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

剧情片大陆2012

主演:颜丙燕,陈刚,焦刚,李现,赵倩,王沫溪,杨鸣秋,何明兰,刘善良,黄首霞,孙仲江,张瑞田,余龙钢

导演:王竞

 剧照

万箭穿心 剧照 NO.1万箭穿心 剧照 NO.2万箭穿心 剧照 NO.3万箭穿心 剧照 NO.4万箭穿心 剧照 NO.5万箭穿心 剧照 NO.6万箭穿心 剧照 NO.13万箭穿心 剧照 NO.14万箭穿心 剧照 NO.15万箭穿心 剧照 NO.16万箭穿心 剧照 NO.17万箭穿心 剧照 NO.18万箭穿心 剧照 NO.19万箭穿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1

详细剧情

  90年代的武汉,一个普通家庭里丈夫马学武(焦刚 饰)是一家国企的厂办主任,妻子李宝莉(颜丙燕 饰)是汉正街的一名小贩,二人还有一个儿子小宝(李现 饰)。一次企业分房让这个家庭住进了新房,岂料从搬家那天起一系列让人始料未及的变故接踵而来:丈夫马学武提出离婚、妻子发现丈夫出轨、无家可归 的婆婆要入住新家,终于马学武在一系列打击下走向了自杀之路。宝莉的好友小景(赵倩 饰)把一切厄运归结于新房的风水不好,称之“万箭穿心”,个性倔强的李宝莉不愿妥协,决意撑起这个家……  电影《万箭穿心》根据武汉籍著名作家方方的同名小说改编,入围第2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长篇影评

 1 ) 在泥泞中活着的意义

  只要进入到《万箭穿心》这部电影的世界中,就几乎不可能不被颜丙燕那朴实而锐利的表演刺伤,以至于大银幕那个神情恍惚的女扁担每一回头,就好像有根长箭把人钉回座位。所以她的好,无法多说。

 

    武汉乃是以水陆码头而起的繁华,"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身处华中地区交汇处,于是似乎天然兼备了北方人和南方人的某些特性。加上热,加上闹,加上拥挤,天真与狡黠,粗暴与脆弱,刀子嘴和豆腐心同时出现在坊间女性身上似乎是最正常不过。不能说李宝莉代表了谁,但她随时溢出的那股“狠”和“糙”,确实是让本地人十分熟悉的劲儿。

 

    非常凑巧,内地影院同时在上映着的奥斯卡获奖外语片《一次别离》,有着跟《万箭穿心》如出一辙的开场戏。主角搬家,搬家工人扯各种理企图临时多要钱,这是我们很常见的生活一幕。《一》里的中产女性西敏在努力辩驳之后选择了妥协,而《万》里的李宝莉采取用更激烈地态度挑剔工人的工作,并且在所有人面前大驳丈夫面子。小说如此描述:

 

 

    (李宝莉)一边搬一边跟他们吵架,嫌他们放电视机时手脚太重,又嫌他们摆冰箱时,不是一次到位,却是在地上拖了两寸,把新铺的地砖划出两道印痕。再就是进门不换鞋,把她家新地板的亮光踩毛了。搬家的工人被她吵得恼火,更加捣蛋。马学武便满嘴地说好话,不停地递茶上烟,试图和谐关系。气得李宝莉踢他一脚,恶声恶气道,我是出了钱的,他们就该好好给我干活。茶不是钱?烟不是钱?你是不是扣出来?你真是生得贱!

 

 

    看完电影之后很多天,都一直忍不住试图暗暗分析李宝莉人生悲剧的真正根源是来自于哪里。是无爱的婚姻?是情绪的失控?是冲动的惩罚?还是她从未学会设身处地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细究可能都有一点。至少,从上面那段能看出的一点是她下意识的短视--为了省一点钱,或者争一口气,在人前对自己丈夫的这种伤害,恐怕是饭桌上多少顿精心调配的晚餐,熄灯后多少的软言细语都难以弥补的。但这种情境我们又何其熟悉,太多人近乎本能地每天忙碌着去应对生活里各种细节,以各种态度,却很少去想他们在面对的是这背后的什么东西。

 

    马学武自杀之后,李宝莉以一己之力扛起家庭的重担养起儿子和婆婆,平时只吃热干面,钱留给儿子买牛奶。可惜的是,这个非正常的家庭,并未因她的努力赎罪而变得正常。她肉体承受辛劳,却依然没去关注到孩子的精神状态,对她的恨意到底有多严重,有多深(这种一昧的"乐观"导致最终崩溃)。其中即便有逃避的心态,但归根结底仍是不愿或不会思考。只是咬牙,埋头把自己托付给那些每天要面对简单问题。“奶奶年纪也大了,儿子最终还是你的”,旁人也只能这么说。好像问题就会随着时间慢慢解决,其实我们都知道。不会那么简单。电影剧本一直在试图铺垫出某种和解的可能,方方的小说则完全像钝刀子拉肉一般割得人生疼,公公婆婆一点也没有真正谅解李宝莉的意思,而儿子更是以一种复仇的心态在折磨自己的母亲,哪怕她为了给儿子筹集学费而偷偷卖血。

 

    马学武这种来自周边农村靠学习优异而晋身为吃商品粮的知识分子,与城市中普通家庭出身的中低文化程度的勤快女孩喜结连理,算是一个时代非常标准的夫妻模板,再简化也可称作男才女貌。观者不能妄言其婚姻就一定是凑合的产物,但过于泼辣女性在家庭的存在感太强,自然会导致整个家庭的存在意义变弱。只是这种状况下,我们往往会发现也无法再多责怪李宝莉什么,她就是这么个人,她就是这样的性格和处事方式。脾气不好人不坏,难听话说过就完了,心里不爽能让自己想通。冲动和坚韧都是这个女人品质的一部分,她那些迷人之处和折磨人的手段混合在一起成就了她。

 

    但是否看清楚这一点,“她就是这样啦”,问题就迎刃而解呢?当然不会。

 

    毕竟一天一天的气都还是马学武甚至儿子在受,而李宝莉从来都无法彻底感知。她快活地在目力可及的日子里享受着这样的家庭生活,丝毫不知在儿子眼里这就是一个“爸爸天天被欺负”的家。她毫无恶意地大声抱怨着丈夫,骂着儿子"老子忘记了你也姓马",直到把自己推上命运循环碾压的车轮。

 

    终究很难总结出一句“李宝莉这是咎由自取”就了事,这个让人又烦又怜的武汉女人像大多数同胞般忙碌着在泥泞中跋涉,却找不到自处的时刻。说到底,无论我们如何被她强悍的生命力和不屈精神所感动,又或看到她因善良得到回报而产生浓浓暖意。我们都该清醒地发现,直到江边看烟花之前,她始终都没有成长过。当她终于发现儿子从小到大都未曾开怀地笑过,这个女人第一次意识到自身的人生同内心理解真的产生了太大的偏差。她甚至开始反思着,假如当时同意离婚,生活再坏也不会比现在更坏。可是这一切太晚,太晚了。

 

    解脱了,是高于对错之争的境界。生活总还是要继续,没有建建,也会有设设。坐上一辆开不动的小破车,骂句婊子养的,踢一脚,也就还能向前。


    导演王竞之前的作品《一年到头》《无形杀》《我是植物人》始终都是密切关注现实,且紧跟社会热点话题走。《万箭穿心》依然很现实,却换了一个平静的视角。似乎在讲一个女人的悲哀,似乎在讲至亲之间的伤害,似乎在讲人格与命运的一缕关系。好在导演并没有企图做任何定论,只是把那些文字无法取代的痛感放大,毕竟国产片这样的空间实在太少。谢飞导演在一次演后谈呼吁导演们还是多关注下文学性,其实也是同样在指出当下的缺失。技术水平与银幕数都在与日俱增,但控制文本的能力却似乎一直没有长进。

 

    说到技术,手提摄影保持了对人物真实化表演的把握外,也将画面局限在相对比较窄小的视野内。毕竟这是一部讲述80、90年代的电影,以其较低的成本并不是太容易做到还原。所以即便看到剧情中的新公交车、高楼也就淡淡笑过便罢,电影有它自己假定的时空。

 

    剧本基本算是较成功的再创作,对一些人物做了合并与删除,并且把建建这个原作者凭空献给李宝莉的“礼物”,变成了同样在底层挣扎,伴随着疼痛而逐渐相濡以沫的伙伴。真要说较为别扭的地方,方方老师的原小说其实更单纯,而电影有了逻辑叙述压力之后,往往会有些“补充”分散力量。比如在小宝上中学过程里,加写了李宝莉这个“扁担”身份给儿子带来的不适,这个感觉虽然完全合理,但是否真需要强调是值得商榷的。

 

    两位主角颜丙燕,焦刚的武汉话都不算标准,看采访说由于是临时决定用方言演出,演员只好一边学一边演,最后在发音和情绪之间反应不过来,只好先保戏,这也倒都能理解。口音问题对外地人来说区别不大,本地人初始该会被这个极似四川话的腔调弄得有点出戏,看下去习惯也就好了。武汉话的咬字其实并不难,没卷舌,没前后鼻音,R、L、N不太分,也极少连音。麻烦在于日常讲话那个腔调通常往下走,但语气又是上扬,加上平均语速很快。所以即便音全部准,但说得像念书一般平缓,感觉依然是怪怪的(比如武汉演员赵倩扮演的小景)。陈刚很好地把握了街头语言中那些“个板马”“尼玛”等零碎(通常管这种状态叫“带把子”),甚至是声音压在喉咙里的发声法,让这个人物身上的痞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搬家的工人,工厂的书记,汉正街的老板的味儿也都很正,他们大多来自武汉说唱团。反是扮演奶奶的省话剧院的何明兰可能长期在普通话环境里,时不时会蹦出几个不属于本地的字音。

 

    最后再赞一次颜丙燕,她通过自己张弛有度的表现再次证明了好的演员就该是一把刀子,只要碰上合适机会就能在观众心里留下创口。有这位北京女演员来演武汉的李宝莉,是这个角色在十年苦难之外最后的福气。

 2 ) 《万箭穿心》: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电影

《万箭穿心》:这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电影

文.奇爱

从2002年院线制改革、《英雄》掀起“大片”策略开始,中国电影产业已经“大发展大繁荣”了十年。电影产量2011年也创纪录地达到了791部,再“繁荣”一下突破印度阿三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可是,平心而论,近些年的国产片却总让人感觉“繁荣”有余,“坚挺”无力,今年尤甚。用尹鸿教授微博上的话来说,一种“冬天来临的萧条感”扑面而来。

前不久在百丽宫看了几场“韩国电影展”的作品,从《铁线虫入侵》、《追击者》到《建筑学概论》、《阳光姐妹淘》,人家要纯的有纯的,要惨的有惨的,要批判的有批判的,百无禁忌,这在我们看来似乎只有艳羡的份儿;后来又在百老汇看张之亮的《笼民》,第一回大银幕感受香港“三级片”,风格化的现实主义直撼人心。此类故事每天均在我们身边上演,但要有人想拍成片子在我们的银幕上复现,则遥遥无期了。

什么是现实主义?这个词汇似乎我们经常听到,但是似乎又很模糊。我们似乎感觉现实主义电影很受主管部门欢迎,是主流,可很多现实主义电影被毙掉了,或者只能以地下电影的面目示人;同时,很多不太像现实主义电影的电影被冠之以“现实主义”而获利。《搜索》就是如此,它代表中国参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至于结果,不用等到颁奖那天,各位心里都很清楚会怎样。

现实主义电影,就像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说你是,你就是。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现实主义电影也是有诸多定义的。按照巴赞的意思,现实主义是倾向现实的,是“现实的渐近线”。还有一种现实主义,按照苏珊•海沃德的意思,是一种无痕的现实主义(seamless realism)。在这种电影中,由叙事配合下的电影技巧抹去了错觉的痕迹,从而实现了一种“真实化效果”。它隐藏了虚构性和叙事结构,也不对自己身进行质疑,因此削弱了现实主义的真实性。观众多接受的只是被编码的“优势解读”(preferred reading)。

如果《搜索》算现实主义电影的话,应该就是属于后一种。

不过,我想,那么所有有现实背景依托的好莱坞电影都是现实主义电影。

温儒敏教授2007年说:“现实主义的疆域被无限地扩大,它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或创作方法的特定内涵也就模糊乃至消失了。现实主义就不成其为现实主义。”温教授说的是文学,电影其实也是一样。

现实主义在官方被长期肯定,其实不在于其“接近现实”,而是其符合主导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这种现实主义实际上是1932年5月20日横空出世的斯大林模式在中国的移植。现实主义本具有最广阔、最自由的表现空间,可斯大林的现实主义最公式化、最概念化、最脸谱化。这种现实主义,最不现实,我们现在应该反思和检讨。

真正的现实主义电影需要回到它本来的——也就是巴赞所倡导的——维度。即:
1.对社会焦虑或变迁的指涉;
2.实景拍摄;
3.非明星化表演;
4.自然光效或低照度的布光;
5.灵活自由的摄影机运动;
6.开放性的结局;
7.中小成本运作。

这种电影不是没有,近期即将上映的《万箭穿心》(王竞导演,颜丙燕主演)就是。我是不读小说的人,看前也不晓得它由作家方方的小说改编,原以为又是一部商业俗套的作品,但看后真的内心颇受震撼。颜丙燕真是好演员,主旋律、商业片、艺术电影全都不惧。《远山的红叶》演纪检干部正义凛然,《万箭穿心》对于底层悲惨命运撕扯下的女性形象把握,更可用“神采飞扬”来形容。

而从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来看,《万箭穿心》符合上述所有条件。它是真正的现实主义佳作。因为影片还未正式上映,在此我不愿过多的剧透。总得看来,《万箭穿心》格局虽不大,但却能让人对国片的未来保有起码的信心。在如今物欲喧嚣的电影市场,它未必能吸引多少院线和消费者的青睐,但一定是一部可以流传下去的历史佳作。

 3 ) 刀子嘴也是一种恶

弹幕上说,这个女人哪里都好,就是嘴上发发牢骚,她做错了什么。

正如电影的名字“万箭穿心”一样,李宝莉的搬进了“万箭穿心”的房子,经历了万箭穿心的命运——从搬进房子的第一天,相继发生了丈夫提出离婚,丈夫出轨,丈夫自杀,挑担为生,儿子仇恨,被儿子逐出家门等任何一件都如同刺进骨髓的银针,让人生不如死的事情,都扎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

李宝莉这个女人很伟大,她像中国传统母亲一样,为了自己家庭的生存资源斤斤计较,为了孩子的未来甘愿像不会停转的机器,像不顾及尊严的奴隶。从她成为妻子,成为母亲的那一天起,她就放弃了风花雪月的浪漫,也放弃了追求美的权利,像生活中大多数的母亲一样,一心一意地扑在柴米油盐上。她也有厌倦的时候,她也时常絮絮叨叨,厌世焦虑,抱怨丈夫的不争气,抱怨儿子的不理解。她太像我们的母亲了,你甚至会对她的经历感同身受,对她的不幸一样痛心。

对于在为人妻、为人母方面,中国传统女性自我牺牲的伟大,我们不会有任何争议。然而,纵观李宝莉万箭穿心的苦难人生,她本人真的是绝对的无辜者吗?

以下言论,都建立在对李宝莉人格伟大的深深认同的前提下,不针对女性、妻子、母亲中任何一个角色。

在我看来,李宝莉的毒舌与万箭穿心的命运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当她心有不甘嫁给了来自乡下的男人,她的貌美如花,她的万千追随,都埋葬在了这场婚姻里。她的丈夫,一边享受着她撕破脸皮,斤斤计较为这个家庭争取来的生存资源;却又一边对她厌弃,她成了丢失万种风情的泼妇,大字不识的白丁。

他是乡下来的,他挣再多钱,读再多数,他再懂得风花雪月的浪漫情调,娶了我这样一枝万人追求的独秀,也是他高攀了我。这是李宝莉最后的骄傲。

她越害怕被厌弃,就越想抓的更牢固。她对丈夫呼来喝去,她口无忌言地展现自己的高姿态。

最终,丈夫还是提出了离婚。她觉得好笑,原因竟是丈夫因为她的强势被搬家工人奚落。她知道这只是导火索,她执拗的也认为,这就是根本原因。

她去抓丈夫出轨,用了最聪明的办法,借此机会,把自己塑造成了深明大义,牺牲小我的贤妻良母。可谓把她女强人的智慧展现的淋漓尽致,想守护家庭嘛,只要你聪明一点就好。

至此,她又占据了道德的高点。在婚姻这场博弈中,她又赢了一把。目前的局势来看,丈夫不过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土老帽,却娶了她这样一枝花;丈夫对家庭不忠还丢掉了官衔,却得到了她的原谅。她于他,是赢得彻彻底底。

她本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却并没有就此停手。她咄咄逼人,辛辣的,刺人的,她都说了,还借他的母亲羞辱他,真是解了气。

故事进展到这里,就即将发展到丈夫不甘屈辱跳河自杀的情节了。

至此,无关电影整体情节,单就恶语伤人与含羞自尽的因果关联(本电影中李宝莉的言语羞辱并不一定是导致丈夫自杀的根本原因,但一定存在较大因果关联),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故事。

我的一个远方表姑可谓声名狼藉。其实她这一生想起他母亲一样含辛茹苦,任劳任怨,将生活的沟壑硬生生转移到脸上,化作几句牢骚。她只是得理不饶人,擅长辛辣的撒泼,只要她占理,那么你祖上十八代都是错的。因为其口舌过于锋利,人称“插板嘴”(方言里的插板是一种削萝卜的工具,极其锋利,类似于“刀子嘴”)

表姑的故事发生于,表姐生孩子的当天。

那天的医院,聚集了两家亲人,都在焦虑地等待着表姐的生产。表姐从小体弱,虽然难产,但最终也还是渡过难关。也许,这经历了波折的故事,看起来没有那么圆满。也许伤心的事情也会让人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总之,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两家人发生了口角之争。

表姑其人,不少人都见识过,故而在场的家人都极力劝阻。但是,最终纷争依旧愈演愈烈,表姑果然“不负众望”地占据了道德高点,从公婆家对两个儿媳妇的不公正,到女儿受到的差别对待,再到女婿得不到公婆偏爱还要向老丈人寻求资助,一桩一件,条理清晰,附带祖宗十八代吐到了亲家公的脸上。

本以为是一场难以调和的骂战,实际却更糟糕。表姐的公公一气之下,跳了楼,当场身亡。

也许表姐的公公跳楼,根本原因并不是表姑的咄咄逼人。可是,当你突然遭受一时无法承受的恶言,你要如何应对,会如何冲动都是无法预测的。

表姑也并不曾想,自己会用语言杀死一个人。

虽然人常说,她也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啊。

然而,也有“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不是吗?

使李宝莉的丈夫负气自杀的,可能是爱情的幻灭,是事业的落寞,是被捉奸的羞耻,亦或是集中原因的结合。但是李宝莉一以贯之尖酸刻薄的讽刺,想必也是夫妻感情淡漠的原因之一吧。

李宝莉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女人,但是,单靠片面的伟大并不能经营好爱情,相处之道也许修行吧。

咄咄逼人也许是你收到生活压迫之后,一个反抗的武器。

言论自由是权利。

咄咄逼人不犯法是事实。

咄咄逼人一定程度上会让人含羞自杀是事实。

你可以行驶咄咄逼人的反抗权利,但同时,你也要准备承受一切伤害的后果。没有人可以剥夺你的权利,也没有人会替你承担后果。三思而后行。

就像女性穿衣自由。没有人有权利决定你穿什么,也没有任何人有资格去评价你的外形,你的审美。但是,太美的女人会吸引野兽。你爱美大家支持你,哪怕你受到禽兽的伤害,大家也会去道德上和法律上支持你,但是伤害已经形成无法弥补了。

你有权行使权利,但是你要记住,无论你愿不愿意,后果都会成为客观事实。所以,我会经常劝我的妹妹,不要穿着太暴露。并不是因为,我在限制她的穿衣自由,而是社会的黑暗使我们不得不保护好自己。

你有花枝招展的权利,你可以行使;色狼有不伤害你的义务,他偏偏选择了不履行。

回归话题,刀子嘴是你的权利,刺到别人就是你的罪恶。

 4 ) 虽万箭穿心可生活还要继续

这个故事非常冷酷的描述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整部影片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坏人,所有人都是为生存和自身利益挣扎的小人物。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中下层人的心酸。真是万箭穿心。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可是真有几个人能改呢?宝莉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没有心机,脾气倔强。她倔强的背后是很多的苦难,丈夫出轨,背叛,自杀。养孩子的坚辛和孩子对她的仇恨。一个女人经过十年从一个稍有姿色的妇人变成一个只顾赚钱养家,不修边幅的,被残酷生活伤害的伤痕累累。可是她还是坚定的和命运抗争。
颜丙燕的表演非常流畅自然,打动人心,让人印象深刻。整部影片都很压抑透不过气的感觉,但是影片的结尾多少给了观众一点安慰,宝莉原谅了儿子,解脱了别人和自己,去追求她该享受的爱和生活。

生活很多时候就是没有什么道理和逻辑,这就是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他们的日子就是那么多的不顺心憋屈。可是他们还是那么坚韧和洒脱的活着,毕竟日子总是要继续,平凡的人总是给我们更多感动。生活就像结尾那辆破车,虽然千疮百孔,还是要继续向前!

 5 ) 不管万箭穿心还是万丈光芒,总有个建建,愿意为你摇下车窗。

想了半天,都没有找到什么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李宝莉,不是因为她遥远到不可捉摸,而是因为她太真实了,真实到仿佛是隔壁三大妈或者对街五姑姑,每天和你擦肩而过,大大咧咧灰头土脸,带着一张贱嘴和一颗不屈的心。

马学武和李宝莉的结合真是一段奇葩的故事,一个是有文化却懦弱小家子气的乡下男人,一个没文化可有着漂亮脸蛋儿和“作死”的性格的贫民女人,不知道他们当初结婚的时候彼此是不是就是这个“死样子”。
那时大概应该是这样一种情景吧,一个是温柔有才的穷小子,娶了一个活泼热情的同样贫穷的小美女,结果落到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上,温柔变成了懦弱,有才变成了和别的女人偷情的小九九,活泼变成了大大咧咧没有形象的蛮横,热情变成了口不择言的市侩。

李宝莉给马学武的,从来都不是马学武内心真正渴望拥有的。其实李宝莉一直都搞错了一件事情,如果你从一开始就看不上他,那么今后的日子里,你只能越来越看不上他,因为生活总是把一个人光鲜亮丽的那一面一层一层的剥掉,暴露出更多的不堪与丑恶。很多人都觉得是不是结了婚就好了,是不是那些自己看不上、看不惯的东西,结了婚对方就会改了?嗯,你想多了,结婚从来都只是开始,各种各样问题的开始,而根本不是问题的结束。
小景来吃饭那一段,李宝莉冷嘲热讽,小宝拖着爸爸去玩,马学武离开饭桌的时候,依旧故作淡定地招呼小景慢慢吃。他是一个要里子也要面子的人,可惜李宝莉从来领悟不到这一点。小宝说爸爸知道你不看书,所以把那人的照片放在书里……这是对李宝莉的无视,甚至是侮辱。书本象征着马学武的事业,情妇的照片象征着他的爱情,这两件事,都和李宝莉无关,甚至还都是因为李宝莉的存在而变得遥不可及。当马学武面对着情妇温柔崇拜的眼神,抹抹满嘴油光,滔滔不绝的讲着“咱们厂已经进入共产主义”的时候,他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李宝莉面前几乎从未有过。

接二连三的打击,失去了像样的工作和温柔的情妇,马学武选择了用死来表达自己的抗议,用这个可能是有骨气也可能是没勇气的方式来向世人昭告自己最后的尊严,而且用最残忍的方式惩罚了李宝莉,那就是视而不见。不打你不骂你不和你对峙不再提出离婚,可是就是不理你。哪怕到了写遗书的份儿上,都不愿意多写一行字,哪怕心里恨李宝莉千百遍,恨不得把李宝莉碎尸万段,都能淡定的摆着那张“我当你是空气”的脸,完全忽视你的存在。

不知道马学武跳江之前有没有考虑过奶奶和小宝今后的生活?奶奶一把年纪,小宝还不满十岁,这都是需要照顾的人,可是他仿佛一点都不担心这个问题,是因为足够了解李宝莉、知道她拼命也会撑着这个家吗?还是用这种决绝的方式把一切俗事的烦扰都丢给李宝莉,你不是市侩精明、卖袜子一卖一个准儿吗?你不是精打细算、死抠着过日子吗?你不是大嗓门吼了一个又一个吗?你不是强势到连你丈夫都不放在眼里吗?好吧,你去吧,你去养活这个家,这些我该负的责任你都去负吧。

谁的心不曾柔软过,谁他妈没被生活欺负过。
那些原来你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以后才会发现,这件事太大不了了,哪怕自始至终,这件事都没有任何的改变。

然而马学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哪怕都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但是依旧通过儿子,阴魂不散的打击着李宝莉的生活。小宝说正式因为你和爸爸最近,才最有可能伤害他。那么小宝之于妈妈,不是这样的吗?李宝莉没有文化,根本搞不清楚功课,唯一问得出口的问题也只是你作业做完了没有?不然呢?问什么?问圆锥曲线还是洛伦兹力?
李宝莉爱儿子的方式就是你负责写完作业,我负责挣钱给你买作业本。

小宝对着情妇问出“你爱没爱过我爸爸”……在这个孩子眼里,马学武背着老婆和有夫之妇偷情就是爱情,可是李宝莉和建建这俩单身的温存就成了“恶心”“不要脸”。

建建和宝莉是一国人,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嘴巴贱,心肠热,拉的了脸,吃的了苦,一个失去丈夫孤苦伶仃,靠着挑扁担这样的方式也能把儿子养大,一个进了监狱丢了人生最美好的十年,出来了照样重整旗鼓,拾掇着破败的生活。自作孽不可活也好,性格决定命运也罢,不支撑着凑合着活下去,难道去跳江吗?
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小人物,他们不起眼,他们不高大全,但是他们总是在努力地活下去,不管到底遇到了什么,不管自己以前遭遇过什么,自己犯过什么样子的错,总之,得想法儿努力活下去。
生活,本身就是生下来,然后活下去。
有时候活着比死去更有勇气。
李宝莉没计划过自己的生活,没想过趁着年轻说不定还能嫁个更好的,没想过像个泼妇那样找厂子大闹一番多讹点儿抚恤金,只是直来直去的挑起扁担,以自己能想到的、能接受的最快方式挣钱养家,努力不让这个家散掉,努力造就更好的物质生活。她没有文化,除了出力气,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吗?她没想过,我也没想过。

生活不是电影,不是一个黑幕说十年后那就是十年后了,不知道如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人,是怎么熬过来的。

当儿子高考完毕,宝莉以为可以弱弱的松口气,可是更大的灾难突然来了,这个生活中的全部指望,突然翻脸不认人,要和自己断绝关系。宝莉愤怒了,对着小景哭诉,可是还是不接受小景的“万箭穿心”的说法,那个硬撑着要让自己光芒万丈的女人,佝偻着脊背,一颤一颤的走在丈夫离世的桥上,被一群中学生喊“婆婆”……漫天绽放的礼花,映出了她奔涌而来的泪水,这样苦难的生活,到底是因为什么?到底是为了什么。
宝莉孤独的在江边坐了一夜,第二天突然想通了,她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她觉得是自己给了小宝一个不完整的生活,让他没有爸爸,让他一直都很沉重很压抑,让他没有同龄人的放肆和快乐。而自己呢?她没有想过自己如今的境地,该要怎么偿还。
挑着扁担,走出这个万箭穿心的地方,建建又不晓得从哪里冒出来,嬉皮笑脸的说自己就是嘴贱,可是言语间分明已经流露除了对宝莉的不舍和怜惜。宝莉沮丧的把行李放在地上,抬头看了看,决定离开。她扛了十年的扁担,支撑她过生活十年的扁担,是建建拿起了它们,也拿起了宝莉以后的生活。

建建进监狱的时候,李宝莉还是那个伶俐的少妇,有着与年龄相称的风情。等建建出狱时,李宝莉已经是个有着白发、穿着邋遢的扁担,相遇之时没有客套,寥寥几句话,朴实真挚,俩人都是简单的人,没有那些花花肠子,不打虚的招呼,不嘲笑对方的生活方式。也许建建一个没文化的小混混,貌似未必是一个很好的归宿,但是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更不是打着算盘一分一厘计算出来的。活在当下,总归还有个人心疼自己,总归还互相心疼。

每当建建神出鬼没的出现在宝莉的身边,摇下车窗探出头喊着宝莉宝莉!我就觉得特别的温暖,那是一种普通平凡的感动,混了半辈子,哪个也没比哪个强多少,凑合着过吧。小人物有着小人物的韧劲儿,没什么天塌地陷的事儿,有一顿咱就过一顿的日子,怕什么,这顿先吃饱了再说。
第一次发生关系以后,李宝莉有点躲着建建,建建跟在后面说莫不是这世界已经开放到了完事以后就跟啥都没发生过似的?也许建建在决定和宝莉发生关系之前,就想好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他其实已经做好了为宝莉负责的准备,可是宝莉有点躲躲闪闪,而自己因为嘴贱,还伤了宝莉的心。
但是有什么呢?谁也不嫌弃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这样的人应该生活在一起,也必须生活在一起,吃着便宜的盒饭,住着简陋的出租房,开着婊子养的车,幸福到神仙都嫉妒。

其实个人认为一部电影算不算成功的评价标准很简单,那就是能不能讲一个好的故事,而这电影明显做到了,导演的视角很平静,仿佛就是一个静静注视着世界的路人,只是记录下看到的东西,不做评价,不贴标签,至于观众怎么想,那是观众的事情。
颜丙燕奉献了神级的表演,她真真是一个超级实力派,举手投足之间,让人不得不承认,这活脱脱的就是李宝莉,不不,这不是李宝莉,分明就是刚刚从我身边走过的那个卖茶叶蛋的妇女,这分明就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有些可怜的,却其实很可爱的人们。她们明明善良,却很少对亲近的人展现自己的温柔。她们不知道什么是捷径,一辈子都靠自己的双手吃饭。她们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有着让很多局外人觉得不可理喻的行为。她们固执地犯着笨拙而可笑的错误,不过时不时也有着灵光乍现的聪明。她们偶尔带着一脸迷茫和诧异,思考着怎么自己的命这么苦……不过无论如何抱怨,却从来都不会放弃继续活下去的念头。
陈刚也演得很好,第一次知道他是《九九归一》那部电视剧,恍惚间十几年了……
希望这电影的票房好一点,不要复制《钢的琴》的票房悲剧,我们需要这样的好电影,不为了别人,恰恰只为了自己。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结尾处,张大民跟儿子说,如果有人枪毙你,没辙了,你再死,死就死了。如果没有人枪毙你,你就好好活着。

不管万箭穿心,还是万丈光芒,好好活着,就行。
-----------------------------
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灵异事件,客观事实是12月7号8号那两天我的五篇影评全部消失不见,为此我还哭了 - - 然后求助客服也什么都没有找回来,各种郁闷,但是今天无意中打开豆瓣发现居然又回来了是什么情况!!但是之前各种朋友的回复全都找不回来了%>_<%,很遗憾,这是最大的遗憾。
不过不管怎么样,也算是新年第一个大惊喜了吧,好知足。
直到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最可贵。果然是真理。
但是生活总要继续下去,因为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等待着自己。这也是真理。
祝大家新年快乐。

 6 ) 你们永远不会懂单亲少年的心

看到一系列的长评短评提到这部片的暗伤败笔就是儿子这个角色,轻则说演员完全就是个雏,一点儿演技都没有,重则说这个角色就是脑残,弱智,将后半场的戏毁了。 是的,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个角色最后的表现有很多值得争议,是整个接地气的电影中最显得狗血和戏剧的情节。但是作为前半场只是旁观一个可怜女人的一生,到后半场因为儿子这个角色哭了三场,代入戏中体味到母亲心酸的单亲少年,想为同样十年多没有见过父亲的小宝来说上几句。 我想先谈论一下儿子最后将母亲赶走的合理性,顺带说明下我对影片的一些看法,有多少18岁少年怀恨母亲我想绝不只是一个小宝。 1,丢脸。 戏中有一幕应该很多人记得,别人妈妈是扁担还可以考第一名。 我想就算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对一个挑扁担的文盲和一个开BMW的贵妇都会是两种不同的眼光。当然可能有些人会说,她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又不偷又不抢的,而且她都是为了你苦了一辈子,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是的,这样的话对于一个懂得生活艰辛的成年人或许可以接受,但是你真的想过一个考年级第一自尊心强的要死的学生可以接受吗? 我妈以前是公交售票员,因为收入有限所以家也是小小的,你们不会懂单亲家庭的小孩本就有一种自卑。就算年级第一,他只会觉得这种不光彩的工作是特别丢脸的,我以前就从来不敢告诉别人我妈的工作,也绝对不会让别人去我家,如果说,班上真的有同学议论,呀,那个人家里挑扁担的,好可怜哟,真的当事人那种煎熬不是那样简单的,说生不如死,不如没有这个妈,这样的想法是绝对会有的。绝对不是,没心没肺,或者故作强大的说,我妈是扁担又怎样? 18岁的状元只会觉得这是他人生最大的污点。 2,交流。 李宝莉说过一句话的,这个孩子有好久没有叫妈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学生要的可不仅仅是物质了,富二代还羡慕小康家庭可以有温馨的晚餐。对于从小没有了父亲关爱的小宝来说,难道没有奢望过母亲的理解和关心?为什么他会埋怨母亲只会问他成绩好不好?是的,他不是没有期盼。只是一来母亲是个文盲,也不会解释什么,一来也是为生活操劳己经很累了。但是对于缺爱的小孩来说,就算理解母亲也只能是最表面的,更多的是责怪,责怪其实我真的要得很少很少,可能是一个贴心的问候,一个每个小孩都有的蛋糕或者玩具,但是为什么这些都给不起呢? 难道真的只要赚钱,只要养家糊口就可以做一个称职的母亲了吗?你们只看到最后的怨恨,但是你们没有想过这么偏执这么过分的小孩,有人去教他是非善恶吗?没有。李宝莉最后才醒悟,他的儿子根本没有真正的开心过,是不是太晚了呢。对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他其实会觉得母亲养育只是理所当然。然而这样的母亲,他不知道他需要她的什么。她也活了半辈子才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只是晚了。 3,真相。 虽说最后小宝跟母亲说到真相的时候我也觉得太过戏剧,但是那种打击很难说得清楚。 当然理性一点的看法就是,父亲本来出轨就不对了,性格软弱也怪不上别人。但是对于小宝来说,父亲只有一个,而且他的形象也由于时间被美化吧,必定是一番慈爱的样子,最好的,或者说灰暗的生活里唯独的美好的回忆。 好人都早已经认定了,坏人自然只有母亲来背负。以及之前没有说到奶奶的影响,因为我自少家里没有老人,但电影里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来,奶奶对这个媳妇也总有太多不满的地方,这种情绪也必然传递更给亲密一些的孙子。所以,不管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小宝只会把所有的责任抛到母亲身上,将所有的不公和不满全部扔给母亲。 所以怨恨是必然的,甚至当觉得自己可以承担自己人生的同时,终于可以抛开母亲这个他人生中的所有黑暗和负面的想法也不是不能理解。 另外我想谈谈,这部片子有一幕让我泪崩的剧情。是李宝莉的闺蜜开车去学校接小宝之后,在一个高档的餐厅和小宝谈心的那段,其实也没几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你应该知道你妈的苦,你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她不然你以后肯定会后悔,都还没带她来过这里,下次有机会一起过来。 我想起我差不多16,17岁那会特别不懂事,甚至有一次因为一言不和,离家出走了一段时间。最后被找回家的时候家里很多亲戚都在,她们又心疼又责怪的说了类似的话。其实那个叛逆的少年哪里想到那么多,他不是不爱她妈妈。他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是他,为什么是他年纪轻轻就要面对这么多他本不应该面对的,他只是想躲起来,他只是不知道怎么去承担这个灰暗的人生。 我想现实社会类似故事的结尾,小宝再大一些再大一些,或者是开始明白社会的艰辛,或者是初为人父,总有一天他理解了李宝莉,只希望为时不晚。

 短评

最好的一幕是,跟建建车震后几天,颜丙燕在市场里揽生意,看见小面包开到身前,她不由自主地往车里张望了一眼。无奈、两难和略微的希冀,在这个张望里一览无余。

6分钟前
  • 八圈
  • 推荐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女主和《大时代》的丁蟹一样都是死不悔改、天下负我的人格。逆境磨灭了棱角,却不能打消那份“到底意难平”的执念。自讨苦吃,苦必随之。作为电影来说它太真实了,真实得就是生活。而如果银幕上下没有差异了,我们能收获什么?

1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如果一个女人不是因为看上了你而和你结婚的话,那么她只会一直都看不上你,因为婚后的生活只能让你身上仅有的几处光彩抹掉。没文化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有工作但却懦弱胆小怕事耍心机还跑去偷情被下岗后直接投江自尽的怨男,更可怕的是,他写封遗书都不忘提醒自己不懂事的儿子,这都是你妈逼的。

13分钟前
  • DamienChung
  • 力荐

李宝莉的角色魅力在于,即使是悲剧,也要梗着脖子在荒唐的生活中杀出一条血路;即使是万箭穿心,也要硬着头皮活出万丈光芒。儿子和婆婆在榨取了她的价值后又将她遗弃,她也能迅速接受现实继续前行,不忿不怨。结尾是神来之笔,生活就像这婊子养的车,熄火了,推一推就又能走了。

17分钟前
  • 李濛Lemon
  • 推荐

万箭穿心,哪能习惯就好

21分钟前
  • 力荐

#影评# 日子就是结尾那辆车,婊子养的,但推推还能往前走。

22分钟前
  • K
  • 还行

我觉得好片一般有两种 现实和理想 美国的梦和中国的现实 是最好的片源

27分钟前
  • dream persuer
  • 力荐

全家最正常的就是李宝莉,唯一的缺点就是刀子嘴,马学武挺大个老爷们,出轨行,受点挫折就跳江,小宝我真他吗想大耳刮子抽死他,没有你妈风吹日晒挑扁担你还上学屎你都吃不上热的,李宝莉唯一的希望确是失望。

28分钟前
  • 朋克大帝
  • 力荐

北电放映,谢飞监制,去年至今剧情最为合理且紧凑的国产片,真实不造作,导演很用心,结尾出字幕的时候潸然泪下。女演员表演非常之到位。

32分钟前
  • 小心肝
  • 力荐

太特么真实了 尤其是那奶奶 村妇的伪善和狡猾

37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第一次在大银幕看到如此真实质感的武汉,李宝莉是中国的卡比利亚,《万箭穿心》是目前为止看到的今年最好最感人的国片

42分钟前
  • 布依葵
  • 推荐

【武汉话原版4星】要过屋中“坎”,先解心中“结” ,这才是生活。造化弄人,太信命,把一切归咎于天意,殊不知穿的是人心,跟风水无关。就像那辆发动不了的车,总要下去推一把。;【国配版2星半】普通话版完全失了灵魂,角色都很空洞,武汉的地气儿全没了,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关键还零零碎碎刪了10分

4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1. 2012华语片最佳 2. 大气、沧桑、释然 3. 以封建迷信外化人物命运与情绪,或许这就是所谓“feng shui(风水),英文片名点缀的刚刚好” 4. 颜丙艳让人刮目、电影看完都不敢相信这女人就是她演的 5. 有时候我一想到这个问题就会吓自己一跳:孩子好久没叫我“妈”了 6. 国配版删了10分钟 7. 什么万箭穿心,我就不信邪,我看这是万丈光芒 8. 谈感情,太伤钱了 9. 要过的细啊!

45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看完《万箭穿心》心情五味杂陈。真实不造作的剧情和导演的用心,是今年看到的最好最感人的国产电影。当男人不爱他的妻子的时候,她哭闹是错,笑也是错。万箭穿心的时候惩罚别人总是最痛快的,可生活也会让你付出代价。所以人啊还是得学着放过自己,多过一天高兴的日子都是赚到的。

48分钟前
  • 九份的咖啡店
  • 力荐

看完之后心情好差,买了酒回来。片子里每个人都有性格上的缺陷和做的不对的地方,但实际上就是这样。女主角演技超好。万箭穿心这题目其实不算贴切,这是一个漫长的悲剧。生活让人一点点萎缩屈服,七拐八拐人生大半过去了。命啊,都是夹裹着人前进,不知道哪个岔路口就走到万劫不复了。唉。喝酒。

51分钟前
  • Vince
  • 推荐

颜丙燕可以得奥斯卡了。

54分钟前
  • her²
  • 力荐

中了万箭穿心的命 也要抱着万丈光芒的心

56分钟前
  • 牛大逼
  • 力荐

那句“谈感情,太伤钱了。”是我本年度听过最好的金句!

59分钟前
  • kalavinka
  • 推荐

用崔永元的话是:这样的电影不去看,那真是万箭穿心了

60分钟前
  • lomo36
  • 力荐

无聊

1小时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