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内特·派克,艾米·汉莫,佩内洛普·安·米勒,杰基·厄尔·哈利,小马克·布恩,科尔曼·多明戈,安洁纽·艾莉丝,德怀特·亨利,阿雅·娜奥米·金,伊斯特·斯高特,罗杰·格午埃文·史密斯,加布里埃尔·尤尼恩,托尼·埃斯皮诺萨,杰森·华纳·史密斯,杰森·斯图尔特

导演:内特·派克

播放地址

 剧照

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3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4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5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6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7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8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19一个国家的诞生201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2

详细剧情

  故事描述于1831年,黑人牧师奈特于美国弗吉尼亚洲,率领黑奴解放非裔美国人的自由运动,最终成为引发内战爆发的导火线。

 长篇影评

 1 ) 一个经过精心包装的民粹主义糟粕

内特派克的所作所为在这里不做讨论,电影就是电影,我们不是上帝,也不是法官,无法为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定罪,在这里只说电影。

有人将《勇敢的心》和《为奴十二载》与这部《一个国家的诞生》相比,说实话,差的还远。
镜头让人觉得单纯为了制造血腥而拍摄,最后争夺武器库的场景硬伤也很多,十七,十八世纪的枪械精度是差,排队形增加火力密度还可以理解。但是南北战争时期已经是十九世纪,步枪的有效射程已经达到400米,南北战争列密集队形已经完全无法应对当时的步枪火力了。白人完全用不着和黑人在院子里上演排队枪毙然后互殴,占领制高点就完全可以把黑人虐出翔来,而在白人死光后出现埋伏在制高点的民兵更是莫名其妙,有这火力,早干什么去了?

剧情方面,前面铺垫太长,却感觉抓不住重点,在电影的前半部分以宗教的方式暗示主角将会成为一个领袖,但是在人物成长经历方面,却又没有拍出什么可以合理解释主角之后转变的重要契机,仅仅是可以识字,会读圣经,而主角从顺从的奴隶转变为反抗军的领袖这一段又太过仓促,看不出主角是因为知识而顿悟到奴隶制度对黑人的压迫,还是听到了上帝的声音而选择反抗。而促成主角转变的事件竟然是他为一个白人洗礼,然后被主人打了。之前看到了那么多人受到压迫,自己的妻子被强奸,都温顺的像小绵羊,自己被打了一顿就就突然忍不了了。有人肯定会说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捆草,可是我在电影里也并没有看到主角内心的挣扎和冲突,突然一下,就大彻大悟决定置生死不顾一定要造反了。而在决定造反的时候,他的妻子,母亲,在面对这样生死攸关的事情竟然没有丝毫犹豫,也不担心自己和亲人的安危,只是说干的漂亮,简直匪夷所思。

电影定名为《一个国家的诞生》,显然是为了叫板格里菲斯1915年的同名电影,而在电影里我却看不出来一个国家是怎么诞生的,电影通篇都在暗示主角就是黑版耶稣,为了终结奴隶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内特派克自己说这是一部一个人反抗一种体制的电影,说实话我看不出来这哪里反抗体制了,电影以肤色为标将人分成两种,黑人=好人,白人=坏人,人性中扭曲复杂的部分被电影通通抛弃,比如白人庄园主的母亲,除了给几个苍白的特写连局台词也没有,而在主角复仇杀了庄园主的部分,则直接将这个重要的配角遗忘了,至于黑人管家,除了说几句我们都要死了,然后就走了,叛徒小孩为什么要背叛反抗军?对不起没交代,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曾一度以为自己看的是删减版。整部电影让人感到只有黑人对白人的仇杀,对奴隶制这个制度的解读倒是一笔带过。

说起美国南北战争,无法回避的就是北方军和南方军,抱歉,双方的部队都是以白人为主,而导演好像没怎么读过历史,影片最后的北方军全部是黑人,如果说1915年的那部《一个国家的诞生》是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的话,内特派克的这部《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一部黑人至上的宣言。讽刺的是,这部电影和他想要叫板的电影一样,内核都是种族主义的垃圾。

唯一值得说的是电影对奴隶制时代黑人生活面貌的刻画了,不过即便是这一亮点,也完全比不上《为奴十二载》的全面和深刻。

艺术不应该与人品挂钩,但同样不应该与政治挂钩,这部电影的私货太多,我认为作为一个导演,去拍摄一部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电影,应该尽量做到客观公正,而不是一味的向观众倾倒私货。我们不应该以一个导演的私德去评价他的作品,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他的作品,来看到他的私德,而通过这部电影我觉得,这导演真不是什么好人,希望不要成为另一个让·雅克·阿诺。

 2 ) 即使不谈私德,这部电影也远不够好

导演和编剧是强奸犯疑犯所以被IMDB和豆瓣齐刷一星的片。

撇开创作者私德不说,片子本身很多也不够好。

本来立题是真的很别致:对生而为人几个要素的顺位排列,是一个人对自我和世界认知的开始。宗教一直被统治阶层当作奴化人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天国、极乐还是转世,虚无缥缈的偿慰究其根本是消解愤怒和反抗。

前半部分牧师奈特是作为一个工具的工具,被使用的。这个过程中他所遭遇的最为骇人,而他内心的波动仅是饱含热泪,如何来说“爱得深沉”?

善恶的相对性本来也值得玩味。相信黑人男孩“被神赐福”却依然只让他看《圣经》,并坦言“你对农场更有用”。还有一直以来相对于其他奴隶主的“善待”,甚至为其家人提供庇护。

结果最后,你不砍恶人,却从软柿子捏起。你说他们killing people because they're black的时候自己做的不也是不加判断,because they're white么?

这种复杂性没处理好,只让人觉得一股四处泄愤、不带脑子的气。更奇怪的是一些没头没尾没转折没接续的“神显”镜头。

说信仰,却让人感觉“mean to be正义”的一方无甚信仰,拥有的仅仅是演讲技能而已。

这种技能用于煽动简直太可怕。他压制住了“正义一方”其他人的心志,既不判断可行性,也不判断尺度和边际。文艺创作,情绪无法共感的,发现理智也无法认同。可不反作用了么。

倒回来说。配乐很强大,几处画面冲击性很强。锤子敲牙真的会成为我心理阴影的。

放在《勇敢的心》之后看,只觉得前者或许是个坎,自那之后,“自由”被诠释得太随便了些。马上还要去看同样背景的《乱世佳人》,奴隶主立场对比起来就更迷了。(没同时上《为奴十二载》算它运气好吧。)

作为处女作有他被圣丹斯褒奖的道理吧。但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啊。

 3 ) 一个民族的生化

本部影片不仅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后来电影艺术的发展。格里菲斯在本片中使用了同时异空的平行蒙太奇叙述了美国内战时的深交至深的两个家庭,这两个家庭一南一北,一边是北方资本家,一边是南方种植园主,在政见上是完全处于对立立场上的。 南北家庭的情节分列表现,并逐步发展,最后两条支线汇聚成在一起,这在今天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甚至在制作粗糙的电视剧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样的表现手法,但是在1915年可谓是是一种首开先河的创举。艺术大师是能够在理性与感性中找到一个完美支点的人,而格里菲斯这样的做法和瑞芬斯塔瑞尔几乎无二样,尽管在艺术上他们的杰出成就让人佩服,可是在意识形态上却无法让后人认同。格里菲斯在我眼里会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而永远不能成为一位艺术大师。

 4 ) 10/10

There’s not a single “bad guy” in this movie. There’s only people doing their jobs, making their livings the way they know how to in the slave economy. So regardless of how alike a slave owner is of you and I,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slave economy, the system corrupts them. It’s not the people that’s the problem, it’s the system. A corrupt system cannot be fixed by “good apples” ie educated slave owners who treat their slaves kindly and humanely. This movie makes this important point very clear.

P.S. I hate how slave owners are portrayed in 12 Years A Slave. As if all the slave owners are sadistic psychopath, and oh the lives of black americans would be so great if only all the slave owners treat their properties nicely. No! The slave owners’ human beings just like you and I! But the point is no matter how nice of a person they might be, they live in a fucked up system that requires them to act injusticely in the name of the southern law.

 5 ) Who are you

中国不是多种族国家,实在是没什么共鸣,导演的功力也有限,只觉得他一腔怒火,无处发泄。倒是导演戏外的各种八卦,对我来说比电影有意思。

        在导演的黑历史被翻出来以前,这位兄弟被黑人同胞们诟病的地方是:娶了个白人妻子,后来丑闻愈演愈烈,更是割裂了本来支持他的人群。

       长剧Law and order的前三季,曾经有一位黑人检察官,后面偶尔出现转换了阵营,变成了辩方律师。他说对他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Are you a black lawyer, or a lawyer who is black? 对导演又爱又恨的黑人女性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吧:Are you a black women, or a women who is black? 一面是种族主义的切肤之痛,一面是身为女性的无力与无奈。

       在我看来,真正锤死导演的他那篇毫无忏悔的facebook道歉信,广受批评,他本人也又重新道歉。在好莱坞年轻黑人演员和导演奇缺的背景下,Nate Parker本能一展宏图,走上人生巅峰,现在只能草草收场,刚摸到了名利的门就被踢出去了,对此,本道德婊觉得,真是大快人心,导演活该。他应该庆幸,这些事儿在Me Too之前被翻出来,要是现在,真的点一首“凉凉”给他了。

 6 ) 黑人版的赛德克·巴莱

赛德克巴莱上映的时候,很多人说太野蛮血腥,公然宣扬暴力反抗,格杀勿论的种族复仇,这不是主流的价值观。但是毕竟片子太精彩了,血亲复仇也非常大快人心,也就没有特别批评的声音。

一个国家的诞生也是如此。基督教教人忍耐服从,宽容,但是黑人牧师的善良之心就这样一点点被侵蚀,他发现的唯一的解救之道就是暴力复仇。就像中国的农民,他也不懂什么谈判,协议,反对皇帝只有一条路,起义。当时的美国南方也是如此,你没法和南方贵族去谈什么改善奴隶待遇,提高奴隶生活水平,唯一的讲道理的方式,就是暴力起义。

当时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暴力毕竟不是好的,得有个好的名头。这也是赛德克巴莱和一个国家的诞生不同的地方,前者是为了回归野蛮的生活,而后者是为了人的尊严。导演(虽然有丑闻,但毕竟没有被判刑,所以舆论不应该如此罔顾法纪!)非常精彩地展现了黑奴牧师的内心转变,他经历的苦难和悲伤,而里面的白人也都漫画式的描写,有好的主人,但最终无法抵抗白人社会的压力,而让自己的黑奴受苦受难。

黑人是美国社会的肉中刺。谈这个话题是没有问题的,年年都有几部电影讲黑奴的苦难史,为奴十二载,撞车,某某事件,等等,黑人白人之间的罅隙真的无法弥合。但是这个电影并不只是黑人的电影,每一个渴望自由,追求尊严的人都会有所感动。

这才是美国电影的伟大之处,普世的自由价值和人性尊严,电影做到了,就够了。

 短评

想拍一部民权史诗,结果把个人不幸放大成种族对立,扯了一堆无辜的人进来搞恐怖主义。我从未见过男主这样的白眼狼,奥斯卡0提真是大快人心。

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无聊又平庸的正确。2.5

6分钟前
  • Meng
  • 较差

被这片子各种外围新闻给骗了。非常新好莱坞的拍摄方法,很好啊。此片真实的政治态度,被涂抹在外面的黑人政治正确给掩盖了,整体是不错的,研究美国文化的重要文本。

9分钟前
  • 大旗虎皮
  • 推荐

黑人版【勇敢的心】,故事紧接着就是南北战争,作为处女作,很成熟。

1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敲牙喂食,圣经洗脑,对主子人道幻想破灭,布道疯圣人民起义。克制压抑成品精良,呼应百年前影史经典,无奈现实更讽刺戏剧化。Nate Parker是个好演员好导演,可惜了

17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一般。就算没有丑闻影响,也不觉得影片在颁奖季能有什么收获。这剧本完全支撑不起奈特帕克的野心,第三幕展现的尽是黑人的残暴与愚蠢而非勇气与智慧。

22分钟前
  • 还行

宗教被奴隶主用来思想控制,结果反而成为反抗起义的集结力。主角是黑人传教士,让他有机会走出自己的庄园看到同胞,进而成为领导者-宗教就是这样,一切都在于人自己的理解和利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必须有反抗!这种片拍得再愤怒暴力都不为过。很容易联想到现在的BLM运动,不能软啊

27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2.5 装且做作。

30分钟前
  • vivi
  • 还行

仅从电影上说,技法很成熟但是对立太刻意了,小孩子演技撑不起来,整个前部分剪辑全是乱的,中间还好,高潮又有些过了。Ps:对于整部作品的争议,我只想说,导演自作自受。

31分钟前
  • 邓瀚凝
  • 还行

本着不给导演/主演送钱的态度去看了免费预映,结果发现看免费的都浪费我时间。俗套又造作的台词,模式化的平板人物,混乱的节奏构图,除了宣扬种族仇恨什么都没说。另,片中女角色唯一作用就是被强暴好让她们的男人怒而造反,确实不愧是rapist拍的。圣丹斯那些争抢这片版权的片商真是瞎了狗眼。

36分钟前
  • 快乐就这么简单
  • 很差

呵呵

38分钟前
  • 心生
  • 较差

片子太直,太煽动了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载舟也覆舟,绝对不是烂片。对信仰的主观利用比钢锯岭更有说服力,音乐很灵魂,难以想象是长篇处女作。真遗憾有关导演的话题让人没办法正视电影。

46分钟前
  • 蛇弹吉他
  • 推荐

看完电影来豆瓣才发现这片子动静这么大.......但我是真觉得这片子不咋地,完全没有新意也没什么深度地反应黑人奴隶历史事件

48分钟前
  • 骨茶
  • 较差

看在处女作的份上,三星半。有人说这片是《勇敢的心》+《为奴十二年》,然而实际上质量完全和此二者不在一个水准,无非是故事情节太过雷同《勇敢的心》,而题材则与《为奴十二年》一致。Henry Jackman的音乐托起了影片多个高潮。总的来说还是个非常套路的主旋律影片。

53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还行

什么时候拍黑奴的历史要叫政治正确了?下次拍八国联军烧杀抢虐是不是也是政治正确??

56分钟前
  • Pop Quizzer
  • 还行

过火的政治正确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不正确

59分钟前
  • Rumpleteazer
  • 较差

3.5 其实还不错,非常成熟的处女作,可惜导演生涯没怎么开始就这样被毁掉了。有矫枉过正的地方,但能接受。

1小时前
  • 徐若风
  • 还行

对这种黑人政治正确片真的审美疲劳,对,全世界都欠你们的。

1小时前
  • 烈日灼心
  • 较差

我只是怎么都无法接受他杀其主人这点,实在太过残暴了

1小时前
  • anonymous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