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1998

剧情片其它1998

主演:乌尔里奇·汤姆森,赫宁·莫里岑,托玛斯·博·拉森,帕普丽卡·斯汀,碧尔特·诺伊曼,崔娜·蒂虹,赫尔·多勒里斯,Therese Glahn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

播放地址

 剧照

家宴1998 剧照 NO.1家宴1998 剧照 NO.2家宴1998 剧照 NO.3家宴1998 剧照 NO.4家宴1998 剧照 NO.5家宴1998 剧照 NO.6家宴1998 剧照 NO.13家宴1998 剧照 NO.14家宴1998 剧照 NO.15家宴1998 剧照 NO.16家宴1998 剧照 NO.17家宴1998 剧照 NO.18家宴1998 剧照 NO.19家宴199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8:47

详细剧情

  一场在丹麦地方富绅海吉豪宅中举行的周末家庭聚会,是为了庆祝他六十岁大寿而筹办的。他的儿子与媳妇、女友与男友,还有几位亲友齐聚一堂为他庆生。不过原来该是融洽的热闹的晚宴,却笼罩着诡异的气氛,仿佛海吉两周前自杀身亡的女儿阴魂犹在。岂知早逝女孩的双胞兄弟击杯起身发言,控诉父亲乱伦并谋杀亲生女儿,引爆了席间的争议对立。而在此状况下,这群人不得不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

 长篇影评

 1 ) 影评

又是一个发生在聚会中的变故的电影故事。一夜之间,地覆天翻。

又或者什么都没变,丑恶的人还是那么丑恶,无辜的人受过的伤害也无法被当作从未发生。

这部电影,在我的片单里是少有的。我很少看北欧的电影,但是,在我的印象里,它们的电影风格应该是平实又兼深邃,又像是遥远的星星,一闪一闪,点缀在深蓝的夜空中。夜空也不是太过暗黑,就是单纯的色调,简单地悬挂在我们地眼中。这一次的观影体验,正是这样的。

记得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关于胶卷和数码相机在电影中的运用,它们各有各的拥趸,而这部影片正是在摄影机发展过程中首次被用于电影拍摄的影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这部影片,今天,是我首次看这部影片。

影片的展开平铺直叙,孩子们从各地赶回家,参加父亲举办的60岁的生日宴会。兄弟妹三人相处融洽,你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不妥的地方。当然,不妥之处不在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而在于父亲与孩子们之间。并且,当我看到Christian和父亲会面的情节时,我甚至一度认为父亲更偏爱Christian一些,相对于父亲将Micheal排除在宴会名单之列。但是随着情节的展开,我才渐渐发现Micheal仅仅是莽撞而已,而Christian才是有故事的人。之后宴会上,Christian一次次地尝试把所有事实讲诉给宾客们,却都以失败告终。在第一次尝试后,Christian甚至都试图放弃。但是Christian地朋友们(酒店的工作人员)支持他,他才继续坚持,并且在酒店侍者的帮助下,让所有的宾客相信他所说的故事不是他臆想中的,而是真真切切发生的。Christian非常无助,在所有人不信任他的时候,在所有人保持冷漠的态度选择性的相信着自己的偏见的时候,他就好像是落入河水的一颗石子,推着他前进的是一股默默涌起的浪和自己双胞胎妹妹死亡事件对自己的打击。Christian的所有尝试均无果,最后揭开它们父亲真面目的还是Linda的遗书。但是奇怪的是,事实被揭发了,父亲恼羞成怒了,宾客们却没有我期待的反映,只是默默地面面相觑。反而是Micheal在夜里找到父亲,发泄一般的对他拳打脚踢。

关于宴会上众人对Christian揭发事件的反应,我想提一下。首先讲到Micheal。这是一个十分具有个人色彩的角色,自私、莽撞、大男子主义、无知且简单、重情义。他对家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从不了解哥哥姐姐所遭受的厄运,因此他不信任Christian,只觉得是Christian脑子出了毛病。于是他的做法很简单,将Christian轰出去,让他无法再回到宴会上,并且在每次推搡中都说这是他哥不能太伤害他。并且在真相被确认后,他的脸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震惊。Micheal角色的性格十分突出,易怒的性格,鲜明的红色。Helene知道一切真相,但是并不支持Christian的曝光行为。她曾经质问Christian为什么要这样做。她似乎一直在试图维护家族的形象,维持宴会的平稳进行。她一次次的的想要逃避。最终,Linda的信回到了她的手上,并由Helene的口被念出。Helene的角色十分脆弱,她试图维护表面的平静,但深感无力之后只能选择哭泣,从他人的安慰中逐渐站立起来,直面现实大厦之倾覆。她的颜色是绿色。另外Christian则是蓝色。不过他也并非是一直忧郁的,在事情解决之后,他的人生也开始有了亮色,开始追求自己的爱情。关于宾客们所担任的角色,大概就是冷眼旁观的群众吧。它们随着引导而大喜大怒,随着引导而且歌且舞。

故事地讲述从Christian回来途中偶遇Micheal开始讲述,接着便是众人等待晚宴的开始。兄弟妹三人的画面平行剪切,但是画面的组合令人疑惑。众人没有对晚宴的期待,反而是各有各的心事。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故事终又有了一个新的角色,自杀身亡的Christian的双胞胎妹妹。故事的高潮发生在晚宴上,并随着Christian的晕倒,陡然变得平稳。晚宴的戏份是很值得细究的。各位主要角色的演技也十分专业。画面镜头的摇晃似乎更增添了我们心情的复杂。拍摄的角度也时时变化,距离也时而偏远时而靠近。特写的部分是我们审视角色内心的部分;来自角落的目光则给予我们作为旁观者的感觉。另外,电影似乎很会抓人眼球,不仅来自于情节的发展上,也来自于画面的组接上,比如上一秒是Christian低沉的画面,下一帧便是宾客开怀的画面。

 2 ) 杯盏交错的体面之恶

托马斯·温特伯格最著名的作品该是[狩猎]了,那里有注定要留在影史的麦斯·米科尔森的一个回眸镜头,那个眼神中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它们随着眼泪滑下去,是因为对人性荒蛮森林的无奈之感。在[家宴]中,同样是Dogma 95标志性的手持,朴素到几乎晃动不稳整场的镜头,又为我们讲了一个真实与谎言在人性森林中相互厮杀的故事。

1.开场的暗流涌动
开幕远景镜头给的是起起伏伏的路面,接电话的主角Christian说道,他要做的事“将会引起震惊”。同时又说道“我希望还能生活在这里,但这不可能了”。接着就是场面极其混乱的兄弟相逢,弟弟冲动地让老婆孩子步行前往宴会地点,自己则载着久未蒙面的哥哥Christian,与刚打照面时那句“该死,那是我哥哥”,形成鲜明对照。到达时,弟弟Michael意外地被父亲阻拦在自家旅馆之外,Christian出面将其留下,兄弟俩见到妹妹Helene,三人一碰头就为一个“难堪的葬礼”吵起架来,随后哥哥又被父亲Helge神秘兮兮的单独叫走。剧情给出兄妹三人,连同陆续到来的其他宾客一起,是来参加Helge六十岁生日宴会的。在不着边际的开玩笑和询问近况后,父亲最后紧张地看着儿子,胆怯地问他“能否讲一下你姐姐的事,因为我不敢说”。十分钟的剧情,每个人都带着悬念出场,Christian那件“震惊的事”是什么,Michael为何会被阻拦在外,Helene嘴中的“那个葬礼”是谁的葬礼,Helge提到的女儿是谁,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

2.一张纸条
剧情马上给出了答案,“那个葬礼”是Helge另一个女儿Linda的,因为Helene要住在旅馆的一个房间内,而这个被白布罩满家具的屋子,是她姐姐“幽灵出没的地方”——Linda在这间房的浴缸中自杀了。Helene意外地看到墙上有姐姐留下的箭头,她和酒店管家Lars最后在天花板上的吊灯里面发现了一张纸条。在读纸条的过程中,一系列镜头切换极其精彩,在Helene的泪水,Christian杯中的酒和他房间内女仆Pia浸入浴缸内的水之间相互闪回,后者很明显在影射姐姐Linda之死,也就是纸条的内容。然而读完信的Helene却意料的大喊一声,对着找不到北的Lars说“这纸条是空的,我演的吓到你了吧。”纸条很明显不是空的,纸条上写的是什么,她又在掩饰什么?

3.长子演讲的全剧高潮
第30分钟,长子Christian为父亲的生日致贺词,这个一直郁郁寡欢,远走巴黎,不肯接手父亲旅馆生意,且没有女朋友的大儿子,看起来既是父亲的爱,也是父亲的痛。他准备了两个演讲稿,这点很有意思,用了希区柯克喜爱的MacGuffin,也就是一个永远没有下文的道具,父亲选择让他读绿色那稿,所以黄的里面有什么,我们无从知晓,与村上春树崇拜的“契诃夫的枪”不同,这里的枪自始至终都没有发射。
在Christian令人震惊的致辞中,我们解惑了以上的所有谜题,那个葬礼的主角,Christian的孪生姐姐Linda,是因为忍受不了父亲Helge的性侵而自杀的。更令人迷惑的是整个宴会的氛围,人们在尴尬的沉默之后,仍旧选择了体面地维持气氛,为Helge父亲那个愚蠢地笑话大笑鼓掌。[家宴]另一个出彩的地方是精彩的群戏,对祖父笑话尴尬的冷笑的Helene,告诉了观众,上文提到的纸条是“契诃夫之枪”。
因为人们反映冷漠,Christian愤而出走,在儿时好友的鼓励下又回去,此时健忘的祖父又讲了第二遍那个笑话,正是接着长子出走时那段讲的。两个套圈的故事压缩了时间,仿佛在Christian走后,什么都没有发生。接着母亲Else开始说自己儿子小时候总生活在幻觉中,意在暗示之前的控诉是胡说,然而Christian还是做了第二段控诉,这次直接说父亲是凶手。全剧在正好一半的时间点上,进入了高潮。

4.契诃夫之枪的击响
客人陷入了慌乱,但由于Christian好友做的手脚,车钥匙被没收回不去家,于是又都回到宴会地点,神奇的是,大家又都杯盏交错有说有笑,似乎一切都没发生过。Christian与拒不相信事实的弟弟Michael在外面扭打,此时屋内又是另一番光景,Helge的妈妈一遍又一遍给儿子唱歌。最后哥哥被制服,拴在树林的一棵树上,在真实与谎言的相互狩猎中,真实掉入了陷阱。
Helene带回的黑人男友遭到所有人的歧视,她让Pia拿药,后者发现了藏在药瓶的纸条,也就是那把“契诃夫之枪”,此时Christian挣脱了捆绑回到举行宴会的旅馆,将Pia给他的纸条递给妹妹Helene,后者当众读出了真相,那是死去的姐姐Linda对父亲同样的控诉。
扳机扣动,真相揭晓。

5.保住面子还是追求真相
[家宴]讲述的故事很简单,但是刻画的面对真相的人们非常复杂。父亲Helge在几次听到儿子控诉时,都正襟危坐,汗也不流,身为一个成功人士,他自信自己可以化解这次危机,他单独与儿子交谈,甚至威胁要告诉大家Christian和Linda暧昧的关系,以及他对其他女人无感的原因。母亲Else也完全站在面子这一方,她甚至目睹过丈夫对儿女的暴行,然后选择了沉默和撒谎粉饰。父母两人最后都因为顾全面子而完全丧失了面子,一个被冲动的次子暴打,只能在自己的宴会早餐时选择离席;另一个在丈夫被打时,披头散发跪在儿女面前求助,丝毫没有以前的端庄。Helene也是想保全体面的,她最开始就想隐瞒那封信,对客人说“别相信我哥哥说的话”,然而父母的作为,以及男友受辱彻底击溃了她,现实生活中那个体面的宫殿渐渐崩塌,她无奈去抱紧了那根叫真相的柱子。最终,在人性的,一切都在互相狩猎的原始森林中,真相取得了胜利。

 3 ) 一些杂感

1995左右前的丹麦,一个乡绅家里,这位乡绅在孩子小时候对自己的儿子、女儿性骚扰,女儿长大后自杀、儿子长大后找父亲算账的家庭故事。父亲最后认错,不过这父亲也是一个知错能改、敢于向自己孩子认错的人。

过生日男人穿黑色西装、戴着蝴蝶结领带,女人dress。他们穿西装这么经常,难道都要干洗吗?

餐桌喜欢点蜡烛。好像只见过他们喝红酒,没有什么白酒之类。

想讲话时候拿刀叉敲杯子,餐桌喜欢点蜡烛

丹麦人住有人自杀过的房间也会感到心理不适

儿子女儿每家都有车

做爱的镜头从上面拍,性观念蛮开放的

给父亲庆祝生日,儿女们都回来,很多而自都在巴黎工作

 4 ) 卑微胆小的他说出真相,那个恶魔般的父亲和被毁坏的心灵依旧永远折磨他

       从Christian开口说出父亲的秘密,直到被弟弟赶出去,母亲当着客人的面侮辱和嘲讽Christian时,Helene明明知道事情真相还要置身事外,我开始哭,一直停不下来,好难过,发生了这么可怕的事情,亲人竟然不鼓励和安慰他,只有几个服务生愿意去相信和帮助他。来宾一个个都没有什么表情,惊讶同情愤怒?直到最后早餐桌还是熙熙攘攘的说话声。
       最后Christian那空洞无助的眼神太虐我,即便一切都大白天下,曾经懦弱胆小的自已勇敢说出秘密,父亲是否会接受惩罚,对他曾经造成的伤害和妹妹的死极伤痛会跟着他一辈子,我想只有他如他孪生妹妹一样结束自已才是真的解脱吧。
       

 5 ) 家宴

一场在丹麦地方富绅海吉豪宅中举行的周末家庭聚会,是为了庆祝他六十岁大寿而筹办的。他的儿子与媳妇、女友与男友,还有几位亲友齐聚一堂为他庆生。不过原来该是融洽的热闹的晚宴,却笼罩着诡异的气氛,仿佛海吉两周前自杀身亡的女儿阴魂犹在。岂知早逝女孩的双胞兄弟击杯起身发言,控诉父亲乱伦并谋杀亲生女儿,引爆了席间的争议对立。而在此状况下,这群人不得不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

 6 ) Dogme 95:Why 1995?

‘There is also another reason, which may actually apply to Danish film and me, and which is very much a product of Danish film culture. I think that it has been very hard to liberate oneself from a film convention that possesses many qualities, but which in many ways envelopes you and weighs you down. Thomas Vinterbergsaid this in an interview about Festen, he talked about the reason why they set the Dogme rules. I believethe born of Dogme 95 is not an coincidence. It is kind of rebellion and dark humor. Iwant to talked about this and explain my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Thomas Vinterberg’s words.

(BABETTE'S FEAST 1987)

The decade from 1980 to 1990 wa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anish film. The Danish government makes the strategies called ‘national film culture’ at the second half of 1980s. The annual subsidy of €67 million for films industry is based on this strategy (Cecilie, 2014). Compares to other country in Europe, the level of direct aid to film industry is above the average(Cecilie, 2014).You can even say that this is actuallythe Utopia of film. With investment and protec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Denmark actually made many great films in this decade. However, with the great environment comes the invisible limitations. The huge market for film has also made it hard for filmmakers to create and express themselves as they wish, but instead they need to give what the audience want to see at cinema. And because of the impact of Hollywood more and more people joined the film industry. More than thirty people circling around the director, lights and assist director and many stuffs. The job of a director seems more like a man who try to makes a huge machine works instead of creates something. The creators enjoins the benefits but they cannot liberate themselffrom this situation in the mean time.

Until 1995, a group of young man stands out and built the Dogme 95. Then Festen as the first Dogme film was born. Being the first Dogme film means that Festen needs to abide by the 10 rules. Of course this rules are harsh and somehow deliberate things. But compares to the rules of film production now, it seems not that harsh. The fact is that the Dogme 95 try to make creating as the core not technology by go downs to a totally different way of film making. They refused the technology roughly and try to show what a film should be: a story.

(FESTEN mistake scene)

(Mistake scene in Idiot)

Very interesting things is one scene in Festen. If you are carefully enough, you may find a stick with camera which is reflected in a mirror. Obviously you should use your own hands to finish the shooting in Dogme film. But the director still did this for a more beautiful story. Consider other mistake scene in Dogme film.This tells that even they fight the new technology, but they still want a good film and story. Dogme is more about a spirit not absolute rebellion. Film is creating by the people, not the technology. 1995 is the year, it can not be late no more for the film production.

Interview from:

http://www.dogme95.dk/interviews/interview-with-thomas-vinterberg/

Reference:

Givskov, C. (2014). Institutionalization through Europeanization: the Danish film policy reforms of the 1980s and 1990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20(3), 281–295. //doi-org.ez.xjtlu.edu.cn/10.1080/10286632.2013.786058

 短评

看上去波澜不惊的家庭宴会,随着一次次敲打酒杯行致酒词,新状况不断发生。舆论被动的长子最终反败为胜,让道貌岸然的禽兽父亲名誉扫地。值得一提的是家宴中的群众被刻画的十分麻木不仁,总是窃窃私语然后若无其事。Dogme95的画质有些折磨人。

6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天主教的北欧滋生了像伯格曼和托马斯·温特伯格这样的对性和对偶婚姻的平衡与“纯净”有着极端感受的文化,正是因为把性视为罪恶,把肉体视为堕落的象征,所以电影中漂浮着对人类身体的管制,通过家庭制度、现代法律、亲邻关系的全景敞视监禁,人的兽性被规训起来,由这种压强所产生的变态行为也格外令人怵目。一个有趣的对比:帕索里尼就几乎不会在这个意义上处理乱伦的题材,即使是《俄狄浦斯王》和《索多玛120天》,也是完全不同版本的故事。

10分钟前
  • 彼得潘耶夫斯基
  • 推荐

首部Dogme95,表面规矩得无可挑剔内里奇思堆叠的制限反利用,尤持拍特点被凸显至强烈却超现实的在场感.若真有个手持DV赴宴的存在,那必是带着冷彻洞察力和空无悲哀的幽魂.内幕的极端将戏剧化程度一并带高,但却像是投影,敛回原点就是实态.摊开的真相前,亲近与自私点燃的虚伪依旧毫不自知.剪辑凶猛而又平衡

11分钟前
  • 岚行
  • 力荐

Dogme1。比较少被提及的一个点是Dogme95是最早对数码影像进行回应的艺术电影运动,而在对数码摄影机手持优势的极端运用之外,Vinterberg也同时乞灵于欧洲电影传统的两大脉络:实景、同期声、无音乐、时空连续性的极端现实主义,以及非连续性的蒙太奇(两者或许存在内在冲突)。借此Dogme将自身与同期好莱坞数码电影(科幻片为主)的奇观路线区分开来。

15分钟前
  • Octopus
  • 推荐

本片是第一部遵守道格玛95“纯洁誓言”的电影,也是温特伯格成名作。影片撕破了一个表面高贵光鲜家庭的遮羞布,将不堪的家丑赤裸裸示人。俯仰偷窥多视角的手持拍摄完美契合了这个躁动不安、暗潮汹涌的故事。剪辑粗粝随性,三兄妹浴室寻宝的交叉蒙太奇精彩万分。一部张力满满抓马不断的佳片。(9.0/10)

1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剧作太神了,即使不是Dogme95的片子也会很赞啊。没有流于简单的家庭情节剧,寓言性很强。剪辑是这部片子里最亮的部分。

2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在瑞典、丹麦这几个北欧国家,我甚至猜想凡是有纳粹背景的家族常有父亲性侵自己儿女的行为,他们甚至把这个当成一种为人父的权利,好比【龙纹身的女孩】里的那个纳粹家族。那一个晚上一场热闹的家庭庆典成了一场家变,家丑被导演处理成了一个个连环炸弹,彻底撕掉了资产阶级的遮羞布。★★★★

2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Dogme95真的生猛(拉斯冯提尔和温特伯格都是金牛),能把这么classic的剧本拍的倍儿带劲,剪辑太不讲理了简直就是把观众一把推在墙上赤裸裸的耍流氓,摄影也非常爷们儿,金牛男可真是法西斯。四星半,剧本太无懈可击否则我会给五星的。

31分钟前
  • 撕撕撕
  • 推荐

比起罪有应得的父亲,永远正襟危坐在荣誉那边的母亲才更像一个魔鬼吧

36分钟前
  • 力荐

还没看到过国内真正反思二战与人性的电影,场面不用漫山遍野地逃荒那么大,时间不用连绵几十年,一天一家人足矣,期待能有人破冰。

38分钟前
  • 第四公民
  • 力荐

那种乱中有序的气氛在一台小小的DV下被惊人地制造出来,这本身可能就是奇迹,精巧紧凑的剧本和导演技艺,塑造角色的水平堪称完美,同时温特伯格在堪称混乱的低画质画面中,还靠着晃动剪辑的组合制造了独特视听效果,可以说整部电影为了这个道格玛95证书,已经对传统电影语言进行了全面改造,堪称壮举。

39分钟前
  • TWY
  • 力荐

【B-】还是接受不了这个导演的风格。但是剪辑真是厉害呀。这个剧情应该去豆瓣“直播我身边的皇家极品”小组

41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大元旦的看这么压抑的片子,别说片子里参加宴会的人了,观众看着都如坐针毡。29岁的温特伯格好不血气、泼辣,这脾性一点都不比拉斯冯温和。如果《秘密与谎言》只是家庭小抑郁的话,《家宴》就是重度精神分裂了。

42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又看,再次感慨牛剧作神剪辑。很多人认为不晃更好,伯格曼也是这么说的。但我觉得晃得很好,有必要晃(除了鬼魂视点这个动机,你不能否认摄影机架好,演员就很容易端起来油起来,而这里演员的松紧适度,对不可预知的摄影机有一些不知所措的状态非常有感染力)就是画质太渣

43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加强升级版《雷雨》。尽管Dogme95实在无聊透顶,但很难不给这部片子打个5星啊。

44分钟前
  • 易老邪
  • 力荐

看的时候就觉得这种手提拍摄很奇怪,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世界上第一部Dogme95电影。剧本很强大,但可能因为下载的版本原因,扩大了观影的不适感。但还是对导演新作狩猎充满期待。

45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亲密而又疏离的流变(上帝)视角在私人以及公共空间里缓慢攀爬或肆意飞行。偌大的聚会上不是人与人的相敬如宾而是彼此之间的相敬如冰,温特伯格的《家宴》正如拉斯的《狗镇》一样生猛而直接。这个两个天才型的反叛者都在剧本上显露出他们自然而外溢的才华,但二人在叙事的语言和形式上却也沾染了过多“失败者”的戾气。“众声喧哗 总是艺术又失败了 艺术的胜利都是静悄悄的”,木心明审。于是接着说“惊世骇俗 就是媚俗”。

47分钟前
  • Muto
  • 还行

太赞了!看的英文字幕居然还能那么喜欢!丑恶的家族秘密和各种抓马最精彩了!这估计是最不闷的Dogme电影之一吧!几处神剪辑和摄影亮瞎眼!

5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Dogme 95的作品,晃时间长了也不错,不过还会觉得用古典拍法,变革和反讽的力量会更明显。牛逼的还是剧作本身,以一种传统的家庭故事做派入手,不断解构和演变。

5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Dogma#1,第一部用迷你DV拍摄的电影,反叛父权。虽规定抛却形式,但在机位的选择上格外用心。几处监视器视角及鱼眼镜头给人强烈的窥视感,高至天花板低至地面的摄影角度加强了幽灵视点的怪异,让自杀去世的双胞胎女儿Linda始终保持一种疏离的在场。最后烛火熄亮间插帧,浅梦中死去双胞胎的召唤,再填几分鬼魅。不太信服的是过度破碎的剪辑,既然选择使用DV还原现实感,为什么还要反复切角度将时空的连贯性打碎呢?3047

56分钟前
  • 阿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