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从遇见你

记录片大陆2022

主演:内详

导演:刘鸿彦,杜兴

 剧照

“字”从遇见你 剧照 NO.1“字”从遇见你 剧照 NO.2“字”从遇见你 剧照 NO.3
更新时间:2023-07-22 18:55

详细剧情

  汉字里的中国——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庞大、悠然。这些字的背后有先人非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同时也蕴含着他们生活的智慧与哲学。本系列片共三季。第一季播出25集,每集一个汉字。主题分别为“天之下”“文明的缘起”“向何处去”“最初的生活”“世界还有它们”

 长篇影评

 1 ) 舟字

除了跟前几集一样的图文并茂,字体来由、演变,还有内嵌其中的、陡升的文化氛围。《江雪》一出,淡泊明志的氛围油然而生,感觉自己与他一道小舟钓雪,洁白一身。接下来各路诗人与“舟”相关的诗句如鲜花簇拥,配音朗诵更是鲜花中的瑰宝。让我沉迷多听了几遍。多听,不仅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还可以模仿朗诵者的韵味,一举多得!推荐给小屁孩们和大屁孩们了!

 2 ) 在世界读书日,品一品“字里行间”的文明深意丨《“字”从遇见你》

今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打开书卷,字里行间,皆是文明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而阅读的前提又是了解其基石——“文字”。

“一字一世界”,文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拆文解字,每个字都有不同的来源故事;咬文嚼字,字的流变也见证着文明的变迁。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的系列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谷雨篇正在热播,节目第一季共25集,分为三个篇章播出,每一集都聚焦一个汉字,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恰逢世界读书日,谷雨篇最近上新的几集也充满“书卷气”:《文》《笔》《册》《典》,带领观众一起触碰文明的进程,探索神奇的汉字世界。

小切口、轻体量,洞见文字大世界

跨越时间,当代人在摊开数千年前的书册、竹简时,阅读并无太大障碍,这是一种文明的奇迹,也是千年来文化薪火相传的结果。 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一个重要根基,就是其最重要的载体——汉字,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未曾中断。而汉字里的中国,恰是一个巨大的文字世界,庞大、悠然、神秘,值得去挖掘其中的诸多文化深意,在蛛丝马迹中寻找文明的延续,以通俗的电视语言传递给更多观众。

《“字”从遇见你》正是以小切口、轻体量,来洞见文字的大世界,通过探究汉字独特魅力,来解读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不息的基因密码,极具文化传播价值与年轻语态的影像魅力。

“文”字,在殷商时期的龟甲上的意思是花纹或者文身,随后,文字的意思随着中原文明照向江南,逐渐变成了一种气质、一种文化的体现。“笔”,是一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品,甲骨文、小篆、隶书中的“笔”字,间接记录下不同时期制作笔材的变化。“册”,是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系在一起,从商朝到汉末的1700年间,中国人一直使用竹简记录文明。“典”,用来记录古人生活中一个极为庄重的时刻,如祭祀、婚姻等,其本义指的是最重要的文献、书籍。

从一个个汉字入手,融合生动形象的表达,节目以短小精悍的精致体量,讲述了汉字数千年的演变历史。内容上,案例极具典型性,表达极具特色性,尽力浓缩提炼每一个汉字的精华之处,并以年轻语态和多元丰富的视听手段,如三维动画、情景再现、人物采访、声画集合等,用更贴近当下审美的趣味表达,让更多年轻观众主动去了解汉字,走入汉字的浩瀚世界。

博古通今,讲述汉字的起源与流变

文、笔、册、典……是先人制造的光,带领后人走过漫漫长路,也间接塑造着今日中国的气质。 从汉字的溯源出发,《“字”从遇见你》在穿越古今寻觅汉字的故事之中,寻找到文明的传承与当下的连接,以博古通今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用当下的生动案例,展现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发展,具有厚重的现实价值与文化内涵。

比如节目以孔子的故事,讲述“册”字的变化原因。最早的“册”原料是竹子,相传孔子晚年好读《周易》,捆扎竹简的绳子磨断了好几次,“韦编三绝”不仅体现了孔子好读书,更说明竹简极易损耗。正是因为竹简“体重超标”的特点,让古老的中华文明迎来了一场知识记载的革命——印刷术,从雕版到活字,册页的排版更加灵活,印刷的速度和精度大大提升,也让“册”字发生了变化,慢慢演变成线装书等样态。

“线装的每一步都是强迫症患者眼里的绝美瞬间。理料、折页、齐栏,追求近乎苛刻的整齐;包角使得书角不易磨损,纸针和丝线,由内而外为书背提供双保险。”,镜头也对准了一个制作线装书的匠人,为当下的观众生动演绎「册」字的变迁。

“从书中的典章,到庄重的典礼,再到东方美学的典雅。典,早已超脱其形,化成我们的历史、仪式、审美、人格,融入中华文明的根基深处。”

在讲“典”字时,典的不同组合,也延展着该字的不同内涵。与礼仪结合,典礼指的是重大的仪式,如祭祖大典、成人典礼、结婚典礼、拜师典礼等,其背后是延绵千年的典制礼法,现代人熟悉的婚礼、成人礼等也是“典礼”的延续;渗透进美学层面,“典雅”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极为重要的美学范式之一,让东方之美有了一股庄重高雅、余韵悠长的气质,也是现代人可以感受到的传统之美。

在饱含情感又活泼有趣的讲述中,节目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生发出强烈的文化自豪感,让年轻一代主动拥抱传统文化之美,激发观众的文化自信心,节目也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

勾连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字”从遇见你》博古通今地讲述了汉字的起源、流变等,以“一字一世界”微纪录的轻巧视角,为观众打开了解古代历史文化的一道道窗口,用生动活泼的年轻化表达,完成与当下观众的对话,让更多人走进汉字的世界,达到“开卷有益”的文化传播效果。

 3 ) 有趣的汉字密码

已看完,打破了坚持半个月的十一点前睡着,困得眼睛都睁不开。特别喜欢博学滴人讲这种故事,穿越时空,和历史对话。

写完发现图片居然复制不过来💤💤

“字”从遇见你 qq.com

第一集 中

“中”字最初代表“旗帜”,意为集中、靠拢,后来代表着“天下的中心”。 “中”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的含义,后来引申开来,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要则: “不偏不倚,刚刚好”。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哲学。

第二集 鼎

最初顶着萌萌的两个耳朵,无论形态如何演变,它都很重要,是中华民族最高贵的器皿。后来九鼎,是天命的象征,王权的代名,所有霸主都想问鼎天下。最出名的是大盂鼎,被称为“海内三宝”,鼎上记录了291个字。周康王告诉一位贵族自己不能像纣王一样喝酒误事,却赐了这位贵族美酒哈哈哈

第三集 卜

几乎每块甲骨上都能看到它,像上面的一块裂纹,字形并未随着朝代更迭发生变化。甲骨文又称殷墟卜辞,在殷商时期,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日常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吃饭、睡觉、算命”。

商王为妇妌占卜说会说男孩,结果真的生了男孩,妇妌的儿子为她铸造了鼎,这就是司母戊鼎。

现在的大数据与算法,也是一种概率,会是“卜”的现代化之路么?

第四集 天

一个人顶着硕大方框的“天”是中国先民面对苍穹时所形成的宇宙印象。

古人发问“天上有人吗”,与后世人们在惊呼时的感叹语“我的天啊”,都在诠释着造字者的宇宙观:老天爷,即人类头顶上那一片无限渺远的空间,它至高无上,统御着人间的一切。 第五集 福

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数千个甲骨文中,只有1600个能和现代汉字一一对应,许多字的含义也出现了歧义。只有,福,现在代表幸福,一千年前也代表幸福,幸福,是如此一以贯之。

最早的福字像是五千年前使用的尖底瓶,用来装酒的。中国的粮食刚起步,有余粮可酿酒,那多幸福啊,这时候还有陈酒,就成了“富”。

现在,几乎所有与幸福相关的场合都有酒。福与酒,就这样,共生千年。

第六集 文

上古时代,巫史一体,仓颉既是巫师,又是左使官。仓颉造字,借鉴了结绳记事的绳结,观察了走兽鸟禽的爪印,参考了掌心的纹路,顺应了星辰的方位,结合了山川的走向,汉字的走势钩成,于是应运而生。昔仓颉造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令人类积累经验,传递智慧。

从纹身演化成文化,要追溯到三千年前。周朝的祖先亶父,因宠爱孙子,要传位给三子季力。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满足父亲心愿,文身断发,放弃继承。其侄子,成了后来的周文王。两位王子的到来,让江南地区迎来了文明之光的照耀。

文,仿佛一个人优雅地行走于世间的样子,那个优雅,就是他的“文”。位于中心国度的美丽花纹,这就是中文。

第七集 笔

甲骨文中是象形字,北齐时期便出现了上竹下毛的“笔”。现代的笔,有书写工具引申,既可以代表书写的数量,又可以代表书写的痕迹,有了笔,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才能被记录,这才是大手笔!

第八集 册

甲骨文的册一望便知,是一捆竹子系在一起。从商朝到汉末,1700年间,中国人一直用竹简记录文字。随着造纸术的发明,魏晋时期,纸张开始应用起来。印刷术后,古老文明迎来了一场技术革新。

第九集 典

本意为最重要的书籍,典,五帝之书也。古往今来,其衍生词汇,一直有着一份庄重感。成人典礼,结婚典礼,祭祀大典。典雅,无处不在,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美学范式之一。

从书中的典章,到庄重的典礼,再到东方美学的典雅,典,早已超脱其形,融入中文文明。

第十集 图

原指古代在皮、绢等材料上标画城邦乡邑及边界的示意资料,最早见于金文。谁掌握了地图就离着权力更近,荆轲刺秦王,奉上的就是一张地图。

由地图的本义引申,图逐渐指代一切由绘画产生的形象。图反映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决心。

第十一集 走

金文上的两个字,“走”和“奔”,一个代表跑,一个代表带有速度的冲刺。“夸父逐日”,“败走麦城”都是与走相关的典故。随着时间推移,“走”逐渐地慢下来,和“行”联系在一起。

现代汉语中,走的含义从“快速地前往某地”引申为“某种状态的改变”,走运、走红、走起。历经千年,其含义中动态部分却保留了下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从来没有忘记,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无论是文字还是现实,有一个正理一直未变,我们总是走在前进的道路上。

第十二集 舟

当文明还在区域的迷雾中各自生长,地理上的距离,成了绝对的区隔。少有的交通,只能算作文明间的孔径,一点一点的沟通着彼此的养分。这个符号非常直观,始于商朝,至今未变,中国的船自古就是这个样子。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舟船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复杂的形态,不断延伸着人类的脚步,用于通行、运输、经商、探险。在漫长的时光中,舟船,已深深地渗透进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舟也表达了人的各种心境。

现代,舟不再作为交通工具,但其重要性却刻在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遇见困难的同舟共济,出门在外的舟车劳顿,下定决心的破釜沉舟,形容关系的友谊的小船。时不时的它还会露上一个小脸,“神舟五号”,这一会,要航行的,已经是遥远的太空了。

第十三集 车

车轮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不停转动的轮形工具,意味着人类已经参悟了机械制造的原理。先秦时代,车,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周朝规定,天子地方千里,拥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拥兵车千乘。因此,诸侯国称千乘之国。秦汉后,骑兵崛起,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其交通运输作用日益重要。

现在,看复兴号,中国用十年时间,跑出了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第十四集 行

甲骨文的“行”字,犹如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它当年的意思是道路。中国人建立了人类文明中最早的道路网络,无数条行连接了不同的城邦与村落,货物与思想得以传播。在道路两旁扎推开店,慢慢形成了米行、银行。周朝的大道平坦,笔直,人们开始用这些路代指美德,如坦荡。诗人传唱“佻佻公子,行彼周行”,行引申出了第二个含义“行走、出行”。在那个交通靠走的时代,一次出行,往往就是千山万水,经年累月。因此留下了无数关于旅途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轻舟已过万重山”,“雪山空留马行处”,“西出阳关无故人”。

1882年,德国学者冯·李希霍芬第一次使用丝绸之路,形容令人惊叹的通商大道时,中国的“行”才被世人所知。这距离华夏先人构建交通网,已经过去了近4000年,其实我们早就“行”了,而世界,才刚刚知道。

第十五集 郭

指城墙,特指外城城墙。“石峁古城”,21世纪的世界重大考古发现,最出名的,就是高达4米的郭。南京的阅江楼,连着明代的城墙,由不远处的城乡结合部,可以推算出郭的完整范围。现代人,可以直观地从房价中体会到这种差别,郭里郭外,城里城外。而中国最大的郭,是长城。

第十六集 陶

陶器,是人类的第一件造物,第一次用天然物料,创造出一种崭新的东西,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程。在历史上,有了可以储存水的陶器出现,人可以住在距离河流稍远的地方,这也促进了村落的出现,铺垫了农耕文明的到来。

烧了一窑的陶器,总有些失败的作品,认真地中国匠人会将其当场摔碎,于是有了“淘汰”。所以,每一件陶器,都是火焰中走出的成功者与幸运儿。

第十七集 甑

甲骨文中下方产生蒸汽的器具,上方是锅,两侧有两缕蒸汽。它是一个烹饪用的器皿,轩辕黄帝发明,居家旅行必备。现实物已失传,后终于在商王妻子妇好墓中找到了一口青铜甑。现代,云南的汽锅鸡,也用着“甑”。

第十八集 教

该字很具有仪式感,左上方为“爻”字,是一种占卜方法,代表科学与文化,左下方是一个小孩子的形象,右边则是一只手拿起了棍棒。在中国古代,体罚是教育的日常,而现在已逐渐改变。

第十九集 贝

甲骨文中,凡是和财富、价值相关的字,大多由贝字组成。一个网网住了贝,“买”,手拿棍子敲贝,“败”,柜子里锁着贝,“贮”。商周时期,人们交易用的货币,被称为货贝。“贮贝器”专门用于贮藏海贝,经济发展,海贝供应不足,出现了铜贝。秦始皇铸币废贝后,汉文明走上了货币发展的快车道。铜刀、银锭、金条、丝绸,不同形态中对于支付的饱满热情。宋代,发明了人类历史第一种纸币-交子,元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法定货币-钞。

现在,点一点,金钱以电信号方式完成了易手,这个划时代壮举的试点城市,正是南海之滨的深圳,这里是海贝原产地。历史的呼应,真是玄妙。

第二十集 丝

甲骨文中,是六个圆圈,被穿成两串。丝绸是一种华美的服饰材料,也是一种公认的全球化货币,也被用来记录史料,称为帛书。

第二十一集 犬

甲骨文中,“犬”的尾巴是向上卷的,“猪”的尾巴是直直的。“伏”,一个人和一只狗在安静的等待着什么。犬,曾用作狩猎,还有犬官负责管理。

犬与人感情深厚,在广东雷州,犬现仍是守护神,石狗遍布大街小巷,受到供奉。而在文字世界,犬是背锅侠,鸡犬不宁,犬牙交错,狼心狗肺...

第二十二集 虎

商周时期,虎是特殊的存在,贵族既恐惧,又崇拜,用虎祭祀,以保先人安宁。“虎”与军事力量在商朝便合二为一,“虎将”,其来有自。“虎符”用来调动军队,一半在君王处,一半在将军处,合二为一,才可调配。“符合”由此而来,它们的背后,都蹲着一只老虎呢~

虎头虎脑,养虎为患,对“虎”这个字,我们一边喜爱,一边憎恶。

第二十三集 马

马是汉字变化较大的一个,定型于汉代。商因爱做生意,较早地意识到马的重要性,用作运输,也有了“马路”。在古代,有重要军事作用,直到今天,仍会在衡量实力时,问“有多少人马”。马高六尺成为“骄”,骄傲由此而来。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戎马,死后将曾经的六匹战马雕为石刻,放在陵外,这就是国宝“昭陵六骏”。其中“青”马,来自罗马帝国,妥妥原装进口座驾。

第二十四集 牛

牛,数千年前,是中原文明的一部分,让农耕文化发达起来。西周时期规定,无故不杀牛。《汉律》则年老体衰之牛可杀。唐后自然死亡之牛可吃,每一头牛都有户口。

牛为土地代言,可见它多牛。如此多牛人,牛,作何感想呢?

第二十无集 象

“象”的存在意味着商代人见过大象。西周起,中原气候进入干冷期(从公元前10世纪的西周早期,约100-200年间,全球气候下降,这是暖湿气候结束的第一个寒冷时段)。后人根据大象的骸骨推测,引申出了“好像”和“形象”等不确定含义。

如今,河南到处有大象,历史存在的象,就是文化的样。

 4 ) 更适合大孩子的纪录片,需要知识背景才能看的有味

在小红书看到是推荐给小朋友认字看的纪录片,在B站看完25集。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

优点:一集一个字,一个字五分钟,时长控制的很好,偶尔偷懒摸鱼或者给小朋友看的话,不会太伤眼睛,也不会很牵挂说时间不够来不及看完; 缺点:其实知识点还是比较密集的,一个字从上古讲到现代,其实没有太多知识背景会有一点吃力,所以建议中小学生看,太小的小朋友还是算了

 5 ) 简短有趣的汉字文化史

1、象

中国古代是有大象的,而且活动在商周时期的中原。所以河南简称“豫”,一头人牵着一头大象。如今河南电视台的台标就是一头大象,百货商场、雕塑也常常是大象的形状。只不过,由于气候变化大象早已消失,人们只能通过大象遗骸来寻找想象以前的象,这就是“想象”、“形象”的由来。后来引申出“象形文字”,不过这时候的“象形”已经不是“大象”的意思啦,已经是像某一个东西的意思。这里也有点可爱的是,“豫”是一个人牵着大象,那么“像”呢?

2、马

“马路”、“商人”的来源。商朝时代的人已经懂得驭马运送货物,于是,后世精通运送、贩卖物品的人也被称为“商人”。至于“马路”词义的衍变则就更加显而易见了。马在古代战争中也非常重要。因而今天我们在谈论对方财力物力的时候,还是会问对方有多少“人马”。马也逐渐人格化了,古书中称,“马高六尺称为“骄””,那么出生马年的孩子真是一开始就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小雅·皇皇者华》中,“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这里的驹应作“骄”,指六尺高的马,即健壮的马。

3、虎

甲骨文中横着的“虎”,本来是竖着的,为了辨识打了横

一直以来都知道“虎符”的重要性。但是没想到“符合”也跟这个有关。虎符一般一分为二,只有合在一起才能调配兵力,如此称“符合”。“符合”本来是一个动作,慢慢地就成了一个专指与存在的式样、形式或标准一致的词语。

汉书·文帝纪》“初与郡守为铜虎符颜师古注引 汉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

4、犬

狗出现在古人(这里只看中国)的历史里比猫猫要早多了。以前的狗还专门用来捉老鼠,可不是多管闲事。狗就像马、牛一样重要。商周至秦汉时期,官府里有专门负责养狗的犬官。

上面那个是猪,下面这个是狗。长得很像,但是尾巴是不一样的。

5、丝

丝字在古代就是以打结的形式出现。

6、教

左上方是“爻”占卜,左下是一个小孩,右边是一只手拿起了一个棍棒。

7、天

天太“呆”了吧

“天”字在甲骨文中像个小人,事实上它也的确来自于“人”。“大”乃为顶天立地。“大”与“人”合并,突出头部的硕大,这就是“天”。周代以后,“天”暗含着神灵之意,比如说“老天爷”。关于“天”,古人自古就有对天的追问,比如“天问”、“飞天”,甚至我们的口语中都会出现“我的天呐!”。

“大”和“人”。

8、福

无论四千年前还是四千年后,“福”在中国人生活中的意义一直没变。甲骨文中的“福”字与黄河流域先人使用的尖口瓶很像。这是不是意味着,能装满粮食、喝上水,甚至再来几口美酒就意味着幸福?衣食无忧,至今都是许多人判断是否幸福重要标准。

“福”与“酒”

家里有多余的粮食还能用来喝酒,这可不是“富”吗!

有酒喝就是“富”

9、文

胸口有东西,是花纹或者纹身

在巫史一体的时代,身上有纹身的巫师也是记录历史的史官。仓颉既是巫师,又是汉字的创造者。 传说汉字乃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字成之日,「天雨粟( sù ),鬼夜哭」。神灵再也不能够肆意摆弄人的生命了,从此,人类社会有了“文明”。

10、笔

 6 ) 生动形象 每集五分钟 值得一看

1. 中:河南方言“中”,甲骨文像“战旗”、中庸

2. 鼎:权利、九鼎、国宝

3. 卜:商朝占卜、甲骨文又称“殷墟卜辞”、占卜时需要用火棍烧烫龟甲造成裂纹,然后根据裂纹推测上天的旨意(裂开的一瞬间会有噗的一声,音调类似现在的“卜”字)、后半段占卜古今的转换那个设计挺有创意的(在裂缝处延伸出电子器件,从而切换到现今)

4. 天:古天字有一个大脑袋

5. 福:甲骨文“福”与酒、甲骨文“富”字型是“福”基础上加上了形似仓库的笔画,代表着有更过的酒说明富裕了

6. 文:纹身,这集相关联想感觉有些牵强和尬

7. 笔:毛笔

8. 册:线装书,竹简从商到汉

9. 典:典的原意就是重要的文献 书籍。分别从典礼、典籍、典雅三个含义去讲解。甲骨文的典就像祭祀时,双手擎册礼拜上天

10. 图:最早见于金文,主要讲地图,金文第一映像像是圆

11. 走:甲骨文的走,像一个人在草上行走,在古汉语中,走原意是跑(夸父走日、败走麦城等)

12. 舟:舟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13. 车:车自古是身份的象征,商朝时,诸侯亩百里,车千乘

14. 行:甲骨文“行”像十字路口,原意为十字路口,后因为沿街开店 -> 行业、银行,后演变出 -> 行走、出行

15. 郭:城郭,长城是一个最大的“郭”,中国就是由无数小郭组成的大郭

16. 陶:烧坏的瓷器不能流入市场,所以走了“淘汰”这个词

17. 甑:甲骨文甑很复杂,也很象形。安阳妇好墓中的甑类似于现在云南昆明的汽锅鸡汽锅。甑糕

18. 教:甲骨文像一个老师拿着教鞭在教一个小孩子。

19. 贝:甲骨文中,和财富和价格有关的字,大多由贝字组成。贝 === 钱:海贝、铜贝。秦始皇铸币废贝。宋代第一种纸币:交子,元代第一种法定货币:钞。电子人民币在 海贝 原产地深圳开始试点

20. 丝:中国在古代被称为丝国。抽丝剥茧,在汉朝,丝绸、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丝绸串联东西方贸易

21. 犬:早期打猎,“伏”像是一个人和一条🐶在伏击。秦汉🐶用来抓老鼠

22. 虎:武将。虎符,一般分为两半,将领和君王各一半,如今的“符合”也是由此而来

23. 马:🐎高六尺称为骄

24. 牛:牛在古代是重要生产力,不能随便杀

25. 象:豫 河南 还有rap😂河南到处有大象 河南电视台台标

总结

1⃣️ 感觉甲骨文和金文很多时候是左右镜像

2⃣️ 相关的猜想和演示都比较有创意(比如第四集,把古天字的大脑袋联想到现今探索天空宇航员的大脑袋)

3⃣️ 有的从字的含义开始解读 有的从字型 有的从演化

4⃣️ 甲骨文主要流行于商代,金文流行于商周时期,篆文流行于秦朝

5⃣️ 甲骨文和金文很像,感觉都属于象形文字

6⃣️ 甲骨文的✍️,是自上而下的,而代表动物的文字,一般头在上,尾在下

 短评

还不错,旁白声音是阿天吧!虽然挺喜欢他的声音,但总觉得纪录片旁白还是不要笑吧,声音可以配得轻快些,但请不要一直笑,让人很出戏。

5分钟前
  • 推荐

用动画演绎汉字演化,轻快活泼的科普向小片。

6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新学期给学生打发时间的加餐+1(陆景和你家破产啦?

11分钟前
  • 黑道少年沈來迟
  • 推荐

我真的可太喜欢央视的纪录片了,关于短时科普类向真的做的超级好,文案不故作高深通俗易懂,解说也很可爱,笑一笑又咋了,这类的节目本来就特别适合带着小朋友一起看,生动活泼点没啥不好吧,有些人要求也挺严格的就是说。

12分钟前
  • wekasoul
  • 力荐

挺活泼 虽然怀疑有轻率演绎的地方(天——宇航员??)不过还是能了解一些知识

16分钟前
  • Veran
  • 推荐

视觉效果丰富多彩,值得学习参考。

20分钟前
  • 海山·野火
  • 还行

无意间看到,是个很棒的节目,能看出节目的用心。对于提笔忘字的现代人(我)来说,很适合。看到“册”这个字的演化,才突然发现仅有五个笔画的它,在古代是个沉重的符号。(毕竟竹简太重……)

25分钟前
  • momo
  • 推荐

有趣

29分钟前
  • 盐酥鸡后援会
  • 力荐

天天喝酒的我可以说是很幸福啦

30分钟前
  • 憨大仁
  • 力荐

中鼎卜天福、文笔册典图、走舟车行郭、陶甑教贝丝、犬虎马牛象

32分钟前
  • 看电影
  • 力荐

在等待《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四季的时候,不妨看看这部纪录片。

34分钟前
  • ~Rachel~
  • 力荐

1~5:中鼎卜天福,6~10:文笔册典图,10~15:走舟车行郭,16~20:陶甑教贝丝,20~25:犬虎马牛象。

35分钟前
  • Joy
  • 推荐

梦幻联动《如果国宝会说话》,真好看!然后……逐渐走向通俗化……直到……最后的说唱,真·有点尴尬……整体还是很有趣的,可以推荐给小朋友们了解一下汉字的最初模样。第五集讲“福”字,文案提到“有一个字被所有人喜爱”,我的第一反应是“钱?”哈哈,果然是个俗人。

39分钟前
  • 点点盈盈
  • 力荐

今天 你写字了么?!1.5x旁白比较有趣【早餐纪录片】

40分钟前
  • loveless fancy
  • 推荐

“你幸福吗?”这句话甲骨文符号来理解,意思应该是“你家里还有酒吗?”艺术文学纪录短片《“字”从遇见你2022》全5集 每集精准04:50长度中、鼎、卜、天、福#今天你写字了吗?延续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简短、风趣,是我喜欢的插画、动画形式,配上杨天翔老师生动偶尔俏皮的解说,真是愉悦的25分钟呐!

42分钟前
  • 口乎口及
  • 力荐

昨天在姥姥家看到的,讲的是“册”字的由来和演变,简单易懂还很有趣的科普节目,希望多来点。

43分钟前
  • 发呆中
  • 力荐

“家里贮藏酒的人有福了”

46分钟前
  • 防守三秒判点球
  • 推荐

看个五分钟的视频都能让我热泪盈眶,我好爱我们国家的文化!希望央视多搞些像这样传播中华文明的纪录片。

48分钟前
  • mikawa
  • 力荐

中鼎卜天福文笔册典图走舟车行郭陶甑教贝丝犬虎马牛象

50分钟前
  • 根在南梦在北
  • 力荐

强推我淦 这纪录片简直绝了 就俩字 牛逼!福是啥意思 甲骨文里长的像先民酿酒的尖底杯 粮食够吃还能酿酒 不是福气是什么?能酿酒 还能存酒 就是富听完感觉虎躯一震啊哈哈哈 还有关于天的解释 有道理又浪漫 我喜欢

54分钟前
  • 茻芔艸屮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