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之城

战争片加拿大2010

主演:卢巴纳·阿兹巴尔,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马克西姆·高德特,雷米·吉拉德,杰基·萨维里斯,巴亚·贝拉尔,Yousef Shweihat,卡里姆·巴宾,Mohamed Majd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剧照

焦土之城 剧照 NO.1焦土之城 剧照 NO.2焦土之城 剧照 NO.3焦土之城 剧照 NO.4焦土之城 剧照 NO.5焦土之城 剧照 NO.6焦土之城 剧照 NO.13焦土之城 剧照 NO.14焦土之城 剧照 NO.15焦土之城 剧照 NO.16焦土之城 剧照 NO.17焦土之城 剧照 NO.18焦土之城 剧照 NO.19焦土之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18 15:09

详细剧情

  双胞胎姐弟珍妮(梅丽莎·德索蒙斯-波林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饰)跟西蒙(马克西姆·高德特 Maxim Gaudette饰)收到过世的母亲娜瓦尔(卢布娜·阿扎宝 Lubna Azabal饰)的遗嘱,可当宣读完内容之后,两姐弟却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遗嘱:一份是写给他们从未蒙面的父亲;一份是写给她的第三个孩子——他们更是不知道这个哥哥的存在。影片巧妙的游走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母亲终其一生苦苦寻觅自己的长子;姐弟遵循母亲的遗嘱前往中东寻找他们的父亲与兄长。可越是穷其究竟,他们面对的越是理不清的头绪跟令人震惊的真相。  本片改编自加拿大著名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剧作。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荣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长篇影评

 1 ) 为人父之后,泪点貌似显著降低

这种时空变换的电影以前也看过一些,最近的好象是《燃烧的平原》,片段的不断闪回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类型片的特点了,不过还是看的有点累

刚开始看电影,就想知道故事发生地——Daresh到底是在哪里,可惜当时没上网,手机上网半天也查不到这个地名,好在后来看到了豆友的提示——黎巴嫩。中东的地区是几大宗教的发源地,宗教冲突自然也闹的凶,这些宗教其实很多都是宣扬从善的,不过总是容不下异教徒。突然想到自己还买了一部《黎巴嫩》,坦克手的故事,改天好好看看

跑题了,继续说这部电影。最令我感动的情节1:双胞胎的妈妈在基督教恐怖分子即将火烧汽车时,试图搭救同行的一个穆斯林小女孩,但被恐怖分子识破,小女孩倒在沙漠之中。汽车在燃烧,施暴者已然走远,女主角的泪脸在烟雾中忽隐忽现,宗教的仇恨,为什么要强加在弱小者的身上!

情节2:就是最后母亲的两封信送到收信人那里时,母亲对儿子的爱真的让我这个大老爷们泪流满面,即便儿子极其没有人性的侮辱了母亲,使母亲抱恨终生,但母亲对儿子的爱还是超越了一切,儿子刚一出生就母子分离不得相见,Being Together就是母亲最大的幸福,不管儿子做了什么,只要可以Being Together

刚刚为人父8个月不到的时间,也许我是个感情细腻的爸爸,但似乎为人父之后,泪点貌似显著降低。这里再推荐意大利的电影《天伦之旅》,也让我这个新爸爸无比感动。看着自己的小女儿一点点成长,才能体会出,什么是世界上无所保留的爱!

 2 ) 中东的希腊悲剧

观影时间:2010年9月14日7pm
观影地点:AMC Forum影院13号厅
事件:Incendies超前首映场
上座率:80%

宗教引发的战争冲突总是显得特别残酷,如果再加点政治和复仇,事情就会更加复杂。

影片一开头其实让人有点忍俊不禁,不是因为魁北克老戏骨雷米·吉拉德扮演的公证师念遗嘱,而是因为遗嘱的内容,感觉就像是一个有点神志不清的母亲在跟其子女开玩笑-除了财产分配,最诡异的就是子女各自需要完成一个任务:找到他们的父亲以及兄弟,交给他们各一份信。任务完成后,他们会收到另一份信(很像解谜游戏吧?)

然后,镜头扯出一条线把我们拉回到几十年前的中东,母亲角色的悲惨遭遇。另一条线是随后女儿、儿子相继来到,当然是几十年后的黎巴嫩,演绎出一部“三千里寻父/兄记”。顺藤摸瓜,谜团一步步揭开,而母亲原本的形象也在观众和其子女头脑中清晰,一个希腊式悲剧的包袱也在电影的末尾抛出。

影片分为七段(还是六段?),各段都有一个标题,可能跟影片改编自戏剧有关。

总体感觉:7.5分

ps:让我比较吃惊的是中东竟然有那么多人会讲法语。

pps:之前说“影片一开头”,其实那只是剧情部分的开头。真正的影片开头是在Radiohead的音乐衬托之下,慢镜呈现一帮准备上战场的孩子的镜头-那里是全片最佳摄影,不之一。

 3 ) 《焦土之城》背景知识+剧情梳理+若干疑点

对人物命运大受震撼,对故事背景一脸懵逼。如果你跟我一样,也对中东历史和政治局势一知半解的话,相信看完《焦土之城》后应该也会有这样类似的感受。

比如故事发生地的原型在哪里?纵贯整个影片的战乱是怎么回事?难民是哪儿来的?大屠杀是如何发生的?娜瓦尔悲惨遭遇的根源是什么?兄妹二人在揭开谜题的过程中各自遇到的那些障碍到底是什么?等等……这些信息有些是影片在刻意模糊,而有的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造成。

所以为了对得起自己接受过的九年义务教育,咱们就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面是我结合网上翻阅的一些资料以及自己的理解,对剧情做的一个梳理(按影片章节),其中穿插了一些我认为必要的背景知识在里面,希望这些内容也能对你有所帮助。

0. 序幕

影片开始,观众并不知道这些排队等待剃发的孩子们是谁,也不知道这群武装分子的来历,但是通过人物着装和相貌特征,我们大致可以推断这是某个中东城市的一隅。

事实上根据维导自己的说法,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未知”的中东国家,“真事隐去”,大家不必细究其中的历史价值(//reurl.cc/q1bYdq)。但根据上面链接中的采访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剧本的原型其实有迹可循,它的确是以1975-1990年处于内战时期的黎巴嫩为背景进行创作的——所以问题接踵而来,黎巴嫩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持续了将近16年的内战?

理解这一点,是理解剧中人物命运和行为动机的重要基础。

简单来说,黎巴嫩内战是一场由于其国内各教派间(主要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政见不合,最终在外部势力的怂恿和利用下最终爆发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武装冲突。其中基督教派(马龙派)在黎巴嫩国内拥有较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较为亲近西方,主张黎巴嫩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并拥有独立议会,希望能有一个更为世俗和民主的政治环境;而伊斯兰教派则反对亲西方政府,希望黎巴嫩能站在阿拉伯国家阵营一边(比如加入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并通过伊斯兰教法来统治黎巴嫩。

双方的这一对矛盾从殖民地统治时期,由于英法两国的挑唆,就不断扩大,但直到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前,总体还维持着微妙的政治平衡,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会随着剧情梳理,到后面再展开。

从下图可以看到黎巴嫩的独特地理位置。黎巴嫩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巴勒斯坦为邻,西濒地中海,再往外数就是约旦埃及,地处亚非欧战略要冲,历史上相继受到过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的统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战败,黎巴嫩由此变成了法国的委任统治地,后来在二战中(1943年)获得独立,成立了共和国——这也是影片中你可以看到大多数黎巴嫩人都会说法语的原因(法语是黎巴嫩的通用语之一)。

1. 双胞胎(Les Jumeaux)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的是整个故事的起因。

2009年的某一天(根据最后娜瓦尔墓碑上的生卒年月日),西蒙和珍妮的母亲娜瓦尔在社区游泳池游泳时突然中风,之后医治无效不幸离世。兄妹二人随后从母亲的遗嘱中收到了一个令他们无比惊诧的“要求”:如果他们想要安葬自己的母亲,就得先去黎巴嫩(或说影片中未命名的中东国家)找到他们的父亲和哥哥(这里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兄弟”,因为此时没人知道要找的是娜瓦尔的大儿子)。

西蒙和珍妮此前一直以为父亲早就死在了“达日什战争”(虚构概念)中,也从未听说自己还有一个兄弟,因此大为震惊。西蒙非常抵触这件事,采取了抗拒姿态不想配合,但珍妮则很快接受了母亲遗嘱中的指示,准备前往黎巴嫩展开调查。

珍妮通过和自己的教授讨论,确定了自己前往黎巴嫩寻人的两个“起始点”,其一,母亲曾经就读于“达日什大学”,其二,一张母亲旧时的照片。

2. 娜瓦尔(Nawal)

该章节一开始,是一大段关于娜瓦尔的往事回忆,主要向观众交代了娜瓦尔第一个孩子的来历,以及她是如何来到达日什大学的。

这一段情节本身其实比较简单,不必过多解释。但由于前面提到的背景知识缺乏的原因,我相信很多观众的疑问却是从这里开始的,比如最重要的两个——

第一,娜瓦尔兄弟杀死哈瓦尔之前,称哈瓦尔是一名“难民”,那么这里的“难民”具体是指什么人?

第二,娜瓦尔和情人私奔,她的家人对此如此激愤,以至于痛下杀手的原因又是什么?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就要接续前言,来讲一讲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联合国大会第181号决议),将原来巴勒斯坦英国托管地分成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这个决议得到了大部分犹太民众的欢迎,但是阿拉伯人却普遍反对这个方案。于是联合国前脚通过这个分治方案,后脚巴勒斯坦地区就爆发了严重冲突,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互相攻击,冲突愈演愈烈。这一局面持续到了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托管后,犹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军队立刻集结兵力向以色列发动了全面战争。但最终结果却以以色列获胜告终。

黄色为阿拉伯国,绿色为犹太国,中心白色为耶路撒冷独立个体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有超过70万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逃离或被驱逐出家园,这其中有大约十万名难民向北涌入了黎巴嫩(根据Wikipedia //reurl.cc/xEbVnV),客观上加强了黎巴嫩国内穆斯林群体的力量,潜在地使黎巴嫩地区的政治环境发生了转变。

1964年1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简称巴解)。在成立初期,巴解组织受到了约旦国王胡笙·宾·塔拉勒的保护。但1967年,巴解组织却企图刺杀约旦国王胡笙·宾·塔拉勒,以取得对约旦的统治权。之后在1970年年末,由于约旦的黑九月事件(约旦内战),约旦国王下定决心清除约旦境内的巴解组织势力,最后巴解组织战败并迁移到黎巴嫩境内,这一结果造成了以色列与黎巴嫩边境上的战斗加剧,激化了黎巴嫩的内部动荡。同时巴解组织的战斗人员大大增加了黎巴嫩民族运动的力量(黎巴嫩国内的民兵武装可以划分为两个联盟:黎巴嫩阵线和黎巴嫩民族运动。黎巴嫩阵线主要由基督教马龙派组成,强烈排斥巴解组织在黎巴嫩的存在。而黎巴嫩民族运动由亲巴勒斯坦的左翼势力组成,是一个由穆斯林、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左派人士组成的联盟,他们反对马龙派主导的右派政府。)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

因此,回到电影中,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到的第二个问题了。娜瓦尔的情人哈瓦尔就是一名巴勒斯坦难民,是一名穆斯林教徒。俩人之间的爱情不仅从宗教上来说是被视作禁忌的家族耻辱,同时在黎巴嫩当时的国内环境下,很多黎巴嫩人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卷入地区事务,都在帮助基督教的马龙派镇压穆斯林在国内发动的暴乱,因此对巴勒斯坦难民也自然是敌视态度。

3. 达日什(Daresh)

这段情节由过去时间线中的娜瓦尔和当前时间线中的珍妮各自来到并最终离开达日什的情节交叉剪辑而成。其中娜瓦尔这条故事线主要是向观众展现她是如何最终走上与基督教派对抗道路的转变过程;而另一边珍妮的情节则较为简单,主要是交代了她前往达日什大学寻找线索时,意外地由一名老教师从母亲的照片上解读出娜瓦尔曾被关押在一个叫做卡法拉特监狱的线索。

但在这一章节里,娜瓦尔的故事线却引出了很多个重要的概念,可能会让观众理解产生障碍。

比如

· 要关闭学校的国min党人是谁?
· 和国min党对抗的查森丁是个什么势力?
· 德蕾莎营是什么地方?
注意画面左边墙上贴的就是国min党领导人的照片

要回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就要接着前面内容,继续展开说一说黎巴嫩内战的历史。

首先一点,珍妮到达日什大学查询她母亲的信息的时候,曾向前台小姐姐透露娜瓦尔大约是在35年前来学校就读的。那么由娜瓦尔去世的年份算一下就知道(2009-35=1974/1975),这几乎正好就是黎巴嫩内战的起始时间。也就是说,内战刚一爆发,娜瓦尔就离开了学校前去找儿子了。

我们前面提到过,黎巴嫩国内的民兵武装主要就是两个联盟:一个是由基督教马龙派组成的黎巴嫩阵线,另一个则是由穆斯林、阿拉伯民族主义者和左派人士组成的黎巴嫩民族运动。前者反对巴勒斯坦人,后者亲巴勒斯坦,而黎巴嫩南部又是巴解组织的活跃地区,因此当地自然会有很多巴勒斯坦的难民营,片中所谓的德蕾莎营地,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在实际情况中,黎巴嫩的确有一个叫做自由国min党的政党,属于基督教马龙派,但这个党派的军事力量并不算强大,因此考虑到电影虚构的设定,我更倾向于认为剧情中所谓的国min党应该是以马龙派下的主要军事力量“黎巴嫩长枪党”作为原型进行设计的。毕竟在历史上,黎巴嫩内战的开端正是由长枪党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所引起,并且事件地点就是在首都贝鲁特。

所以回到电影的这段情节,首先由于达日什市内各教派间的骚乱逐渐激烈,基督教派的国min党开始在街头建立检查站并关闭了学校。之后南方传来消息称,某支持巴勒斯坦的武装力量(后面我们知道这是查森丁领导的穆斯林民兵组织)已经袭击了南部地区基督教的村子。

此时娜瓦尔开始担心起来,因为如果穆斯林袭击了基督教的村庄,那么基督教派的国min党就一定会反过来对那个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如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报复,冲突扩大之下,整个南部地区都会被战火覆盖,那么她那还未找到的儿子就命运多舛了。

说实在的,这里娜瓦尔的思路我认为有点难以理解。她儿子待的孤儿院位于基督教村庄中,结果战乱发生后,娜瓦尔最担心的居然不是穆斯林发起的攻击是否已经杀了她儿子,反而害怕基督徒接下来的反击,这是什么逻辑?

当娜瓦尔辗转找到孤儿院后,面前等着她的却只是一片断壁残垣,当地一名村民告诉她,此前一个由查森丁领导的穆斯林武装团伙袭击了这个村子(卡法考),杀了这里所有的基督徒,孩子们可能躲到了德蕾莎难民营里。于是娜瓦尔来到公路上,摘下脖子上的十字架,用丝巾包起了头,装扮成穆斯林人的样子,然后拦下了一辆满载穆斯林的大巴,请求司机带她去难民营找儿子。

但荒诞的是,此时被娜瓦尔藏起来的十字架很快就救了她一命。当面对基督教士兵阴森的枪口,娜瓦尔抓着十字架喊出“我是基督徒”的时候,耶稣基督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求生工具,带上去或摘下来,完全是实用主义驱使下的行为,再也没了半点信仰的意味在里面。

4. 南方(Le Sud)

这一章节中,珍妮来到了母亲的故乡德欧姆村寻找线索,没想到却在自报家门之后,前一秒种还笑吟吟端茶招待的村民,下一秒钟就把她轰出了村子,理由很简单,“如果你是娜瓦尔·马万的女儿,那么这里不欢迎你。” 珍妮突然意识到,时间虽然过去了40年,但显然,当年险些杀死自己母亲的那股力量,现如今依然牢牢地控制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5. 德蕾莎(Deressa)

镜头再次转到了娜瓦尔的故事线,当她终于辗转抵达特蕾莎营地时,却发现那里已经经历了又一场屠杀,只不过这次被屠杀的对象换成了巴勒斯坦难民,而袭击者则是国min党的武装力量。

德蕾莎营地的惨相令娜瓦尔彻底对自己的信仰心灰意冷,在她看来,自己的爱人是德蕾莎营地出来的难民,因此天然的对巴基斯坦难民有了好感,而儿子也在德蕾莎屠杀中失踪,因此她决定要加入查森丁的队伍向国min党复仇。

在我看来,此处人物行为的巨大转折,其背后的动机却十分薄弱,说服力不够。对于娜瓦尔来说,即便不考虑宗教因素,首先,她的儿子在卡法考和德蕾莎两场惨案中都是下落不明,不存在国min党就一定是杀人凶手的说法;其次,此前查森丁在屠杀卡法考村时,是把孤儿院当做了明确的袭击目标,因此不管是从死亡概率还是从目的性来说,娜瓦尔都更应该选择向查森丁报仇,而不是反过来加入查森丁的组织去暗杀国min党的领袖。
所以这个行为逻辑该怎么理解呢?

此后的情节就相对简单。娜瓦尔顺利以家庭教师的身份潜入了国min党领袖的家中,之后伺机枪杀了这名领袖。这里吐槽一句,即便长得再怎么好看,潜伏的再怎么深入,娜瓦尔的身份也只是个家庭教师,而不是跟这个领袖结成了亲戚,怎么可能进进出出都不用搜身,或者起码检查一下随身携带的物品呢?要知道作为一个国家核心教派武装力量的头脑,这个家伙的脑袋得天天有多少人惦记着,结果身边安保措施这么差劲,让人感觉跟这个人物的身份设定太不相符了。

事成之后,娜瓦尔被抓起来丢进了卡法拉特监狱,一关就是15年。

6. 卡法拉特监狱(Kfar Ryat)

本章节全然是珍妮的故事,主要讲述珍妮根据母亲照片上的线索来到了卡法拉特监狱,在这里她从一名监狱的前狱卒那里得知她的母亲在监狱中曾受到折磨、被一名叫做阿布·塔拉克的刽子手强暴并生下了孩子的悲惨经历。

珍妮崩溃大哭,打电话让西蒙赶紧过来和自己会和。此时由于观众从影片前面的内容已经得知娜瓦尔的大儿子是在德欧姆村生下的,所以此时自然能意识到,在监狱中出生的孩子其实是珍妮和西蒙,而那个叫做阿布·塔拉克的刽子手正是他们的父亲。

这种信息差会让大部分观众以为自己拥有了“上帝视角”,掌握了影片后续剧情的走向,从而产生一种下意识的窃喜心理,这种情绪会让观众看到影片最后真正的包袱时,获得更大的震撼效果。

7. 唱歌的女人(La Femme Qui Chante)

本章节很短,情节上只是交代了一下当年娜瓦尔在监狱里为何会被称为“唱歌的女人”,以及西蒙在老让的陪同下一起去黎巴嫩找珍妮的过程。

这里发一下感慨,我觉得维导似乎是真的不太会拍摄“酷刑”,这一点从他的《边境杀手》就能看出端倪:明明要表现虐囚情节,结果亚历桑德罗气势汹汹地提了一桶水进去,镜头一转,剩下情节就得靠观众自行脑补。

《边境杀手》片段

再到《沙丘》中的戈姆刺测试,这个在设定中所谓超过人类忍受极限的神经疼痛,在甜茶单薄的演技下也看不出有多么难熬。说句难听的,都是男人,导演你不觉得就这副表情还没有裆下挨一拳看起来疼么?

《沙丘》片段

回到《焦土之城》,娜瓦尔能让一个老狱卒多年后回忆起来依然感慨,“他们想尽办法让她屈服,但是到了最后,她还是不肯低头,她呀,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人……” 那可想而知娜瓦尔所经受过的折磨一定是残酷到了令人发指惨不忍睹的地步。

但镜头前,导演展示给观众的却不过就是剃了头发,身上带了些血痕淤青,如此而已。

构图倒是挺美

就这种程度能说明啥呢?维导你有没有听说过渣滓洞里的辣椒水老虎凳钉竹签?如果有机会让他了解一下江姐的事迹,或许能对坚不可摧的女性有更深刻的理解。

渣滓洞监狱部分刑具:猪鬃、竹筷、竹签等,具体行刑场面自行脑补吧

8. 西蒙和珍妮(Sarwan Janaan)

西蒙和珍妮找到了当年在卡法拉特监狱为他们母亲接生的护士,并从她这里了解到了他们自己真正的身世。但由于此时的观众其实在上一章节中就已经猜到了这部分内容,所以这段情节更多是起到展示信息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太多可值得梳理解读的部分。

9. 尼哈德(Nihad)

这一章节开始于一名狙击手在城市废墟中伏击一帮少年的镜头,虽然通过脚跟上的印记可以知道这个狙击手就是娜瓦尔的大儿子,即西蒙和珍妮的哥哥,但此时我们并不知道他的真名(当然,通过镜头语言,该章节的标题其实已经隐晦的向观众透露了这个信息)。

同时,有赖于镜头只给了狙击手眼眉位置的特写,所以观众此时并不能辨认出这个人的长相,否则电影的结局提前在这个时候其实就已经被揭开了。

随后时间线回到当前。在当地律师米·马德亚的帮助下,西蒙和珍妮一行人终于拿到了他们的哥哥的资料——

姓名:尼哈德·梅
抚养机构:卡法考孤儿院
出生日期:1970年5月(梅,May,同义)

但由于卡法考孤儿院在尼哈德入院4年后就遭到了袭击(即第3章查森丁部队的屠杀),所以尼哈德从那儿以后就下落不明。米·马德亚认为当年袭击孤儿院的军阀(也就是查森丁)一定还记得当时孩子们的去向,因此下一步线索就集中在了这位此前一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查森丁身上。

但是,当年的军阀、刽子手,现如今已经成了这个国家有头有脸的政党领袖,显然不是西蒙这样的普通百姓想见就能见到的,所以米·马德亚就给西蒙出了个“引蛇出洞”的主意,让西蒙来到德蕾莎营,去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是“唱歌的女人”的孩子,现在要找尼哈德·梅。

作为穆斯林教徒活动的重要基地,德蕾莎营地里自然会有人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查森丁,而西蒙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对方找上门来即可。果不其然,在西蒙回到酒店不久,查森丁就安排了两名保镖,非常“客气”地“请”西蒙跟他们走一趟。

米·马德亚的计划果然生效了。

这一章节的最后,导演还交叉剪辑了一段娜瓦尔出狱后,再次找上查森丁,准备在他的安排下逃离这个国家的情节。在这段对话中,大家可以注意到,“带上西蒙和珍妮一起生活”其实是出自查森丁的要求,而不是娜瓦尔自己原本的意愿。个中原因大家自行解读,我个人理解,或许是因为这俩孩子是自己被狱卒强暴后生下的孽种,而娜瓦尔已经不想再跟这段往事有任何瓜葛的缘故。

另外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大家从下面这个画面可以看到,娜瓦尔出狱后再次戴上了十字架项链,这说明她在基督教徒的监狱里被折磨了15年后,又再次选择皈依了基督教,这种选择如何理解?

这是否是又一次为了逃亡而做出的权宜之举呢?

10. 查森丁(Chamseddine)

终于,西蒙在被蒙上眼睛的情况下,极其机密地见到了这位现在已经是满脸皱纹的老军阀。

在这里,查森丁向西蒙透露了整个影片埋藏的最大的秘密,原来尼哈德·梅就是阿布·塔拉克。在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娜瓦尔被自己的大儿子强暴,生下了西蒙和珍妮。在加拿大生活多年后,娜瓦尔在游泳池游泳时发现了一名脚后跟有纹身的男子。怀着与儿子重逢的狂喜,娜瓦尔来到了男子的身后,却立刻认出眼前这个人就是当年在监狱中强x自己的狱卒。

娜瓦尔随之因震惊而中风并最终死亡。

万念俱灰的相遇

到这里,所有的真相都大白于天下,所有信息也都摆在了观众面前。

因此我们可以试着去盘算一个问题,那就是娜瓦尔和尼哈德母子二人在卡法拉特监狱之前是否也曾有过交集?按照此前的时间线索,尼哈德出生于1970年,4岁的时候(即1974年)被军阀查森丁带走开始接受训练,而娜瓦尔是1974年离开了达日什大学回到南方寻找儿子,但之后因为心灰意冷而加入了查森丁的队伍。这里我们不知道娜瓦尔在潜入国min党领袖家中当家庭教师之前受训了多久,但总之,至少有一段时间里,尼哈德和娜瓦尔同时都在为查森丁工作,所以母子二人其实有段时间应该是处于一种近在咫尺但又远在天涯的状态。

而这一点不禁又让我对娜瓦尔的行为逻辑产生了疑问。当年她加入查森丁的队伍之后,她明明知道这就是当年袭击孤儿院的那只队伍,所以她为什么不去问一下查森丁是否见过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她会那么肯定自己儿子要么就是失踪了,要么就是被国min党杀了呢?


好了,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总算结束了,累得我连给这个帖子正经收个尾的力气都没有。

就这样吧,大家如果想要抒发感情的话,在其他帖子里会找到很多,我在这里就不掺和了。

The End.

 4 ) 你挥一挥衣袖,掀起一场沙暴

虽然《更好的世界》是奥斯卡金球奖最佳外语片,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焦土之城》。复杂的背景,跌宕的过程,意外的结局,思想性与冲突性并存,影片采用双行线的叙述方式,游走于儿女按照遗嘱追寻父兄和母亲不为人知的过去两个时空,在给观众呈现出残酷人生的同时,也平添、渲染了一种宿命色彩。
有人说战争是解决人性中其他途径无法解决的种种矛盾的最后手段,我却认为战争恰恰是人性中贪婪、自私、虚伪、残酷、冷漠、无能等缺陷的集中暴露的表现方式。领土之战、利益之争、阶级之仇、种族之对立、教派之不相容,不管引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战争没有绝对的正义,正如道德与信仰没有绝对的正确。
战争年代中的人生充满讽刺、痛苦与悲哀,人性在战争的过程中备受考验和拷问,有人在挣扎煎熬中麻木游荡,有人在一夜之间背叛信仰、性走极端,有人则被摧残扭曲而异变沦丧。真相揭晓的那一刻,不敢相信的我们不禁张大了嘴,却瞬间失语。这是命中注定的劫数,还是老天爷开的一个致命玩笑?眼前浮现出影片开头的长镜头:一个穿着脏兮兮背心的小男孩仍由一个男人按住头部剃发,小男孩的眼睛始终盯着镜头,当镜头缓缓拉近,我们愈发被眼神中与年龄完全不相符的坚定与戾气所怔,结合Radiohead的《You and whose army》,一股压抑之气难以抒怀,不禁悲从中来。
一加一等于一的真相是极其残酷的,正因为如此,“世上最美好的事是相守”这句话才那么沉重而揪心。只是我不明白,娜瓦尔在有生之年找到了儿子,也算了了心愿,那么,默默地宽恕他、祝福他,将这个秘密带入坟墓长埋深土,让所有恩怨伤痛烟消云散,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难道她没有想过,对她的三个孩子来说,这个秘密所带来的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创伤将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如果这对双胞胎姐弟长期不合,那么只有得知一切,他们才会真正明白彼此相亲相爱地在一起是多么重要和不易,但事实是片中并没有给我们这样的讯息,相反,虽然西蒙不能理解珍妮,但他们的感情却很好,西蒙会因为担心珍妮而飞去中东接她回家。而对大儿子来说,原本已经成为一个普通人,生活也进入正轨,她若但如今他的下半辈子恐怕得活在心魔中了吧,如果他还存有半点人性的话,不然说不定精神分裂或是更极端的成为变态杀手,这难道就是她想看到的吗?在她的眼里,真相高于一切吗?都说母爱是伟大的,所以我更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爱孩子的母亲会做出让孩子如此痛苦的事,她是死了一了百了了,三个孩子却不得安乐,换做是我,对母亲的态度恐怕除了同情、心酸更有怨恨吧。原以为这种变态逻辑只有日本人才有,没想到加拿大人也没能幸免,作为观众,能理解为了增加戏剧性、悲剧性而编出狗血的结尾,但如此惊世骇俗也太过火了,结果反而削减了好感度、失了分,实在得不偿失。
此片情节可看性强,演员表现出色,但无奈,就算不理会结局,它也成不了经典。首先,导演对于影片松紧轻重的把握有待商榷。我完全不介意扫射乘客、火烧汽车的那段表现得更直观、更血腥,不介意娜瓦尔被羞辱强奸的那段描绘得暴力而细节,拍电影不仅是为了讲故事,而是让观众全情投入、感同身受,这些重要情节不痛不痒的一笔带过根本无法达到应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而与此同时,影片有时又略感松散而不够紧凑,恐怕是剪辑太过保守吝啬以致当剪而未剪的缘故。再者,时空变换的节点有着明显的联系,这样的尝试使变换进程水到渠成而便于理解,效果甚佳,只可惜不是每一次都能完美衔接,这么说似乎有些苛刻,但的确让人遗憾。
另外,除了之前提到的Radiohead的《You and whose army》,片尾曲也非常动人,闭上眼睛聆听,仿佛就能听到宽恕、安详与平静,娜瓦拉正在安心上路,片中的其他音乐也相当出彩。但需要注意的是,我所指的是“音乐”而非“配乐”,因而无法真正成为影片的一大亮点。撇开影片,这些音乐能构成一张相当具有可听性的OST,但出现在影片中,便随意性太强,过于像MV,而无法与剧情和画面紧密结合,使之顺理成章、情景交融,因而作为配乐是不怎么合格的。

 5 ) 《焦土之城》的时间线以及故事的大致背景

拍过《囚徒》、《降临》还有《银翼杀手2049》的丹尼斯·维纶瓦纽,已经成功跻身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氛围出色、叙事一流,但因为缺乏剧烈的爆点,很难成为大路货。这部《焦土之城》一直静静地躺在硬盘里,直到昨天看到有人在夸这部电影,我就从硬盘的深处把它打捞出来。进入电影叙事的氛围是缓慢的,但到最后,字幕出现,合上电脑。还是无法脱离电影的氛围。

作为生活在中东的阿语狗,我想大致梳理一下《焦土之城》的时间线,以及大致的背景。

1949年,一个神奇的年份。主人公纳瓦尔·麦尔旺出生在黎巴嫩南部的山区,一个基督教家庭。这一年,以色列建国,改变了整个中东的政治形态和格局,造成了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有十万多的难民跑到黎巴嫩南部。

1970年,20岁的纳瓦尔,与难民营中的巴勒斯坦穆斯林男子相爱,她怀着他的骨肉,于是他们决定私奔。不幸的是,私奔败露,纳瓦尔的两个哥哥抓住了他们,当场处决了纳瓦尔的爱人,正要对她进行“荣誉谋杀”的时候,奶奶出现,救了纳瓦尔的命。

荣誉谋杀:是指凶手谋杀家庭成员以达到挽回家族荣誉的目的,受害者几乎都是女性,被杀害的原因主要是“失贞”和“不检点”,常见的情况有被强奸,被怀疑通奸,打扮时髦举止轻浮,拒绝被指定的婚姻,想要离婚等。

1971年,在奶奶的照顾下,纳瓦尔生了一个男婴。奶奶在男婴的右脚脚跟刺了三个点作为标记。随后让接生婆把孩子带到黎巴嫩南部的基督教孤儿院。之后,纳瓦尔也被送到外地,去语言学校学习法语。

四年之后,也就是1975年。宗教冲突加剧,内战一触即发。学校停课,纳瓦尔出于对孩子的挂念,只身闯入危险的南部,去寻找自己的孩子。

在路上,她将纱巾遮在头上,伪装成穆斯林,搭上了一辆全是穆斯林的车。不料中途却遭到基督徒恐怖分子的袭击,最后时刻,她拿出十字架,成功保住性命,但内心已然心如死灰。毕竟她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挂着圣母图像的基督徒,扫射了全车乘客,并放火烧了全车。

在特蕾莎难民营,她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生灵涂炭。悲伤绝望的她投靠了穆斯林组织,决心去暗杀基督教国民运动的领袖。

而她的孩子,在孤儿院起名为:尼哈德·梅。在他四岁的时候,所在的基督徒孤儿院被穆斯林武装组织端了,他们把孤儿都训练成穆斯林战士,反过来去杀基督徒。尼哈德·梅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狙击手,他的梦想是希望自己的通缉令贴满全国,这样他妈妈或许就可以找到他了。

1975年或者1976年,纳瓦尔成功混入国民运动领袖的家,给他儿子当法语家教。时机成熟时,她遵循组织的安排,枪杀了国民运动的领袖。于是,纳瓦尔被抓紧监狱。

1989年或者1990年,纳瓦尔因为在监狱里持续唱歌,而得到了“唱歌的女人”的绰号。基督徒分子使劲了方法,都不能使她屈服。她就是大名鼎鼎的72号囚犯·唱歌的女人。

一个叫艾布·塔里克的刽子手,为了让纳瓦尔屈服,强暴了她。纳瓦尔在监狱里怀孕了,最后生下来一对双胞胎。狱卒要把双胞胎放到河里自生自灭,但是助产士从狱卒手中接过孩子,代为抚养。

1990年,持续了15年的内战结束,纳瓦尔的牢狱之灾也到头了。穆斯林运动组织的头目找到她,把双胞胎交给她,安排他们三人去了加拿大。

2009年,纳瓦尔和女儿去游泳池,意外的发现了一个右脚上有三颗刺青的男人。她上前去打招呼,没想到居然是...

纳瓦尔崩溃了,她持续一生的沉默即将打破。她在弥留之际留下三封信,一封信给大儿子,一封信给双胞胎的父亲,一封信给双胞胎。她立下遗嘱,让双胞胎把信交给大儿子和他们的父亲之后,才可以看第三封信。也才可以给她立墓碑。

为了揭开母亲过往的历史、为了践行母亲的遗嘱。双胞胎中的女孩儿珍妮踏上了寻根之旅。但她发现,她母亲已经成为整个村庄的丑闻。还发现自己的母亲曾遭受长达15年的牢狱之灾,还被人强暴,不堪忍受真相的她,打电话叫弟弟西蒙过来和他一起面对真相,

真相抽丝剥茧,一点点显露出残酷的全貌...


20岁左右的年纪,母亲纳瓦尔陷入恋爱,怀上了大儿子尼哈德·梅。

20岁左右的年纪,尼哈德·梅成为一个暴力的极端分子。而40岁左右的纳瓦尔在不见天日的监牢里日日歌唱。并在强暴之后,怀上了双胞胎。

20岁左右的年纪,双胞胎长大成人,在西方国家生活,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中东的苦难似乎与他们不再有瓜葛。而命运,竟也安排他们40多岁的哥哥尼哈德·梅也来到了加拿大。此时,她们活了一个甲子的母亲,健康情况迅速恶化,并去世了。

在持续15年的黎巴嫩内战中,有大约100万的黎巴嫩人逃到了国外。所以大儿子也逃到加拿大的这剧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中东,真的是每一块土地都饱含血泪。这是一部太过于痛苦的电影,不想再看第二遍。纳瓦尔的演员选的真好,她真的很能代表中东的女性,中东女性有一种骨子里的坚强,不折不挠的精神。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互相残杀的历史,但爱和和平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6 ) #影评#说出口的伤痛都已平复,绝口不提的才触及心底。

【by 周婷 form FunYS 】

"你是否会想,如果人生过去的某个环节发生一点点变化,是否现在的自己会是另外一个模样。"

看完《焦土之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混乱,这种混乱并非来自电影的叙事手法,而是一些萦绕在思绪里、精神中的某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伴随着轻微颤栗,我试图从中整理一些思绪出来。

中东题材的影片大多会涉及到信仰的部分,这部也不例外,不同民族间信仰的冲突是故事发生的基础,在这部电影中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背景是,故事发生在黎巴嫩,它既不是一个穆斯林国家,也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两种宗教都是国内的主要宗教,故事中发生在1975年左右的基督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战争,并不是我们本身所想像的宗教冲突,而是因两种宗教掌权的问题引发的内战,更倾向于政治权利派别之间的斗争。

片中以纳瓦为主要人物有几个重要的点:

1、穆斯林丈夫遇害,母子分离,背井离乡。

这是第一个点,也是第一次的信仰冲突,对纳瓦的冲击很大,信仰、亲情与爱情发生了冲突时,她选择了暂且放下爱情,离开。(脖子上带着十字架)

2、公交车事件。

这一次是纯粹的信仰冲击,如果说挚爱的离世是信仰的不相容,那么这一次是纳瓦的信仰给她的致命一击,她毫不犹豫的以基督徒的身份成为了穆斯林的杀手,并最终被逮捕入狱(脖子上带着十字架)

3、监狱中的歌声。

在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折磨下,她所憎恶的信仰却又成了支持她走出监狱的武器,让她强大,让敌人害怕,她的歌声有一种圣歌般的纯洁。(脖子上带着十字架)

4、泳池边的偶遇。

这里要说的是大儿子阿布塔雷:身份是基督徒与穆斯林的儿子,幼时孤儿院被炸,被穆斯林收养并培养成杀人机器,后被基督徒俘虏为基督徒卖命,最后进入监狱,折磨犯人(这里感觉应该都是基督徒,因为照故事之前的交代,穆斯林是直接被杀掉的)。

纳瓦这时唯一知道的是1+1=1的结果,而个中原因却是她不知道的。在这一场与信仰和复仇有关的战争中,纳瓦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又是为了什么而复仇呢?

信仰

之所以说“信仰”而非宗教,首先是因为宗教是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迷行、仪式等)才称之为宗教,片中真正涉及的部分抛开了那些仪式;其次,对于超道德的部分(哲学)也未作更多的说明,因此“信仰”正巧不包括仪式,也不涉及哲学思想。而这场由政治引发的宗教战争归根结底也无法说清到底谁对谁错,在战争中无论哪一方都是施暴者,也都是受害者。

纳瓦:纳瓦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生长在一个有民族狭隘主义的环境里,丈夫的被杀是因为“蒙羞”而蒙羞是因为信仰不同(这时没有发生战争,因此也没有基督徒与穆斯林的敌对关系)。这里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公车屠杀事件和孤儿院被炸都是基督徒所为,也是让纳瓦的仇恨疯狂起来的导火线,这里她从出生起就信奉的以爱为名的上帝和圣母成为了最可怕的刽子手,它杀死了她的挚爱,带走了她的儿子,屠杀了无辜的百姓,纳瓦选择了成为穆斯林的杀手,因为“敌人的敌人可以暂时作为朋友”。因此她的“复仇”对象实际上是她的信仰。(从她一直带在脖子上的十字架可以看出)可在她最难熬的时光里,又是这个信仰支撑她走到最后。

所以说纳瓦的一生都在跟她的信仰作斗争,无论何时,她都带着十字架,她爱它,也恨它,它毁了她,也帮助了她。影片开头说:裸体、不要棺材和墓碑、背对着这个世界下葬。结尾处说:可以面朝上、装棺、刻墓碑。这种变化或许就是她一生对信仰的一种爱恨交织的感情吧——既无法深爱它,又无法抛弃它。

阿布特雷:他的一生坎坷,但是影片中都是属于侧面交代的,他的经历到他复杂的信仰,既是穆斯林,又是基督徒。到最后战争结束,真相水落石出,没有再交代阿布塔雷的信仰。他的信仰跟他的身份一样复杂。他究竟是穆斯林还是基督徒?他到底为那种信仰而战?或许连他自己都说不清。

爱也好恨也好,信仰是客观存在的,影片既是为了信仰而战,又是为了向信仰复仇而战,我们无法评说信仰的好坏,甚至无法区分不同的信仰,他们是纠缠在一起的,纳瓦和阿布特雷的一生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才是现实。那么对于信仰来说,究竟是外在的形式重要,还是心灵的祥和重要呢?没有了外在的形式,我们是否无法区分不同的信仰?没有了心灵的祥和,我们又是否沦为的杀戮的机器?信仰如何去保护如何去爱,才是一个难以言说的问题。

仇恨

关于这个部分是我后来的感受,源于对三封信的思考。观影时一直在想:为什么要写信?为什么要寻找爸爸?为什么要寻找儿子?为什么要双胞胎亲手将信送到收信人手里?为什么是在死后?为什么不永远埋藏这个残忍的真相?影片结束后,这些想法尤其强烈。

纳瓦的这三封信,在她身故之后可以说是毁掉了三个孩子的人生,尤其是阿布特雷(这个部分关于爱,在下个部分会细说),对双胞胎来说,谁能够接受自己的哥哥是自己的父亲呢?!这让三个孩子要如何继续他们的生活?这是一个母亲的爱吗?

仇恨在真相水落石出之时就被巨大的无奈和悲痛冲刷去了一边,但是在我看来,有些细思极恐,三封信本身难道不是一种复仇?当双胞胎揭开母亲过去的经历的时候;当双胞胎得知1+1=1的时候;当阿布特雷看到信的时候;当阿布塔雷看到双胞胎的时候;当阿布塔雷的影子在颤抖的时候;当阿布塔雷伫立坟前的时候……每一个片段都有一种复仇的感觉。穆斯林告诉纳瓦双胞胎没有死的时候,纳瓦的震惊,她说“我不要,我做不到”,那是两个不该存在的孩子,他们的存在时刻提醒着她那段可怕的经历,她不恨他们吗?一个折磨了她13年的可怕的男人,最终成为了双胞胎的父亲,她不恨他吗?她苦苦找寻多年的儿子竟然是她最恨的人,她不恨他?不恨命运吗?应该是恨的吧……

正在对等待阿布特雷行刑时的瓦纳

纳瓦是个普通的女人,普通的母亲,如果说因为事情早已过去了,所以你应该放下;因为无论如何你是一个母亲,所以你应该放下;因为你是一个将死之人,所以你应该放下的话,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是否有些过于残忍呢?有些真相,如果想知道它,必须得揭开早已愈合的伤疤。

她想知道真相,也许这很残酷,但找到失散的儿子是她的执念,那毕竟是她一生中唯一的挚爱的孩子,她心心念念的一定要找到的儿子,为什么他会是一个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她应该是想要知道的吧;她隐忍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任性的释放,一次忠于自己意志的“不再缄默”,当这一切压在心底的时候,纳瓦选择的是“无法面对这个世界”的面朝下的下葬,她心底的伤口其实从未愈合过。

我们没有权利用“母亲”、“过去”、“将死”这样的字眼去绑架纳瓦——一个有思想和感情的普通女人,她不完美、不高尚、不伟大(这一点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她不是为了伟大信仰而战,而是在向她的信仰复仇),那么最后的这三封信不正是这样一个普通人的选择吗?再伟大的母亲也不可能抛弃一切除了“爱”之外的任何情感,那么纳瓦的选择又有何不妥呢?

这里的爱只说人物关系之间的爱,超道德的部分暂且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主要说的除了双胞胎对纳瓦的爱、纳瓦对未谋面的阿布特雷的爱之外,还是着重要说阿布特雷对母亲的爱。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在我看来影片中最大的悲剧就是阿布特雷,他的痛苦不亚于纳瓦。作为一个孤儿,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寻找母亲而努力,他渴望成为一个烈士,只为了能让自己的照片贴满大街小巷,好让妈妈看到他,他无所谓效力于哪个宗教,无所谓杀谁,他只要把任何事都做到极致,都是为了“红”,为了有一个理由让妈妈看到他找到他,其实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未谋面的妈妈的爱,为了得到妈妈的消息他不惜做任何事,无所谓对与错,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所做所为伤的最深的恰恰是她的妈妈,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足以摧毁一切,片中投在墙上颤抖的影子,伫立在坟前摸不清的情绪,都足以感受到那种爱、伤心、痛苦、悔恨、愤怒等等无数的情感交织,这种交织带给人们的震撼才是巨大的,到底是什么感情呢?郁结在胸口,说不出。

罪恶竟然来源于爱,而爱又毁于罪恶,这种爱恨的交织,才是真正的无奈所在,我们能说什么呢?因为有恨就否定爱的存在吗?还是因为有爱,就宽恕一切的恨与恶?不,那是神性,不是人性,人性也许是:我在内心深处深深的爱着你,这种爱任何感情都无法比拟,可是,原谅我同时也恨着你。

没有爱也就没有恨,同样,没有恨,爱又如何存在?双胞胎如此,阿布特雷如此,纳瓦也如此。

无奈

影片之所以会撼动人心,在我看来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对战争的无奈、对信仰冲突的无奈、对爱情的无奈、对亲情的无奈……

纳瓦错了吗?她只是在为她的信仰斗争;她的丈夫错了吗?他只是爱上了一个基督徒;阿布塔雷错了吗?他只是一个拼命想找妈妈,为战争所利用的杀人机器;奶奶错了吗?她只是想保护她的孙女和她的儿子才让他们骨肉分离;信仰错了吗?它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经存在于这片土地了;战争错了吗?那并不是人们原本想要的结果……这其中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让人愤恨,却又无可奈何;或者别无选择,或者无能为力。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它不仅仅只有逝去的生命……

从旁观者来说,我们除了看着剧情的发展之外什么也做不了,我们在心里默念着那个可怕的狙击手不是纳瓦的儿子,可他是;我们在心里祈祷尼哈德不是阿布特雷,可他是;我们咬着牙祈求他们不要去看那三封信,让这个残忍的真相永远消失,可,它没有……

我认为影片是在一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下从信仰、仇恨、爱、无奈四个视角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地世界,不歌颂、不弘扬、不神化、不评价。仅仅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残忍的故事,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人”。每个部分都恰到好处,墙上的影子、伫立的身影、无神的眼睛等等,留给了观众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感受。“人性”绝不是能用言语说清楚的,它需要人们深入的思考与体会,“道可道,非常道”,如果能用某种感情解释清楚一个人,或者评论一个人,那能说得出来的就不是那个人了,“人性”如果说得清楚就不再是“人性”了。就是这种说不出的“人性”才是这部片子足以撼动我们的地方吧。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文解释使用权归放影社所有,不得私自转载、商用)------------------------

+

+

+

+

+

放你想要的 岂止于光影

微信公众号:FunYSgodot

 短评

一个女人的史诗 看完以后让人恍如隔世

3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这个结尾也太狗血剧情了吧,其实这东西有BUG,不过以讨论剧情就剧透了,自己看吧。借寻亲去讲一段痛苦的历史,两个时空反复转换,相比之下,故事随着真相的接近而变得更有趣了。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这才是寻找她妈的故事

8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看到1小时15分一下悟到结局,就像拼图骤然清晰。对母亲的动机设置感到难于赞同。真正的爱是沉默与承担,独自吞咽和消化,是我的苦难今日在我身上清算和截止,绝不会强制性的让一双儿女踏上对痛苦抽丝剥茧的继承之旅。如果导演让母亲瞒下惊天真相,带着秘密离世,由儿女主动追寻谜底,结局会更震撼。

10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极具震撼力的杰作。1.废墟之城,道德荒原,宗教仇杀,残酷乱世,古典悲剧。2.维伦纽瓦的冷峻节制深得我心,避免煽情,以隐忍内敛笔触带出伤痛。3.1+1=1来自老塔[乡愁]。4.双线叙事,Radiohead配乐。5.唱歌的女囚,脚上的三点刺青。6.无言以对是对所有真相的响应 | 没有什么比相守相伴更美好的了。(9.0/10)

1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用伦理悲剧折射宗教战争,主题严肃、深刻,但故事毕竟狗血,所以,在影像、叙事上,采取极度克制、避免一切廉价煽情的手法,相当明智。缺点是略沉闷。烧车、枪杀小女孩那场……最见功力。

15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两代人寻觅的身影叠画成一个爱与黑暗的故事,时空在这片焦土上汇合,她一生的故事,用一生寻找的爱,竟在硝烟中开出荼毒恶之花;用生命保卫的秘密,用死亡消解的罪孽,用尽力气告诉我爱你;得知真相的一刻,如2049木马在手,重温回望如摸索维伦纽瓦风格渐成之路。

1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悲苦的女人啊!另,加拿大移民的过去真的好神秘阿。。

21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一个让人震惊到愕然,并扼腕叹息的故事,(或许它有些太过戏剧和巧合)一个女人爱与奇迹的史诗。宗教信仰的冲突可以烈火焚城,但绵延几十年的亲情谁也无法阻隔,“世界上最好的事,就是在一起”。22号美国上映一定再去捧场一遍,太精彩了。这届的外语片水准真不错!

26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双线叙事的结构,娓娓道来,情绪到最后积累成一个震撼性的结局。虽然探讨的是宗教,政治,军事,恐怖分子,但关切的却是个人——一个母亲,那段被历史所绵长的一生,平淡而克制的叙述,却隐忍着强大的情感内核,直到最后一刻爆发,于是,观众被震慑住了,长久地处于这种情绪中无法自

29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重要提醒:此片剧透了就无法看

34分钟前
  • lily
  • 力荐

真相残酷,逝去母亲的三封信力道十足,但在一起最美的说法难以让人内心释怀。很完美的电影,只是对于角色的悲剧性命运简单的归罪于历史的错误,编导的这种做法实在有待商贾。致使观众进入故事容易,想走出来就难了。★★★★

3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如果《老男孩》让人觉得变态,那么跟此片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36分钟前
  • Bono
  • 推荐

✪93//娜瓦尔对爱的理解是去系统化的,对信教的家族来说,发生与异教间的爱情是肮脏;对民族主义者来说,异教的难民是要清除的污垢;而对于娜瓦尔,她珍视生命、相信普适的爱,不受意见体系的禁锢,认为只是毁灭与杀戮肮脏,事物只要是因爱而生的便是纯净。娜瓦尔在池边近乎木讷地释然,她把孩子看作爱的结晶,就可以坚信孩子生来美丽,其他因系统冲突而差生的污秽都可以原谅;通过她的孩子们对母亲命运的体会,沉默被打破,身份与环境的不协调、洁净和肮脏的冲突、爱与恨的矛盾间,意外地出现了一种看起来像是无奈、又像是和解的心境,结果是命运可能性的残忍被揭露,而人之情感进入平和状态的机会被揭示。

37分钟前
  • Colty
  • 力荐

实话说,一点不觉得假,因为母亲和儿子都太努力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想见,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下,一定会是以最残酷的方式。彻头彻尾的古希腊悲剧,交叉叙事。一般片子只会使用一种悬念营造方式,要不就是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要不就是二者都不知道,这部片子两个都用到了,给人以双重震惊。两封信很妙

42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停留在“失语”的状态里,去除掉那个惊世骇俗Astonished的结局,这都会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恍惚间我去理解一加一的意义和有些神谕的这种错乱的时候,跟那个女儿一样,差点就喊出来。宗教让人痴迷,战争让人扭曲,自始至终不会少的爱充斥在两者之间,让一切都变得可以理喻。佳片。

44分钟前
  • Shy
  • 力荐

开头震撼的RADIOHEAD慢镜直接将人带入情绪,另外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母亲的侧面神似PATTI SMITH,后方熊熊烈火燃烧着大巴车,特别美

47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无法解释母亲这样做的动机,使得整部电影最终的主题表达显得很荒唐。整个寻找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挖掘恨意的过程,所谓的爱在哪里?对母亲第一个爱人的交代几乎没有。影片过分追逐剧情的奇情,反而让批判的力度大大减弱,母亲无非是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恨意,又传递给了双胞胎而已。

50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枪声震碎一个本该幸福的家庭,战火燃烧一座无辜之城,俄狄浦斯的悲剧在这上演,每个人将面对的,是内心的炼狱和刑罚。影片结尾用三封信稀释了壮阔的悲剧,但是却在每个观者心中铺上焚城后的焦土。喜欢战争片,猜到结局但依然深深震撼。影片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推动着你接近寻找的真相,真相却最难将息。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四星半。真正的希腊悲剧,层层剥落后直指人心。面对真相,唯有沉默。看过越想越悲伤。。。

58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