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情片香港2001

主演:邓树荣,艾敬,李炜尚,邱礼涛

导演:邱礼涛

播放地址

 剧照

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2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3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4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5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6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3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4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5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6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7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8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19等候董建华发落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8:46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一九八五年的香港,张有铭(李尚文 饰)是正值叛逆时期不知天高地厚的莽撞少年,某日,他跟随一群小混混劫持并且杀害了一对情侣,之后众人遭到警方的逮捕。张有铭因为尚未成年,因此并未得到判刑,而是被关进了监狱,“等候英女皇发落”。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十年,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在即,一位名叫誉玲(艾敬 饰)的女子注意到了张有铭的存在。一来二去之间,两人竟然产生了信赖和感情。在梁忠勤议员(邓树荣 饰)的支持和帮助下,誉玲开始着手替张有铭翻案,并且联手很多有着和张有铭一样遭遇的人的亲属,向政府发出联合抗议。

 长篇影评

 1 ) 等候董建華發落

  作為局外人,要說一句寬恕太容易,但對於身受著傷痛的人,要與仇恨斷裂是一件很難的事。

  在寶馬生雙屍案發生的時候,譽玲跟有銘也還年輕。譽玲心不甘情不願地來到香港,母親用著譽玲不能理解的方式關心她。譽玲不覺得母親是在著緊她,只覺得母親賴不講理,連穿一件像樣的衣服也不允許,買一瓶醬油也得穿著校服。譽玲覺得母親不疼愛自己,就只有表姨丈會對自己好,帶自己出去玩,然而表姨丈只是貪慕少女童稚的身體,把譽玲當作洩慾的對像。年輕的譽玲並不明白,覺得只要有人對自己好就行,直到被母親揭發才離開了這個家,結束了這一段色慾的關係。譽玲恨著自己的母親,一個人回到國內,當上了工廠女工,再被另一個年長的男人包養,供書教學,成了現在的自己。譽玲曾企圖謀殺表姨丈的妻子金姨,卻沒有被人發現,這成了她心中的一個秘密,在見到沒有確實刑期的有銘後,譽玲決定幫有銘爭取刑期,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有銘,但更大程度是為了原諒自己。我曾經做錯過,與你不同的,只是你被抓到了,我卻逍遙法外。譽玲在街上遇到因被自己推出馬路而失去行動能力的金姨,自己跟有銘其實同樣是手上沾了鮮血的人,憑甚麼叫人受苦,而我自己卻置身事外?譽玲幫有銘及其他同樣被判了「等待英女皇發落」的少年犯爭取確切的刑期。有銘說他最大的願望是見見自己的生母,這令譽玲想起多年不見的母親。你渴望見自己的母親,卻不知她在茫茫人海的哪一處;我有著一個伸手即及的母親,卻選擇背她而去,一別多年。譽玲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見到了已經老去的母親。母親曾經因為女兒勾引表姨丈而恨得把她趕出家門,然而再恨都好,只要女兒肯再來看看自己,怎麼樣的恨都可以洗清。母親沒有再用惡恨恨的語氣跟女兒說話,只是煮了一頓飯,叫女兒多吃一點。譽玲在牆上看到自己小時候的裙,那個時候自己偷偷把裙拋出家外,打算母親應承讓自己出外跟同學看電影後,再偷偷地把衣服拿走,在外面換掉,卻被母親發現,把裙子剪成碎片。譽玲看見裙子,說這麼破了,怎麼還留著,母親說這是你喜歡的裙子,我怎可以丟掉?裙子一留就是這麼多年,當年母親趕譽玲出去是真正的恨,看見女兒裸身與親人躺在同一床上怎能不生氣?然而再氣也都及不上你能回來重要,把裙子留著,就是希望有一天你回來了,能把裙子還給你,雖然別了這麼多年,裙子都不合穿了,還是一直留著,掛在最當眼的地方,好教我望見的時候,也能想起你。譽玲肯回來探望母親,已意味著原諒母親。看見掛起來的裙子,譽玲終於知道不是母親不肯原諒自己,而是自己不肯給自己機會去原諒那個早已變得和氣,懂得說一句「你想說的,你自會對我說」的明理母親。最後,譽玲跟母親說「我們一起住吧」,正式完結了兩個人之間的恨。

  有銘從小就被丟到孤兒院去,父親為了申請一間較大的公屋才把他接回家裡去,卻又對他不好。後來,有銘跟了老大,在同夥脅迫下殺死了一對外藉男女。外藉男女的父母聞得子女葬生,傷心得高叫殺死他們的人應當判處死刑。譽玲為有銘請求判決刑期,找來了當日的報導,竟見那對男女不獨失去了生命,在死前更遭受殘虐。面對這這兩個被虐者的照片,震撼得信念動搖,「到底我在幫一個怎麼樣的人?」。與死者沒有關連的人看見照片後尚且驚惶得不敢再去見殺人者,對死者的父母而言,那種傷痛又怎能輕易地化得掉?然而,死者的父親卻在多年之後原諒了殺人兇手,更為當年只有十六歲的有銘求情。這樣的寬恕要多大的勇氣才做得到?

  眾人在知道死者家屬為有銘求情時都開心得奔奔跳跳,但有銘卻坐在花灑之下,一臉感傷。要寬恕自己並不見得比寬恕別人來得易。有銘跟譽玲說自己當時是被迫的,同夥說苦他不打兩棍的話,他便要成為當日的第三個死者,有銘在這樣的協迫下才加入殺人。然而,一句被迫就能置身事外嗎?殺了人就是殺了人,殺人者終生受折磨,死者掙扎的樣子殘留在有銘的腦海中,成了夜夜的夢魘。家屬的原諒反而成了更大的壓力,面對著長期的囚牢生涯,以及無了期的心靈折磨,有銘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然到了最後一刻,有銘卻放棄了,死亡沒法子贖回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如果真的後悔,就用活著的生命去還吧。囚並不是想令人變得絕望,而是希望犯過錯的人明白自己失去自由雖然痛苦,但相對於那個生命被自己剝削掉的人來說,自己的痛又如何比得上他/她?有銘放棄死亡,一心等待那個沒有見過臉面的母親。

  一個恕字說得輕易,放在自己身上,又要多少的寬容才能做得到?

http://www.chinakolau.com/wordpress/?p=134

 2 ) 比想象中要好

艾敬演出确实麻麻,不过不是职业演员能演到这个份上过得去吧。
邱礼涛能拍出这样的电影确实也不易
看完了之后对梁耀忠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因为之前对香港的民主活动也没有太多了解,从千言万语那里知道一点,从这片也看出点。「臭罌出臭草」的时代我还在读初中,不太喜欢他的。
未重犯求情减刑确实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办到的,珍视每个人应有的人权,特别是重刑犯,很值得佩服。不理会其他人的不公正看法,亦不求结果觉得是对的就去做,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勇气。
邱礼涛自己说了要拍一部自己想拍的电影,他成功了,影片也相当不错。年少的张誉玲、监狱中的张有铭、其他“等候英女皇发落”的青少年犯及他们家属的故事都牵动着人心。年少的时候我们都犯过错,即使杀人的命案同样也有社会的责任。
一幕幕的场景“家属探监”、“回归后确定刑期的通知”、“张有铭自杀”都在揭示“等候英女皇发落”所致的摧毁力。
我最感动的就是:“梁忠勤责罚儿子的对话”,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家庭方面却出现问题,梁忠勤也担心自己两夫妇的工作对儿子将来的影响;而“张有铭自杀”监友虽然提出这个方法去逼政府重视而张有铭也一心想来个了断,但真正自杀的时候每个人都不希望这个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老死就此离去,张有铭最后也勇敢的放弃自杀念头希望重新投入社会。

其实04年的时候真正宝马山双尸案的尹三龙已经正式放監,香港的一些媒体也作过相关的报道,最后董建华的发落就是这样了。

 3 ) 法律不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汉谟拉比法典》里有个案例:一个人的新房的墙倒了,压死了他的儿子,于是房主把砌墙的工匠告到了汉谟拉比那,最后巴比伦伟大的王判工匠的儿子要去抵命。因为汉谟拉比认为是工匠的过失导致了房主儿子死,失去儿子的痛苦是由工匠造成的,所以应该让工匠也尝一尝失去儿子的痛苦。
法国大革命时,人民的伟大领袖左拉,用他的阶级理论把无数人送上了断头台。后来有个叫夏洛蒂•科黛的24岁女孩,为了要拯救自己的国家,不想国家陷入野蛮之中而杀了他。当人们为了制止罪恶,而犯法杀人,就如二战时,基督教神学家朋霍菲尔想刺杀希特勒。法律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对待。
20世纪初,美国律师单诺用尽全力为一个杀人犯辩护,除了为证明他有精神病外,另外就是在讨论死刑的问题,到底死刑代不代表公正呢?如果一个人死了,我们让另一个人死是不是能够换回那个死去的人,他所失去的正义以及他的尊严呢?
那么,在20世纪末的香港,在那个文明社会,法律正无人道地囚禁一群希望改过自新的年轻人。它们把看成垃圾的东西扔在一边,就以为能解决一切问题。可法律本义应该不是惩罚,而是让人与他们所处的世界更美好吧。

 4 ) 虎头蛇尾的作者电影


开篇就爆出久违的Beyond的嗓音,让我对该片抱有了极大的期待。前面十几分钟的戏,充分展示邱礼涛导演的水平。两段故事交叉进行,同时又相互错落互相影响。可以说,无论是编剧还是剪辑,都是一流的。
从叙事的第一个镜头开始,邱导就开始以一种悲悯的情怀介入这一过渡期的少年犯事件之中。黑白胶片,冷冷的特首背影,梁议员渴求的表情,将本片的基调基本定下来。随后,在多处镜头的设计上,开始出现一些标志性的物品,其中旗帜和徽标的运用是最多的,看出邱导对政治的不信任。
以开篇的这组镜头为例,镜头从黑白的梁议员的表情直接切黑场接特首府中远景,镜头正对国徽和香港区徽,说明梁议员即将面对的是整个政府,将这一事件充分放大。镜头摇下,梁议员从特首府走出来,镜头随其身影转拍,出现一个铁栅栏将镜头与医院的身影阻隔。栅栏的意向第二次说明,梁议员的力量的微小的,他其实也是在牢笼中的人,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最后也将以悲剧收场。随后镜头,梁议员走在路上,回望特首府,镜头随旗杆上摇,最后推到飘扬的红旗,并推成大特写,此处作者情绪表露无疑。开场戏就预示着这将是一部作者要控诉政治的电影。因此,做为一个影迷来说,观影情绪上首先就有了一个定势,基本上剧情走向和结局大致以猜出八成,所期待的就是作者是否能将这个故事讲好,将他要表达的观点很好的传达出来。
随后,邱导将故事闪回到1985年,故事的主要人物陆续出场。少年犯的故事被刻意弱化,用闪回的镜头,略去会给人憎恨感的场面,简单交代事实。少女的故事用一个很俗套的手法(被陈果等用的较多,已无任何新鲜感),交代其成长的背景,为她以后的行为做铺垫。然而此段却成为导演整体感情叙事的一处败笔,且不说少女母亲前后感情变化生硬,单就少女自身的感情走向来说,此处的背景铺垫,并未让观者感受到对其以后行为动机的影响。反而是一些活色生香的场景,将开篇的节奏稀释,并“成功”的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议员的交代中规中矩,性格定性较为成功。亮点之处,在于少年犯与议员的故事此处第一次穿插(严格来说,作者想通过电视机造成三个故事同时穿插叙事的效果)。议员的静坐示威被少年犯杀人的新闻抢去风头,这是他第一次因少年犯而失望,却不是最后一次。
随后,叙事节奏开始偏向典型港片的风格。女主角因偶然的原因与少年犯相识,义无反顾的相救,议员伸出援手,组织家庭人员静坐,案情几经波折最后被定案。观影下来,甚至没有开场的十几分钟亮点多。唯一让人记住的是议员的几场家庭戏,他与儿子的那次对话,让我觉得这个议员是有血有肉的,不过这样的亮点并不多。各个少年犯的表现都很生硬,让人同情不起来,反复闪回的犯罪时的报纸刊载照片,更加让人产生反向的心理暗示,“如此手段杀人之罪犯,此种待遇正是罪有应得”。少女的表现更差。艾敬还是去唱歌好了,整部片子除了开场坐汽车开窗外的镜头让人觉得真是,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做作的表演让少女这个线索人物成了全片的败笔。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也是让我有快进冲动的一场戏,就是少女与母亲和解的那场。此处导演完全不知如何用力,煽情的国语完全游离于全片之外。少女眼前这个母亲,怎么也让人联系不到是之前那个用剪刀撕衣服的人,不过联系不到没关系,导演将十几年前被撕坏的旧衣服挂在墙上,并且被少女一眼认出,并激动的说出感激的话语。本来一场人物心理冲突丰满的好戏,结果却成了演员的表演做作,导演与编剧手法的拙劣无比,让人不忍卒睹。
可以说整个观影的过程,是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从满怀期待,开始进入,带出,最后略感失望的过程,虽说不上一泻千里,但力道减弱却很明显。
不过综合整体来说,该片不算烂片,值得喜欢作者电影、政治电影的影迷观看。

——《影迷》jtl.2011.1.7

 5 ) 《等候董建华发落》黑暗或者光明,一部杰出的香港现实主义影片

 
题记:
我是你的上帝,我必与你同在,你不用害怕,不用彷徨。我必定坚固你,帮助你,用公义的右手来扶持你。
――――以赛亚书4章10节

当绝望成为视野里的全部,被囚的监房就再也无法平抑灵魂的生疼,于是,死亡成为拯救心灵苦难的唯一方式。
在整个华语电影界像《等候董建华发落》这样的题材也是不多见的,它能以客观的态度展现香港司法在易帜前后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展现黑暗和不公是容易的,可是在展示里要保持公正的态度是不容易的。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因父之名》的一个场景,黑暗中奥康娜的歌声里,声援的火花自幽暗的天空落下,无论它是多幺微弱,可是它存在于每一个正直的人的心间。
许多年前,大陆有一部《少年犯》,但是和《等候董建华发落》比较,我们看到了它在思索层面上的差异,香港电影人因为地域不同,他们更能从社会良知和宏观法治的层面进行反思,对于惩治和人道主义的微秒有着更深层次的剖析。
《等候董建华发落》故事讲述了因为九七易帜对英女皇时期遗留的“等候女皇发落”的少年犯们命运的追索,从而反思整个司法制度和国际社会对惩治意义的态度,内容涉及了人道主义、司法公正和实践、良知以及青少年问题。
影片在董特首宣誓就责开始,BEYOND《我的愤怒》的歌声透着苍凉,新的世界,新旗的颜色,所有的香港同胞都在看着,承诺和事实的吻合度需要时间来证明。
邱礼涛对这部电影有着这样的论述: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可以拍一些有关弱势社群的电影,他们往往被大部份社会人仕在有心和无意之间疏忽,但其实不论是基于人道、人权的立场或勇敢面对问题的态度下,社会人仕都有必要正视他们活生生的存在。何况,香港从来都没有一部真正关心人权,甚至是罪犯的人权的电影。即使是回归了,我也不愿相信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被压制的国度里,我们仍然享有文明和法治社会所赋予的言论自由,所以我很希望《等候董建华发落》可以以光影和声音的形式和社会大众见面。】
电影是娱乐,可是电影也有着记录历史的义务,邱导这部以小见大的电影客观记录着香港历史进程里的一部分,见证了个体在强势力量面前的无助和挣扎,他在呼唤良知和公义,他在用心呐喊,为了给那些悔过自新的少年犯有着重新做人的机会。
一组国旗、区旗、国徽的镜头是导演含蓄的提问,当世道改变的时候,发落是希望还是奢望。
影片的回忆从1985年开始,几条交叉的线索表现了当年香港下层民众的生活从而对“少年犯”的形成做了社会意义的反思,杀人的偶然性和惩戒的必然性对当年的少年犯而言并不十分明了,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古训再次应验,在镜头表现方面导演克制而简练,表姨夫剪虫喂鸟的戏对应着少女誉玲的命运,一只笼中小鸟注定的悲哀,而誉玲悲剧也因此而起。她同样成为少年犯。
时间已是1997年,出狱后已是社工的誉玲偶然机缘接触到了被判“等候英女皇发落”的在押少年犯銘仔,因为从文章中感受到的才华,渴望帮助这个在牢狱里的不幸青年。探监的戏中,一部“海明威文集”体现了导演对生命抗争的隐喻,为了解决同类型的问题。誉玲找到了正直的议员梁忠勤,希望通过他的力量帮助那些“等候英女皇发落”的在押少年犯。
在这部影片里,我第一次知道了国际人权法庭亦已裁定,无了期押后判刑是违反人权法的。
从此,梁议员和少年犯的家族们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争取权利的活动,导演将发生的一切像纪录片一样平静而客观记录着其中的失望、沮丧、挫折、坎坷和退缩,但梁议员等人坚持了下来。所有的镜头都很慢,压抑而窒息,人权和大众思维模式的差异,犯人权益和公众无度惩治愿望的差异,法治目的和惩戒意义,在一些导演都通过对话和镜头表现出来了。
还有,梁议员的那句话我也听懂了:做事是不能光计较后果的,该做的就要做。
在现实里,我们为了生活多少人放弃了原则和人格的尊严,又有多少人能够像西希弗斯一般永远着推动重负不懈努力?
许多人的放弃都有着客观的理由,无可指责,但是,凡事都有着第一个呼号的人,即便带来了死亡的代价,但他至少没有低下高昂的头颅,人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里,都应该为尊严和自由努力。这是人的使命,我们今天的努力联结着未来人们的希望,我们的行为也或多或少影响着以后的人们。
这部电影最大的亮点在于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宽恕的主题,在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在于导演的良心和正义感,这部题材沉重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意义在于它没有回避矛盾,它深入进入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无论是艾敬和邓树荣都把握住了角色的性格特质,为我们在华语银幕上塑造着两个令人信服的银幕形象。
影片以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记录着香港的一个侧面,而影片的素材音乐如《九七悲秋分》和《韩国工运歌》等等恰到好处的运用让影片增色不少。
只要你看过影片,相信你不会忘记绝望的铭仔在监房自杀的一幕,《囚徒》的悲怆歌声里,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弱小生命的拼死抗争,我们更看到导演在视觉外想表达的东西。
任何社会体系都存在强势和弱势的对比,都存在在弱势群体被故意忽视的情况,那么,电影作为传播的一种力量,有义务成为良心和公正的呼唤者。
孩子们,在绝望中依旧顽强争取权利的强者姿态,让每一个屈服于命运的人反思自己,重新抬起头颅。
马太福音说:如果你们饶恕别人,天父上帝也必饶恕你们。我们看到《等待董建华发落》的内容和基调充满了人道主义和宽恕精神,当我们站在未来回思今朝,我们发现,沧桑过尽,恩怨早已不再重要。
生命里,只要我们学会宽容和宽恕,我们的未来一定充满了爱。
宽恕是什么?是在影片感人的是在快结束的时候,当年宝马山劫杀被杀者父亲致信特首为呼吁为銘仔减刑。
宽恕是什么?是誉玲12年后回到妈妈身边,妈妈煲的一碗热汤。
宽恕是什么?是梁议员太太对为了公众利益而对家庭的无奈忽视梁议员的原谅,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人类,有什么比宽恕更应该,人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爱的力量超越了所有的磨难。
人类因为爱而存在!

独立影评人:OSAMA KAVKALU于寒鸦精舍 黄昏残阳下

2004年4月16日 星期五 17时17分

【附录:影片资料】
《等候董建华发落》香港2001
导演: 邱礼涛
编剧: 杨漪珊
演员: 李尚文、艾敬、邓树荣
片长: 106 分钟

【后记】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我清醒意识到它将影响到我的人生走向,我知道,面对命运,逃避无济于事,所以,我依然在生命的逆境里昂扬起头颅,感谢王大仙推荐了这部电影,它让我明白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坎坷一直伴随着生命,但是,只要尚有呼吸,哪怕成为了西希弗斯,我也会一次次推动命运的负重,承担和超越是每个男人的使命。
超越自己,宽恕所有是男人应由的处事之道
谢谢,所有看了我文字的朋友,你们的鼓励和鞭策让我每一天都在努力。努力,不仅仅为了生存,努力,也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祝福所有的生命,因为缘分和我们拥有的世界。
再一次谢谢大家!

联络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邮箱: kavkalu1967@126.com
 

 6 ) 邱礼涛也能拍出这么写实的电影啊

完全没有想到一向剑走偏锋拍cult电影的邱礼涛拍了一部这么写实的电影,直接把回归以后特区政府如何处理港英政府遗留问题摆上台面。 从来不知以前的香港还有等候英女皇发落这样一种刑罚,片中那些事件的确震撼,也的确很难处理,也的确表明了当时的很多香港人对97后特区政府的不信任。包括最后董特首的处理,可以说是导演把自己的不满借电影直接骂出来了,胆肥啊(借犯人之口直接骂董建华),当然也可能只是如实的记录。所以这部电影真的是没有一点藏着掖着。 电影中反映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最终如何处理,看完我也一直纠结,韩日好像判罚比较松,当时还觉得放过了很多该死的熊孩子。而电影里面香港却如此不讲情面,又觉得青少年心智不成熟这一条好像有道理。杰作看完就是让人思考啊。 此片剪辑了很多回归时的政治画面,特别是董建华向李鹏宣誓那段,寓意颇深。 该片无明星,无知名演员(唯一认得的还是大陆曾经火急一时的歌星艾敬),但演得都像当事人一样,特别是梁议员印象深刻。 本片配乐一流,特别是片尾曲选用了BYEND的《我是愤怒》,太棒。杰作,不容错过。

 短评

三星半优点:(剧透)姨丈剪掉蚂蚱的头,然后猥亵女主。如果女主代表香港,蚂蚱代表我等屁民,那谁是姨丈?开场董建华的大后背,对面议员的惊恐表情,一边坐的是大陆,一边坐的是香港,表现97香港人的恐惧。少年犯被政府当球踢,就用镜头表现当年的少年犯踢球。被歧视的北姑、少年犯、被迫沉默的工人、子女,串联,丘礼涛的故事是带着人文关怀的。港版《天注定》,但感觉比后者更有力度。男主与女主的弧光都是和解,一个是跟自己的罪行(赎罪),一个是跟男主罪行和自己母亲(其实也是自己)。女主这边带出的主题很有趣:普通人跟罪犯的边界在哪?罪犯罪行与权利有无关系?问题:监狱隔音玻璃怎么又听到了对面的声音。用嘴说出口的主题太多。街头打孩子的父亲,出现得毫无道理,硬来。各种糙,代入不进导演情境这部片就很难下咽。女主表演有点尬

8分钟前
  • 观天
  • 还行

配合香港现状服用 效果窒息 欲哭无泪 每一句话都有所指 被丢来丢去等候发落的青年也只是想找到妈妈

13分钟前
  • igrɛkonze
  • 推荐

人权法律民主,圣母一定泪眼朦胧的跟着梁议员呐喊。但是我早就看出来,那些久经宦海权谋老到的官员,他们知道的是这些人即使释放出来,在社会也是受到歧视,也不能正常的找工作,反而活得更苦,也更有再次犯罪的危险。

18分钟前
  • 阿瞒冲起来
  • 推荐

2+。前半部分真诚而烂,最后部分纯烂。

20分钟前
  • ddddddddd
  • 较差

感觉是对整个当代香港的隐喻,年轻时走错一步,之后再也无法回头,所有制度都来解决一次,但谁都解决不了,归家无门,叛离无路,而当初的错误,归根到底是父母家庭的错。

2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非利益相关体有多少会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

27分钟前
  • nadja
  • 还行

许多场景让人想起千言万语……未知的东西对人最是折磨,搬到法律与人权的夹缝中更显得逼迫。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邱礼涛吧。艾敬的角色扮得还可以,但是广东话真的是……~!@#$%^&……

28分钟前
  • 烏滌非
  • 推荐

Woo... 可否争番一囗气 Woo... 真本性怎可以改

33分钟前
  • 星游
  • 推荐

一流题材 三流剧情 在不同的价值体系中没有自己的立足点 试着对社会对制度有所批判 却沦为肤浅地为罪恶洗白 试问如果铭仔不靓 不会写诗 穷凶极恶 那“理性”“人权”“法律”的基石又在哪里呢?(何况真实事件更惨绝人寰)

34分钟前
  • harumi
  • 还行

2010年的邱sir在拍《秋瑾传》,艾敬在为她自己的艺术展忙活,谁还曾记得当年的铭仔?

36分钟前
  • 啃啃啃啃啃啃
  • 推荐

几段配乐是亮点,少女这条线本为了对比同样犯过错误的未成年人在监牢外亦得到救赎,但艾静的表演实在一般,整个线最终落入狗血实属败笔。少年犯到政治这条线很好,站在少年犯的角度,亦让人去了解所谓等候英女皇宣判是一种怎样的煎熬与绝望,但结局突然太过积极向上,快到让人以为看了另一部片的结尾

38分钟前
  • GS
  • 推荐

中央滋瓷不滋瓷啊

39分钟前
  • 蚵仔煎
  • 力荐

原来一个平庸的导演真的能够把一个不错的ideal弄糟...

42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是你要带我来香港的,还说这里是天堂,这里没有一个是好人,连你也是一样。

46分钟前
  • 失控的蘑菇
  • 还行

非常诧异以豆娘的尿性这条目竟然还能存活下来,论题材的敏感性这片子可以说直接秒杀很多大陆禁片,政治、法律、人权、香港回归、基本法,口号喊得一个比一个响。虽然取材自跑马地双尸案,不过片中倒没有太多的血腥暴力因素。评完了,坐等豆娘删广播

50分钟前
  • scofieldd
  • 还行

一部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写实影片,赤裸裸的真实感让人触目惊心

54分钟前
  • 笑挽冷风
  • 推荐

很美妙,由于政权的交接,形成了一种真空人。可惜这种恰到好处的中间状态随着交接仪式的完成,又回落成了一种浅层的抒情。

56分钟前
  • 刘浪
  • 推荐

除了题材外。其实没太多好说的,邱礼涛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掌控这种题材。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题材好。好郁闷的结局。很真实……个别台词应该有得到董建华的确定吧。邱导总能感人肺腑。比讲绝食抗议的西雅图战争拍得好多了。当惩罚变成摧残,当画面变黑白,兄弟们哭成一片,绝望之后的看开,时间是公平的,开心和不开心的,都会过去。一部上窜到人权法制高度的讲述亲情和原谅的电影

1小时前
  • 咕咕
  • 推荐

比较震撼的题材,但是作为电影,并不优秀,拍成伪纪录片的形式可能会更好

1小时前
  • 苏简希ai装死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