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法庭

剧情片中国大陆2006

主演:李保田,吕聿来,杨亚宁

导演:刘杰

播放地址

 剧照

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2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3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4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5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6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3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4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5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6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7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8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9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32

详细剧情

云南西北山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十多个少数民族零星散落于大山中,过着平静而质朴的生活。五十多岁的老冯(李保田 饰)是县上的法官,为了解决山区村民之间的纠纷,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牵着马匹、驮着国徽穿行于寨与寨之间,组成了一个奇特而庄严的流动法庭。   这次的行程共有三人,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杨亚宁 饰)是跟老冯合作多年的搭档,如今退休离开工作岗位,此次正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彝族大学生阿洛(吕玉来 饰)接替杨阿姨的位置,书卷气极浓的他与经验丰富的老冯格格不入,这一趟既是他的首次工作尝试,也是他的新婚之旅。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留下他们几多喜乐辛酸……   本片荣获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最佳影片。

 长篇影评

 1 ) “马背法庭”应遍走十万八千里

和很多人一样,主旋律电影入围威尼斯,成了我最初关注它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李保田这个在我儿童时代就占据电视屏幕的实力老将也是吸引我的地方之一。《马背上的法庭》,片名就够主旋律的,于是我并不抱太大希望看了一遍,过程泛泛,时不时跟姐姐聊几句。虽然如此,影片的每个细节,基本上还是从我眼睛到大脑打了个转。

刘杰曾担纲《十七岁的单车》摄影指导,《马背上的法庭》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令我想起同样干摄影出身,凭处女作就能勇闯国际电影节的顾长卫,他们俩的“经历”差不多,而《马背上的法庭》中的另一主演吕玉来,正是顾长卫《孔雀》中,弟弟的饰演者。

我一直在《马背上的法庭》中找《十七岁的单车》或者《孔雀》的影子,就画面而言,前者似乎粗糙得多,而后两部,多少有些唯美过度的感觉。或许是出于对影片自身需求的考虑,刘杰不得不这样拍摄,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尽管美可以从无数个角度来进行诠释,但在略显荒凉的红土地上,观众是很难进行联想的,如果都拍成《那山那人那狗》那才叫失败呢。

故事发生在云南西北蜿蜒的上路上,五十几岁的法官老冯,因政策变动即将退休的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和第一次下乡的彝族大学生法官阿洛,还有一个特殊成员“老马”。他们从鸡喉寨开始,到鸡肚寨,再从鸡肠寨到最后的鸡尾寨,这几个地方分别居住着傈僳族、普米族、纳西和彝族。“马背法庭”就在这些地方处理着一些在外人看来稀松平常鸡毛蒜皮的“案件”。

老冯说:第一次徒步这条线路时感觉像似一泡屎被拉了出来。我觉得,这句话正是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所在。偏远的山区,人们法律意识极其薄弱,在他们看来,地方规矩和千百年习以为常的认识,要比“法律”合情合理得多。老冯和老冯的“马背法庭”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纳。就像吃进人嘴里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充分吸收,哪怕最后“像一泡屎被拉了出来”。

我们姑且抛开相关政策对少数民族的照顾和山区的特殊性。在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或者说法律常识是奇缺的,有几个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多少条?(包括我自己)当然,这也是一种奢求,问题是人们本身对法律的“需求程度”又有是多少呢?肯定值得商榷。别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就连我从小长大的城乡结合带,都有类似的徒步法官在做着影片中类似的事情。大伙普遍将日积月累的判辨习惯当作衡量是非对错的基础,于是顺其自然地,“马背法庭”便运用而生,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处理各种纠纷,而是进行普法工作。

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在我看来,很大部分原因是它如实地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是必须被重视和改变的。最后,我把在豆瓣上看到的网友KavkaLu的观点作为此篇文字的结束语:“我相信只要中国电影史够公正,《马背上的法庭》应该进入电影史,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并不因为它是一部朴实的纪实电影,它更加深刻的意义是属于中国城乡法制史,属于一个前进中的国家。”

 2 ) 马背上的法庭还是马背上的国徽?

谈及中国本土的法律电影,《秋菊打官司》与《马背上的法庭》常常进行对比。前者体现的是一种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撕裂,秋菊骂了村长断子绝孙,村长踢了男人下体,秋菊试图将乡村秩序下的生育议题引发的纠纷诉诸现代社会的法律程序加以解决,而最初村长赔偿两百块并未道歉给说法,秋菊逐层上访到市里只为说法。而最后村长不计前嫌雪夜里送难缠的秋菊去生产,秋菊生了儿子也打破了断子绝孙的“诅咒”。满月酒上,村长却被认定为犯罪,以秋菊的尴尬结束。后者则体现的是中央推行法律与地方原有秩序紧张,电影与其说是马背上的法庭,不如说是马背上的国徽。在这个边陲小城,现代司法制度为民风民俗让步,无论是老冯砸水罐解决妯娌纠纷,而是祖坟被别家猪拱了,都是现代司法制度的无力与妥协。马背上的“法庭”并没有适用现代法律,而是依据当地传统的人情秩序。所以马背之上无法庭,而只有国徽,法官一行人所做的更多是宣扬治权的存在。《秋菊打官司》结尾秋菊的尴尬,《马背上的法庭》结尾唯一留下的老冯失足坠崖,前者是现代社会法治战胜乡土社会的人情;后者则更多是地方原有秩序顽强有力地抵抗着中央治权的触角。

冯象批评现代法治概念,认为现代法治本质是一种基于资本与权势的压迫,“法治建成之日,中国会沦为资本帝国的行省”。此言有些危言耸听,但也导出了其对于法治的担忧:何故一种秩序得以推行全国?这背后不是普适性与地方性的对峙,而是在于两种地方性对峙中,一种地方性知识掌握普适话语权,进而通过“国徽”加以全国推广。杨阿姨及摩梭族所奉行的走婚制度与当下婚姻制度格格不入,而杨阿姨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身份则令她处在两种秩序的冲突之中,造成杨阿姨感情不顺的不幸,折射出全国秩序借助权力推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与边陲地区对于这种推行秩序的消极抵抗。无论是萨维尼主张的“法是民族的产物”还是哈耶克倡导的“自发秩序”,都可以为这种困境提供学理上的解释。而法官也只能在两种秩序之中斡旋与调解,而杨阿姨作为民族法官被清退、阿洛携未婚妻出走、老冯失足坠崖,也许即在证明两组秩序妥协的不可能。

不单是法官在解决纠纷的过程中通过“马背上的国徽”显示国家治理权力的渗透,法官群体本身亦是如此。杨阿姨作为民族法官,进入法官队伍看重的不是其法律专业能力而是其摩梭族身份,看重的是民族法官对于少数民族更容易接纳,是基于民族政策的考量。更常见的例子则是“军转法官”,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推行的专业军人进入政法队伍,更多的则是基于解决退伍军人就业的考量。当法院成为国徽之下秩序的触角、利益的考量,而不是如其希冀的理性、正义的崇高概念,法官与法院又该如何寻找自己的定位?

 3 ) 法与传统习俗的博弈

在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课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部法律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实话说,如果不是老师在课堂上放映,这是一部我绝对不会主动打开观看的电影。可是,当我静下心来认真地看完这部电影时,我受到了莫大的震撼。 首先为什么说我绝对不会主动看这部电影呢?《马背上的法庭》可以说是一部国产小众的主旋律电影,整个影片给我的初印象更是浓浓的乡土生活气息。这和我平时的观影风格完全不符,而我对主旋律电影的刻板印象也一直是“假大空”。 当然后来“真香”了。但是对于我这个并不是特别懂电影的人来说,打动我的不是电影的艺术技法,而是它能够引发深思的法律主题,和完全不会“假大空”的法律人真挚的情怀。 我再来梳理一下电影的大致情节:影片讲述了云南山区基层法官老冯骑着马驮着国徽翻山越岭给山民断案,7天走了3个寨子,断了5桩鸡毛蒜皮的家务事,最后疲劳过度,摔下下山崖而亡的故事。(摘自百度) 在这里我也不过多地评价这部电影的艺术技法。《马背上的法庭》就像是一部朴实的纪录片,反映了中国城乡的法制建设。作为一个刚刚入门的法科生,我也只能谈一谈法理上的浅显的体悟——即是横贯在整部影片中最为突出的一对矛盾——法与传统习俗。 稍稍查找资料就可以知道,地方习俗与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一直都是国内法学教授、专家研究的重点领域。在普遍存在的冲突与博弈中,国家法律往往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表现在缺少公信力和权威、案结事不结等等。 正如电影中的云南西北山区,现实中还有很多落后的地区,传统习俗根深蒂固。或许它们中的一些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准则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因此《民法总则》第八条明文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传统习俗中许多落后的、封建的因素,它们对法治建设阻碍极大。 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呢?许多法律社会学家给出了他们的研究结论:确立合理的价值,辩证地看待地方习俗之优劣;摒弃法律同化习俗的思维,形成二元平行的良性互动模式;在立法中重视地方习俗的作用,以地方立法为纽带,构建风俗习惯与地方立法之间的纽带…… 毫无疑问,这些研究结论都很有权威和道理。但这样看下来,我很难体会到它如何真正落实到中国农村,这些结论也显得有些遥远陌生。因此,当我观看《马背上的法庭》的时候,我能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这些问题与人民之间实实在在的距离。 正如我一开始就提到的在中国农村法律遇到的尴尬境地,电影里面都有体现。 如何增强司法公信力和司法人员的权威呢?电影里面的关键物件便是——国徽。它贯穿了整部电影,是国家的象征。国徽在颠簸中前进,甚至经历了丢失事件,这反应了法律真正进入中国农村面对的是极大的阻碍。而老冯对国徽的重视与守护,打动了村民,即是提醒司法人员自己一定要做到对国家敬畏,对法律信仰,才能打动、影响他人。 还有案结事不结。正如电影中的一个案件,别家的猪拱了自家的罐罐山,老冯在判完了此案以后,事情也还未真正解决,被告仍是不愿意去牵猪,原因也是极其封建迷信,而老冯用自己的耐心与真诚才真正地解决了案件的后续。老冯有着的是什么呢?不是多么渊博的法律专业知识,也不是作为法官的权威,而是作为一个朴实的人民对于这些村民们深刻的理解,与对他们的精神家园最真诚的守护。 很明显,在电影之中,阿洛这个角色和老冯是一个鲜明的对比。阿洛更像是当代大部分乡村法官。严格遵守法律,具有更为先进的法律理念。客观看待的话,很多时候我们法治建设强调的更多是这种专业型的法律人才。 而我可能不成熟的看法是,我认为比起先进的法律理念和专业的法律知识,作为司法人员,尤其是中国农村基层的司法人员,更需要的一种信仰、情怀和理解并灵活调试的能力。 在无数贫穷落后的地区,在知识的光芒很难照射到的地区,在温饱尚且不足更难谈素质的地区,需要的不是法律的条条框框,而是真正有人低下身子,一点点地瓦解固有的价值观念,让法律维护的公平正义渗透到他们的生活。 在这场法与习俗的激烈博弈之中,我却看到了最柔软的部分,法律人的情怀。 感谢在大一有幸观看这部电影。

 4 ) 调好消化系统,赶山路别打瞌睡——看主旋律小众电影《马背上的法庭》

早就听说这部在宁蒗县拍摄的“主旋律小众电影”,送去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同时,它也在广州银幕上出现了,因为小众,它只能出现7天,并且只能在珠江院线的三家影院每天各自播放一场,据朋友说,就拿了2000多块的票房。不知道威尼斯捞回个奖能不能让它在银幕上多呆些日子,多吸引点观众。
因为担心下画,我这个蹭电影看蹭习惯了的娱乐编辑终于在今年第一次自己掏腰包,花25的打车费奔赴中华广场,并为这2000多的票房在贡献50块。片子的获奖并没吸引更多观众,放映厅里连我,一共坐着6个观众。
缺乏娱乐性,让《马背上的法庭》不可能像《疯狂的石头》那般值得炒作,但我还是要尽我所能想更多的潜在观众推荐。

电影人物:消化系统般的山路体验
从傈僳族的鸡喉寨开始,到普米族的鸡肚子寨,再从纳西族摩梭人的鸡肠子寨到最后彝族人的鸡尾巴寨,如果有这样一条徒步线路被我等精力旺盛并永远好奇的户外爱好者在云南省宁蒗县摸索出来,那得感谢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中的李保田。他在片中扮演的老冯如此形容第一次徒步这条线路的感觉:像一泡屎被拉了出来。姑且不论这些寨子是否在地理上确实存在,这样一条线路也真可谓是一次消化系统之旅。
消化得好了,就成为又一次可供炫耀的户外山野经验,消化失调,那就可能有生命的代价,这在电影故事和现实生活里都同样适用,并且这电影本身就是相当现实主义的。所以电影里的摩梭人书记员杨阿姨反复交待老冯:“赶山路别打瞌睡嘎。”
可谁都有消化得不好的时候,将近退休的法官老冯在往宁蒗县城、往他丽江市妻女那边赶回程途中,还是去汹涌的金沙江支流里陪伴长腿去了,长腿20年前同样也因打瞌睡掉沟里去了。那匹失而复得的老马驮着国徽站在崖边,国徽在落日的辉映下很是耀眼。那是电影里的,而在它放映的真实现实里,2003年9月,法官魏余发和书记员马永志在执行“流动法庭”任务时,不幸坠入河沟……

电影所指:司法消化系统在民族风俗前的不适
“‘国徽正吗?’每次下乡开庭前,云南省宁蒗县法院的工作人员所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选好挂国徽的地方”,《南方周末》在2003年8月就做过一个也叫做《马背上的法庭》的专题。不论是从文字还是影像,我们都被转述烙下了这样一个乡下法庭的画面:2张简单的木桌,分别在两块纸板上写着“法官”、“书记员”,被告和原告在院子里或蹲或站,国徽挂在土基墙面上。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国徽于司法行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千百年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土壤里,传承的风俗和长老的判断才更具公信力,远胜于百般漏洞的“村民公约”甚至法律。“在这里现代司法体制就像驮在马背上的国徽在颠簸中缓缓向前行”,导演刘杰这般认为。
于是在发达地区都时常遭遇消化不良的司法体制到了边远地区就更加水土不服,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要体谅村民固有传统,一切都不能硬来,这就更需要在执法过程中挣大双眼不打瞌睡。所有村民都坚信法官最讲道理、最公平也最能解决问题,但普米族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的内容包括一场法事,摩梭人只愿自己处理偷盗问题,彝族老爹一赌气不愿嫁女了。面对这些特殊情形,司法显得如此尴尬,刚毕业的彝族大学生阿洛甚至以为用一句“封建迷信不予立案”就能打发被邻居的猪拱了先人坛子的原告,完全不知这几乎引起两个宗族大规模的械斗。

电影背景:民风民俗的准确消化
故事本身反映的现实问题已经很具戏剧张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分散观众对背景中的民俗风情的注意力。但在我相当有限的民俗知识体系内,还是感觉导演对片中所涉及的风俗民情消化得挺好。对白上,除了李保田这个外来法官总在每句话末加个语气词“嘎”有些许奇怪外(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外省法官为融入当地生活所刻意做的语言适应),其他对白都是准确的滇西北方言和我觉得正确的纳西话。布景上,就照着原模原样的村庄拍,根本不需要布景,摩梭人的屋子和彝族的院子的确就那个样,而书记员杨阿姨的家从门面上看来似乎就是旅游最旺地区——永宁乡泸沽湖畔的落水村。外景中的山路现实里也真是那样,每个才到高原的乘客都会对丽江到宁蒗的公路旅程提心吊胆,因为在那他们的视野和老冯一样宽,满眼悬崖和江面。摩梭人杨阿姨在司法系统工作多年,如今因学历和职位挂钩才被一刀切,回到村里,错过了最好的青春岁月,按一向的传统习俗,住在母亲这边的花楼里,还能等来“人海茫茫难相爱,相爱就该到永久”这样的《花楼情歌》吗?“老冯,什么时候也到我家里走婚嘎”,姐妹们这样开着玩笑。这是真实的摩梭人,公有制下的没有占有欲的摩梭人,于是他们会为马和国徽的失窃而倍感痛苦,觉得对不起老祖宗。
当国徽被发现躺在草海里,村民问“是金还是银的?”,老冯告诉说:“它就和你们的佛一样贵重”,有着朴素信仰的村民立即拆卸家家户户的门板,铺到草海中央,拿回国徽,并挂在火塘中央,彻夜打歌欢庆。“火塘是那样的温暖,我是这样的温柔,玛达米”。这是主旋律的,是聪明地弘扬爱国主义的,不强制,不做作,不让人腻味。

电影背后:小众电影在苛刻的电检大环境下的一次成功消化
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这部个人化的小众艺术电影同时成为了建党85周年的献礼影片,和《天狗》一样,这是小众电影在苛刻的电检大环境下的一次成功消化。中国在急速的现代化进程中,遍布着可观的现实主义题材,它们或如同珠三角代工工厂般触目惊心,或如同电站建设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般充满争议,或像西部代课教师问题那样让人心酸无奈。每个个体都充满了丰富的故事,即便真如贾樟柯所言变化已然停止,我们也早该凝固出一幅精彩的银幕现实主义图景。但“发展优先于人权”的指导方向,让这些现实也成为电检制度下的敏感部位,摸不得、碰不得。不忍这些故事如此被埋没的艺术家和纪录者们只好睁大双眼、小心翼翼地不要在这条崎岖不平的现实主义山路上打瞌睡,或一个控制不住的兴奋跌落“禁片”的悬崖。
然而,《马背上的法庭》并不需要这般鬼鬼祟祟地摸黑拍摄,它不是让个人化表达驰骋的艺术电影,也不是狠揭现实伤疤的纪录片,而只是因缺乏娱乐性而成为小众影片,也因严肃性而成为主旋律影片。它在再现现实、反映问题的同时还讴歌人性、表达感动,这是绝对安全和政治正确的,它也没迎合谁胃口的必要,将“马背上的法庭”这个真实的存在自然而然地给我们认识、咀嚼并健康地消化了一遍。“我拍的是一部给静下心感悟生活的人看的安静的影片,问心无愧,电影是不骗人的,导演的心思全在片子里。只要心够纯净,影片在电影节和电影局面前,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两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刘杰如此相信。

打开云南NGO项目点地图,可以看到众多还在操作中的和扶贫、艾滋病防治、防范毒品、环保、青少年教育有关的项目,但愿这一切都能让贫困地区消化系统更良性和健康。

 5 ) 亏你还是彝族嘎

     我记得《乡土中国》里有一句话,“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现有一番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制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

   《马背》讲的大体是这么一个故事。

   我不愿意把《马背》看成一次英雄事迹的文艺记录片,不愿意当做是什么不顾艰辛誓死守卫国家的宣传片,更想把它看做一个关于法治秩序下乡的探讨。

    阿洛说: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支持封建迷信驳回了请求。老冯说:亏你还是彝族嘎。

    阿洛说:哪有提出离婚的一方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说法。老冯说:亏你还是彝族嘎。

    阿洛娶媳妇进门的时候,忘记穿结婚的服饰。老冯说:亏你还是彝族嘎。

    阿洛说:我们是合法夫妻!老冯说:你就不能等你老丈人气消了?亏你还是彝族嘎。

    虽然只看了序文,《九人》的读书笔记还是被我成功编出来了。我主要编的也就是法律需要自由,是国家层面的事物啊什么的。

    看完《马背》,我想再加一句,规矩是自古就有的,法庭则是现代的产物,包括法官、法律。

    当一个社会还是靠阿妈靠菩萨靠罐罐靠村主任的“村民公约”做决定的时候,法律要如何进程。

    比这个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法官是个有现代文明的人,是个已经把那些传统几乎忘记的人,是个讲道理甚至只讲道理的人的时候,法律又要怎么继续?

    阿洛最后走了,我不知道他去哪,可能去县城了,或许会回来。不过我知道,终究会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大学生来到这个地方做法官。

    只是,没有了老冯的年轻人要怎么在法律和习俗的选择中建立法律的威严守住自己的信仰。

 6 ) 《马背上的时间》

                                        《马背上的时间》
马背上的法庭,初看之下“法庭”这一叙事载体,似乎可以有很多想象的空间。事实上是,它不是记录片,没夹带导演个人表达,也不娱乐,只是很心平气和的讲了一个故事。
       法官老冯和他的助手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牵着马匹、驮着国徽穿行于寨与寨之间,组成了一个奇特而庄严的流动法庭。为各个寨子判决大事小事,寨子的村民见到他们来,也会互相打招呼,与其说是法官等人的工作在这里,更不如说是他们的生活、人生融进了这里,一切那么平常。
       平常,正是导演给全片设定的一个语境。老冯,干了几十年流动的法官,亲眼目睹过同事跌下山崖的死,正直忠厚而又带一点中年男人的痞气,经历多看得真也说得少,一个典型又不起眼的主体。
        电影人物的设定,老冯,年轻大学生,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随着从鸡头寨走到鸡尾寨,摄影机从开始的远景,到慢慢的迫近,走进三个人,三个人的故事徐徐牵引出来。年轻大学生像是年轻时的老冯,杨阿姨身上,看到其与老冯发生又未曾发生的故事。
      “发乎情,止乎礼”,时间给人最大的影响,怕也是这几个字了。年轻大学生对老冯有意见(准确说是误解)时,是教导?还是解释?——滚——看似粗鲁无礼,却丝毫不觉过分。该说什么呢?时间自会交给年轻人一些东西。
       纵有千言万语,也能相顾无言。四妹子跟老冯讲“什么时候来走婚时”,已入中年的老冯也用笑来化尴尬,最后和女书记员告别时对话“这辈子有件事没做,很后悔--啥?--顿了顿,又只轻轻吐出一句”忘了噶“。老冯两次情感表露的高潮,第一次,年轻大学生结婚时,醉酒,或是酒醉人;第二次,深夜,与女书记员对话。两次在喉的话,都回去了。
      马背上的法庭,粗看是讴歌,细看确是道平常。时间给我们的,和让我们不见了的东西。人人有份,人人也都在经历。老冯跌落死了,女书记员退休了,大学生继续。人生中那些说出口的,感动的,羁绊的,未曾说出的。都在,也都走了。

 7 ) 衣服还没洗干净,人生就已经讲完了

衣服还没洗干净,人生就已经讲完了

文/小古

剧终的镜头是这样的——老冯独自一人牵着马,回到当年的同事长腿失脚滑下去的悬崖边,对长腿说“昨晚我又梦见你了,长腿,你还是那么年轻。可是我已经老了,昨晚牙齿也掉了一颗”。然后,牵马回到天将黑时的山路,一个趔趄滑入山沟,马匹独自走向前去,天很快地完全黑了,而老冯却再也没有出现。

中间,夜半洗衣,老冯和杨阿姨的几句对白,谈起两人这一生的职业和家庭,衣服还没洗完就没话可说了。

一个多活了几十年,一个永远那么年轻。老冯和长腿,究竟谁更幸福?谁更幸运?

按照习惯性的分类,这是一部“原生态”的影片,它老实地呈现出云贵大川彝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的风情,有许多非职业演员的参与;这是一部“主旋律”的影片,一个为鸡毛蒜皮的官司而奔波在藏在深山的群寨,一个把国徽当成自己的图腾的老法官;它也是一部向《黄土地》致敬的影片,从色彩、台词和故事结构,都能看到那种荒凉和悲壮的影子。

不可否认,我们中的很多人是冲着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的名头去找来看的。片名《马背上的法庭》已经把故事讲清楚了,老大学生法官老冯,带着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阿洛,因没有文凭而被提前退休的少数民族女书记员杨阿姨去山寨办了一场不归案,这是一个不需要悬念的故事。半记录片的形式,平视的视角,只是为了使我们相信,这是真的。

其实,有什么不可能是真的呢?妯娌为了一个两块五毛的坛子分配不匀而闹上法庭,因为一句话不周而导致人命案,贫苦不堪的山民,执拗地发出示威的干嚎,在我们看来,像孩子一样冲动、易怒。我们虽未曾体验过他们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遭受过与他们类似的困苦,我们的丑态是一样,只是表演的形式不一样,仅仅是换了一种谄媚语气来干嚎,仅仅是换了一种斯文但更阴暗的方式来争夺而已。焦灼不安的时刻,如困兽的你我,何尝不曾变形地挥舞过自己的双手,何曾不气急败坏地狠狠跺脚?

有批评者也把矛头对准导演的摇摆,就是这个视国徽为图腾的老法官,竟然判被告给原告做一场法事,在债务官司无法了结时,傻乎乎地掏出150元买了一条几斤重的猪崽。法律在这里败给了民俗和旧规矩,法官死于苍老和孤独。虽然,他一辈子都在这些深山险沟用一匹马拖着法庭。不难理解,几个山民最后说再也不来打官司时,他恍如天崩地裂,因为在他看来,他一辈子的努力,就是为了让山民来打官司,就是要他们承认这个马背上的法庭,在这样巨大的打击下,所以他的死亡也不意外。以我们的判断力和行事习惯,我们照样很难相信,因为不堪民俗、亲情和法律之间的冲突而带着新娘子逃跑的阿洛(正是他的携妻逃离,使那几个认为法院的人破坏了彝族的规矩的山民说出了那一番话),会最后继承了老冯的路,去重复着他的生命。

我们会相信,这个世界上的困苦和不堪。我们不难给视野或视野之外的世界涂抹更多的灰色。但是,我们并不会轻易相信,那一个个孤独的补天者的存在。怀疑,或者认定那是一种谎言。所以,当我们带着好奇,带着对风光的获奖作品的先入为主的框框,进入这部老实的影片,我们能收获的,也许只是疑惑。

失去了确信能力的我们,因此无法判断,无法回答,究竟是永远年轻的坠崖人更幸福,还是老到了掉牙齿的赶路者更幸福?

 短评

找一些小众电影的资料,突然想起了两年前看过的这部电影。窃以为这是中国传统电影的传承,几乎能和《那人那山那狗》媲美的主旋律小众影片。

8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阿洛就是年轻时总想着公平的自己,老冯啊,奉献了一生在这里,被体制无情抛弃的杨阿姨,老祖宗的规矩与法,孰重孰轻,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10分钟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推荐

叫嚣着的成了逃兵,默默的人守住了尊严

12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现有一番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制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

16分钟前
  • 周颂来
  • 还行

刘杰“法与情”第一部。讲的是云南乡下的事,结果真就在丽江下面的村子拍的,天然的具有半纪录片的性质。透过电影看世界,乡村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却没想到结尾如此硬核苍凉,但也合理合情,或者说,这是这位乡村法官的最好归宿了。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镜头伸向的乡民,自私,撒泼,令人厌恶。镜头下的他们并不愚蠢,相反,精明中透出的是刁滑和物欲,呈现的是一个因“现代性”的侵入而极端变形的社会脸谱。老冯面对“利益高于一切”的当事人时,用近乎“贿赂”的方式处理案件,这是他失败的内在根源。司法现代性运用最后只能成为消化不良的排泄物。

23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法律下乡,好不一样的生活

25分钟前
  • Rangering
  • 推荐

摄影很好,李保田演技不错但充满了极度的不和谐,主要是口音实在让人出戏,“嘎”,嘎你妹。剧作过分戏剧化,还有烂尾之嫌(阿洛一线收的太草),大问题还在于对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化呈现。神来之笔是国徽。这类题材最好的还是《那山那人那狗》。

30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人这辈子就这么多,衣服还没洗干净就说完了。”人的无力比法的无力更具破坏性。

34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某个豆瓣红人又高贵冷艳了,“嘎”是云南方言的惯用尾音,大概云南人要说法语您才会觉得又自然又真实您才肯入戏?

39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给三星也有点勉强,有副作用的主旋律电影。

44分钟前
  • 合纥
  • 较差

我对中国电影总是非常宽容的...

49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刘杰的导演处女作,看起来是部主旋律电影,但深山之中,法律之外,依然是人心与人性。三位主演都演得很好。

50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很中国的嘎,景色很美嘎,问题蛮多的嘎,最后老冯怎么就不见了嘎?

54分钟前
  • ∑×pe℃t.
  • 力荐

法学人士推荐电影,如果不感兴趣的建议不要报法学了

58分钟前
  • Klematis
  • 推荐

剧本人物传记多样性,经典的老手搭新手,老手体现中心思想,新手作为观众视角代入剧情,还加了一个少数民族法官兼翻译,人物形象特别丰满。法外开恩,人情世故,有争议却感人。李保田的弯管子方言太出戏。静态场景很好,一到剧情衔接的地方,控制就稍显逊色。

1小时前
  • 小A
  • 推荐

坐标云南,“老司机带带我”。主角是“人民的盾牌”,展现他们面对复杂的基层事务时,立于特殊的民族宗教情境,如何在法律之外兼顾伦理和人情。没有刻意说教,却用新与旧、文明与蒙昧、法律与道德的碰撞,悄然完成对爱国守法重人情的询唤。阿洛线收尾草率,老冯结局猝不及防。片尾曲闻似少数民族嘻哈。

1小时前
  • 喻鸣
  • 推荐

政治课上看的。

1小时前
  • 宅拾叁
  • 较差

感谢CCAV让我看到了这个片嘎。李保田的嘎嘎嘎嘎实在是太郁闷了嘎。围着国徽开篝火晚会实在是太囧了嘎。

1小时前
  • elimu
  • 还行

两面谈。老腔调。还是有平实的美。丽江宁蒗,真实改编。

1小时前
  • mecc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