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情片日本2006

主演:中谷美纪,永山瑛太,香川照之,市川实日子,伊势谷友介,柄本明,黑泽明日香,荒川良良,柴崎幸,土屋安娜,奥之矢佳奈,谷原章介,武田真治,片平渚,宫藤官九郎,角野卓造,田中要次,木村凯拉,谷中敦,剧团一人

导演:中岛哲也

 剧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2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4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5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6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4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5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6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7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8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19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45

详细剧情

  有一天父亲(香川照之饰)突然来找阿笙(瑛太饰),告诉他有个素未谋面的姑姑死了,叫他去收拾下姑姑的房子。在河边的破烂小屋里,阿笙渐渐开始了解父亲口中的姑姑,到底有着怎样的一生。  小时候的姑姑川尻松子(中谷美纪饰)经常做着白雪公主似的美梦,她后来成为一名安分的中学教师,却因百口莫辩的误会被辞退了,之后和一作家同居,作家却因为太爱她而选择自杀,死前留下遗言: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件事对松子打击极大;之后与该作家的事业敌人同居直至,又忍受不住去找对方妻子的诱惑,结果惨遭抛弃;又是当上浴室女郎,甚至还杀人入狱,然而不管有意无意,她从不放弃生活的希望。不管生活再怎样破碎,她仍然本能地生存下去,这生存本身,足以打动任何人,包括阿笙。

 长篇影评

 1 ) 松子同志注定悲剧的一生

有一种人好像注定是悲剧的一生。

你就看着这种人,有好多可以抓住时机改变命运的机会,偏偏就遵循着“熵”的力量,一直以莫名其妙的理由往下坠怎么拉都拉不回来。

明明可以和有着一颗发亮的牙齿温和男人谈恋爱,却偏偏奇怪地把别人的罪过揽在自己身上,只因为想要赶快回家洗澡。除衣解带了,却被学生倒打一耙,结果被学校开除,从此人生开始走上充满着悲惨和苦难的流浪的不正常的轨迹。

电影中松子的每个阶段,都觉得她好像可以得到幸福了,结果又被她自己搞砸了。和最差的男人谈恋爱,像包子一样被男人打得无怨无悔,成为有婚男人的情人,从事色情业,杀人,和混黑道的男人同居,参与黑道活动,最后又莫名其妙地等了一个男人很长时间后又被甩掉了。
唯一一个老实的男人,又终究无法情深到等她八年。
对,她可以为了爱情等任何一个人八年,这叫傻。
别人早早就结婚生子了,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一直被嫌弃,一直被人随手丢在一旁,一直被人踢来打去。

这样看起来,松子的确是生存环境差了点,的确是遇人不淑了点,的确是命不好了点。

可是她自己就完全没有问题吗?性格中天生别扭和执念,不懂得保护自己,不顾一切地付出和等待,盲目地依靠和相信,让人看着她这悲剧一生地走来,只觉得心中气闷不已。

实在是太人难受了。

其实松子是多好的同志啊。
松子是一个身材性感,唱歌好听,手指灵巧的好同志。
松子是一个单纯的,甘于平庸甘于附属,一心一意的好同志。
松子是一个善于把他人的罪过揽在自己的身上,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好同志。
松子是一个做老师的时候不打骂学生,做土耳其女郎的时候也做到最佳的好同志。
松子是一个热情,善良,勇敢,毫不利己,只利他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人的意义要看付出什么,而不要看得到什么”为行为准则的好同志
松子是一个每次到“我认为我这一辈子一定完了”,又可以如杂草一般再重新长起来,充满激情生活着的好同志。

于是松子同志这种坚韧让人心理更觉得难受了。
“生而为人,对不起了。”
早知道生来一场要经历这么多不寻常的悲惨,你是不是要后悔当初又何苦来走这一遭?

虽然电影说的是一个不寻常的杂草“松子同志”,可是感动了这么多人,也是因为松子过的是身为女人的我们能够过得最差的人生。
社会和女人自己对洁身自好的要求,使得女人的堕落一般是从两性关系开始。
女人天生的依赖心理,又使得她们很容易把某个人当成是生命的中心和全部。
痛苦是存在的意义,受虐是不再孤独的标志
于是,女人天生是受虐狂,天生是痴情的爱好者,喜欢做无谓的坚持和等待,倾向于全心的相信和依靠,以及天生的容易孤独和受伤。
当然,女人天生爱幻想的本性,也是她们能够幻想着坚韧地活得更长原因。

 2 ) 松子姑娘你气得我都熬夜写影评了!

你们见过时隔多年给同一部电影前后写两篇影评的吗,正是本人了,可以说是非常较真了[微笑]……可见这么多年我对松子才是不离不弃的真爱啊啊啊!

写这篇的时候太年轻,有些话没说清,现在试着再去说清楚。

新影评链接(2020/2/29)://movie.douban.com/review/12314158/


多紧凑的结构,多好的立意,多唯美的画面,多赏心悦目的歌舞,都被这剧情扯后腿了。。 电影终了,11:30,略微有些生气,为这个脑残的姑娘,但一想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何必那么认真,抓紧敷面膜睡美容觉吧,极力挽回失去的两小时又两分钟。来豆瓣看完诸多为松子歌功颂德的简评和影评,11:45,就真心有点上火了,怎么办,从小就是个正义感特别强的孩子,坏人得不到惩治根本睡不着,只能熬夜坐这写影评。谢谢你啊中岛! 所以你们到底是在欣赏松子的哪里? 先说父亲。都说松子的根源是缺少父爱,被父亲冷漠所伤,为一生缺爱的盲目勇敢奠定基调。可是他父亲到底怎么她了?家里有一个生下来就有病的妹妹,父亲心中有愧,多关爱妹妹一些不是很正常么。子女多的时候,父母本来就很容易照顾不到,有失偏颇,更何况妹妹生病。而且,所谓父爱如山,父亲的那种爱本来就是很深沉很含蓄的,大多数的父亲不都是这样么,小时候唱歌跳舞拿奖了考试得第一名了,你们的爸爸都把你们抱起来转了一圈说“孩子我为你骄傲”了是么?!他笑了,他没说话,但你知道他心里是高兴的是得意的是爱你的,这才是传统的父爱,婆婆妈妈反复磨叨我爱你的是欧美那边的作风吧。松子的父亲也一样,你可以责备他不善言辞心结太重,但是那份爱毋庸置疑。 再说妹妹。天使一般的存在啊!从头到尾台词只有一句“姐姐,你回来了”。这么贴心乖巧的妹妹,姑娘你真的好意思跟他争夺父爱还推到她掐死她么?她是你亲妹妹,她生下来就有病,她不能出门感受这个世界,她那么在意你,你为什么不能担起责任照顾她包容她爱她?就因为父亲多疼爱她一些,你就始终怀恨在心,你也太自私狭隘了吧!你把你给外面那些烂男人的无限量畅饮的爱匀一些给你可怜的妹妹不好么?!姑娘,你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大哥一个小妹,家庭和睦,衣食无忧,你到底哪儿缺爱了?哪件事给你阴影了?让你有了后面堕落的理由? 好吧最后还是逃不过要提到那些烂男人。除了那个剪头发的胖哥们我看还挺憨厚可爱的以外,其他都是些什么啊!!伪作家、伪作家、混混、混混,角色不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能暴躁打女人!那些男人哪儿吸引你了?让你那么爱他们!被打被卖都一次次不离不弃的!最烦这样的姑娘,借着爱情的名义做一些好似飞蛾扑火的举动。挺大个人了,你知道什么是爱么?你知道什么是爱情么?你了解那些男人么?你爱每一个男人死去活来的时候,你记得上一个男人么?就算是一个个男人负你,为什么所有负心汉虚伪男都被你赶上了?第一个伪作家那么悲痛决绝的卧轨了,你好歹得伤心两天吧,怎么那么痛快就和第二个伪作家好了?第二个伪作家人有家有室你不知道啊?你还上门给人家正房下马威,还心里得意正房没你长得好看,小时候上过思想品德课么?被第二个伪作家甩了好伤心,就决定做妓女了是嘛?哇好充分的理由!你和第一个混混河边刚认识就决定跟他走,一起做买卖营生,利益不均起冲突你就杀了他?你和第二个混混刚相逢他就随口表白,你就感动得认定和他在一起下地狱也是幸福,是不是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了?你五十多岁了看了眼电视里二十多岁青春洋溢的小伙子,就又找到新的偶像新的力量新的信仰了,你脑子里到底有没有自己坚持的东西?“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当外界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没事看看张老师<遇见未知的自己>。像我之前的说的,把你这些乱78糟的爱分一点点给你父母你妹妹你哥哥,人生将会完全不同,你也不再是“被人嫌弃的松子”,而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松子的一生”。 最后的最后,龙洋一说松子是上帝。。别闹了!你们真的不怕上帝生气么!上帝也这么自私狭隘没有独立人格,离了男人活不了,专门吸引烂男人,是非观不清晰么!你们说松子这是坚强,那真和坚强没什么关系,她是纯纯的傻,脑残,不走心,不长记性。她从来不知道自己曾经有多幸福,所以她离开了家,她也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多痛苦,所以带着一身伤痕累累却顽强地活到了最后。 有些时候,人生确实很糟粕无力,莫名丢给你一些沉痛的打击和挫折,你最好有勇气结束自己,根本不去管这糟粕的人生更不用再去听任何人的评判。但如果你不敢直视死亡,那最好活下去,带着信仰。这种信仰不是任何人给你的,不是建立在任何人基础上的,是纯粹的,本能的,对世界的理解对生命的坚持和对爱的敬畏。生活不易,不止对你,每一个人都一样,所以这永远不构成一个堕落不坚的理由。 1:00了,我必须得睡了!松姑娘,我绝不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奚落你,你的鬼脸确实心酸的可爱,只是你既然选择“被人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能得到的最多只有同情和可怜。其他的都是多余的错觉。晚安。

 3 ) 一败涂地的人生吗?

松子并不是一个拥有高度自觉性的女人,她对生命的热情来源于本身的直觉而非感悟。她渴望爱人也被人爱,渴望身边的世界能一团和气。小时候是父亲和妹妹,工作了是同事和学生,之后是男人们。她用尽心机让对方高兴、希望能让一切麻烦消失,更希望人们能主动将麻烦跳过,换取快乐的人生。最明显的例子是她承认盗窃只是因为她想快点结束这一切,好去洗一个澡。

看到后来我痛哭是因为这样的人生比起闪亮的人生更靠近我们每一个人,曾被此片撼动过的人不知是否或多或少地有一丝害怕:如果我的人生也是这样,如果我的以后也是这样,那该怎么办。的确在童话中成长的每一个女孩子,都不曾动摇地认为自己长大会是人群中最闪亮的那一个人,会遇见心仪的王子,留下水晶鞋,从此以后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可能是白雪公主中的歹毒的后母,没有人认为自己可能是灰姑娘那两个虚荣自私的姐姐,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可能是看着窗外烤鸭飘香自己却在雪花掩盖下死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一直理所当然地,想到了世间的美好,然而时间教晓我们的,是遗憾与困惑将会陪伴我们的一生,而且没有仙女和魔法可以改变和逆转。这就是人生。

我们只有这一次的人生,要么幸福,要么平庸,要么一败涂地。松子的一生,其实是最后一个。无论松子多么热情地生活,多么无畏地投入爱情——其实这种热情和无畏更多时候是一种逃避 ——这样的人生也是我们不想要的。所以我们其实是不歌颂松子的。我们歌颂的她的精神,其实恰恰是松子能够活下去的,最具韧力的理由。之所以说她那种向上的精神是一种逃避,是因为她一个人无法生活下去。她选择了一个又一个的男人去爱,去付出,哪怕是伤痕累累也好,都不曾后退,皆因那是她能给自己所找的、关于这个世界美好一面的理由。

世界对松子是毫不热情、甚至是冷酷的,但是松子作为人的本能是要活下去。社会和群体、甚至家庭不给她融入的缝隙,她便自己去制造缝隙,去爱一个人吧,总比孤独一个好,吵架和打斗也比一个人发霉的好。松子的一生并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任何地方需要她活下去并且活得勇敢。但是千疮百孔的爱情可以。松子的每一个男人都处于社会的中下层(潦倒的尚未发迹的才华作家、才华不甚高的有妇之夫、忠厚老实却缺乏深情的理发店老板、小混混学生),性格有着明显的缺陷(脾气暴躁、背叛妻子、愚鲁、莽撞),都是一般女人所不会接近的,然而他们却构成了松子每次渡过难关时唯一的最重要的理由。她暗示自己,自己活下去不为自己,而是那个她深爱的人。是那些男人,让她每次在觉得人生完结的时候,继续找到了呼吸的理由。

就算到最后她成为了一个邋遢、发臭的猪一样的女人,她仍然能被清秀的少年偶像所激发起生命的热情,并且像一个初恋的少女般写下热烈的情信——虽然无非是自己一生的介绍,这是松子每次恋爱都会重复的事情,信任一个人,就告诉他自己的全部。不知是幸是不幸,这样毫无光彩的生命却赋予了这样光彩的爱人的本领,她对生命的热情是与生俱来的,也许她并不理解,但是她的性格却帮助她好好地活了下去。

被嫌弃的松子,这样的女子如果真的生活在你身边,也许她就是你的女友,也许你也不会像电影的阿笙那般,想见她一面。她性格中的确埋藏中让人难以忍受的因子(不经大脑的思考、盲目的生存、乃至毫无保留的偶尔神经质的爱),她的光亮是要在旁观她一生之后才能感觉到的。

不,或者,如果你瞥见过她的眼泪,她也许不是我所想的,那么对生命不自觉。在她看见父亲留下的日记的时刻,在她回到家乡与年幼阿笙相见的时刻、在她面对那条和家乡一样的河流痛哭的时刻,我有理由相信,那一刻的她,清醒、冷静、而且无比尖锐地看见了自己身上发生的悲剧。只是她已经习惯了拿鬼脸、哄人开心的鬼脸去面对这个世界,于是我们就罔顾了她的努力让人开心,而是记住了这个女子的怪异。

我们都热爱童年,童年时候镶着金边,我们幻想以后的人生是那么的舒展。当影片最后,每一个处于自己世界的人都唱起那首共同的歌曲时——“伸出双臂,踮起脚尖,就能够够到蓝色的天空……大伙们,再见了,明天再见吧……肚子饿了快回家吧”——哭成催泪弹也不可惜。拉着父母的衫尾不需要自己照顾自己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像叮当里的伙伴们那样玩耍是多久以前的事了?生命不能倒着播放,孩子不一定成长为万众瞩目的人物,保护一个人不受生命的伤害和侵蚀,是父母都做不到的事,如果你有想守护的人,请好好陪伴在她身旁,还请上天赐与她、坚韧的自我保护的性格。

 4 ) 对不起,我错了。

趴在床上哭了一堆纸巾,这个场景很MV。
对不起,我想我真的错了。这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让我突然觉得过去24年里,我一直觉得理所当然的是错的。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错的。至少,不该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我现在找不到合适的语言组织出合乎逻辑的句子,好把我脑袋里的一堆表达出来。
人活着,要适应,要学习规则,变得聪明。人性本贱,所以在洞悉了人性之后,要聪明的去运用,于是我们可以游刃有余的活在社会群体里。从而不被伤害,至少尽量减少被伤害。这是生存理所当然。如果你软弱,那么你要变强,如果你不能变强,那么是你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终于明白为什么会被指责这样的观点是现实版的达尔文进化理论,弱肉强食的社会化版本。
我错了,真的。松子就是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独立的自我,不聪明,没有游刃有余,她傻,她好笨拙,她过分的善良,她不能微妙地把握“度”,她总是在作出错误的选择,她所有的不幸都是自己的情商太低的结果。是的,可是那又怎样!我这样冷漠的觉得理所当然的时候,看着她我觉得心好痛,为什么我们要这样的理所当然,天生这样的凭着对爱的执着去生存,去爱周围的人,去原谅所有的人,给所有人欢笑,这不是错误,这是珍贵,不该被嫌弃,而我一直高姿态的不屑这样的付出,真可耻。
对不起,我错了。有人就是永远笨拙,永远都学不会那些心机,那些顺利交往的技巧,对着这样纯良的心,我想扔掉所有的伪装,而如果注定要被外面的世界伤害,我愿意挡着你的前面,你是珍贵的,而不该被糟践,被那个愚蠢透顶的社会,人生戏弄。
人是丑恶的,见不得太纯粹的东西。你有的,你最想要的就是爱,没有比这更纯粹的追求了,我想保护,而不是和他们一起践踏。
生而为人,对不起,到现在还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说,而我却想说,这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

 5 ) 这是一部在男权社会下给女性洗脑的电影

这就是一个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典型例子!松子悲惨的一生完全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对渣男无原则地充当圣母导致了她悲惨的生活。她只要把对人渣们所谓“无私的上帝般的爱”拿出来十分之一分给“爱自己”也不会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

我理解松子的悲剧是源于小时候认为父亲偏爱生病的妹妹不爱自己,从小缺爱,内心没有安全感,导致对爱如抓住救命稻草般强烈极端渴望;才使得她对几任男友强烈情感依附,任凭打骂也以为这就是天堂并对其无原则圣母般付出。但是松子内心怎么就不能强大一点呢,非要由着自己滑入深渊呢。

具体点来说,上来第一件事就是,你没有偷钱怎么能说是自己偷了钱呢,你傻啊!保护学生也有其他的办法。男人对你拳打脚踢让你出去卖身赚钱给他花这已经是对女人最为恶劣的一种形式了,你怎么就不能勇敢地说不,勇敢地离开呢。居然还认为他是最爱自己的,还真的打算按他说的做卖身养他。这不是一个经历了人生各种磨难还依然乐观向上顽强生活的例子,松子的每一个磨难都是她自己作出来的。

我进行了自我审视,我怕是因为我从小生在一个爹疼娘爱的环境下,成长过程中从不缺爱,导致内心更强大一点所以不能理解松子内心的脆弱。但是即便我们就承认松子是这样一个病态的例子,你就把她当成病态来拍,拍成如《美国丽人》这样就是来反应病态的那也是一部佳作。但是导演没说明这是病态的还把这种行为说成是上帝来颂扬她,这是怎样的一种的行为?

这个在男权社会下成为牺牲品的悲惨例子,没有被用来反思社会或者是指导女性觉醒,相反来歌颂赞扬说这是好的,这岂不是教导女性们在被男权压迫下应该怀着一颗热忱乐观的心对各种压迫虐待甘之如饴,无原则地“宽恕不可宽恕之人,并且爱他,这是上帝之爱”。这和统治阶级给民众洗脑说你们虽然过的很辛苦但是你们应该甘于贫苦,不要造反,不仅不要恨剥夺了你的财产给你带来伤害的人,反而还要无条件地原谅他们,爱他们 有什么区别?!

看看这部电影旁边评分栏里5星后面那一长串,就知道为什么各种宗教邪教能如此昌盛,各种洗脑思想只要裹在个糖衣里人们就嚼也不嚼地给吸收了。

都已经21世纪了,怎么还能出现这样价值观错乱的电影文学作品。

 6 ) 一生荒废,哀愁如我。

     看这部电影我基本在痛哭流涕。很久以来观影都已经没有感觉了,今天算是好好地痛哭了一把。

    片子确实是心理分析的好材料,有一些对松子人格的很好的分析,比如这篇。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264413/
       很多人也都已经看出来了,松子一生故事的源头皆在于她与父亲的关系。而我则忍不住要对此说几句。
 
    很多人一辈子也走不出原生的家庭,松子也是如此,曾经成长的那个地方是那么地重要啊!她老了的时候就搬去了这样的一条河边,看上去很像家乡的荒川,然后每天坐在那儿,回忆着无休止的过往。
    中国人说“逝者如斯夫”,河流在任何的意象里都是流逝如同时间,“荒川”的名字正如枯坐的松子,一生荒废,哀愁如我。

    男人,我们先不谈男人,因为既然一切都与童年有关,那就先讲童年。

    在原生的家庭里,有这样几个人物,父亲,松子,弟弟,妹妹,母亲。
      与很多父权至上、男性主义的家庭一样,在松子的家里,父亲是主导和中心,所有的重大的决策都是由他做出。而家庭单位中另一个最重要的角色,母亲,很遗憾,是个几乎没有分量感的人物。中国和日本,东亚的很多国家,传统上都是这样的家庭。
      心理学家们说,在一个家庭之中父亲和母亲最为重要,他们之间、他们与异性或同性子女之间任何的不平衡,都会影响子女的未来一生的人格和心理。
      存在感微弱的母亲使得父亲的角色更为突出,这样的失衡造成诸多问题。

    对于与母亲同性的松子来说,她习惯于忽视母亲,或曰女性角色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她不能从心底认同母亲,其实也就是不能从心底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不能认为这种身份是值得尊敬的,是可爱的,是有价值的,或者更彻底来说,她自己是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父亲的光芒则被过度放大,他是她世界里的神,是她的一切,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了得到他的爱。如果父亲爱她,她也许会非常享受这种爱,以至于或者成年之后仍然对父亲或类似的男性有深切的依恋,或者会因独占了父亲而对母亲怀有愧疚,从而在两性关系上极为保守。如果父亲不爱她,正如电影所言,松子会更加想要得到这种爱,以至于她成年之后一直不断地寻求来自各种男性的爱。父亲爱或不爱她,这是一个无论如何都会出错的道路,根本原因在于父亲和母亲的关系存在问题,由于他们的角色失衡,子女就像处于夹缝之中的孩子,无论如何也无法正确起来,幸福起来。

    松子的父亲对自己的妻子没有完满的情欲,那他的爱投向了哪里呢?电影里出现了另一个让松子纠结了一生的角色,那就是她的妹妹。
    妹妹与松子同是女性,妹妹可以说与松子处于同样的位置。不同的是妹妹得到了父亲的爱,而松子没有,妹妹是被父亲宠爱的女儿,而松子则是那个接过父亲重重的公文包、目送父亲直上楼梯探望妹妹的人。
    既然妹妹与自己处于同样的身份,为什么妹妹可以得到爱,而松子不可以?所以松子,本来可以像爱自己一样爱妹妹的人,发现这个躺在那儿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轻易获得那个男人的爱的女孩,是那么的可恶。
    家庭中的同性是这样有趣,他们之间有一种共生的关系,尤其是子女同性,他们或者她们,要么是像照到镜子一样深爱彼此,要么是像看到竞争者一样憎恶对方。姐妹之间相爱的也有,看到对方就像看到自己身上最讨厌的部分的也有,而更常见的可能是这两种感情同时存在。
    松子的确是,她给妹妹讲自己的约会事件时,显然主要是爱的力量,而后来多年来竞争失利的力量占据主导,以至于有那么一下她是那么地恨她!

    片中其实还有一个角色,个人认为也非常有意义,那就是松子的弟弟(香川照之饰),也就是笙(瑛太饰)的父亲。这个人物在过去的叙述和现在的铺展之中都有出现,甚至,他根本是连接这两者的线索——是他来到东京瑛太的寓所,告诉吉它蒙灰的儿子你的姑姑去世了,你去收拾她的房间,这才通过瑛太的调查引出了松子的一生。
    人们常说俄狄浦斯情节,而我已经提到家庭中的同性是一种共生关系,其实常说的父子间冲突,搞不好跟父子和谐是同一种东西,至少我这么觉得。
    儿子如果想要感到自己存在,必然在家庭中会碰到父亲这个像铜墙一样的人物,在他的面前儿子是不是会感到自己有一点无能为力呢?如果说对父亲叛逆、与父亲起冲突是一种自我存在的证明,那么其实变成像父亲一样的人,也是一种让自己存在的方式吧?
    父亲很强大 → 我不承认他强大 → 我强大
    父亲很强大 → 我和他一样 → 我强大
    以上虽然是心理学的常论,对于我个人来说仍是一种揣测,毕竟我不曾做过儿子,大概是这样吧?
    其实我只是想说,松子的弟弟变成了松子的父亲。
    他见她的2次,一次告诉她父亲死了并与之断绝了家人关系,一次告诉她妹妹死了并把她遣返车站。他俨然已经成了家里的家长,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对这个不体面的姐姐完全有处置的力量。甚至,断绝关系的那次,地点正是松子小时候与父亲拥有“独处”的“美好时光”的游乐场,这可以视作松子对家庭关系仍拥有最美好的记忆和最大的渴望,也可以视作她对这个俨然家长的弟弟怀有对父亲一样的热情。旋转木马转啊转,一切是那么地童话和梦幻,这个男人在身边啊,我希望他爱我。

    总结一下,首先,松子是一个 爱男人的女人 + 排斥女人的女人。
    爱男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排斥女人是怎么回事?其实与母亲和妹妹的关系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或者再根本一点,这与爱男人是一回事。
    有些女人,心里面是没有女人的。松子只有一个好姐妹,而她在与男人的关系中赶走了她。这样的女人,是为了与男人的爱而存在的,她因此极度性感,因为她就是爱!
    而我有时会想她是真的爱他吗?在她不能理解自己生命的本源的时候,没有看到自己的觉醒的时候,她爱的是那个人吗?亦或她爱的只是“爱”,只是一个肩负头衔的对象,一种关系?

    其次,松子一直不懂,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她以为只要用力就可以被爱,但她不明白的是,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会这样疼痛?
    为什么?nang de...
      片中很多次,她都这样问着。她显然,不能很好地衡量自己与男人的关系,她怎么能呢,她在童年的时候,就不能衡量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常常被他弄得一塌糊涂呢!

    三者,松子有比较严重的分离创伤。当她要求龙洋一(成年,伊势谷友介饰)不断地对她说“不离开你”,并且对自己心理暗示道“比起孤零零一个人总要强些”的时候,这一点非常明显。这当然是因为小时候父亲没有给她应得的爱,又随着每一次被男人的抛弃而不断加重。
    人们说DV(domestic violence家庭暴力,非digital video数码摄像机...)受害者常常很难由外界做出援救,因为受害者本身对这种关系有很强的依附。我想根源在于,既然关系的形成是一种双方的行为,那么DV关系其实是一种受害者和施害者双方都在某种程度上给予自觉或不自觉的认可的关系,不管是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认可也好,还是如同松子这般因为极度渴求关系而决定忍耐暴力也好,其实受害者在这种关系中也获得了某种满足。
    其实作家八女川(宫藤官九郎饰)殴打松子的时候,我确实在那一刹想起了另一部日本影视《最后的朋友》之长泽雅美和锦户亮。附带说一句《最后的朋友》确实值得一看。
    anyway,松子之所以不能离开她那一个又一个暴力的男友,基本上是:
    分离创伤 → 渴求关系 → 选择可以给她这种强烈关系的男人 → 这种男人常常也有自己的问题 → 她害怕分离 → 她忍耐和付出 → 关系破裂 → 分离创伤进一步加剧 → 她更加渴望关系 → 再次寻求 → 力气用尽 → 绝望。

    最后,本片的最终主题是回归。
    o ga ya li。欢迎回家。ta da yi ma。我回来了。
    片中松子多次说到这两句,在迎接男人回家时,或在自己回到独居的寓所时。
    其实松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融洽的、被爱的家庭之中,她这样努力着。所以,o ga ya li。欢迎回家。ta da yi ma。我回来了。
    其实应该是另外一个顺序,ta da yi ma,我回来了 → o ga ya li,欢迎回家。但松子似乎没有什么这样的机会,无论是作为被欢迎的那个,还是作为欢迎的那个。
    其实这是松子在成人的关系中模拟儿时的愿望,而在原生的家庭中,虽然那么多年都是被打击和被排斥,但后来,她离家那么多年之后,那个家庭曾经也出现了与她和解和接受的迹象。
    她偷偷回家,看到父亲灵坛前的日记,自她离家后父亲每天写下的最后一句话都是关于松子,这一刻曾经的伤口有没有被一片迟到的手掌抚摸到呢?妹妹发现到她回来了,向她表达感情,而她因为难以接受而匆忙逃走了,这其实是一次很好的和解的机会,是松子人生得到拯救的一次机会,但是很遗憾,对于松子来说,太难面对的事情,太难和解。
    也许真正与妹妹的缓和,在于得知她死去的那次,“姐姐,你回来了”,松子捂住了脸,终于哭了起来。
    也许伤痛太沉重了,错误也太多了,即便多年后家人表达了接受,松子也难以回去了。松子就这样死去了。
    死去之后,当镜头像蝴蝶一样穿过花丛和草地,又飞过波光粼粼的水面,直到夕阳西下无限温暖的记忆,人生的一幕幕闪过直至童年,在过去每晚家人们食用晚餐的榻榻米,父亲和弟弟都转过头注视着,松子走向旁边向上的楼梯,楼梯上是妹妹的房间——松子美丽的声音唱起她儿时就在唱的童谣,她一步步向上走向那有很多光的地方,而父亲、弟弟、生命中一个个伤害过或爱过她的男人也一起随她歌唱——这真是终极的宽容、仁慈、和神性的爱!松子边唱边步上楼梯,她是在走入天国吧!
    这就是回归。

    另外,关于结尾的这个处理,我以为是相当不错的。曾经有抹大拿的玛利亚,或圣ji之说,人来到世上为了一遭修炼,松子在其痛苦而似乎不怎么光彩的一生,尽她所能地向男人们施与过爱(不论这爱的性质是什么),她被侮辱、被遗忘、被蔑视,而每个人,祝你们都幸福,不论你们是怎样的男人,或怎样的女人,或怎样的男男女女。
    如果有兴趣,其实可以讨论一下本片里的宗教因素。

    再另外,虽然片子主要集中描写个人的人生,以至于似乎跟世界没什么关系,这部电影里其实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压抑。多处使用的电视节目这种大众传媒,或作为背景陈设,或作为剪辑穿插进来的画面,都不失时宜地传达着某种信息。甚至一些人物,比如龙洋一的人生轨迹,在我看来有着极强烈的社会印记。日本乃至东亚社会的压抑,我个人时常能够感受得到。

    再再另外,因为内容太震撼了,大家谈论的时候大多集中在了故事和人物身上,而电影制作的技术就被忽略了,很可惜。其实这是一部从制作上来说也非常优秀的电影啊。zan ni dei si。

    再再再另外,本片的卡司和音乐什么的也非常优秀啊。
    卡司很强大,柴崎幸和谷原章介我是看到了,土屋安娜是在哪个地方啊?武田真治?苍井空?
    音乐也非常棒,单独拿出来听都很好听,何况跟剧情搭配得丝丝入扣。有趣的是在监狱的那一场,用的是西方的歌舞片套路,用节奏化和编排化的动作和演唱达到很强的叙事效果,因为在我们这几国的电影中非常少见,所以看上去很有新意。惭愧,导演中岛哲也惯用的手法我并不了解,他的电影我只看了这一部,曾经看到《下妻物语》充满蕾丝的封面就自动跳过了……所以不知道这段歌舞是他自己学过去的,还是因为剧组中有外国人成员?在看到片头制片公司有这个amuse soft entertainment的时候,我就怀疑有合作背景,这个公司怎么看上去那么像美国的amuse entertainment,两者是有关系的吧?但是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原创音乐是个老外……
 
     以上是关于电影的部分。

 

 

    几年前刚得知这部电影的时候就很想观看。有个朋友还问我为什么被这个电影吸引,我说它讲的什么我不知道,但只是名字就牢牢地抓住了我。我是说,中文名。

    被。被嫌弃。被嫌弃的松子。一生。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今天突然想起来要看的时候,竟然记成了“被嫌弃的金子的一生”。
    这是什么,《亲切的金子》吗?
    还是“金”让我觉得更亲切?

    哭得我脑仁疼。

    看部电影有这么强烈的回应,肯定有个人的投射包含其内。这个我心里倒是非常清楚。

 

 短评

  "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   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      她总是想着办法,即便是些常人看起来怪异可笑的办法来面对不太公平的生活遭遇.      看得我真他妈压抑.   我就是无比恐惧自己的生活会变成这个样子   导演和编剧把我对我生活的梦魇般的臆想变成了胶片

4分钟前
  • Dyingpluto
  • 推荐

用喜剧的手法来拍一部悲剧你会发现最后笑得前仰后合而眼里却挂满了泪水

8分钟前
  • CARSON
  • 力荐

生而为人,对不起。

9分钟前
  • 小耳朵图吗
  • 力荐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

12分钟前
  • 赫克托尔
  • 推荐

不过想说所谓爱情以及生活远没有那么崇高,把愚昧夸大成宽容和勇敢令人深感无趣。

16分钟前
  • Zia
  • 还行

她不明白人生失败的根源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舍弃自尊来博得并不值得拥有的所谓爱

19分钟前
  • 张天师
  • 力荐

这个故事是对“少女情怀”赤裸裸的嘲讽!

20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就算被打,也比孤独一人好】如果单拎出一段来看,一定会被浓烈的色彩、童话般的氛围和OST给骗了,其实这是一个在讲述“破碎”的故事,为了取悦别人松子不断的付出着钱财肉体灵魂乃至一切,可生活的变故却让她不断的破灭破灭再破灭,但她还是一次次站起来了,为松子鼓掌,操他妈的生活。

2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如果上帝像姑姑一样让人欢笑,给人打气,爱别人,自己却总是伤痕累累,完全不擅打扮,傻到透顶。如果上帝就像姑姑那样,我倒愿意信仰他。

23分钟前
  • 一湄
  • 力荐

她只是怕寂寞……

24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一个连自我都没有的人,不配得到幸福。永远只为别人而活,永远只想着怎样讨好别人,只能越来越低,低到尘埃里。

25分钟前
  • 安东
  • 还行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

29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松子的生命力真顽强,每次说着“我觉得人生完了”,但是又都站了起来,当然,那时候她多么年轻,还有时间,还有爱。可惜正常的人生还是可望不可及,无非想被爱和爱人,但是不止寡情会辜负人,浓情同样也会。她总是在忍受,即便挨打,也还是要坚持在一起,留着希望,也许这也是一种方式的被重视吧,聊胜于无。是呀,为了被重视,她不断的去讨好别人,用鬼脸、用身体、用爱,但是那雪地上的一击,任谁都会被打垮吧,所以她不再反抗了,对人生逆来顺受,没有人可以相信,善良终于被挥霍完毕了。

30分钟前
  • 半袖
  • 力荐

到底好看在哪,这样的人生不都是她咎由自取么。

33分钟前
  • 还行

是嘲讽吧——你以为人生要完了的时候它还在继续,你以为人生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人生已完。

38分钟前
  • 一株🍀香菜
  • 力荐

明明是一个辛酸又残忍的故事,却拍得像童话一样漂亮,看的时候会笑,可看完却泪流满面,这种感觉我不喜欢。

40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力荐

生而为人对不起不是关键,不是该如何爱人的问题也不是该在乱世下如何生而为人的问题。因为永远怀着自以为的爱人的方式和错误的善意才是松子“被嫌弃”一生的杯具的源泉,临死前替路人中学生而进行的反抗才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勇敢。

45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推荐

包括《无耻之徒》也是看了两季弃了,看这种故事时我满脑子只有“为什么非得把人生过成这样为什么”,因为总觉得实在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啊。

47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但是她说,我要跟着他,就算下地狱,那时候真美。太宰治说:难道纯真无暇的信赖之心也算是罪过吗?

51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像吃了朵过敏的花

53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