念化意识的体现。当然,你也可以说它出自底层平民视角,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国民意识。影片中的戏曲元素,演绎成分,在套路化和戏剧化的层面上看是非常好的,但无疑却在削弱影片的精神性,让它始终只能停留在肤浅的状态,无法深潜下去,讲述出一些更为冷静、更为丰富的东西。

身骑白马的谢晋元

影片中刻意赋予人物方言口音,却又缩手缩脚,不敢彻底方言化,使得每一种口音都沦为普通话和方言蹩脚的杂交。当然我也认为彻底方言化绝不是明智之举,影视剧中对方言的选用本就是一门难度很高的学问,我认为一般最好还是使用普通话,想要试图融入一点地域特色加强真实感,反而提醒了观众,你们看的是一场假戏。

一场戏看下来,最令人出戏的恐怕就是谢晋元的口音了。谢晋元是广东梅县人,似乎应该是客家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定应该讲客家话,但片中的谢晋元带的口音似乎是通常意义上的广东话。我还是要强调一遍,杜淳是一个不错的演员,但当片中的谢晋元说出蔡少芬式的普通话时,我会疑虑影片对谢晋元的态度是否有一种无法言明的暧昧。

按理说,谢晋元是民族英雄无疑了,但片中对他的刻画都是充满“阴影”的,而且频频不在场。当这难免有些滑稽的口音出现时,你心里会闪过疑问,这究竟是一种正面的呈现还是负面的呈现?难道我们在用一种负面的手法表现一个英雄人物吗?果真如此,那真是影史上的一出“壮举”。我想这已经无关乎电影,就像片中最后,谢晋元被告知的一样,一切都是政治。对最应该被凸显的谢晋元如此处理,体现的正是如今的政治尺度。

当我们说到电影中的政治,不得不被说到的就是那面飘扬的民国国旗。升旗、护旗的情节在片中是一个高潮段落,但这一段最令我饶有趣味地注视的却是对这面旗帜的展现。不揣冒昧地说,片中的外国国旗都能得到从容的展现,片尾甚至有超大幅的外国旗帜,这面民国国旗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它的镜头着实不少,可见是想痛快地展现,但大多数时候它只是远远的模糊一团。

显然摄制组为此也费了一番心思,有一次给了个背面镜头,隐隐绰绰地映出其图徽。还有一次对旗帜非常近距离的展现,我印象中是旗帜炸倒后被重新扶起的桥段,那一个镜头主要是落在旗杆上,随着旗杆上抬,将将露出迎风招展的红色一角。就在图徽将要露出的一刹,镜头切掉,好险!这一段是为讴歌护旗壮举,但壮士们护的却是一面不能被我们看清的旗。

影片中最令人失望的政治,还是对抗战中国军的整体评价仍是负面的。这从一开始对国军溃退这一段的截取已经明确表意。之后在片中也在暗示淞沪会战中的国军是懦弱的和令人失望的。一路顺下来的逻辑就是,因此他们没能唤醒那些醉生梦死、麻木不仁的租界人士,没能凝聚起国人百姓共御外侮的力量。是坚守四行仓库的战士们替国军挽尊,重塑了民众的信心,打动了寰海内外。可是,如此脓包的国军,将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一味的赞美毫无必要,但基本的尊重必不可少。

对国军这一长久的负面印象也影响到了八百壮士。其实早在当时,毛泽东就将八百壮士定性为“民族革命的典型”,号召广为宣传。八百壮士的事迹直到如今,也令人感怀,人们的情感是依托在真实的人物身上的。虚构人物依然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但比不上真实人物的说服力。可是这些哪怕只是低级国军官长的人物,也没能得到客观大方地表现,我也只好忍不住一边看一边连声叹息。

其实固守仓库前的淞沪主战场可以拍出史诗性的大片,孤军退入租界后的几年也完全可以拍出很厉害的生活化电视剧,像《风骚律师》那样精彩的。我看过一些极为翔实、具体的资料,充满完全打破刻板印象的真实细节。一边看一边想,这一笔一笔的才是应该被拍背呈现的人性,而不是除了歌颂就是批判,总是表现一些宏观的、激烈的、煽情的方面。比起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我更想看的反而是困在租界中的谢晋元如何苦苦周旋于工部局、求全于国政大计,以及孤军营中悄然滋长的那些他也无法控制的变化。比如,被概念化的八百壮士退入租界后也曾军纪涣散、官佐丧志,连上官志标在孤军营中都和谢晋元爆发过矛盾。

可是我也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等到那样自然的作品和那样自在的叙事出现。时值今日,我们也只是在拍、在看八个样板的一千种翻版。

但我不会否定《八佰》,我认为它在这个时代依然有超出影片本身的代表性。

它依然奉献出了大气和写实的战争场面,每一位演员都贡献了充沛的情感和出色的表演,明星没有光环,彼此毫不抢戏,配合得很默契。

影片中最精彩的细节还是形容第一次碰女人的感觉,那是来自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养分,中国的文艺作品,对性描写那是一出手就有的。

最精彩的角色还是张译的老算盘,那股郑重其事的油滑制造出的笑料,令观众没有白来。

更为重要的是,《八佰》在文献上的价值,它用它的叙事方法、意识形态和政治遭遇,在映射着这个时代。

对于未来,我们永远都要有信心。历史不是洪水猛兽,历史不是政治。历史是养料,是桥梁,是纽带,是我们每天早上起床自然而然就会面对的东西。

(公众号:段雪生)

相比凝练、恢弘的叙述,令我沉迷的将永远是细节,无尽的细节。

那么,退守租界之后,壮士经历了怎样的凶险和磨难?英雄又为何命丧宵小之手?

请看——

壮士八佰归何处,将军孤愤几人知?

 短评

讲述淞沪会战末期,谢晋元所率524团第一营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影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华夏热血儿郎的家国情怀!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印象最为深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

6分钟前
  • 慕容雨雯
  • 推荐

天堂与地狱只隔一条河,阵地与坟墓同在一座桥,壮士与伶人只差一层皮,怂包与英雄同扛一面旗。南岸有不恨国亡的商女,北岸是壮士许国的男儿,那边有粉墨登场的关羽,这边是七进七出的赵云。四百壮士用血肉唤四万万民众觉醒,五十三米河岸当幕布为租界万国表演。硝烟后,白马尚在,旗帜未倒,英雄不老。

9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好的地方不少,管虎耍起行活来还是很扎实,在第六代导演中他大概是最具类型片思维的一位,镜头游走、配乐卡点都颇为讲究,片中那些爆破戏、枪战戏以及对兄弟情(战友情)的呈现,一点不比陈木胜、林超贤、陈德森这批久经沙场的香港导演差。结尾撤退戏看哭周围不少观众,这场戏带来的紧张和感动大概不输《敦刻尔克》结尾渔民集体开船救援英军的情节。当然,战争片的一些通病也有,前半段明显剪得有些碎(自然也与删减有关),而且角色视点过多基本也是国产战争片老毛病,华谊大概是把自家明星能塞的全塞进去了。护旗桥段删得令人惋惜,其余几处删减也挺明显的,虽说就目前版本来讲完成度已经很高,但作为观众谁又不更倾向于看到代表导演诉求而非政治立场的完整版呢,终归还是怀有遗憾。最后,从各种意义上来说,参与这部片台前幕后的人员都是值得敬佩的。

13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二刷。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质感很好,服化道什么,以及整体气场,可能数年内国产战争片超越不了,既然给过《血战钢锯岭》四星,没有理由不给我们自己的历史一样的分数。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和删不删减没关系,创作者就没明白是想拍大时代小人物,还是小人物大时代。对岸民众拍得更可笑

20分钟前
  • 下一秒治好懒病
  • 还行

杜淳模仿的广东口音太散装了😂

21分钟前
  • 石川司
  • 推荐

陈可辛都拍不出这么做作的电影,明明煽情得要死还要搞出一副纪录片的质感,后半段整个崩掉,生怕观众get不到还要派黄晓明出来说教点题。有几个战斗场面本来拍得还行,但都抵不过杜淳那出戏的假方言。

26分钟前
  • 其实叫朗基努斯
  • 还行

三星半,江分两岸,这边隔岸看戏,那边隔岸观火,四行仓库保卫战就是一场供看客们“围观”的战役。战斗场面着实突破,南腔北调的众演员也提供了很好的群戏。但导演迷失在符号堆砌中,马的意向用太多,还加了赵子龙……不及《老炮儿》的鸵鸟有那股灵气劲儿。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视角必然受限,当然还有民众的视角也有缺失(只有观望和觉醒了),与台版《八百壮士》对照观看效果会更佳。

3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带着一片空白去看,全程目瞪口呆。或许是太久没看国产战争片了,看完这部,就像片中姜武抽的那口烟,舒坦!苏州河南北两岸,一边是枪林弹雨、九死一生,另一边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地上是战火横飞、天上是围观看戏。1937年的淞沪会战,太多的故事说不完。“孩儿不孝…娘,俺走了…” 陈树生绑炸药跳楼的群戏,没忍住直接老泪纵横。久违的口号“弟兄们,来生再见”、简短的一句“送你一程”都荡气回肠,战争片拍出了江湖气。而乱世中飞奔的白马,一骑绝尘,是对生的希望。幻想中的戎装战马,千钧一发,是对明天最后的向往。“活着就是胜利”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从四行仓库拉伸镜头,到现代的都市上海,电影内外,这都是最好的结局。

35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摄影、视觉效果、场面调度是一流,但立意和内核是不入流。孙元良带领国军全部撤离上海,只留下420人保卫四行仓库,而且贪污了26万用于修筑防御工事的钱。人又少,又没钱,能打得不惨吗?打得惨,国军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本质是国军用这420人证明国军“还在坚守”,用卖惨祈求国际的介入。八百只是他们的棋子,从头到尾都被蒙在鼓里。新闻讲究真实、准确、公正、全面、客观,拍真实事件的电影也一样。本片着重拍八百保卫四行仓库,对国军高层的昏庸腐败却一笔带过,这是片面,是断章取义。拍一部不交代时代背景的战争片毫无意义,我们不仅要知道他们打了一仗,更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打,更要知道这场战役背后的故事。张译从头到尾都是逃兵,没有任何成长。姜武和王千源的台词可以写得更高级。升旗很悲壮,但不符合史实。

37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太惨烈,太惨烈,太惨烈。

39分钟前
  • 穆阳
  • 推荐

有幸看了原版,那时疫情还没出现,世界还是原本的样子,但风暴很快来临,让电影耽搁很久。《八佰》让人震撼的地方在于它没有故意去彰显震撼却收获振聋发聩的效果,它用收束写磅礴,用胆怯写勇敢,用恐惧写悲壮,用不知所措写义无反顾。那些兵里有痞子、混子、油子,但最终他们都成了战士。那群人守护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精神,有关于尊严和意义,其实这早就超越了某些区隔与冲突,在这样普遍的精神感召之下,如果说非要讨论守护,那他们护的就是人性尊严的旗帜。我们在生死硝烟里看见的是应该是一个一个一个的人,是具体的恐惧与希冀。《八佰》在中国战争片里是绝对重要的,无论技术还是意识,它所引发的电影外的讨论也会成为时间的注脚和底稿。

40分钟前
  • frozenmoon
  • 推荐

我的评分是因为电影上映的不易,本身的虎头蛇尾和人物标签化就不论了。说点史实,“八百壮士”,百分之八十是湖北人,其中,通县县一百多人。多要感谢八十年代修县志,编辑部的张祥麟,挖出这一段历史。“小湖北”的原型应是万连卿,原是当地共产儿童团团长,被捕时因年幼保住一条命,后补充兵源去上海,成了谢晋元的卫兵。孤军营被破后,被日军押往南京做劳工,42年逃脱,编入远征军入缅。解放后,被送去新疆改造,79年特赦获释。释放前,遇到通城县公社在新疆推销茶叶,一听乡音,瞬即老泪纵横。

42分钟前
  • 曉宇
  • 还行

1917 > 800

45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五星红旗上也有他们的血

50分钟前
  • 木棍先生
  • 推荐

怎么说呢,不管你抱着何种期待去看这部,都会觉得还欠一点。给它高分有点不甘,给它恶评于心不忍,“苦劳”电影。

51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还行

就像片名一样,佰。还是将核心置于个体,这也是最喜欢的一点。一群普通小人物的个人战争史,以及他们的觉醒。其中的血性,也是由之激发出来的。所以,才会更被郑凯那段感动。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管虎拍的不止是一部商业战争大片,还是一部历史反思之作。突出了一岸之隔、地狱天堂的戏剧性和残酷性。一场战争沦为了当局的表演秀,但那些销蚀的血肉、被辜负的感情都是真实发生的。电影没有刻意渲染牺牲,没有升华善恶轮回人性救赎,直面生死,宏阔壮烈。摄影、美术在国产电影里都是最高水准,中青代演员群戏精彩。希望《八佰》能扛起电影市场复兴的大旗。

5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2020年我看的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即影院电影。时隔一年重新坐到影院,才深切感受到电影特殊之处在于影院环境,当灯一齐熄灭,荧幕亮起,在黑暗中目光灼灼地看着从背后投射到荧幕上的光,与古老洞穴里的人们或许产生相似的感受。我觉得是近年来不错的抗日题材电影,虽然在群像塑造上没有把控好,但在拓宽了人性和道德光谱上的讨论,可供解读的空间还算不错的了。

59分钟前
  • XS号小土豆
  • 推荐

比较感人的是 大喊自己名字然后跳楼自曝那段 我哭的稀里哗啦,结尾感觉有点草率,老算盘不知所踪

1小时前
  • 在下坂本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