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女

剧情片台湾1970

主演:徐枫,石隽,白鹰,田鹏,曹健,苗天,张冰玉,薛汉,乔宏

导演:胡金铨

 剧照

侠女 剧照 NO.1侠女 剧照 NO.2侠女 剧照 NO.3侠女 剧照 NO.4侠女 剧照 NO.5侠女 剧照 NO.6侠女 剧照 NO.13侠女 剧照 NO.14侠女 剧照 NO.15侠女 剧照 NO.16侠女 剧照 NO.17侠女 剧照 NO.18侠女 剧照 NO.19侠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59

详细剧情

  没落书生顾省斋(石隽 饰)在小镇经营字画铺“代写书信春联”过活,奉养家中老母,偶然结识了家附近废屯堡新搬来的杨之云(徐枫 饰),与其暗生情愫。恰逢东厂人士欧阳年(田鹏 饰)前来打探,其与附近算命瞎子(白鹰 饰)动手,被顾生与其母遇见,遂将受伤的算命瞎子就近带到杨之云处, 从而得知他们的真正身份——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而被杖毙的左副都御史杨涟之女杨慧贞;保卫忠良之后的石门樵将军。因二人都被朝廷通缉,东厂追杀,顾生就此在屯堡设下重重计谋,又得高僧慧圆(乔宏 饰)帮助,以期摆脱东厂追兵,逃出生天。  电影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侠女》一篇改编。

 长篇影评

 1 ) 西方人为什么最看好这个片

1

尤瑞克公司,将侠女和龙门客栈都修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它们都是关于明朝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政治腐败和动乱的倾向。都有强烈的通过奋斗来摆脱腐败的政治的意愿,有强烈的儒家拨乱反正的意识。

但是更重要的是胡金铨作为一个40年代末来到香港混生涯,好不容易打拼起来找到了导演这个职业的人,他的意识形态。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总要见缝插针,发发牢骚吧。

所以侠女中的女性主义形象,用徐枫来扮演的,或多或少和大陆发生的文革有关系。这个在史蒂芬·Teo的文章最早提到。而龙门客栈,就是隐喻国共斗争的,里面用腥风血雨的政治气氛,来做喻体。至于国民党怎么样,共产党怎么样?大家见仁见智,可以在里面看到胡大才子的发挥。

2

对于顾省斋这个角色怎么分析?

他自己说他不求闻达于诸侯。开了一个小画馆,给人卖画度日,以肖像画见长。原文:“顾生金陵人,博于材艺,而家綦贫。又以母老不忍离膝下。惟日为人书画,受贽以自给。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南京人。

在得知到忠良之后被陷害的时候,他又表示愿意将毕生所学贡献出来。他说他熟读兵书,能布方略。在将阉党的党支部消灭殆尽的时候,他得意的像诸葛亮一样,在空城楼顶高声大笑,缕缕不绝。

接下来就是胡金铨表现的比较深刻的地方,就是他其实是在讽刺这个人物。就像所有的中国文人一样,儒生有着难以实现的抱负,而又往往流于自高自大。那种学了儒家文献以后,的那种骄傲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

这些东西可能我们身上也都有,但是顾省斋就像一个镜子一样把它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看到了一大群死尸的时候,他又感觉到非常的恐惧和害怕,畏手畏脚,脸上都吓得失色了。包括电影后半部,侠女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他跑到深山中的寺院去把孩子抱回来,显得那样的孱弱和手无缚鸡之力。

胡金铨的一生与李翰祥都离不开关系,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指导了几十部历史剧,并且和他无话不谈。而胡金铨总是有非主流的意识。

这是一个在北京长大的人和从在上海长大的李翰翔截然不同的地方。这种超脱和理想主义的性格也是很像顾省斋。也是他为什么要用,是通心粉西部片的里奥尼,来导演他的原因。

3

胡金铨自己说这个片子后半部杂糅了佛教的禅宗思想。这一切都突出体现在慧圆大师身上。

可以说他是胡金铨思想的化身。在出现民族大义,才出现了政治败坏,善恶不分的时候,这种和尚是能够挺身而出,与恶势力作斗争,并且维持社会正义的一群人。

他们没有因为相信佛教的空无理论,或者是禅宗思想,而退后或者是追求自保。只知道自己的修行,而不知道是众生的苦难。

所以在他用具有特色的逆光摄影的时候,他把太阳放在他头后面,犹如一座巨大的背光,既反映他伟大的人格,也反映了精神照亮的世界。

这种反映佛教的思想,已经在细节上注意雕刻,给人很深的印象,同时给人信心。已经不是普通的杂糅了。

我记得我在上大学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受到的震动很大,一个出家人居然能够选择卫国打仗,并且去消除那些可恶的国家敌人,而不是安于寺庙之中去隐修,自己修禅。这在哲学上是如何可能的,我当时想了半天。

4

聊斋志异。文学之爱。

这就是为什么片头使用仿宋体字的原因,为了使他能够看起来像聊斋志异同时代的版刻书。

为了塑造出到处都是蛛丝网,到处都是疯长的蔓草,胡金铨和他的团队等了一年,让它们长长。这才有了聊斋的感觉,你懂的。

主角当然是侠女,要塑造的就是那种:“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

徐枫很贴呀。

附《侠女》原文:

顾生金陵人,博于材艺,而家綦贫。又以母老不忍离膝下。惟日为人书画,受贽以自给。行年二十有五,伉俪犹虚。

对户旧有空第,一老妪及少女税居其中,以其家无男子,故未问其谁何。一日偶自外入,见女郎自母房中出,年约十八九,秀曼都雅,世罕其匹,见生不甚避,而意凛如也。

生入问母。母曰:“是对户女郎,就吾乞刀尺,适言其家亦止一母。此女不似贫家产。问其何为不字,则以母老为辞。

明日当往拜其母,便风以意,倘所望不著,儿可代养其老。”明日造其室,其母一聋媪耳。视其室并无隔宿粮,问所业则仰女十指。

徐以同食之谋试之,媪意似纳,而转商其女;女默然,意殊不乐。母乃归。详其状而疑之曰:“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母子猜叹而罢。

一日生坐斋头,有少年来求画,姿容甚美,意颇儇佻。诘所自,以“邻村”对。嗣后三两日辄一至。

稍稍稔熟,渐以嘲谑,生狎抱之亦不甚拒,遂私焉。由此往来昵甚。会女郎过,少年目送之,问为谁,对以“邻女”。

少年曰:“艳丽如此,神情何可畏?”少间生入内,母曰:“适女子来乞米,云不举火者经日矣。此女至孝,贫极可悯,宜少周恤之。”

生从母言,负斗米款门,达母意。女受之,亦不申谢。日尝至生家,见母作衣履,便代缝纫,出入堂中,操作如妇。生益德之。每获馈饵,必分给其母,女亦略不置齿颊。

母适疽生隐处,宵旦号啕。女时就榻省视,为之洗创敷药,日三四作。母意甚不自安,而女不厌其秽。

母曰:“唉!安得新妇如儿,而奉老身以死也!”言讫悲哽,女慰之曰:“郎子大孝,胜我寡母孤女什百矣。”

母曰:“床头蹀躞之役,岂孝子所能为者?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雾露,深以祧续为忧耳。”言间生入,母泣曰:“亏娘子良多,汝无忘报德。”生伏拜之。女曰:“君敬我母,我勿谢也,君何谢焉?”于是益敬爱之。然其举止生硬,毫不可干。

一日女出门,生目注之,女忽回首,嫣然而笑。生喜出意外,趋而从诸其家,挑之亦不拒,欣然交欢。

已,戒生曰:“事可一而不可再。”生不应而归。明日又约之,女厉色不顾而去。日频来,时相遇,并不假以词色。少游戏之,则冷语冰人。

忽于空处问生:“日来少年谁也?”生告之。女曰:“彼举止态状,无礼于妾频矣。以君之狎昵,故置之。请更寄语:再复尔,是不欲生也已!”生至夕,以告少年,且曰:“子必慎之,是不可犯!”少年曰:“既不可犯,君何私犯之?”

生白其无。曰:“如其无。则猥亵之语,何以达君听哉?”生不能答。少年曰:“亦烦寄告:假惺惺勿作态;不然,我将遍播扬。”生甚怒之,情见于色,少年乃去。

一夕方独坐,女忽至,笑曰:“我与君情缘未断,宁非天数。”生狂喜而抱于怀,欻闻履声籍籍,两人惊起,则少年推扉入矣。

生惊问:“子胡为者?”笑曰:“我来观贞洁人耳。”顾女曰:“今日不怪人耶?”女眉竖颊红,默不一语,急翻上衣,露一革囊,应手而出,而尺许晶莹匕首也。少年见之,骇而却走。追出户外,四顾渺然。女以匕首望空抛掷,戛然有声,灿若长虹,俄一物堕地作响。

生急烛之,则一白狐身首异处矣。大骇。女曰:“此君之娈童也。我固恕之,奈渠定不欲生何!”收刃入囊。生曳令入,曰:“适妖物败意,请俟来宵。”出门径去。

次夕女果至,遂共绸缪。诘其术,女曰:“此非君所知。宜须慎秘,泄恐不为君福”又订以嫁娶,曰:“枕席焉,提汲焉,非妇伊何也?业夫妇矣,何必复言嫁娶乎?”生曰:“将勿憎吾贫耶?”曰:“君固贫,妾富耶?今宵之聚,正以怜君贫耳。”临别嘱曰:“苟且之行,不可以屡。当来我自来,不当来相强无益。”后相值,每欲引与私语,女辄走避。然衣绽炊薪,悉为纪理,不啻妇也。

积数月,其母死,生竭力葬之。女由是独居。生意孤寝可乱,逾垣入,隔窗频呼,迄不应。视其门,则空室扁焉。窃疑女有他约。夜复往,亦如之。遂留佩玉于窗间而去之。越日,相遇于母所。

既出,而女尾其后曰:“君疑妾耶?人各有心,不可以告人。今欲使君无疑,乌得可?然一事烦急为谋。”问之,曰:“妾体孕已八月矣,恐旦晚临盆。‘妾身未分明’,能为君生之,不能为君育之。可密告母觅乳媪,伪为讨螟蛉者,勿言妾也。”生诺,以告母。母笑曰:“异哉此女!聘之不可,而顾私于我儿。”喜从其谋以待之。

又月余,女数日不至,母疑之,往探其门,萧萧闭寂。叩良久,女始蓬头垢面自内出。启而入之,则复阖之。入其室,则呱呱者在床上矣。母惊问:“诞几时矣?”答云:“三日。”捉绷席而视之,则男也,且丰颐而广额。

喜曰:“儿已为老身育孙子,伶仃一身,将焉所托?”女曰:“区区隐衷,不敢掬示老母。俟夜无人,可即抱儿去。”母归与子言,窃共异之。夜往抱子归。

更数夕,夜将半,女忽款门入,手提革囊,笑曰:“我大事已了,请从此别。”急询其故,曰:“养母之德,刻刻不去诸怀。向云‘可一而不可再’者,以相报不在床第也。为君贫不能婚,将为君延一线之续。

本期一索而得,不意信水复来,遂至破戒而再。今君德既酬,妾志亦遂,无憾矣。”问:“囊中何物?”曰:“仇人头耳。”检而窥之,须发交而血模糊。骇绝,复致研诘。曰:“向不与君言者,以机事不密,惧有宣泄。今事已成,不妨相告:妾浙人。

父官司马,陷于仇,彼籍吾家。妾负老母出,隐姓名,埋头项,已三年矣。所以不即报者,徒以有母在;母去,又一块肉累腹中,因而迟之又久。曩夜出非他,道路门户未稔,恐有讹误耳。”言已出门,又嘱曰:“所生儿,善视之。

君福薄无寿,此儿可光门闾。夜深不得惊老母,我去矣!”方凄然欲询所之,女一闪如电,瞥尔间遂不复见。

生叹惋木立,若丧魂魄。明以告母,相为叹异而已。后三年生果卒。

子十八举进士,犹奉祖母以终老云。异史氏曰:“人必室有侠女,而后可以畜娈童也。不然,尔爱其艾豭,彼爱尔娄猪矣!”

 2 ) 胡氏江湖——对于《侠女》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在看《侠女》前一个小时的时候,我始终觉得有些不舒服,却又说不出哪里不舒服。晚上躺在床上仔细想了想,又看了一些对于此片的评论,才发现原来是因为前面这几个出现的人物似乎都没甚表情,杨女侠更是没说几句话,我的不舒服来自于在看多了现代武侠片细腻的感情、人物心理描写后乍一看这种以动作、故事为主的片时的不习惯。

       但其实这种以人物动作、表情为主要表现手法,忽略人物内心、感情表现,并将作者完全置于中间场的做法在中国古代的传统话本小说中十分常见。在这些小说中,因为你看不知道人物的内心想法,有时候会对他们的行为对话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不过这可能也是现实中人与人交往时的情况。从自我看来,别人如同一个黑箱,你只能通过他的言行去揣摩他内心的想法或者此人的性情爱好,而不会指望他自己来告诉你,因这种告诉往往与你自己亲眼所见大不相同。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人物俱是脸谱化表现,大多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而不似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私以为以胡之爱好传统文化,追求超越精神的背景来看,他这样的处理倒也无可厚非,反而是对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一种继承式发挥。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胡关注的乃是人与人之间的横向关系,而非纵深的探索。

       但是侠女中有个人物,就是顾书生,这个人物的性格值得我们注意。我感觉这个人物在纵深面上有所发展。

       欧阳年问他信不信鬼神之说,顾冠冕堂皇地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欧阳年说:信则有,不信则无。可从顾前后的表现来看,他恰恰是一个对鬼神之说充满好奇的人,甚至都有了神经质的味道。比如,前面他的夜探破庙,故意制造出阴森恐怖之氛围实则反映的是书生眼中的破庙,他觉得这里面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所以才疑神疑鬼,草木皆兵。后来欧阳年来叫他画像,有一个欧阳年眼部特写,十分诡异。画完之后,他又趴在门柱上看欧阳年离开的情景,发现他鬼鬼祟祟,专躲道士和尚,一回头人又突然没了。这里如同鬼片一样的拍法同样反映了顾眼中的世界。他天天疑神疑鬼,甚至疑到了光天化日下的人身上。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探破庙,又怕又好奇,但好奇始终占着上风。再结合后来的颇有些多管闲事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个不热衷于功名的书生却是个于平静生活中喜寻刺激之人。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有点娱乐八卦的潜质。同时,顾又有些自命清高,自认为“熟读兵书”,不屑于乡试,倒想在其他事情上(比如在墙上贴符驱鬼,再比如后面用了些小计谋帮杨杀门达)实现自己的才华(当然也源于他善良的本质,自信身正不怕鬼神,同他相比,那些东厂之人却是很快便被他们一干人的装神弄鬼给吓住了)。从他成功后自诩为诸葛孔明面对自己的“杰作”狂笑数分钟也可看出,他此时可谓是自我膨胀到了极点。甚至从这杀戮当中找到了快感,觉得实现了自我价值。但是当他踩到了尸体后,他又陡然觉得寒毛俱悚,以前对待鬼神时好奇坦荡的心态荡然无存,他这时才真正意识到他设计的这些机关造了多少杀孽,大叫“杨小姐,杨小姐”。我感觉这个情节有对从前武侠小说、武侠片当中对反派人物像砍瓜切菜似杀戮的反思的意思。我自己原来看武侠的时候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好像这些反面人物(包括很多身不由己的小喽啰)不是有血有肉的人一样,一刀一个,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彰显侠客的豪气干云、嫉恶如仇似的。我一直期望能从现代的武侠电影或者小说中看到对此的讨论,没想到却在60年代的《侠女》当中看到了。接着顾看到慧圆大师一干人等来了,他狂喜地奔上去问的竟是“大师你有没有看见杨小姐?”一干僧众在掩埋尸体,他却一个劲地找杨小姐,从慧圆大师的神情上来看,大概也是觉得这是个没慧根的。所以他的自我质疑其实并不彻底,千山万水找杨小姐应也是想找到这个他造成杀孽之最初善的目的来聊以慰藉,说服自己并没有做错。综上来看,胡老在这个人物身上应该是下了重力的。

       相比而言,反倒是本片主要人物侠女更像是一个被符号化了的女性。她穿白衣,冷若冰霜,前面很少开口说话,下山的唯一目的就是报仇,与书生的那一晚纯粹是为了给他们家传宗接代,勾引书生唱的曲子竟然还是李白的《月下独酌》,私以为胡让杨唱这首曲子应是有深意的,看看词的最后一句: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其实已经暗示了后面的发展,杨对顾说:你我孽缘已尽,那些个事就不要再提了吧。而杨在报仇后也是留下孩子便上山出家了,“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我认为应是期望两人都能忘却世情,从佛教信仰中去寻找归宿的意思,不过最后只有杨这样做了,顾却始终割不断红尘烦恼丝,踏遍千山万水寻找杨。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杨最后的开悟出家却是把仇家杀了之后再去出的家,她呆在山上的两年却并没有放下仇恨,难道这就是所谓的了断俗事?那这与那些造孽之后又去出家赎罪的人又有何区别?出家反倒成了造孽有恃无恐的理由了?

       再说《侠女》的武打段落,是极有风致的。也许是看多了后来武打大片中的特效,飞来飞去,再看60年代简单利落的武打,主要用剪辑去完成这些场面,倒也别有一番味道,特别干脆洒脱。竹林击敌一段,动静结合,雾气氤氲渲染气氛,阳光穿叶间间隙而过,一缕缕射下来,很有万剑齐发的气势,使得这整片竹林也变成一个刚(剑一样射下来的光)柔(雾气)结合气质的表演场。战前四人所立位置与变化增加了一种战前肃杀冷凝的气氛,很有些古龙小说的意境。借竹下飞一击即中那一刀也格外潇洒。还有结尾时树林中的最后一战,禅师们从崖上跳下来的慢动作画面穿插树林河流的镜头,使得禅的味道非常浓郁(只是没什么实际意义)。

       对于《一缕禅机》这个片名来说,胡金铨在表达他的这点“禅机”上似乎有点过于表面化。比如大师们每次感化恶人用的都是阳光下自己的表情,以及最后大师留出金色的血液,手指西方一段。说实话,并没有感染到我。也可能是我们现代人善用理性来思考问题,如果光只用一些感性的形象丢给我们,或许有一时的触动,但彻底让我们有所开悟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也可能是我没啥慧根,因为艺术音乐之类也是用感性形象来感染人的)。就像最后许显纯在大师一番谆谆教诲之后还假装被感化却行的是偷袭之实。而且片中的这几个大师放的太高了,始终站在上面看凡尘种种,似乎与我理解的“生活禅”“人人皆佛”的理解不太一样。如果说胡有在此片中传播禅理的目的话,我认为并不太成功。

       综上来看,我感觉《侠女》的主要成就还是在他的美学、意境方面,至于其他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3 ) 从《侠女》到《杨贵妃》们,像是从地球走到了宇宙黑洞

提起大导演胡金铨的《侠女》一片,总有一种毋庸赘述的感觉。作为首次在戛纳获得奖项的华语片,无论是学者、电影从业者还是发烧友,几乎都已站在各自的立场,对其品评一番,溢美之词倒在其次,电影情怀才是关键。例如被普遍认为是“香港武侠电影”集大成者的徐克就表示,年轻时在美国德州上学的他曾专程跑到纽约打工去看《侠女》的上下两集。
籍由此次第四届“香港武侠电影展”的契机,能够有幸在大银幕上欣赏到《侠女》一片,实属不易。我与大银幕的空间距离是两排坐席,时间距离是四十多年的光景。《侠女》时长三小时,拍摄时间与耗费资本在当时都是空前的。不成想,上映后商业利润惨淡,但其在华语电影史上的里程碑式意义是此后所有武侠片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不仅仅是确立武侠电影的视听语言,更因为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揉进电影中,融会贯通。
一个从《聊斋志异》中出来的重口味小故事经过胡大导一番改头换面成为了戏说历史,看来掌握这门学问的不仅仅是“金大侠”。不明身世的冷艳女郎成为了明代重臣杨涟之女,狐狸化作的娈童成为东厂千户,而顾省斋则是因为奸臣当道不愿求取功名。一切框进历史后自然合理。于是局中人的衣食住行都有了参照——明朝,这个胡大导最喜欢讲述故事的舞台。
据说,为了还原历史的质感,胡金铨专门在台湾故宫研究了大量的明代风俗画。大卫·波德威尔曾写过“他虽是导演,可亦是个学者,拍片前小心考究布景和服装的细节,更给演员及工作人员派发每场的分镜头草图,这种做法,在投机凑合的香港影业是闻所未闻的。”
   于是胡大导日日艰辛钻研的成果就是一个如今被消费过度的词组“电影的质感”。质感从何而来,我边看电影边记录,看到几个浅显的层面。

一 字幕表
《侠女》的开场字幕表是仿宋字体加粗糙宣纸背景,配上激昂的戏曲音乐,直接进入古代中国。

二 布景
故事主要的发生地镇远将军府不算高大宏伟,于眼下古装大片的奢华宫殿不可相提并论。而且当下拍摄多是正面仰拍,显得气势恢宏,但一推近景,琉璃砖瓦就显现出山寨模样。但胡金铨的破败将军府,有角门后的院子;有厢房边的小路;还有漂着杂乱荷花的水池;一进一进院落的层次关系与屋檐正面侧面的完整性都出现在镜头里。院落虽小,但透着中国建筑的精致与韵味。单单是两串风铃都刻意做旧,其用心可见一斑。
慧圆法师修行的寺庙只在山石中显现,好似国画中讲究的“藏”,若隐若现。无须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几重屋檐,一座小塔,足以说明佛法高远。
顾省斋的家中与店铺的陈设简陋却又清高,书案一尘不染,画作小心遮拦,满是读书人对文化的敬畏。

三 服装
东厂千户欧阳年身着绿丝绒长袍,丝绒的光泽比起穷秀才顾省斋的布袍自然显现出身份。监军身边的轿夫、侍卫、兵士人数不多,却身着从帽子到靴子完全不同的三套服装远远近近地走在队伍里。而夜战将军府一场,东厂监军门达换上了一身白丝绸亮花纹的袍子,衣服本身颇为精美,吸引眼球,令他在暗夜中格外醒目。竹林大战,演员的着装多是白、红、黑三色,配上竹叶切割后斑驳的光影煞是好看。

四 剪辑
   《侠女》中的竹林大战已是中国武侠电影的经典,《十面埋伏》、《卧虎藏龙》都说是致敬。在这场戏中,光影斑驳、武术招式、清脆的兵器声响之外,剪辑是段落的亮点。将动作拆解为短暂瞬间再快速剪辑,奠定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基础,然而在起、跃、落的过程中偷掉几格画面,则成为令人手足无措的关键。侠士的身法突兀,在远景处起跳就在近景处落下。观者神经跟着紧张,手心也冒虚汗。虚实之间,胡导拍得兴趣盎然。

在胶片拍摄,并无后期的年代,过滤掉调色、补光、CG等技术,这部电影呈现出的不仅仅是胶片作为一种载体的质感,更是艺术家们对电影的敬畏,用十天等一个日出,用二十五天拍一段打戏,然后导演亲自一格一格剪辑。一时手头上找不到资料说导演如何构思场景、,服装、音。乐,只看到一句:侠女前后总共拍了三年零六天,开机关机都是石隽(顾省斋的扮演者)的镜头。

   据说《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用三人组成的导演组拍摄了七年,范爷从28岁熬到35岁;《小时代》全系列也不容易,中间又生孩子又换演员的,听说它们都是讲究“质感”的电影呢。为什么同样的词说起《侠女》和《杨贵妃》们,像是从地球走到了宇宙黑洞。

 4 ) 世界武侠,自这部电影开始

他重建了60年代,我们所知的武侠片类型。

1970年7月10日,胡金铨的电影[侠女]在台湾上映。

到今年已经48年

作为中国第一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引起极大轰动的武侠片,[侠女]成为中国电影留给世界的第一印象

影片一改往日武侠片粗制滥造、滑稽取宠的样式,为武侠题材附上了一股子浓浓的书卷气

从诞生到走向世界,中国武侠用了42年的时间。

说世界武侠自[侠女]起,也不为过。

一.

武侠片,从糟粕到中国标签

[侠女]出现之前,武侠不是一个褒义的电影词汇。

那会儿,还叫做「神怪武侠片」

是纯粹的「商业糟粕」,暗含的意味往往是:低俗不堪、粗制滥造。

当时的知识分子电影人都不愿染指。

1928年,明星公司拍摄了电影[火烧红莲寺],被视为武侠片的起点

观众反响出奇的好。

[火烧红莲寺]剧照,中国第一部武侠片

明星公司见状,三年之内,拍了18部续集,赚得钵满盆余。其他电影公司见状,也群起效仿。

一下子掀起了武侠片的热潮

据统计,1928——1931年间,上海约有50家公司,拍摄影片大约400部,其中神怪武侠片250多部,占60%

名副其实武侠片的时代。

当时的天一公司,也就是香港邵氏公司的前身,为了创造新奇的感官刺激,增加票房,专门创造了十八层地狱和十殿阎王的恐怖场面。

可惜赶工而成,粗糙滥造

拍摄的[唐皇游地府]、[乾隆游江南]也不伦不类。

19世纪20年代的武侠片代表[王氏四侠],是当时质量最高的

钱是赚够了,武侠的名声却糟蹋了个差不多。为舆论界所不满。

许多文人导演站出来指责:

神神鬼鬼,舞刀弄剑之流。不堪入目。

基本上给武侠电影定性了。

但是,在那个武侠即低俗的年代,知识分子们不会想到,武侠也能拍出文人的风骨。也能代表中国电影,走出国门。

还是他们最不齿的商业电影公司,邵氏出品的。

邵醉翁(左)天一公司创始人,香港邵氏创始人邵逸夫(右)的大哥

1970年,武侠片诞生后的第42个年头,身处邵氏的导演胡金铨,拍出了[侠女]

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胡金铨将它的背景改到了自己擅长的明朝。

忠良之女杨慧贞,为躲避东厂的追杀,带着母亲到一个小村庄避祸。

偶遇代写书信为生的顾省斋,两情相悦。

后东厂追兵赶到,顾省斋和两位义士共同协助慧贞,杀死贼人报仇。

[侠女]电影剧照,杨慧贞

[侠女]电影剧照,顾省斋

[侠女]电影剧照,东厂贼人

这个故事现在看来或许略显老套,不外乎忠女、孝子和义士对抗反派的故事。

但在1970年,却是武侠类型与人文价值结合的开创之作。

1975年,[侠女]获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中国武侠片42年的「文化糟粕」历史,终于结束。

胡金铨携[侠女]主演:徐枫、石隽参加戛纳电影节

胡金铨的友人说:

[侠女](戛纳)放映后,在当时的欧洲电影界引起震撼,因为当时的的欧洲没有人看到过所谓的「武侠片」。 他重建了60年代,我们所知的武侠片类型。

二.

考据狂魔的,精雕细琢之作

李安曾说:

每个中国导演都想拍一部武侠片。

他的[卧虎藏龙]很大程度上受到[侠女]中竹林戏的影响。

可惜时隔30年,在国际影坛大受好评的李安,也没能超越胡金铨用手工精雕细琢出来的武侠世界。

这个追求完美的男人,几乎是一帧一帧的做出了这部享誉世界的电影。

[卧虎藏龙]竹林戏

[侠女]竹林戏

整部电影足足拍摄了四年

这在当时极其追求效率的港片界,几乎不可想象。

单后人多次效仿的一场竹林戏,就拍摄了25天。要知道这场戏一共才10分钟

为了将玄虚萧瑟的感觉渲染到极致,胡金铨对影像的要求近乎苛刻。

芦苇不够高,就等它长高再拍。

[侠女]电影剧照,破败的芦苇

太阳位置不对,就全组待命,等到合适的光线。

可能大导演都是完美主义狂魔吧,日本「电影天皇」黑泽明,也是一个会等太阳的人。

[侠女]电影剧照,合适的太阳光线

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胡金铨可以说不惜血本

历时九个月搭建了三条仿古街道,百栋老宅,动用技术人员超过1200名。包括部分被烧毁的建筑,成本达1400万台币

[侠女]电影将军府场景手稿

[侠女]电影破败的城楼

片中的场景设计都事无巨细地进行了历史还原,从室内布置、人物服饰,甚至是物价水准都十分考究。

不愧于胡金铨「考据狂魔」的称号。

为了确保细节的准确性,专程跑去故宫博物院,找来明代风俗画,进行考证。甚至顾省斋门前的字条,都是他亲笔写的。

这些细小的点,堆积出了与众不同的胡金铨式武侠电影。

[侠女]电影剧照,胡金铨手写的字条

没有花里胡哨的打斗,也没有不伦不类的装扮,有的都是一些琐细可考,实实在在的历史细节

电影里的一杯一碗,一座一椅,一屋一树,都带着历史特有的温度和质感

时隔42年,武侠片终于不再只是打打杀杀,叫嚣嘶嚎,而是悠缓地呈现出一个有真实感的古代中国,一个你我都心驰神往的侠者世界。

[侠女]电影剧照,电影画面有一种山水画的意境

1970年,[侠女]拍摄完成,可惜上映后,票房极不理想

加之拍摄时间过长,投资过大的矛盾,胡导和投资方闹得很不愉快。联邦营业老总沙荣峰,更是一气之下与他断了往来。

1975年,胡金铨剪辑了三个小时版本,送往戛纳影展,但联邦影业拒绝再出费用。

胡金铨只得自费前往

影片最终获奖,卖出了欧洲版权,才弥补了电影拍摄时的亏损。

[侠女]电影剧照,胡金铨帮徐枫整理头发

胡金铨就像电影界的一名侠客

不追逐名利,不苟合世风。带着满肚子的学识情怀,造出了一个个武侠之梦

单凭[侠女]一部,胡金铨已经足够被写进电影史。

如今,48年过去,依然无人可出其右。

[侠女]电影剧照,胡金铨在拍摄片场

难怪电影[邪不压正]的原作者张北海,会说:

最适合改编《侠隐》的,既不是姜文,也不是李安,而是胡金铨。

也难怪导演许鞍华会说:

胡导个子不高,但是影子很长。

-

呆猫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电影破事儿”

 5 ) 做得很好

我覺得《俠女》做得特別好,打鬥不花哨,像野蠻的搏擊一樣,我指的是現場感,打鬥當然還是很好看的。畫質陳舊,但呈現出的畫面帶給我的感覺,就覺得非常山水寫意畫的感覺,靈靈的,空氣中的水分很高。 单从剧情来说,胡导要整合的元素有很多,侠义、爱情、忠君、正邪、历史、佛禅等等,诸多东方元素的整合应该是其得奖的要义,而除了影片前一部分较为连贯,结尾处的佛禅部分有些突兀和生硬,整体来说,还是有相当的水准的,包括布景如竹林的打斗、多种机关及人偶的运用,镜头如中远距离及背光剪影负片的运用,而很多后来的如李安、徐克、张艺谋的武侠电影的部分场景都可以从中认祖归宗。但是比较薄弱的就是情节的合理性以及多种的穿帮镜头,剧本显得比较仓促而使其对细节显得粗枝大叶经不起仔细推敲,而穿帮镜头的众多可谓瞠目也反映了剪接上的粗心。

 6 ) 弃武求禅入山林 清泉明月伴余生

蛛网蚕食,苍山峻岭,边塞小镇,废堡街道,阴森古宅,布衣书生,斗笠剑客。
开篇寥寥数笔,便将这迷离幽远的古意铺展开来,一花一叶,一观一景,皆是山水风骨的优雅定格。
比起张彻的硬弓硬马,拳拳到肉,我更喜欢胡金铨的画意诗情,空灵深刻。胡金铨的江湖是文雅的,优美的,是阴阳难辨的,如《大醉侠》里的粉面书生,《龙门客栈》里的东厂太监,再如《侠女》中刚烈英气的杨慧贞。

胡金铨极其注重意境的营造。他的电影中,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副山水画,构图讲究,光影到位,人物造型和道具摆设力求还原历史,犄角旮旯也有精致妥帖的小细节。书画琴棋诗酒花,确是样样不离他。他对电影艺术的苦心孤诣,颇似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抚琴而歌的杨慧贞,蛾眉臻首,明眸皓齿,艳若桃李,冷如冰霜。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夜私会以身相许拍得不带一点旖旎,只留满室莲香。

欧阳全识破石瞎子将军身份时,秋雨绵绵,斗笠纸伞,芦苇飘荡,古屋苍凉,即使没有青石板街,也自得一派幽远意境。

杨慧贞一行为躲避追杀,翻山越岭,涉水而行,白纱,松林,清泉,怪石,就算没有明月夜间照,也不失宁静淡泊之感。

而侠女与东厂特务的竹林决战一段,则更为经典,李安便是受其影响,才有了玉娇龙与李慕白飘逸似仙的竹林打斗。
对汉民族来说,竹是极特别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这是一种精神风貌,文化财富。阳光穿透竹林薄雾,一派空灵,轻易的便联想到王摩诘的禅诗,“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以静制动,动中求静,长时间的对峙、快节奏的打斗,瞬间的凝滞与动感将戏剧张力发挥到极致。

《侠女》无疑是侠的故事,却偏偏由儒家引出,释家收尾。
顾省斋是穷酸书生,乡野文人,“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卷入朝廷党争漩涡之时,妙用智计,巧设圈套,毅然帮助忠良之后。这是儒家的入世。
杨慧贞、鲁丁庵、石将军可看做江湖侠客、民间义士,是东林余党、魏忠贤的眼中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凭着一身利落功夫,既趋人之急振人不赡,又暗自筹谋复仇大计。因顾生有恩,便以身相报;有难之时,不顾自身安危,保全他人性命。这是侠的知恩图报,轻生取义。
高僧慧元大师等人,则代表释家禅宗,他们的出场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风卷残云般结束争斗,为剧中人指明放下屠刀的道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俗缘未了善自珍重。这是释家的空灵禅意。
杨慧贞看透了,顿悟了,于是皈依空门,青灯古佛了此残生。顾省斋却参不破这玄妙,于是携着襁褓中的幼子,跋山涉水寻找杨慧贞。
“孽缘已尽,皈依空门,顾氏香烟,绵延不绝。”

影片末尾,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慧元大师慢慢走上山顶,步伐稳重沉缓,神情肃穆安宁,盘腿坐下,太阳在其身后形成一圈佛像光芒,影片随此落幕截然而止,但那一瞬间的空灵禅意,却震慑人心,悠远流长。

恩仇并无快意,江湖如何跃马?且将刀剑束高阁,空禅伴余生。

 短评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石隽映后说, 景色皆依旧,人事物已非。

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胡金铨代表作,中国首部在三大电影节获奖的影片,也是东方武侠片的里程碑。摄影和剪辑极为考究,服装和布景精妙绝伦,丛丛芦苇、荒山野岭、废堡破寺、茂林修竹,别有乱世侠气的古韵。配乐和音效借鉴传统戏曲,气氛营造甚佳。以负片表现日晒后的幻觉很有趣味。缺点是节奏较缓,禅佛流于表面。(8.5/10)

1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你去对付胖的那个。”PPJJ说,她说得是洪金宝。可怜洪金宝最后死在自己老豆手里,连句台词都没有

16分钟前
  • Bigteeth
  • 力荐

这三个多小时的电影专门分成上下两部,胡金铨始终高出同时代华语武侠很大一块,无论剧情、运镜、还是动作、深意,甚至对白都极考究。在生活气上,只有李翰祥能与之匹敌,难怪两人能是好友。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私心华语影史前三,古装/武侠电影首位。需要太多积累才能看懂其中万分之一,看懂其中万分之一即能收获太多。如果只能向全世界推荐一部最能展现中国古代图景乃至文化魅力的华语电影,我会选本片,没有犹豫。美国人有《2001:太空漫游》,中国人有《侠女》,得见此片是缘中大幸,必以终生习之为应。

23分钟前
  • Ocap
  • 力荐

4.5,这片若是着落于“侠女”复仇,则定是一等一的类型经典,但格局太小;但最后落于 a touch of zen,则太拖沓,对佛教理解和表现也太浮于表面。野心成就了这个片子,也让其最终无法完美。徐枫真是太美,而石隽的古装扮相真是本片瑕疵之一。

24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剧情谲诡,意境高远,竹林一战堪称经典啊。那是一个没有替身、没有威亚、武侠还属于文艺片的年代...

2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今天在台北中山堂看了修复版,徐枫、石隽等主演演员均出席座谈会(不过没说什么新鲜的内容)。老实说看到古装侠客们在花莲太鲁阁(台湾中学生毕业旅行标准景点)峡谷间追逐,片中且称为“边塞”,感到相当出戏,大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感。

28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实在太厉害了,尤其是镜头和剪辑的叙事描摹抒情能力,五体投地~要是结束在男主抱着孩子离开,没有最后一小时大和尚各种逆光闪瞎,绝对能给五星(但这一小时当一部新片看也很厉害)~感觉胡金铨这是若无其事的把侯孝贤想做的某些事漂亮得完成了~至于前后断裂中途换主题什么的,都是可原谅的小任性~

31分钟前
  • Woodring
  • 推荐

真希望CC能修复此片

34分钟前
  • 像一把刀子
  • 力荐

后面看得我失语了。顾省斋找到庙,杨小姐的孩子生出来,这么说顾省斋起码找了八九个月吧。好吧,也许他们春风不止一度。大师说顾省斋有难,他会算命?为什么会有通缉顾省斋的画像?好吧,也许那天晚上的番子没死绝?不过那天顾省斋一直没露面啊。如果通缉顾省斋,那他娘呢?疑点太多了,我好操心……

38分钟前
  • 村景
  • 还行

名为《侠女》,实则重心在于援助侠女的众侠士。前段极有耐心地铺垫、设悬念,中段层出不穷的截杀与反击,后段又回归佛门感悟。善恶忠奸分明的二元对置,胡金铨在这段“大逃杀”中折射着曲折隐幽的家国梦想。断壁颓垣、古刹荒斋、翠峰白苇、刀光剑影,画面古典气质浓郁,就是石隽的大眼白有点吓人。

41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那個攝影,那個剪輯,那個畫面,那個敘事,那個懸疑,那個竹林與大漠之戰,那個朝廷與“忠良之後”的關係,那個柔弱書生與強硬俠女的性別倒錯,那最後三十分鐘讓人看得無語的昇華境界,不愧是經典中的經典,不愧是神作中的神作,五體投地的膜拜,有時間要寫篇影評。

45分钟前
  • 又又
  • 力荐

书里说侠女“艳如桃李而冷若霜雪”,徐枫冷若霜雪有之,艳若桃李嘛,就差点了。

48分钟前
  • 安东
  • 力荐

竹林戏看了好几遍。胡金铨离开邵氏真是再明智不过,若一直在邵氏的假布景中,是绝对拍不出《空山灵雨》和《侠女》这样的作品。

50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一种拆解连续的动作,用几个片断构建起整体动作感的剪辑。一种反常规的悬疑铺垫方式。一种中国山水画风的构图,在横摇=卷轴的铺展下广袤的空间被无限延伸。一种空灵与飘逸。一种前后景的并置,多重性的空间。一种人在环境中如何行动,而非人如何影响环境的禅意和哲学。

54分钟前
  • 荒也
  • 推荐

【武侠影展4K修复版】惊喜太多,以至于运镜设计还有故事节奏的一些粗糙和问题都被不那么显眼了。意外的有好多很有趣的心理剖析部分,竹林戏拍的实在太厉害了,结尾负片效果处理很棒啊,胡金铨还会这么玩。相比于中文片名的侠女,还是英文片名A Touch of Zen更适合本片。 8.7分★★★★☆

58分钟前
  • qw0aszx
  • 推荐

近似于倩女幽魂的诡魅气氛作引,场景空镜剪辑五六分钟后才有人物登场,画面表达远多于对白,侠女平素是白衣短打,单只夜半私会时,改换和小倩相同的黑色长衣,同样的端坐抚琴,同样的池塘荷花。作为古装动作片,第一次打斗要到60分钟后才出现,儒、兵、医、卜、僧、侠女,多组人物互相试探、杂而不乱。武术动作显得更写实,动作有力步伐扎实,音效上强化刀剑的劈空声、兵刃碰撞的清脆、摩擦时的刺耳。竹林、夜战的高潮都堪称经典。到此处结束足以封神。最后四十分钟单独拿出来也是好戏,从武侠走向佛门玄学之境,可是连在夜战之后又续讲这么长,正邪主角也发生偏离,还是觉得稍微折损全片连贯感。

59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4K修复版重映。好多场戏都巨长的原因大概是动作戏真的扎实,徐枫的一招一式都棒极,几乎能感觉到她的一次次发力,还有其他演员也是,所有人练得一定很辛苦。(啊,相比之下聂隐娘的打戏就。。。)另外经提醒,牯岭街的某些情节的确跟这部有点像呢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 Sunbeam Theatre Super 3 Cinema 4K | 最后仿佛强行加塞的一段细想十分cult。比《龙门客栈》好太多,武打部分依然有强烈东瀛剑戟片色彩……摄影美。如果停在“杨小姐在哪里你有没有看到杨小姐”就有意思了……最后韩英杰那个角色老让我想起王千源……

1小时前
  • Virgil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