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

记录片大陆2013

主演:内详

导演:程工

播放地址

 剧照

进藏 剧照 NO.1进藏 剧照 NO.2进藏 剧照 NO.3进藏 剧照 NO.4进藏 剧照 NO.5进藏 剧照 NO.6进藏 剧照 NO.13进藏 剧照 NO.14进藏 剧照 NO.15进藏 剧照 NO.16进藏 剧照 NO.17进藏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3-07-22 18:55

详细剧情

  人们为什么向往西藏?那里有什么?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生活?  2013年8月,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我们进藏去。酝酿几代人的西藏情结,超过半年的制作周期,五组人马历时1个月的现场拍摄,《城市微旅行》原班制作团队用最真诚的态度呈现最纯粹、最简单、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西藏。  看得见银河的壮丽星空、将肉身奉献给鹰鹫的天葬仪式、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我们记录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中人们所未知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关注扎根在这里的人: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大山里生产欧洲奢侈品牌定制牦牛绒围巾的美藏混血,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  大美的风光,奇异的民俗,简单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或是其他,为什么《进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长篇影评

 1 ) 信仰,不用活在当下

       基督教,或是佛教,总是那些信仰他们的人感动我们,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坚持信仰,那种他们口中无比美好的信仰。
      看了《进藏》纪律片,“信仰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
有人对西藏是记忆与体验,一次次向往,从13,44到66岁,只为了接受最苦难的环境成为更好的今生。更多的藏民是身在其中,只对于求得更好的来生。
      这就是信仰的区别,是求更好的今生,还是来生。
      对于信教者,自己的生死都不重要;只为了崖壁上的佛像,坚持禁语;只做好事,只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用最慢的方式走向心中的圣地,德格到拉萨1460公里,大约八月,一路磕长头,三步一等身,用躯体丈量着土地,藏传信仰者最为至诚的礼佛方式”。他们有笑容,为了自己和家人在阴间2少一些苦难,所有人好的来世,“因为想好可以承受所有人的苦难在自己的身上,所以就不会觉得路有多远,有多苦,有多累,有多饿”天哪,这不就是所有神的大爱吗。释迦摩尼告诫我们“要去领悟受苦的道理,因为苦难无处不在。生老病死,都是苦难。生命的道路上每日都充斥着不幸与苦难,苦难也存在于违反我们意识的许多事物之中,存在于我们没有满足的欲望之中。”这些真的无所谓真假,无所谓信不信,事实就是这样,有这么一群人,做着如此伟大而骇人的事。
      “报应是一定会有的,不是有可能有有可能没有,是一定会有的”
现实告诉我们真的不用追求当下吗,如果每一生都在为下次准备,那什么时候真正的活过呢。我听到,看到的都是“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追求,凭什么只有自己,凭什么喊苦,凭什么享受”
      那些有心的僧人制作的坛座或是壁画是我做不到的,那种神圣的心情让他们手下的一切更伟大。然后一点一点亲手破坏,击碎。
      刻六字真经,制藏香,打扫寺庙,一生做那么一件事就很好了,这也是理想也是追求,对他们而言理由更充分,更有动力,更虔诚,更坚持。夜深了,返璞归真后西藏只剩朝圣者的虔诚叩拜。
      无论是为了更好的今生或是来世,终点总是珠穆朗玛蜂,“神居住的地方,万字符,世界的中心”。

      “你我都不是佛,喜怒哀乐,贪得无厌,吃喝嫖赌,执迷不悟。佛法是佛用的,佛法不适用你我的生活。但是简单的印佛经,是为了简单的来生能幸福;简单的不作恶,是简单的敬畏必然而来因果报应;简单地忍受整年磕长头般苦难,是简单的认定能让亲人少些苦难。这样简单下去,再简单下去脑子没弯儿了,手脚有劲儿了,山顶慢慢低于脚面了,未来就在眼前了,你我竟然像山云湖水和星空一样,一直在老去,一直在变化,一直没问题,再简单下去,在这样下去,你我都是佛了”
——《进藏》

 2 ) 最后的一段话

你我都不是佛。喜怒哀乐,贪得无厌,吃喝嫖赌,执迷不悟。佛法是佛用的。佛法不适用你我的生活。但是简单的印佛经,是简单的为了来生能幸福。简单地不作恶,是简单地敬畏必然而来因果报应。简单地忍受整年磕长头般苦难,是简单地认定能让亲人少些苦难。这样简单下去,再简单下去,脑子没弯儿了,手脚有劲儿了,山顶慢慢低于脚面了,未来就在眼前了。你我竟然像山 云 湖水和星空一样,一直在老去,一直变化,一直没问题。再简单下去,再这样下去,你我都是佛了。

 3 ) 顺便给老杨点个赞

终于在片子发出来一周的时候,看完了《进藏》。

工作关系,早早就知道MINI们发了5支车队进藏,朋友圈里每天也有成员发布当天的进程。看着平日光鲜的MINI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还想着“这小家伙真能进藏区啊”。

几个月后,这支《进藏》纪录片出现了。
MINI们在片中,也确实开进了西藏。

有朋友做地质,常年在藏区呆着,对那里的路、人、山都比一般的自驾者了解太多。我让他看这个片子,他说:羡慕啊。

陆巡最好使,别的SUV都有点不靠谱。但COUNTRYMAN、PACEMAN之外,普通的MINI们也都做到了。

还有这十个人,以及身后的拍摄团队。

关于进藏,只言片语的印象已经太多。从骑车圈里每年络绎不绝的进藏讨论,到各种转经、玛尼堆、经幡的影子。去年在青海湖畔,深夜在寺院里看星星,屋里是僧人的油灯。以及,现在还挂在车把上,随我一路环台的金刚结。

对藏区的印象不是太好。除了天高地远,阳光和星空,也有冰冷的青稞酒、不低的物价和坐地收钱。所以,当有人问起,是不是也有一天会骑车进藏,我说:不会。

那是人家的生活,与你无干。
你打搅了人家,人家要你补偿,那也是活该。
两种世界观下的生活,终究太远。

这片子一开声,就觉得熟悉。这个旁白,不是杨晨么?
上个月刚去看了《情爱长安》,那个清澈如故的声音,又出现在了这里。杨晨是西北人,对这种感觉的把握,是天生的。

伴随着老杨的节奏,藏区一点一点展现在眼前。朋友说天葬台一般人不能去看,但在这部纪录片里,天葬台第一次展现在眼前。以及印经、坛城、雕刻玛尼石……藏区,从童话转为真实,真实得如同那些老人脸上的沟壑,和磕长头者的脚步。

这是一个不同的地方,很多人想去,很多人去了又去。

祖祖辈辈,轮回往复。

其实把这种生活映照到东部大陆,就如同东北密林的猎户,黄土高原的农民,东海之滨的渔人,都是一样的。藏民离不开的是信仰,轮回本没什么不同。

世界变了,这里没变。外面的世界让人觉得无所适从,于是一片安静的土地就可以停下喘息。

当然,这里也不是没变,只是在外人看来,他们仍然不同。

你想去了解,就去看看。别提什么净化心灵,逃离都市,你逃不掉。

回来了,该干嘛,干嘛去。


 4 ) 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

一些人,简单到如此强大,强大到如此震撼,强大到用一声去表达自己的虔诚。他们说的最多的是,为了有个好的来世。
以前从未想过用纪录片或书去了解西藏,因为人人都有自己心里的一个西藏。我想用自己的视野和心去领会她。或许是因为我即将要踏上这个神秘的领土,突然觉得对她一无所知,感谢这片子的出现。让我看到或许我一辈子都无法接触的东西,比如坛城,比如一辈子禁言,只念诵经文才开口的兄弟,守护藏王陵墓的人,仅凭记忆画满整座寺的达娃顿珠。

 5 ) 四星給西藏的各个点,一星尤給保洁员

背景音乐实在是让人出戏。广告植入让人不舒服。那一家子一自白我就想快进(除了爷爷说徒步走川藏)。但是关于西藏的部分拍的没话说,拍那个印经院保洁员实在是太get我泪点了,就西藏部分而言,拍得相当好。最后总结语真的有够高贵冷艳的,信仰有的时候简单有的时候也是不简单的,既然要评价就要做足功课摆明态度。
所以,四星給西藏的各个点,一星尤給保洁员。善良的人们你们一定会有福报的!

 6 ) 进藏

一、外公的进藏 我是听西藏的故事长大的。 1959年,解放军平定了那群喇嘛 195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援藏 1959年,内地到处都在饿死人 1959年,外公21岁,为了不被饿死,报名援藏。 第一次进藏的路,整整用去大半个月。从成都出发,一群青年挤在搭着帆布车篷的解放大卡车斗里,唱着歌颂千里之外那个所谓伟大领袖的革命歌曲一路抵达西宁,经青藏线从格尔木过唐古拉山口进藏;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即使7月也有可能大雪封山,冬季的高原寒风凛冽,一车人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挤在一起用身体取暖。车行不动的时候就地宿营,用去了顶的空汽油筒生一堆火取暖,等血液流回早已冻僵的耳朵,外公说不少冻疯了的青年搓耳朵,一搓就没了…… 那是属于外公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凭着一身力气在拉萨石油公司推汽油筒,借着政治合格在林芝易贡的自治区党校当了一份差,1963年外公把外婆迎进了藏,1965年妈妈出生,全家又回到了拉萨;直到80年代初举家迁回内地,外公和外婆把汗水与热血都献给了这片格桑花开的地方! 二、所谓选择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西藏选择了佛教?为什么藏人选择了磕长头?即使信息早已爆炸式增长,藏人却还在一遍遍诵读千百年传下的经文。 或许,那层层叠叠的大山之后的大山就是答案,在这荒芜与贫瘠的高原,只有去虔诚的信仰佛教的教义才能将人对物质的需求与欲望降到最低,同时还能让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保持着希望,有希望,人就会快乐,就能活下去!纪录片中那个磕长头的汉子,他的大笑,他的高呼,改变了我对藏人磕长头想当然的看法,原来支撑苦行的人的内心不止是对信仰的敬畏,还有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高原的贫瘠承载不了人类物欲的原罪,而佛教将这份原罪参破,并许以往生的希望。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虽是穷山,虽是恶水,却不出刁民。信仰的力量让这片土地的承载能力与人类的物欲达成平衡,让人能在这片土地上甘于平和的活下去。虽然,某种程度上这种平衡也是对生产力的制约,但却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整个社会体系崩溃的风险。由此引申,把一切现代文明硬塞给藏人都是对这种平衡的打破,触碰到信仰的根基却又无法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满足,冲突便成为必然,我想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些事。 信仰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关于苦行,在这连氧气都缺乏的高原之上,唯一用之不尽的,恐怕也只有漫长的时光,三步一等身,用躯体丈量土地,不存在‘赶时间’的概念,选择最慢的方式前往心中的圣地,即使也是最难的苦行,也能在漫长的时光中达成所愿! 三、众生相 爷孙:关于影片中出现的众生相,首先说,全片给爷孙三人的篇幅太多了,没办法,因为要考虑赞助商,但是老两口在生日时的热泪与爷爷向孙子诉说过往艰苦的岁月时,情绪的释放就像山谷倾泻而来的风,真挚而强烈。 藏香制作者与经院扫灰人:制作藏香的采药人与住在改造的公厕里的经院扫灰人是同一种信念的两种表达,当扫灰人被问及是否做过佛不高兴的事时,他连连回答没有,一定没有;而藏香制作者则连连的强调自己一定会有报应,一定会有的,即使他在采药时从不挖尽,他也坚持认为自己向上天索取了太多;他们坦诚的面对自己所行过的善与恶。 闭关禁语苦行三十年的两兄弟:如果你曾坚持每天在网上签到一次,你应该能明白这是多么的不容易。人相信了来生与往世,强大如时间也仿佛失去了力量,不止是三十年如一日,而是三十年如每分每秒!用不着去质疑这么做的必要性与意义,他们的苦行本身即是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 天葬台的守护人:影片解释了原始而血腥的天葬其实是一种妥协,对没有树木制作棺材板的妥协,对不忍破坏草地的妥协,对贫瘠高原的妥协,同时亦满足穷苦的人对灵魂回到天上的期望。守护人每天对仪式所需器物一丝不苟的擦拭,以及仪式进行时的仪式感,都表达着对逝者的尊重,以身饲鹫也并非对尸体一种亵渎;镜头里始终扑腾却不见尸体的鹰鹫翅膀,是对这样一个血腥仪式最好的呈现。 美国回来的姑娘:在我看来,这位有着一半藏族与一半美国血统的姑娘,她在影片中代表的,是一条出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某一个民族保持完全的传统与精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的,而这位会说藏语与英语的姑娘像是一道西藏与世界互相融合的桥梁,她的意义不止是建立一个牦牛绒围巾作坊,将传统的藏族工艺带到远方。 四、一些细节 1、不要过于在意MINI生硬的出现在这部名为《进藏》的纪录片中,相反,MINI能从自己品牌文化出发赞助这样一部制作水准的纪录片,是应该表扬的。 2、纪录片《轮回》开篇便是僧人们制作坛城,《进藏》在呈现制作坛城的方式上与《轮回》是相近的,虽然对比之下能感受到在节奏与画面上仍与国际顶级纪录片有一定差距,但这依旧足以代表国内纪录片制作水准的进步与导演的诚意。 3、我很喜欢听制作藏香的汉子说话,有点生硬却咬字清晰的汉语,满是质朴与真诚。 4、即使你如我一般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也无需追问不断不断重复的刻下六字真言的意义,除非,你还有别的方式,在一无所有的高原,挨过漫长的时光。 5、最后,我在想那些视进藏为最高挑战的人们,想给自己一些困难与挑战,以使自己跳出庸碌的生活,但又不想让风险超出可控的范围,心里明白进藏要不了命,更明白真正要命的又不敢尝试;于是只好在湖边、庙宇、尼玛堆旁,宣称自己得到救赎并感知到神灵!仿佛真的死过一次一样…… --------------------------------- 2017年11月8日更新一下 这是四年前写的,现在看来很生涩。 我现在就开MINI,也打算找机会开着小破车进藏。 短评里说MINI是骄奢二奶车的那个,呵呵...

 短评

能简单了解下五条路线一路上的故事,但是,再好的纪录片,都比不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双脚去走一走

5分钟前
  • attel
  • 推荐

可能拍这类主题的片很多了,个人不是很感冒。不过剪辑什么的很赞。可见中国纪录片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大环境和态度。

9分钟前
  • 枫桥夜泊
  • 推荐

所有的星全部给西藏的景色和家乡的人。Mini和城市人的感情和那里并不融合,显得太过浮华和表面。真正真挚的过垭口是的诵经,是认真的雕刻一块玛尼石,是一遍又不一编的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去往圣地的道路,是家乡里最普通人那纯洁的微笑,那微笑才是最让人感动的画面。

12分钟前
  • kindsos
  • 推荐

有幸在系里机房试调过原素材。。。无以言表

17分钟前
  • 弥西
  • 力荐

槽点太满了。。。能进看过的最烂名单了,嗯,我得弄个豆列,mark我心目中一分都不值的电影

20分钟前
  • 金魚
  • 很差

风景壮丽,人物令人感动,佛在心中。 (冯唐写的独白为其加分不少。)此等电影,用心,用诚意

25分钟前
  • Jarod|而已先生
  • 力荐

“因为苦难无处不在,生老病死都是苦难。”看到这些朝圣者,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27分钟前
  • スピカ
  • 还行

对于一个热爱藏区的人表示,开MINI进藏一点都不酷。。。。。。。

29分钟前
  • 小川
  • 较差

“一生当中有许多苦难,它存在于生老病死中,也存在于违反我们意识的许多事物之中,存在于我们没有满足的欲望之中。” — Sakyamuni

32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我一点都不关心进藏的艰难·····还有那8台mini.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原生态居民

34分钟前
  • 西北之境
  • 还行

作为广告 值得五星 作为纪录片 保留意见

37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力荐

做的一手大广告,解说词目测中学生写的

38分钟前
  • hnesir
  • 还行

如果西藏没有那地势护着,可能就要彻底变成第二个丽江了

40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我爱西藏的天,西藏的云,西藏瑰丽的风景,这一次,我独独会爱上这些虔诚的朝圣者的灵魂!

44分钟前
  • 叮叮满当当
  • 力荐

作为我最爱的车——Mini的广告,很真诚。作为我最想去的地方——西藏的纪录片,没深度。

45分钟前
  • 冯伊
  • 还行

老觉得这个所谓的纪录片像是一部电影,还是逗逼的!

50分钟前
  • 浩子菌
  • 还行

扣一星不是因为太多的植入广告,就是自己不喜欢这么不贴地气的纪录片而已。

54分钟前
  • 一团团
  • 推荐

生与死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罢了

56分钟前
  • 光年
  • 力荐

西藏。。看完之后又有点想再去了。。

60分钟前
  • 人人头。。
  • 推荐

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一定要去!!!MINI和土豆网拍的广告片儿 为了风景加一星!!!

1小时前
  • MM✌🏼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