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

喜剧片香港2008

主演:柯佳嬿,张榕容,范植伟,吴慷仁,屈中恒,北村丰晴,陈亮材,吴震亚,张少怀,李永丰,李律,蔡信弘

导演:程孝泽

 剧照

渺渺 剧照 NO.1渺渺 剧照 NO.2渺渺 剧照 NO.3渺渺 剧照 NO.4渺渺 剧照 NO.5渺渺 剧照 NO.6渺渺 剧照 NO.13渺渺 剧照 NO.14渺渺 剧照 NO.15渺渺 剧照 NO.16渺渺 剧照 NO.17渺渺 剧照 NO.18渺渺 剧照 NO.19渺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08:09

详细剧情

  戴诗渺(柯佳嬿饰)是从日本来台湾读书的交换生,被热情活泼的小瑷(张榕容饰)感染,成为好友。渺渺为奶奶寻找初恋时的蛋糕店,却发现它已经成为一家二手的CD店,CD店的老板是一个年轻男子,永远戴着耳机,不与人交流。渺渺不知不觉被他吸引,大大咧咧的小瑷出尽鬼主意帮渺渺问到他的名字以及手机号。这个名叫陈飞(范植伟 饰)的男子过去是个谜,渺渺决心踏进他的世界,小瑷忽然感到失落。当陈飞的故事浮出水面时,两个女生都各自经历了失恋般的痛楚。爱一个人,却无法说出口,那难以言喻的心情在青春时期留下痕迹,当小瑷18岁生日来临,大家去海滩庆祝,虽然心是这样痛,但未来还有好多值得期待。

 长篇影评

 1 ) 《渺渺》——一次与青春有关的旅行

飞奔到油麻地电影中心,完全是为了看严浩的《天国逆子》。看到《渺渺》海报,“关锦鹏”这个名字很跳眼。凭感觉,关锦鹏做兼制的电影应该会好看。

很庆幸没有错过这部美好得如同绿色森林扑面而来的清新气息和清澈见底时而欢快时而忧郁的小溪一样的故事。

《渺渺》讲的是一个关于纯粹的爱的故事。

18岁的台北女孩小璦喜欢做蛋糕,虽然手艺不怎么样,但是她热爱蛋糕看上去那种甜蜜的感受。“你不觉得这种甜蜜很不真实么?”来自日本的交换学生渺渺问她,“那也比没有好!”在影片开始的十分钟,小璦的回答就让我一下子爱上了这个故事。

 

渺渺的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症,她觉得她现在只有17岁,并且正在恋爱,她每天都给远在台北的渺渺打电话,她把渺渺当作自己的年轻时的一个好朋友,每天对她讲述恋爱带给她的美好感受。渺渺决定要到奶奶当年感受美妙爱情的那家蛋糕店去看看,究竟有什么让奶奶甜蜜了一生。她发现当年的蛋糕店已经变成了一个CD店,店主是一个忧郁的大男孩。店主的忧郁气质以及缥缈的目光让渺渺由好奇产生了更奇妙的感觉,她多么想知道那双忧郁眼睛背后的故事。与此同时,性格开朗的小璦也渐渐地喜欢上了安静但是有一双“太阳手”的渺渺。

忧郁店主在寻找一张CD,故事以回忆碎片的形式在观众面前展开,忧郁店主曾经是一个乐队的吉他手,乐队主唱贝贝爱上了他,面对贝贝热烈的表白,吉他手对这种来自同性的爱情手足无措,后来贝贝意外死于车祸,吉他手痛苦不堪,离开乐队开了一家CD店,每天戴一个大耳机,只为了不听到任何音乐。他苦苦寻找的CD就是他们以前录制的第一张demo。

渺渺终于为忧郁店主找到了那张CD,同时,假期已满,她也要回到日本。台北之行对渺渺来说,终于体验到了让奶奶甜蜜终生的爱情的滋味,当她找到那家小店的时候,她就被那里的气息、光影和声音打动了,她也在那里感受到了神奇的魔力,足以让她珍藏一生。小璦到机场送行,渺渺送给她一个盒子。在回家的大巴上,小璦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蛋糕,上面有两只叠在一起的手。小璦下了大巴,飞快地向着机场跑去,当渺渺乘坐的飞机离开地面的时刻,小璦大声说“我真的好喜欢你,可是你什么也不知道”。

 

整个故事以细腻的光影刻画青春里第一次甜蜜与失落,爱上一个人,就足够了,爱情本身是那么美妙,那么令人心跳,那么令人期待,又何必在乎对方是同性还是异性。渺渺和忧郁店主都被同性所爱,片中这两个角色都没有表明自己的性取向,但是他们显然都被来自他人的爱情点点温暖。

 

同志题材,但是没有丝毫的让人尴尬和不可思议,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亲近你我,那些属于年轻心灵的热情和执著,就是让我们在十几年前心跳和心痛的感受,并且在十几年之后,依然能够带我们回去那些美好得令人无比惊讶的青葱岁月。

主题曲《旅行的意义》配得不错,或者我们都有过在KTV真情流露用歌声表白的经历。当他发现放在衣袋里的苦寻不到的CD,歌声响起,有一些人在台下的黑暗中泪流满面。

 

“我真的好喜欢你,可是你什么也不知道”。真的是这样么?我好喜欢你,你怎么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一个朋友曾经和我讲述过他的初恋,他爱上大学里同班同学,本来他们还是好朋友,可是当他不经意中渐渐流露出对对方的特殊情感,那个同学就感到不安,也就渐渐疏远了他。这个看似简单的描述背后,包含了多少痛苦和眼泪。离开学校已经8年,当年的初恋对象已经远在美国娶妻生子,和其他同学谈起这段往事,态度和影片中的男主角有很大的相似,他感受到了爱,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不想伤害他,但他也知道伤害无法避免。在那样的年纪,谁会对爱无动于衷?

青涩的回忆,有多少是甜蜜的?恐怕要等到我们老了,老到可以永远的活在17岁,老到什么都不曾忘记的时候,才能够说得出吧。

“你不觉得这种甜蜜很不真实么?”

“那也比没有强!”

导演程孝泽说,“拍攝的時候,朋友推薦給我石田衣良的短篇小說集《14歲》,裡頭在講國中生們的故事,其中有篇在講對性向的迷惘,寫到:「喜歡一個人的感覺真的很棒,跟對象是男是女沒有關係。」我被這句話給打到了,覺得這就是《渺渺》所要說的簡單事情。”

记不得是到什么年纪,回想起所有经历过的痛苦和令人激动、心跳成瘾的爱情,才幡然悟到,原来我是爱上爱上一个人的感觉!这感觉太牛了!


鸵鸵
30/11/2008

 2 ) 渺渺,我喜欢你,那你呢。

已经记不太清楚这是看的第几部台湾青春片。印象里喜欢的有《蓝色大门》、《练习曲》还有《囧男孩》。这些电影以一种合力,而不是独立的姿态在我的生命中扮演角色。于是看这些电影,会有着模糊而统一的情绪在电影里游走。有人诟病着这些电影的千篇一律和不思进取,它们有着如此相似的外表轮廓:明亮干净的画面,青春清新的演员,以及时而在电影里响起的台湾小清新音乐。这个简单公式几乎成为了一条范式,按部就班的操作是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的。我们却又忍不住试图去辩解和反驳:是啊,谁说青春的记忆是可以批量生产的流水线作业呢?正是它的不可追回和已然逝去,才会让内心的坚硬动容,再也无法粉饰外表的故作坚强和眼神的冷漠,只想把这一刻的软弱埋首藏在双手之间。我停留在小瑷在电影结尾处的奔跑,似乎想要去抓住什么,美好的夏日时光,以及那个我曾深爱过的人。

【为什么是渺渺】
东京来的少女,有着与别人不太一样感觉可是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的渺渺。
渺渺有着安静恬然的气质,和一个单纯的心望:那就是,憧憬一场像奶奶那样可以一辈子刻骨铭心的爱情。这种倔强使得外表温柔的她,多了些韧性和勇敢。她是纯粹的,所以才会让小瑷的生活坐标开始摇摆,从此原点成为了一个叫做“渺渺”的女生,小瑷的世界里便因为渺渺而感觉到快乐和幸福都是如此简单,是可以伸出手就触摸到的距离。

出演渺渺的柯佳嬿,在侧颜微微低下头的瞬间,像极了桂纶镁。她们有相似的鼻翼轮廓和淡然的气质。在电影的最后渺渺剪掉了淑女气质的长发,也告别自己幸福过挣扎过的夏天。想起渺渺时,总会将记忆不由自主带回《蓝色大门》里的孟克柔。曾经那样喜欢过的女生,最后也只是变成身上一道惨烈的伤痕。孟克柔说不出的话,绝望又伤感的亲吻,与渺渺在下雨天窗外舍不得离开的身影,酒醉后喃喃唱着《长春花》的身影重叠在了一起。她们其实并不相似,但都有一块地方纯粹美好地让人不忍去破坏、伤害它。所以我想,小瑷喜欢上了渺渺,是来自内心的渴望,就像追求太阳的温暖般出于本能;所以,即使陈飞没有喜欢上渺渺,大抵也会记住这个女孩子,哪怕只是一秒钟的回忆。

【小瑷】
渺渺,我好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可是你都不知道。

小瑷外表乐观开朗,大大咧咧,然而心里有着无法与周围朋友述说的成长的疼痛。朋友甲和朋友乙是可以聊着每日八卦新闻、相互取闹捉弄的玩伴,却不是那个可以分享自己秘密,那个可以陪伴在自己身边夜晚一起看星星的人。小瑷与父亲长期维持着紧张疏离的关系。那些没有与人倾述的愿望----刺青。穿肚环。十八岁时离开这个家----这些在心里保留了许久的秘密,终于找到了一个安心的去处。

如果可以许愿,在生日那天。小瑷或许会撒娇、投入渺渺的怀里,说永远不要分开。而最后,小瑷也只是在飞机场里,端坐在桌子另一边,然后安静地拥抱,约定好谁都不准先哭。标准地就像一个好朋友应该表现出来的那样。如果不是在公交车上看到那个“太阳之手”的蛋糕才意识到也许渺渺再也不会回来,东京到台湾的距离,不是每天清晨捷运的路线。

那天夏天里发生的所有故事,都像被阳光猛烈的灼热过后开始升腾成眼角的水雾。心里的愿望卑微而简单,只是和渺渺每天在一起,像每一个要好的朋友一样,为何却无法圆满。一起坐在天台的植物旁吃着盒饭;一起尝试失败了味道却不错的蛋糕;一起换上相同的背包饰物,作为友情的象征,哪怕只是自己单方面的固执。小瑷的梦想就像对待她喜欢的蛋糕一般。只是看着,便会有种幸福的感觉。无论蛋糕的滋味如何,这样酸甜苦涩的味道早已交织成了幸福的模样。也许渺渺在回到日本很多年以后,会怀念在台湾的这样一段时光,以及在想起那个对蛋糕沉迷的活泼的有点冒失的却很善良的女孩子,是不是会旁若无人地微笑起来,然后和身边的朋友解释说,我有一个朋友……而渺渺不知道的,是这个女孩子内心的独白,和飞机场外拼命的奔跑。那些鼓足了勇气的表白却在飞机起飞时的巨大轰鸣声中,消散空气中。

因为渺渺,小瑷从一个希冀18岁快点到来,这样便可以做许多在家里不能做的事情的单纯女生,成长为一位开始懂得了人生也有苦涩、隐忍、放弃和无奈这些本不该属于她的细微感情。夏天的空洞与巨大的燥热不安,伴随着周而复始的蝉鸣,像标志着成年身份的那一杯酒精,抑或是面对着大海时的那种可以挑战一切的年轻朝气,定格为我对这个夏天最真实的印象。我想起了许久以前看过的安达充的一本漫画,主人公站在海边大声地呐喊:把我的青春还回来。那时候看起来,是多么矫情;现在却只觉得些些酸涩。
也因为渺渺,小瑷懂得了什么是爱情和付出,渐渐体会到父亲在每天清晨等待自己吃早餐的期盼和紧张的心情。在第一次主动邀请父亲时,虽然嘴里说着用手吃蛋糕,太不卫生了,却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是等待了许久的释怀与和解。


【陈飞】
『你不懂』『我要我们在一起』『今天你好吗』『台北,东京』『孤独,不孤独』『我们可否跳舞聊天』『The moment…』『旅行的意义』

据说故事在最初设定时,陈飞的角色只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就仿佛《情书》里的柏原崇在图书室里抬头的定格,只是少女心中寄托情感的一个对象,如此这般便足够了。不需要有更多的戏份和互动。本来也只想把《渺渺》当作两个女生之间的成长故事。可最后呈现的版本里,忧郁店长不仅在里面和渺渺靠近时有火花般的温暖,而且店长本身也变成一位有悲伤故事的人。

并不能说,陈飞因为渺渺开始改变,学会接受现实,走出阴霾开始新的人生。渺渺从未设定成天使艾米丽那样的人间使者。但我总觉得,如果不是渺渺的喜欢,陈飞或许还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在大耳塞的隔绝下过着没有往事和音乐的生活。

渺渺之于陈飞,就仿佛小瑷之于渺渺般,他们玩着捉迷藏一样的追逐游戏,这三个人只要有一个人的重心发生偏移,这个故事就会有着童话和糖果般甜美的结局吧。喜欢陈飞的渺渺,像每一个陷入爱情里的女生一样,努力把自己扮演成那位男生喜欢的模样。所以渺渺偷偷换陈飞的《on the road》,虽然困惑不解依然卖力地去读那本荒凉的小说,然后在和陈飞交谈时发表几句自己的观点,换来一个陈飞诧异的眼神,这样渺渺便很满足;或是在汽车抛锚后和陈飞在公路上合力开动汽车,这样的意外虽然让人实在联想不起美好和浪漫,和奶奶跟渺渺说起的情节多少也有些出入吧,虽然陈飞在后来也没有牵起她的手,但渺渺心里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希望这条路没有尽头,一直走下去”的矛盾幸福的心情,于是连这场小插曲也成了心中美好的情节。

渺渺与陈飞玩的那场寻宝游戏,陈飞最后看到渺渺写给他的那张字条,收到渺渺寄给他那张他一直在寻找的『get together』,陈飞应该也感受到了渺渺的心情吧;即使不能回应以同样心情,即使他最后也不过是珍重地埋藏和小贝在一起生活的所有片段,收拾心情,回到故事的最初。那时陈飞穿着闷骚的红色T-shirt问小贝: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小贝笑着说:是啊……在梦里。

【另外】
1.路嘉欣小姐的【你不懂】不知道会不会在电影原声带里出现呢?看见路小姐作为歌手,而不是演员的角色出现,真是感到惊喜。去把那些出现的歌名找出来听吧,去连成一幅地图。

2.其实感情本来就不是对等的。小瑷父亲一直在付出着自己蹩脚的关心,等待小瑷一起吃早饭;为小瑷买生日蛋糕;把家里的鱼缸换成了圆形,只是因为害怕鱼缸里的鱼会得自闭症。这些琐碎的情节使得出场不多的父亲,有一种温情在里面。尤其当我想着,父亲是否是在害怕小瑷就像鱼缸里的鱼一样,自闭、受到伤害。想到这里,便觉得父亲的形象滑稽而可爱,为这个并不懂得表达情感的父亲,和最后的结尾。

3.最近看到蔡康永的《痛快日记》,里面提到了一段小王子和狐狸之间的“养驯”的关系。我并不觉得陈飞和小贝在年纪一大把的时候,去仰望星空记忆《小王子》的台词是一件很雷人的事情。似乎女孩们总觉得,小王子是只属于花季少女的童话,老女人和男人都不配去读《小王子》,又或者在电影里出现简直太不文艺太不豆瓣了。可是天啊,圣休伯里在写《小王子》时,便已经是一个一点也没有童话感觉的中年大叔了,那些人在读《小王子》时,难道从未联想到一位壮硕的大叔写童话时的纯真表情吗?好吧,不在这里执着于《小王子》的身份归属问题,就像小瑷大声控诉陈飞在21世纪还读《on the road》实在是件很落伍的事情一般,陈飞选择了缄默,内心的诉求总是无法道于外人知的。

4.他们都说,看《渺渺》的时候,心里在上映的其实也是自己的故事。那些爱过的人,那些爱过自己的人,都变成了日记本里泛黄的、被翻过的一页。他们也许早已离开,也许再也不回来,但是,请不要忘记了曾经心动的真实的感觉,那便是我们一直在寻找着的刻骨铭心。

 3 ) 渺渺:青春未满 爱在延续

太超过时代的电影总是轻轻的,淡淡的,每个故事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在里面,所以看着特别贴切。说海角7号领衔太超过不能很赞同,海角无论从讲故事的方法还是导演叙述的角度特点都不能包括在这个范畴,太超过是九降风,渺渺,花吃了那女孩,囧男孩,甚至还有中年版太超过的停车,当然渺渺已经算佼佼者了。

又是一部关于青春的电影,导演们不厌其烦的游走在这个话题,却又总能引起共鸣,原因就在于太多的人已经不知道青春是什么,或者迷失在自己的青春里。渺渺的青春是一个寻找的旅程,带着奶奶的思绪寻找真爱;小暧的青春是探寻的过程,但是又有坚定的信念;陈飞的青春是一场逃避,一个不敢直视的自己;小贝的青春充满诱惑,但和小暧一样坚定与执着。四个人,三段感情,无论正常还是所谓的异样,当时光慢慢流失,没有一段感情修成正果,失望也好,失落也罢,他们却坚信了自己想要的,还好青春未满,爱在延续。

渺渺自己说没有失落,因为一次旅行让她知道什么是爱,也同时知道了什么是被爱的感觉;陈飞也童谣终于找到自我,当最终找到小丹的demo时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救赎;小暧勇敢的放手,她只能对着渺渺的飞机说出心里的爱,但是那时她却长大了;小贝呢,虽然逝者无法挽回,但是他让这三个明白了青春的含义,还是写九降风时候的一句话,青春真正的意义在于一切信念崩塌之后,重新建立自己,寻找自己的过程,只有经历这些才能真正的成长。

影片有一大硬伤是叙事上的不足,进行到三分之四的时候几近失控,原因在于导演想平衡的处理这三段感情,于是导致一段线索刚刚铺陈开来,镜头却马上调转别处,陈飞和小贝的情节过于牵强,如果在剧情中对这段感情只做少量铺陈,惊鸿一瞥,最后来个大揭秘,效果会更好些。

还有一点是影片非主流现象严重中..虽说非主流已经成了主流..Jack kerouac,on the road,各种非主流唱片,还有许多镜头的应用,虽然我也一直想看on the road呢...好吧,只是略显做作.

旅行的意义再为片尾区甚至主题曲真的很贴切,就像九降风的我期待一样.

 4 ) 实不相瞒 我爱你

渺渺。

从头到尾都很有感觉的片子。角色背景音乐故事都是大爱。以为会有长篇大论的一番感慨。因为认真的喜欢,不想有疲劳应付的嫌疑。所以空白了。

不可否认的是从开始觉得神奇以后便不自觉的关注起前三类情感以外的故事。小瑷可爱的彻头彻尾。渺渺美好的不真实。喜欢的是小瑷,同情的是忧郁男,震撼的是小贝。看到最后,才发现最打动我的是奶奶。

——雅子,他今天送我蒲公英耶
——真的吗?我不相信
——他说我让他失眠好多天
——真的吗
——我开始化妆,刚刚还买了一件新洋装
——智子,你真的恋爱了
——对啊,明天还要和他见面呢
——晚安,智子

奶奶她生病了。
老年痴呆症。
她每天都活在十七岁的记忆里。我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把我当成她的同学,每天都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初恋,她以为自己正在恋爱。

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美好年纪的青涩女生和热血男生。一切都鲜活得让人心动。还有印象深刻的书店老板。台湾电影里永远都会有这样和蔼可亲的街井市民形象。看得人温暖。直到小瑷看着飞机划出的轨道说渺渺我好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所有偏执才彻底破灭。她以为她是不知道的。可笑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高明的暗恋者。或者真的足够喜欢,暗恋也就不可能那么安分。总会露马脚,不经意或刻意,结果都是被发现。

那么喜欢,还是分开了。

导演说“我相信感情的无所不在与征服一切的魅力,当一个人爱了,不论对方如何,都是件美好的事。我希望这个故事能让观众珍惜曾经、宠爱当下、期待未来可能的…生命中让我们流泪或微笑的每一刻。《渺渺》这部电影想说的,是青春时期若有似无的暧昧情愫、人生旅途中的吉光片羽、还有爱情中的需要与被需要。生命中每个阶段里都有不同风景,《渺渺》是部让人会鼓起勇气去冒险的电影。”

也只是说出来那么冠冕堂皇。谁都知道现实里这些美好有多奢侈。而勇气跟冒险更是脆弱的不堪一击。所以他也只是聪明的用了相信与希望。

所以陈飞也只是遗憾的在小贝死后才承认是他男友。承认了,因为他也爱他。只是需要时间认同这段感情。那个时候我以为他是不爱的。他说我们是哥们儿的时候会不会很心痛。还有那句对不起。隐藏了多少潜台词。对不起我也爱你,可是不能说。对不起我想我们一起却给不起一句我爱你。对不起你,更对不起我自己,明明也那么爱你,却不能承认。暧昧终究维持不了多久。小贝爆发了。你为什么要问,你为什么要逼我,我跟你天天在一起不好吗。你问了,还要怎么在一起,还能怎么暧昧。。。

——可是我只懂一种爱,我爱上了一个男生
——别说了
——我爱你
——别再说了
——你会愿意接受我的爱吗
——不会
——是现在不会还是以后不会
——我不知道,你给我一点时间想想好不好
——好,那我可以吻你罗
——不可以
——那你吻我咯,不可以啊
——那好,我等你,我会一直等你
可笑的是,等待让他永远错过了他。

渺渺很美好。很聪明的从头到尾就没给过小瑷开口的机会。让她死心塌地的以为自己只是把她当作最可靠的朋友什么都不知道。十八岁的年纪,一样爱得深沉。认真的喜欢,不求回报的爱,无坚不摧的勇敢。有多喜欢,也只因她们是我们,他们是他们。依旧青春可是缺少勇气的年纪里,义无反顾成了无力的想象。即便是在十八岁的年纪遇上你,我还是会做一样的选择。

“我跟你说一个秘密。我知道恋爱是怎么一回事了。我终于找到奶奶初恋的地方,那家糕饼店已经变成一家小小的二手cd店。我在那里,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事你永远忘不掉。味道,声音,文字,风景,都是会过去的。最后留下的只有记忆。如果有一天,我什么都失去了,我知道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有一年在台北,我遇到过一个爱过我的人和一个没有爱上我的人。”

唱着旅行的意义。小瑷说可是你都不知道。眼泪终于落下来。

你爱做的梦,你爱唱的歌,我全都记得。

 5 ) 《渺渺》谢谢你的青春。【 by MinT.】

我一直不能逃离对青春文艺片的迷恋。刚刚看完《渺渺》,本想不再呻吟什么自己所谓的恰巧的悸动,但脑海里太多的画面和感情涌动着。

          

         故事

故事还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两个女高中生的生活,在某一个时刻因为某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有了交集。

18岁的小瑷是个活泼开心的高中女生,她的学业一般,每天只专心地烤出又丑又硬的蛋糕。新来的朋友叫渺渺,她是一个日本来的害羞交换同学。渺渺教小瑷糕饼的艺术,小瑷则是介绍渺渺台北最恶心的小吃-鸡脚,两个少女憧憬过一个非常精彩的一年:他们要一起去做那些在家里不能做的事情。
    对小瑷来说,精彩的人生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刺青或穿肚环,或过着没有爸爸的生活;对渺渺来说,则是寻找她的初恋,寻找像她老年痴呆症的奶奶忘不了的那种恋爱。
  渺渺与小瑷准备了许久的蛋糕比赛快到了,但渺渺却不待在厨房,整天跑去一家二手CD店打发时间 (原来这是渺渺奶奶少女时期的初恋蛋糕店),老板陈飞每天带着大耳机,当作耳塞,把自己封闭起来,渺渺决定揭开忧郁老板悲伤的秘密,寻找他讨厌音乐的原因,只是当小瑷发现渺渺喜欢上陈飞之后,她发现自己对渺渺的友情比她想像的更深。



青涩的青春

一个女孩爱着一个女孩,一个女孩爱着一个男人,一个男人爱着另一个男人。看上去这样的情节可以拼凑成一个更加混乱和嘈杂的情节。然而,这一部电影却没有从这样一个角度煽情的描述下去。

花季里开出的爱情本就是青涩的。这种夹杂着单纯幽香的感情,是不能被任何物质和欲望沾染的。小瑷和渺渺一起趴在玻璃柜台上谈论着蛋糕的甜蜜和美好,追逐在霓虹闪烁的街道,坐在天台拉着手,躺在一起规划幼稚却真实的二十岁。

在我们这些已经走过花季甚至开始扼腕自己似要年华老去的人的眼中,她们那样花季中的美好,变成了梦幻的回忆或者憧憬。回忆起曾经我们的那些岁月,友情也是这般甜腻和温暖吧。而如今,大概我们已经远离了这般可以任由矫情和撒娇的友情表达。



原来爱情是这样

小瑷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渺渺,却没有说出口。渺渺把与陈飞的遇见当做了是奶奶送给她的礼物。小瑷最后在渺渺搭乘飞机飞走的那片天空下,喊出了自己的心意。她学会了爱有时候是不需要真的表达出来。渺渺试图做一个勇敢的追求爱的女孩,无果而终,却明白了奶奶要告诉她的不是一份爱情,而是一份成长。

交错的爱情,不是成全,不是勉强,不是占有,也不是拱手相让。而是一个最看透事情的人懂得沉默和隐藏,来换取最小程度的纠结和伤害。小瑷选择不说出来,是她懂得保护和守护渺渺。

当发现爱情的信笺收信人并不是自己时,就不要再强制去打开她。渺渺学会了感谢,学会了欣赏一份即使不圆满的单恋。就像临近片尾时她在出租车上说的一段话:“味道 声音 文字 风景 都是会过去的,最后留下的,只有回忆。如果有一天,我什么都失去了,我知道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有一年在台北,我遇到过一个爱过我的人和一个没有爱上我的人。”





呼吸画面传来的空气

我深深喜欢文艺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喜欢那种从画面里传来的清新味道。暖暖的阳光,绿色的树叶,笔直的板油路,红色的道板。干净的校服,小小的单车,细碎的头发和清脆的笑声。也许这是种矫情的怀念或憧憬,只是这让我安静得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岁月,忘记了短暂的烦恼。影片中或慵懒玩味或清新可人的配乐,温顺了观众的听觉和神经,荡漾起的心情始终是浅浅的涟漪。仿佛从画面里吹出了和缓带着阳光气息的风。

 


继续等待着并爱着

小瑷和渺渺的生活,被剪影在了这部影片中。她们各自仍在爱着并等待着。而我也是这样等待着下一部能让我如此沉静的电影。经常出现的一部插曲是陈老师的《旅行的意义》,恰到好处的诠释了这部电影中所描述的心动、单恋、无奈和释怀和淡淡的洒脱。自上次看过《花吃了那女孩》之后,一个多月之后我又看见了《渺渺》,我正爱着这样的文艺小电影,也在等待着下一阵清新的风。

 6 ) 青春是不能追回的东西

其实《渺渺》的故事很简单,一对女生,一对男生,各自生活,又相互交织。女孩子的故事仍然是蛮吸引我,这是一种细腻的,发散在不知不觉里的墨绿味道,很天然,又很诗意。我吃叹于泽东的电影总能给人一种“笼罩”的感觉,不温不火,又恰恰让人的心绪被圈在其中不能自拔,不过有的东西用的滥了,常常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王家卫的陈词滥调亦近乎是过时了,没头没尾的说教讲述的似乎都是曾经的事情。 泽东的设计一直做的很漂亮,最明显的是他们的各色海报,我想它们在内地无数弱智海报的包围里,应该算是鹤立鸡群了吧。片尾的设计也很漂亮,电影里的道具随着演员表一起出现,虽然是白线的勾勒,却充满了符号化的想象空间。 小瑷握住渺渺那太阳般的双手,枕在对方肩头的一种悸动;陈飞和小贝的爱情更像是面临着雷池,竟然不敢越过。导演的处理是有轻重的,前者是轻描淡写的情感渗透,后者就恨不得热烈的敲打出声来,总有些失衡的感觉,台词的突兀感亦很明显,那个久久不肯开口的陈飞为什么会说一句“我是他男朋友”呢? 两个女生尚且存在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陈飞和小贝就太过赤裸裸的直白,《渺渺》里的活泼痴情的小瑷才算是一个最合她本色的身份。不可置否的是小瑷是影片的主角,柯佳嬿扮演的渺渺却是偏据一旁,这是一个桂纶镁式的女孩子,举手投足都带着一种温吞的气质,搭配倒也非常和谐。 青春,是不可回追的东西,爱情,是无法磨灭的印记。它们在那个啃书的年代里生长、发芽,在属于自己的音乐里蔓延、扩张,在偶尔喝下的一杯酒之中沉淀,在细心做出的一块蛋糕里凝结,在KTV的大声放歌里飞扬,在隧道里的撞车声中幻灭。《渺渺》也许是一个破碎的梦,一章散落的故事,一曲幻灭的音乐,不过那份情怀,仍然能戳进你内心的柔软之处,久久蔓延,无法断绝。

 短评

青春就是淋过的一场大雨发过了一次伤寒,依然怀念雨里奔跑的脚步。少女和少年之间大胆直接不顾一切,甚至模糊了性向的懵懂爱慕,总是藉由口感不一的蛋糕、嘶吼呐喊的Damo以及大把大把的云朵传递。范植伟颜值达到巅峰,让人扼腕叹息。还记得几年前的午后在泛黄旧杂志上看到介绍这个影片,恍惚青春不再。

9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张榕容真的很上鏡,澤東的唯美路線。

11分钟前
  • 安獭獭
  • 还行

囧片,妈哟,泡澡那段笑死我了!!!

16分钟前
  • ζωήιδ
  • 还行

喜欢那个最后说“你不知道我非常喜欢你”。我开始想去机场,看起飞的飞机

19分钟前
  • 晚安小姐
  • 还行

2003年《孽子》范植伟,2015年《一把青》吴慷仁,两代白先勇小说+曹瑞原戏剧男主角,在2008年相逢在这里,像一段无疾而终的同志心事,然后,一个陨落,一个升腾,擦肩而过,各自远行。

20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如果以为,把同性爱、旅行的意义、范植伟、白衬衫和格子短裙、乐团、桂纶镁2号弄到一起,就一定是一部让我们喜欢的好电影的话。。。。你还真错了。

22分钟前
  • 还行

总算结束在一个有爆发力的场景下,为18岁时不能明言的感情心痛。其余,都很虚假,不是这样的,不管是女生的爱,还是男生的爱,通通不是这样的。所以编剧不懂,那些特别的爱情,既然是这样,好好写男女恋的片子就好啦。但是,当那两个女生经历过初次爱情的甜蜜和痛苦后,过18岁生日。真是年轻啊,却尝过那样的苦了;但即便尝过这样的苦了,却还是这样年轻,未来还有好多好多可以期待的东西

25分钟前
  • 昏金暗玉
  • 还行

这位导演到底有没有青春过,拍的不能再矫情了

2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再也不看台湾青春片了 你伤透了我 你不做作你会死啊!

31分钟前
  • 小肚子✨
  • 较差

实在接受不了同性之间的感情...电影三颗星,多一颗给老师《旅行的意义》

35分钟前
  • Butler
  • 推荐

渺渺,我好喜欢你,我真的好喜欢你,可是你都不知道。BMG:陈绮贞-《旅行的意义》——《想见你》→柯佳嬿→《渺渺》。如今看来,此片的演员阵容我还挺中意,有柯佳嬿,还有曾经就挺喜欢的张榕容、以及范植伟、吴慷仁,外加眼熟的屈中恒、参演《大佛普拉斯》的张少怀与李永丰。--- 你不懂,我要我們在一起,今天你好嗎,台北東京,孤獨 不孤獨,我們可否跳舞聊天,此刻…,旅行的意義。(在画面里,陳綺貞的《旅行的意義》下面放著孫燕姿的《The Moment》。)★★★☆ -2020.02.02

37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这是一个百合女暗恋一个暗恋着BL男的BG女的故事。

40分钟前
  • ParasItE
  • 推荐

青春是一张放错盒子的旧CD,无意中听到就会惆怅好久。“你他妈到底爱不爱我?”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如今想看点纯粹的友情电影有那么难吗?

45分钟前
  • 沉歌
  • 较差

故事流畅,画面漂亮,少了些台湾电影常有的那种太刻意雕琢的文艺感。对了,演小瑷的那个女生演得很舒服……

49分钟前
  • Marc
  • 推荐

拿什么拯救你,我们的范植伟。

53分钟前
  • 苏比
  • 较差

原本以为已经过了喜欢陈绮贞音乐的年龄,没想到剧情不怎么样的影片在末尾出播出 旅行的意义 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才发现原来 旅行的意义 是一首这么悲伤的歌曲。张榕容果然是我的女神。

5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1.极美的台湾青春片,很多细节就像渺渺的手一样温暖。2.渺渺的奶奶有老年痴呆症,每天都活在十七岁的记忆里,她把渺渺当成她的同学,老是打电话给她,聊她的初恋。3.小嫒的爸爸听说鱼住在方形鱼缸里容易得自闭症,赶紧把鱼都移到圆形鱼缸里去。4.陈飞每天戴着耳机,什么都没听,却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

59分钟前
  • 林三郎
  • 推荐

“Gay掰弯了直男,Les没有掰弯直女 ”

1小时前
  • 𓃫
  • 还行

青春的重复主题:爱我的人我不爱与我爱的人不爱我。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