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母亲的复仇

犯罪片印度2017

主演:诗丽黛玮,阿克夏耶·坎纳,萨佳·阿里,阿德南·西德奎,纳瓦祖丁·席迪圭

导演:拉维·德耶瓦尔

播放地址

 剧照

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2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3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4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5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6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3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4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5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6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7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8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19一个母亲的复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8 20:15

详细剧情

本片改编自震惊印度的“德里黑公交案”。艾莉亚(萨佳·阿里 饰)在一次派对活动后遭到强暴,面对凿凿证据,四名罪犯却被法庭判为无罪。艾莉亚的继母,戴维琪(希里黛玉 饰)伤心欲绝,在走投无路后愤然决定亲手为女儿寻求正义。一场高能高智商的复仇大戏拉开序幕。正义到不了的地方,还有母亲!

 长篇影评

 1 ) 重现震惊世界的「印度黑公交案」?这爽片也太三观不正!

2012年12月,一名就读于印度德里大学医学系的23岁女大学生Jyoti,在与男友看完电影回家时,误上了一辆不当班的公交车。

车上包括司机在内有6名男子。男友被殴打后关押在驾驶室,女生则被轮番施暴。

被送进医院时,女生体内的肠子只剩下不到5%,13天后不治身亡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印度德里黑公交案”

更是,印度诸多黑暗面的冰山一角。

也因此,外界一直将受害者称为“印度的女儿”

2015年,英国BBC将此案拍成纪录片,就以《印度的女儿》命名。

拍摄角度很全面

加害人,受害人父母,加害人父母,受害人老师,正、反方律师,法官,进步人士,都接受了采访。

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警方——

德里是个非常非常安全的城市,和其他国家的首都一样安全,就是普通意义的安全,现在甚至更安全。

政客——

印度是一个非常民主非常自由的国家。

罪犯的辩护律师——

我们有最棒的文化,在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女人的位置。如果我的姐妹被玷污了清白,我会亲手倒上汽油烧死她。

罪犯本人——

女人比男人的责任更大。

纪录片在世界范围引起巨大反响,IMDb 8.2,豆瓣评分8.9。

但在印度本土,却遭到禁播。

两年后,一部根据此案改编,由女性导演执导的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在印度本土上映了。

上映首周,印度本土票房就突破1.4亿卢比票房,国内外总揽63亿卢比票房。

和高票房相匹配的,是居高不下的超高口碑

女主希里黛玉,更是凭此片在印度第65届国家电影上斩获最佳女主角奖及特别奖,被评为“印度电影的高级女祭司”

希里黛玉被视为印度电影的“第一位女超级明星”“女版阿米尔·汗”现已去世,《一个母亲的复仇》是其第300部作品也是最后一部。 为了感谢她对印度电影以及社会的贡献,印度政府以国葬的规格为她举行葬礼。葬礼当天,上千上万的群众自发为她送行。

上周五,《一个母亲的复仇》开始在中国大陆公映。

先看豆瓣分数,不太行。

再看电影,条姐心情复杂。

它不像《摔跤吧!爸爸》,在歌颂女性力量的同时,能够用跌宕起伏的剧情套路,能让观众较为愉悦地度过两个半小时的时长。

整部电影的气质,甚至可以说是割裂的。

它很像,某部著名禁片的复仇情节,加上某种套路化的警察刻板印象,某种日式热血正义侦探的形象,一个复仇的母亲,和“德里黑公交案”搅和在一起后,生下的畸形产物。

另一方面,结合印度女性地位、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被禁播的BBC纪录片,条姐也能够理解,这部电影不够正确的三观,为什么能在本土挑动情绪和力量,反过来为电影赋值。

先聊聊剧情和案件对比

毕竟,这是被它写在脑门上的最大看点。

你会发现,它为了迎合本土观众的落后文化,做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

基础操作:混淆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基本矛盾。

德里案——

陌生人作案,受害者是完全无辜的成年女性,天降横祸,本土落后文化是罪魁祸首。

电影——

加害者是情人节当天,向受害者求爱受挫的男同学+受害者母亲班上的学生,是缺乏父母管教的富家子弟,熟人作案

前半段,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受害女生(电影没明说,但应该是未成年)尖锐带刺的态度。

对待教师职业的继母,冷眼冷面,在家只叫“老师”不叫“妈妈”。

对待不喜欢的男同学,不耐烦+嘲讽。

简言之,是一个被惯坏、叛逆期的富家少女形象。

甚至受害者母亲(继母)和罪犯也有矛盾

就在案发前,罪犯在课堂上传不可描述小视频给女同学,被正在上课的受害者母亲发现后,手机被丢出教室并被叫家长。

案发现场也隐隐透露出受害者有罪论的味道。

少女回避问题,半蒙半骗,向父亲讨得情人节派对的参加许可。

那其实是一个纸醉金迷,充斥着药品、酒精、热舞的场所。

案发当晚,她准备向喜欢的男生表白,打扮十分美艳。

当喜欢她的男生(罪犯)前来邀请她跳舞时,她“高傲”,“不给面子”。

男生求爱受挫,回到卡座向狐朋狗友发脾气,男生的表哥自告奋勇,让表弟“学着点”。

表哥端着一杯下了迷药的酒接近少女,谁知同样被怼,酒也被少女的朋友误喝,表哥一肚子火。

和受害少女结伴的有两个朋友:一个男生,临时被家里人叫去机场;一个女生,喝了加料酒后不省人事。

十二点半,落单的少女走出大门,打电话告知继母正准备叫车回家。

就在打出租车电话时,被拒的男生和狐朋狗友们将她打翻绑架上车,离开派对现场。

女生在车内反抗,被殴打

车内情形没有继续展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凝重、漫长的俯拍镜头

德里案——

侵害过程中公交车继续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受害者和男友被扔下车后,罪犯试图碾压他们毁尸灭迹

凌晨,两人被路人发现后送进医院。

受害者体内脏器严重受损,肠道被拉出体外,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靠呼吸机维持生命,13天后不治身亡

电影——

车开到偏僻之处,一动不动的女生被扔下车,罪犯一脚将她踹进污水沟后驾车离开。

第二天早上,满脸血污、看上去跟死了没区别的受害者被晨跑的人发现并送进医院。

身体侵害被严重弱化,几乎没有通过台词交代伤情,住院一段时间后即伤愈出院。

德里案——

6名嫌犯,1人在狱中自杀,1人(案情最重者)因为未成年被判3年徒刑,现已经刑满释放

其余4名嫌犯,因为不认为自己有罪,一直不服上诉,经过四年的扯皮之后,被判处死刑。

电影——

案件引起举国关注,却因为法医取证时间是在案发后72小时,受害者体内证据受损,4名嫌犯均被无罪释放

法庭辩论被简化到几乎不存在,“没有证据”的说法逻辑不成立,完全回避真正的司法讨论。

好了,罪案“改编”部分到此结束。

从基本矛盾到犯罪的文化根基,改得大刀阔斧,根本就是脱胎换骨的“再创作”。

还有一大半的时长,被接上了一部4分复仇爽片的剧本。

满分是10分,它离合格还有段距离,因为漏洞百出

一个正义的私家侦探,向愤怒的继母伸出援手,如同一个天降柯南,继母就这样掌握了罪犯的住址作息癖好家里钥匙在哪等隐私信息。

继母大开金手指,合纵连横,请到身手了得的女性帮手,对第一个嫌犯实施诱惑绑架阉割一条龙后,放人回家,也不怕人家报警。

编剧也怕嫌犯报警,于是安排他在浴室一头栽倒,干脆摔死,死无对证。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继母化身野生化学家,买了一袋苹果,在自家厨房里剁吧剁吧,用果核提取氰化物,目测提取了得有两斤。

投毒将一名嫌犯毒成瘫痪后,又将投毒嫌疑嫁祸给另一个嫌犯,双杀完成,警察表示证据确凿,没有疑虑。

只有一位智商在线的正义警察,在案发现场捡到了继母遗落的眼镜,但却正义感上线,没有上报,伙同其他人将被栽赃的“投毒犯”投入监狱捡肥皂。

可能是一切进行得太顺利,怎么都拖不够时长,最后一个嫌犯被强行升级,设置成了罪恶累累的杀人惯犯。

也不管这种人为什么会跟上中学的富家子弟称兄道弟,根本没有道理

杀人惯犯很没脑子,不仅不跑,还跑去杀侦探,杀完侦探还从天而降,去杀正在度假的女主全家。

爸爸被秒杀,杀人惯犯肌肉男vs继母和伤愈出院的女儿,场面一度一边倒,直到正义警察从天而降,控制住了局面。

大家拿着枪围成圈圈一顿叭叭叭,警察对母亲:

“不要开枪!如果你开枪,他会死,你也会成为杀人犯!……

(条姐:港得没错!)

……如果你一定要开枪,就用正确的枪!”

说着就将自己的配枪递给了母亲。

(条姐:……)

躲在树后听大人们叭叭叭的大女儿,此时终于知道手刃仇人的就是自己一直抗拒的继母,叛逆少女终被母爱感动,飞奔出来喊了全片唯一一声“妈”。

母亲十分感动,当着女儿的面开枪处决了罪犯。

全片结束。

德里案,是人性和文化的恶行。

却被一再扭曲,一再降维,否定恶行背后的文化根基,否定法律在社会生活之中的作用,降维成了一部讴歌母爱和私刑的复仇爽片。

最大矛盾,被降维成离异重组家庭的母女关系。

道德败坏的富家子弟,成为无知、反智者的背锅侠。

这,就是《一个母亲的复仇》,和它在国内连7分都没得的原因。

失望是肯定的,但并非不可理解。

电影是大众文化产品。

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一个母亲的复仇》选择了向愚昧的本土观众妥协,选择了迎合受害者有罪论、推崇私刑者的价值观。

作为商业电影,在本土,它获得商业+名声的双重成功。

这并不代表,它的价值观可以被另一片土地接受。

其实就在最近,网飞也新出了一部关于德里案的作品。

片名——《德里罪案》

口碑——IMDb 8.7,豆瓣评分9.0。

站在《一个母亲的复仇》的反面,《德里罪案》客观、细致、条分缕析、不偏不倚,不为迎合观众做任何“戏说改编”。

那才是条姐心中,审视恶行的正确态度。

 2 ) 当正义得不到伸张,纯粹的复仇就成了唯一的正义。

此片改编自印度德里黑公交案,少女被多人强奸致死,情节恶劣,影响印度立法。令人气愤的是强奸犯毫无悔意,甚至强奸犯的律师在辩护时说“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女人的位置…一个巴掌拍不响…她应该安静地乖乖被强奸(这样就不会殒命)”。这个国家的司法执法真的如同闹着玩。倒是改编后的电影充满快意恩仇的酣畅,电影里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宣布无罪释放犯罪人,受害者的母亲对司法者失去信心后,与侦探联手做局逐一消灭强奸犯们。当司法机关的审判不符合程序正义,只能靠一个母亲的复仇让女儿释怀。以暴制暴当然违背了法律的保障机能,但却符合人的道德原则,我不认为这样做不妥。

 3 ) 高傲不是原罪,美丽才是

依旧是从前的影评搬运

——《一个母亲的复仇》影评

近日决定远离手机,拥抱生活。

难得的假期,懒惰的我选择独自观赏电影。这部电影,我曾在很久以前看过一篇关于它的影评。

至于是在手机app还是在杂志上,已经记不清楚了,时间和电子产品共同侵蚀了我本就不算好的记忆力。

印度高分电影,有罪恶、亲情、人性。

我似乎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也可能没有,这并不重要。我本就是个泪点低的人,这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影片改编自印度真实事件——黑公交案,作品中遭遇不幸的女孩儿艾丽娅还活着,黑公交案的受害者却已经死了。

为女儿复仇的,并不是她的亲生母亲,而是她的优雅知性,温柔体贴的继母戴维琪。

剧情说复杂也不复杂,不过是法律没有让刽子手得到应有的审判,这位母亲化身复仇者,让伤害了她女儿的人逐一付出代价。

说实话,弹幕比剧情更精彩。

这几年,打开知乎和微博,总有关于女性受害者的案件,下面的讨论精彩纷呈,这个案子也不例外。

艾丽娅只不过是对继母态度不友善,便有层出不穷的弹幕骂她活该,好似被轮奸是她的罪有应得,是上天长眼赐予她的惩罚。

她不过是化妆穿着漂亮衣服去参加party,不过是严词拒绝一个恶心的追求者,受到的伤害,完完全全就是无妄之灾啊。

弹幕有人说她不该去参加party,去到那种场合的女人本来就是想……(抱歉,后面的话太难听,我真的说不出来。)

有人说她不该穿那么暴露,虽然我是没看出来艾丽娅的裙子哪里算得上暴露,或许酒吧party这种地方约定俗成应该穿羽绒服去?

有人说她拒绝别人太高傲,要懂得拒绝别人的艺术。一个能干出轮奸这种恶心事情的男同学,严词拒绝和委婉拒绝,对于他来说有何不同?

千怪万怪,其实归根结底,不过是艾丽娅这个姑娘正值芳华,青春美丽,招人觊觎。

高傲从来就不是这个少女的原罪,美丽才是。

受害者有罪论,原来还有这么多拥簇者,真是可悲。

印度的法律,并不保护女性权益。在这样一个强奸合法的国度,女性本就是悲哀的,不幸的。

弹幕中“庆幸我生在中国”的看客,我并不反对他们的意见,但……即便是在中国,也从不缺乏对女性的恶意。

忘记是多久以前,新闻报道一男子当街砍人,一名女生当街死亡,旁边和她一起行走的女生曾试图克服胆怯上前阻拦,无果。

微博下方评论区,仇杀,情杀,各种猜测甚嚣尘上。总而言之,这个男人如此残忍,必定有他的理由。

苍蝇怎么会叮无缝的蛋呢?

舆论发酵之后的几天,受害者和当时在场试图阻拦无果的闺蜜信息都被人肉出来,人品过往被众多看客浏览揣摩,即便看上去这个女孩家世清白,性格乐观,这些福尔摩斯们总觉得背后定有隐情。

也有另一些键盘侠,谴责旁边的闺蜜为什么不拼死阻拦,以后活着,难道不会受心理谴责吗?

最终警方给出的调查结果是,这个男人生活不顺,想要报复社会,受害者女性,刚巧路过。

多么讽刺。

我不知道是否有“睿智”看官会有如下发言。

“偏挑在那个时候上街,这不是活该嘛,自己作的。”

就好像“穿的那么暴露,活该被强奸一样”的那些留言一样……

荒诞,无稽,但就是这么真实的发生了。

这个世上,有那么多说话难听得该下地狱的人,为什么他们有资格活着……

生而为人,他们,真的不配。

剧中其实还有许多漏网之鱼,比如被收买的法医,买通法医的辩方律师,这个世上,从不缺少败类,缺的是为了正义奋不顾身的复仇者。

正义,舆论给不了,法律更给不了。

置身事外的人,他们更喜欢给施暴者找理由,为受害者找缺点。

人间不值得,大抵如此。

2019/09/28

PS:愤青之言,若有冒犯,请退出点屏蔽,拒绝杠精。

 4 ) 《一个母亲的复仇》故事结构存档

剧情结构:

(开篇)身为化学老师的幸福家庭;母亲深爱丈夫和两个孩子,但是前妻所生大女儿兵不领情;

(铺垫)暗恋大女儿的小平头偷拍女儿,被母亲老师把手机丢出窗外;小平头和大表哥舞会邀约吃瘪,下药又失败;

(转折)大女儿外出叫出租车,被四人拖上车,强暴后抛尸荒野水沟;

(争论)母亲当晚警局报案,却未过24小时被拒绝;

(带入第二幕)大女儿被发现,抢救回来;被折磨不能人样的大女儿不愿见到母亲;

(B故事)B故事是大女儿和母亲的情感故事,从开始的决绝喊妈妈,到不愿见到母亲,直到最后的认可喊出妈妈;/另一个B故事是警察的对于此案件的追踪;

(游戏时间)小平头大表哥等四人被警察一一逮捕,却在庭审中因为证据不足被当庭释放;愤怒的父亲打了小平头一拳,却被刑拘;

(中点)看到庭审失败的大女儿,更加陷入对母亲的憎恨和恐惧;悲伤的母亲想开车撞死小平头,却差点装上大货车;

(坏人逼近)母亲决定自己报仇;联系私家侦探DK,获得情报,联系变形女学生合谋,阉割了保安,三天后,保安在街道醒来,回家放水,却惊恐发现丢失小鸡鸡,惊慌失措下撞击水管而死;载侦探的情报指引下,通过化学知识,毒杀了大表哥,并顺利家伙给小平头;结果小平头以谋杀入狱,大表哥全身瘫痪;

(一无所有)最后一个匪徒莫名消失,回来改头换面变成大光头;走访监狱和医院,终于从大表哥临死前的一个妈字,猜测到是大女儿母亲所为;

(黑暗时刻)大光头找上门,被告知外出旅游了;

(进入第三幕)侦探侦查跟踪到大光头下落,却被反侦察,并枪杀了侦探;警探在侦探偷拍眼睛里发现视频线索,立即赶往雪山;

(大决战)大光头强杀丈夫,用塑料袋闷死母亲,追杀大女儿;缓过劲带的母亲,为大女儿再次被打倒在地,在被枪杀之际,被赶到的警探击中手臂;而此刻母亲也捡起光头的枪,指向大光头;

当大女儿得知这一切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母亲所为后,第一次喊出了“妈妈”;为女儿不被报复,母亲依然鼓足勇气,射杀了大光头;

(结局)母亲和大女儿紧紧拥抱在一起;

 5 ) 看影评和看强奸犯一样恶心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钱不多也可以(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10190918/

过程中三次泣不成声。这世上没人能像妈妈一样能尽数体会到自己的痛苦和屈辱,她没有选择,选择是需要理性与考量的,当有人做出伤害我的事情的时候,她什么选择都没有了。

我没打算要个孩子,可是我想假如我有孩子,或者我的妈妈遭遇了那样的事情,我也会这么做,我比女主还不如,我根本没法绸缪,就特么整把菜刀,堵住就砍了。我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从有人伤害她们那一刻,为了让那些人体会到一样甚至加倍的痛苦的复仇,就是我剩下来的人生的全部意义了。去他妈的。

非常难过,最后女主举起枪浑身颤抖着对着最后一个她要处理的强奸她女儿的罪犯时,被警察拦住,劝她不要这样,他告诉她警方已经找到证据了,可以将罪犯绳之以法了。而女主放下枪,一边发抖一边哭着说:“以后还会发生这样的事的...”

我简直要崩溃了。

更崩溃的是回来以后刷影评。我看片太少审美能力低下,还理解肤浅,没有想到,这样的片子,大家居然还在批评它的艺术性差,没让各位看官满意、看爽,甚至还推荐对这种题材感兴趣的去看一看同类型其它款。

制作人想要传达的愤怒和悲痛全都入不了豆瓣的技术达人们的眼,他们理性尖锐、阅片无数,拥有上帝视角,他们只觉得剧情冗长、手法肤浅、配乐鸡肋,甚至觉得母女深情狗血。点进去大部分都是男的在说这样的话。

他们既不是什么人的女儿,也不会成为什么人的母亲,他们好像没有感情。有点恶心。

 6 ) 这部电影的名字叫MOM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电影头条(来自豆瓣) 来源://movie.douban.com/review/10175438/

有的朋友认为这个电影给印度的强奸事件降级了,认为没有表现出这个严肃的社会现象,这是我的一些想法,如下

这部电影的名字就是MOM,就是讲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对政法的不公和对孩子的伤害而做出的反抗啊,还有你所说的侦探,影视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侦探调查的过程没必要在电影里表现出来,能表现出结果就可以了啊。印度强奸案的高频是一件非常严肃的社会问题,但是在本部电影里反应的侧重点不在于受害的女孩儿被伤害的多么惨烈不在于法庭上的唇枪舌剑,而是在印度律法不公不能为受害者伸张正义的情况下,受害的家庭不得不以暴制暴来维护正义,让强奸犯得到他的惩罚。

这是电影作品,这不是纪录片。

我记得有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德里黑公交案“印度的女儿”。

 短评

“上帝并非无处不在......” “所以他创造了母亲......” 希里黛玉的表现就俩字儿:惊艳~!!!!!!

3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力荐

在一个几乎满座的东北影厅里时不时听见的“肏他妈的”、“整死他”、“干死这王八犊子”等粗鄙之语倒正符合相应情境;对比大部分时间的宝莱坞式奔放,某些场景——尤其是车行轮奸一场——的克制让人眼前一亮。

5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真心可怕。女孩夜里出门真的要有互相照顾的意识。好危险。

8分钟前
  • 李湘
  • 力荐

当法律都不能制裁强奸犯时,一个后妈为女儿所能做的事,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杀掉那些畜生。近两年来,印度电影大都围绕着女权主义。敢想敢拍,把想要表达的呈现给观众,是人类的进步。这部戏最大的败笔在于时长:冗杂。虽然罪犯得到了应有惩罚,但这种方式过于极端。以暴制暴也不是解决问题唯一的途径。

12分钟前
  • 影人疯
  • 还行

纯粹的女主戏,探求法律之外的正义,印度对女性权益侵犯的案例太多,法律又滞后,本片的出现也算是一种声援与反抗。结尾处母亲手刃侵害女儿的凶徒的一幕,看的人揪心泪目,只愿你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缅怀早去的希里黛玉女神。

13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从现实新闻大胆取材,进行商业化包装之时,其内核依然直视了印度社会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论从女性角度来看,还是从复仇这个古老母题,本片都有值得讨论的空间,片子的故事很有意思,既保留了社会新闻的锐度,又兼顾了商业片的诉求。教育问题、性别差异、家庭矛盾、女权议题……,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电影不甘人后,拍了很多扎根现实的题材,本片建议和纪录片《印度的女儿》一起对比观看,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和启示。

1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阿三拍片真是又臭又长

21分钟前
  • 米兎愛唱片
  • 还行

看的我泪流满面,MOM!!

26分钟前
  • 绯色_神仙
  • 力荐

这种快意恩仇的东西做得这么复杂冗长,梗都快拖没了。而且值得细拍的点都做得不够细致,最后更像是歌颂母爱的狗血剧。

29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论印度强奸案背后对于女性,人性的思考,本片不如《女生规则》,论女性复仇故事的惊心动魄和高智商犯罪本片不如《无畏之心》,但论及母爱,批判体制以及催泪效果,本片略高一筹。以天朝价值观来说,此片三观极其不正,把以暴制暴当成正义在印度片中却是司空见惯。BTW,本片几乎再现了印度公交轮奸案

32分钟前
  • 小舞舞
  • 推荐

人性的全面复苏,法理的彻底破产,明明是爽片的发展势头,看完后却让人心中压抑,感觉憋闷难抒:如果总是要让受害的一方自行执行正义,法律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至于剧情则有过度理想化之嫌,母亲的力量感天动地,但谁都知道现实中想要报仇雪恨岂会如此顺风顺水?当然女主的演技还是值得赞许的,配合导演的炫技式摄影,展露了圣洁的母性光辉,雪山风景尤其恬静动人,看的老衲有旅游的冲动了

37分钟前
  • Tina
  • 还行

题材尖锐,但拍片水准不敢恭维,说不好听的就是又臭又长。要不是演员,真看不下去,两星片,给女主角加一星,希里黛玉RIP。不太值得看,但如果对黑公交事件感兴趣,推荐网飞剧《德里罪案》,9分大作

3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再次见证了点映观影群众素质之低,心态之麻木…… 全程大声议论,结尾居然给我笑,真是想问下,那种情形之下你是觉得笑点在哪里?

41分钟前
  • ```
  • 推荐

一个母亲的复仇,法律做不到的,只能自己来讨回公道,女性本柔,为母则刚。

46分钟前
  • Tone调的悲伤
  • 推荐

镜头语言还成,故事漏洞百出,还有配乐真是神烦,铺那么满瞎煽一通,服了。希里黛玉RIP.

51分钟前
  • SleepWalker
  • 还行

天朝自己拍的话怕是过不了审。引进的都是些老电影,月月都是国产保护月。

56分钟前
  • 老伴儿
  • 推荐

正好在母亲节看了一个母亲的传奇。所谓传奇,多少有点让人仰仗的虚构高度,或许可以直接说,这就是爽片,一些逻辑问题与现实可能被遮掩后,它只冲着大快人心奔跑。必须说,任人物走向极端后,幸好第三部分的拉扯,没有把情绪毁于一旦。但它竟会成为爽片,其实非常悲哀,因为我们的爽要靠一个快意恩仇的传奇来提供,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对司法体系以及背后看不到的权钱势力感到不信任,甚至害怕,因为假如同样的遭遇落下来,我们根本不知道怎样去讨一个公道。在大多国产片不得不风和日丽的时候,我还是会感激大银幕上至少能有这些不忌惮揭短而且成功写下警世寓言的印度电影。最近在看Netflix的印剧《德里罪案》,这电影真是一个情绪的豁口。人美戏好的希里黛玉,RIP. 三星半。

59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该暴力的不暴力,该色情的不色情。

1小时前
  • 武侠小王子
  • 还行

印度版“告白”。优缺点都很明显。有些冗长了(叙事形式的差异:其下半幕本身也是个三幕剧结构,而西方电影则会让上下幕共同构成三幕剧),视听上不如告白,但三观很正,它并未赞同以暴制暴的方法,即使最后的开枪也赋予了司法的外衣(尽管同样是违法的)。

1小时前
  • mOco
  • 还行

我们都知道在现有的法律制度和司法体系之下仍旧有太多无法被实现的正义公平。所以那些自觉没有收获到正义的人,往往会自己拿起武器通过反击报复来取得个人角度的正义。结尾跟朱迪福斯特《勇敢的人》如出一辙,警察帮助母亲杀死了强奸女儿的人。将犯罪的人伏法,但自己永远陷入了犯罪的定义之中。《勇敢的人》里女主在形式自我正义的过程中经受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而她的惩治罪犯的举动早已不仅仅是为了报复。而本片仍旧停留在报复的简单层面。也只是依靠重组家庭的母女关系来推动犯罪动机,显得很单薄。

1小时前
  • LoudCrazyHeart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