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起手来!

喜剧片大陆2003

主演:郭达,潘长江,刘小微,李明,胡晓光

导演:冯小宁

 剧照

举起手来! 剧照 NO.1举起手来! 剧照 NO.2举起手来! 剧照 NO.3举起手来! 剧照 NO.4举起手来! 剧照 NO.5举起手来! 剧照 NO.6举起手来! 剧照 NO.13举起手来! 剧照 NO.14举起手来! 剧照 NO.15举起手来! 剧照 NO.16举起手来! 剧照 NO.17举起手来! 剧照 NO.18举起手来! 剧照 NO.19举起手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4:09

详细剧情

  我姥姥(刘薇 饰)上学的年代正是闹鬼子的时候,学校里经常有鬼子来抓爱国学生,而被抓走的学生又大多没有回来过。一天,姥姥被鬼子盯上,慌乱之中钻进大木箱被日本鬼子抬上了列车。出站驶入山区时列车遭到游击队员袭击,队长将大木箱子交给一个赶着驴车回村的农夫(郭达 饰),不想就遇到一队 鬼子兵。巧妙地骗过搜查,农夫却被强令带路进入石桥村。进入石桥村,村里老小都加入到解救的队伍中来。不仅如此,村里埋设的地雷、老奶奶喂养的大公鸡、农夫拉车的驴也都让鬼子出尽了洋相、吃尽了苦头,尤其是个“罗圈腿”(潘长江 饰)。经过一天的巧妙周旋,姥姥和农夫配合打回村里的游击队员全歼了鬼子的小分队……

 长篇影评

 1 ) 笑不起来的喜剧

看了《鬼子来了》之后,介绍给同学,说这样的抗日电影很特别,于是她就介绍我看《举起手来》,说是巨搞笑,我怀着无比的期待和好奇看完了,觉得很烂,笑不起来。
把日本人弄得都跟低能儿似的,连个驴都不如,尤其是潘长江演的那个日本兵,说他是刚从精神病院出来我都信。中国人民打了八年仗的对手描写成这样也太低估我们的能力了吧,丑化人家的同时不也在丑化自己么?!
对于电影中的笑料,我看是抖不起来的包袱,陈芝麻烂谷子的段子,没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看喜剧的话,倒不如去看看《冰河世纪》这样的动画片,至少笑得也痛快阿~~~~
这一次,冯小宁让我失望了,后果很严重。。。

 2 ) 随想

堆积了太多的所谓笑点,就变成了闹剧!!
小日本真的有那么呆,那么傻吗?
我们要的自信心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而不是自欺欺人的表现。
举起手来,当今正真举起手的到底是谁?

 3 ) 人家只想拍个喜剧,你们却要讲史实,为啥不去看纪录片呢?

一群人逻辑有问题吧?在一个喜剧下面讲史实,讲反思战争,不是所有的战争电影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吧?那法国人拍的虎口脱险是不是更丑化德国人?怎么没见人去喷?想看反思战争和抗战史实的,出门左转,一寸山河一寸血,看个喜剧电影还看出了优越感,你们真是太幽默了,全世界都找不出这么幽默的观众了,和喜剧电影较真,佩服!

 4 ) zt:“喜剧化”违背抗战纪念初衷

原文作者自己说:欢迎转载、讨论。我就放心的转贴过来了。

原文作者:吃葡萄不吐核桃皮

原文地址:http://club.news.sohu.com/r-wordplay-556336-0-10-0.html

前言:落后就要挨打,战争并不是人多、聪明就能以一敌十,“喜剧化”的抗战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我们的抗战进行了艰苦卓绝的14年,中国军民的伤亡人数高达3000多万。其实承认我们以前的落后并不可耻。

两三名游击队员就抢劫了鬼子重兵押运的军火列车,举起机关枪朝天上的飞机扫两下就能打下飞机,这些都是最近上演的冯小宁导演的战争喜剧大片《举起手来》里的"喜剧"场景,这些情节都有助于证明冯导"不笑可以退票"的水平,但我不得不说,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胜胜利60周年,以及中国抗战胜利60周年的日子,类似的喜剧化抗战的影片,不但达不到抗战纪念初衷,反而有误导青少年之嫌!

 也许有人认为喜剧就是夸张,谁会去当真呢?但是很"巧合"的是,当我们看电视、电影、小说,看到的最多的却是胜利大捷、全歼和侵略者的不堪一击,是看到英雄人物以一当十、当百,敌人成排成片的倒下,英雄却刀枪不如的巍然屹立,或者赚了几十倍的敌人的命"够本"的倒下。

其实从逻辑、甚至常识上我们已经能发现问题,我军的一颗手榴弹就能爆炸出“蘑菇云”,敌人的大炮也只能打出小坑坑,如果仅仅为了电影电视的视觉效果,这已经说不过去了,因为西方的电影电视作品同样场面宏大,但并没有张冠李戴。

可以发现的是,而与中国影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许多二战影片在展示胜利的同时,更注重展示战争的恐怖、血腥,让人们了解到,每一次的胜利都来之不易,是用不菲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在那里,敌人也是顽强的,正义的一方几乎不可能能占到几倍甚至几十倍便宜的。导演更需要说明的是,战争就是战争,不管哪一方胜利都是悲剧。
  
艺术家们强调的是:文学作品里的夸张有它的理由,但让国人不得不注意的是,这种只谈辉煌战果,不提己方损失的不敢正视历史做法甚至弥漫到了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

比如对于敌我双方的伤亡却常常语焉不详,比如最常用的语句是,**大捷取得胜利,歼灭敌人**人,但自己一方的伤亡却不提。而战争中其实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己方伤亡的人数与敌方持平,甚至数倍。毕竟以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与日军差距太大,何来以一当十,如果日本人都是豆腐渣、纸糊的,何至于大半个中国都沦陷入敌手,几亿中国人沦为亡国奴?

看一段历史回忆录:举个例子,就连鬼子中了“埋伏”(特别强调是埋伏,我军是有备而战)的平型关大捷,敌人伤亡1000人左右,八路军伤亡也约为900人。(因为敌人死不缴械,千余日军全部被击毙,我军伤亡也很严重。据阮受贤回忆,115师约有900人伤亡,《抗战以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书认为:我团营干部五人负伤,以下近千人伤亡。第5连百名壮士,凯旋时只剩30多人,连长曾贤生壮烈牺牲。战斗极为残酷,独8旅3个团一个补充营5000多人,损失一个团。(平型关战役与平型关大捷,报)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才更加认清,在装备水平不如日本侵略者的时候,八路军首先不是搞短兵相接、硬碰硬的阵地战,而是进行发动人民群众的游击战。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现在我们的青少年们更多耳濡目染的却是一些夸张的文学作品,他们从这些影视甚至历史作品中得到这样的错误印象:鬼子侵略有什么了不起,他们那么笨,咱中国人那么聪明,以一敌十轻容易就把他们打败了,他们甚至还会天真的认为打仗其实很好玩的!

但这不是真实的抗日战争的情况,如果真的这么容易,中国的抗日战争就不会艰苦卓绝的长达8年(如果从1931年开始算,长达14年),中国军民的伤亡人数高达3000多万。

就连我们一直信以为真的地道战、地雷战,其实已经有人指出,很大的夸张成分,据说地雷战中炸死的百姓远远多余日军,地道战也没有那么神奇!(欢迎大家提供资料证明)

对于冯小宁导演其他很多片子,都不错,笔者并不是对他有何过节,包括他拍摄的的战争喜剧大片《举起手来》,的确给老百姓带来久违的笑声,(毕竟在压力特别大的现代社会,要笑越来越难了),但是,如果都抱着对历史不严肃态度,抱着戏说的态度,甚至演变成为不敢正视历史,不敢正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那么我们是否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历史重演,我们重新“盼望”变成亡国奴,喜剧的去抗争?而那时等待我们的将是战争残酷的流血和惊恐。

需要提醒的是,不敢正视历史的"喜剧化"抗战的后果,很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好战"和对战争的"游戏化"心态,这不但不利于青少年认识战争的残酷,而且也不利于让他们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和维护者。

欢迎转贴,讨论,引用。

 5 ) 战争不应该拿来开玩笑

一句话,这就是一部把姿态放得低到地里去只求观众一笑的十分用心的喜剧电影。 这类电影多数都是为了给观众以一种轻松诙谐、幽默搞笑的视觉享受啦。不过也难为了一些喜剧演员了,能做到这份上都不容易啊!要是真正谈到严肃的战争的话,怎么会有这么逗的日军呢,能被平民耍的团团转,想想都不太可能! 看的时候心里很复杂,当看到里面潘长江的表演是忍不住想笑,但是想笑的同时发现他是一个侵略者,是来入侵我们的国家,残害我们的人民,又笑不出来了。所以这就是这个电影的矛盾之处,战争是残酷的,是严肃的,不是拿来拍喜剧片的

 6 ) 战争的胜利不是偶然,而是先辈的努力

小时候看得时候觉得欢乐搞笑,但是长大后再看觉得这个是抹杀先辈的努力,最近看了很多谍战片,越来越写实越发现先辈的艰难。现在的生活是先辈用血肉之躯拼出来的。这部影片从头到尾虽然有说斗智斗勇但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意外导致敌人失败,并能有展现中国人是如何付出的,如果日本人都像影片,那么中国就不会被占那么久,历史从来都不应该拿来取乐和开玩笑的,先辈应该值得敬重。

 短评

哈哈哈,看完真的是笑个不停,虽然有点丑化了日本人,但是看的好爽!

6分钟前
  • 我lu不会飞
  • 推荐

哈哈哈唉,特别搞笑,小时候看了很多遍,恶搞

11分钟前
  • 尹天雪
  • 推荐

经典喜剧,各种梗到现在都还能用,看的时候还挺心疼潘长江饰演的那个,一心只想回家的日本兵的

13分钟前
  • 你在百花深处
  • 推荐

不一样的抗日神剧,很搞笑

15分钟前
  • shield
  • 推荐

别样的抗日神剧,别样的风采。

19分钟前
  • 花落 思量错
  • 推荐

这就是一部喜剧,前面几个热评还和喜剧较真,

22分钟前
  • 小S
  • 力荐

经典,什么叫搞笑,现在的电影就该好好学学,看一回乐一回,故事不乏味,放在现在来看也依然乐趣十足

27分钟前
  • 八月
  • 力荐

我们能够给《虎口脱险》很高的评价,却对《举起手来》那么刻薄。冯小宁导演的本意就是娱乐娱乐,却被认为不真实不客观,只能说观众想要的太多了。要看严肃题材的大可看冯小宁导演的《战争子午线》、《紫日》以及《黄河绝恋》

32分钟前
  • 鹿鸣
  • 推荐

小时候在班级里老师经常放给我们看,本以为是谍战片,没想到挺好看的,搞笑。

37分钟前
  • 救赎.
  • 力荐

这片为啥评分这么低,单纯来讲确实很好笑啊。

39分钟前
  • 暴富的女孩是我
  • 推荐

纯粹看搞笑。

41分钟前
  • 爱情海
  • 推荐

真的非常搞笑,笑点很多,但曾经有人说这类以抗日时期为题材将日本人演做白痴其实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想想也是,当年抗战八年,如果日本人都这样那咱们也就不必有那么大的损失,所以尊重历史,还原史实还是必要的。

44分钟前
  • 明天你好
  • 还行

小时候看的,当时看的很有意思,笑的肚子疼,虽然当时抗战很艰难,但是不管怎样都致敬那些救国的人!

48分钟前
  • 随风的蒲公英
  • 推荐

每次从学校回家的长途大巴上看的就这个片子……无数次。看得我打呕。

51分钟前
  • zing
  • 很差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它大概是我小时候看的几部电影之一。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以及它的剧情和笑点,也是我和我哥的童年的一小部分,比现在尬演流量电影好的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吹不黑(=^▽^=)

53分钟前
  • 三更
  • 推荐

突然想起这个来。这么低分?印象中这就是满分喜剧片,管他背景干什么。

54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力荐

亲爱的同志, 你好——你发表的关于《举起手来!》的短评,因为 含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管理规定的内容,已被移除。如发表的内容多次被移除将导致账号状态异常,异常账号的评论将不再出现在公共区域。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56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不错的一部喜剧,笑点特别多,可能历史上抗日并不是这么轻松这么搞笑,但这毕竟是电影,评论里就不要那么较真了。潘长江的搞笑是认真的

59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潘长江的罗圈腿😂花姑娘=母猪😂最后潘长江骑着鱼雷上岸了😂😂😂

1小时前
  • 丑小鸭cxy
  • 还行

从喜剧片来说它确实很恶搞,从抗战这个角度来说太恶搞和低级趣味了,导致评价也两极分化

1小时前
  • W之芮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