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琬与陆游

剧情片中国大陆2017

主演:吴凤花,王敏,张学芬,廖琪瑛

导演:王一岩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5

详细剧情

唐婉与陆游从小青梅竹马,但因陆游母亲无后为大的封建思想,致使有情人被迫离散。在国难家恨面前,唐婉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爱国、敢爱、敢恨的古代才女形象。

 长篇影评

 1 ) 此“精品”无法加精

我没想到有朝一日,我会特地在豆瓣上建一条花帅的词条是为了骂一骂这部电影。本来这部电影,看在花帅的面上,我是准备打3星的,但后来真的是越看越气,倒是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了,觉得实在是有必要把这些写下来,不然这部电影就真的白看了。

绍百这两年频频拍电影,对它的意图,作为观众来说多少也是有点察觉的,一来可能想借此打开更大的市场,第二个可能就是想要留存一些正儿八经的影像下来,这部剧虽然不能算是绍百出品,但是花帅作为绍百的主力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代表着剧团,这部戏的质量实在是太差劲了!

先说唱段。几位主演,个个都是说得上名姓的演员,一些还是梅花奖得主,说唱得难听,是不至于的,但问题在于也没有出挑的唱段。听戏听戏,首要一个字,在听。一出戏,纵有千般不是,只要唱段出挑,它别的瑕疵大都可能被忍一忍。远的不说,就说绍百自己的《狸猫换太子》,这出戏是有逻辑硬伤的,但是架不住它每一个唱段拎出来都十分能打,旋律之悦耳,唱腔之上头,使得它常演常新,稳稳当当坐在绍百招牌戏目之一的位置上。而《唐琬与陆游》?难听的唱段是没有的,但好听的,也没有,只能说不功不过,耳朵听着不难受,因此它什么瑕疵也遮掩不了。

比唱段糟糕的是伴唱。本来嘛,越剧电影里面,观众总是会期盼是越韵伴唱的,但总有些戏,它不走寻常路,用的是普通话。行吧,你用普通话就普通话吧,我忍忍也就过去了。可此电影的匪夷所思之处在于它居然是一部分用的越白,一部分用的普通话,最为夸张的是陆游和唐琬的两首《钗头凤》居然一越一普,甚至在结尾部分,一起放完了两段曲子,是阿花唱的不香了,是吗?

第二个说画面。电影2017年上映,当年播出的电视剧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楚乔传》《白夜追凶》等——这是一个阿宝色早已过气许久的年份,甚至逐渐开始被人嫌弃色彩过于艳丽,而此电影却还使用了巨饱和的阿宝色,无论是作为推广来说,还是留档来说,选择这个色调都并不明智,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绍百的许多电影,都偏向于这种艳丽的色调,也许是为了显示戏曲并非古董,而是同样朝气蓬勃?但在近几年莫兰迪色大行其道的时候,这种色调反倒成了扣分项。

事实上与其增强画面的饱和度,不如增加精致度,足够的精致,往往可以使人忽视与当下流行不符的色调。而非常不幸的是,这部电影的色调没跟上时代的步伐,精致度倒是跟的很紧。作为女主人公的唐琬的造型,在戏曲一贯极尽浮夸繁复的造型里显得格外的朴素,无论是服饰,还是发型设计,简直化繁为简到了极点。不是我要攻击演员的外貌,而是真的,本身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了,也不是娱乐圈明星那种倾国倾城的容貌,妆容、发型还不好好设计修饰,高清镜头一怼,本身的容貌缺点根本无所遁形,别说减龄了,不被认为比实际年龄还大都是不错的了,还要演成十几二十的小年轻,真是离了谱了——而相同的问题也出现在各类配角身上,她们比女主略好些,仅仅只是因为她们更年轻些,而且她们打酱油的成分,也不能让人对她们提出什么要求。此处放个反例,绍百自己2020年的《李慧娘》的女主造型就做的相当不错,且不说素素本身比李敏年长,这电影还是3年后拍的,但那个妆造叫一个我见犹怜啊,精致度是本片所不能比的。

而除了色调造型外,最重要的让我不能忍的是对镜头的运用,在豆瓣查阅了一下这位导演,拍的电影,除了纪录片,鲜少有评分的。在此电影中,对镜头的运用,不能说很精妙吧,只能说是非常糟糕。不停地远近中镜头频繁切换,还特别喜欢拍演员们衣袂扬起的模样,一定觉得自己拍出了好唯美的画面吧!我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导演的这种自我沉醉。

以下为最夸张的四个连续镜头的切换。“错错错,错在……”光看字幕都可以想见,这一句的唱腔编排并不会悠长,就这短促的四个字,她满满当当地从近景切到中景,又切到远景,最后还切回了近景,一定是很好地满足了“啊,这绝妙的画面设计啊!”的臆想吧!其余场景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是但凡在室外,她就会开始不停地切镜头,对于观众来说,不仅有种打断叙事的感觉,还能满满感受到导演的那种“快来欣赏我画面的精巧”的自满感。

第三,关于剧情编排,此剧剧情之老套我便不说什么了,陆游与唐琬本身也是一个耳熟能详到耳朵起茧子的故事,但是!就算是老套的剧情,我也拜托你认真写好不好?老套就能糊弄了嘛?先是陆母强行休妻的骚操作,先不说陆游同不同意吧,陆游父亲,一家之主,一个明显有着自己主见的一家之主,在出妻这种大事上,没有点头,居然光凭着陆母的一厢情愿,能休成妻,也是离谱。Ok,你说陆父拗不过她,最后没办法同意,那后面陆游让书僮给赵士程带锦书,转头就被陆母没收烧毁了,当下书僮没办法告诉陆游,ok,我接受,结果硬生生过了八年,直到人家来还凤钗了,书僮才不紧不慢说出锦书的事,我都服了,你就说说这编排合理吗?对于这一段剧情安排,直到后面伴唱来了一句锦书难托,我才明白过来,好家伙,这是为了《钗头凤》这首词,硬编剧情呢?主要矛盾全靠强行编造,明明老套到不行的故事,却连一个水到渠成都做不到。

而除了剧情生硬,在台词上,像以下这种过于现代化的用语我就不说了

居然还出现了以下这种奇奇怪怪的话术:

老爷子,你知道什么叫孤吗?孤,无父也。别管人妈在不在,既然要托孤,不好意思,老爷子,您得先去地府。

八年后,唐琬与陆游在沈园相遇,唐琬派遣身边的丫头给陆游送去肴馔和酒水,这位小丫头说话就有意思了,

她称呼陆游为少爷,自家姑爷为老爷,自家小姐又是少夫人,一时间真是不知道谁配得谁,老爷的夫人称为少夫人,真是妙哉妙哉。以上两点不过是我起了心思要来网上评论后注意到的,前面有没有更多,只能说不可知了——毕竟我也不愿意再去刷一遍了。

作为越剧编剧,文学素养匮乏至此,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称呼这个,甚至不需要什么素养,仅仅又简单的逻辑能力就能反应过来有什么问题。

而此故事,今年又重新拍了电影《钗头凤》,主演还是阿花和李敏,不知是为了一雪前耻,还是如何,但我看导演还是这一部的导演,我真的只能祝好,希望能确实转“精品”,莫要再浪费观众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及经费!

 短评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