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诫

动作片美国2006

主演:多格雷·斯科特,汉娜·泰勒-高登,莱纳斯·罗彻,纳威恩·安德利维斯,米娅·麦斯特罗,保罗·瑞斯,理查德·奥布里恩,西拉斯·卡森,帕德玛·拉克施密,苏珊·林奇,克莱尔·布鲁姆,奥马尔·沙里夫

导演:罗伯特·多恩海姆

 剧照

十诫 剧照 NO.1十诫 剧照 NO.2十诫 剧照 NO.3十诫 剧照 NO.4十诫 剧照 NO.5十诫 剧照 NO.6十诫 剧照 NO.13十诫 剧照 NO.14十诫 剧照 NO.15十诫 剧照 NO.16十诫 剧照 NO.17十诫 剧照 NO.18十诫 剧照 NO.19十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8 20:09

详细剧情

  A telling of the biblical tale, where Moses returns to Egypt to free the Hebrews from slavery.

 长篇影评

 1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三

十诫之三 Remember the Sabbath Day,to keep it holy.
你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看这一部的时候,在结尾出现之前,我脑子里想的是另一位波兰大师级的导演安杰依瓦依达的《一切可供出售》,因为相同的“找寻”主题,而且都显得那么晦涩,瓦依达的那一部看到最后我也只能大概领会一点意思,而这一部我看到一半的时候也还是一头雾水,人物关系?动机?一切的一切都那么不明朗。看完之后才长叹一声,瓦依达是瓦依达,《一切可供出售》看到结束我都不算特别明白,而基氏不是瓦依达,他是用希区柯克的方式讲故事的基督。
讲一下剧情吧,没看过的朋友就不要看本文了,要不影响很大的。一个男人在平安夜被自己的前情人从自己家拖了出来,为了帮她找失踪的丈夫。两人跑遍了医院、住所、醉汉收容中心和车站,过程中两人又讲到过去的事情,当年女人在丈夫和他之前选择了前者,并保证绝对不见他。两人之间,爱与无奈交织着。最后人还是没有找到,女人告诉男人,三年前自己根本没有跟丈夫走,那个男人根本就生活在别处,她只是给自己一个赌,如果能留他到早上7点后,她就会一切顺利。
这样抽干了细节来讲,味道要淡上很多,实际上影片有强烈的戏剧张力,和希区柯克的悬念。比如女人让男人在屋子外等待,而自己却跑到屋子里先是打电话给急救中心说旁边有人倒在地上,报的是“丈夫”的名字,然后将房间里挂上男人的衣服,卫生间里换上男性剃须用品这些情节,一下子还真没让我反应出来她的目的。后来突然想到,她该不会是为了这个男人陪他而将自己的丈夫打晕了吧?再到后来,男人给急救中心电话,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找到有那个倒地的人,悬念又来了,是女人根本就在撒谎,还是那个“丈夫”自己醒了然后走了?而男人在女人的洗手间里仔细检查着刮胡刀的情节,也是到后来才让我知道是为了检验是不是被用过。我还以为是自杀呢。直到最后女人拿的照片上,“丈夫”身边是一个陌生女人,女人才直接了当地说,我已经3年没见他了。
基氏当然不是只想说个悬念重重的故事那么简单,他所在乎的是其中的人情与天意的交汇。平安夜,可以说是西方人眼里最神圣的日子之一,可有人却要一个人过平安夜,如果直接让男人陪他,纵使男人对她再有多少余情,让他离开自己的家人,也有点不近人情。于是她借用了一个寻找“丈夫”的名义。这样,本来有点不合理的行为就趋于合法化,男人不看僧面看佛面去陪她一路折腾也就有了道德理由——帮助一个朋友。但问题在于,他们要找的这个人,又恰恰是他们当初分开的罪魁祸首,这使他们的寻找某种意义上成为男人的一种精神负担。可是到最后,当谜底揭晓的时候,这个负担也彻底不见了,于是在合情合理的名义下,两人一起过了平安夜。为了让一切合乎秩序,导演真的很用心。
难得看见基氏电影中人的困境被解决得如此完满,男人是以车被偷的理由告诉妻子,然后离开家的,等他回来的时候,其实妻子已经知道了真相,但也只是平静地问他以后会不会一晚上不回来。男人斩钉截铁地说不,感觉就像是给一个圆周添上最后一笔。难得如此,真的难得。

 2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八

十诫之八
你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DECALOGUE EIGHT
THOU SHALT NOT BEAR FALSE WITNESS AGAINST THY NEIGHBOR
开头有点突兀,一个大人牵着一小孩从镜头前经过,后来镜头始终盯着他们紧紧握着的手上,有点奇特,但后面就有解释。
十诫拍到第八部也有了点总结的味道了。
这一集的主角是两个女人,一个60多岁,波兰国籍,似乎是个著名学者,另一个刚刚50,美国国籍,她翻译过前者的著作,专程来华沙听前者讲课。老学者讲的是道德炼狱,她让学生们举例子,这时候一个女生要求发言,而她讲的例子恰恰是十诫之二上那个医生和女人的故事。老学者欣然笑着,她也住在那个公寓里知道这件事情,她只是说了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然后就想进入分析的环节。可这时,美国女人想发言,她也说了个例子:1943年的华沙,2月,很冷。一个犹太女孩情况危险,有肯收容她的地方,但前提是必须出示一份这个女孩受洗的证明。于是女孩的监护人帮她找了个年轻天主教家庭来担任她的“教父教母”。但就在受洗前的一刻,那对夫妇却没有同意,他们的理由是——上帝不允许人们做伪证,犹太女孩只好在宵禁前离去。
镜头在闪过台下学生中那张熟悉的上帝的使者的脸后,最后还是游离到了学者脸上,她努力按捺的平静下是按捺不住的焦虑,后来得到的确认和这时候大部分人想到的一样,美国女人就是那个犹太小孩,而老学者就是那对夫妇中的女人。在美国女人讲述的中间,突然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学生闯进教室,把所有人吓了一跳,然后被赶了出去。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设计,将两人的心理状态,以一种外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女人就像那个醉醺醺的闯入者,让老学者惊讶得不知所措,而根据后面来看,也正是老学者那句“无论什么时候,孩子的生命最重要”这句话,成为了美国女人心里的闯入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前文中提到过两人在美国见过面,美国女人完全也有可能在那个时候说),两人互相有意识和无意识的闯入,局面就和后来的教室一样僵着。
故事说到这里先顿一顿,这部戏有好几个地方和以往十诫风格不同。首先,十诫前面所讲述的,基本是身边的事情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里讲述的却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连结果都已经有了,更关键的是,在这个时候,有点我不太喜欢的是,其他的故事都是在生活中相对平常,可以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但这个故事,你不觉得太多特定因素,使之变得过于特殊,而丧失了基氏风格的“平常中见深刻”的魅力了吗?其次,正因为第一点的不同而导致讲述方式的不同,其他的故事大多是通过电影语言,即画面和声音统一的镜头来表现,更有电影性,而这个故事,以及后面要提到的一些相关剧情,大部分却是通过一种更加戏剧化舞台化的手段,用台词透露出来的,这也是我已经看的8集十诫中台词最多的一集,这一点差别又和第三点差别相关,不过我先不说,先看后面的剧情。
两人下课后见面,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美国女人淡得几乎没有的怨言,也可以知道,在那事情之后学者救了很多犹太人,而且似乎也违背了那句“不可做假见证”的诫律。这形成了一点点迷团,前面课堂讨论上,很多不知内情的学生讨论着故事中不救人的夫妇的动机,其中就有人讲到了“恐惧”,难道是恐惧吗?导演在这里又将谜底延迟了一点,在告诉答案之前,他先安排两人,故地重游,去那个当年的公寓。美国女人先是独自进去,但她在门口就停住了,然后悄悄地掩藏在门口的阴影中。老学者等了半天发现她没出来,很是着急,于是进去找她,一个一个房间问遍了,最后却发现美国女人安然地躺在车里。这段剧情设计得很有意思,看起来像是美国女人玩的一个小小的恶作剧,她试图用这样的方式让老学者感到一点当初的罪责和悔意,可是她自己却站在那门口,不愿意进去。如她自己后来回答学者“你为什么不回来看看”:这些是耻辱的回忆,我为什么要回顾我的耻辱。这才是关键!
回到学者家里,老学者告诉她当初不接纳的真正答案:当初她丈夫是抵抗组织的军官,那个安排女孩过来的人是盖世太保的线人,一旦女孩过来,他们整个抵抗组织就面临被摧毁的危险,但是当女孩走后,他们却发现情报错误,那个所谓的“线人”更是差点被抵抗组织暗杀。老学者说得很轻松,但不忘记怀着忏悔说:但在你来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害怕。两人都笑了,美国女人提出要去看看当年差点救了她的人,老学者答应,但说自己不愿意进去:我自己战后只见了他一次,我只能说“对不起”,虽然我知道很不够,但也只能这样。OK,看看上面一段最后两句,明白了吗?这种感觉就像老学者家里那个出现了很多次的画框,尽管无数次被扶正,但每次都会偏倒下来,这就是人们所不能承受和试图躲避的角落,无论你要找什么样的理由。
次日,当美国女人找到那个做了裁缝的准恩人后,他却不愿意让人提起任何和战争有关的事情,只是问着这个女人:你要我为你做外套吗?
看,这是真实主题的第三次被提及。这时候我该说出第三点不同了,那就是围绕着那个“做假见证”的中心故事,基氏构筑起了另一个空间,而这个关于诫律的故事实际上已经被偷偷移出了中心议题的地位,围绕着那个文本空间,在以此为由头的现实空间中,人们关于不可触及的记忆的面对,才是基氏真正想讲的主题。这是影片的主题第一次偏离十诫的空间,但并不显得突兀,甚至可以看作基氏对自己的一个突破。

 3 ) 我的十诫系列:十诫之五

"Thou Shalt Not Kill."
十诫之五 你不可杀人
这是十诫中间比较有名的一部,和先前几部有些不同,首先它的情节并不像前面的几部一样在简单的角色之间设置复杂的关系,而是非常简洁,一个男孩杀了人,然后他又被另外一群人以法律的名义杀了,和前面几部在情节的设置中间暗藏玄机比,这次因为事件本身的震撼性,使导演更多倾向于事件本体,而不是用复杂化的方法来作深入讨论。其次,和前面相联系,尽管导演一贯关于命运和人的主题在这一部中间仍然可以找到痕迹(第一集里烤火的男人又出现了,他站在道路中央的标尺前,在男孩杀人以前,眼中依旧悲悯,若有若无地摇头。死刑执行前那个扛着梯子的人似乎也是他。),但导演这一次的子题——谁有权力去终结另一个人的生命,几乎和他的母题可以分庭抗礼,而前面几部的子主题几乎都和母题粘得比较厉害,很难分清楚,这恐怕也是为什么这一部后来被单独拉出来又拍一次短片的原因。确实,它太独特了。
首先是独特的影像风格。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的四部基本都是在冷淡偏白色的基调下进行的,但这一部,一开始是泛黄带有回忆的意味,一旦画面中出现那个后来将要杀人的男孩的时候,镜头中男孩身边空旷的一侧就会模糊成黑色,除了给人一种对男孩的突出,有些四周模糊的镜头,甚至给人一种眯着眼睛窥探的感觉。但当第一次杀人结束,第二次杀人开始的时候,镜头完全回到过去那种白色的冷硬风格,特别是在死刑时,几乎有了余华《现实一种》最后解剖尸体的味道,仿佛镜头自己就是个面无表情的现场的检查官。但这一幕结束后,但结尾看见了痛苦而愤懑的律师时,镜头反而又回复了一种暖意,似乎是对那个痛苦者的安慰。
独特的第二点是和其他几部比,这部电影不仅有一贯的哲学意味,还有一重现实层面的批判。比如影片一开始律师通过资格考试的独白,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基氏自己的呼声:

“法律不应该仿效人的天性,法律应该改良它,用以规范私人间的关系,时下的我们和生活方式都是法律运作的结果。不管我们是遵守或者违反它,人类是自由的。他的自由是以不妨害另一人的自由为范围。惩罚?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它意在伤害罪犯而不是预防犯罪时。但现行法律可带有报复意味,它真的是为无辜的人着想吗?立法之人真的很无辜吗?”

没有一个字涉及到了宗教,涉及到了神,一系列的诘难全是直指现实的法律本身。然而,问题是当这些问题提出来回归到终极后,人们还是要问为什么法律会和人产生矛盾?为什么法律不是预防犯罪而是报复犯罪?这法律本身是不是犯罪?于是,一直没有说出口的神,还是要现身作为仲裁。
前段时间的王斌余案件就死刑的存废问题已经讨论得很凶了,这里就不专门谈死刑了,只是就电影论电影。导演一贯的冷峻着,但却安排了那个律师出场作为他的代言——很难想象,基也会沉不住气,但话又说回来了,在生命的问题上如果还沉着气泛着冷光的话,那恐怕不是圣人而是非人了。而理性化身的律师,偏偏又是个感性的人,法官评价他说,你太敏感,不适合做律师。当时身上一冷,难道律师必须是机器?
男孩几乎没有杀人的动机,只能理解为人情冷漠后的痛苦宣泄,他爱孩子,无论是广场上给人作模特的小女孩,还是咖啡馆前放学的小学生,他看到她们的时候,都是带着难得的微笑的,但其他时候,连广场上的老太太都无端地骂他,当他恶作剧地扔下石头,当他赶跑那些鸽子,将厕所里的男人打倒在地的时候,终于得到关注的目光使他产生了快感,至于杀人,不过另一个更大的恶作剧,和前面的没什么区别,他没有多少紧张,准备绳索时候几乎和系鞋带一样平静。杀人的时候,他异常残忍,人性恶的一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导演对他的死抱同情态度,还是对他杀戮的每个残忍的细节毫不回避——值得同情,不代表他没有罪。到死前,他向律师透露,自己想见他,只是因为他喊的是他的名字杰基,这让他感觉不那么疏离。
影片中的司机很平庸,甚至还带有一点小小的坏,色咪咪地看着邻居风骚的女孩,不理财等待的乘客,用喇叭吓走别人的狗,但当他扔奶酪给一条狗,在斑马线前等待小朋友过马路的时候,你又觉得这个人还是有那么一点可爱。杀他有两重考虑,第一,每个人身上都有点小缺点和可贵之处,没有人有因此终极裁决别人的权力。第二,当司机早上还在为一块砸到自己身上的破布抱怨的时候,很快就变成了一宗谋杀的受害者,对,又回到母题,命运的无常。
同样是杀人,为什么导演同情前者而批判后者呢?因为前者的犯罪是在人性蒙蔽情况下进行的,是恶的显现,犯罪者本身并没有知道他罪恶的可怖。而后一起,当法庭判处男孩死刑的时候,说明他们知道杀人的罪责有多大,但是在明明知道杀人有罪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坚持要去杀人,甚至理由是要以杀人来维护人不被杀!当基氏揭示了这一事实的荒谬后,还有什么理由不另眼看待?
影片最后的暖意中,绝望的律师大声喊着:我恨你们!他恨的是谁?是制度?还是执行制度的人?比如那个死刑执行者,看到他敬业而又熟练地检查绞刑仪器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阿道夫艾希曼,那个沾着无数犹太人鲜血的纳粹军官,其实在同事眼中,他们都是优秀而合格的公务员,办事效率高,只是他们冷漠地面对着数字和仪器,好象仅仅是无关紧要的数据或者工厂设备,看不见背后的人命。斯大林说杀一个人是悲剧,杀一百万个人是统计。在亡魂背后,正是一台台人们异化构筑的机器,它们运转都很正常,只是,不是人。
影片中不只一次提到了孩子,杰基的妹妹,玻璃窗外的笑的女孩,广场上的女孩,照相馆里的照片上,还有那个年轻的律师,从对话中可以得知,他也刚刚做了父亲。结尾的那一线光,是希望吗?是孩子吗?

 4 ) 罗杰·艾伯特《十诫》

十诫
导演:基斯洛夫斯基
文:罗杰•艾伯特 翻译:Joshua
    
十诫,十部电影。
在华沙他那间烟雾腾腾的小房间里,基斯洛夫斯基连坐数月,与一位他在八十年代初团结工会判案时认识的律师一起创作了十诫的剧本。基斯洛夫斯基记得,克日什托夫•皮斯维兹并不懂写作,但他很健谈。他们可以连续数小时谈论波兰的动荡。1985年他们还一起创作了“永无止尽”的剧本,那部电影讲述了三个与战争法有关的故事。电影拍好后,当局认为这样的故事缺乏同情心,反对党认为它是妥协的产物,教会则挑剔它的不道德。在一片争议和挑剔声中,一个下雨天这两位合作者又撞见了彼此,这位皮斯维兹大概还嫌麻烦不够多,叫道,“有人应该根据十诫拍一部电影。”
他们为波兰电视台制作了十部电影,每部长一小时。这个系列在八十年代末上线,在威尼斯电影节和其他一些电影节放映过,结果广受赞誉。但这种长度的片子不适合在电影院放映(难道让观众连续坐十个小时,或者分五次每次看两小时的片段?)。“十诫”从没在美国的院线放映过,这里也买不到它的录像带。
数年前我曾为一个班开过一次研究“十诫”的课,当时用的是从英国买来的录像带,结果发现为了把电影和十诫匹配起来,我们浪费了很多时间。那里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电影涉及一条以上的戒律,其他一些则牵涉到十诫所暗示的整个道德体系。那儿没有简单的对戒律的图解,只有真实的人面对实际问题的复杂性时发生的故事。
全部故事都涉及几个住在华沙同一栋高层公寓里的几个人物。观看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熟悉这些公寓的结构,有时甚至在一个故事的场景里看到另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比如,当他们搭同一部电梯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在其中八部里都有出现,他是一个严肃的旁观者,从来不置一词,但有时会与观众有目光交接,显出忧伤的神情。我曾认为或许他代表基督,但基斯洛夫斯基在一篇关于这个系列的随笔中说,“我不知道他是谁,他只是一个跑来看着我们,看着我们生活的家伙。他显然对我们不是很满意。”导演们向来不会去限制他们所创造的形象的意义,这一点早就人尽皆知。我很喜欢安妮特•因斯朵夫在她那本关于基斯洛夫斯基的极具价值的《双重生命,二次选择》一书中的观点;她把这位旁观者比作维姆•文德斯“柏林苍穹下”中的天使,他们“纯然凝视”——以此“记录下人类的愚蠢和痛苦,但无法改变他们所目击的生活历程”。这十部电影并非哲学概括,而是与个人相关的故事,可以立刻把我们牵扯进去的故事;看其中某几部时,我几乎没有被激起什么情绪(I hardly stirred during some of them)。看过这个系列之后,斯坦利•库布里克注意到,基斯洛夫斯基和皮斯维兹“除了谈论他们的想法,没多少能力把他们的观念戏剧化”。确实如此。这些角色在任何时刻都没有谈论特定的戒律或道德事件。相反,他们全神贯注于应对真实生活中的伦理挑战。
让我们回想下第二誡中的女主角——她向一位医生询问她那位生病的丈夫的生死。那位医生——一个脾气很坏、又很孤独的人,对她近乎残忍的冷漠;他拒绝扮演上帝的角色。那个女人解释了她为什么需要知道结果:她坏了另一个男人的孩子,她丈夫不能生育。如果他还活着,她就得堕胎。如果他就快死了,她就把孩子生下来。
肥皂剧中的俗套故事。但在这里它成了一个道德难题,最后电影只能通过闪回医生自己过去的一段痛苦经历来“解决”它——即便这种“解决”也只是间接的,因为事情并不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发展。基斯洛夫斯基使这种道德困境通过医生和女人的表演细节显示出来(Kieslowski roots the issues in very specific performances by the doctor and the woman)(阿莱克桑德•巴迪尼和克里斯提那•杨达),接着一件美妙又微妙的事发生了:电影是关于他们各自独立的道德挑战,并非同一个问题把他们困在了一起。
或者我们来看下“第六誡”中的道德转变,它讲了一个孤独的少年用望远镜窥视住在街对面一个女人的性生活,那个女人似乎对道德持无所谓的态度,但也很孤独。他认为自己爱上了她。由于他在邮局做职员,他们经常会看见彼此。他每天早上去送牛奶时也能看到她。几乎不可避免地,她发现了他是个偷看者(同时还是个打来匿名电话的人,喜欢恶作剧的家伙),但我们几乎猜不到她接下来会怎么做。
就像基斯洛夫斯基在他所有电影中都喜欢用的那种凌厉(sharp)却可信的(plausible)戏剧性转折(dramatic twist)那样,那个女人邀请了那个少年到她的公寓去,接着使他由于缺乏性经验而丑态百出。这还只是他们道德斗争的中点;对他们而言,接下来发生的他们之间作为罪人和受害者的角色互换,显示了由此带来的正确和错误观念的来回变化。他们的关系使得“情境伦理”(situational ethics)显得变化不定、让人摸不着头脑。
基斯洛夫斯基故意对波兰的日常实际生活方面避而不谈,因为他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分心——那些条例、法律、短缺、当局。他只处理日常生活中那些具有普遍性的方面。“第一誡”中——我认为是他所有故事中让人最伤心的一部,他讲了一个聪明的父亲和他天才的儿子间的爱。他们一起用电脑计算附近一个池塘的冻结程度,以便知道什么时候冰层厚到他们可以安全地在上面溜冰。然而池塘和水流并非总能这么方便地被计算,也许电脑是一个伪神。
这些电影中没有一部是非黑即白的道德事件的简单证明。“第五誡”讲了一个看来超乎道德之外的杀人犯的故事。理解他并非等于原谅他。这个故事还把焦点集中到了他的辩护律师身上,一个第一次办案的年轻人,激烈地反对死刑。“第九誡”讲一个人发现他妻子有外遇,偷偷监视他们。他偷听到她正和她爱人说分手——接着她发现了躲在一边的丈夫。她做了一件错事(偷情)和一件正确的事(结束了它);而他的监视是对她的不信任——这样事情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and then there is an outcome where pure chance almost leads to a death),只要他们任何一方保持忠诚都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最后你发现十誡并非像科学而是像艺术一样发挥作用;它们指示了如何去画一幅关于我们生活的有价值的肖像。基斯洛夫斯基和皮斯维兹写剧本时本打算每部电影让一个不同的导演来拍。但基斯洛夫斯基不愿意放弃它们,一个人导演了十部,每部都让一个不同的摄影师来摄影,这样视觉风格就不会重复。场景设置都差不多:灰暗的外景,大多数都发生在冬天,小型公寓,办公室。The faces are where the life of the films resides.
没有角色被扯进好莱坞情节剧那种头脑简单的挣扎、斗争。他们都是成年人,在极大程度上独立于有组织的宗教,面对着个人生活中需要做出道德选择的各种情境。你不该一次把这些电影都看完,而是一次看一部。如果你有幸能找到人交流,就和他们谈谈这每部电影,同时研究一下自己。或者你孤单一人,就和自己讨论它们,就像基斯洛夫斯基电影中大部分角色那样。

 5 ) 十诫之三:施爱的救赎与自我救赎

《十诫》(之三)是一个忧伤的故事,尽管死亡在之前和之后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里都反复出现,但是主人公爱娃仍然令人同情,她倾向于死亡的原因不是那种生命中总也不可避免的疾病、灾祸以及衰老所带来的无可遁逃,而是因为她的空虚和孤独。在圣诞节这样一个充满喜庆的节日,即使她关上窗,也不能逃避属于他人世界的欢歌笑语声声入耳,这种来自情绪上的无望,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攫住了喉咙,因为失去反抗的目标和对手而更加无望。 于是为了摆脱这虚空,爱娃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另一种虚空来替她找寻答案,就像我们掷硬币,猜单双,或者赌下一个遇到的是男人还是女人来助推某个决定一样,爱娃选择了在圣诞之夜去找她的旧情人雅努茨,用别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的生死。 当然,爱娃并没有说明这些以博得同情,而是撒了一个谎,谎称自己的丈夫爱德华找不到了,要雅努茨和她一起去找。谎言的作用在这里充满深意,虽然在多数情人之间,谎言都在所难免,但是谎言终究是一项禁忌,是互许忠诚的情人之间彼此失和的导火索,而在此处,爱娃却是用一个谎言(之后还衍生出了更多的谎言)开始了她的自我救赎。而雅努茨也正是以一个谎言为借口(车被盗了),抛开了妻子家人,和爱娃一起出走。 雅努茨的职业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应该是那种被生活追赶着活得并不是特别轻松的一类人,而他的妻子平静温和,是一个将更多精力着眼于家庭的女人,这样的日子长久了一定会出现疲态,所以影片开始不久,雅努茨扮演完圣诞老人在屋里卸妆的时候,他脸上的麻木与疲惫,给人一种隐约不安的预感,当作为旧情人的爱娃出现,他向妻子撒谎后的出走,给人更多的猜测是这会不会成为一次旧梦重温的“出轨”之旅? 从之后二人在寻找“丈夫”过程中的对话和冲突中我们知道了,爱娃和雅努茨曾经彼此深爱,但是爱娃最终选择了和爱德华在一起,对于雅努茨而言,这样求之不得的女人通常都会演变成某种情结,所以我们很难确定他一开始选择和她出来究竟是什么,但是等到他们一起到了爱娃的家,并觉察了剃须刀的秘密之后,他对爱娃的情感就完全变成了同情,这种同情令他洞悉了爱娃的孤独,决定继续陪伴她,但同时,对于他自身在看待家庭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也应该也带来了某种程度的启示。 习惯上我们将这一刻的了悟称作契机,但是契机并不是真的在那一刻才出现的,它曾经多次现身,只不过那时的雅努茨缺乏与之匹配的经历来帮助他领悟。 这样的契机片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雅努茨在车里扮成圣诞老人后准备走进大楼的时候,从里面出来了第一集故事里失去儿子的克鲁茨多夫,后者在雅努茨离去之后有一刻短暂的驻足回望,很明显,在这样一个日子,他想到了自己破碎的家和死去的孩子了,而雅努茨无疑是他眼中幸福的男人。另一次是本片出现的一个人物,那个醉汉,当他刚一出场走过在车里化妆的雅努茨时,嘴里哼着歌,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愉悦,但是等到第二次他们在深夜相遇,醉汉就有点失魂落魄了,他嘴里一直念叨着,我家呢,我家在哪里?而等雅努茨和爱娃来到醉汉收容所时,他还在说着同样的话,只是这一次他几乎哭了出来。 如果说克鲁茨多夫的凝视代表了残缺家庭对正常家庭的一种外在打量,那么醉汉的贯穿则是作为当事人的一方,对于家庭的情感变化的一个普遍过程,可能长久的沉闷会令人觉得乏味和渴望出走的激情,但是一旦长时间离开之后就会造成更大的不安和焦虑。 事实上爱娃即是付诸实践的一个例子,她渴望激情不愿被生活束缚,在爱德华之外又和雅努茨相好,但是当爱德华最终离开她另组家庭时,她就因为没有了这根基而失去了勇气,虽然她把自己的命押在雅努茨能不能陪她到早上七点这件事上,来决定是活着还是死去,但从她不停地制造谎言的情形上可以看出,她在努力给自己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死亡永远是被动的,求生才是本能,原著里有一场被删除的戏,他们在路上搭载了一个被追赶的的年轻人,年轻人在车上说:他们反正会捉住我的。 那你为什么跑? 我不知道。不为什么。 这对话就像是在谈论死亡。 至于雅努茨,当他最终知道如果今晚自己不出来,爱娃就会服毒自杀,无论如何,他一定在心里庆幸了一下自己的决定,但是我们看到这并没增进他和爱娃之间的任何感情,施予适当的帮助之后,选择的伦理界限也更加清晰,结尾处雅努茨回到家,他再次选择了用谎言隐瞒和爱娃在一起的事实,但是这一个谎言已经是善意的、想要避免伤害的谎言了,出乎他意料的是,他的妻子已经知道他是和爱娃在一起,之后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既没有解释,也没有炫耀自己救人的善举,而妻子也没有追问,家庭生活好像依然沉闷如初,但是此时的雅努茨已然是灵魂归位的一个丈夫和父亲了。

 6 ) 作为一个整体的《十诫》

我所注意到的十部互相关联的地方:

1.第三诫的父亲扮作圣诞老人进楼门时,刚好碰到出门的第一诫中的父亲,并由后者-一个失去了家庭的人-的眼光引出正在过圣诞节的其乐融融的一家。

2.第二诫的女人打开答录机时,第一条留言来自安卡--第四诫里的女儿。这一个细节比较隐蔽哈~

3.第四诫的父女在电梯里拥抱时,进来的老人是第二诫里的医生。

4.第五诫的司机洗车时前来要求搭车的夫妇是第二诫里的。

5.第六诫里的男孩推着牛奶车进楼门时,与扛着自行车出门第九诫的丈夫擦肩而过。

6.第八诫里,那个给教授展示齐柏林邮票的正是第十诫开头去世的父亲。

7.第八诫里教授课上女学生讲的故事是第二诫里所发生的事。

8.第十诫最后哥哥去邮局买新邮票,为他服务的是第六诫中的男孩。


最后附送一处穿帮,嘿嘿基导应该不会怪我的吧~
第一诫中父亲在洗手间里洗掉手上的墨水,听到救护车声抬头凝神,这时画面右方下部微露出了一个人的头顶。。应该是工作人员吧。。在北影的大屏幕上看得格外清楚。。

 短评

  如果十诫真是上帝所制,它肯定不是为了规诫人类,而是为了让后者知道自己多么无力,注定无从避免犯这些罪过。

8分钟前
  • icancu
  • 力荐

非常震撼的观影体验(追了六个月才在三个影院看完...)。把摩西十诫和东欧剧变前夕的波兰结合起来,基氏带着观众用上帝视角察看人间百态-这的确是件太痛苦的差事,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一刀切地判断善恶,好几个故事都是无解...

1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至少有8部,编剧是一流的

17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SIFF# 今晚看了一二。惊讶于1988年拍摄的第一集就如此具有前瞻性(就算当时互联网还很初级且根本还没有物联网这个概念)。《十诫》里充满各种艰难的选择,无论是理性vs.信仰,还是第二集里的道德选择。(修复版画质极好,颜色也超正)

20分钟前
  • btr
  • 力荐

小男孩非常好看,表演也极为杰出。而最后的死亡真是纯然的命运捉弄,将如此的美好毁灭、如此的偶然与不合理。那个在湖上烤火的军装男人到底象征着什么?

22分钟前
  • xīn
  • 力荐

十年间每回看《十诫》,最喜欢的短片都会不断变幻——犹如第一诫中的蓝色墨汁,缓缓流淌成了一块隐秘而幽微的成长切片。然而从「十诫」「九诫」到「八诫」,这些年大家又经历了什么呢?或许,就在每个「十字」之间。大银幕@SIFF2016 @BJIFF2021 # 今日「八戒」联想补标

24分钟前
  • 油尖旺任赢赢
  • 力荐

如果我没理解错,那医生不就是说了个善意的谎言,希望留下胎儿,用得着弄得这么沉重么?好吧,宗教问题总是沉重的。

2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诚如齐泽克所言,随处可见入侵的实在界污点和无主体的视点镜头(比如第九诫,首先通过丈夫的视角看到了有灯光的窗户,然后给到妻子偷情的画面时,妻子侧身看向镜头,尽管丈夫此时正在门外楼梯上,却也的确如亲眼所见一般了),故事模型也非常复杂,并非简单勾勒的矛盾,而是涉及许多细节之处的感觉。但私以为通过真实的生活事件表达如此严肃的主题,能举重若轻是最上乘的(第十诫除了割肾以外算得上如此),有失轻盈灵动,且常有造作之嫌。

29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面对这部巨作,还能说什么

31分钟前
  • CARSON
  • 力荐

第一诫 钦崇一天主在万有之上。第二诫 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第三诫 守瞻礼主日。第四诫 孝敬父母。第五诫 毋杀人。第六诫 毋行邪淫。第七诫 毋偷盗。第八诫 毋妄证。第九诫 毋愿他人妻。第十诫 毋贪他人财物。

32分钟前
  • 糖罐子.
  • 推荐

陆陆续续看完了《十诫》,我想说,这哪里是一个导演在拍电影,这分明就是一个哲学家(这个标签并不贴切)在拍摄他的疑问,内容所涉包括宗教、哲学、伦理、道德、法律、情感等种种,我们经常会被导演带入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处境,留下的是无尽的思考。

36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部短片,关于爱情与婚姻、科学与宗教、法律与伦理、正义与人性,每一集都牵涉到进退两难的人生困局,引人深思,又各有微妙的联系,如片中冷眼旁观的神秘路人,故事基调也总是冷峻无比。个人最爱的五集是第一诫(蓝墨水瓶)、第四诫、杀人短片、爱情短片和第十诫(邮票与狗)。(9.0/10)

3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杀人短片,被杀的镜头与杀人的镜头一样冷酷隔离,基氏电影的最大特点就是疏离感,很难与主人公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倒是会因为对行动的好奇而有意追问故事发生的年代,那时候的波兰,或者说基氏电影中的波兰,一样在经历蜕变,这些所谓的道德焦虑体现在人的方方面面,所以十诫是在某些层面上缓和焦虑。

42分钟前
  • 炯之
  • 力荐

基老很擅长把握细节,比如突然碎了的墨水瓶,总是歪了的画,车子里老合不上的盖子,这些都成了触动我的那一个点。配乐很美,节奏把握精准,故事虽然简单但包含着不可名状的深渊。关于那个“上帝的角色”:上帝不停地与我们擦肩而过,向我们投去一瞥。但他不改变任何。(最后部风格大变啊不是一个导演?

43分钟前
  • 白绳
  • 推荐

摩西十诫实例化的电影诠释..貌为宗教,实为伦理..违背十诫之罪所带来的人间苦难,感情和法律、义理上无解的难题,基耶斯洛夫斯基通过演绎法倾述给了观众..故事都不长,但又都具有极强的代入感.编剧刻意使用了通俗的、非地域化的情节设置,技术上又能调和冷峻的东欧风味,观影多年,仍值得再推荐

47分钟前
  • 文泽尔
  • 力荐

第一次看是在高三的冬天,快四年以后重看,完全不同的视角。在影像上最喜欢圣诞节的故事,在叙事上最喜欢偷窥的故事,最强烈的叙事是杀人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邮票的故事,结局最震撼的是女儿的故事。千千万万个故事都汇为一句:“就像”其它房子,所有的房子所有的公寓,有些人,如此这般。(8th)

50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所谓经典,文青必看

55分钟前
  • 任晓雯
  • 还行

十集看完,最喜欢十诫之二:勿妄称主名,然后是爱情短片和杀人短片。其余均是四星。还是那句话:这世界本来是如此的崩落,无一样不面目狰狞的活着。

56分钟前
  • 小艺
  • 力荐

【上海电影节展映】2K修复版。第1集《生命无常》:五星;第2集《进退维谷》:四星;第3集《黑夜漫游》:三星;第4集《父女迷情》:五星;第5集《切勿杀人》:三星;第6集《爱情短片》:五星;第7集《切勿偷盗》:五星;第8集《心灵之罪》:五星;第9集《婚姻之锁》:两星;第10集《遗产风波》:五星

60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重看#9年后的回望观感更深;极其完整的概念系列电影,每集之间信息勾连丰富,本片与其他作品的互文、注释、指涉,构成完美的、自成一体的基耶式“宇宙”,有极为广阔的解读空间;无休止的焦灼现实,永无结局的道德困境,命运天使的神谕指示,生命中无法言说的神秘伤痕。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