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厅

记录片法国1983

主演:Étienne Guichard,Régis Bouquet,弗朗切斯科·德罗萨,Arnault LeCarpentier,Liliane Delval

导演:埃托尔·斯科拉

播放地址

 剧照

舞厅 剧照 NO.1舞厅 剧照 NO.2舞厅 剧照 NO.3舞厅 剧照 NO.4舞厅 剧照 NO.5舞厅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3

详细剧情

  欧洲歌舞电影史上的一部杰作,极富创意,根据舞台制作改编。影片获得柏林影展评审团大奖银熊奖和凯撒奖的最佳电影。  影片简介:  1920年开始,一个舞厅开张了,迎来一批又一批客人,他们在这里跳舞,时代转变着,客人也转变着,从20年代一直到了迪斯科盛行的80年代……

 长篇影评

 1 ) 舞厅(Le Bal)

开始的时候一直在找字幕,心想只有法语配音的电影可怎么看,结果发觉这是一部长达2小时却没有任何对白的电影。网上查了一下,很多人把这部没有任何对白的电影归为肚脐眼电影(指导演拍给自己看的电影)。
故事描述是巴黎的一个舞厅(2小时的所有场景都发生在这一个地方),从20年代到80年代,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基本构思有点像《洗澡》或《阿甘正传》,都是从小处反映大时代。但这种电影也正好分为两类,像《洗澡》,虽然时代变迁无定,到底重点还是在于亲情的描述,属于“大衬小”的方式,而像《阿甘》则把重点放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上,则是“小见大”的方式了。
至于《舞厅》虽然它包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巴黎沦陷期,美国文化入侵时期,种族歧视时期等等宏大的背景,但我觉得这仍是一部跳跳舞,谈谈情的私密性很强的电影,再动荡的时代,仍不能阻止人们生活的热情。
这是部没有任何对白的电影,只有一个场景,永远只有这么十来个人,或坐或站,没有任何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奇怪的是,这是一部一点都不闷的电影,不是挑战意志力极限的那种,有许多俏皮的小细节让人会心一笑,有让人非常熟悉的极具时代感的音乐,人物形象非常丰满,肢体语言异常丰富。又或者说这是部非常有剧场感的电影,我坚信如果在百老汇演,则丝毫不会逊色。
该片得过得过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但是我认为在所有奖项中,除了最佳导演,则应该让它荣获最佳服装,最佳音乐以及最佳剪辑奖。因为没有任何布景的变幻,能够反映时代变迁的只有服装和音乐,因此无论是战争年代因陋就简的绒线帽,旧披肩,还是繁荣时期的华丽舞衣和毛披肩,无论是30年代的波尔卡,杰特巴,还是80年代迪斯科音乐,(当然还有很多说不上名字,可是眼熟的舞蹈和音乐),都非常贴切。至于最佳剪辑,想一下只有这么一个舞厅,一共只有4个方向(且有一个方向是从来没有用过的),摄影机既没有俯视也没有仰视。既没有华丽的重25公斤的皇帝皇后荣服,也没有多达几万盆的黄色菊花(鄙视一下黄金甲),可是长镜头短镜头切换得丝毫不乱,既不冗长也不眼花缭乱,可见功力。
当然还有演员,虽然没有绝对的主角,但十几个常常出现在镜头里的人,个个精彩,从神经质的纳粹军官,贼眉鼠眼的小间谍,到从未跳过一支舞的壁花小姐和假装贵妇气质的白衣女,虽然不同服装,他们每场也都扮演不同角色,总体年龄偏大,体型偏胖,可是个个眼能传情眉能跳舞似的,好得不得了。
这真是一部好电影,几乎是一部增一分则满,减一分则瘦的电影,开始入场和最后退场的长镜头极具仪式感和象征性,中间用可乐和猫王打扮阿飞对美国文化的些许讽刺,像极了一部真正的法国片。

 2 ) 舞厅

导演伊托·斯高拉( Ettore Scola )。比 那几个尼和新现实那帮导演比不了,但也是意大利名导了,之前看过他的《讨厌,肮脏,下流》,很是喜欢,喜欢这种有些平民气质的导演,。昨天看的《舞厅》也是个很有趣的电影,本片最大的特点是一句台词也没有,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没有台词,但看起来却毫不嫌闷,。看到有人说这个电影属于导演自恋型的“肚脐眼”电影,主要就是说没有台词,觉得挺莫名其妙的,;首先我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觉得很欣喜,这应该是我最近看的一部很有趣的电影,我一直是一种相对亢奋的状态看完的,然后忙不迭就跑这来推荐给大家,我觉得大部分的孩子们还是会喜欢这部电影的。叫嚣台词的家伙是被一些垃圾电影惯坏了,于电影,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影像,光和影的艺术,大段的解说词配画面,那是国内的缺钙纪录片玩的东西,连我舅都知道影像先行的道理,哎呀呀,不是说台词不好,只是没有台词的电影也未必是差片,未必是肚脐眼电影。

        《舞厅》应该算典型的造梦电影了,我也一直如入梦中,场景一直是那个舞厅,从上世纪20年代一直到80年代,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停的舞着,不同的服饰,不同的音乐,不同的舞蹈,但有相同的热情,爱情纠葛。

        好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有趣的情节。全靠演员精彩的表演和导演优秀的调度,什么样的电影才算好电影呢,自己感受吧。

 3 ) 舞厅

1920年开始,一个舞厅开张了,迎来一批又一批客人,他们在这里跳舞,时代转变着,客人也转变着,从20年代一直到了迪斯科盛行的年代......
 
一部完全没有对白的电影,完全是用演员的肢体语言,音乐,一个"舞厅"的布景的舞台,重复的演员,重复的道具,神奇的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物生活的心情和不同时代的感觉.
 
电影以人物之间的感情变化做导线,角色塑造夸张有趣,全场以音乐,舞步舞出一幕幕充满内涵的场景人生.在重复中百变不失幽默,本来这种没有对白的"肚脐眼"电影可能会给观众一种沉闷的感觉,但这部完全没有,他在场景,人物造型,色调的表现上赋予变化,流畅的音乐和精彩的舞姿足以弥补没对白的不足,而且电影赋有内涵不像是那些故弄玄虚玩弄"啄头"的手段,艺术表现方式灵活变通而已.
 
说回电影,小舞厅浓缩了人生,浓缩了各个时代的音乐,服饰造型,相互联系又相互穿插,错乱,怪诞,有趣.而结尾和电影的开始一样的场景,从营业的舞厅到打烊的舞厅仿佛一切都只是一瞬之间那么长又那么短.同样的人物,渐渐离场,灯光,音乐熄灭.
 
  曲终人散,有人舞尽人生,有人等待一生恍如一梦!
 
 
导演:伊托 斯高拉 (Ettore Scola) 意大利
电影特点:丰富音乐背景,肢体语言

 4 ) 犹如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

1

老实说,这是一部无法言说的电影。

埃托雷·斯科拉(Ettore Scola,1931年5月10日—2016年1月19日)的艺术创造性,就在于连你赞美与攻击他的口实,都不会留下,只会让你用心慢慢品尝。

斯科拉的《舞厅》(1983),聚焦一家巴黎舞厅,流光溢彩下,犹如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通过跨年代的舞蹈和现代名曲,将半世纪欧洲历史一网打尽。

如此美轮美奂的光影,这十几年来,常常让我沉湎其中。这不仅给我带来一种艺术享受,还让我放松,品味到了一种稀有的美感。

2

每当我感到疲惫至极,欲让自己的身心彻底解放,我就会想到这部片子。即便闭目养神,我都能感觉音乐带动的舞步韵律。

影片从头至尾,没有台词,只有舞蹈,始终弥漫着黑色幽默,这是多么的不易。保罗·莫里哀的指挥棒,让人甘愿沉浸其悦耳动听之中。

如果不了解斯科拉一贯的创作风格,其隐含的深蕴,自然难以觉察。大雪无痕。斯科拉的厉害正在于此,他深谙创新对于电影的重要性。

3

《舞厅》的独特性,不同于好莱坞经典歌舞片,也不同于卡拉斯·绍拉那种单纯的弗拉明戈之舞。她是全景式的,简述的,又不落俗套。

因而,《舞厅》作为一种舞台又不同于传统舞台的舞蹈片,她的开创性与现代性,不言而喻。她所带给我们的节奏感,如此美妙,又韵味不尽。

4

影片开始,即营造了一种逗趣氛围。舞厅老侍者开灯后,照例放上黑胶,音乐响起,不同着装不同风格的女舞者们款款而来。

相同的是,这十来个女舞者都要走到墙镜前,仔细端详自己的装扮。7分钟后,各色男舞者鱼贯而入,带着比试比试的拽劲。

这时音乐伴奏下的舞厅,真正成了这二十多个男女舞者的信仰圣殿。男舞者们绕着女舞者们走一圈,他们在诱惑、试探和玩弄心机。

5

12分钟后,现场演奏开始,斗牛士舞曲开场,凸现了舞者们的激情和勇气。不同品质的男人,与不同口味的女人,交相碰撞。

着装正经、开放、妩媚、骚首弄姿的女人们,与怯弱、胆大、猥琐、锋芒毕露的男人们,在舞厅展开了各式斗法,如同国家间的交往。

正经女人,被猥琐男搞得恼火,一把推开他,她所心仪的,是温文尔雅的男人,但他生性胆小,畏首畏尾,只有当她伸出手,他才敢接招。

6

但这不只是一场男女斗法的舞蹈,《舞厅》必须呈现历史。20分钟后,通过老侍者的目光,用淡彩闪回至1936年“二战”前夜,人民沉浸于歌舞升平之中。

贵妇高傲来到,猥琐丈夫的玻璃镜片,成了一个可笑的道具。30分钟后,威武男出现,贵妇被带入舞池,被征服的欲望,让人空虚。

猥琐男当然气极败坏,跑到洗手间欲自杀,被威武男制止。40分钟后,独眼龙光临,舞者们的踢踏舞齐齐作响,这是一致对外的声浪。

7

1942年,空袭警报拉响,巴黎被德国法西斯铁蹄践踏,舞厅成了避难所。没有了歌舞。一位女提琴手在独奏,这是战争中最美的乐声。

舞厅上演了一场诡谲的景象,羞怯男成了纳粹军人,猥琐男成了法奸。但没有人愿意与他们共舞,他们成了被孤立的对象。“红白蓝”三色旗飘扬。

1945年,57分钟后,彩色来临。“二战”结束,拄着拐杖的游击队战士进来,“马赛曲”铿锵,胜利必须付出代价,美国大兵光临,军民大联欢,明快飞扬。

1956年,法国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争夺战开始,迷离的舞步,茫然的表情。80分钟后,1968年,“红色浪潮”席卷,“猫王”兴起,但一块红布遮蔽了世界。

8

人们总要告别幼稚。时光飞渡。93分钟后,1983年,“迪斯科”的余波泛滥,然后,伤情的音乐响起。人生总有谢幕之时,从青涩到年老,终将告别。

一支喑哑的铜号独奏。舞者们,挨个告别舞厅,不舍又揪紧了观者的心。每次看到这,如同每次定格的段落,都让我感伤,真正有被抽空的感觉。

9

这样一部103分钟让人迷醉的舞动光影,想必以后也不会再有了。一部带有实验性的影片,被人误解或误读,都很正常。但她的可贵,在于她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从伤怀中体验到了复合又极致的情感,这就是高蹈之美。有谁知道,一株微风吹拂下的秧苗,从成长、抽穗到收获,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炼狱过程。

这就是一部有关时光的电影,她告诉我们匆匆的步履,无论你经历了什么,我们都会告别,无论你在何方,我们都会在意那个与你生死与共的日子。

2017、8、25

 5 ) 超脱的香颂

先是某年在衡山电影院法国影展看过,后来碟店看到就入了,一直留着。
对于轻音乐老饕来说,这部片子就是对彼国香颂时代的一次意淫。
虽然年代跨度内包括了各式风头音乐,片头也以波莱罗舞曲开场,但整片清醒的法式头脑,淡然的无奈自嘲,颓败中生出来的美意,似有似无点到为止的火候,正是法式香颂长久以来给人的感觉。
片子有它自己的音乐主题:一段忧郁的香颂小调,出现在各个时代落幕之际,舞伴们黯然别离之时,这也是乐队伙伴们的自作曲,全篇的背景声,那些轰然一时的门外大事,本只是点缀。
仔细看一下字幕,配乐乐队是雷蒙·勒菲佛尔乐队,这是他们那一代人的片子,这几年都过世了,与我们这里距离很远。

 6 ) 舞厅

《舞厅》Bal, Le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他得过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不过,他最常被人提及的是,这是一部没有任何对白的电影。DVD上甚至没有字幕可以选择。




关于《舞厅》的介绍中,常常提及,《舞厅》的故事就是在一个舞厅中展开,各色男女在这里跳舞,使用配乐,服装,化妆,等等表现各个时代下的巴黎。




不过,按我对这部电影的观感,我以为导演根本无意表现巴黎的时代精神。他描写各个不同的时代,只是想要展示,在不同的时代下,不同的痴男怨女上演着相似的爱情故事。我爱的爱着他,他爱的爱着我,总是这样。




然后转眼间,时代老去,物是人非,舞厅亦然在,舞者却已经不同。只是他们的故事依然是欲言又止。




《舞厅》有很多设计很巧妙的镜头。比如电影刚开始时的长镜头。舞厅经营着把舞厅的灯光打开,然后风格各异的女郎一个接一个的出现。第二个女郎,径直走到镜头前,对着镜头挤弄自己的眉眼。这时观众才明白,原来镜头所在之处是一面镜子。后来出现的女郎们也都一个个地走到镜子前,摆弄调整自己面部或者身体地某个部分,接着在舞厅边沿找了椅子坐下。整个过程中,虽然没有一句对白,可是借由演员的动作和表情,却清楚地展示了各个角色的身份、性格以及对其他角色的好恶。




当然,无论该片的镜头设计如何出色,一部毫无对白的歌舞片,依然是非常考验观众的耐性的。所以我觉得这部电影依然有"肚脐眼"电影的性质(所谓"肚脐眼"电影,指导演拍给自己看的电影),而我一向反感"肚脐眼"电影。我以为"肚脐眼"电影不过是无能者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所玩弄的噱头。而有能力的人也拍"肚脐眼"电影,多少是有点态度问题。



http://spaces.msn.com/members/likeyesterday/Blog/cns!1p9WWMs3QaYyZ9IUKdl8SJ7w!2691.entry

 短评

向伟大的哑剧传统致敬,以及伟大的表演、伟大的场面调度和伟大的戏剧。一部浓缩在特定空间中的无声歌舞史诗,从1920年代到1980年代,每一个镜内元素都成为俯首帖耳的时空转换机器的零件:手中的电影杂志、流行的歌舞样式到女人抛洒的裙摆。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个闪耀着迷幻灯光的大舞厅,恋爱在发生,斗争在发生,死亡与复苏亦在发生。永远不要失望,何妨与君一舞到天明。

6分钟前
  • 卷耳电影笔记
  • 推荐

叔叔阿姨激情夜,看我眼色就要你,只是我倆不能一輩子。

7分钟前
  • 力荐

海报有重要的提示意义,每个阶段的人物其实只是无脸的人格代表,他们叙述的则是这个时代的特征。完全没有台词的电影,却能在人物出现后很短时间内即勾勒出性格特征。比较突出的有两条线,猥碎小人和bartender,其实都很悲凉,尤其是后者。不过对于对这一长短社会史不感兴趣的观众,稍显乏味

10分钟前
  • 送往繁星
  • 推荐

世界史 开场的“禅宗入定”式长镜头颇具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是贯穿全片的核心之一,每一组舞蹈跳完后都有幕间休息,犹如在现场看话剧。摄影机模拟镜子视角,巧妙打破第四堵墙,让演员直视镜头进行梳妆打扮,每个人的动作都是如此夸张可笑,反讽味道十足。一间舞厅见证了法国历史几百年的风起云涌,曲终人散之后我心里涌动着莫名的悲伤情绪,岁月轮转,唯有艺术永存。

13分钟前
  • 波尼奈奈
  • 推荐

如果形式主义做到了极致就会表现出一种极度风格化的魅力,整部电影从表演上看基本上是一出出的哑剧,场面调度以及时间空间的转换尽显导演实力。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是音乐的选取已经可以代替所有的台词了。PS舞厅中的流行变化是时代变迁的一张张明信片。。。

18分钟前
  • 秦诺诺
  • 推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建筑的意义就是这朵桃花嘛

22分钟前
  • 蒼間
  • 推荐

时代在小小的舞厅更迭,墙上的老照片已记录下这些人,这些事

27分钟前
  • 橄榄绿
  • 力荐

4.5 够精致够独特的法国片。额,看来Scola的意大利风格没我一直认为的那么强。

32分钟前
  • \t^h/
  • 推荐

看了两小时舞池风云听了两小时流行金曲大串烧。Ettore Scola拍意大利的时候就各种沧桑各种拧巴,但在这部纯粹关于法国的电影里他就格外平和与抒情。从人民阵线胜选开始的半个世纪的共和国历史(当然严格来说,二战期间的两段应该算作维希政府不算共和国……)就这么顺下来,把每个时期的风土人情/刻板印象展现在舞池里,感觉可以算是爱国主义教育片了!一开场那个油光满面又鬼鬼祟祟的男子看起来就是一副汉奸相,结果二战那一段里他真的就成了汉奸,笑死了……最后一段回到80年代,放起了最带感的T'es Ok,然后舒舒服服地看着电影里的舞会散场,走出电影院回家。

33分钟前
  • 没有昵称
  • 推荐

片子结构和茶馆差不多,但是没对话,音乐连篇累牍,弄一张原声值了。

34分钟前
  • 影养青年
  • 推荐

舞厅的故事就是在一个舞厅中展开,各色男女在这里跳舞,使用配乐服装,化妆等等表现各个时代下的巴黎。但是看得我觉得很心乱,而且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地方

3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oh boy 、such a movie,这个导演对时代感的把握很有一手,最后一场的时空转换绝了绝了绝了绝了……

40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据小道消息透露,此片改编自老舍小说:《茶馆》

43分钟前
  • 十年
  • 推荐

泪流满面,年年岁岁厅常在,岁岁年年人不同。建筑作为人类的造物,却永远比人类本身留存得长久。抛开现实,忘记语言,什么样的时代都剥夺不了我们取乐的权利。你可能看不到舞者们故事的全貌,但从他们的舞姿中却隐约能看见他们的一生。镜中空间的运用、时空变换的处理都极巧妙,大师级调度随处可见。

47分钟前
  • 字母君
  • 力荐

无论世界发生何等的变化,始终没有停下我们舞步。经典的不能再经典了!横跨了60年的舞厅……那是激情岁月的见证。这就是生活~

51分钟前
  • 大红色
  • 力荐

肢体喜剧。就是stereo type才能不用说话,但也因此欠缺深度。有段五十年代逆潮流的交谊舞男女一路跳进厕所的笑疯了。什么时候可以来一部THE livehouse (不过这是一个日语词场景只能在东京大阪了...

53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韶华易逝,当老去的那天发现,最后留在自己身上的全是欲望和虚荣。

56分钟前
  • 小疑子
  • 力荐

话剧还是舞剧?女的不好看男的又猥琐 几首不同时代的法语老歌倒是不错

60分钟前
  • 琧婯
  • 还行

8.0/10。法国一个舞厅从1920s-1980s早期跨越数十年各种各样的来此跳舞的客人们。时代在变,客人(人员本身/时尚)也在变。借此反映法国历史变迁。影片在自然主义电影和传统(喜剧)故事片间徘徊割裂:少特写;少画外配乐;整体传统故事片式的剪辑(虽然也有些长镜头);松散而平淡的叙事;角色塑造上注重于群像展示,不对单独的个体进行许多刻画,这类似且同质于《纳什维尔》《流浪艺人》;无台词(现实中舞厅很少完全不说话的,所以这种无台词也有人工设计感。不过本片的肢体/视听叙事——而不是台词叙事——确实设计地很好);人工化布光与美术;很多较夸张的喜剧式表演;纯室内剧,完全集中在一个舞厅内(作为自然主义电影可行,但如果作为传统故事片会让故事戏剧性显得单调);等。

1小时前
  • 持人的摄影机
  • 推荐

人生即便独腿也要起舞,且是浪漫的、深情的、宁静的、平众的,不由泪意起,换想大陆定要高帽+悲怆乐起,非把英雄抬到非人的境地不可。而铁打的舞台流水的客,你方舞罢我登场,看尽曼妙与辛酸,世间千百态,“笙歌散后酒微醒 深夜月明人静”,作为个体的生命曲终行将陌路时分也只好“独沧然而涕下”。

1小时前
  • mecc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