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梁海战

战争片韩国2014

主演:崔岷植,柳承龙,赵震雄,晋久,李贞贤,权律,大谷亮平,李成俊,金明坤,鲁敏宇,金太勋,朴宝剑

导演:金韩民

 剧照

鸣梁海战 剧照 NO.1鸣梁海战 剧照 NO.2鸣梁海战 剧照 NO.3鸣梁海战 剧照 NO.4鸣梁海战 剧照 NO.5鸣梁海战 剧照 NO.6鸣梁海战 剧照 NO.13鸣梁海战 剧照 NO.14鸣梁海战 剧照 NO.15鸣梁海战 剧照 NO.16鸣梁海战 剧照 NO.17鸣梁海战 剧照 NO.18鸣梁海战 剧照 NO.19鸣梁海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9 20:15

详细剧情

1597年的朝鲜王朝危机四伏,朝鲜海军主力随着大将李舜臣(崔岷植 饰)被贬而遭受巨大打击,军纪溃散,只剩少量军舰。而倭寇伺机派出胁坂安治(赵震雄 饰),协同令人闻风丧胆的“海贼王”来岛通总(柳承龙 饰)的海盗军共同出击,势必攻克汉阳。危急关头,李舜臣力排众议,决定率领仅 剩的十几艘军舰前去鸣梁海峡迎战倭寇。李舜臣先是派遣部下任俊永(晋久 饰)去敌方汇合卧底俊沙(大谷庆彦 饰),又重振军心,以“勇者生,畏者死”的气概,号召与倭寇决一死战。 决战开始,李舜臣身先士卒,死守血岛,击溃“海贼王”好几拨先遣军,关键时刻任俊永的哑妻(李贞贤 饰)读懂他的唇语发挥作用,使得李舜臣将船成功获救。最终军民协力,重创了日本舰队,创造了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长篇影评

 1 ) 最终兵器:龟船

韩国电影人凭着娴熟的回炉再造和举一反三,糅合本土特色,近年佳片井喷,拎着了亚洲电影的牛耳朵。但他们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例如遇上“大片之殇”。好莱坞很早就尝过同样的境遇,中小制作尽可以恣意妄为,万花齐放,顶级大片却多有雷同。巨额投资之下,商业回报成了重点考量,一切万全为上。《鸣梁》一片更为特殊,比追逐商业利益更重要的,是奠祭民族情怀。作为朝鲜最著名甚至是唯一拿得出手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的传记电影是绝不能砸锅的。导演金韩民(好爱国的名字!)前作《最终兵器:弓》,题材冷门,拍得雷厉风行,张力万钧。一旦执掌浩大的爱国历史题材,塑造万世敬仰的千秋偶像,便不能再冒风险,或加载个人风格,唯有按部就班,中规中矩。《鸣梁》里能找到《弓》余韵的,是日方“狙击手”射旗与刺李的插曲,排除对当时枪械射程和精准的质疑,这一节拍出了高手对决的惊心。

拍《鸣梁》这样的题材,不必有任何新奇招式,四平八稳打完一个套路,已是最大胜利。李舜臣击溃倭寇,对于韩国观众来说,就好比咱们看到陈真踢了虹口道场,叶问揍翻了英国拳王,霍元甲击败了俄国大力士,那是不问逻辑不求真实的情感宣泄。只不过他们没有那么多抗击外侮的偶像可以膜拜,举国热情倾注于一个李舜臣,爆发出空前的票房能量,秒杀《阿凡达》,夺回了本土冠军。全片场面到气氛俱佳,动作和特效毫不含糊,足以使韩国之外的观众也热血沸腾,然而隔着一层文化落差,总感觉故事略生硬,硬伤略碍眼。然而在韩国观众眼里,所有硬伤非但不妨碍好评,倒能自动融入传奇本身,被当做神迹的一部分来解释,更添英雄魅力与战场传奇,最后化作挤压泪腺留下的皮肉伤。

既然煽情是唯一目的,制作上也只需要求大,将一切推向极致——最多的战船,最猛的爆炸,最大的漩涡,最野蛮的白刃战,最强弱悬殊的对比,最匪夷所思的败中求胜,向死而生。配乐的音量也要最滔天,有个搞宣发的朋友极度鄙视汉斯•季默的配乐,说遮盖了对白和音效,我很想听听他对《鸣梁》的看法,那音乐比炮火齐鸣、巨船相撞更震耳欲聋,希望隔壁影厅放的不是安静的文艺片。相对的,人物弧光、演员表演则简化到近乎苍白,这大概是崔岷植近年来最没有艺术挑战的角色,他最累人的不是揣摩和再现李舜臣的智谋与勇气,而是穿着几十公斤的盔甲声嘶力竭、挥刀砍杀,甚至在片场数次晕倒。日方统帅来岛通总,冠了个海贼王的易笑场名号,看不出与李舜臣相当的实力,编剧生硬改写历史,加强他英勇捐躯的悲壮,大概是为了打入日本市场所特制。哑女挥舞衣衫,老人高呼龟船复活,固然很燃,却也单调,而且潜藏诡计笑点。场面调度也是简单粗暴,一再重复长镜头和特写,炫技和技穷各占一半。每次战局逆转,便插入李舜臣之子一脸的惊异,这演员颇为省事,整部片只需两个表情即可。

据说为了照顾中国市场,从原版删去了20分钟,改用片头的一分钟“幻灯片”匆匆带过。真是失策之举。且不说如此大的信息量很难在热身入戏之际一举消化,韩外观众本来就对李舜臣其人并不熟悉,删掉了他所向披靡的战神伟业,少了他蒙冤入狱,受尽折磨,白衣从军的屈辱史,略去他在举国存亡下临危领命的讲述,他在鸣梁一战的选择便缺了水到渠成的自然,只船进击、诱敌深入的悬念铺排,“恐惧论”的合乎情理和情感张力,也都大打折扣。

结尾彩蛋一般驶出的大明战船,据说也是中国特供的,效果也很不好。第一,没有旗帜鲜明帮大明吆喝一嗓子,戳不着爽点还令人嘀咕,哪来的船,跟李舜臣有啥关系?属于拍马屁拍到了脚后跟;第二,就算辨明国籍,要是不了解历史,还真容易被误导,1592年大明水师就让日军闻风丧胆了,怎么1597年还需要朝鲜军孤军奋战,岂不是暗示大明见死不救吗?放在阴谋论者眼里,真要给韩国电影高级黑我大中华加上一条论据了。(文/方聿南)

 2 ) 历史上的的鸣梁海战

围绕鸣梁海战的争议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中国网民认为李舜臣是副手,实际指挥是明朝水师提督陈璘。这是对史料不了解或者未读史料而造成的混淆。鸣梁大捷确实是李舜臣打的,也没有明军参与。陈璘指挥的海战是鸣梁海战不久之后的另一场露梁海战,这是由中朝联军打的。

是鸣梁海战还是露梁海战消灭日水军主力,鸣梁海战并没有史料宣称消灭日水军主力,恐怕是网上以讹传讹。鸣梁海战出名是因为其以少胜多,利用天时和地形设下伏击,打了一场漂亮的战役。而日海军主力则是在露梁海战被歼灭。

另有观点对朝鲜水师以十二艘战船对日军一百三十余艘战船取得如此战绩表示不解。这也是对史料不了解,对当时海战不了解造成的。

首先李舜臣并非硬碰硬的以十二艘船去攻击一百三十余艘。而是凭借对环境和气候的熟悉,事先设下伏击地点,将日水军引诱至鸣梁海峡,在水下还设有木桩铁索。其次,李舜臣的十二艘是战船,另还动用了一百余艘民船,加以改装。而日军一百三十余艘也是战船,后来还跟有两百艘后勤船。这样数量差距并不是太大。龟船是全封闭结构,铁制护板,顶盖四周有尖刺,船头有大铳,不惧近战。日呈秀吉之对龟船的描述是:“朝鲜人水战大异陆战,且战船大而行速,楼牌坚厚,铳丸俱不能入。我船遇之,尽被撞破。”。而史载日海军战法以投掷焙烙和焙烙火矢为主,并无炮火。对铁甲船难以造成伤害。在加上二百后勤船只几乎无战斗力,所以朝鲜水师以少胜多大捷。

关于朝鲜水师和日本水师舰船数量的争议。有诸多说法,更有一些说法完全脱离史料。依据史料记载,比较正确的是,朝鲜水师方面,战船12-13艘,另动用改装民船100余艘。日本水师方面,战船130余艘,另有后勤船200艘。

 3 ) 披头散发的夕阳

一直对朝鲜的历史非常感兴趣,虽然起初只是喜欢《明朝那些事儿》里把万历三大征写得让人意犹未尽。读中国历史,朝鲜总是隔岸舞袖,让人难以游离。上半年看了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把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讲的很清楚,中国、日本、朝鲜,几度纠结几度秋,历史这个东西,难以评说,严肃说,即便旁征博引之下也争论各方,毕竟是以当下争论过去;即便是戏说,笑看,也众口难调,谁是英雄谁是奸雄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我个人本身是极度讨厌民族主义的,这点我比较同意叔本华的观点,很多民族主义者是个人生活的不如意,缺乏存在感,就把国家、民族的高度视为自己的高度,国家强大自己就强大,从而安慰自己,拯救自己内心的孱弱。何况大部分民族主义者容易被煽动、被利用,冲动,没有自己的见解,愚昧。但是看《鸣梁海战》忍不住要掩面而泣,拍的真好。

我对李舜臣的认识比较浅,模糊的意识中他撑着朝鲜王朝,带领了一只非常厉害的水军,还被日本用计坑过一次,为人彪悍,用兵谋略之长,知道他的经典战役有鸣梁大捷跟闲山岛之战,其中鸣梁之战,以13条船战胜了日军330条船。我知道他的战略,他发明了龟船,所以我一直以为鸣梁之战就是13条龟船战胜了日军330条战船,厉害的是他发明了龟船,是以技术战略优先致胜。这是我之前的认识,比较浅。但看电影的时候,才知当时龟船被毁,能胜,完全是战略致胜,引领人心,把自己人的恐惧转化成勇气,然后接着利用敌人的恐惧配合地利调整战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现代战争,认为技术优先,但东方的战略思想,是人优先,我看《三体》,当地球人要决心对战外星人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认为人的力量本身胜于技术的力量。李舜臣,大约就是这一观点的坚决簇拥者。

从剧情,不知道是不是我历史知识的浅,刚好让我要求没那么苛刻,所以极其喜欢,大赞之。

感触最深的是服装,战船。其用心程度,难以言表,让人折服。李舜臣的那套官服,双肩的兽印,光这一点细节就让我很惊喜了。而后出场的日军,服饰、刀、面具、令,还原程度,简直一比一呀。跟我在博物馆看过的几乎没区别了,其服装的边、袖、领,该立的地方挺拔而立,该圆滑的地方温吞如斯,服装精致的贵族感把日军的那种攻击性跟自豪感表现的栩栩如生,这些细节最能表现大局观了。

战前,对人物的描写,有一些瑕疵,比如李舜臣晚上被刺那一段,恍如隔世的看见阴魂,为了衬托他的失落、沧桑、彷徨,头发堪比上刑场的死刑犯,这种乱确实很能表达出他独处时的内心,更能表现他在对外时的坚强,但是这跟他本身的冷静、克制、自律,有略微的矛盾,他私下也是一位注重修养的儒士,不会披头散发成那个样子。

李舜臣斩逃兵首级的开头,与结尾斩海贼王的头,首尾呼应一个憋屈一个豪迈,但是这两个镜头太刻意了,英雄主义气质太浓烈了,也可以说,太自恋了。还有百步穿杨的将军,两次拔弓而射,都他妈太爷们太解气太帅了,跟地球正要被毁灭时超时出现的恰到好处一模一样,所以说太煽情了。

战时,我看过很多战争题材的电影,以一部电影表现战争,《鸣梁海战》虽然镜头平稳故事起伏并不跌宕,但是剧情紧凑,把握地利,如何把握,从看见机会,到把握机会,这个节凑点把握的很好。即便是我们都知道战争的结果,但是也不禁要为止捏一口气,然后看见发展再轻轻舒一口气。韩国人真的很会煽情,当哑女扯下裙子嚎叫着给战船示警时,眼泪忍不住,太燃了,跟日本动漫似的。

看完这电影,心里是自卑的,惭愧的。
战时逃难的难民,也就算我们一个村吧,其实这一战,论起历史的豪迈程度,在我们面前,我们简直可以学三体星人,傲娇的对他们说一句:“你们是虫子。”想想霍去病深入大漠那一战,想想于谦力挽狂澜战也先那一站,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一战,可是如果韩国人说破釜沉舟是他们发明的,背水一战也是他们的,起码从电影的角度,我竟无言以对。

为了生活而拍电影的导演值得原谅,这是职业。可很多已经物质条件拜托生活所迫,有条件的大导演,如果看了这样的电影,晚上还能睡得着吗?换我肯定惭愧的失眠了。如果说故事因为要编剧够劲儿,历史题材的编剧缺乏力道,那么服装呢。想起当年看了几分钟的发哥版的孔子,天呀,我以为那是墨子,吃苦耐劳这不就是墨子吗,只是不像墨子那样是黑帮头子而已。孔子干啥都讲究礼乐,中国的礼乐其繁琐味长,什么唐顿庄园的贵族那简直跟讨饭的似的,最多算我们士的待遇。我们的服装,那一部电影仔细考证了皇帝跟后宫爱妃们的服装了?其实电影的表现力,很多时候来源于细节,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服装。

剧情很煽情,简直自恋,主旋律味道很重,但是其服装的用心,加之战舰的还原以及战时的用兵配合,就出彩了。所以说,一部好电影就是有它特别的优点。

同样是抗倭寇,同样是民族英雄,明明鸳鸯阵更有智慧,可戚继光在荧幕上是啥样子呢,哎。

 4 ) 必死即生,大写的浴血奋战

前面看着像流水账,后面慢慢领着观众入戏了。到真正海战那里,相信很多人都被深深吸引感动了。到底家国天下的片子拍出来需要演员一颗赤城的心啊!至于大场面,呵呵...ps看评论有人说韩国为了宣传把日本打败朝鲜海军故意拍成这样,这并不准确。鸣梁确实是李舜臣带领朝鲜海军打了一场胜仗,不是大胜而已,随后的胜利是中朝联军打的,与电影无关这里不做展开。据说电影还会往下拍,再关注吧。 电影追求史诗效果,还是差了点火候。不过漩涡上的海战部分拍得真是难得的精彩。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1、主次清楚 崔岷植扮演的李舜臣是绝对主角,力压群雄的既视感一直保持到最后。演员的辛苦自不必说,威严也演出来了。但剧情前半段的戏过于冗长,让我这个外国观众没有共鸣感。觉得老头儿有点不顾客观状况地偏执。不过到海战一步步演下来,发现他【必死即生】的态度是能逐渐打动人的。 “放弃大海就等于放弃朝鲜”;“化极大的恐惧为无限的勇气”;“用我的命去唤醒众人的勇气”——随着海战的筹备、开战、受困、解围最后成功反扑,这些台词组成了另一条线,用对话的形式交代了李舜臣的举动最根本的动因,也体现了这位朝鲜英雄的大无畏精神。其他角色诸如情报员夫妻、洪守峰(水凤)、安卫等身份各异,心态不同,但最后都能为了战争胜利而不顾一切。他们的戏份也是颇为动人。有人说这是在拍民粹,我承认。但就电影而言,这还是能让人get到燃点的。 2、因果明确 十余艘朝鲜船带着千余艘民船打败300余艘日本船的原因也通过明暗线交代清楚了。(千余艘民船是《佳片有约》里提到的,电影并没有显示那么多,大概20、30艘的样子。)首先,朝鲜和日本双方都存在战争的领导层不团结的问题。但日本是三足鼎立,朝鲜是李舜臣一人话事。海贼王看似跟李并驾齐驱,但他整场海战直至战死都没有后援。李虽然一开始没有人帮(甚至有叛徒烧毁龟船),但随着战斗展开,朝鲜将士乃至百姓慢慢都向他归心。可谓之人和。日本将领与李打仗六年均败北(电影而已),因此畏惧不前,导致被李以小博大。此为因人心不齐而失却战机。第二,李的主战船一直退守血岛等待鸣梁出现大漩涡。这可谓利用天时与地利。第三,是个隐形因素,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上层建筑。日本利用反间计致使朝鲜王罢免李舜臣,而在战争千钧一发之际,李重新被启用。日本方面却在对方仅有十二艘战船的情况下,号令300多艘战船空等海贼王。这是双方领导层在海战中做出的截然不同的方案,前者信任了悍将,后者拖延了时间。当然,原谅我爆粗口,日本几位将军被描写得SB得可以。海贼王派了两拨冲锋,自己都挂掉了。之后胁坂安治才喊:“全速前进!全速才是制胜的关键。”然后带队冲过去就被醒过神的朝鲜海军打趴了。这真是黑日本人黑得漂亮! 3、选角靠谱 崔岷植自不必说,几位朝、日将领也选得压得住场面。朝鲜方的卧底,日本人俊沙选了日本在韩国发展的演员大谷庆彦,也非常有说服力。另外,花美男也有,朴宝剑和鲁敏宇都很漂亮,特别是鲁敏宇的神枪手真是惊艳。但定位都为电影角色服务,不是卖脸。这是一部以历史为依托的电影主创们尊重观众的表现。 必死即生,这场仗朝鲜打得艰苦卓绝、气吞山河。日本人离心离德,傲慢盲目。最后,李舜臣成就一代名将的神话,鸣梁海战大胜而回。结尾李舜臣吃着芋头说的那两句“还能活着吃东西真好。这样的深仇大恨,该如何是好?”将他从神又变成了人。大赞!

 5 ) 没想到真的拍成了意淫片

《鸣梁海战》,再次证明虽然韩国的犯罪片一骑绝尘,但其驾驭历史片的能力,依旧只停留在《大长今》的层面上。
曾和朋友笑谈这是部韩国意淫片,其实心里还是充满期待。毕竟,李舜臣以12艘船挫败日本舰队330艘,是历史真实。如此好的题材,大韩民族真正的英雄,没想到真拍成了意淫片。
鸣梁海战,是一场伏击战。虽然日本舰队的330艘中只有130艘是战舰,也是一比十的悬殊。这种情形下,如果是片中所描绘的楼船对攻,甚至还有大规模的接舷战,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取胜的。真实史实是李舜臣的12艘全部为龟甲船,身被铁甲弹不能入,且机动灵活,采用冲角战术给以日舰大规模杀伤。难道只有刺刀见红的肉搏才是英雄?
整部影片人物关系交待不清,矛盾冲突混沌模糊,情感铺垫简单幼稚。应该不是我的知识积累中只有李舜臣和小西行长的缘故。
再多几句废——壬辰卫国战争中,鸣梁海战与六年后决定性的露梁海战相比,如同火烧新野与赤壁决战的关系。露梁海战是大明与朝鲜水师共同作战的结果,也是李舜臣和中方将领邓子龙双双为国捐躯的一战。如同50年前在同一片土地上进行的另一场战争一样,中国人的影象被刻意抹去了。在这一点上,南北朝鲜倒是绝对统一。

 6 ) 主旋律的力量

《鸣梁海战》当然是一部现象级电影。

7月30号在韩国上映后,成就了韩国影史又一个神话,力压此前《阿凡达》的1362万观影人次,最后定格在1760万人次的历史新高。四个多月后,它出现在中国影院中,但却不怎么受人待见,单日票房不过200来万。这样的反差,一个流行的解释,恐怕就是民族情绪。

鸣梁一役,李舜臣以十二艘板屋船击退了日军一百三十余艘战船,这是电影的故事主线,也是电影的最大噱头。以少胜多,还是朝鲜海军以少胜多,这分明就是在每个韩国观众心里点燃了一团火。更别说,眼下能对付好莱坞的亚洲市场,最突出的两个,一个是日本,另一个就是韩国了。

回到电影本身。《鸣梁海战》说不上有多好,但胜在稳扎稳打,这也是韩国电影越来越牛的道理,因为做得好类型片。《鸣梁海战》是一出武戏,重点自然是那场在片中持续了一个钟头的海战。海战不好拍,难度首先在特效。这个,此片特效部门花了半年时间搞定,百分百韩国制造,对普通观众而言,不输好莱坞大片,折射的是韩国电影的整体工业水准。另一难度,当然是海战的层次感。这个,《鸣梁海战》也有了。有心理战,有白刃战,有请君入瓮,有绝地反击,最后归纳起来,就是“跌宕起伏”四个字。但一出从头打到尾的格斗游戏,看着看着就腻了,

于是,《鸣梁海战》里的几处文戏就显灵了。此片给出了一个理念,也是李舜臣说服自己的一个理由,亦即“巨大的恐惧化也能成就巨大的勇气”,所以,电影前半段写了朝鲜的劣势,也写了李舜臣的弱势。我们看见了主人公内心的惶恐,而这一惶恐,正是为最终逆转做的铺垫。再加上崔岷植的演技,一部好看的战争片,就这样成了。

要论此片的缺点,当然有,比如将朝鲜弓箭手写得过于神乎其技,又或者将对方郑重派出的海贼王来岛通总写得和李舜臣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但这些,可能也是编导的有意忽略,相比逻辑,更重要的当然是射向正面人物的那束高光。略可惜的是,导演为中国版减去了开头20分钟的文戏,也许这些段落,能让其后的大海战看着更猛些。

李舜臣在片中留下的最后一句台词是——“如此的仇恨,该如何是好啊”,所谓好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片,一路高亢的《鸣梁海战》还能留这么一处余地,实属可贵。(by 淹然)

原载《贵阳晚报》

 短评

利用国民爱国心骗取票房的烂俗电影... 其实电影中心一句话概括 “我们还有龟甲战船” 完。

2分钟前
  • 孤独患者张先生
  • 力荐

棒子的狗血爱国

3分钟前
  • skywalker
  • 较差

被砍了二十分钟,所以感觉就是劈头盖脸上来一顿打,没有决定性的高潮胜利,只是一次以少打多的海上战役。李舜臣伟光正,高丽人民围观发功也是斯巴达思密达了……人物内心情感上,还不如《最终兵器:弓》

6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大概能体会到韩国观众的嗨点,毕竟是很民族自豪感的东西。影片起码能让这战争很热血,而bug或夸张的部分,其实也是服务于这种热血的,这样才更有燃点嘛。不过,这场战争总感觉拍的很乱。有点胡打胡有理。

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老男孩大战海贼王,哈哈哈哈

13分钟前
  • 武侠小王子
  • 推荐

原来不仅仅是中国才有抗日神剧。2014.12.12成都万达影城(成华店)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在首尔看的第二部电影 看朝鲜人打日本人 总有种借刀杀人的感觉

16分钟前
  • DennisGerrard
  • 推荐

形式大于内容,小人物的动作比较夺人眼球,两次比较小激动的地方一是僧人们的由静到凶狠搏斗,还有就是探敌兵的舍身炸船,没有什么特别要费脑的地方,看看潮汐看看船战就好,略单薄,但肯定烧了不少银子

21分钟前
  • ZHANG-ZHANG
  • 还行

意淫。

24分钟前
  • Echo
  • 还行

鸣梁之后的露梁海战才是真正决定整个战争胜负的关键,在那场战斗中李舜臣阵亡了,一同牺牲的还有明朝老将邓子龙,而那场战争的指挥者是明将陈璘。戚继光干死的倭寇比李舜臣要多一百倍还不止吧,弹丸小国的几千人海战都能拍的有声有色,我泱泱大国号称百万雄师的赤壁之战却拍的跟屎一样。

28分钟前
  • Se7en丶小七
  • 推荐

还不错。旁边的妹子看得哭了....李舜臣盔甲上四条龙头上更是多得数不清这是要造反。

29分钟前
  • rena7
  • 力荐

利用民族自豪感骗票房的韩国抗日神剧

33分钟前
  • 夏生
  • 推荐

见识到了这部破纪录影片的票房号召力,下到几岁儿童、上到大叔大妈,一个朝鲜最著名的民族英雄的故事最大的优势就是低门槛、强感召力从而观影人群广。可对我一个外人而言,未免太过个人英雄主义,bug略多。人物脸谱化,主角各种不死光环,狗血情节。韩国人的军教爱国电影。

38分钟前
  • zykmilan
  • 还行

被韩国的主旋律爱国电影煽得狂哭不止……我国啥时候抗日抗倭能拍出这水准啊?啥时候观影人次可以达到五分之一以上啊?眼见着三五年无望……继续哭(T_T)

40分钟前
  • 风向未来吹去
  • 力荐

歪曲历史

41分钟前
  • 海薛狄
  • 很差

选了一个化了烟熏妆还这么任性的做先锋,关白大人还真是眼瞎啊蛤蛤

43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燃燃燃燃燃,炸炸炸炸炸,太祖穿回三国杀杀杀杀杀!

47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力荐

既然是史实就不要意淫了,当年大明带着逃到中国的朝鲜王室收复朝鲜半岛,才出了李舜臣这样一个英雄,别整得跟那场仗是高丽棒子的胜利一样。。。跟北韩一个德行,把朝战说成是自己英勇决口不提志愿军。

49分钟前
  • J号枪
  • 较差

鸣梁是一场海上足球赛 还自带主场观众..

54分钟前
  • zjj
  • 推荐

不算佳片,但拍的就是精彩,一些韩国电影总有这种功力。海战太棒了,戏份够多,剧情转承启合都很棒,小漩涡呆萌呆萌的……

5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