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情片美国2010

主演:瑞恩·高斯林,克斯汀·邓斯特,弗兰克·兰格拉,莉莉·拉贝,菲利普·贝克·霍尔,迈克尔·埃斯佩尔,戴安·维诺拉,尼克·奥弗曼,克里斯汀·韦格,史蒂芬·坤肯,约翰·卡伦,玛吉·基莉 ,利兹·斯托贝尔,玛丽恩·麦科里,米娅·狄龙,翠尼·阿瓦拉多,汤姆·里斯·法雷尔,Bruce Norris,弗朗西斯·斯威夫特,大卫·马古利斯,格伦·弗莱舍尔,弗朗西斯·奎南,威廉·杰克森·哈珀,阿什莉·阿特金森,唐娜·布洛克,Julie Moran,索科萝·圣地亚哥,扎布丽娜·格瓦拉,兰尼·弗拉哈迪,罗伯特·克洛赫赛,Lázar

导演:安德鲁•亚雷茨基

播放地址

 剧照

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2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3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4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5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6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3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4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5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6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7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8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19所有美好的东西201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8:46

详细剧情

  影片根据纽约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谋杀悬案改编。  1973年纽约地产富豪的儿子Robert Durst(瑞恩·高斯林 Ryan Gosling 饰)娶了美丽的穷学生Kathleen McCormack(克斯汀·邓斯特 Kirsten Dunst 饰)。两人婚后离开 城市,到乡村享受了一段恬静的时光,当返程时卡蒂回到了学校继续学业。一切看似幸福,可1982年Kathleen突然失踪寻访不得。2000年Durst的好友Susan Berman被发现死在家中,20年前的失踪案被重新唤起,Durst因这两个案件受到询问,但都因为证据不足而未受起诉。2001年Durst的邻居Morris Black被杀,尸体被分解,他再一次受到怀疑被起诉,可经著名律师辩护后被无罪释放。直到2004年再次接受审判Durst最终被判5年监禁,媒体将"百万富翁凶手"的名号赠予他。

 长篇影评

 1 ) 健康食品

刚开始在垃圾房看到那个带血的蓝色丝巾搞不懂是啥,想了很久才想起。。。哦!是那个哈士奇脖子上的围脖!

 2 ) 不算评论,只是梳理下故事。

因为欣赏ryan gosling,早就知道这部电影,昨晚看了下载的,今天还在试图理解他所扮演的这个杀人犯。所以想写点什么,整理一下,算做对这个电影的完结。很久很久懒得写影评,这次就算是为了Ryan吧。
总体上并不算难看的电影,假如是像我这样不带什么先入为主的观点的话。真实的事件原型我没有特别在意,我只是想从我看到的这个电影中试图理解一个“故事”。
David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7岁丧母,他生活在父亲的钳制下,即便是认识K,也是被迫服从命令去给租户检查漏水的水管。一见钟情之后的爱情,是两个人最美好的时光,D短暂地摆脱了父亲、摆脱了“过去”,但是就像他所开的健康食品店“All Good Thing”一样,他最后的放弃、屈服等于就是走上“宿命”的悲剧道路。“过去”一点点地侵蚀着唯一的“美好”,他强迫自己认为这么做是为了让K生活的更好,开始拥有大公寓的时候,似乎成立;但是当K意外怀孕后愕然发现枕边人是一个根本没能力当“父亲”的病人时,她的悲剧开始了。当她痛失“孩子梦”后,毒品慰藉了她,之后她求生的本能促使她去实现自己的“医生梦”,然而,D不能接受K的“远离”,他需要一个能证明自己“扭曲的生活”的价值的“假象”,那就是像那只长得无比萌的乖乖哈士奇一样,每天呆在家里的忠实的无思想的伴。然而即便是如此忠诚可爱的狗狗,也只是因为几个不经意的眼神刺激了D的脆弱神经而被毁灭。D对狗狗唯一说过的话就是:你看什么看!?当他的病态人生不能维系平衡时,他要做的只是毁灭他身边的生命。即使是看上去最亲的。这是他的宿命,他认为父亲当年把自己置身于惨剧现场,无异于杀了他,他本来爱母亲的,然而母亲被父亲毁灭了,他又不得不生活在父权制下。她的最后被杀掉的女朋友,说过:母亲死后他独自呆了两个星期,出来之后就像他没有过母亲一样。
这就是他存在的方式,任何不能承受的事情,就在瞬间决绝让“它”消失。于是,终于,狗被“消失”了,K也被“消失”了。之后,他去找父亲,这个他的“造物主”,告诉他“现在我和你一样了”。父亲在夜色里追出去喊他,他走远了,父亲打开了车后备箱……镜头没有交代他看到了什么,我们能肯定的只是,K死了。
后来D的生活电影中语焉不详,只能看到他为了让自己“消失”,男扮女装生活在一处公寓。因为那位女朋友的电话“威胁”,他选择与邻居老头成为“朋友”,处心积虑地设下“房子”的圈套利用他成为“杀手”,最后保全了自己。而电影中交代了女朋友曾经为他所做的——假扮成K出现,造成K只是“失踪”而被谋杀证据不足的结果。最后邻居老头发现被骗,D也只是冷静地处理了他,且最后因为“正当防卫”被判无罪。
影片中甚至交代或说“暗示”了此案被重新立案侦查后,幕后女检察官真正目的,不过是实现与D家族(为了公司名誉)的金钱交易。世界本是如此,没有人真正关心所谓“公正”和“真相”。
有人说这个电影最后还是“坏人逍遥法外”,其实我觉得,这个电影无关好人、坏人,它似乎只是以一个冷峻的真实案例,试图展现这个世界或者说人性中寒冷彻骨、绝望、宿命的一面。
D并不是那种乱杀无辜的亡命徒,他杀人的动机复杂到不可言说,影片在最后说“D的父亲在临死前,D赶去见了他最后一面”,似乎是在暗示是D结束了父亲的生命。而这对他来说,也是“杀人”的完结。
另有一个感慨,电影中在两人最甜蜜的阶段,也从没有让男女主角互相的台词中出现过“我爱你”这样的对白,后来K曾说过“我除了你没有爱过别人”,而D的台词中,从来没有与“爱”有关的字眼,从他对于要BB的反应,也能看出他对爱和家庭这些价值是完全格格不入的。他只是承认过“something wrong with me”。他其实早就是一个被“爱”抛弃的也不能爱的异类了。女主角K其实完全有机会离开,但是最后她纠结于无法得到的合理财产权益而滞留在D的生活中,丧失了求生的机会。也许是当局者迷吧,她以为还有解决问题的可能。
据说D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说过“我想念K”的话(我在影评里看到的自己没印象),这也说明,他自己是明白的,他明白K是唯一爱过他的人,除了母亲之外。他应该是恨父亲的,他开始的妥协是希望得到父亲的“爱”和承认,但是影片中他唯一落下一颗泪的地方,就是在弟弟的办公室,当着父亲的面,自己得知被调任同时弟弟成为公司的继承人。
梳理了这些之后,我还是不太明白有些地方,就是在描述湖边生活的时候插入了一些夜晚中的镜头,比如穿着女式高跟鞋的一双脚,拖着塑胶袋,小船,湖面,袋子或箱子落入水中的画面……
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穿插?暗示之后的事实?
还有,当他拆开了K的大学录取单后,为什么要跳进湖里去拉那只船?说“船飘走了,我不想它被人偷走”?也是暗示与船有关的谋杀,或者暗示他为了防止K被“偷走”而要最终采取的暴力行动吗?
基本上,这就是我看完电影后所有的想法了。
也许,抽空还会再看一遍。
最后,关于Ryan的演技,我认为这个角色塑造是成功的,一个原本让人无法理解的复杂人物,在他的演绎下,似乎创造了让观众理解、揣摩的可能性。这样超高难度的角色,又有几个演员能驾驭呢?我觉得他做到了。最赞的是,对不同年龄段人物的塑造相貌精神气质差异性极大,老年阶段的声音旁白沙哑粗粝但毫不做作。这样演技高超的全才帅哥,不服不行的。

 3 ) Robert Durst All Good Things DVD Commentary

On the scene in the opening credits when a young Durst shoots a toy gun at his mom:

"I did like guns when I was a little kid, I remember that."

On meeting Kathie’s family:

"That is one of the major regrets in my life, is the way I treated her family, her mother. They’d never met anything like me before, this guy with piles of money and terrible manners. I used to feed the dog while I was sitting at the table. I used to talk about making love to Kathie at the dining-room table in front of her mother. [I was] absolutely impossible."

On why Kathie’s family paid for the wedding, despite the Dursts’ enormous wealth:

"The bride’s family pays for the wedding."

On his shock that Kathie was accepted to the Albert Einstein School of Medicine:

"I just didn’t think she would be accepted. I thought that if she was accepted to medical school, it would be one of the lesser-rated schools. My shock was somewhat tempered … [since] the reason she got accepted at Albert Einstein was because my grandfather was a founder of Albert Einstein."

On his refusal to help pay for Kathie’s school, and the cancellation of her credit cards:

"I was always, always, always very controlling. In terms of the stuff that’s out there — that I tried to get her out of medical school, that I wouldn’t pay her tuition — I wouldn’t pay her tuition because she’d hired lawyers, my lawyer insisted that I don't pay for anything that I hadn’t paid for in the past, and she’d gone and done one of those federal programs where they pay for it and you take a loan. The lawyer said, 'Don’t pay for the medical school.'"

"Yes, I cancelled her credit card and took her off the bank account, but she had her own bank account and I didn’t want her on mine, or I guess I was told that she shouldn’t be on [my] credit card — she could get her own credit cards."

"She never filed for divorce. She wanted a child, to have children, and she wanted me to not always be the dominant one, to not always make all the decisions in the marriage."

On the scene where Gosling’s character storms into Dunst’s graduation party and pulls her out by her hair:

"This is close. After a number of years, before, where we would go to her family’s house for a function, I would insist that we agree on how long we are going to stay: two hours, three hours, four hours. We would always do a negotiation, and when the time was up, I was ready to leave."

"I’ve seen the story about the hair two different ways. One way, I drag her out of the house by her hair; the other way, I grab her hair and a big chunk comes out. Either way is close enough."

On the scene in which Dunst’s character seeks refuge in a neighbor’s apartment in the midst of a fight with Gosling’s character:

    Durst: This is more or less accurate. I don’t know why she would go in our neighbor’s window as opposed to go to their door. But it was pouring, and we were having a wrestling, shoving-type fight, and she ran out on the terrace and ran into their apartment. Said she was afraid to come home. [I] said, "She doesn’t want to come home, she doesn’t have to come home."

    Jarecki: Did you feel like she was really afraid to come home?

    Durst: I’ve got no idea. I didn’t really care one way or another what she did. It was late and I was just tired."

On the part where Dunst’s character discovers Gosling’s character killed Igor, the family dog:

    Durst: This made me feel bad about the movie, Andrew. I mean, the idea that I could kill Igor, I don’t like.

    Jarecki: Well, there was a lot of discussion about you having had a lot of dogs over the years, a bunch of [which] were named Igor. Someone said to us at one point that you had seven dogs over ten years or something."

    Durst: No. We had two Igors before the Igor that lasted forever. One of them got run over, and one of them, when he was a puppy, went out and … ate an apple core. The apple core got stuck in his gut. We did an operation on him, and he died.

On his relationship with Morris Black:

    Durst: [In Galveston, I] didn’t know anybody there to begin with, and when I left, I didn’t know anybody but Morris Black. And we were both loners and had some strange things in common and didn’t do much. There’s not that much to do in Galveston, anyway, but whatever it was, we did it. Went to some movies. Saw Traffic.

    Jarecki: The movie Traffic?

    Durst: Yes, the movie Traffic.

    Jarecki: You didn’t just sit and watch traffic.

    Durst: [Laughing] There wasn’t even much traffic in Galveston.

On Morris Black’s death and dismemberment:

"I remember it very, very, very clearly, and I remember the nightmare I went through over the next several days trying to decide what to do, deciding I could not go to the police, the police aren’t going to believe this, nobody’s going to believe that I came down here to Galveston a rich guy, rented a $300-a-month apartment disguised as a woman, and oh, by the way, my neighbor is lying in my kitchen with a shot in the face from my gun …"

"They never found the head. I have no idea why. I do know that there must have been 15 garbage bags full of body parts and other stuff with blood on it or whatever, and they found 12. Why they didn’t find the other ones, since they were all dumped in the same place, I have no idea."

 4 ) All good things must come to an end

《所有美好的东西》片名,All Good Things, 后面跟着的是(must) come to an end。电影告诉我们,再美好的东西也终有终结的一天,不是讽刺的意思,只是世间一个容易被人们所遗忘的真理。对应中国古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所有美好的东西,暗示着所有的一切都不美好。没有所谓王子与灰姑娘从此以后幸福的生活着,没有所谓嫁入豪门变飞上枝头变凤凰,没有所谓父慈子孝、兄弟和睦、手足情深,没有所谓上流社会、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也没有所谓法治社会、讲究证据、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每一个富贵之家背后必然隐藏着令人神伤的家族杯具,每一段浮华都由腐败与罪恶堆砌而成。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我就爱喂猪,摘摘路边小野花,你却要我去卖房和收租。我心理变态,是你逼我的。

这个片子的剪辑手法我喜欢,因为剪辑出色,因此片子也变得有吸引力起来。伴着苍凉男声自述开始的,是一段温暖、明亮的童年回忆,全部是关于妈妈与孩子的快乐生活,这段影像中的爸爸,只在教孩子开车时出现了片刻,其余时候,只是那个戴着墨镜、冷冷坐在背景处当壁花的旁观者。妈妈离去之后,这孩子的世界,只余一片黑暗与冰凉,就像全片的基调。

所以这悲剧,一开始已注定。

我特别特别喜欢这开头,和美丽悠远的配乐。片尾也是这样的音乐,带人进入无尽悠远美好的回忆里。导演的叙事功力也很令人赞赏,事件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朦朦胧胧、似是而非、充满暧昧的叙述,逐渐铺开。血腥的画面很少,正面的暴力场景也不多,只有几个相对来说比较突兀出现的施暴场景,反而更显得让人不寒而栗。有作为老人的男主角的接受庭审的自述,有对事件发生当时当场的再现,有作为对事件真相的合理想象。一切显得毫无头绪、杂乱无章的纠结在一起,拼凑出来的所谓真相只有一个:变态富二代因占有欲而杀了自己的妻子并抛尸,之后作为异装癖扮成女人到别处生活。被知道真相的好友要挟之后,以利引诱邻居老头杀了好友,最后杀了邻居灭口。最后的最后,因为他出生地产大亨家庭,所以至今逍遥法外,富贵到死。

导演想表达的也许就是,不管再怎么美好的东西,终将被生活的残酷撕裂,越是表面美好的东西,越是消失得快,让你痛得深。抬起头来,坚强一点,走出过去的阴影,你才能笑得更久一些。

最后分享一点关于这部影片的幕后花絮,看过之后,你会对人生无常,天地不仁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

作者:迦楠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22414663/answer/444567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要说失误成就经典,前面答案中的任何一部电影和我下面要提到的片子比起来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其它电影中演员的失误对电影的影响只是锦上添花,在经典之中提供了些许花絮。而这部片子的“演员”失误发生在片尾,最重要的部分,成就了该片的经典。无论是从因为“演员”的失误造成的轰动效应,当观众看到这个失误时的震撼,还是这个失误对该“演员”、对相关人员造成的影响上来说,这部影片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这部影片就是:
纪录片:《纽约灾星》
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主人公:罗伯特·德斯特(Robert A. Durst)。

他出身于纽约最显赫的房地产家族之一:Durst家族,该家族旗下地产包括但不限于:时报广场4号(纳斯达克总部所在地)、布莱恩公园一号(Durst集团总部和美国银行总部所在地),以及新世贸中心一号楼。
罗伯特·德斯特在幼年时,一天夜晚,被他的父亲叫到窗前,亲眼目睹了他母亲的坠楼身亡,而他之后的人生也再三卷入离奇的死亡之中。
1、 妻子之死
在和弟弟争夺家族继承权失败后,德斯特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婚姻生活也出现了裂痕。1982年,凯瑟琳在离开了他们位于纽约的乡间住所后失踪,所有人都认为是德斯特所为,警方却始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证据,法院最终没能成功起诉德斯特。

2、密友之死
犯罪小说作家苏珊·伯曼是德斯特最好的朋友。2000年,当调查人员重启对凯瑟琳失踪案的调查,准备去拜访可能的知情人苏珊时,却发现她在家中被枪杀。奇怪的是,在苏珊被害的前一天,有人向警局寄出了一封预告死亡的匿名信。她的死亡让人们的视线又一次回到了德斯特身上。不过,尽管德斯特嫌疑重大,却依旧因证据不足而无法起诉他。

3、邻居之死
为了摆脱各方的指控骚扰,德斯特伪装成哑巴女人租住在德克萨斯州。2001年,他开枪打死了他同租在一栋楼里的邻居莫里斯·布莱克,并将他的尸体肢解,扔进了加尔维斯顿湾。
2003年,德斯特被指控谋杀布莱克,他聘用了最好的律师,最终让陪审团相信,他是出于正当防卫才杀了人:“我没有杀我的朋友,我只是肢解了他”。德斯特又一次逃出生天。

德斯特的故事似乎就此结束了,一个如此显见的恶魔,却一次又一次地逃脱了法律的制裁。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似乎很难再找到证据来坐实他的谋杀行径,他的余生也许会在平淡中安然度过,任三个被害者的灵魂在人世间孤独游荡,无处伸冤。
山穷水复疑无路,故事进展到这,出现了转折,起因于2010年上映的另一部电影----《所有美好的东西》。
出于对“变态故事”(monster story)的偏好,导演安德鲁·杰瑞克奇(Andrew Jarecki)将罗伯特·德斯特的故事搬上了荧幕,并取名为《所有美好的东西》(好讽刺的名字)。当然,德斯特作为当事人也兴致勃勃的观看了这部电影,不知作为自由人的德斯特在电影院中看着自己的完美犯罪杰作,心中是有多得意。
看完电影后,出于未知的原因(或许是他觉得能拍出这部电影的人是一个非常了解他的人,或许是电影的某些情节拍的不到点子上,又或许是他觉得电影的放映可能在舆论上对他不利,他想通过交流以正视听),意犹未尽的德斯特打了个电话给了杰瑞克奇,要求安排一次对他的采访。
于是,就有了这部惊世骇俗的纪录片:《纽约灾星》。
这部纪录片(导演当然也是安德鲁·杰瑞克奇)通过将德斯特往昔的生活影像、庭审录像、犯罪现场还原、对其他当事人的采访等内容和导演在受到邀请后对德斯特的采访穿插在一起。影片回顾了德斯特此前经历的风风雨雨,与《所有美好的东西》中大胆推测并表现作案过程不同,纪录片不能擅自表现没有证据的东西,虽然请到了当事人亲自出马推演剧情,但是除了将外界看到的德斯特的一生重演一遍,将所有现有的证据重新筛查一遍之外,对于案情似乎也再不能有所推进了。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剧组发现的一封信和罗伯特·德斯特的一个习惯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警告!!核心内容剧透!!!核心内容剧透!!!核心内容剧透!!!警告!!
采访过程中,苏珊·伯曼的儿子给了剧组一封德斯特早年寄给苏珊的信,关键的地址拼写错误与当年寄给警察局的匿名信一致。剧组掌握了这份重要的证据后,再次邀请罗伯特·德斯特接受采访。
在杰瑞克奇突然出示了这份证据之后,德斯特通过双手搓脸掩饰了他内心的惊慌。
杰瑞克奇在达到了他所要的效果后适时结束了采访。
之后,德斯特表示要上厕所,随着他去厕所的是夹在他衬衫上未及取下的微型话筒。
在受到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后,德斯特在厕所里自言自语的说了如下的话:

There it is.
You’re caught.
You are right,of course. But,you can’t imagine. Arrest him. I don’t know what’s in the house. Oh,I want this. What a disaster. He was right. I was wrong.
And the burping. I’m having difficulty with the question. What the hell did I do? Killed them all,of course.
罗伯特·德斯特的习惯就是会在采访间隙莫名的喃喃自语。影片中他不止一次的出现了这种情况,而这一次,却是致命的。
身背三起命案却仍能逍遥法外,可见其心思缜密,滴水不漏。而再严谨的人也有疏漏的时候,善于伪装的恶狼也会在被扒下羊皮的那一刻惊慌失措。昔日的冷酷杀手栽在了一个小小的麦克风上。
法庭上检察官无数次想让他承认的话,10年后,在一个逼仄的厕所里,德斯特向全世界的观众们说了出来。一个文质彬彬的老人出人意料的发出魔鬼的低吟,让毫无防备的观众瞬时跌入了最黑暗也最寒冷的冰窟。
有人会问:题主问的是演员,而真实的纪录片中的德斯特能算是演员吗?
罗伯特·德斯特绝对是一个演技高超的演员,在现实中,他时时刻刻都在演戏,以至于在他认为安全的时候总会自言自语排练自己的谎言,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在这一刻他可以跳出他的谎言护罩审视一个真实的自己。没有人能够出演一个如此让人不寒而栗的现代开膛手,只有他自己能够胜任这样一个角色。
幸运的是,他失误了。
2015年3月16日,罗伯特·德斯特被起诉犯下一级谋杀罪名。目前因有自杀倾向被关押在新奥尔良当地精神病院(据网络消息)。

 5 ) 一篇关于陪审团制度的论文摘抄

纽约房地产亿万大富豪罗伯特 – 德斯特(Robert Durst )的第一任妻子凯思林于1982年1月底神秘失踪。当时他们夫妇正闹离婚纠纷。凯思林失踪的前一天晚上,正在参加一个舞会,突然接到德斯特的电话。她接完电话对好友吉尔伯特说:我必须赶回家去,“万一我发生了什末不测,一定要为我查明真相,好吗?我真担心德斯特会做出什末疯狂举动”。四天后,德斯特报警,说凯思林失踪。凯的朋友们无不对德斯特严重怀疑,但是警方始终没有查出线索。

2000年,警方联络上凯斯林的好友女作家苏珊 – 伯曼,要苏珊协助调查。苏珊曾向德斯特询问凯思林失踪的问题。其后,德斯特给苏珊寄过两张支票,每张金额2 . 5万美元,德解释说是“送礼”。2000年12月11日,苏珊突然在家中被人枪杀。警方勘察,没有破门而入的痕迹,子弹又是从脑后射入苏珊头颅,所以判断是被苏珊认识的熟人所杀,并认为德斯特有重大嫌疑。德斯特没有充分理由解释为什末给苏珊寄支票,也被怀疑是为了“封”苏珊的口。

2001年9月30日,德克萨斯州加尔维斯顿市的海滩上发现一具没有头和四肢的躯干。转天,同一水域捞起两只袋子,一只装着一条人腿,一只装着两支胳臂。同时,警方还从水底捞出一只装着钢锯的塑料套,一张从当地五金店购买塑料袋的购物单,一件衣服,一张报纸。警方很快查出,死者是失踪的71岁老人莫里斯–布莱克。

警方在搜查布莱克住所时发现,有一道血迹一直延伸到布莱克邻居“德洛西 –辛娜”的房间。在对“辛娜”家进行搜查时,搜出一双血淋林的靴子和一把刀。据此深入追查,查明真正的“辛娜”,是德斯特的同学,并不在德克萨斯州居住。而假“辛娜”正是德斯特男扮女装冒充的。警方立即逮扑了德斯特。

警方审讯过程中,德斯特在铁证面前,承认了杀死和肢解布莱克的罪行。他交代,男扮女装冒充“辛娜”到德克萨斯州居住,是因为前妻失踪和苏珊被杀,他被怀疑,而进行逃避。他说,不是有意杀死布莱克。起因是,布莱克性情暴躁,两人经常争吵,有时还大打出手(此一情节有人证明)。2001年9月28日,他发现布莱克进入他的住房,手持他的枪。两人扭打过程中,枪走了火,射中布莱克脸部致死。他“吓坏了,害怕警方不相信他所说的经过”,所以肢解尸体,抛尸灭迹。

法院审讯时,检察官按“谋杀罪”提起公诉,如果罪名成立,德斯特面临99年徒刑。陪审团经过五天审议,于2003年11月11日做出裁决,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竟然是“无罪释放”。当法庭宣判这一判决时,连德斯特本人都“吓了一跳”,嘴巴微微张开,眼睛流出泪水。他拥抱律师说:“太谢谢你了”!检察官听到这一判决感到惊愕,连说:“令人失望,令人沮丧!”他认为,德斯特一贯说谎,是个“冷血杀手”;德斯特的行为用他自己的说法是无法解释的。

可惜的是,美国媒体对本案没有后续的追踪报道。陪审团根据什末理由裁定德斯特“无罪”?作出如此荒唐判决的原因和背景是什末?都没有下文,也没人再追究。这种不了了之的现象,在美国并不少见。除了反映美国司法制度和司法工作存在严重弊端,也反映美国的新闻自由并不是像某些人吹嘘或想象的那样完美。“家丑不可外扬”和“为富者讳”的现象在美国不是不存在。

 6 ) 冲着瑞恩·高斯林而来

      之前对本片期待很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主演有瑞恩·高斯林,太喜欢他演的《充气娃娃之恋》,加上这个故事感觉也挺不错,相信他演来应该会挺靠谱,看了影片之后,感觉果然如此,两位主演都有着不错的发挥,只是故事略微生涩了点,显得不是那么紧凑而吸引人,如果能静下心来看,还是一部挺好的片子,尤其喜欢那一股80年代的怀旧风。。

 短评

x

7分钟前
  • 我还是我
  • 很差

All Bad Things are All good Things.

8分钟前
  • 麻油
  • 还行

all good things

13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

纽约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谋杀悬案外加一批好演员,这么好的一个本子居然被拍成这个样子,三个段落脱节厉害,故事拖沓,故弄玄虚,情节也自然被削弱很多。我想如果要是导演换成大卫·芬奇会不会变成经典?★★★

17分钟前
  • Q。
  • 还行

凶手到了Florida,大家要小心哟

18分钟前
  • 大婊姐马胜美
  • 推荐

一般。。

20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所有美好的东西就是犯下的罪恶都不用偿还。

23分钟前
  • DonHart
  • 还行

配乐很不错,后段元素太多,叙事稍稍有些不集中。

28分钟前
  • Morning
  • 还行

如果这部电影拍成纪录片的话肯定更牛逼!导演故事讲的不错,只是很难搞清楚他想表达点啥,没有道德立场,不评断角色,只有那些纪录片式的镜头摆在那里,虽说它依旧震撼了你,但也限制了影片主题的深层次挖掘。就好比它只告诉你事件本身,至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和思考,那就是你的事了。★★★☆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这个世界最易碎的就是男人的酒杯,政客的承诺,少女的梦想,钢丝上的爱情,现代社会的善良和高贵的心。

35分钟前
  • 阿左
  • 推荐

就是對金牛座的女星不感冒 / "You said you don't want a kid, is it not now or not ever?" "Forever." "Is there something wrong with you?" 痴乜線啊

40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也就看看男女主角的演技吧。

41分钟前
  • 身毒丸
  • 还行

嫁错了连命都要搭上

45分钟前
  • Abe
  • 还行

刚看完这部《所有美好的东西》,属于剧情惊悚电影,电影名字和剧情是相反的,所有美好的东西其实一瞬间就化作不美好,是对现实的讽刺,影片根据纽约历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谋杀悬案改编,上流社会的人是不是都容易得精神分裂症?kristen dunst的复出,带给这部戏很大惊喜,将一个可喜可悲的妻

49分钟前
  • Magic.YANG
  • 力荐

纽约史上最声名狼藉的谋杀悬案被拍成了这幅模样真是暴殄天物啊,如此有料的故事却被导演东拉西扯,叙事平庸且苍白,前中后三个部分完全脱节。好在有Ryan可以看...

54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还行

真实事件改编无法杜撰过多的臆想情节 导演不温不火的讲故事想把道德审判也搞得掩人耳目

57分钟前
  • 披着人皮的鬼
  • 推荐

I miss her so much

59分钟前
  • 金英俊
  • 推荐

单纯叙事比起Zodiac是好看一些的..高司令的演技好到可怕

1小时前
  • |
  • 还行

没有评分那么糟,故事还是讲完整了,画面和音乐还是配合上了,演员还是到位了。真的,没那么糟。

1小时前
  • roxanneX
  • 推荐

高斯林太棒了,在小成本和独立制作里一路发飙

1小时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