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情片美国1970

主演:艾伦·阿金,马丁·鲍尔萨姆,理查德·本杰明,阿特·加芬克尔,杰克·吉尔福德,巴克·亨利,鲍勃·纽哈特,安东尼·博金斯,宝拉·普林蒂丝,马丁·辛,强·沃特,奥逊·威尔斯,鲍勃·巴拉班,苏珊·本顿,诺曼·费尔,查尔斯·格罗丁,奥斯汀·潘德尔顿,彼得·博内兹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2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3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4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5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6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3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4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5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6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7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8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19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4 16:12

详细剧情

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一部黑色反战喜剧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有很多官兵想法逃避飞行任务及获得不法之财。本片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黑色反战喜剧,开始的片段拍得很有气派,但其后的发展却稍嫌混乱松散,未能贯穿主题。不过,有许多片段都拍得相当出色,而且娱乐性不低。

 长篇影评

 1 ) 没看过原著者莫看~~

我是说没看过原著就不要看这部电影,否则要么你感觉他们高深莫测,要么会觉得他们在装B作假,但事实上,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至少这样一部条理复杂的荒诞派代表作能用镜头表现是很不容易的。

CATCH-22_22条军规
从我很小就知道的名字,而现在长大好久了的我刚刚看完那部电影。
有种想立刻拿来它的英文版狂啃一遍的冲动,但是手头连中文版都没有。

可以说这是很久以来唯一一部我先看书再看电影却没有觉得失望的片子,总是很受不了自己在书里得到的情景不能“真实的”呈现在眼前,例如《发条橙》,这也是我为什么现在还没有看过一点点的文字版哈里波特。

越看越觉得开心,因为身不由己回到了我在大学第一次看这本书的那个时间,那时我是会在微凉的夜晚放下坚挺的书本,夹好简陋的书签,换上黑白红三色的运动装去操场和BILL一起跑步的,那是属于我们的夜晚;也会跑到隔壁,不敲门闯进去,直奔最里面的桌子,跟熊熊海聊一通的;还会跟猪去外面的水果摊买看不清样子的各种水果,然后卡着楼管大妈可以忍耐的极限进门的...现在那些记忆已经成了一种感觉模糊而温暖,都是因为CATCH22才让我放肆的去想念它们。那时我以为自己也是和书里一样荒诞的,我的朋友也是一群真正的疯子,我们面对校门外的世界,做着赏心悦目的鬼脸,然后大笑,说飞流直下的话,让人醍醐又无所适从,我以为我们都疯了,因为我知道世界是正常的——知道除我们自己之外的正常又怎么会疯呢?我们是第23条军规。

看着看着就想,我也要拍一部CATCH22,自己的,但也是这样荒诞的。色彩一定要明媚得晃眼(绝对不是这种看似真是的战争色调,最起码要《天生杀人狂》那么色彩繁复又比《理发师的情人》还要灿烂,还要让我的朋友们再次出演,这次要都叫上,只要他们还够荒诞,一如火星核中最本土的细菌生物。
 
22条军规里每个人都是疯子,除了约塞连(Yossarlan),因为大家都认为他疯了,但他无非是想活着,而且要以自己的方式...一直在期待那个他看到同机炮手的肠子流出来的镜头,因为那可以是许多事情的起点,但是当那个镜头如此直白而且生动的一闪而过时还是把我吓了一跳,之后忽然就平静了。于是还算满意的...

我们还是疯子吗,即使我们知道了世界是那么正常,即使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也是正常甚至美丽的,我们还愿意作疯子吗?乘着自动充气的塑料小皮筏艇逃到大海上么?我们在正常人的世界里道貌岸然的正经生活,但生活并不是那么正经的对待我们,这时候,也许只有在看起这样的荒诞巨作时才能够找到回去的勇气和路吧。

 2 ) 《第22条军规》:逃跑即自由

 文 / 沈嘉柯




获得自由应该有两条办法,一种是使劲抵抗对自己的控制,在规则当中寻找理由和依据。比如那条威权的军规。另外一种,见鬼去吧!什么狗屁22条军规,我自由行动,所以我得到自由。

所以一路的黑色幽默看下来,到最后,简直像是获得神启。几乎绝望的旭上尉听到来他修养的病房的两个兄弟说:某一个飞行战斗员在海上漂流几千里,跑到瑞典去了,成功摆脱不断增加的飞行次数,不用再参加战争了。他回想起那次遇见,阿柯四次掉进海里。那一对玩笑连连的人道出真相

他提着箱子,身上还穿着白色的病服,跳窗,奔跑,经过正在排练的士兵们,冲到海边打开箱子,坐上漂流气囊船,在乐声里,自由啊自由的划动,就这样自由了。

但就在这样之前,他目睹了疯狂的军规和荒谬的低级中级高级的全部军官们,做出的各种惨剧与残局。无法忍受不断的战争出发,一次又一次的飞行任务,别人只需要25次就可以解脱,他和他的同队兄弟,眼看遥遥无期,只能够死在战斗中。有的是被削掉了半个身体,有的是坠机爆炸,有的是死于炮弹,血肉破烂……

表面的罪魁祸首是“第22条军规”:如果飞行员想不飞行,必须是疯子,而且要自己申请;但是自己知道提出申请就表示没有疯,仍然必须飞行。

走出困顿的外部世界比较容易,而走出头脑里的军规,太不容易了。最后的旭上尉,简直别无选择,要么就是被送上军事审判庭,要么就是和两个无耻之尤牺牲飞行员发战难财的长官狼狈为奸。所幸,他听到一个光荣的榜样,那个有蓄谋,并且聪明的很的飞行员的行为(掉进海里是最好的逃脱演习)。

行动的出逃,必然要归结到观念的出走。荒谬的既然是规定,是无论如何叫人疯狂和听命的军规,那么,什么第22条,滚开吧!

其实这种现象,普通存在于任何社会任何年代。有人类历史来,必须由规则来维持秩序。但是,人的能力实在有限,并且社会结构各个方面都复杂的要命,不可能建立完美秩序。人就总是一方面享受着秩序的好处,又忍耐着秩序的可恶。秩序人定,往往被人做多种情况的利用。甚至,不合理的规定以秩序法定下来,使人发疯。多说一句,在这个问题上,意识形态是一回事。双重标准之下,就是强权,怎么做都是错,听他的就是了。

最要命的是,甚至当人的本能都叫喊着出逃的时候,仍然被服从秩序的惯性控制着,只能够做无谓的抗争,很难想到把“糟糕的秩序”丢一边去。管他妈的什么第22条军规。从电影开始,一直到最后向着海的外面出逃,整个过程都是痛苦的寻找与反复。**裸去接受勋章是消极抵抗,使劲装疯是间接想跑,跟每个人过不去是全面敌对。但,也因为发现“从上面”的腐烂而垂头丧气。那两个同样**裸无耻的头儿说,你为什么不牺牲,为了国家为了我们。咱们勇敢的主角嘲讽地反问,你们不等于国家。为美国牺牲,跟为了上校上将牺牲,八杆子打不着。

终于,最厉害的撒手锏被模仿了。这其实就是所有反抗者的最后一招,不能够妥协,那就完全打破游戏规则。我不跟你这破军规玩了。《第22条军规》是一部每个细胞都喋喋不休铺陈着自由主义的电影。铺陈着叙述着,等待着面壁之后破壁。个人的理性与群体的非理性,混合成奇妙的一锅粥。有人类存在,就无法没有秩序,在秩序内部的理性斗争,就是人自身的斗争。从前是战争,以后还会是战争与现代文明的。

 3 ) 当人不再被当做人后

非常值得回味二刷的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指代的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是某种奇怪的体制吧。这种体制它没有固定的要求,它服务于指令发出者。“你发财了,但我们都死了。”对于想要赚钱的大资本,它服务于其对利益的贪婪;“每接近执勤完任务他就增加通勤数。”对于长官来说,它服务于官僚的控制欲……

而对于被摆弄者,底层的受操纵的人民,各种各样对于制度威压的刻画表现本片也是展现得非常到位。各种强迫症般士兵列队、飞机升空,乃至于在妓院门口等待的大兵们拍摄时的构图,无不是在提醒着你,这都是“井井有条”的“体制”控制下的场面,所有被害者的不幸,也都是源自于这种自私荒谬的制度——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而任何试图背离它遵从良知、本心本性的人,都会被制度乖乖遵从者视为疯子。但事实上在荒谬制度下的那些乖乖仔们,其实才是彻头彻尾的疯子,他们思考毫无逻辑可言,他们只是行尸走肉。

那位活了107岁的老头的死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各种人类的追求,极端的或者进步的,老头都顺从,也都能顺利活下来。但只有一种追求,他活不下来,那便是一种不把他当做人看的追求。把他视为这种单纯为了资本利益的制度运转下的一个阻碍后,自然而然的,他便是需要被铲除了的了。

 4 ) “你可以想象你是我”“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我是谁”

今天在iqy上看了这部与英美文学有关的电影,关于黑色幽默,关于一些不能当作标签宣传的事情。当我看到质疑权威的言论时,我在惊讶这居然能在许可的范围下看到这样的片段;当我看到人被螺旋桨削成两半时,我在惊讶在许可的范围内居然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当我看到飞机上的战友的内脏全都扑散出来时,我在惊讶在许可的范围内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当我看到男女在床上交流时有明显的删减片段,我在想,这才对嘛,这才是在这里看电影的样子吧。

我也想撑着充气小船,逃离这些荒谬。逃离一个连文学连真实都不敢直面的地方。

 5 ) 悖论

Catch-22就是一悖论。似乎里面一直有人在做逻辑推理。
我相信逻辑培养和数学无关。

很熟悉的飞机的螺旋桨的声音。

特别喜欢那个把坠机当练习用的配角。神奇的人物。

 6 ) 黑色幽默,现在他们管它叫无厘头了

看看这张1970年的海报,你花了几秒钟才联想到周星驰《功夫》那张著名的吊打海报?
 
原著小说我是在高二的时候读的,当时是几十本现代文学里我自己最喜欢的。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唯一能记得的是“尤索林”这个名字,还有那可笑之极的第22条军规的内容,其他的全忘了。记忆是个可耻的背叛者,它正在悄悄抵消我之前的人生经验,无奈,最近我已经开始重新读自己读过的书,先从余华开始吧,一本本来,我固执地认为这比我去看新书更值得。
 
看这部电影,也属于我重温经典书籍的助兴活动之一。一开篇就飞机大炮,觉得这导演牛啊!想起姜文说自己拍阳光灿烂时:“开头要飞机坦克,一上来就把观众轰晕了算!”原来是打这里学的。导演Mike Nichols,觉得名字有点儿熟?晕,这是《毕业生》The Graduate的导演啊,差点把我最喜欢的大师都忘记了,记忆这个王八蛋!我就再骂一句。他给我的感觉是江郎才尽,最近的《偷心》Closer我特没感觉。《毕业生》差不多算是他的处女作,位列我个人前十大名单,他一举成名,三年后拍了这部《第22条军规》。
 
总的来说还是很好看的,加上我一路上不断被唤起的记忆,更是越看越亲切,原著本来就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所以本片完全不缺笑料。我还发现了很多被后人竞相模仿的东西:杜琪峰《一个字头的诞生》里的倒置镜头,刘镇伟《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还有刚刚提到的姜文,原来都从这部电影里学了不少东西啊~记忆空间的跳跃和梦境般空旷的构图,让这部电影充满着Mike Nichols的个人色彩。
 
演员我知道的已经不多了,最可怕的是居然有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这位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居然在本片中出演Brig. Gen. Dreedle(将军)这一配角,Mike Nichols的面子还真大啊!Gen. Dreedle是个类似咱们这儿土匪头子那样的空军中将,来不来就是把谁谁谁拉出去给老子毙了!这时候就有一副官出来劝:将军,您不能随便枪毙部下。老糊涂就接句:哦?我不能啊?
 
还有个知道的,是Martin Sheen,当年30岁,那叫一个嫩啊,现在他儿子都多老了?主角Alan Arkin,最近是在《爱神》Eros里看他演一个老色鬼心理大夫。

 短评

冲着小说看的电影,总不如小说好

9分钟前
  • 豆友1174140
  • 推荐

单个的荒诞情节可能稍显用力过度,可是数量的堆积导致了质的变化,从军营的轰炸开始,这个upside-down的世界的一切逻辑标准和世界观都真实且令人作呕起来。你甚至会喜欢上这个严肃起来有点像教父里的阿尔帕西诺的男主和他消极的表演方式。另:奥森威尔斯气场太强。

12分钟前
  • 落水狗工作室
  • 推荐

8.5 尼科尔斯这一部采用闪回拼贴的结构组织叙事,转场多沿用上一部作品《毕业生》的剪辑方式,它通过荒谬的充满黑色幽默色彩的情节设置刻画出了战争丑恶的一面,揭示出战争的金钱本质,其剧情之荒诞讽刺性之强都可以与同年奥尔特曼的MASH一起被称为最好的反战电影之一

16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没看过原著,也不喜欢荒诞片,这玩意真是充满诡辩做作无聊。

17分钟前
  • 小黄豹
  • 较差

6/10。叙事沿用小说将闪回、联想杂糅拼贴,开场别具特色地在朝阳升起、山水显露的生气中展开,经过的飞机一阵黑一阵白的阴影笼罩着约塞连,此时约塞连为回国与上校同流合污又被荒唐的刺杀昏迷,飞机阴影暗示约塞连的良知被吞噬,多次闪回战友濒死时的白光,约塞连良知苏醒发现遵守与官僚的协议只会葬送生气勃勃的战友,身穿白裤、划着小艇纵情大笑,在斗志昂扬的乐声中逃离了光荣的欢送队。晦涩的视听形式极大渲染了荒唐气氛,譬如梅杰少校来回渡步的背景墙照片由罗斯福变换成丘吉尔和斯大林,而米洛说服上校做鸡蛋生意,高举的鸡蛋占据构图主体吸引了上校的势利眼,远处坠毁的飞机成为谈话的陪衬,对士兵的生死视而不见。当空荡荡的屋子里老妇解释为何军警有权无理地带走全部姑娘,她埋藏在烟雾阴影的脸猛然转向光,扯下了‘‘军规’’和官僚的遮羞布。

22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黑色幽默,演员选的比较中性的喜感,不得不幽默。

26分钟前
  • 开心快乐每一天
  • 还行

原著是我大爱!

27分钟前
  • hildgard
  • 推荐

真的很乱跟书不能比…算了反正我就是来花痴又甜又娘炮的塔普曼牧师而已( ̄y▽ ̄)╭ ~~~♥

32分钟前
  • 脑子白腔荡骨鹅
  • 还行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同时又规定,凡能意识到飞行有危险而提出免飞申请的,属头脑清醒者,应继续执行飞行任务。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上级规定的次数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准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

35分钟前
  • yes girl
  • 力荐

“墨索里尼在台上,我是法西斯主义者,德国人来了,我挺德国,现在我支持美国!你会发现整个意大利没有比我更忠贞的党徒了。”“机会主义者,有点不知羞耻。宁可站着死,不要跪着生。”“你说反了,应该是最好站着活,不要跪着死。”

3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7/10)虽然两小时无法还原小说的篇幅,但电影版的情节取舍还是很有问题的,主线也不明确,每个角色的篇章都引用了一点,但却都引用不全,导致每个角色都个性不突出、戏份不完整,其中米洛的形象比小说版更差(19版电视剧虽然有美化米洛的成分,但至少人物塑造是非常好的)。氛围也没有还原黑色幽默,相较之下19版就做得比较好了。总的来说这个故事看19剧集版就行了,虽然19版存在过度删除牧师、奥尔等人戏份的弊病,但总体上还是值得一看的。

43分钟前
  • [己注销]
  • 还行

跳跃,回闪,恶搞,荒诞。不是很好看。

46分钟前
  • AP
  • 还行

重量级的文学名著改编电影,几乎不可为之作。战争片版的飞跃疯人院。这样一部黑色疯狂的讽刺电影,你可以把它当作对所有封闭系统的隐喻,作者巧妙地控制了故事中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界限,混乱的气氛构成了独特的文学气质。看完电影便有了阅读文学原作的冲动。

51分钟前
  • 门房大爷
  • 力荐

荒唐一荒到底,黑色幽他一默。

55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首先从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 很大程度上还是很好的保留了原著的内涵 再说作为1970年制作的电影 在镜头的剪辑上能够将人物的意识作为线索的 将这个故事以非正常顺序讲出来 不管怎么说还是很少见的

56分钟前
  • Manchild
  • 力荐

发现上次看是06年。。可能当年期待太高,电影没留下啥印象,这次二刷倒觉得挺好看的。。可惜没看到我期待的Orson Welles跟perkins对戏>< 话说刷了二十多个perkins片包括psycho的三部续集,只有这里像norman bates,无害的那个,十年后的样子。。

57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名著改编战争片。以喜剧形式讲述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故事。很黑色,很讽刺,也很悲哀。有很多宏大壮观的长镜头摄影场面,尤其是开场。跨时间线支离破碎的剪辑一度让人不知所云,但同一场景、台词反复出现作为转场的处理十分绝妙。首尾衔接呼应。军队变成伪君子、贪官谋利的商场,左右逢源者方得生存之道。而正义善良之人则成为人人另眼相待的疯子。荒诞不经,也发人深省。可惜目前并无较好版本的中文字幕。三星半

60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3.5 怎么会这么奇怪哈感觉19剧版跟这个岔着来的这个拍了的剧版全没拍这个没拍的剧版全拍了...电影质感还是高级很多,至少乱序的剪辑跟不时出现的意识流视听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老yo的内心活动,与插叙的原著相称,而且也保持了整体喜剧的基调。删减和整合还算是可以接受的程度,但多多少少因此缺了情感的沉淀和交代,没看过原著的或许觉得情节人物混乱。摄影不错。演员阵容很强大,鲜肉马丁·辛虽然戏份少但是把我迷死了!!Tony的戏更多一点就好了,没有着重点出老yo跟牧师love at first sight还是挺遗憾的。Arkin和Abbott各有千秋,风格不同。Orr两个版本都是我的最爱,鲜肉巴拉班太棒!最不满意的是删掉柴斯科夫和克莱文杰,以及我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一个把yo和露西安娜拍得好一点的版本叭。

1小时前
  • JulianaFrink
  • 还行

“你不想为国家捐躯,做点贡献吗?...你不想为我跟X上尉捐躯吗?” “你俩跟我的国家有什么关系。” 不陌生。国家想要强权,就用悖论建立所有的社会规则,也不陌生。

1小时前
  • +Rae
  • 推荐

影片一切的优点全部来自于原著,剩余的便全是垃圾。《第二十二条军规》是无法拍成电影的,这是Mission Impossible。不过既然要拍,至少可以从一个角度给出解读。很不幸,这片什么也没做。前一小时很搞笑,后一小时很沉重,so what? 指挥官很蠢某些领导很小人战争很残酷——每一部战争片都这么说。

1小时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