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

动作片英国2015

主演:马特·达蒙,杰西卡·查斯坦,克里斯汀·韦格,杰夫·丹尼尔斯,迈克尔·佩纳,凯特·玛拉,肖恩·宾,塞巴斯蒂安·斯坦,唐纳德·格洛弗,切瓦特·埃加福,阿卡塞尔·亨涅,陈数,高雄,本尼迪克特·黄,麦肯兹·戴维斯,娜奥米·斯科特,丽丽·博尔丹,布莱恩·卡斯佩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播放地址

 剧照

火星救援 剧照 NO.1火星救援 剧照 NO.2火星救援 剧照 NO.3火星救援 剧照 NO.4火星救援 剧照 NO.5火星救援 剧照 NO.6火星救援 剧照 NO.13火星救援 剧照 NO.14火星救援 剧照 NO.15火星救援 剧照 NO.16火星救援 剧照 NO.17火星救援 剧照 NO.18火星救援 剧照 NO.19火星救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04:09

详细剧情

载人航天宇宙飞船阿瑞斯3号成功抵达火星,谁知一场破坏力极其巨大的风暴向宇航员们袭来,阿瑞斯3号被迫中断任务,紧急返航。撤离途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马特·达蒙 Matt Damon 饰)被飞船上吹落的零件击中,由于生还希望渺茫,队友们只得匆匆返航,并向世人宣告他已牺牲的事实。出乎意料的是,马克以极低的概率活了下来。他躲进驻火星的航天基地疗伤。下一次火星任务要等到四年后,而基地内的补给仅够他维持31天。短暂的绝望后,马克决定利用有限的食物,在这颗空无一人的星球上种植作物,寻找一线生机。与此同时,地球方面也很快发现马克生还的事实,他们想尽办法部署营救计划。孤军奋战的马克,能否等到救援队伍的到来?  影片改编自安迪·威尔的同名科幻小说。

 长篇影评

 1 ) 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浪漫的拓荒者精神

《火星救援》实在是好看,通篇下来,马特达蒙的独角戏占据绝大多数篇幅,故事却讲述得跌宕起伏,既有紧张刺激,又有风趣幽默,充满着浓浓的浪漫乐观情怀,实在是硬科幻电影的一部佳作。

当马特开着火星探险车奔驰千里,前往另一个营地的时候,壮美的画面徐徐展开。开敞而自由的蓝天下,橙黄色的尘沙土地渐渐向前铺开,沿途,是零落散布着的土石与丘陵,寸草不生,万物绝迹,只有最简单的茫茫天与地,散发着苍郁、沉静、大美无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4.5亿年以来,第一次有人类踏足。开车前进,用太阳能充电,再前进,再充电,两个月的旅程,仅有音乐相伴,他却并不孤单。欧美文化中一贯以来豪情万丈地冒险家、荒原探险的孤胆英雄如今迎来了火星版,传递的那份不惧困难、亲近自然、积极乐观、热爱科学的精神,我也是深深得以体会。

当马特达蒙从尘沙中苏醒,挣扎着回到工作站,冷静地处理好腰间的刺伤,他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坐以待毙,还是运用一切方法,生存下去。清点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空气、水、能源不存在问题,他唯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拥有撑到下一次人类再来火星时所需要的食物。他风趣地冲着镜头记录下日期与心情;他放起队友们留下的音乐然后大声地嘲笑队友的品味;当他找到那袋真空包装的土豆时,他知道,自己要开始在火星尝试种植了!

有可爱的网友写了诸多关于”土豆的二十种死法”之类的文章,来探讨在火星上种植土豆在土壤质地、水需求量、肥料、生长周期等各个方面的限制条件,还有人更是贡献了一些育苗的知识希望来帮助马特缩短种植周期,收获更多粮食。而我在半懂不懂中居然也饶有趣味地通读了下来。可见电影中这一大胆的想象的确建立在合理的推断上,也颇是激发了观众思索与探讨的参与热情。从这最简单的外星球种植开始,到整个空间对接、火箭发射、星际联系,整个故事都既展开了大胆瑰丽的想象空间,又扎实严谨地基于人类科学探索中的合理逻辑,因而带来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与发人深省的诱惑,这也正是科幻小说中的“硬科幻”类别最具有魅力的地方吧。很高兴,《火星救援》的电影,精彩地将原著中最闪亮最迷人的地方,通过影像的画面展示了出来。

我要盛赞作为主演的马特达蒙,将冷静坚毅、开朗乐观的植物学家、宇航员的形象演绎得丝丝入扣,他的表演令人物既可亲又可敬,在面临困境甚至濒临绝境的时候,在希望降临和终究获救的刹那,他的痛苦、狂喜和感动都来得内敛却深富感染力。

我亦要为祖国的繁荣与强大深深自豪。从百年前在世界舞台上受尽白眼的贫弱国度,到如今在宇宙空间探索中占据一席之地,电影中中国提供援助的画面虽短暂,却彰显着世界都不能忽略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崛起的事实。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2 ) 原著党观影小结(电影-原著对照)


看电影之前刷了两遍原著,上线首日就去刷了IMAX 3D。我以前几乎没当过"原著党",非常想知道"当原著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回终于实现了愿望 XD。电影非常棒,对原著忠实度相当高,对小说场景的视觉化呈现也做得非常出色(赫尔墨斯好美),我很喜欢。—— 尽管如此,原著党的"神圣职责",还是要达成的,不是么,否则怎么爽?好了,废话少说。

下面大致列举一下电影与原著*的主要分别(太细节的就不说了):

1.沃特尼和队友们在火星执行的是 ARES 3 任务,"ARES" 电影中文字幕意译为 "战神",原著中文版音译为 "阿瑞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 Ares 等价于罗马神话中的 Mars,所以虚构的NASA火星系列任务以Ares命名。(这条对照主要是解释一下"战神"的含义。附带说一句:电影中文字幕有几处问题,字幕质量总体只能说一般)

2.电影简化了沃特尼造水引发爆炸的情节,实际发生的事比较复杂,他甚至因为栖息舱充满了氢气而不得不跑到火星漫游车里暂避并想出安全烧掉氢气的办法,爆炸实际发生在他后来实施危机处置的时候。

3.电影中沃特尼只使用了一辆火星漫游车(车身编号R2),另一辆(R1)已毁(镜头交代了一下),沃特尼只是搜刮来它的电池以增加R2的续航时间。原著中也是两辆漫游车,也是2#用于驾驶、1#在初期电池被移到2#上以增加续航时间,但1#车在原著中并没有损坏。在前往斯基亚帕雷利撞击坑(战神4任务站点、最后升空的MAV的所在地)之前,1#车按照NASA的方案被改装为物资拖车(因为50多天的路程必须带的东西实在很多啊),沃特尼是开着2#车,拖着1#车走的。在电影中简化了一下,沃特尼直接改装了2#车(就是钻孔"踩掉"顶盖后膨出个气球)。
(本条有修订,感谢豆友 魏么西 在回复中的指正)

4.电影中探路者号被找到并拖回栖息舱后一直是与地球间的通讯中介,直到沃特尼离开栖息舱前往斯基亚帕雷利。原著中的通讯,经历的波折比电影中多,探路者号的通讯仪器在沃特尼改装1#漫游车为拖车时因为疏忽被电钻的电流烧毁,所以他是完全靠自己完成了全部出发前的准备工作,直到抵达斯基亚帕雷利的MAV时才与NASA恢复双向通讯(然后沃特尼才知道NASA把MAV改造成"敞篷车"的具体方案),其间只好通过以摩尔斯电码摆放石块让卫星拍照的方式单向通信。

5.看过电影的朋友肯定会注意到,在建立双向通讯之初有一段疑似被剪掉的部分:沃特尼向NASA抱怨为什么不把情况如实告知赫尔墨斯上的船员,骂了脏话,NASA说"请注意你的用词,你打出来的每个字都会被实时转播给全世界。" 之后他回复打了什么,使得NASA一群人又好气又好笑。我原以为是某肿菊给切掉了,后来在美国的豆友说美版里也没有。那么,原著上有:
 [12:15] 沃特尼:快看!好大一对奶子!—>(.Y.)

6.原著中气闸舱(在电影里呈圆管状)因为泄漏被气压弹出的事故,沃特尼回栖息舱的过程并没有电影里那么顺利,他先割掉太空服的一个袖子来勉强封住损坏严重的头盔(电影中头盔则只是前面有个小洞和一些裂隙,沃特尼用胶带补上了),再靠"特殊的办法"让气闸舱重新靠近栖息舱,然后以漫游车为中继两次进入因失压而倒塌且一片狼藉的栖息舱,第一次先拿到马丁尼兹的太空服头盔,第二次才拿到太空服。

7.电影未谈及运载给沃特尼的补给但发射失败的那支NASA火箭的原来用途,原著中这支火箭叫 德尔塔IX,原本是用来发射NASA 魔眼3号土星飞船的,因为救人要紧,被借来发射伊里斯(Iris)补给飞船;电影也未详细讲中国航天局"太阳神"火箭原来的(秘密)用途(是的,原著里本来就有这个"中国元素",并不是电影为了中国票房专门编的),按原著的表述,实际上"太阳神"并非火箭的名字,而是这支火箭原本将要运载的中国 太阳轨道飞行器(计划运作于水星-金星轨道之间,对太阳进行科学研究) 的名字,所以这个名字并不是乱起的。

8.电影里JPL(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主管布鲁斯·吴(那个华裔胖子,最辛苦的劳模)后来暗示中国航天局同意让NASA使用"太阳神",与他和中国航天局首席科学家郭明(原著里的身份是航天局主任)的亲戚关系有关("Thanks to my uncle Tommy in China…"),但原著中这两个人并无任何交集。原著里中方让NASA使用"太阳神",除了人道主义以及政治外交上的考量,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作为一种交换,希望可以让中国宇航员参与NASA将来的战神/阿瑞斯5的任务(这个场景后来在电影末尾表现了:出字幕的当中,再次出发的马丁尼兹身旁是个中国宇航员)。(顺便吐槽一句:演中方航天局俩人物的两个演员演得都很烂,导演在这两个人物的选角和指导上明显不太考究)

9.Sean Bean 饰演的战神3飞行总监 米奇·亨德森,在密告赫尔墨斯船员返回火星的变轨方案(用伪装成jpg附件的ASCII码文本文件)后,原著中和电影里一样,也被NASA主管特迪·桑德斯"请喝茶"了,但原著中桑德斯并没有让米奇在任务结束后辞职谢罪。

10.NASA终于同意赫尔墨斯船员与沃特尼直接联络后,电影中有两次情感交流:第一次发生时间是气闸舱弹出事故之后,马丁尼兹(影片一开始就和沃特尼互开玩笑的那个拉美裔飞行员好基友、用来点火的那个十字架的主人)代表其他船员(我想其实是刘易斯指挥官授意)和沃特尼"抠抠",一来一去双方说了一些比较逗的话;第二次发生时间是NASA的补给火箭发射失败,沃特尼有些绝望,写信给刘易斯指挥官,说万一他挂了,麻烦她去看看他父母。原著中不太一样:首次联络是在气闸舱弹出事故之前,刘易斯写信给沃特尼,说责任全在自己,沃特尼则说她当时所作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原著里与电影中第二次的信有关的联络,时间与电影一样,也是在NASA补给火箭发射失败后,原著里沃特尼在火星任务心理医生(在电影某支广告片里有关于他们培训时做心理测试的内容)的建议下,给每位赫尔墨斯船员各写了一封电邮,然后在给马丁尼兹(而不是刘易斯)的信中,沃特尼拜托他去看自己的父母,万一他最终还是挂了。

11.电影中沃特尼最后驾车前往斯基亚帕雷利,路上无话,只是给了一些火星车行进中的苍茫远景和休憩充电时的近景。原著中的沃特尼则至少遭遇了两大困难:一是开进沙暴(NASA没办法给他传递火星的气象信息,或者说,任何信息),沃特尼用非常聪明的方法确定了沙暴移动的方向,并成功且幸运地避开了沙暴;二是抵达斯基亚帕雷利撞击坑入口时发生了翻车事故。(书里的沃特尼要比电影里的沃特尼更苦逼一些,哈哈~)

12.最后赫尔墨斯与沃特尼的MAV交会时,原著中是贝克(任务组医生、EVA(舱外活动)专家)亲手接回了沃特尼,沃格尔(用糖造炸弹的化学家、天体物理学家,德国人,由欧空局派遣)在飞船舱门口控制连接太空服的拴绳,电影改为刘易斯指挥官临危亲自上阵,贝克控制拴绳(话说刘易斯穿舱外服的时间也太快了,以现在的水平那种太空服一个人是穿不上的,两人合作也得花个把小时。带喷射动力的舱外服叫MMU,汉译为"人工机动单元",这东西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

13.交会时沃特尼为了当"钢铁侠",割开宇航服手套放气推进的事情,原著中只停留在设想阶段,这个幽默而危险的建议被刘易斯指挥官否决后并未真的实施;电影里他违抗命令,真干了,完了还和刘易斯搞了个太空艺术"绳操"大表演,哈哈。

14.原著写到沃特尼登船,做完医疗检查和处置,做了一番心理活动描写之后,全书就结束了(至少中文译本是这样,我找到一个英文电子版其实有所不同,这里就不说了),电影则加了一段回到地球后的事情。(个人觉得他抚摸、问候植物小苗的桥段加得不错)

15.原著沃特尼最后的心理活动中有一段关于救陌生人于危难是 "扎根于人类社会"的本能 的段落,记得我在电影版预告片里好像看到过,但我看的正片里没有出现。

* 以上对照中的 "电影" 指中国公映版,"原著" 指小说 The Martian 中文版(豆瓣电子版),译者:陈灼

—— 写完才发现写了那么多条,哈哈。但别误会,只是作为一名初练就的原著党,不得不冒出来装个逼,把自己能想到的两者差异做个对照整理,供喜欢这个故事的朋友参考,或许也能够解答一些细心的电影观众的部分疑问。电影版真的已经非常棒了,还原度也已相当高了,作为讲述故事的另一种媒介,做适当的改编不仅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可以说几乎是必须的,我觉得这个电影版完全可以令原著党满意,毫不犹豫5星伺候!

附带再说一条可能有人关心的问题的答案:真实的火星风暴,实际上很温柔,虽然风速可以很高,但由于大气十分稀薄,质量很小,所以风力也是极小的,根本不会吹倒MAV。原著作者安迪·威尔曾明确承认,让火星风暴把可怜的沃特尼困在火星上,完全是剧情需要刻意为之,不然不就没这个故事了么… 这也是这个已经相当"硬"、相当现实主义的科幻故事的最大的虚构点。(想了解这个故事的各种真实/虚构点的话,可自行搜索,有不少专业的分析(英文)。

最后,关于原著小说,我整理出一个"《火星救援》小说概要",分享给读过原著或看完电影有兴趣了解原著大致内容的朋友,欢迎指正:http://verycrab.com/themartian/themartian.html
(原著电子版豆瓣正在打折销售喔~)

 3 ) 这部片适合创业者看!

这部电影,又名《我在火星当农民》,超级适合技术宅尤其是工程师和创业者观看。说它是一部科幻片?不不不,看完了你就发现,这个故事天天都在你身边上演。
        剧情简介,大概是这样子的:
“我叫马特呆萌,在一个六人团队里做一个创业项目。刚开始我们进行得很顺利,直到突然发生意外,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走人了,带走了钱和资源,只有我留下来一穷二白。我眼前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怎么把项目做完,重新得到大佬的青睐,拿到投资;另一个是在资金到位之前,我要怎么活下来。”
“幸运的是,我的团队成员来不及带走数据和设备。虽然剩下的设备都老旧,虽然源代码都没写注释,但是用它们翻身不难。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就剩下第二个问题。我不刮胡子不洗澡,为了省钱自己种马铃薯养活自己,终于解决了吃饭问题。”
“让我感动的是,大佬们一直认真地关注我的项目进度,还派了专家给我远程指导,甚至跟我许诺说,只要我的项目能熬过今年,一年多后他们就给我投资,救我一命。”
“无奈第一笔资金刚启动,就遭遇了金融风暴,全打了水漂。祸不单行,我的马铃薯在百年一遇的寒潮中被冻死了,粮食也断了。这是我最绝望的时候,每天望着荒芜的地平线,我都在想,创个毛的业啊,当初为啥不去好好当个公务员。”
“关键时刻,我的小伙伴们竟然没有抛弃我。团队里的剩下五个人毅然决定放弃公司的上市计划,拿上一笔风投,转身回来救我。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伟大而艰难的决定,要知道那时候公司已经初具规模,而我的项目难度最大,风险最高,要是把公司的钱全扔在上面,也许会全军覆没,大家一起回到住地下室的状态。”
“然而,我们团队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战胜了一切,六名成员加班熬夜一起攻克技术难题,场外专家倾力指导,最后我们冒着生命危险,把产品按时上线。结局你们都已经看到了,我们公司成为了2015年最具潜力的创业公司,拥有了无数的用户。”
“有人问我,当我自己一个人面对一穷二白的困境时有没有害怕过?我告诉你们,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别的,只是想着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另一个问题,仅此而已。”
来,大家给创业新星马特呆萌鼓个掌吧(笑)。

抛开玩笑不谈,就说说电影。这部电影绝对是今年最佳!画面没得说,荒凉广袤的暗红色土地是全片的基调,伴着火星上缺氧缺水的风沙,和深夜里毫无遮拦的星空,简直太漂亮。题材上更是可圈可点,不同于类似题材的《星际穿越》和《地心引力》,这部《火星救援》虽然背景设置在外太空,但意外地相当接地气。这可不是指全片90%的时间里男主角都踩在(火星的)地面上,而是指,影片里一次一次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如此熟悉。
被独自一个人扔在了外星球?啥都别多想,先把氧气水平调正常了,处理好伤口,吃口饭,坐下来好好分析问题。
没吃的?没关系我们自己种,火星有的是阳光,基地的氧气也充足,厕所里还有可以再利用的便便,除了恶心点之外还挺纯天然的。
没有水?幸好有压缩氢气,燃烧一下生成水分,请给我中学化学打个及格。
没法联系地球?把能利用的资源都用起来,找到Path finder和地球连线,虽然那东西只有一个相机,但是所幸相机能转,再用个十六进制编码就能传递信息。
小伙伴来救我,无奈我飞船太重没法升空?把座椅窗子和顶棚都扔掉,敞篷火箭要多炫酷有多炫酷。
在太空中离小伙伴太遥远,飞不过去怎么办?太空服双手各剪一个洞,人就像钢铁侠一样两手控制着平衡飞飞飞过去啦!
你看,每一次都是山穷水尽,绝处逢生。和学校里课本上的问题不一样,男主角手头并没有多少资源,面对的所有问题都是“地球人头一回”,没有前辈的经验可以参考,更没有标准答案。这时候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扎实的技术基础,突破天际的脑洞,和大胆尝试的勇气。
不走寻常路,这种骇客精神才能让人绝处逢生。做技术的各位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一定深有同感。我们面对的每一个项目,都不是简单的照搬前人复制粘贴可以完成,有那么多新的要求和挑战,有那么多看起来不可实现的技术难题,还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用户需求。这时候只有杀出一条血路来,拼命创新啊,哪怕方法看起来再匪夷所思,能出结果的就是好方法。哪怕写出来的代码做出来的产品看着再不靠谱,总之也……先上线了再说嘛。
时间不等人,胆小一点就饿死了。
当然,一味冒进,不经过测试就投产也不行。这部电影在教我们勇敢创新的同时,也给我们看了设计漏洞带来的严重后果——马特呆萌第一次用燃烧氢气的方法造水,没考虑自己呼吸的氧气,一点火就被炸飞了。NASA赶工了三个月,终于发射了载满救援物资的飞船,却因为技术失误而坠毁。不要小看细节上的失误,在关键时刻,它可以致命。
对技术宅来说,这部电影的观影体验真是相当好。就只说叙事手法,它也是让我相当喜欢的——平铺直叙不煽情,如果说《地心引力》是感情澎湃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散文,《火星救援》就像看技术报告,没什么文采,却绝对不无聊。那些本该被“感情”和“高大上的主题”所填满的部分,被一个个具体的小项目所取代了。导演真懂得抓住死宅们的心,把一场艰难的火星生存战化整为零,每个小任务都正好在男主角能力范围内,让人觉得他最后的胜利并不是因为金手指或者狗屎运,而是真正的,技术宅的胜利。
男主角的性格也很加分,马特达蒙把这个乐观又幽默的“火星海盗金胡子先生”演得超可爱。哪怕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忘了吐槽“最凄惨的是吃土豆没有番茄酱”和“船长你留下的音乐都好老土”。说实话,我曾一度怀疑这种性格的真实性——有谁被扔在外星球还能这么开心呢?然而当男主角清理了基地,统计了食物,开始做生存计划时,我就懂了,独自被留在火星这件事对技术宅来说,远不是最恐怖的。你想想,在一个未经开垦的星球上,手上有一定量的工具和潜在的食材,复杂的仪器们还很体贴地带着技术文档——比起担心什么时候会死,更激动人心的不是立刻着手去计划一百零一种活下来的方案吗?一整个全新的项目摆在你面前,这时候啥都别说,赶快上手做才对啊!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最适合科学家的职业是灯塔看守人。因为在灯塔上,科学家可以心无旁骛地潜心研究。那么我想,最适合工程师的“灾难”,就是这样一场外星生存战了吧——火星上有足够多的可能性,让你开展一场最有意思的创新。
最后男主角对NASA新人们说的那段话也点明了这个主题:“当时我并没有害怕死亡,而是先解决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个,然后我就回来啦!”确实,他的最终目标是想要回到地球,然而他所专注的却是“怎样做”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了马克·扎克伯格在和中国大学生对谈时说的话。有人问他如何成功创业,他说:“如果总是想着成立最好的公司,你是不会成功的。如果目标是改变世界,然后有了好的想法,才能有好的公司。”有着宏伟而功利的目标是没错,然而每一步,我们的眼睛所关注的地方,始终必须是那些复杂又美妙,基本得不能再基本的问题——
比如,从如何用大便种土豆开始。
脚踩着红色土地,仰望着满天繁星,没有什么目标不能做到。

 4 ) 火星救援

浩瀚宇宙中,火星如渺小微尘,茕茕孑立。被遗忘是孤独的,与世隔绝更是孤独。等待救援,一切未卜,一个对抗生死的恐惧。不想被外界裹挟压迫,那么自己就要主动掌控生命的主动权。火星救援,孤独者的一场自我救援。
影片在自救和被救之间展开,入舱口爆炸那刻,生死一线的恐惧把寄托在土豆的希望击退得荡然无存。茫茫火红黄沙一片,达蒙的背影感觉入画了一般,孤独得时间都不愿走动。以至于起飞到重逢的那幕,复杂的泪水很走心。 加入了挺多喜剧元素,从迪斯科音乐到呆萌的自娱自乐都戳中笑点。
剧本扎实,制作严谨,节奏紧凑,不煽情不矫情依然数次戳中泪点,可以说是教科书之作了!

 5 ) 关于《火星救援》你应该知道的25件事+吐槽

1. 影片获得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全力支持。剧本有50页的内容都是有关NASA的细节,力求呈现出的宇航员形象和行动符合实情。影片总共拍摄周期大约是70天,其中拍摄NASA细节的内容花了剧组21天时间。 2. 影片中最开始的火星任务正是NASA未来打算实施的。 3. 2015年9月28号,也就是影片在美国上映的四天前,NASA宣布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证据。 4. 原著小说作者Andy Weir是一名专业码农,他甚至编写了软件来精确计算从地球到火星的航行时间。 5. 小说作者Andy Weir最开始为了好玩,在自己的博客上免费发表"The Martian"这部作品,后来读者建议他将Kindle电子版发布在Amazon上,当时这部书的价格为0.99美元。 6. 编剧德鲁·高达原计划执导本片,但后来由于忙于拍摄《险恶六人组》而退出了导演一职。后来雷德利·斯科特看过剧本后非常喜欢,甚至推迟《普罗米修斯》续集的拍摄,火速接过导筒。 7.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亲自绘制了一张剧本封面草图,内容是马特·达蒙的角色在火星上说"I am gonna science the shit out of this planet"(我一定要用科学在这个星球干出生天),这张草图在2014年12月5日随美国“猎户座”载人飞船的首次未载人试飞上太空,并围绕地球飞行两圈。 8. 影片搭建了大约20个场景,这相对于其他影片来说并不算多,不过这些场景在工艺上非常精湛。就雷德利·斯科特的作品来说,他在《法老与众神》中用了70个场景,在《美国黑帮》中更是用了多达100个。 9. 影片一开始本来打算在澳大利亚拍摄,但是当地政府不同意,所以没有实现这个计划。后来选择在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拍摄,因为当地拥有世界上最大最高的摄影棚之一。 10. 剧组真的在摄影棚内种了土豆,并且完全靠其自然生长,用于拍摄马特·达蒙在火星上种植食物求生的场景。 11. 影片壮丽的火星景象,取景于约旦著名的“玫瑰沙漠”瓦地仑,最终效果由实景拍摄加CG共同完成。此地曾是另一部火星题材电影《红色星球》的拍摄地。 12. 影片里的一个火星全景镜头中出现了奥林帕斯山(Olympus Mons),这是太阳系中目前为止被发现的最高的火山。奥林帕斯山火山口深约3公里,顶峰高26公里,平均高度22公里,是地球上珠穆朗玛峰的三倍。 13. 火星表面的气压平均为600帕(0.087psi),约地球海平面气压100千帕(14.69psi)的0.6%。因为气压太低,火星上的一个“猛烈风暴”实际上相当于清风拂面。作者Andy Weir承认这是他的小说里最大的漏洞。 14. 剧组发现现实中的火星宇航服巨大而笨重,就像巴斯·光年的飞行服似的。雷德利·斯科特很不喜欢这样的衣服,因此最终的设计在参考原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实用性和美观性。 15. 《普多米修斯》中的很多科研成果在本片里得以应用,尤其是宇航服。 16. 剧组一共制作了15件宇航服,供影片中的6位宇航员穿着。 17. 影片没有反派人物,并没有谁会阻止马特·达蒙生存和返回地球,除了火星的自然环境。 18. 这是马特·达蒙和杰西卡·查斯坦共同出演第二部太空题材电影,尽管在《星际穿越》中他们没有在同一个场景里出现。 19. 马特·达蒙原本担心他的角色与他在《星际穿越》中饰演的曼恩博士有太多重复,但导演向他表示这两部电影完全不同。 20. 马特·达蒙的角色在影片后期因节食而身形暴瘦,虽然达蒙愿意为此减去大量体重,但是导演没有同意,所以最后采用了替身。 21. 马特·达蒙的个人场景拍了连续五个星期,以致于他直到电影宣传期才有机会跟其他大部分演员碰面。 22. 杰西卡·查斯坦出演过《星际穿越》,但没有穿过宇航服,而安妮·海瑟薇却几乎是全程穿着宇航服表演的。因此,查斯坦也在海瑟薇那里得到些建议,在宇航服里面穿一件凉爽的打底衣服,不然要热疯。 23. “劳模姐”杰西卡·查斯坦在电影拍摄前访问了JPL(喷气推进实验室)和NASA,跟真的宇航员见面,还读完了原著小说。 24. 唐纳德·格洛弗在拍摄自己第一个场景时跌倒了,这个镜头被放进了电影里。 25. 火星营救行动被命名为爱隆计划,这个名字取自《魔戒》中的爱隆会议。巧合的是,演员肖恩·宾在两部影片里既参与了爱隆计划也出席了爱隆会议。 以上内容来自IMDB,部分引用自时光网,由本人整理翻译。 【图文版戳这里】 -----------------------分割线-----------------------------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系列:(图文版戳这里) 看完星际穿越感觉马特呆萌回不去地球了,坐等黑化……还有劳模姐代父从军了…… 看完蚁人感觉迈克尔·佩纳(斯科特的逗逼队友)好蠢啊,怎么可能是航天精英…… 看完美队2里苦大仇深的巴基,感觉384在这里太阳光了啊…… 看完新神奇四侠感觉凯特·玛拉演的还是同一个人…… 还有那个光头是谁啊…… 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黑人小哥Rich,可我还是觉得他的名字叫Troy啊……记得他在废柴里恶搞过心灵捕手么? 从小看TVB的缘故一眼就认出了演中国航天局高管的男演员,一口港普以为中国观众听不出来啊。 演工程师头头的Benedict Wong在以往的作品里怎么看都是韩裔,但他在本片里严重发福的扮相居然像中国人了。 豆叔近年看来是要摆脱便当帝的称号了,而且他在本片的角色根本不可能会死…… 拯救行动命名为Project Elrond(爱隆计划),魔戒梗(决定摧毁魔戒的爱隆会议),关键是说这台词时豆叔也在场。 电影里Vincent Kapoor感叹Mark一个人会在火星上想些什么,下一秒接Mark抱怨要被队长留下的迪斯科音乐折磨死。个人认为小说里的桥段效果更佳:How come Aquaman can control whales? They're mammals! Makes no sense. (为什么海王能控制鲸鱼?他们可是哺乳类啊!)简直无厘头…… 小说经典原句“In your face, Neil Armstrong.”(尼尔·阿姆斯特朗,我看你还怎么得意!)完美呈现。 呆萌蓄须后一秒变小李…… Mark与地球的通讯对话删减了好多,个人认为全书最大的笑点都出自那里。 节选一段(不翻译了,自行领会): JPL: What we can see of your planned cut looks good. We're assuming the other side is identical. You're cleared to start drilling. WATNEY: That's what she said. JPL: Seriously. Mark? Seriously? 由于电影篇幅的限制,Hermes号一众宇航员的个性和生活细节没有太多地展现,而小说则通过每个人与家人的通讯对话,让这些角色更具人情味。 其中Lewis的老公给她买了ABBA的原版卡带。 Vogel上有老下有小,与妻子的对话里提到的都是家人。 Beck被姐姐质问为何非要负责舱外任务,Beck耐心给她解释了每个人的分工,而且当听到她用过去式提及Watney时,马上纠正了她。可见Beck是个有情有义三观端正的男子。 Martinez与妻子大概是一对年轻夫妇,妻子对他自愿延长任务的决定既责怪又无奈,但同时愿意和他一起熬过去。 Johanssen与父亲的对话内容是最令人震惊的,电影中没有提及这一段(所以我没有剧透哦)。Johanssen提到了队友们密谋的一个计划:如果他们失去食物补给,除她以外的成员便会吞药自杀,将剩余的粮食全部留给她一人(因为她最小只),但就算这样也最多只够维持9个月,如果要在接下来的17个月里生存下去,她只能够吃掉自己的队友…… 网上有一篇对译者的采访,里面译者提到吃人计划只是Johanssen对父亲“为了安慰她老爸的一个玩笑,当不得真的”。这个我并不认同,因为在原著小说中这一段是非常严肃的,而且Johanssen在揭露这个计划前还沉默了几秒,如果不是真的根本不会有这样的描写。 为此我在网上找到一篇文章,是娱乐新闻网站HitFix和小说作者Andy Weir做的Q&A(链接),作者承认Johanssen和父亲的对话比较黑暗("It is kind of dark"),还提到这个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所以不会显得很沉重(也就说明吃人计划是真的)。 可能看过电影的观众会疑问为什么结尾的火星任务中会有一个中国人,这是因为中国航天局把太阳神号借给了NASA营救Mark Watney,而条件则是在NASA下一次任务加入一个中国宇航员。 本片可以说是happier ending版的《地球引力》,连高潮部分都有类似元素,这里就不剧透了,只能说:漫威大法好。(可是384很快就要跟队友的偶像作对了耶) Mark Watney与NASA的对话是全球直播的,主管Vincent提醒Mark要注意语言,这时Mark恶作剧地回复了一句话,基本上可以猜到这句话是相当邪恶的,电影在这里故意掐掉了,笑点留给观众自己get。小说中这一段是完整的,而且非常爆笑,准备好了,他的回复是: Look! A pair of boobs! -> (.Y.)

 6 ) 突破与困境

与《星际穿越》相比,《火星救援》的最大特点就是安守本分。没有那么大的野心,没有刻意煽情,没有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也正是这种踏实让本片在娱乐效果上令人满意。不是所有人在大周五晚上想放松一下的时候去影院找深刻的。很多时候观众只想看稍微需要点智商的娱乐片就会很满足。从这个角度来说《火星救援》是成功的。有着简单易懂的科学知识,自带吐槽模式的幽默男主,还有NASA内部的小争小吵。随着主人公一点点克服困难回到家园,观众得到了很完整又很满足的经历,评价不错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作为商业电影, 有些地方还是差强人意(划掉)不尽人意的。

首先是人物的塑造。Hermes上那么多的宇航员,每个都是蜻蜓点水,有些模板化。Jessica的表演得给个差评,念台词的时候一点情绪都没有。演坚强的女队长也不能这么演啊,不是说四平八稳就等于有底气。NASA的人也不例外。为了有冲突而冲突,这也是在理解之中。毕竟是“救援”,不仅仅是男主想办法生存那么简单。他要是联系不到地球,种多少土豆都没用。但是人物线索一多,导演就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了快速让观众知道在哪里,每个人物心里想什么脸上就有什么。不够立体。这也没办法,毕竟他们不是主角,做到呈现戏剧张力的作用就好。可是回到主角马特身上,他的个人笔墨其实也没有那么多,都不知道是什么支撑他这么久的,连老婆啥都没描绘,真是史上最坚强单身狗。一般人在那种孤寂的环境下怎么着都会有点崩溃吧,虽然他的毒舌型幽默很有戏,时间久了也会变成平的。

其次便是动量失衡。本片有着利索的开头,但是故事到后面就开始拖沓,少了动力。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关键情节点的位置
马特从在火星醒来到被营救,有两个重大挫折,一是压力舱爆掉植物死绝,二是美国的助推器发射失败。两个离的有点近,而且位置摆的特别教科书,恨不得赶紧告诉你到第几幕了。但是助推器发射失败后到结尾之间就没什么重大挫折了。估计这便是为什么第三幕很疲软,全靠NASA那边闹矛盾

2.一句话总结
有很多科学知识(所谓硬科幻),但是每段科学用语结束后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你解释是啥意思,来个很明显的一句话总结,点出情节点所需要的选择,生怕观众不懂。那您还费那么多话干嘛,直接给我们那一句话不就得了。观众没有那么蠢吧。

3. 音乐选择
除了两首歌是队长的迪斯科音乐以外,至少还有三首歌是导演自己选的,放在蒙太奇里,比如种土豆烧出水那里,CNSA发射太阳神那里,最后马特上航空器拆东西那里,这样得有五首歌都是高动感高节奏的舞曲。我承认至少前三次听的时候我都很愉悦,觉得这氛围掌控的很有意思,但是看到后面还是动感音乐的时候我就有点皱眉头了。这样没有多样性,后面就逗比不起来了,还显得轻浮。

4. 没事别老鼓掌
我们来数数片中全场鼓掌的次数:

-NASA第一次和马特联络上,直播短信(这鼓掌我能理解,我也开心)
-NASA发射助推器(让你们瞎高兴,刚鼓完就炸毁了)
-CNSA成功发射太阳神(中国人民表示,敢失败?)
-Hermes在马特发射之后短暂失联又联系到他,NASA鼓掌
-马特被成功营救,全世界鼓掌
-(演职人员表出来之前的彩蛋里又是一堆鼓掌,我就忽略了)

其实看着银幕上的人全体鼓掌是件特别消耗观众精力的事情,因为我想和银幕上的人一样开心。全片最激动人心的应该是最后的那个鼓掌,是个重要的情绪宣泄,应该让观众得到很大的满足才是。但是由于前面各种鼓掌的稀释和逗比音乐,我明显感觉已经high不起来了。对比《地心引力》,恨不得全片都在压抑,这也是为什么结尾那个镜头如此令人满足。

5.人文核心和世俗的冲突
导演基本整个片子都在用各种手段让这个故事显得私人隐秘化,不论是各种镜头角度的切换(Go Pro都用上了),震撼的大远景,真实的声音设计...我们都在跟随马特的孤单旅程,好像我们作为观众是他唯一的见证人一样。我很开心导演没有往全人类的高度上拼命升华,因为这样很本真,很遵从人物。虽然中间有几次脑残的新闻发布会,你用来讽刺媒体也就罢了。可是最后大营救非得要在时代广场,伦敦和北京聚那么多人一起围观庆祝还是挺让我想翻白眼的。瞬间打破观众和马特的默契,一下子就显得闹腾了。再反观《地心引力》,孤单就孤单到底,不要违背你自己的初衷。

优点还是有的。

先是马特的表演。他第一次在rover里面用键盘联系到NASA的时候,先是快速喘气,眼睛稍微含泪光,没哭出来,然后再打字,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反应。没有过多哭戏是个大好评。全片只有他的飞行器要起飞的时候他落泪了。用的好。我又要开始黑《星际穿越》了,有时候不是说能哭就是演技好,演技好就是影片好,《星穿》里马修那么能哭,虽然催泪,但是我心里反而就没那么伤心了。这不是编剧第一法则吗,人物在哭,观众就不哭。人物不哭,但是观众心里在流泪那才是高境界。马特的表演没有刻意炫技的倾向,让我觉得很贴心。

然后是实打实的声音设计。风暴听上去很饱满,没有混进奇怪的东西(很多一般的声效师会往里面混进去狮子的怒吼什么的。听上去很蠢,真的很多人干)。Foley的也很到位。我唯一不满意的就是缺少寂静。全片没有一个超过两分钟没对话/音乐的片段,让我觉得有点轻浮。《地心引力》里有很多绝对寂静的片段,非常震撼。当然了,两个片子的方向不同。一个是突显寂寞绝望和生存的,一个是突显斗智斗勇的鲁滨孙的,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能说是选择不同,表达手段不同而已。这点还是《地心引力》更胜一筹。女主一开始其实是不想活的(女儿挂了),反而是在对抗太空的时候找到了生存动力。而马特是一开始就想活,一直持续到最后,有些单一,人物也没什么成长。

有好多小细节也不错。比如温室大棚里长出的绿芽上面有一滴水,相信我,这滴水肯定是人为弄上去的,但有了之后银幕就不一样了。只是绿的黄的会单调。还有马特7个月后人瘦了牙齿也变黄了,不像一开始那么洁白,挺有意思的。

扁平的人物,后半段拖沓的节奏,有点过的逗比是减星的。

达蒙卖的一手好萌,露的一身好肉,以及太空中飞舞的丝带好评。(WALL.E:学我喽?)

 短评

这部片子殴打了所有嚎叫“我们要新故事”的片方的脸。两百多年前的鲁滨逊漂流记放到太空拍一样精彩,爱我雷,请长命百岁

8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2015.10.2 一刷:还是比较喜欢这种风格~而不是星际穿越那种风格~哈哈哈~ 2015.10.31 二刷:出了IMAX3D版本又去看了一次!~还是好赞~哈哈哈

13分钟前
  • 麦田的稻草人
  • 力荐

本片完美展示了什么叫以逗逼的精神面对惨淡的人生 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有逗逼精神的人 并且在逗逼的道路上找到一个一样具有逗逼精神的人

14分钟前
  • 点金
  • 力荐

不管是什么类型,雷公总是能拍出一种"我是站在足以俯视全人类的高度思考问题"的浩然姿态,所以,气势营造这事儿除了剧本,更多还得看谁拍,举个反例的话,看看诺兰吧。

19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太空电影可以不拍成一个人孤独战斗的缩影。无论多么绝望都剩下最后一点掐不灭的希望,这点太喜欢了,这种设定也很适合马特达蒙自身。

24分钟前
  • 72%海盐巧颗粒
  • 力荐

並無渲染宇宙的崇高華美,Ridley Scott給過我們一個由性、汗、血、黏液溝成的潮濕太空,現在給我們換一個質樸,沉實,粗礦,禁欲的。從前太空的恐怖在於we are not alone,現在太空的嚴酷在於we are on our own。

28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最精彩的还是Mark在火星上的生存体验,战胜一个个的不可能。美国英雄主义再次大放送,但因之前细节推陈的铺垫和节奏烘托,虽恶俗却也不乏感人。摄影质感依然保持了RS风,其余的情感刻画极尽精简。好看,但不隽永。3.5星。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非常喜欢!十多年来极少见的味道纯正的科幻电影:细节严谨又不故作高深,特效、场景写实精致,质感棒极了!(这部片子我觉得最棒的就是两个字:质感)上次看到这么细致严谨的太空电影还是《阿波罗13号》呢(抱歉诺兰抱歉卡隆)。喜欢雷爷把这个太空版荒岛余生拍得轻松阳光!可以入我的十年科幻十佳。

35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力荐

孤独如《瓦力》,求生如《荒岛余生》,乐观如《鲁滨逊漂流记》,逃生如《地心引力》…没《星际穿越》那么浩瀚,一个小火星胜似一个宇宙,逗比程度也不及原著一半,更多的是硬科幻和科普纪实。但说实话,连续三年太空科幻题材,或多或少有些疲劳,拍的又如此工整,无惊艳之笔、也绝非神作。

38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作为一部靠谱的lifeline真人版,本片以喜庆、欢乐、祥和的风格展现了一位资产阶级话痨斗士扎根火星种植土豆开荒的故事,最后纽约北京浪登三地大屏幕直播那块儿颇有春晚风采。看了本片你会意识到:1.学好指环王,走遍nasa都不怕;2.学好种菜,走遍宇宙都不怕。3.马呆不哭躲起来撸!

39分钟前
  • ANNA
  • 推荐

先解决手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然后你就能回家了。

40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10 of 10. 除了火星红色的奇妙美景以外,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表达的浅尝辄止:看到了一点官僚主义,看到了一点“no one left behind”,看到了一点美式幽默感,但归根结底,这是关于一个人竭尽所能对抗自然的故事,关于人的无限潜力,关于宇宙的不可抗。这些不可预料在一部丰富的电影里显得单纯而迷人。

43分钟前
  • Figaro小姐
  • 力荐

又名“火星上的贝爷”。设定是在外太空,却不以卖弄视线为主打,而是扎扎实实走科幻(学)的道路。描写人物时,不煽情不乱扯大旗拔高主题。叙述矛盾时,不预设立场不把意见不同一者设置为反派。咱就好好讲个生存故事,多难得!原著本身牛得一比,改编者和制作者也都是有诚意有能力。点赞。

44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挺好看的,但我不能理解北京群众怎么可能在下雪的天气里放着好好的暖气不要,集体露天围观一个美国人的死活……想了想觉得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我国媒体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植物学家,开创了火星农业的崭新领域,堪称火星袁隆平……大家围观直播时旁边肯定还有人卖同款火星烤土豆。

48分钟前
  • 伊谢尔伦的风
  • 推荐

非常喜欢!这些年找一部不洒狗血不煽情的科幻片容易吗。要论科幻气质Ridley Scott比诺兰强太多了。喜剧的外表下是其实是格外正统的硬科幻路数,没有乱七八糟的感情线来喧宾夺主简直太棒。我最喜欢的地方是在求生的过程中完全没有强调对地球的执念,高潮甚至都不是回到地球,因为那完全不重要!

53分钟前
  • 小油飞
  • 力荐

很好看的太空荒野求生记,马特达蒙一定是找了裸替他不可棱瘦的下来。另外贵国是有多想赚中国市场的钱,看到国家航天局直接笑出声了

57分钟前
  • 末药煎肉塔
  • 推荐

你们都以为我死了吧,其实我活得可爽了

60分钟前
  • 王xx
  • 力荐

情节紧凑,没有刻意制造的转折,每个人的行为都很合理,没有故意的煽情,几乎避开了我所有的雷点。强烈推荐!

1小时前
  • 沈意意要多读书
  • 力荐

这是一部难得很轻松的科幻片,影片有意弱化科幻片最常见的那些对未来以及未知宇宙的恐惧,而是大谈人定胜天和科学拯救人类。片中有着技术宅独有的蠢萌与乐观(当然,这也与马特·达蒙出色的表演密不可分)。即便影片在情感设定上略嫌套路,却仍能在关键时刻打动观众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他是宇航员里最会种土豆的农民,农民里最会拆解飞船的修理工,修理工里数理化最好的学霸,学霸里最懂得求生技能的驴友,驴友中跑得最远的宇航员。他就是马特呆萌,第三次弄丢自己,这次拥有了一个星球成了小王子,也是每日农经的主持人。电影精彩,节奏极佳,最赞的是DTS音效,老雷这几年最好看的电影

1小时前
  • 乌鸦火堂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