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情片台湾2011

主演:柯震东,陈妍希,敖犬,郝劭文,蔡昌宪,侯彦西,弯弯,邱彦翔,王彩桦,柯义浤,黄逸祥,李凤新,黄柏钧,赖雅妍,高丽红,李维维,严艺文,蔡武雄

导演:九把刀

播放地址

 剧照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2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4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5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6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4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5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6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7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8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19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6

详细剧情

  青春是一场大雨。即使感冒了,还盼望回头再淋它一次。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在还没有获得女神青睐时,左手永远都只是辅助!!!  柯景腾(柯震东 饰)和他的一群好友,爱耍帅却老是情场失意的老曹(敖犬 饰),停止不了勃起所以叫勃起的勃起(鄢胜宇 饰),想用搞笑致胜却总是失败的该边(蔡昌 宪 饰),胖界的夺爱高手阿和(赦绍文 饰),从国中到高中,一直是不离不弃的死党。他们都对班花沈佳宜(陈妍希 饰)有着一种纠结的感情。一方面,他们瞧不起这种只会用功读书的女生,另一方面他们又为她的美好气质倾倒。因为学习成绩较差,柯景腾被老师安排坐在沈佳宜前面。因为他的一次英雄救美,她开始用强制的方式帮他补习功课。此事令其他兄弟羡慕嫉妒恨,但是大家都未说破。毕业后,柯景腾和沈佳宜在各自大学保持恋人般的联系。直到他举办自由格斗赛,事情才出现了变化…… 这一连串下,原本按兵不动的好友也都纷纷加入女神争夺战!但是麻吉诚可贵,青春价更高,若为女神故,是否二者皆可抛哩?!  本片根据导演兼编剧九把刀在2007年的自传体小说改编。柯震东凭借本片获第48届金马奖最佳新演员。

 长篇影评

 1 ) 其实胡佳玮才是逆袭的典范

男生心里都有一位沈佳宜,女生都希望自己是沈佳宜。一般人看完了这部电影都是这么想的么?如果是5年前,也许我会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然后也怀着对一份美好爱情的憧憬去打造全新的自己。然而作为一位91年的老女人,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胡佳玮,那个青春年华时在沈佳宜身边甘心当绿叶的普通女孩,却作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人在沈佳宜婚宴上现身。身为屌丝,我承认我被打动了!

这部电影的巧妙之处就在于,无论是编剧、情节还是镜头特写,目标一直是锁定在两位主角身上。看似叛逆内心单纯的柯景腾,外表美丽成绩优异的沈佳宜,座位前座位后,一段美好的男女纯情故事。好吧,也许我感悟的并不是导演想表达的,只是这部电影的by-product而已。

身为女屌丝,我并不觉得沈佳宜完美。她有相貌,有成绩,然后呢?相貌就可以让你混社会给你地位带来尊重吗?成绩好又如何呢?她不过是个应试教育的产物而已,有优秀的成绩,可是上了大学,每个人刷分都能刷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你这又算什么呢?

沈佳宜说,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徒劳无功的。她只知道自己要努力学习,却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她面对着自己优异的成绩,却对自己的未来毫无打算,甚至连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不知道。她的世界只有微观的事情,比如家门口来了一只流浪狗、妹妹拿东西喂它,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会讲得很起劲,有时还会管管班上的闲事。她只知道很用功地读书,起得很早,读到很晚,却从来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可以说,好好学习对她来说是一个条件反射的动作,不需要经大脑思考,就像我们每天需要习惯性地吃饭一样,不管饿不饿。从她出场没多久,我就能猜到,她高考肯定会发挥失常。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直觉,但是身边有太多鲜活的例子。从小时后,班上就有这样乖巧可爱的小女生,听老师家长的话,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家长眼里的好女儿,成绩优异,班干部,三好生等等,被光环笼罩着,被夸奖包围着,她们永远是老师关照的对象,无论出了什么事老师总是会很关切她们的利益。到了高中,或者大学,这些人的成绩往往就慢慢变得一般了,她们当中有些人可能考到不错的大学,但是之后要么杳无音讯,要么谈恋爱找工作了,总之就是与当年的出色程度根本不相匹配。对于她们来说,也许当年的努力就是徒劳无功的吧。果然不出我所料,沈佳宜高考发挥失常,读不了交大管科,读不了交大的任何一个专业,考的学校还不如柯景腾。后来,她当了国小老师。不是我贬低小学老师这个职业,但如此安稳的职业,应该是配不上她当年的优秀吧。当然,如果是人家的选择,那我也无权说什么。

在小说里的柯景腾身上,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一点影子,就是由一个差生一跃成为参加联考直接被大学录取而免去高考的当然他比我的优点多了太多。他的叛逆,他的个性,他的自信……初中时候,我的同桌在认真做作业,我摊着一张55分的几何试卷翻着《当代歌坛》看的津津有味。同桌问我:你为什么考这么低?我随口一说:“我只是没好好学而已,好好学不就能考好了么。“ ”那你为什么不好好学啊?“ ”懒得学么。“ 于是我听到柯景腾那句:”我就怕我一好好学,厉害到我自己都觉得害怕啊“ 就忍不住捧腹了。当然我没遇到我心上的白马王子,只是后来我成熟了,开始计划自己的将来了,才奋发努力地学习。
毕业旅行时他的那句 ”我想做一个很厉害的人,我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而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当时坐在电影院里,我被这句话震慑到了。三年前高中毕业时,如果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几乎可以肯定我也会说出同样的话,并且这就是我当年的理想。如今,时过境迁,时间磨去了我的很多棱角,我只能嗟叹我自己老了,没有当年的远大抱负了。

时间可以磨去很多棱角,但是有些人的坚持却永远抹不掉。电影里的胡佳玮就是个极好的例子。她相貌太平凡,成绩太一般,以至于我都忘记她第一次出场是什么时候,只记得她在课本上的涂鸦被柯景腾嘲笑过,在”女神“沈佳宜身边她只是一片绿叶,听沈佳宜倾诉她对柯景腾的爱慕,目睹沈佳宜被几个男生同时追求,她不羡慕,也不嫉妒,也不自卑。高考以后的旅行,当她说她的理想只是想找个人嫁了,我甚至还有点不喜欢她了。怎么可以这么没有追求?就算屌丝也要有梦想,或者白日梦什么的也好啊。从那一镜头一直到电影结尾,中间都没有她的出场。她完全是那个被遗忘了的人。忽然结尾提到了”胡佳玮“这个名字,我才又想起来那个绿叶。昔日的绿叶,现在已经是台湾知名漫画家”弯弯“,在沈佳宜的婚礼上,她笑着说:”当年我那么好追,可是你们都去追沈佳宜。“ 从那以后,我的眼神一直锁定在了她身上,无论是她站在新娘的身边,还是她和那堆男生一起坐等沈佳宜的出现。我相信那个时候的胡佳玮是抱着超脱的心态看着每一个人。

想起了哈佛商学院的校长对毕业生说:”如果你要做喜欢的事情,那毕业5周年的聚会,你不要去,因为那时你处在最艰难时刻,而你的同学大多在大公司里平步青云。同样,10周年聚会,你也不要去。但是,20年的同学聚会,你可以去,你会看到,那些坚持梦想的人,和随波逐流的人,生命将有什么不同。“ 果然N年后的沈佳宜婚礼上,除了九把刀,她的名字是唯一被编进百度词条里的。

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是年轻时候去完成的。在最应该努力奋斗的时候,就应该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屌丝,将自己看似幼稚的梦想埋藏在心底。就像邓布利多坚持将哈利送到麻瓜姨妈家里寄养一样,静谧是最佳的成长环境,静谧中成长,发达后便可以风光了。有些夸赞太年轻的时候就享受了太多,透支了自己后半生所有的夸赞,也就没有了积蓄的能量,也就没了可以勃发的厚积。年轻时的风光,又有多少不是昙花一现?

前几天听到一个ppmm感慨着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可知谁能承受岁月无情的变迁”。我只有一个回答:容颜你妹!

笑到最后,才是笑得最好。现在还是屌丝的,努力奋斗吧,会有你们的春天的。

 2 ) 言过其实的台湾青春热

只能说,言过其实了!marketing做得太好了,对香港市场了如指掌,大家着魔似的涌到戏院看。
九把刀以为我们懂,但其实有些只是他自己懂而已。故事结构有点分散,中间好几回我都觉得有点闷。这种青春片2个小时,冗长了点,小清新不一般都是100分钟搞掂么?编剧身兼导演,舍不得剪。还有一些貌似充满人生意义的台词,”我要成为厉害的人”之类的,对主题没有帮助,事实上,主题本来就不明显,说来说去还是舍不得剪掉。恶趣味有点多,电影不是讲故事,不是回忆录,还是需要一些抽象概念的。最后,如果我们觉得好笑,觉得有一些共鸣只是因为谁都青春过。讲完。

 3 ) 有一个名字成为青春的注脚

台南彰化是一个略微有些偏远的小地方,赤道偏北一点点,潮湿而又闷热,就像那躁动不安的青春一样。
我们的青春只有夏天,永远的充满干劲,永远的汗流浃背,永远的那么热血,永远的那么幼稚,那时候还看不见收获的季节。

在漫长而短暂的青春中,在饮料漫画的时光消磨中,总会不经意的去喜欢谁,也许最开始是不经意,却因为青春坐标的向前推移,而逐渐变得刻骨铭心,逐渐变成回忆中的一部分。

更多的时候,他们甚至是我们青春的本身。

柯景腾像大部分那个年纪的男生一样,看热血漫画,看篮球比赛,幻想着某个女明星,有一帮乌七八糟的朋友,而且他不爱念书。
十五岁的南台,终年炎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荷尔蒙气息。

电车的轨道延伸向地平线的尽头,机车的电线以及到丛生的杂草随处可见,黑白两色的简单制服,上面绣有“精诚高中”的字样,偏远的彰化还处处烙印着日本的痕迹。

故事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发生。

沈佳宜是那种每个班都会有的既漂亮又会念书的女生,她们通常看上去有点高不可攀,于是少年柯景腾觉得她太假仙,太机车。

沈佳宜坐在他身后,漂亮的大眼睛随时会瞪着他,“柯景腾你又在干什么?”“柯景腾管好你自己啦!”“柯景腾你真的很烂哎!”
十五岁的柯景腾骂骂咧咧的回头,像任何一个不好好念书想着要揍老师的烂学生一样回嘴到“沈佳宜要你管啊!”“沈佳宜你真的很机车哎!”“沈佳宜你真的很三八哦!”

少年柯景腾那个时候还不明白沈佳宜这个名字日后于他而言的意义,自然也不会想到,这个名字以后将成为他全部的青春。

一前一后,前后桌真是个暧昧的位置。

沈佳宜的蓝色水笔一下又一下点在少年柯景腾的后背上,柯景腾高挑而挺拔的身体总会被她戳的一下子挺直,不耐烦的回头,“沈佳宜你干嘛啦……”
少年柯景腾书桌里的漫画书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课本早就不知道散落到了哪里,身旁的好友看杂志的看杂志,睡觉的睡觉,彰化县充沛的金红色阳光饱满而热烈的洒落,汗水细密的挂在他的额头上,显出少年特有的蓬勃的生命力。
沈佳宜皱眉看着他,“柯景腾,卷子呢?”
她的头发披散在肩头,混着阳光有种淡金色。

上学放学,这一天就像任何一天那样美好,也像任何一天那样平凡,但是有些什么不一样了,少年柯景腾青春中最重头的戏在那一天以这样平凡无奇到让人无法察觉的方式开场了。

他怎么会知道他有一天会那么喜欢这个叫做沈佳宜的女生,他怎么会知道他全部的青春都将花在这个叫做沈佳宜的女生身上?她……明明只是比普通的女生漂亮一点点而已。
只是一点点哦。

可是,沈佳宜我喜欢你。

少年柯景腾不爱念书,可是少女沈佳宜爱念书,她是优等生,她是年级第一名,沈佳宜说,“柯景腾我不想自己看不起你。“
柯景腾继续酷酷的回头,“你管我?”年少而不屑的侧面看起来很漂亮。
“我不是看不起差生,我是看不起那些什么都不会却还看不起努力念书的人!”

不想被喜欢的人看不起,那就只能认真念书啦。

柯景腾是不喜欢念书啊,可是有沈佳宜陪着他,于是不喜欢的事情做起来竟然也那么热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们继续当着前后桌,一起划书,一起在黑板上比赛做题,没有补习的晚上就留在教室自习。
算不算是约会呢?少年柯景腾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自己很高兴可以陪着沈佳宜。

于是,他们在彰化充沛的阳光中相互陪伴着长大了,高中毕业的时候,沈佳宜说,“我们要感谢陪伴在一起的彼此。”
珍重,再见

毕业了,和我们的青春说再见吧。

可却不能和喜欢的人说再见。
沈佳宜是柯景腾的女神,他想让女神知道自己已经变成了非常非常厉害的男人,可以保护她,可以改变她的心。

于是他发起了九刀杯自由格斗大战,充斥着男生特有的热血而不切实际的幻想,为了打架而打架,像格斗高手那样!像李小龙那样!是不是很酷?是不是很厉害?女神会喜欢的吗?
沈佳宜说,“柯景腾你真的好幼稚!好幼稚!”

没办法啊,女生永远就是比男生成熟啊,没办法啊,男生又永远被女生的这种成熟所吸引。

幼稚着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这份感情的真挚和珍贵甚至都超过当事人自己的想象。

幼稚的柯景腾虽然如此真挚的喜欢着沈佳宜却因为幼稚而不能在那个雨夜回头抱一抱她。
于是,抱着莫名的自尊他们错过了彼此。

沈佳宜凝聚了全部的青春回忆印刻在他的心中,台北大地震的时候,他唯一想到的还是人在台北的沈佳宜。
他翻出校门跑出好远好远,一路跑一路举着手机,“沈佳宜你没事吧?”
“沈佳宜我很担心你……”
“柯景腾我很感动哎……我说真的……”
“沈佳宜你这个人真的很机车哎!”

时光好像回到了那个阳光充沛的乡下彰化,他们好像还是暧昧的前后桌,侧脸看起来很漂亮的男生额头上满是细密的汗珠,背后的女生用笔尖戳着他的背,男生回头坏坏的笑着,“那,卷子。”

“那个时候为什么不想和我在一起呢?”
“我常常听人说,男生和女生在一起最好的时光就是暧昧的时候,于是我想,不如让你追我追久一点咯。”

并非是不想和你在一起,只是,想更好更好……将这份珍贵而美好到无与伦比的感情最大限度的保留住。
直到……我们青春结束的那一刻。

沈佳宜,你相信平行时空吗?可能那里我们会在一起。
哦……那我好羡慕他们哦。

沈佳宜,我喜欢你,所以我没有办法真心实意的祝你幸福。
沈佳宜,正因我刻骨铭心的喜欢过你,所以我祝你幸福。

青春年少不言爱。
我喜欢你。

比喜欢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喜欢你,全世界只有我最喜欢你!
你的名字是我青春的注脚。
我用整个青春年少喜欢你,我将我的青春全部送给你。
我喜欢你
不要拒绝我
请让我继续喜欢你。

你看,我还是那么幼稚,用这份珍贵的幼稚继续喜欢你。
成熟的人,不会那么喜欢你哦……

好了,再见吧,我的青春。

 4 ) 那些年,你们谁在乎过弯弯的感受?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忘记了“弯弯”的大名,而且是从他们上大学之后开始忘记的。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男性视角的电影,各种青春的热血和细节都是一个男生的所见所闻。大多数男生,尤其是宅男应该是受感动主力军吧。

对我来说,被这个故事本身的吸引在电影院里面掩饰了对人物关系的思考,就是总觉得有点怪怪的。直到谈到弯弯的大名——我才发现,其实,那些年,大多数女生的角色可能会是年轻的“弯弯”。

“弯弯”们,站在沈佳仪身边,也许还手牵手上厕所,听她叹气被人追的纠结,陪她在各色节日拆礼物,在男主角出现之前,以及两个主角之间的空档,听她的各种喜怒哀乐,不断的被荷尔蒙爆棚的男同学贿赂打探女主角的事无巨细,替女主角甄选谁是真情谁是假意,劝告真命天子不要玩世不恭。(当然,不排除受不了压力或嫉妒心怀鬼胎的逆转角色,此处暂略不表。)多年后,被大家见到只记得外号,在青春的故事里露一个模糊的侧脸。

在一段热血飞扬的青春故事里,这些年轻的“弯弯”有些变成了男生的好哥们儿;有些变成了仗义大气的“男人婆”;有些在下一个阶段里总结经验教训经历自我规划也没准儿变成了另一个“沈佳仪”;也肯定会有“我也很想他”暗恋故事;(我宁愿相信)极少数也会有《旋风小子》里“珍珠”的好结局,概率极小的应该是琼瑶阿姨《情深深雨蒙蒙》式的每个姑娘屁股后面都有个挥洒青春的愣小伙儿。

然而,写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没多少会在乎“弯弯”们当年叫啥,她拍照的时候站哪,她哪天生日,地震的时候她有没有事。原著里,柯景腾在大学里是有两条内线的,一条是沈佳仪的姐姐,另一条就是他们共同的好朋友——沈的闺蜜。看过原著的各位,你们谁还记得这姐们儿叫啥?都是青春,凭啥就得淹没在你们的追逐故事中呢?想到这,真的是有点小不忿儿啊。

完全没有鄙夷的意思,也完全不觉得这种大众角色不好。作者和看客不在乎女配角也挺正常的。可是背着翻案的嫌疑,我得说,这帮人长大了之后,貌似“弯弯”混的更好吧,当年的拔尖女“只会读书”,被人宠大的青春期,怕是在两性关系的成长路途上满是荆棘啊,很容易不皮实不真实被生活的落差打得稀里哗啦;倒是当年的绿叶女们——也许当年不够漂亮,不会唱歌,性格不够娇柔,学习成绩不拔尖——能够扬长避短的带着清醒的认知迎接小开心和大智慧。

真正在乎弯弯们的人,貌似是最强大的自己。这可能才是相对正确而实际的处世哲学。每个女生此生都会有被追的时刻,时机早晚而已,而心智的成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时机的对和错。很大的可能是,“弯弯”们在多年之后,花钱到电影院里看到这段怀旧故事,会开怀一笑,带些感激给这些往事。

——以上,献给当年沈佳仪身边的姐们儿。

 5 )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初中的时候,喜欢同班的一个男生。他也是坐在我后座的男生,因为他坐在后面的缘故,也曾经让我的生活变得很不一样,每天进入教室,都用最好的姿态,度过可能在他眼中的每一秒。

听他喜欢的乐队的唱片,看他喜欢的动漫,了解他喜欢的体育项目,甚至穿他喜欢的颜色的衣服,留他不经意说过好看的发型,买他也喜欢的零食,都是那个年纪会做的事情,现在想想,都不可思议。

也曾经早早起床,骑一个小时自行车,等在他家附近隐蔽的小路口,看他骑车从楼群中转出来。我总是想,骑车追上去打招呼,说,好巧哦。等了很多很多次,为了不会错过,每次都提前很久,有很多很多个冻得瑟瑟发抖的早晨,多到我自己也数不清,有时候会等得跟他一起迟到,但是,其实我从来没有追上去,说,好巧哦。

初中毕业之后,我们去了不同的高中,有一天我骑车去他的学校找他,他的高中真远。那时我们还没有手机,我只在一周前的信里说,下周五我们学校运动会,下午不上课,我去找你吧。不过我知道我可以在学校门口等到他,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擅长在人群中搜索到他的身影。那天我们从他学校走到必须分叉的路口,走了2个多小时,虽然已经完全记不起都聊了些什么。

想想看,虽然已经是21世纪了,不过那个时候我们还在通信,高一的时候,我每周都会写信给他。当时还写着一手很烂的字,真是丢脸。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会好好练字,有一天,用一手漂亮的字,写情书给我喜欢的男生,但他之后,我再没有给喜欢的男生写过信了。

后来的事情很戏剧化,高一快要结束的时候,先表白的那个人是他,拒绝的那个人是我,也许我希望,我们不要这么早在一起,我们可以等一等,可以更有信心地面对感情,或者是小女生的情绪作怪,希望他是那个能为我多做一些事情的人。

就像柯景腾。

虽然柯景腾似乎很幼稚,不论是一场表现自己强大的格斗比赛,还是一个关于长高三公分的小小誓言,或是希望等到最完美告白时机的心愿(后两个见原著小说),都令我动容。

小说中在阿里山没有等到日出而错过表白的柯景腾想,“告白的方式仅仅是表象,也许告白的结果不会因此而改变,但是,‘如何在惊喜中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意’却也绝不是愚蠢的把戏,而应该格外珍贵。”所以他希望有这样有把握、完美的时刻,让那个女生每每回想起来,都会难忘的时刻,他可以多努力一点,多等一阵,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在我看来,这不但不幼稚,反而很美妙。这实在是个人人都很迅捷的时代,希望尽快追到喜欢的姑娘,希望尽快跟姑娘上床,希望男朋友尽快赚到一套房子,很久很久,没有看到这样的慢,即使是中学生,恐怕也已经不会再做传字条、写信、放学后一起温书、或是等在ta家路口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那些年》最触动我的地方,“请让我继续喜欢你”,请让我为你多做一点事情,请让我变成更配得上你的人,请你等到我最终有把握,有勇气,敢于向你表白的时候,请你在看到其他男生的时候,想到我,还在因你而发光。

说起来,我和他的大学在一个城市,有一次周末我去找他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玩。忘记游戏是什么了,但是一贯有真心话大冒险的环节,输了的两个人被要求隔着扑克牌kiss,他很大喇喇地说,好啊,拿过扑克牌轻轻放在我嘴唇上,然后吻过来,我睁大眼睛看着他,心都要跳出来似的。那是我们唯一仅有的一次近距离接触。对,连手都没有拉过,却是属于我最美好最缓慢的一段感情,有一个最完美的结局。

这些事也许他从来不曾知道,但这并不重要。

《那些年》的动人,并不是因为这些错过的、抓不住的青春惋惜,是因为,我们似乎很难再慢下来,不会再为了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做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等待,比如梳一个他夸过好看的发型假装不在意地走过,比如拿着IC卡在路边徘徊很久打一通电话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去听他喜欢的唱片为了能有更多的共同话题,比如努力做一些自己可能并不真正喜欢的事情,比如变成一个更加优秀更加与众不同的人……这不简单地是“为了感情改变自己”,而是难能可贵的缓慢的心意,想要一起前进的感觉,让人心里酸酸的,也暖暖的。

所以《那些年》另一个打动我的地方,就是“谢谢你曾经这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喜欢你的我自己”。通篇并没有执念,没有伤感,而是真心感激沈佳仪在他生命中扮演过的角色,反之亦然。因为互相的理解和信任,始终保有着一分真诚的感情。我也一样,感激他们曾经让我有如此缓慢而绵长的、属于青春的悸动,如此积极地认真地生活,让我的生命都发光。

更多的我们,不会像柯景腾一样,有机会买一个最贵的梦想,制造一架时光机让男生与女生重逢,不会让曾经在自己成长道路上留下痕迹的人知道,曾经为ta做出的一点点所谓付出,和自己得到的一点点改变。

然而,大概柯景腾已经成长得,不再需要依靠别人的力量,就能够强大起来,做更好的自己。

我也是。

 6 ) 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7月份的时候从香港书展带回同名小说,直到前几天才真的看完。
并不是很特别的故事,甚至要说它有点平淡也不为过。
但就是这么平淡无奇的一段叙述,让每个人都记起自己十七岁的那个夏天,然后嘴角上扬的狠狠想念了一把。

没有华丽的镜头或者刻意营造的小清新气氛,就是普普通通的台湾巷子,简简单单的中学教室。
对白说了五句我便找到了这电影不能在内地公映的原因,“鸡巴”,“勃起”,层出不穷;
再看下去,上课看着老师打手枪,男主角在家一直处于光屁股的状态,连背英语的时候也被插入很多次I FUCK YOU这样的台词……
全场观众好多次都笑到鼓掌,刀大真的有够犀利。
但,尽管有地区差异,我们的青春期,就是如此荒唐和叛逆的没错啊!

由于是改编的关系,书中的很多细节在电影里没有被提到,这也是改编电影一直存在的一种遗憾。
然而我敢说,就算没有看过原著单看电影,你的感动绝对不会少一分一毫。

因为那就是,一定曾经发生在你我身上的,谁都没比谁多或者少的,叫做青春的故事。

品学兼优的女孩受全班男生的青睐,有的耍帅,有的变魔术,有的学识渊博想用内涵取胜……
而她却偏偏喜欢不爱读书却很热血,讲话幼稚但很可爱,整天亏她只会读书却也会在关键时刻把英语书递过来自己被罚举着凳子跳一百圈的那个男孩。
于是白衬衫背后被戳出的蓝色点点变成了初恋最甜的印记。
那时候的男孩,真的觉得,恋爱是一件能够改变生命的事情吧。
努力做题是为了能和她打无聊的小赌,晚上留校是为了能和她一起读书,毕业后的志愿,是想要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起码要这世界因为自己有一点点不一样,而这世界,是女孩的心。
如果不是因为男孩害怕被拒绝,也许便不会有这么遗憾的结局。
如果不是因为女孩担心在一起之后男孩便不再这么喜欢她,那么也许我们在读的是另一个俗气难当、分分合合的故事。
可是啊,就是那么一点点的小错过才最不可挽回。

921地震那晚,男孩拿着因为线路超忙没有讯号的手机跑了好远,听到女孩声音的时候他说:“你可是我追了N年的女生诶,如果你没了,我要跟谁一起回忆我们的故事?”
那时的两人,已经处于平行的时空。
长达两个小时的,两年来第一次的通话,结束在女孩那句:“谢谢你喜欢我”之后男孩说的:“我也很喜欢当年喜欢你的自己。”

2005年的台北,终于来到那一天。
一起喜欢过女孩的那些男孩们,穿起正经八百的衬衫,笑着打趣说要去女孩的婚礼上绊倒新郎。
席间,男孩说:“当你真正喜欢一个女孩的时候,看到她跟别人结婚肯定不会完全真心祝福啊,这才是真爱。”
全场观众大笑鼓掌,原来,大家都经历过一样不甘心又因为装大度而不肯说出口的人生(笑)

最后的最后,男孩们闹着要吻新娘,新郎说没问题,但想要怎么吻新娘就要先怎么吻我。
就在所有人不满的吐槽新郎小心眼的时候,男孩一个箭步冲上去吻住了新郎的嘴。
镜头是所有人惊呆的脸,耳边是全场人大声的笑,还有我自己一边笑一边忍不住的啜泣声。
就是那一刻,一直一直等了N年也没有等到的那一刻,明明互相喜欢却没有得到的那一刻,象征着最热血的青春和最纯粹的爱情的那一刻,终于在女孩的婚礼上,有机会成真了。
男孩和女孩拥吻的镜头一直持续了很久,穿插着那些年嬉笑打闹的回忆--
她为他扎起马尾的午后静谧柔软的阳光;他为她剃成光头的那晚滂沱的大雨;
他和他的那些兄弟们整人时她微笑的脸庞;他举办格斗比赛被狂K到满身是伤时女孩气愤的眼睛和他懊恼的泪水;
她常说“柯景腾,你真的很幼稚”时微怒的侧颜;
他臭屁的说会读书就可以看不起人时不屑的挑眉;
他们一起光着脚丫坐在堤坝边讲理想的烈日炎夏;
一起放飞的孔明灯这头男孩说:“可以不要告诉我答案吗?请让我继续喜欢你”;而另一头,女孩在灯上写下:“好,在一起”。
然而,都变成回忆了。镜头回转,男孩离开了新郎的嘴唇,他的死党们立刻冲上去争着继续,女孩站在不远处,红了眼眶。
男孩始终没有亲吻女孩,他说:“那我就继续幼稚下去咯”,对面的女孩说:“一定要哦。”
镜头定格在餐桌上的红包--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我想,会感动的人,一定是因为想到了自己生命中的某个画面。
属于自己的那个沈佳宜也有清纯美好的侧脸,笑起来时也会有弯弯的好看的眼睛,也会用书拍自己的背,也会责怪自己不读书的同时递给自己写满了笔记的参考书……
属于自己的那个柯景腾也有用不完的幽默细胞,很幼稚,很单纯,很搞笑,很热血,充满孩子气;踩着脚踏车的帅气身影也曾经让自己感叹不已;挠着后脑勺的样子也曾经让自己忍俊不禁……
我一直以为,少年时青涩的那种暧昧甚至不能叫做爱情,只是会随着时间被淡忘的小小悸动。
然而活到这把年纪才发现,最纯美的东西,又怎么会那么容易被遗忘?

也许,你已经不记得对方的名字了,就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但却那么深刻的印在脑海里。
因为你最怀念的,是喜欢他/她时,那个闪闪发光的自己。

今天看到死党在微博说:“那个曾经骑着二八大驴,在小巷子口等着我骂的男生今天要结婚了。”就这么简单的一句,眼眶很不争气的红了。
尽管有再多不舍,我也还是知道,未来的某一天,我也会看着曾经喜欢的男孩挽着另一个女孩的手走过我面前,然后对他说:“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20120503:
很荣幸的,这篇文被蔷薇岛屿网络小站录成了电台的节目,谢谢策划云中歌和NJ小晴,也谢谢所有喜欢这篇影评的大家(鞠躬~
电台节目链接传送门:
http://site.douban.com/blooming/room/1201117/
名称:【黑白影格】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短评

青春就是手牽手,坐上一去不回頭的火車……

8分钟前
  • 甘草子
  • 推荐

如果不是最后那个吻,电影本身并不值五颗星——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爱,它不深刻,甚至肤浅,但因为没有任何尘垢而吹弹即破、丝苦丝甜。这种幼稚是要定格在时光的相框里,用青春做祭奠的只是当时已惘然。 因为不圆满,you're the apple of my eye。

1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今晚无读圣经,无祈祷,也没有看新约讲座;安安静静地看这部影片:心疼,那远远逝去的、几可触摸的青春岁月。然而,心疼于我,是柔情、是拯救、是复活。...近来的日子,信仰于我,几成仪式;阅读于我,犹如西西弗斯肩负的巨石。或许最终仍需期待复活,但心疼却让人知道何去何从。

15分钟前
  • 江绪林
  • 力荐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沈佳宜。人生就是不停的战斗,包括爱情。“恋爱最美好的,就是暧昧的时候。等到真正在一起了,很多感觉都会消失不见。”谢谢本片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喜欢过的女孩儿~【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20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谢谢你喜欢我。我也好喜欢当时那么喜欢你的我。”——既小清新又重口味的片子,高中时恋爱过暧昧过暗恋过的孩纸们都会多多少少因回忆而感伤地微笑或流泪吧。话说@夜凉longway ,我觉得你一定会很喜欢这片子。p.s.里面出现了《爱情症候群》哟~@纪小城

24分钟前
  • 小油飞
  • 力荐

青春是手牵手坐上了永不回头的火车~

26分钟前
  • yinny
  • 还行

[香港完整版观影体验]干!九把刀,你把多少人的青春拍成了电影!TO 那些我们追过的女孩:希望这个世界,因为有了我,会有一点点差别。 PS:电影只值四星,但当知道九把刀原来是把自己的青春故事,百之百真实的连主演名字都没改的搬上银幕时,果断的给了五星,因为你他妈把我这辈子最想做的事做了!

28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谢谢你,喜欢过我。

29分钟前
  • Jazz
  • 推荐

没有预想中的没心没肺,也没有喷薄而出的高段位包袱,一派早年台式小清新的调调,不痛不痒但显然更为肆意与娱乐化,叙事上有碎片化的迹象,但真可惜这种路数实在是太多了,要说感动与煽情远比不上日系的同类作品,论重口味操蛋又不及美式青春片。现象级也就能在岛内晃悠下了,意思不大。

3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最后婚礼开头部分竟然哭了...

36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彰化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虽然最后不是完美的结局,但这才是现实的写照。

39分钟前
  • 爱情海
  • 还行

“You are always the apple of my eye.”陈妍希几乎符合书中沈佳宜的所有气质,尽管预告片曾让我失望,但看过电影,嬉皮笑脸的九把刀仍把所有人都带到了那一个只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少,即使当时是苦涩难过,但是现在回味起来都不会有一丝后悔。此刻,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用力追过的Ta?★★★★

43分钟前
  • Q。
  • 推荐

那时候好火,但我一个没谈过恋爱的人也没太多感想。

47分钟前
  • ᥫ᭡້໌
  • 还行

很少看台湾小清新派的电影,我很遗憾在高中时代没有过这样的回忆,但是相信不论谁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都会想起一个曾经走进过自己生活的人,最后婚礼的那一刻,眼泪止不住的落下,虽然是带着笑容,多么希望那个吻是真实的。令人心酸又浪漫的故事,生活总是教会我们在无奈中前行。

50分钟前
  • 吉哲
  • 力荐

青春的阵痛就是,女孩永远比同龄男生成熟。

55分钟前
  • Carol
  • 力荐

“被你喜欢过,就很难觉得别人有那么喜欢我” 久违的台湾青春爱情片,不差于《初恋那件小事》,媲美《小情人》,略逊《蓝色大门》。婚礼出场的音乐“人海中遇到你”一出就直接把眼泪震出来了。青春是我们这些年唯一的灵与肉,或许遗憾更美。最后那个激情kiss点亮了整个电影。“新婚快乐,我的青春“

5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豆瓣9.1?!可能是我抱的期待太高了,没想到只是篇流水账⋯⋯歌还不错,陈妍希不错。追女生这件事,男生女生眼中的版本肯定很不一样。

1小时前
  • 米粒
  • 还行

其实电影有很多遗憾。相比小说,电影的自由度低很多,从想象空间到具象,情节的取舍,节奏、铺垫等很多处理都不尽如人意,但是结尾的婚礼之吻还是被感动了。就像所有人一样,我们看的并不是追女孩,而是对已逝青春的怀念。三星半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在年轻时候做最真实的自己,最起码我们不会留下所谓的遗憾。

1小时前
  • 元宝宝
  • 还行

沒有遺憾的青春不完整

1小时前
  • 鄭四姑娘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