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情片美国2013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托比·马奎尔,凯瑞·穆里根

导演:巴兹·鲁赫曼

播放地址

 剧照

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2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3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4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5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6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3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4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5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6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7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8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19了不起的盖茨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16:09

详细剧情

1922年的春天,作家尼克(托比·马奎尔饰)满怀希望离开家乡,随淘金热潮来到纽约这个新兴的城市,虽然这里爵士乐流行,股票飞涨,但是贫富两极分化,人们沉沦在纸醉金迷中。尼克为了追寻美国梦,放弃写作而进入证券市场,并搬入纽约附近的海湾居住,成为了神秘富豪盖茨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的邻居。而海湾的对岸住着尼克的表妹黛西(凯瑞·穆里根饰)和她的贵族丈夫汤姆(乔尔·埃哲顿饰),尼克不仅被邀请去赴宴,之后汤姆还带着他去找情妇寻欢,尼克渐渐迷失在这个充满魅力,以及富豪编制的假象、爱与谎言的世界中。  但是只有盖茨比最特别,他是唯一让尼克感到在这个迷失城市里充满希望的人。尼克被邀请参加了盖茨比豪宅中的盛宴,还发现盖茨比心中的秘密,原来他一直深爱着黛西,即使她没等到他战后归来,转而嫁给富豪汤姆,盖茨比一直深信他们的爱情矢志不渝......

 长篇影评

 1 ) 没有人比Daisy更不像贱人

    这部电影着重在爱情方面,导演之前拍摄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也许他好这口。因此它和原著的偏重点实在很不一样,因此骂他不遵从原著的原著党人多势众。
    看完Gatsby出来之后哭了两天,一听音乐就哭。杜拉斯的当我老了,现在是一首歌。
    我的旁边坐着两对黑人情侣,也许他们想看爵士时代,但是发现偏执的Jay-Z竟然播放电子乐,因此结束时他们并没有跟随大众鼓掌。
    为了脱离剧情我刻意不看结尾最精彩的总结段落,但是李奥纳多伸手抓那盏绿灯的时候,我一下子崩溃了。我宁愿早早就开始哭,不要错过结尾的总结。
    追求富裕和高贵梦的Gatsby到处都是,但是有爱情单纯执着的Gatsby没有。至少我看见的,没有。我看见的是为了富裕高贵梦不择手段,利用女人却不爱她们;我看见为了富裕高贵梦误以为自己爱一个女人,后来轻易为了另一个更有利的女人放弃已有。
    他听见女人的声音是金钱的声音,这种声音代表他追求的那一切。如果Daisy跟随他,信任他,投身于他,说明整个曾排斥他在外并且傲慢无比的世界现在臣服于他,接受和赞扬他贫穷的过去,赋予他出生的尊严,这个世界甘愿做他的女人,这个世界需要他,依赖他,有求于他;Daisy是那个世界的门票和奖牌,人们的目光和赞扬将属于他。如果Daisy拒绝他,说明这个世界永远因为出生不接受他,他做的再多努力都无济于事,他必将承受如此的绝望,他从出生起就不符合规则,因此永无翻身之日。Daisy是唯一重要的符号。
    可是他的天真烂漫,他的希望,他纯洁如赤子的爱情,和上面的欲望现实简直格格不入,简直像是作者为了感动人,刻意安排了不存在的完美下身。
    第三天之后我突然感到,当那么多观众指责Daisy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也是Daisy。投机取巧,想要荣华富贵好生活,人之常情,人人都在为此努力。而且是这样的情况:你嫁的男人在外偷人,你爱的旧人参与黑市又黑帮,随时可能进入大牢。在20年代你没办法养活自己,舆论所致,你只好选择偷人的丈夫。在现代经济独立,你知道偷人的丈夫还教唆别人杀死情人抢夺你,估计不是感动的涕泪涟涟就是害怕屈辱地两个都不想要。时代进步的意义恐怕只在于此。
    任何时候,你都必然在乎名声和生活品质。而Daisy因此也显得比任何现代贪图富贵的女人都多了一样显得毫无真实的天真。
    因此两个人背负原始欲望的无法自控,又异样的跳脱出来,因为遵从内心的自认为的“好”突然显得毫不现实地高尚无比。如果不相信世界上有Gatsby一边追求阶级梦一边孩子一样的保护爱,就无法相信Daisy一边虚荣无比贪图生活,一边真的为了爱随时随地毫无任何顾虑地和一个穷小子上床。
    这是爱情的方面。
    社会方面,追求打包出售的高端美国梦,中国也流行,追中国式富贵梦,也追美国梦。一样想不择手段,一样又惧怕不择手段的舆论后果。为了爱情,何时何地都可能遇到悲剧。
    Nick的存在如此活生生凸显一个作家单纯的动机。他们写故事,需要一个合理的存在者,同时又是一个合理的记述者,并且冷淡的从不参与和推动故事。这是最基本的要素。而Nick完全仅仅满足了基本功用,并没有被花费太大的心思。
    可惜的是,这种小说基本要素常常给观众和读者不切实际的幻想,扭曲他们的世界观。我们看电影和小说,他们的存在都是因为被一个虚构出来的记述者倾听者观察者关注者表达出来,即使是再简单微弱的生活小事,于是我们被激发被感动被激发羡慕,也希望我们的生活是表演,我们无足轻重的生活细节也是被放大,配以音乐眼泪凝视的眼神和华丽妆容,我们轻如鸿毛的一生也被人记录关注倾听表达,被小心翼翼放在金银首饰盒中,唯美的拍摄出来,使人们感动流泪,忍不住爱上你。
    我们说羡慕戏剧般的生活,倒不如羡慕主角都有一个忠心跟随的记录者倾听者,使生活升华为经典。像是宫中记录皇帝生活细节的随员,人家还仅仅为了生计赚钱。
    可是事实是,生活中的运气,往往并没有这么大。人人自危,没有人活着就是为了记录你生活的伟大。

 2 ) 只有好基友对你不离不弃

昨晚刷完电影回来就一直不淡定,本来是很喜欢这小说所以期待着电影,看完后却难以压抑心中撸一篇腐评的冲动。本来读小说的时候只是觉得Nick对这暴发户太忠心耿耿了点,重度腐女可能会想歪,但是电影,哦导演你是故意想通过卖腐来拉动人气的吗!!哦还是说胖头李和托比同学多年竹马竹马一直没有找到当众搅基的机会好不容易逮到一个就迫不及待地秀互动秀默契秀恩爱所以Gatsby挂掉了一定是因为秀恩爱死的快对不对!!隔着3D眼镜都能被闪瞎钛合金猫眼!!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开篇那华丽丽的原创剧情——Nick同学在Gatsby死后,离开纽约,悲痛难抑,不得不求助心理医生。话说一般人。对于一个认识没多久的,出身经历都差很多的,萍水相逢的邻居,能有多深的感情捏?就算这邻居最后以悲剧的方式挂了——有多少人会,为他搬家,为他流泪,为他郁郁寡欢沉浸在回忆中捏!!所以你能说这不是因为爱吗不是因为爱吗不是吗不是吗不是吗!!这书本里没有的剧情被导演加上去是神马用心!!我们懂的,导演在这埋个伏笔,吊起观众的好奇心,接下来就要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来告诉我们为神马Nick同学会如此深情!!神秘的Gatsby究竟是何许人也!!

故事开头中规中矩,Daisy出场的时候颇惊艳了一番,虽然演员长了张酷似幂幂的脸,在那漫天白窗帘的午后阳光下一亮相,也不得不戴上了女神光环。然后Nick同学就理所当然地和Daisy一家搅在一起啦,理所当然地听到了各种关于Gatsby的传言啦,理所当然地一颗少年心猜测着那位夜夜笙歌的神秘富豪究竟是神马人物啦。

直到某天收到了神秘富豪亲手写的请柬,邀请他去家里party,Nick同学立刻各种开心各种high屁颠屁颠地奔去,在party现场虽然有美女Jordan在旁边,不过被人说了一句“女孩子不会嫁给穷屌丝”之后,Nick同学就彻底地完全地放弃了美女,开始专心致志地寻找传说中的神秘富豪……

导演绝对是故意的,所有人都知道胖头李就是Gatsby,他还偏要让人家好几次犹抱琵琶半遮面,偏要等到音乐最响亮,漫天烟火升起,等到Nick同学刚好抬头,在逆光仰角下看到胖头李那张故意长残了的帅脸,在这么少女心dokidoki的场面下,给胖头李说一句台词:“I am Gatsby.”

超级人森淫家对不对!你以为你是钢铁侠要说一句“I am Iron man”吗!你这是要戳穿Nick同学的少年心啊!

然后Gatsby各种炫富,Nick各种开眼界,然后party结束后Nick回家去——这时候小高潮来了,他走着走着,突然心有灵犀地回头,发现Gatsby正站在窗口看着他。Nick强忍住dokidoki的少女心继续走,禁不住又回头,发现神秘富豪还在,这时候哪怕是坚定不移地抱着娶美女的决心的Nick同学也忍不住脑内OS道“他在看我哟~我知道他在看我哟~”这时候好想配上一曲印度歌舞,尼玛这场景太像印度歌舞剧里穷屌丝去富家女家里参加完晚宴,发现富家女在窗口看着他啊!!这时候Nick同学应该果断躲在一棵大树后面,探出头做印度舞扭脖子状然后开始唱歌!唱歌!

你知道这时候导演往往不会放过观众, Gatsby去接Nick去纽约的戏份又被各种腐化了……嗯我们都看过书,知道这段只是Gatsby想要通过Nick约Daisy出来,但是……但是当我看到胖头李开着量限量手工版豪华跑车停在Nick家门口,而Nick非常萌软地穿着个睡衣顶着草窝头出来,目瞪口呆地看着这车,然后胖头李一脸狂拽炫酷地说“换衣服咯我带你去吃饭”的时候——我瞬间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各种总裁文里面了有木有!!更不提之后的飙车各种炫富各种炫耀自己过往的丰功伟绩!Gatsby你确定你要泡的是Daisy而不是萌软小青年Nick吗!

后面的情节就非常地嗯哼啦,Gatsby在餐馆不小心遇到了Tom,非常尴尬地逃掉,留下Nick一个人,Nick去见Jordan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吗那个狂拽炫酷的富翁用一辆超豪华跑车接我出来居然就把我自己一人晾在餐馆哟好过分嘤嘤嘤”,我……我只想捂脸说Nick你是真的对Jordan有好感吗为神马要在她面前抱怨其他男人的不好呢还是如此小媳妇碰到渣男的语气……

之后外表高帅富,内心真屌丝的Gatsby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Daisy,两人感情死灰复燃,Gatsby带着Daisy到家里各种炫富,各种明说暗示“我就是有钱呀怎么样你当时看走眼了吧比你那富二代老公好多了”,嘛,问题是好几次Nick觉得自己身为电灯泡似乎瓦数太亮了点想要回避的时候,都被Gatsby一把抓住一脸真诚恳切地挽留说“不要啊不要留下我一个人”之类的。话说我真心记得书里面Gatsby泡到妹子之后就当Nick是空气不存在了啊!!这部电影里蜘蛛侠这么强烈的存在感究竟是为嘛!电灯泡也不能这样当的对不对!以及Daisy和Nick在他那豪华得不成样子的大厅里跳舞的时候Gatsby就蹲一边一脸痴汉状地盯着两人……中的某一个。所以你能让我不想歪嘛能不想歪嘛!!

之后就是大高潮,四人的纽约之行以及Gatsby要逼迫Daisy和Tom分手,这是书里面我最喜欢的情节,虽然看得各种不爽因为这里才是Gatsby真正屌丝气息外露的地方,却也因为这一段是情节冲突的最高点而看得各种酣畅淋漓。但是电影呢我只能说,胖头李吧,从小颜无敌,美男一枝花,当惯了男神要他演一个“不经意间屌丝气息流露的外表高帅富,内心真屌丝”,还是有点勉强了。所以我只看见他在Daisy的老公,真.富二代面前各种失态,Daisy绿茶婊装无辜各种给力,而真正的矛盾冲突反而没有引出来。

这里要说一下,电影由于时间问题(为了给卖腐留下足够的时间吗)几乎完全砍掉了Jordan线和小三线,所以Jordan全程酱油就仿佛只是为了八卦Daisy而存在着,和Nick之间的感情发展也完完全全没有讲,相信大部分只看过电影的观众都没看出来Jordan是和Nick在一起过一段时间的,都只以为Nick是一心真爱狂拽酷炫Gatsby的脑残粉吧。至于小三线,虽然书里笔墨也不多,但是毕竟是事情的导火索之一也是最后Gatsby死亡的原因之一,但是电影里根本木有交代小三是怎么回事,而书里是Gatsby挂了之后好几年,Nick再见到Tom之后,才搞清楚原来是Tom叫修车工去找Gatsby复仇的,电影里是直接按照时间顺序讲了,死亡flag早早竖起,感觉好无趣……

我们接着回到腐评。死亡flag竖起来之后,Gatsby回家等Daisy的电话,期待她给一个答复,Nick却早早看到Daisy和Tom复合的场面,知道Gatsby肯定要悲剧。这里,导演给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让Nick在旁边全程陪同等电话,顺带听Gatsby讲述自己如何从一个穷屌丝变成高帅富。导演一定是刷过太多的偶像剧,所以才会把谈话的场景设在Gatsby眺望绿色灯光的码头,柔和的阳光下两人穿着白衬衫,蜘蛛侠坐在台阶上,看着不远处站在甲板上的胖头李,明明一张长残了的脸此时笑得阳光又清纯,配着蜘蛛侠脑内OS“直到现在,我才发现他是一个多么有魅力的人,他的人格如此与众不同”之类的近乎是告白的台词,一对竹马竹马对视的时候那种难以抑制的默契和真情流露的眼神出卖了你们——导演你真的不是台湾青春片看多了吗!!这么唯美纯情的场景对推动情节有个啥的作用!除了卖腐之外我想不出其他目的!

卖完腐之后Gatsby不负众望地死了,电影里直接把修车工开枪的戏份也拍了出来,太直白……从死后到葬礼,Daisy没有出现过,反而是Nick一直不离不弃,Gatsby最后听到的电话声,不是Daisy而是Nick从交易所达打来的。处理后事和安排葬礼也是Nick在做,当曾经的高帅富躺在棺材里,Nick就在楼上的台阶上睡着了——这是有多自觉地承担起了遗孀的责任啊Nick小哥!果然这电影的核心就是女人都是绿茶婊而只有好基友才不离不弃吗!我本来一腔悲伤的情绪,被这个认知毁得差不多了……

结尾还是蛮赞的,把小说结尾那段搬到荧幕上去了,3D效果特别好,文字在空中漂浮,最后Nick在小说封面写下了The great Gatsby,落下帷幕。至此,我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对好机油浓浓的爱,开篇时导演设下的包袱得到了解答,没错这就是真爱!哪怕你用绳命爱着的女人是个没心没肺的绿茶婊!还是有人为你流泪为你收尸为你写书!

 3 ) 仲夏已尽,凛冬将至

1. 电影在剧本上非常忠实于原著,除了极个别细节没有拍,比如在原著里盖茨比的葬礼不仅仅只有Nick,还有盖茨比的老父亲以及之前他和Jordan在书房里遇到的那个眼睛男。

    但这种程度的的损益无伤于电影的忠实度。

2. 导演功力有被诟病的理由。诚如有人形容的大意是,该片有最好的剧本和最好的演员,何以排出一种三流MV的感觉。中间那些海天盛筵场景令我也有看MV的感觉,大概是剪片太追求炫技不得反而不能尊重电影节奏之故吧。

    然而还是要表扬忠实程度,虽然部分场景是MV质感而且3D令人不适,但场景、服饰甚至某女歌手穿着红色的礼服、半哭半唱且把睫毛膏流淌为黑泪的细节都是忠实于原著的。欢宴后仆人收拾残局的疲惫也刻画得很细腻。

3. 言情感过浓。本来期待中的美国20's初的投机无度、物欲崇拜和感官放纵的氛围,只有后两点被点中了。长岛、纽约和灰烬谷三个地区参差对照的叙事伦理感,通过若干剧情以及飞车画面虽有触及,但仍然浮于表面。东卵和西卵之间老牌世家大户和新兴暴发户之间不可逾越的阶级鸿沟,本来可以来得更清晰更用力一点。当然,这一部分大多见于小说的第一人称Nick的夹议部分里,不如言情部分有情节推动的能力。

4. 服装大赞、首饰大赞、妆容大赞。因为一次大战节约金属的缘故,妇女们一度放弃购买早期bra,而20年代初以平胸为美,以适合长项链的风潮,大家更在乎戴bra这回事。所以Daisy和Jordan,虽华衣靓饰,却毫不掩饰激凸和垂坠这回事。真空上阵、钻石头饰、珍珠绕项长链、直身长裙和短发真心美不胜收。

5. 为什么不老老实实用20's的“爵士乐世界编年史”?虽然眼下OST也很棒了,总有浓浓的穿越感。一看名单,哦,Jay-z,一切都懂了。

6. 现在人人都知道了,Daisy是一个绿茶婊。其实这场孽情也不是绿茶婊的错,是Gatsby从头至尾图森破图拿衣服。他总迷信自己天赋异禀,可以扭转乾坤,却看不清:同一阶级的人永远在一起。光光是有钱,还远远不足以匹配出身不同的有钱人。绿茶婊和酒色徒丈夫,无论各自再有何不堪、无论各自在外的艳遇如何刺激销魂,甚至包装以“真爱”之名,他们只要在狂欢过后暂时足以掐灭掉皮肤下面那点空虚寂寞冷,还是会乖乖回家,然后拥抱在一起,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同盟,“外御其侮”。

    其实Gatsby爱Daisy的动机也不尽然如何高贵。小说里说Gatsby从小英俊强健,早早体验女色,被女人宠在怀里。然而,他说Daisy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家闺秀”,这样不属于他的世界的女人偶尔给了他一个吻,变成了一个危险而虚无的鼓励,更让他笃定了自己是上帝之子、与众不同且攻无不克的心理暗示。啊,多么危险。自命不凡的人遭遇上自以为是的爱情。从他把对一个女人的追逐与一个持之以恒的梦想捆绑在一起后,这段不了情才开始升华,升华为一种生机勃勃、勇往直前的东西,让其变得美丽。

     虽然现在人人都知道,这段不了情只是注定幻灭的泡沫。然而Gatsby在其中追逐的姿态太坚定、太自信了,以至于太美丽,而太美丽的东西总以悲剧结尾,令人动容。与此对比的是,旧世家经历过战争和新兴暴发户的双重洗劫,变得愈发孱弱、空虚和胆怯起来,不再敢于与时代的变迁迎头相击,也不再有胆量体会真实却可能带来痛的冒险。而只有Gatsby这类人敢。这令同样出生世家但是来纽约但惶恐打拼的Nick感到不可思议且崇拜起来。

    于是到了最后,只有Nick对Gatsby是真情。他对他倾心相托,他对他倾心相爱。好基友为好基友扶柩而哭,从此他累觉不爱。

7. Gatsby的形象美感,有一部分也来自于他的道德毁誉参半。为了求财求权求地位,他的手上没少沾血。但是面对爱人时,他大张旗鼓地准备、送来了一花房的花,却又手足无措、状如初恋;他冒着涉案的风险,忐忑难安却仍怀侥幸地等待着一个不可能再打来的电话;他一掷千金购买到所有美丽的一切,为的是光明正大地得到Daisy,从此终生依眷于一处,而非填补一个丈夫出轨的闺中寂寞少妇的偷情欲望。看看,一个自命不凡的人遭遇上自以为是的爱情,是会变得多么死心塌地和愚蠢之极。

     很可惜,你的爱情只是别人的奸情。也因此Nick说他们都是烂人,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你。你是一个折戟沉沙的“美国梦”,然而庆幸的是,故事终结于仲夏之后的初秋,你的凛冬未至,你死在了最美丽的时候。夏天究竟是多美丽呢——

红色或白色的玫瑰,围拱成门、成墙,每一朵都美得惊人,可聚集在一起在如此盛大的日子里却微不足道;一盆盆湃在水晶缸里的浮瓜沉李,却无人惊叹,它们即昭示着自然的富饶,也是人类的不屑一顾。衣香鬓影、喧歌闹舞、摇摇摆摆,红男绿女如飞蛾般穿梭——啊,这就是专属于夏天的喧闹和美丽。烟火“啪啪”得升起,与月亮差似仿佛——这本是你的舞台,而你却于无人处静静看着那些蜂拥而来的脸庞,"他们像蠕虫一样合合欢笑着,喝下的许多酒在人里面晃荡晃荡,透明透亮的成了个酒瓶,香水瓶,或者其他那种,躺在一盒子的淡绿碎卷纸条里的贵重的礼物"(出自张爱玲的《桂花蒸 阿小悲秋》)。只有极大的物质和感官上演时,他们才是活着的;一合眼,与无人处,他们与你无关,是死的。

   可是你忘了,你也只是夏天的烟花。虽然升到得那么高, 然后很快就熄灭,这个世界只来得及发出“嘘”的一声,连一滴哀悼的眼泪都没有。

 4 ) 把big band swing唱成power ballad,有人喜闻有人不乐见

如果就把这片当成一部搭配「屌丝逆袭未遂」大俗套爱情剧的复古时装展示会来看,那还是看得过的。
通过观看本片,能对「屌丝」、「逆袭」、「高富帅」、「白富美」、「贱人就是矫情」等等「某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阶段现象有一次全面地、深入地、形象地了解(但是我觉得中国观众没有这种需要,我们完全可以看活的)。
除了blingbling还是bling得让不拜金的姑娘小伙也心旌摇曳的「豪门の幸福生活」之外,前屌丝李乐多在成功施展「还我漂漂拳」之后再次为了金发女神将俊脸长腿沉入水底,更是令得曾围观过大船的观众们唏(喜)嘘(闻)不(乐)已(见)
如果游泳池那场戏使用席帝的My heart will go on作背景音乐那才适合不过呢。

如果有观众,比如我,非那么想不开要把它当成The great Gatsby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来看……嘛,其实片名还是完美贴合原著风采的。为了避免在观影时受折磨,千万不要在看电影前去读原作!

姐姐我就是血的教训!(前半部的读后在//petitespot.wordpress.com/2013/05/15/%E5%9C%A8%E7%9C%8B%E7%89%87%E4%B9%8B%E5%89%8D%E9%9A%8F%E4%BE%BF%E8%AF%B4%E4%B8%8Bgatsby/,要是翻不过墙就算了)

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是以吾辈击进,奋逆水之舟,永被推入逝波而无休)这是小说的总结性发言。东方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
在一个金光灿灿欣欣向钱的时代里,几个眷怀昔日不舍初衷的老灵魂,西方注脚的「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如何平衡丰富的物质与空虚的心灵?小说里有很多对位的符号。就像原文中Baker小姐说的“It takes two to make an accident.”
Tom住的「东蛋」和Gatsby与「我」住的「西蛋」,Daisy的珍珠项链和Myrtle的皮质狗链,Daisy问护士"it was a boy or a girl"和Myrtle问狗贩子““Is it a boy or a girl”,加油站前广告牌上Doctor T. J. Eckleburg的眼睛和Gatsby葬礼上唯一的「别人」owl-eyed man。
隔海相对,一个时代vs一个时代,一个阶级vs一个阶级,一个妻子及情妇vs一个妻子及情妇,一双眼睛vs一双眼睛。总是在「平衡着什么」的Baker和「半爱着她」的Carraway,既在局中亦在局外。

而到了电影里,除了东西两蛋俱在,其他的全都只得一半。
Myrtle的狗倒是出镜了,狗链却没有出现,更加离谱的是代替这样「情节道具」的居然是珍珠项链!Baker这个角色倒是有,她和Carraway的感情线被剪了,更加离谱的是她最后的恣态几乎是「决绝弃去」!
且不说这些「离谱」的部分是否合乎情理,只从这些细节的处理上不难看出导演(也就是编剧)的趣味并不走敏感纤细文艺清新这个路线,而是追求「盛大热闹」与「戏剧冲突」。

于是Baker那句"take two to make an accident"的预示性关键台词自然不说了;小说中那些故意在几句话间断后重复的台词(比如Gatsby向Carraway两次提到"trying to forget something very sad that had happened to me")自然不见了;Dan Cody在海上航行了五年后死在他的gold digger妻子手上这种「逝波」自然不提了;Carraway那几乎与Gatsy所编撰的身世重合的「老钱」出身也自然不用了。

那两个多钟头的时间却要干什么呢?当然是let's party!一个有「名著」头衔保护的「大场面集锦」多么难得!越喧嚣越美丽!The louder the better!
书中令Carraway厌倦不已恨不能脱身的Myrtle家的八婆聚会转身就变成了让他爱上NY的轰趴;书中特意说明”It wasn’t a bit funny“的Carraway家的下午茶变成了全片的笑点集合地;书中即使再觉难以忍受也只有表情不受控的佳公子Carraway摇身变成drama queen在各种不适宜的场合失控地大呼小叫,原作中表示「在他(Tom)家里我实在说不出口」的绅士派Gatsby自也当仁不当把「一闪而逝的杀人表情」转成「在爱人面前拔老拳砸向她老公的面门」的鲁提辖cosplay。

等一下!这不就变成到处能见的三俗肥皂剧了么?没关系,把原著的关键性的描述都用旁白念出来不就行了!镜头语言呈现不出来的,台词里安排不到位的,演员表现不能够的,用旁白一说就什么都有了不是么!观众都是智商不足70的理解战五渣,能享受如此华美灿烂又简单易懂的「配图说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什么「文本解读」什么subtlety,图森破乃已无啊,骚年!鲁赫曼大导演教给你说,买个名著的版权,弄一群大明星来,不管拖不拖时间都把场面做大,不管有没有必要都搞成3D的,就能做出一部好电影了!

在旁白孜孜不倦的帮助下,本片的演员们基本上只要穿得漂漂亮亮地摆pose就可以了——至多就是在「摊牌」这种「抓马高潮」部分临时表演一下「神经病」。根本不存在什么角色塑造啊人物连贯内心层次啊这些演员的基本修养问题。
饶是这么简单的要求,女主角居然也做不到!!!
Mulligan无疑是「极简主义」的推崇者,从我头一次在《华尔街》看到她至今,除了「面无表情」之外她脸上只出现过三种神态:歪着嘴笑,歪着嘴眼中噙泪,歪着嘴大喊大叫。(PS:鉴于本片中无数大特写又是3D,友情建议有对称强迫症的同学在入场前先吞食一点镇静剂)
另外在拍摄本片前她肯定向另一位花瓶界的翘楚暮光女讨教学习过走路姿势。Carraway去Tom家吃晚饭那场戏里,看着这位正在饰演「大家闺秀」的妹子僵着肩膀脚动手不摆地走去花园,我就彻底放弃从Daisy这个角色上发现哪怕一丝半毫原著中「集天真浪漫与不负责任与一体充满诱惑的女神」的影子了。
就算在花瓶界,这也是只配拿来插鸡毛掸子的那一款。这也倒好,正所谓「没有希望就无所谓失望」,以后再看她演戏可就省心了。

--------我是带盐的分割线---------

又被投诉看不懂。自己读了一下,确实不体贴没有读过小说的同学。所以下面为这些同学带盐,理一下大概的人物关系和一些个人觉得很重要但电影里没有拍的细节。

良心建议还没有看过电影的回避。

1. Daisy, Carraway, Baker, Gatsby和Wilston夫妇都来自西部,所以这一群人其实来自「西部时代」(电影最后用旁白总结交待)。Daisy和Baker「顺流」变成了「东部时代」的人,而Gatsby和Carraway固守「西蛋」,前者最后死在了那里。Wilston本来是想把老婆Myrtle带回西部,也双双悲剧。

2. Daisy跟Myrtle是被对照来写的。Myrtle的狗相当于Daisy的女儿。Myrtle买狗的场景在书里有非常详细的描写。她问狗贩子是"boy or girl",狗贩说是boy而Tom一口咬定是bitch。小说里暴露Myrtle奸情并最终决定她命运的是一条皮质狗链。如果这些细节不出现的话,Myrtle说要买狗的那句台词也就多余。另外Tom是不会把珍珠项链这种象征「高贵」的礼物送给Myrtle的

3. Gatsby曾经很风流,Daisy也有过很多男朋友。Baker第一次见到Gatsby时,他们坐在Daisy的白车里,白色象征「纯洁」。Gatsby曾对Daisy许诺「照顾她」。他参军后,Daisy迫于社会环境需要做一个抉择。她重新结交了许多男人后才嫁给Tom。戴上Tom送的昂贵珍珠项链嫁给他的那天起,Daisy就再也回不去了。Daisy最令人倾倒的魅力是她的嗓音。Gatsby形容说是"full of money"(感受一下)

4. Nick Carraway来自一个「老钱」家庭,影片开头那句话的完整版是”“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他的家族自称是Buccleuch公爵的后代,但实际上是在Nick叔公这一代才发家致富的。Nick上的是耶鲁,但只正经念过一年。这段身世跟Gatsby「宣称」的非常像。因家教关系,Carraway是一个「不轻意直陈观点」的人,他才不会大声说出「我受不了你们」这样的话。

5. Baker比Daisy小几岁,非常「佩服」Daisy。书中描写她说「好似用颧骨平衡着什么东西」。Carraway认为Baker喜欢说谎并靠此技巧来维持很雀跃的肢体(浪漫)和很淡漠的神态(实际)之间的平衡。Baker就是正在「东部化」的Daisy。她跟Carraway的关系进展也跟Daisy和Gatsby同步。最后分手时她对Carraway说"I don’t give a damn about you now, but it was a new experience for me, and I felt a little dizzy for a while.”(「我现在对你的事已全无兴趣,不过这对我倒是个新奇的体验,有那么一会儿我竟也有几分心醉」)实际上是借她说出了Daisy对Gatsby的感觉。

6.因为以上这些人彼此之间错综的关系。所以小说里的人与人之间都是「同谋」关系。Tom带Carraway去见情妇Myrtle使之成为「同谋」,Gatsby委托Baker向Carraway提出「请Daissy来唱下午茶」的要求,使两者成为自己的「同谋」。Gatsby想要靠给Nick介绍业务来深化他们的「同谋」却被后者拒绝(所以影片中Garraway说这是"favor"不妥当,他对Gatsby始终持「保留意见」)各种「同谋」关系的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从酒店里摊牌到Gatsby被枪杀这段高潮戏集中体现了所有这些「同谋」关系的变化。

7. “It takes two to make an accident.”是Carraway吐槽Baker的驾驶技术太糟时后者的辩解。这句话既体现了Baker的carelessness和「不负责任」,对Myrtle车祸做了预告,也是对所有「同谋」关系造成的悲剧的注解。在两人正式分手时,Baker对Carraway重复了这句话。因为Carraway只是half loved her,她又too wise,所以他们的关系才没有演变成悲剧收场。

8. owl-eyed man就是Carraway和Baker在图书馆里遇到的那个老头。他在小说中的台词是「这些(指Gatsby的书)都是真的」。意即无论他表面上看起来是怎么样的人,围绕他有什么样的谣言,他的内心都是真诚的。事实上Carraway直到车祸后才认识这一点并「终于认同Gatsby」。Carraway打遍电话寻遍友人未果后,这个他一直不知道名字的老头不请自来地参加了Gatsby的葬礼。

9. Tom一开始就知道Gatsby是暴发户绝不可能是牛津人的原因是后者穿的衣服和开的车太鲜艳(「老钱」们多用深色)原话Tom是说「他穿粉色西装」,Carraway看Gatsby的最后一眼也强调了「粉色西装」。这些鲜色是Gatsby内心的「浪漫」与「激情」的外在表现。是以有扔衣服的那一段和Daisy哭着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衬衣」。

10. 小说里使用了夏、秋、冬三季来发现从「金光灿灿」到「大雪茫茫真干净」的人事变迁。但是「冬天」出现在Carraway对自己学生时代的回忆里,地点是Wisconsin,此州名的意思是「我们居住的地方」。通过这段回忆,Carraway意识到「我是冬天的一部分」以及「这是一个关于西部/方的故事」,也即意味着「西部/方时代」的逝去。

大致上就是这样。至于译本我并不知道哪个比较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读中文版的时候是遥远的初中……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所以叫小孩读「名著」根本没有意义。

 5 ) 只有盖茨比,是这全世界这最幸福的人。

整个晚上都在循环 Young And Beautiful

当这首歌响起的时候,
盖茨比正看着他的梦想,
一步一步的走进他为她而建筑的城堡,
是的,他的梦。
那一刻,她美得像个天使,无法复制。

他的光环,他的天赋,他的绅士和财富,
全在望向她的那一刻散去,
在爱情里,他是个傻瓜,幼稚青涩的像个少年,
眼中却满盈着永不消亡的坚定和深情。

盖茨比明白,一旦他亲吻了这个女孩,
他的心再也没有办法像上帝一样的自由了。

在盖茨比的心中,
没有被时间而毁掉的一切,
没有冷漠的人性,没有不可能,
没有残酷的现实,没有虚伪而绝望的世界。

盖茨比的灵魂如此纯净,
他会惊惧悲痛于她说她爱她的丈夫,她也爱你。

因为爱对于盖茨比来说,
只有一次,
从生到死,无法屈服,无法将就,无法放弃。




“人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

“尼克 你错了
我们可以回到过去。”

“这样的人,我这一生不会再遇见了。
当我们都在猜测他的龌龊的目的的时候,
他却隐藏着纯洁无比的梦想。

盖茨比是尼克见过的人里,
唯一一个最富有希望的人。
盖茨比是上帝放在人间见证爱与希望的傻瓜。
而这样的傻瓜,再也不会有了。

盖茨比做了一场关于黛西的梦,
一辈子都没有醒,
每一个人都想在这样的梦里幸福的心碎而死,
可是我们都没有勇气把自己埋在纯洁的梦里。

盖茨比一生最美的时光,
就是他追寻了五年的绿光,
终于握在了他的手中,
从此以后,令他心醉神迷的稀世珍宝又少了一件。

在最后的分别中,尼克对盖茨比说出了这句话:
“盖茨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比不上你。”

他在倒下的一刻,还坚信那通黛西打来的电话,
心怀希望的死去。

盖茨比的灵魂太过纯净,没人配玷污,
于是上帝要在你被真相撕裂之前将你带走,
否则世间一切肮脏的现实、污浊和痛苦都会将你摧毁。

那座刻着“坚贞不渝”的城堡大门在盖茨比死后孤寂的敞开,
讽刺着这个金钱、冷酷、世俗、冷漠的世界,
可是那座为爱而创造的城堡和城堡里一切,
会有人久久、久久的记得。

是的,
了不起的盖茨比。
只有盖茨比,是这全世界这最幸福的人。


--------------------------------------------------------------------------------------

在忍不住去电影院看了第二遍却依然心痛不已的时候我知道自己没救了。

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第二个盖茨比,

我说不出盖茨比哪里好,就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很多自认为聪明的人站在这世界不同的角度冷眼旁观,
高调而富有姿态的评论这世界的一切。
我对不懂得这部片子深沉悲哀的人感到可怜,
因为他们能懂得的是那么那么的少。

如果你冷酷世俗,这些故事在你的世界里,
仅仅只是个无聊的故事,
因为,世俗和冷露的人眼里,只有现实和娱乐。

如果能够遇到盖茨比,我会不惜一切为你杀掉布坎南,
即使黛西会因为流离失所无所依靠回到你的身边,
即使她爱的是你的钱和你创造的物质世界,
好让你的梦延续,让这个世界上仅存的童话继续。
好让那些依然执着的相信希望相信梦想的人继续。

纯洁无比的梦想和坚信不渝的爱是我们永远的痛楚。



2013最好看的电影,没有之一。

 6 ) 这片本身就是博大、世俗、虚饰的美

非把故事片拍成动作片,就是这个结果。我竟然还看了3D的,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没意义的3D化。
用最大的善意揣测,这是一部试图“重现经验”的影片。电影并不着力于重现美国20年代,而想把20年代的读者看《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感受,传达给现在的观众。
所以就出现了没有爵士乐的爵士时代。
举例来说,一个场景表现开豪车的黑人新贵和盖茨比的豪车较劲,车里用低音炮放嘻哈乐。现在的青少年观众很容易就理解他们是骚包的暴发户,但是这一画面原本的意义(黑人富翁雇佣白人司机)就弱化了,因为这个对比只有在民权运动以前的历史场景下才有意义。
——这样的表现手法贯穿始终,使电影表现出超现实色彩。这种做法显然会得罪大部分原著党,而卑躬屈膝的改编后,年轻观众是否买账,就要看以后的评论风向了。
毕竟,为完成作业而来看电影的青少年也会失望的,细节改编了太多,看完电影对写书评作用不大。

《了不起的盖茨比》本来就很难拍成电影,以前翻拍的几次,在imdb上评分没有超过6.5的。
小说的故事性并不强,线索并不引人入胜,读起来也没有“电影感”。小说的价值在成功的人物塑造和丰富华丽的修辞。
在删掉了很多情节以后,电影仍然比较冗长,改编的地方也有点奇怪。
比如开头“父亲”说的话:“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这就像《双城记》开头一样,是一个标志性句子,竟换上后面父亲说的另一句话。
乔丹和尼克的小浪漫删掉了。
盖茨比和黛西重修旧好后,对她的评价删掉了(“她的话音里充满金钱”),尼克与此相关的揭露黛西物质感的评论也没有。
加上最后删掉了黛西对汤姆说谎的情节(说是盖茨比撞死人),整个感觉对黛西的抽打不够,很不解恨。
所有舞会上的配角都被简化成一种面孔。那些穿梭在富人群里的证券经纪、艺术家、俗气或高雅的女性、戏剧型人格的富婆、春心激荡的已婚男女,全都变成了载歌载舞的人肉布景。
这使得盖茨比变成了电影里唯一的social climber,一个社会悲剧变成了盖茨比的性格悲剧。
电影对社会层次的表现非常单薄,只是每次经过灰土谷都有一些人在铲煤,以此表现贫富分化。各种层次的中产阶级都消失了,令人遗憾。
导演可能是考虑到,真实重现20年代会让美国观众有“爷爷奶奶的罗曼史”感觉。于是场景力求高端大气上档次,对得起3D。于是这变成了一个历史架空故事。盖茨比住在《奥兹国魔术师》的城堡里,办《大鱼》里的舞会,养威利旺卡当食客,和蜘蛛侠做朋友……
华丽的场景,欢快的人群,仿佛是对这个时代的赞美。这与小说给人的印象相去甚远。

如果说导演误会了整个故事,演员却似乎都领悟到了。
盖茨比非常到位。开拉风的敞篷车,夸夸其谈装富二代的样子是对这个角色的顶天演绎。又虚伪、又真挚,自欺欺人,内心脆弱,都表现出来了。
在汤姆揭露盖茨比真实身份后,盖茨比狂怒冲向他,这是意料之外的发展。小说中盖茨比只是露出一个“杀人”的表情,其他时候都继续伪装绅士。
但这个创作毫不违和,反而让盖茨比更立体了。
列奥纳多真的变成演技派了,《姜戈》和《盖茨比》先后树立影帝地位。
不过,盖茨比年轻时的场景,真的期盼过把他CG成《泰坦尼克》里的杰克。故事就更有说服力了不是吗?贫穷而美貌的年轻军官,痴恋上流社会感十足的大家闺秀;闺秀嫁了有钱人,军官变成有钱人回来,经历了太多,朱颜已改……

尼克也非常好啊,从此对蜘蛛侠高看一眼。
尼克和黛西出自同一个家族,属于上层中产阶级。他们不如汤姆有钱,但是也足以让年轻的盖茨比当做梦想来憧憬的那种有钱。
尼克却抱有创业致富的梦想,独自跑到纽约学金融,所以这是个低调华丽的孩子。他对盖茨比和他舞会上那些social climber的嘴脸,是冷眼旁观的态度。因为父亲教育他:“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时候,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
尼克上了电影经常被塑造成“逆来顺受”的样子,但是这个尼克很冷很虐,可能是因为没有乔丹掺和吧。
在盖茨比大谈自己在牛津的经历时,尼克一听就知道是假的,但他一言不发,嘴角带着冷笑。
谁来写一个尼克和盖茨比的腐文啊?

黛西是很难演的角色。对于黛西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
比如我觉得黛西是《广告狂人》里Jon第一任老婆那种人,一同观影的友人认为她是郝思嘉那种人。
无论如何,这个黛西的台词短小精悍,给她充分的时间去“演”。成这样算是不功不过。
黛西不代表她自己,她对自己的期望(一个美丽的小傻瓜)和她做决定的能力都不足以让她代表自己。她在为一个社会文化代言,这个文化让汤姆这样的人可以鄙视盖茨比这样的人,让黛西这样的人可以使唤盖茨比这样的人。
站在道德高度对黛西不屑一顾的人,就像在盖茨比的聚会上喝酒胡闹,但是对贩私酒的盖茨比不屑一顾一样。


(“博大、世俗、虚饰的美” vast, vulgar, and meretricious beauty 在小说里形容盖茨比的梦想。)
(说到音乐,说好的《Love is Blindness》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Y3MjQxMDky.html

 短评

神秘的盖茨比→貌似牛叉盖茨比→二货盖茨比→深情盖茨比→凤凰男盖茨比→逆袭盖茨比→失控盖茨比→我就不多剧透了

3分钟前
  • Schnappi
  • 力荐

堆砌了那么多华丽的视觉效果,还要靠男二的大段旁白来塑造人物,那还不如去看书呢?纸醉金迷时代中、仍怀有赤子之心的盖茨比,被拍成个痴汉,还是个高龄的。Fitzgerald的文字其实非常“轻淡”,似乎只是懒懒地重述一个无关痛痒的故事,读毕却能让人无比感动。而电影即使光芒四射,内核却如此苍白。

5分钟前
  • Helicopter
  • 还行

之前真是忽视巴兹·鲁赫曼了,这电影太带劲了,非得要去电影院看才过瘾啊!同样是炫技炫富,但比炫技把郭敬明甩出十条街,比炫富把郭敬明秒成了渣渣,要说把电影拍成一部mv的话,这部电影就是《小时代》的爷爷。音乐,色彩,运镜,都美轮美奂,今天真是大开眼界!

10分钟前
  • redcookie
  • 力荐

女神是个梦,而你总不愿醒

11分钟前
  • 小岩井
  • 推荐

Jordan非常美艳 daisy。。。我很不厚道地感觉电影中的daisy就是个绿茶婊。。。

15分钟前
  • 锦妖
  • 推荐

盖茨比让人伤心的是,他根本就不是个庸俗的人,却在为了一个单纯的信仰,在拼命讨好这个庸俗的世界--他完全可以香车美女左拥右抱顺便嫌弃一下昔日恋人黛西人老珠黄是不是?

19分钟前
  • 晨光
  • 推荐

比预期好很多,可是几场party的配乐实在是太雷了,导演忘了是二十年代吗,竟然用hiphop和电音……

20分钟前
  • yondz
  • 还行

屌丝逆袭一时爽,终究还是火葬场

23分钟前
  • McDull
  • 推荐

盖茨比了不起不在坚守一份爱情,而在于在那样一个时代仍能坚守对未来,对一个”we"的憧憬。谁说菲茨杰拉德这本小说的主题是美国梦的覆灭?我看恰恰相反。电影拍的绚丽热闹却不恼人。盖茨比见到黛西那一瞬,慌乱中强自镇定,雨水顺脸颊滑落,愈加分明的棱角却不掩深情。第一次,感受到这个故事的真实力

27分钟前
  • 桐初
  • 力荐

盖茨比衬着烟花登场那一瞬间全场爆笑,居然还停留了好几秒,配上尼克望穿秋水的眼神散发着浓浓的基味。开头节奏稍慢,后半段很畅快,结局意外得好!画面特别梦幻,音乐整体不错,但被偶尔出现的摇滚和RAP弄得有点不知所措。

32分钟前
  • Sempurna
  • 力荐

不喜欢小李子的表演,他本人如今脸上太多横肉,要知道盖茨比就算是个暴发户,也是个浊世佳公子,莱昂纳多已不是当年的杰克。电影再稳一点就好了,前面浮夸过了头,开头和配乐过于现代,后面情绪薄弱,但每当Young and beautiful响起的时候,情绪还是被煽动地不能自已:You can't repeat the past.Never.

35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向往了一辈子.那绿灯指引的他无数个梦里和Daisy的幸福生活,最终就像那个时代一样,轰然倒塌,连影子都没有留下.但他着实是伟大的,他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爱着他最爱的姑娘,并一直笃定地相信他们会在一起.一直到死的那一刻.超高的还原度,原著精彩的部分一字未改.小李子的演技无可挑剔.

36分钟前
  • 鹿LUV
  • 力荐

书的内核为揭露美国以Daisy和Tom为代表的富人的纸醉金迷,虚浮空妄,没有心,唯有Gatsby仍葆有赤子之心,却无奈败于自己,讽刺却悲悯的"伟大"一词由此而生。电影摇身一变成了狗血爱情片,Daisy不贱了,Gatsby柳下惠了,绚丽的视效和现代的音乐毁誉参半,很难说是成功改编。

4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真是一部集合了海天盛筵、逆袭、肇事逃逸、喜当爹的神奇大片。

46分钟前
  • 毛戊学姐
  • 推荐

一方面,我觉得有钱特别好,另一方面,我觉得有钱真是好极了。

49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推荐

假装偶遇的茶会一段,莱昂纳多的表演令人落泪

53分钟前
  • 逍遥兽
  • 力荐

鲁曼一向的混搭(乱搭)的风格,到处都是Jay-Z,汗。刚看完原著和74年的版本所以明显地感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被砍掉了,非常可惜(下面忠于原著的短评是怎么回事?),甚至于重塑了黛西的角色性格,变得不那么讨厌了;而整个故事被拍成了表面的爱情故事,所谓的爵士时代挽歌、美国梦破灭,都破灭了吧

57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05/09/2013 AMCAtlantic:1、到目前为止今年最好的影片,几乎完全忠实原著;2、You can't repeat the past; why of course you can,不放手的生活就是毁灭; 3、影片前半段叙事太过浓墨重彩,后半段很好;4、小李子影帝够呛了;5、片尾曲XX一出,太虐心了

1小时前
  • davekozg
  • 力荐

其实盖茨比之所以了不起是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他说盖茨比在观察他 医生问你怎么知道 言下之意 你不观察他你怎么知道他在观察你?那心花怒放的第一次见面是史上最gay的场景 眼里放出了烟花 那不断追随盖茨比的背影 那分分秒的回眸勾搭 那默默无语坐在戴稀盖茨比间却意淫着自己是戴稀的神不守舍.史上最gay

1小时前
  • ryan
  • 推荐

期盼了这么久的一部电影多少让人有点失望。从服装到布景,再到音乐,样样值得称道,相当大气华贵又引人入胜!失望的是故事,虽说是基于小说,但如此一个爱情故事,安到如此气势磅礴的框架里,显得格外干瘦,实在没有充实感。回头看看片名,仿佛只见"盖茨比",不见"了不起".

1小时前
  • 饮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