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名状

剧情片大陆2007

主演:李连杰,金城武,刘德华,徐静蕾,郭晓东,顾宝明,石兆琪,王奎荣,汪汐潮,周波,魏宗万,余皑磊,李崇霄,张优,吴优,向佐,叶福生

导演:陈可辛

播放地址

 剧照

投名状 剧照 NO.1投名状 剧照 NO.2投名状 剧照 NO.3投名状 剧照 NO.4投名状 剧照 NO.5投名状 剧照 NO.6投名状 剧照 NO.13投名状 剧照 NO.14投名状 剧照 NO.15投名状 剧照 NO.16投名状 剧照 NO.17投名状 剧照 NO.18投名状 剧照 NO.19投名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09

详细剧情

清末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大哥(李连杰 饰)被同僚出卖,所带军队无一生还。因为装死而活下来的大哥遇见了离家出走的莲生(徐静蕾 饰),二人一夜取暖后,莲生不告而别。大哥在街道上被三弟(金城武 饰)发现并带回村,发现竟是二虎(刘德华 饰)的妻子。被贫穷饥饿所折磨的农民在憨厚的二虎与忠诚的三弟的带领下,劫抢官银,导致官府半夜报复。大哥乘机鼓动大家参加军队赚来军饷粮食,三人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浩浩荡荡地带着一百零八人出发从军。这支兄弟军不要命的拼劲,拿下不少胜仗。只是爬得越高,大哥的野心越大,二虎与三弟再也无法管束,分歧渐生;而大哥与莲生的感情被三弟发现,三弟误以为莲生是兄弟反目的原因,想借杀大嫂来解救二虎。面对朝廷的欺诈、官府的黑暗、野心的膨胀,曾经纳过投名状的三兄弟最终自相残杀……

 长篇影评

 1 ) 好一个“今年挂红,明年挂绿”!

认为徐静蕾一角可有可无的花瓶的人都是没看懂电影,或者根本不了解导演想说什么的人,也是不尊重自己的人。

拍情感戏出身的陈可辛,这回真正拍了一部大片,抽了张艺谋一干人一人一大嘴巴子,过瘾。好多男人流泪的戏,但一点都不矫情。和李安的那个没法比,不是一个类型。但感觉这个更过瘾。每个人物演的都不错,包括那几个老演员。

戏里戏外刘德华都是最勤奋和真诚的一个,有牺牲精神,近乎英雄。

看了李连杰这次胖嘟嘟的有些麻坑的阴沉的脸,才知道他以前的片子真的谈不上演技。同样的脸在《霍元甲》时是丑和呆,《英雄》时是不着调,到陈可辛就成了演技派。有人说他这是第一次演华语片的大反派,但不觉得这是反面人物,没有正反,我看到的只是一个悲剧。庞青云不是坏人,更不是恶人。如果二虎,午阳简单的兄弟情在他看来比较天真的话,那他在官场和权术面前一样显得幼稚。

和《色戒》看完以后的感觉一样,悲剧都是来自政治上的幼稚。政治真是个黑洞,越走近,就被扭曲的越厉害。追求政治文明现在看来也是扯淡,蚍蜉,可笑。

金城武到底帅在那儿,还是不确定,不过帅是确定的。怎么都藏不住的一股灵气,还有内心深处飘逸出的一点哀伤。记忆最深的是他看到二虎被射杀的一段戏,跪地前铺,又疾退几步,悲恸无以言表。最冤的是,不知被谁设计的台词,说了五遍大哥是对的,形象一下打到了和王力宏一个级别上,可惜了,感觉像被人陷害。最好体现他演技的电影是《不夜城》,也是最适合他气质的一部电影。

本片最让人感动的角色不是上边三个,而是那个苏州守城的将军,刚开始还以为是个变态,要妖魔化太平军,但看到最后,发现这个歌舞升平,光脚散发的灵异人心中不仅有骨气,还有柔情,不仅聪明,还很大气,是一个真正侠骨柔肠的男人,不难理解赵二虎因为他和兄弟反目,彻底冷了心。

最后还有徐静蕾,她不是可有可无的花瓶,她的加入刻画了战争的残酷,蜡黄的脸庞,空冻的眼神,表现了普通老百姓在战争中的无能为力,不用像舞台剧那样刻意演,这年头,可贵的是真诚,不画蛇添足就是真诚。

至于对两个男人的感情,正如她最后说的,红的绿的她都喜欢,对二虎是一种情义,对大哥是一种情感的认同。很欣赏导演没有让二虎知道她的婚外情,落入心里挣扎拼命的俗套。这样处理很有美感。再说了,爱有很多种,绿帽子是时代进步的象征。这点,可以说本片讲感情是比较前卫的。

今年挂红,明年挂绿,让我们在残酷的战争中,看到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这也正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朴素的对物质和精神的美好向往,没有对与错,只有人性和自然。对自由的追求。看不懂的,我不想说什么,只能寄托再大点你会懂吧。

听说国内的又被剪了,而且把那句经典的“抢钱,抢粮,抢娘们”改成了另一句经典的“抢钱,抢粮,抢地盘”,看完电影有人纳闷,一帮土匪干嘛要抢地盘呢,他们难不成也想做房地产。呵呵,真是谁的地盘谁作主。

已经用不着再骂广电了,问题不在他们,在体制:向上还是向下负责?片子拍给谁看的,审查给谁看的。其实中国电影不用分级,我们一直都在家长陪同下看电影,不该看的镜头他们会帮我们悟眼,或者堵耳朵。或者干脆不带我们看,像《鬼子来了》那种电影就怕我们看不懂,或者是怕我们看得懂,其实也没啥啊,我们装不懂就是了,像其它事情一样。SB。我们是小孩子嘛,而且是聪明的小孩,聪明小孩都不会讲皇帝没穿衣服的,因为那样不是被笑弱智,而是会挨揍,也得为大人们的脸面着想。我们是可爱的,懂事的好孩子。我们敬爱我们的父母大人,但我们决定当我们变成父母的时候我们绝对不会这样养育我们的小孩子。

 2 ) 从两部影片看观众的情感取向

元旦假期看了三部电影,其中两部是国产大片。一是陈可辛的《投名状》,一是冯小刚的《集结号》。两部影片的画面和音响都给了我同样强烈的刺激,遍野的死尸,触目惊心的残肢断臂,震耳欲聋的吼叫,似乎永远也杀不完的敌人。两部影片在观众中引起的反响也相同:说好的,击节高呼;说不好的,贬至极处。只是,中间派不多。不同的是,对《集结号》的叫好声远远高于《投名状》。 我对这个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人物创作来看,《投名状》塑造了几个性格鲜明的主角,而《集结号》只有谷子地一人形象突出,其余人物走出电影院几乎想不起是什么模样。从故事情节来看,《投名状》故事的发展起伏跌宕,铺排得当,里面描写的许多细节,无论观众是褒是贬,都让人回味再三,难以忘怀。而《集结号》只有一个故事的框,情节相对而言要简单得多,细节刻画也显得有些粗糙。 那么,是什么让观众对《集结号》的喜爱超出《投名状》呢?我用了整半天的时间搜索网上影评,寻找大家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分析起来大概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文艺是一种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的革命文艺理论深深影响了建国后的几代人。文艺的学术性品质政治化引导了国人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方向。两部电影中有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细节:杀害已经放下武器投降的俘虏。但它们所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庞青云屠杀四千太平军,电影院内一片唏嘘声;谷子地枪杀国民党军官,我竟听到了叫好声。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四千和一个的数量差别。如果谷子地带领全连打死所有投降的敌兵,我估计电影院里更会群情激昂,叫好声更大。就影片本身的画面和对角色言行的处理来看,杀俘事件发生后,庞青云给人的感觉是个冷血刽子手,而谷子地虽然受了点处分,却让人同情。两个场景中的敌对双方都是中国人,这就不存在民族恨的问题。那么,只有阶级仇了。太平军是农民起义英雄,而国民党是反动派。《集结号》中,执行枪杀投降军官的焦排长,在战友反对他杀人时,怒吼道:“我们指导员都被炸成两截了!”他的双眼喷射怒火,一枪结果了哆哆嗦嗦站在他面前的敌军官,没有丝毫的迟疑。这个过程是:我方指导员拿着炸药包去炸敌方,敌方狙击手一枪打在了他的手臂上,炸药包爆炸,指导员牺牲。如果他不牺牲,被炸死的将是敌人。这里的爱憎是极其鲜明的,立场是极其坚定的。再看《投名状》,围城的山子营在城外呆了九个月,冻死饿死无数,而他们的手里只有祈求来的十天口粮,如果留下俘虏,意味着他们还将面临饿死甚至全军覆没的威胁。作为将领的庞青云杀俘虏的理由是不是比谷子地更充分?而且,庞青云没有任何退路,而谷子地的后面是大部队。但是,杀了俘虏,他们一个魔鬼,一个是英雄。这就是角色塑造产生的效果。而对同样事件的不同塑造效果,基础就是观众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价值取向。这个取向,决定了他们的道德观。 第二,一直以来培养出的对人性的简单划一的认识。世上只有好人与坏人两种人,好人,永远都是好人,他不可以做坏事也不能做坏事;坏人,永远都是坏人,他做不了好事也不可能做好事。也许现在有点知识文化的人都耻于承认这一点,都认为自己对人性已经有了足够了认识。其实不然。在我们的思维深处,多年的教育播下的种子已经长成参天大树,要连根拔出,绝非易事。一些观众不喜欢《投名状》的原因就是因为里面没有一个好人,不知道导演究竟要表现什么。庞青云虽然英勇善战,智勇双全,但他残忍狡诈,利欲熏心,滥杀无辜;赵二虎善良忠诚,是个大丈夫,但他愚昧憨傻,致死都不明白谁害了他;楚午阳单纯耿直,忠心不二,但他是非不分,助纣为虐。这很让人说不清究竟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虽然,他们都是真人,表现的是真实的人性。所谓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它不是抽象的,而是现时的,具体的。庞青云在保存自己的力量时,表现的是人性自私与狠毒的一面;在攻下南京城后,他向慈禧请求减免江苏百姓三年的赋税时,表现的是他为民着想的善良一面。然而,绝大多数观众都将这种行为定位为“沽名钓誉”。试想,若是每一个当官的都能这样“沽名钓誉”,百姓何其幸哉?他对赵二虎无情,但对莲生和午阳有义。面对金粉之城、两江总督之职,他却对一个乡下女人不离不弃;面对挥刀砍来的午阳,他始终下不了杀手,这如何不是情义?只是,这样的情义已经被观众忽略不计了,因为他是一个坏人,坏人不可能会有好念头。谷子地在大建设大生产的年代独自一人挖掘煤山,非要挖出他那个连里的兄弟们。且不说这种视当地政府为无物的行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有多少可行性,只问在战争中死亡或者失踪的战士,何止千万?如果每个幸存者都来这样表达战友情谊,新的国家还如何建设?生活还如何继续?然而,这样一个近似于童话的情节,却赢得了无数的热泪。因为谷子地是好人,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代表了正义。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马克思的名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 第三,对善恶报应的可见性期待。不喜欢《投名状》的观众还有一个原因是感觉在《投名状》中看不到扬善抑恶的精神。善良的赵二虎死于非命,太平军领袖用自杀来换取全体士兵的活命,却把他们送到了屠刀下。虽然最后庞青云也死了,但似乎仍然不能让人解气,因为没看到一个好人有好结果。而《集结号》则不同,谷子地终于找到了能证明他身份的上级组织,四十七个战士的尸骨也终于见了天日,他们终于不再是失踪人员,而是革命烈士了。最后在烈士墓碑前的颁奖典礼,隆重而神圣,让人感到无比的欣慰。好人终有好报,我们一直都喜欢看这样的结局。哪怕生活已经一再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育,我们依然喜欢在电影里看到这样的结局。然而我们却忘了,善恶报应论是宗教的产物,几乎所有的宗教,在谈到报应的时候,说的都不是现在。基督教说的是人死后的地狱和天堂,佛教说的是来生的轮回与转世。报应,也不简单地存在于肉身的祸与福,它是有精神向度的。看完《投名状》,大家都看清楚了庞青云的狡诈与狠毒,这个角色受到了鞭挞;大家也都感觉孤身救苏州的赵二虎值得称赞,这个角色得到了肯定。至此,这些角色的艺术塑造就应该是获得了成功。因为它教育人们懂得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换一个角度来说,即使《集结号》里的四十七位英雄不挖出来,即使到影片的最后他们和无数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一样,依然是失踪人员而不是革命烈士,他们拼死御敌的精神也已经深深刻入观众的心里,这对他们的形象丝毫也不会有任何损害。我们对“报”过于短视,总是忽略了精神的价值。 两部影片还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集结号》里没有集结号,《投名状》里没有投名状。这真是08年贺岁片的一大特色。前者是影片的深意所在,后者是影片审查机构的作为。没有投名状让我们对这个片名费尽思量,没有集结号让我们对人生也开始了思量。我们等待的集结号,它是否存在呢?

 3 ) 庞青云为什么会遇刺?

——本来是信口开河随便说两句,不料刹不住车了。

朝廷掌权者喜不喜欢手下拉帮结派?这个问题可能取决于君主本人的政治思路。比方说,以秦始皇,宋神宗,清雍正为代表的锐意进取派君主一般来说会反对朋党政治。这类君主需要臣子紧密团结在自己周围,需要臣子与自己共享着相似的政治理念,如此才能推动他们的改革。因此他们会打压朋党间的斗争,或是尽量提拔任用与自己政治思路相近的人。而以魏明帝曹睿,南宋高宗孝宗,明嘉靖为代表的守成派君主,由于本身能力有限且缺乏改革动力,反而常常主动挑拨手下进行党争,形成两派分立的格局。于是自己超然其上,从中作收渔利,稳固统治。

那么,慈禧是不是一个反对手下拉帮结派的君主?从清末的政治格局来看,有南北之争,有满汉之争,有清流与洋务之争,有主战主和之争,从军机大臣名单来看,同一时期有李鸿章则有翁同和,有刚毅则有荣禄,等等。很显然,慈禧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雄才大略,她需要通过挑动党争,达到两派势力平衡,如此才能有效的驾驭群臣。毕竟,慈禧不过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家庭妇女嘛。

在狄,陈,姜三人间,实力对比是非常不平衡的。魁字营一方独大的局面非常不利于慈禧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影响。考虑到围剿太平天国的军队都是全国精锐,如果任由姜大人的军事势力继续壮大,很可能会对慈禧本人的统治构成威胁。对于慈禧而言,明智的选择是扶助陈大人的势力与姜大人形成牵制。而庞青云正是陈系势力无疑。正常情况下,无论庞青云在朝堂问对时如何失礼,慈禧都应该暂时的容忍庞青云。

刺庞者谁?如果是姜为了削弱陈的势力而选择打击庞,那么这就是下属为扩张自身势力而破坏了朝廷的政治平衡,这样的事件无论何时都会引起上级的高度警觉。比如在东南亚的平衡中,居然有一个小国越南想要发挥更大的影响,那么对于大国这就是不可容忍的。姜刺庞而使陈彻底失去实力,这对于当权者慈禧也是不可容忍的。因此刺庞绝不会简单的只是姜的策划,而是在慈禧授意下采取的暗杀行动。

是什么使慈禧甘愿破坏地方军队势力的相互制衡而选择刺杀庞?唯一的解释就是慈禧认为如果庞青云出任江苏巡抚对自己形成的威胁更大。也就是电影中说的:怎么能信任一个外人?而庞青云甚至还不仅仅是个外人而已。

从狄,陈,姜三人的对话来看。陈支持庞,目的在于为自己捞战功。姜反对庞,因此姜希望自己嫡系何魁上位。而狄态度微妙,起初狄支持庞,主动给庞拨部队,到了庞打苏州时,狄的态度却突然转变。狄不仅是不想过早拿下苏州,更是要把庞置于死地。三人下棋时,姜只是发两句牢骚,反倒是狄在唱高调要搞掉庞。狄说,弃子,对大家都有好处。陈本希望庞能取胜,听到此言神色一凛,默认。搞掉庞为什么会对陈有好处?狄为什么不放任庞,让他和何魁斗争,自己在陈玉姜之间坐收渔翁之利,反倒主动出击比姜海积极的要搞掉庞?原因就在于狄也看到,庞是真正的威胁。就像曹操用刘备打了胜仗,但仍然想着要搞掉刘备。同样的道理。

结尾处三人喝茶,姜大人没有出席。这也很容易解释,由于庞遇刺,陈大人实际上已被架空,因而处于对称性考虑,姜也必须被拿下。于是另外一个朝廷新安插进来的家伙不知好歹,大大咧咧说姜大人如何如何,其余两人都神情严肃。为何?兔死狐悲嘛。

庞青云其一不爱钱,其二不好色,按照范增同志的逻辑,庞青云就是野心过度膨胀无疑。某种程度上来说,姜武阳最后也明白了。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庞青云有不轨之心是一个客观的态势,因此朝廷除掉了他。尽管安排刺客似乎不合逻辑,但既然电影如此,也只好这么分析。那么,朝廷之所以选择这种非正常的方式,是由于庞手握重兵,朝廷因此想要除掉他同时也有所顾忌,安排刺客可以嫁祸于人,避免激起兵变。

除了庞客观造成的不轨态势外,庞本人有没有不臣之心?庞已经交代的很清楚,他说,你们知不知道这样会坏了我心中的大事?大事?什么大事?难道就是当江苏巡抚?庞青云是有理想有抱负一心救民于水火的人啊,区区巡抚任上,掣手掣脚,能办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何况隔壁还有个两江总督呢。庞青云这番话是在申明军纪时说的,本来是初犯,打打板子就可以的事情,庞青云居然不惜下狠手来收买人心。其志难道在小?本来围剿太平军也不必太过认真,可是庞却拼命的想要一只令行禁止的对民秋毫无犯的军队,来做他心中的大事。他想干嘛?

在苏州,庞青云杀俘。注意到他所说的原因是“他们不肯收编”。不能编入自己的队伍,当然只好杀掉,以防被何魁收编,这是杀俘事件一个重要的原因。而在攻陷南京之后,庞青云的实力急剧膨胀,和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他让何魁呆在城外,何魁就进步了南京半步,只好在城外打靶消遣。可见此时庞青云之强悍。于是在京城狄大人威胁他何魁对他不服,庞青云重兵在手,鸟也不鸟。

庞青云向慈禧奏请免付税,不是他傻,而是另有深意。除了收买人心外,朝廷三年内没了两江付税,必然大大空虚。并且等于失去了对两江的控制,庞青云正好培植自己势力。至于太平军散兵流寇,借以安置流民的名义,轻轻松松就编入自己队伍。假使庞青云真的做了江苏巡抚,兵权之外更有钱粮在手,期以时日,以两江之富,以太平军余部之众,以庞本人声名之盛,清廷将必然的受到严重的挑战。

庞青云为何要杀赵二虎?为了避免被朝廷怀疑。可是他既然重兵在手,为什么不死命硬顶,反倒要自断手足?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赵二虎在攻陷南京后已经不再是庞的部将。从感情上两人还是兄弟,但从政治上,赵二虎认为战争已经结束,在庞日后的反清起义中赵不会再为庞出力,反而会认为庞欺骗了自己,就像以前许多次欺骗自己一样。于是从庞的眼光看来,杀赵并不会损害自己的实力,却能使朝廷放心。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时间。

庞青云号称裁军。怎么裁法?南京虽破,余乱未平,朝廷仍然需要倚重他的山字營。裁军不过一个口号,骗骗上级罢了。何况即使裁军,退伍士兵也可以集体安排屯田,时机一到,重新集结根本不是难事。

对比其他人物,庞青云当然是以个很有“现代气息”的人物。当然也就不妨理解为某人通过时光机器穿越回到了1860年。那么一个现代人物,比如导演,会如何看待那段历史呢?他会认为清王朝已经彻底腐朽,必须通过革命,中国才能新生。庞青云要造反,这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在真实历史上,庞青云是谁?庞青云对应的就是曾国藩,是李鸿章。那么看看曾国藩是如何做的,我们就会明白为何慈禧要杀庞了。曾国藩早早把李鸿章赶出湘军,又故意与左宗棠对立,时时避嫌,朝廷才不疑心。而庞青云始终顾及情义,迟迟不肯对赵二虎动手,不能不使朝廷疑心。曾国藩处处谨慎,不得罪一人,攻破南京,自请裁军。而庞青云终究忍不下何魁的恶气,与何魁翻脸,裁军问题要等狄大人提起才想起表态,事实上是过早把志向暴露出来。

归根结底,庞青云是不是吃斋的?显然不是。庞青云看陈大人,看何魁,看得一清二楚。庞并不是傻瓜,因为不懂怎么玩游戏而被人吃掉。他对游戏规则了解的一清二楚,只可惜他到底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学而知之者,是半路出家,脸毕竟不够厚,心毕竟不够黑,所以失败了。我们不怀疑庞青云的理想和抱负,庞想造反当然是想救国,可是他到底是个知识分子,所以他就要失败。

 4 ) 港版与内地版区别

来自于皇甫的新浪博客

年初先去影院看投名状,后又买了三区版DVD,对比发现差别巨大,一直想整理一下这些差别,但都太懒了。昨天在时光网看到一个网友整理的资料,比我原来观察出来的还要全面,所以以他的文章为基础,再加一些自己的解读放在这儿,算是偷个懒,呵呵。

1.开头字幕港版称:太平天国期间,中国共死亡7千万人,相当于二战期间全世界死亡人数云云,大陆仅以民不聊生生灵涂炭等词句概括。这句话被删除有明显政治考量,还有就是大陆版极力避免太平天国的出现,下面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修改。 2.纳投名状过程,“兄弟结义,各杀一个外人,以绝后路,从此,兄弟的命是命,其他的,皆可杀”,这是金城武的旁白,这句旁白大陆也有,后面各杀一人的过程就被全部删掉了。此过程约半分钟,金城武不做声地做了,刘德华杀的是开始叫得最欢的人:“兔崽子们,我们怎么招你们惹你们了,不就打你们村儿口路过吗”,只见“庞青云”李连杰面无表情,眼前那被缚的人不断筛糠:“求,求……求……你们把我放了吧……”李连杰手腕一翻露出利刃:“记住我这张脸,下回投胎找我报仇”。大陆版本将杀人过程剪掉。 3.庞青云带兄弟们投军,面见三位大人,姜大人说:“听说,你带一营兵在鹤川伏击太平军,居然全军覆没……”大陆公映版中改为“……在鹤川一带伏击敌军”,大陆公映版全片未提太平军或者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在大陆版只能从庞青云进南京时士兵刷洗墙壁上的基督教口号的镜头中看出。 4.“抢钱抢粮抢娘们儿”改成“抢钱抢粮抢地盘”,该口号始自舒城一战前夜,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合作进行战前动员,小姜喊:进舒城!众人赶紧配合齐声喊道:抢钱抢粮抢娘们儿!后山字营攻下某城,魁字营将领何魁进城接防,声称:“进城接防,让兄弟们逍遥三天,抢钱抢粮抢娘们儿。”看来当时三抢政策已经形成军中共识,十九世纪中叶的中国内战之时终于不再屠城了。就在此城,山字营的兄弟再“抢娘们儿”的时候,被庞青云斩首。这句话在预告片中还是娘们,到正式大陆共赢时就成了抢地盘了,官兵何来抢地盘一说? 5.**画面被删。山字营两个小卒强奸民女,被庞青云斩首示众,在两个小兵凌辱那个小姐时,其中一个已经扒开姑娘胸前衣襟,露出了**,而在大陆公映版里,**画面被删去;**被删属于“惯例”,也“可以理解”,谁让咱没分级制呢。 6.庞青云政治理想被降低。斩首两个奸淫民女两个小兵那场戏里,庞青云给赵二虎和众兄弟讲了“捕快和穷人”的故事,然后说出自己的政治理想:“你们投军是为了不被人欺负,现在我告诉你,不光你们,全天下的百姓都不能让人欺负。我们要做的,是这样的大事!改为:“你们投军是为了不让人欺负,不被人欺,也不能放纵手下欺负百姓!你们知不知道,这样会毁了我心中的大事!”这句被删不仅是降低了庞青云的政治理想,而是把庞青云从枭雄转变为了奸雄,港版中有多处提到庞青云的理想是为天下百姓而战,包括后来多次提到减税三年的事也被大陆删掉不少次。 7.生怕观众被庞青云骗了,赶紧揭露出来。庞青云执意杀两个奸淫民女的小卒,并讲了一番大道理。这时候金城武的旁白说:“直到那一天,他才说出了他心中的未来,他说以前不做是时候不到,怕我们不懂,我懂。”在姜午阳斩了两人之后,说:“要是我能为这个未来而死,那该有多好。”大陆公映版本金城武的画外音改成:“那一刻,我们都给感动了,后来发生的一切我才知道,他骗我们。那一天,只是他野心的开始。”这句被改同样是为了降低庞青云的认同度,让观众以为他只是一个利用兄弟的卑鄙小人,而忽略他的雄心壮志。这样降低庞青云的人格恐怕还有很多非艺术的考量。 8.杀二小兵戏简化。庞青云讲了一番大道理,赵二虎还是不让杀,这时候姜午阳站了出来:“你们的命是谁的?”狗子说:“大哥的”,另一个小顺子说:“你跟我娘该怎么说?”姜午阳说:“眼睛闭起来,我会很快。”小顺子又说:“午阳哥,你跟我娘该怎么说?”然后两个人开始哭嚎,在姜刀落下的一瞬间,还喊:“别告诉我娘!”大陆公映版本中,两次问“你跟我娘该怎么说”都没了,其中一句改成:“大哥,我们再也不敢了。”两个人在哭嚎中被斩首,哭嚎嘎然而止,是远景呈现;大陆版本的效果远没有这种凌厉,只是一个中近景,有姜午阳挥刀镜头。 大陆电影局怕大家在情感上产生误解,讲许多类似这样表现人性的台词都改了,改成了非常简单的善恶对比。 9.削减对战争残酷的渲染。庞青云围苏州已经成死局,镜头从苏州城外满目疮痍开始,被扔在战壕外的重伤士兵临死前凄厉地喊叫,有几句台词:“……你们都在干什么,你们再不来,我就卸了你们的腿……”,到大陆版里,镜头删减了几处,而且只剩下几声叫喊,没有台词。消解这种渲染对陈可辛的艺术表达是非常不人道的,也弱化了影片的思想性。 10.避“耶稣先生”讳。庞青云围苏州苦苦撑着,兵士已经饿得面黄肌瘦灰头土脸,一个士兵说:“听说,听说有个叫耶稣的先生,每天中午,都给苏州城姓黄的五张大饼、两口肥猪,随便就随便那么一分,就能让五千多个人全都吃饱了,饼怎么分都分不完,猪……猪每天都在下崽儿……”到了大陆公映版中,第一句给改成了“听说有一个很神的神仙……”,应该是为了避宗教讳。还有避太平天国讳,政治宗教都是高压区。 11.不许煽情。还是苏州一役,山字营陷入绝境,庞青云带姜午阳去找狄公要粮要炮,狄公不给又去找何魁,这边厢赵二虎下了死心,要进城杀苏州太平军首领黄文金,临行前与众兄弟告别,莲生忽然出现在眼前,二人缠绵了一番之后,赵二虎进城前对莲生说:“告诉大哥和午阳,二虎想做英雄”,到了大陆公映版里,被改成了“二虎是条汉子”,乍一看并无不同,而原版中是为了呼应前文,姜午阳曾经回忆庞青云的教诲:“他说,土匪只会为自己的兄弟杀人,而英雄却可以为别人牺牲,我想当英雄。”所以赵二虎也“想当英雄”,而大陆大概没看明白片子,就觉得“是条汉子”更符合大陆说法,而英雄不英雄的过于文绉绉和煽情。我认为这句不是煽情的问题,而是为了巩固赵二虎的耿直形象,想当英雄证明了二虎并非只有鲁莽耿直,也有雄心壮志,而是条汉子就可以证明二虎的简单单纯。我认为大陆版自始至终都奸雄化庞青云、简单化赵二虎,以达到批评庞、颂扬赵的目的。 12.黄文金的台词,略有改动。赵二虎潜入苏州城,见到苏州城首领黄文金劝他投降,郭晓冬饰演的黄文金说:“十三年前,我卖了祖业,关了生意,投了太平,从那时起,投降两个字就永远消失了!”大陆版却成了:“十三年前,我卖了祖业,关了生意,投军反清,从那时起,投降两个字就永远消失了!”这应该跟大陆的历史观里,太平天国一直是个正面形象有关。大陆公映版里一直在模糊太平军的身份。 13.苏州本来杀了四千降兵,可大陆版硬是不让数字具体化。 所以有关这个具体数字的台词都被改掉: “四千个俘虏,四千张嘴,你打算动用多少军粮喂饱他们?”改为,“那么多俘虏,多少张嘴” “这四千人拒绝收编”改为“这些人,拒绝收编”; “这四千人拿起枪就是兵”改为“这群人拿起枪就是兵” “这些馒头,本来是给我们兄弟们吃的,现在你要分一半给这四千人……”,改成“……分一半给这些人” 这句的修改最直接的作用也是弱化了观众对俘虏的情感认同,从而弱化影片的艺术效果,至于为什么修改,我就搞不清了。 14.再一次深刻揭露庞青云嘴脸。在港版中,庞青云不让开城放粮,石锦标等太平军把馒头扔了上来,骂道:“庞青云,早知道你什么人。”在大陆公映版本中,改成:“庞青云,早知道你是个骗子!朝廷的狗!”这只是贬低庞青云一系列台词修改的一句。 15.金城武的四遍“大哥是对的”改成了一遍和一句“我不后悔”。山字营围苏州弹尽粮绝已入绝境,赵二虎进城杀了黄文金纳降苏州军民,庞青云却对四千兵士拒绝收编:“你看看这馒头,本来是我们兄弟们要吃的,现在却要分一半给这四千人,再分一半给城里的百姓。兄弟们围城围了九个月,饿了九个月!你说,这馒头,是给我们还是给他们?”赵二虎“啪”把馒头打飞:“我不管!放粮!”庞青云说:“就一顿,让他们吃饱。”二虎急了喊道:“我答应了要让他们活着!”庞青云铁青着脸咬牙怒喝:“兵不厌诈,这是战争!”二虎几乎歇斯底里地喊:“人无信就是畜牲!”这时候姜午阳皱眉瞪眼横插过来,面对赵二虎说:饿(二)哥,大哥是对的。饿哥怒斥之:闪开,你给我闪开!午阳又说:大哥是对的。饿哥被陆大山一闷棍打昏,午阳愣在那里,喃喃说道:大哥是对的。庞青云射杀苏州四千太平军,而将赵二虎锁进祠堂,二虎痛吼:“不能杀——”,声嘶力竭后瘫在地上。后被偏将扶起开锁,姜午阳旁白:从那天起,饿(二)哥再也没有跟我说过一句话,我难过,可是,大哥是对的。大陆公映版中,苏州城头姜说的三遍“大哥是对的”被删减成了一遍,而“我难过,可是,大哥是对的”也改成了“我难过,可是,我不后悔。” 港版的效果可以让观众更认同庞青云,大陆版还在尽一切可能贬低庞青云的形象。 16.坏人干坏事是不可以流泪的。射杀四千降兵,庞青云流下了一行热泪,在大陆版中这行泪没有让流下来镜头就切过去了。同样是为了贬低庞青云的形象,同时弱化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 17.四千降兵被杀然后坑埋,赵二虎要反走苏州,庞青云来劝,二虎说:“你还记得你过去给我们说过什么?你说要找一个地方,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不受欺负。现在你做了什么,你就在这里杀了四千个穷人你知道吗?”改为:“……你说要我们记住,不准欺负老百姓。现在你做了什么,你就在这里杀了那么多穷人你知道吗?”数字的修改,我搞不懂为什么。港版“让全天下百姓不受欺负”更彰显了庞的政治理想,修改之后再次弱化了对庞青云的认同。 18.庞青云被电影局降职,两江总督成江苏巡抚,,原来所有的“两江总督”一职,在大陆公映版本中均改为“江苏巡抚”。历史上的马新贻是两江总督,港版尊重历史,大陆版则有意淡化历史。 19.徐静蕾被金城武杀了之后,有一个短暂的死状的镜头,大陆版本删去。没有分级制我们看不到这样直面死亡的镜头。 20.设计杀害赵二虎,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有一段很精彩的独角戏,这个心机重重的枭雄摆下酒席表白心迹: 五年前,一百零百个人从一个小村子里出来,打仗拼命,就为了一口饭吃,这就是山字营最早的兄弟,领头的就是我们三个。今天我选了一个好地方送你走,我跟你说过,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我是对的。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请你喝酒,告诉你我这一年都作了什么。我刚从京城回来,为咱们的百姓免了三年征税。明年,明年我保证每一个百姓都吃得饱。你迟早会明白,小七,狗子,死得都是值得的,苏州那些人,死得也是值得的,你,你,也是值得的。苏州你要造反,我本可以杀你,可我不舍得,可是现在朝廷,朝廷要你,你说,我怎么办?好兄弟,二虎,安心上路。 大陆公映版本改成:五年前,一百零八个人从一个小村子里出来,打仗拼命,就为了一口饭吃,这就是山字营最早的兄弟,领头的就是我们三个。今天我选了一个好地方送你走,我跟你说过,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我是对的。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请你喝酒,告诉你我这一年都作了什么。我刚从京城回来,我想跟你说,大家吃了5年的苦,今天我们的愿望真的快要实现了。你迟早会明白,小七,狗子,死得都是值得的,苏州那些人,死得也是值得的,你,你,死得也是值得的。苏州你要造反,我本可以杀你,可我不舍得,可是现在朝廷,朝廷要你,你说,我怎么办?二虎,安心上路。 从红色部分的台词可以明显看出,大陆版再次弱化庞青云的正面形象。 21.多出的一段旁白。在庞青云上任大典即将开始的时候,大陆版凭空多出以下画外音:他竟然杀了二哥,他以前说杀狗子杀那些俘虏是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受欺负,他撒谎。他只为他自己。但他忘了,我们纳了投名状。这个不用说了,直接用姜武阳的话来批评庞青云,还是在贬低庞的形象。 22.姜午阳刺庞之后,被官府逮捕,处以凌迟之刑,据传完整版本中将鲜血淋漓的凌迟场景展露无遗,而所有公映版本尽数删去,港版有字幕云:“两江总督庞青云于1870年7月26日遇刺身亡。刺客姜午阳两个月后被凌迟处死。”而字幕在大陆版本中也未出现。这个我不确定,有人说大陆版也有,我记不清了。 总结一下,大陆版贬庞青云,颂赵二虎,模糊化姜武阳(大陆版姜武阳对庞的态度变化很大,转折也不够自然。);模糊太平天国;由于没有分级制而进行的删减等等。我们花了这么贵的票价,看到的确是一个人物形象被简单化、故事情节被删减、思想性艺术性被阉割的太监。哎……

 5 ) 猜不透的人心,只是你不懂而已

我们总抱怨人心险恶,竟然那么多变而残忍,庞青云杀害了二虎,二虎死前净还念念不忘庞的安危。是庞青云变了?其实只是二虎,午阳等人一直不懂而已。庞青云从死人堆里爬出,口中念念兄弟们都死光了,似乎悲怆到了极点。但试想,什么样的人会再战场上看到兄弟们一个个的死去,自己却选择了装死而活了下来。那一千六百个弟兄,其实也只是庞青云实现心中野心的工具而已。他是一个为了野心而活着的人,弟兄们死了,他的野心无法实现了,他也好似死掉一般。后来劫军粮时连连救下午阳和二虎,他只是在赌,他一直在上面观战,只是当看到午阳二虎眼见都要遇险时,他想通了,此二人是他的一个机会,没有他们,他都没有饭吃,他们是可以作为像那一千六百个弟兄一样的“兄弟”,是他未来的工具。他喜欢莲生,却发现她是二虎的女人,为了自己的野心,他忍住了,当自己野心已经不需要二虎的时候,他终于爆发了。舒城一战,庞奋勇杀敌,也是在赌,赌一个机会,他只是一个好似死掉的人,一个有野心的人,无法实现自己的野心是莫大的痛苦和悲哀。他拿了自己的命去赌,赌赢了,便离他想要的世界多近了一步,赌输了,只当是自己又死了一回。之后的无数次战役,他无不是在赌,不惜赌本的下注,他只当自己是个死人而已。甚至到了面圣的一步,他也在赌,不是每个人都有胆量提出自己的请求,免税三年,殿里的朝廷大员都在发抖,他自己何尝不是胆颤心惊。不过因为兄弟们的血,敌人的血,老百姓的血和他自己的搏命,他都赌赢了,突然发现他的野心并不是那么的黑暗,在他在任命仪式上走向自己梦寐以求的位置的时候,我想他终于觉得自己的野心实现了,在付出了这许多他认为值得付出的代价之后,他终于觉得自己可以做自己一直想要达成的事情了。我觉得他是真的一心为一方穷人的安宁想做到一些事情,只是其他人并不懂他而已,而他也没有弄懂别人。他以为的朝廷是他今后的“兄弟”,只是,他不懂朝廷,更不懂那些官们了。

二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条汉子,他只看中一个义字。不为利,不为己,他只为一个义。庞青云救了他的命,结拜了兄弟,就永远是他的大哥;魁字营小头目打了他两鞭子,杀了村子里的老人,时过多年,他硬是打了回来。对何魁离间的企图时发出的怪异的笑声,在自己中箭身亡之时对自己无法“救下大哥”的愧疚,无不表现了赵二虎的忠肝义胆。只可惜,他只知道兄弟情分,其他的一盖不知。他舍命救出了童年的青梅竹马,却不知这个女人已经不是莲生了,她学了琴棋书画,心变了,她要做大户人家的小妾了,却被抢回来做回了穷人,还是土匪的女人,二虎以为是救了她,其实他已经不懂了。为义生,为义死,被义蒙住了眼睛。二虎之悲,恰恰让人凄凉,天大地大,没有兄弟情大,只是他不懂,这猜不透的人心,他真的不懂而已。

姜午阳没有什么思想,也没有什么文化,却是个信理的人。看电影的时候,身边的美女说,午阳重情,他是讲感情的。我看不然,他是车头彻底信理的人,这道理有他自己悟的,也有别人讲给他听的,只要是这道理在他那里说的通,觉得对,那便是理,他信这个。擒贼先擒王这个理,他学的最快,记的最清,用的最好、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是,大哥是对的,他下令放箭屠城,他阻止二虎回家,因为他相信大哥是对的,他自己想过了,也认为是对的,他认了这个理。她发现,大哥和二嫂的事情,他也认了一个理,这是不对的,只是还没想通,就发现二虎眼看就要被处死了。于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有理的出口,反乱兄弟者,必杀之。整片的最后,刺杀庞清云,反害兄弟者,必杀之。姜午阳认理,他的心里只有对的错的,其他的没有。他也简单,也复杂:简单的是,他认为是对的,他做起来毫不含糊,认为庞青云的战术是对的,他第一个站起来冲锋陷阵;复杂的是,其实太多的时候,他真的弄不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最后十几分钟里他的痛苦,完全来自于是非的纠缠,原来认为是对的,结果却是错误的,这对一个认理的人,太残酷了。

莲生,剧中唯一有名有姓的女性角色,却成为了风口浪尖。她觉得二虎是个好人,但是庞青云却更懂他的心思。她觉得自己是个大家闺秀了,只是终究发现自己永远逃离不了“匪窝”。她被认为是兄弟二人反目的原因,但是她自己却真的只想好好的活下去,过好日子。但是什么是好日子,她还没有弄懂,绿帐子,红帐子,其实并不是她的好日子。如果说其他三人的悲哀仅仅是不懂别人,莲生之悲哀是她不但不懂别人,甚至也没弄懂自己。

这片子其实蛮压抑,每个人都坚持着自己的坚持,却都纠缠了太多的不懂。他们都曾经认为这世界是那么的简单,庞以为只要有了朝廷的认可和地位便可以造福一方,为了这一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二虎以为只要有了兄弟的情谊,就不再有天不再有地;午阳以为只要是对的事情,做了就是对的,就是理。不过,庞没有弄懂这个世界,二虎没有明白这个世界,午阳也无法判断这个世界。庞最依仗的朝廷害死了他,二虎最信仰的结义兄弟害了他,午阳还在做着他认为对的事情,只是永远也理不顺这千丝万缕。

猜不透的人心,只是你不懂而已。

 6 ) 《投名状》:不是《刺马》,同样精彩!

如果不算上还未上映的《集结号》,那《投名状》绝对可以算是我看过的最为精彩的华语大片。在我看来,陈可辛的这部古装大戏,已经无愧于等待这部影片多月的影迷,相信他的这份答卷能让大多数人感到满意。

战争:比《墨攻》更为精彩

当初《墨攻》上映后,我曾为华语影片中终于出现像样的冷兵器战争大场面而欣喜。然而看了《投名状》后,便觉得《墨攻》的战争场面略显小气。

《投名状》的战争场面的精彩之处便是对于近镜头的捕捉。

影片中的第一场大战,也是刻画得最为惨烈的舒城之战无疑是影片中R级镜头最多的一个桥段。在这场大战中,断手断腿、人粉碎的镜头比比皆是,更不用说那刀刀入骨的镜头几乎贯穿了这个大战。但如果仅仅是这些R级镜头的大量堆砌,还尚不能成就一场惨烈的冷兵器大战。陈可辛在这个桥段中用了大量的摇晃镜头,而且几人拼杀的镜头占据了这个战争戏的大多部,这使得观众立刻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惨烈和血腥的效果也呈几何级爆发。而这种做法的根本目的就是将战争具体到个人,而不是平常我们印象中仅仅是两个方阵的拼杀。如果不考虑到导演的目的,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那场金银大战便是因为没有具体到个人,才使得这个战争场面精彩有余,但惨烈不足。这种具体到个人的战争刻画手法虽然没有一堆数码人的冲杀来得壮观,但无疑却是更加真实的。这种拍摄手法在好莱坞的冷兵器大战中已经是比较常见,但在我们华语影片中还是比较少见。同时,也正是这种方法,使得舒城之战中那些为数不多的大场面立刻变得壮观无比。陈可辛以近镜头为主,同时辅以一些远镜头,使得这个战争看起来张弛有度,观众并不会双方的拼杀而分辨不清“敌我”,相反,影片中清军和太平军的交替进攻非常“有秩序”,甚至影片中双方采用的战术也看得非常清晰。因此,陈可辛已经突破了“大场面必须要大量人(或数码人)来堆砌”这样一个看似绝对的思维。

舒城之战,到目前为止,绝对可以算是华语影片中冷兵器战争之最!

剧情:比《刺马》更冲突

从现在来看《刺马》,《刺马》更像一个江湖恩怨影片。在《刺马》中,张彻对于打太平军着墨不多,更多的是将重心放在了马新贻等三人之见的恩怨情仇之上。同时影片用了大量的篇幅在武斗桥段上,这使得某种意义上,《刺马》还是属于功夫片的范畴之列。《刺马》的成功并不是其剧情,而是张彻对仪式感的出色营造以及狄龙、姜大卫等人出色的表演之上。

《投名状》的故事改编自《刺马》,却比《刺马》更具有史诗性。陈可辛已经明确表示了这不是一部功夫片,因此除了惨烈的战争场面之外,戏剧化的矛盾冲突则是这部影片的重点。除了从《刺马》中保留下来的“叔嫂成奸”之外,还加入了官场冲突的剧情,这使得影片从原来《刺马》的单一剧情发展成了《投名状》的双线发展。两条线的交叉冲突,最终也使得庞青云这个角色比马新贻更为复杂,他在影片中不再是《刺马》中那个“单纯”的出卖兄弟的家伙,而是成了自己野心以及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此,庞青云的死比马新贻的死更具悲剧性。同时、二虎的死也比《刺马》中黄纵的死更为复杂,《刺马》中黄纵的死更倾向于兄弟的出卖,而《投名状》中的庞青云更像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刀子,所以二虎依然是个政治牺牲品。

官场这条线的加入,从本质上改变了“刺马”这个故事。“刺马”的悲剧的源头在《投名状》中被放大,这种基于大历史背景下的“刺庞”悲剧无疑比“刺马”更为引人深思。

演员:比《霍元甲》更会演戏

从《霍元甲》开始,李连杰已经逐渐有了转型的趋势。如果说在《霍元甲》李连杰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忘却自己“武生”的身份的话,那么在《投名状》中,李连杰已经完全将自己摆在了演员的位置,可以说这是李连杰从影这么多年以来,这次是最像演员的一次。

在影片中你感觉不到他会比刘德华、金城武这些非“武生”有着更为矫健的身手,李连杰在这部影片中最出色的也并非他的功夫(事实上他也没展现功夫),而是他的表演。

影片中的庞青云,有能力、有野心、同样也有义气。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才使得庞青云比马新贻更为立体。而这种复杂的性格同样也要过硬的演技来驾驭,很高兴的是李连杰没有让人失望,影片中多次给了李连杰眼神的特写,从最初的落魄到了最后的冷酷,我们都能从李连杰的眼神中读到庞青云这个角色此刻的内心以及此时他性格倾向。可以说,李连杰演活了庞青云。

影片中有场酒桌独白的戏,这段这部影片最为煽情的桥段便是在刘德华和李连杰的“配合”之下完成的,但和刘德华可以用不少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角色的悲惨不同,李连杰是始终坐着,但李连杰此时便是用独白和表情完成了自己的表演,加上这个桥段出色的蒙太奇,使得整段戏看下来都煽情无比。

当然,除了李连杰之外,刘德华也是影片的一个亮点。只是刘德华的气质欠缺一种天生的草莽之气,使他的二虎不如陈观泰的黄纵来得“单纯”。但刘德华的演技在影片中依然无法挑剔,酒桌上的看戏时的突然流泪的镜头让人叹服。

而金城武则是三人中亮点最少的一个,虽然本片是以他的旁白来发展剧情,但他在影片中除了最后“刺庞”的戏之外,大多数时候仅仅是李连杰和刘德华的陪衬。至于徐静蕾,在影片中几乎连花瓶都算不上,因为她大部分时间并不算漂亮。对于这样一部以男人为主的影片,感觉陈可辛在控制徐静蕾的戏份,不至于影片过多的沉浸于三角恋的纠葛中。

另外不得不提影片中陈公等三位大臣的扮演者魏宗万、奎荣、顾宝明,这三个老戏骨的表演可谓是影片中的绝对亮点。

结语

《投名状》源自《刺马》,却不是《刺马》,但难免会被人拿《刺马》比较。《刺马》是座高峰,但并非不可逾越,或者是并非无法缔造一座与《刺马》同样的高峰。《投名状》至少已经接近后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名状》仍然是一部翻拍片,“翻拍”到这种程度,已经是种成功。

可以看出,《投名状》的上映还是做了不少妥协,在第一版的预告片中,有三人杀人纳投名状的情节,但在影片中却看不到,这估计主要还是电审方面的意思。“投名状”大家比较熟悉是因为水浒,而影片中的结拜也是一百零八人,这绝不是一种偶然。这个改动不但使得影片中的土匪和梁山泊的好汉看起来不像是“黑社会”性质,同时也使“投名状”失去了原本的意思,这使得影片的片名失色不少。另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便是在三人从军后攻打舒城的前一个晚上,在之前的预告片中喊的是“抢钱!抢粮!抢娘么!”,匪气十足,但到了最后一款预告片就只剩是“抢钱!抢粮!”,到了影片中就变成了“是“抢钱!抢粮!抢地盘!”。这个改动虽然无伤大雅,但毕竟比最先少了味道。

当然,瑕不掩瑜,《投名状》无论从镜头、剪辑、音乐等方面来看都依然是部出色的影片,只是没有这些妥协,可能会更有味道一些。

《投名状》:不是《刺马》,同样精彩!

 短评

怀疑了友情等很多东西,通过庞青云这个角色对中国历史做了点令人刺痛的反思。李连杰跟陈可辛说,他觉得庞不会找三公,他一开始就会直接去找何魁。“李连杰其实更懂得在这种四面楚歌的环境中,如何求生。”陈可辛说,到那时他才明白,人年轻的时候的生活真的会影响到他们的判断,李连杰比自己懂庞青云。

6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改编自1973年张彻版本的刺马,而其事件历史上确有其事,马新贻被刺一案也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9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赵二虎死于忠义 庞青云死于不被懂得 姜午阳死于知道得太多又知道得太少(PS:金城武终于会演戏了)

10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这评分是豆瓣水准?我心中的十大华语佳片之一啊!

12分钟前
  • phatter
  • 力荐

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杀了女人,大哥二哥还能回到过去,其实不过都是天朝的棋子。

16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帝国主义分子戈登哪里去了?

18分钟前
  • Die Katze
  • 较差

“怎会依仗一个外人”。。。 现实艰难,价值模糊,选择两难,都是困境

19分钟前
  • 暖鱼
  • 推荐

很好看的片,喜欢这脏兮兮的颜色和赤裸裸的人性。真的要看港版的。

23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政治是永远的dilemma

25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午阳刺杀庞青云的时候脚上穿着的 正是庞青云当年送给他的鞋子。这个细节值三颗星了。

29分钟前
  • 来乐
  • 推荐

作为一个商业片 已经很不错了 忽略那些删减

31分钟前
  • 小肚子✨
  • 推荐

李连杰表演亮眼,其他的太一般了

32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这样的电影真的只有6.8分吗?可怕…

35分钟前
  • Hunk
  • 力荐

雄性的贞洁牌坊

37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推荐

赵二虎和姜午阳脑子都有问题

3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那个时候大家眼格高,如果知道后面十年电影有多烂的话会更珍惜点。

43分钟前
  • Tangent
  • 推荐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有了这句老话垫底,所以老二认为只要杀了坏事儿的女人,大哥还他大哥,日子还能踏实过下去。然而大哥却不想做他大哥了,故事是不是很讽刺!

46分钟前
  • 元宝宝
  • 还行

最令人尊敬的是导演对历史的真实再现:庞青云入南京之时,路边正用石灰浆抹去太平天国之标语,同时路边百姓纷纷剃发,即此一细节,大陆电影界无人可及。

47分钟前
  • abing
  • 力荐

不理解为什么这片只有6.9分,完全是8分的电影啊。

50分钟前
  • 呆鱼
  • 推荐

不知道好在哪儿。

55分钟前
  • keso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