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第三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窦文涛,马家辉,马未都,蒋方舟,李玫瑾,陈鲁豫,许子东,梁文道,韩庚,周轶君,蒋雯丽,李艾,汪海林,陈志武,潘采夫,张立宪,李小牧,马伯庸,史航,王珮瑜,王蒙

导演:苏雷

 剧照

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2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3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4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5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6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3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4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5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6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7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8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19圆桌派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1 20:09

详细剧情

  20180427 第二十四集 失恋:失恋是一种病?  20180424 第二十三集 跳槽:跳槽季 越跳越迷茫?  20180420 第二十二集 选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20180417 第二十一集 细节:魔鬼藏在细节里  20180413 第二十集 艺考:“你的梦想是什么?”  20180410 第十九集 低欲:小小的确定的幸福  20180406 第十八集 看戏:看门道与看热闹  20180403 第十七集 鲜肉:这是好词还是坏词?  20180330 第十六集 抄袭:侵权这事怎么断?  20180327 第十五集 求知:眼花缭乱知识控  20180323 第十四集 规则:你怎么理解规则?  20180320 第十三集 逆商:如何面对逆境?  20180316 第十二集 供养:谁养谁?亲密关系的背后  20180313 第十一集 烂片:怎样算烂?为何会烂?  20180309 第十集 成就:你有成就吗?  20180306 第九集 演员:演员是怎样一种生物?  20180302 第八集 怀旧:青春时光真的美吗?  20180227 第七集 母亲:你与妈妈的相处模式?  20180213 第六集 亲戚:过年需要亲戚吗?  20180209 第五集 佛系:你真的“无所谓吗”?  20180206 第四集 爱哭:何时你变得爱哭了?  20180202 第三集 渣男:如何一眼识别渣男?  20180130 第二集 界限:社交时代有没有男女之防?  20180126 第一集 人设:粉丝时代 人设属于谁?

 长篇影评

 1 ) 年龄之于女性

鲁豫这期蛮好,她看文涛的那种别扭劲儿我特别能理解:欣赏,但为了自我保护又敬而远之。自我认知较低,又觉得自己水平其实不错,眼神里的自抑和自矜都看得到。

蒋方舟的几期不太好,首先蹦新词儿阻碍了讨论的深入,其次蒋给人一种自己虚着却还要自嘲的感觉,而自嘲是要极度自信才能做到自然的。蒋还是年轻了些。

锵锵里的女性,多数是到了四十以上,才能把自己放到恰当的位置和男嘉宾气定神闲地交谈,自然地展示自己的学识——这其实是很难的。

身在被社会设定好的性别角色里,如何巧妙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尤其是在男性话语场域中扮演好一个所谓女性知识分子的角色,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经验。

罗大佑说,年龄对女性的魅力非常重要,四十岁以后的女人最美。这我深以为然。

 2 ) 【细节】

《圆桌派》第三季某期聊“细节”,史航:“我个人觉得,首先得看你对人世间的态度,如果你对人世间够悲观,那么关注细节都是触底反弹,看到的都是好消息;如果你对人世间够乐观,细节放大一切一定是处处打折扣;所以我觉得凡事先悲观到底,然后尽情地放大细节,总有好消息。”听上去挺拗口的,还不太好理解。

年轻时总是敏感的,所谓“悲春伤秋,竹碧松翠梅为洁”。随着年龄渐长,感觉自己慢慢的脱敏了,不常做小儿女之态。这时节目中有人提了个问题:生活中哪个细节让你感觉到对方的爱?第一时间跳出来的细节就是,只要和他同行,如果前面有台阶,不管你是否看见,他定会用身体挡一下做为提醒。我不知道这算不算爱,但它让我觉得温暖。

网上有不少测试男士对女士是否真心的鸡汤文,对照一下挺有趣的。比如:

1、他对你是否足够热情

说 当他真心在乎你的时候,他就会对你表露出极其热情主动的一面。一方面,他会想要和你产生更多情感上的碰撞和交流。另一方面,他也会想要给予你更多美好的祝愿和温馨的问候。

年轻的时候也许是,但人到中年,特别因工作关系常年聚少离多,热情可能更多被牵挂替代了。

记得他在西安我在广州那几年,每天一小时的电话粥也是煲过的。而前段时间,因疫情将近三个月没有见面,虽然有微信联系,却没有通过一次电话,很奇怪吧。大概我们知道哪怕听不到彼此的声音,也能体会到有他在的踏实,这也许就是用时间打磨出来的信任吧。

2、他是否愿意为你付出

说 判断一个男人是否真的爱你,就看他是否对你足够慷慨大方,是否愿意主动为你付出。

当初他在深圳我在长沙,第一次去探亲,为了做好接待他向战友借了钱,请人吃饭也是亲自操刀,因为去不起饭店。宴请次数之频繁可为我今生之最,大概计算了一下,30天我俩单独进餐的次数(包括早餐)不超过11餐,除了部分战友的回请,大部分都是他在请客。以至于脑子里总出现某小品的桥段,陈佩斯扮演一位刚卖完粮的农民,回村的路上,见到其他村民必说的一句话就是:“到我家喝酒去吧!”

现在基本是别人请他吃饭,出席人与饭局都颇见档次。我不善应酬,敬酒、夹菜、言不由衷地说话,山珍海味也不觉鲜,还耗费精神,就借故很少参加了,反而觉得青菜豆腐的家常菜更温情。

能为你付出物质就是真心的爱了?恐怕不够,于是就有常说的那句:最长情的告白就是陪伴。我现在缺的不是告白,是陪伴。即使我们看不到一起,说不到一处,你看你的电视,我修我的花草,互不打扰,在要你在,就很美好。

🌧🌧🌧

 3 ) 对女艺人特别苛刻是为什么

有这么一大波儿人

ta们在十三邀喷批评蒋方舟

看见李诞就觉着黑尾酱不好

ta们觉着鲁豫没文化

林志玲太假

大s是作死冠军

为数不多没有差评的女艺人

是黄磊夫人这种隐形人

连国民妈妈胡珂都有可能被喷没有自我

对女性公共人物特别苛刻是为什么呢

蔡澜老先生在十三邀里说

我十几岁搞大了那个姑娘的肚子

她想让我负责

我怎么可能负责呢

于是去外地工作

渣吧?

渣得坦荡荡

没激起多少水花

你换个女性说这句话试试

所以啊

蒋方舟同学如果有一天刷到

批评你的高票评论

不要太难过

 4 ) (更新中)圆桌派第三季 Point 整理

(集数按个人喜好程度至下排序)

🌟🌟🌟🌟🌟

No.22 选书:读什么书成什么人

嘉宾:张立宪 梁文道 蒋方舟

:人对失去的敏感远远大于得到。(6‘00)

:成功学并不能让你成功,但能让你兴奋。但这种兴奋时效性很短,需要反复摄入。(9’05)

:书不存在价值高低,不同书有不同理由。(16‘20)

:如果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以后,变得越来越有心理优越感,那书不就白读了嘛?(17’25)

:读书越来越趋向于短线投资。(18‘20)

:去读商学院其实是学一种语言。(22’35)

:有些书之所以畅销,恰恰是因为它换了一种语言去讲你已经知道的事儿。(23‘50)

:读书由寻找个性转向寻找共性。(25‘15)

:读书的勾连。(25’30)

:读书的能力是会下降的。(38’15)

:目的性颤抖。(43‘40)

:(阿多诺)我没有休闲,正常人不需要休闲。工作休闲的二分法是现代创造。(47’50)

圆桌派第一季 Point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90154?dt_dapp=1

圆桌派第二季 Point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82298?dt_dapp=1

圆桌派第四季 Point

//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295123?dt_dapp=1

 5 ) 观看《圆桌派》第三季所得

《佛系》徐子东教授说:“年轻一代在虚幻世界里获得真实的快乐。”窦文涛:“佛系反映了价值观的混乱。”窦文涛又说,丰子恺评价李叔同(弘一法师)是可敬不可学,是人生欲极强的人,衣食满足不够,要在艺术和美中追求满足,更在宇宙人生真相上追求满足。评论烂片那一期真棒,尽是干货,窦文涛提出我们都是是是而非地活着,身份为编剧的嘉宾指出现代主义是反商业的,而后现代主义则是高度与商业结合。

另外一期《供养》中经济学教授说中国古代妻女是可以兑现的理财产品。

《抄袭》中蒋方舟说,我们有一种心态为弱者找理由、为成功者辩护,模糊了善恶。

《看戏》中梁文道老师说,当下只有消费,没有嗜好;嗜好是自己喜欢也动手做尝试。

《艺考》中蒋方舟说胡迁是我们这个社会大多为结构性矛盾中没有施暴者的受害者。我们的社会对小有才华者最残一方面开始脱离庸众的生活,追求艺术;另一方面他们的才华不足以支撑他们的梦想。

《细节》中窦文涛说,周星驰电影反映的是低层之怒;又说作家是靠细节吃饭的。

《选书》中老六说的结构性矛盾大概与知识茧房一样。

《跳槽》中老六提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想脱离体制自主创业者的“四大枷锁”,即户口、职称、干部身份和编制。又说到职场新人几个坎或坑,如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被成功学毒害和痴迷游戏认为人生可以重来的心态。

 6 ) 打算记录

自己的心境变了,也觉得这一季的《圆桌派》不错,越做越好了。以前对“人情练达即文章”没什么感觉,这两年有了深刻感受,加上一群各个领域不错的人有主题的聊天,真的蛮下饭,遂打算记录。

第二集 界限

1、“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没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说的真好,民间智慧的高度提炼呐~

2、“性识无定”也特别好,人可不就是这样嘛,对“难得糊涂”这种话也有了新的认识:小时候觉得这话忒虚伪,给人找借口;近两年充分意识到水至清则无鱼,今天听到文涛引用这个词,忽然开朗;就算不断修炼,人在不同情境不同时期真的有很多可能,这世上唯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不变,宇宙是这样,人也是这样。

3、瓜田李下的避嫌,是人生修养。马爷的智慧和通透是不是岁月+自我意识赋予的?所以年轻时候的出轨可能是老年伴侣的青春笑话。而蒋方舟很敢说,哪怕不认同,却也能看到这个小姑娘自身积累带来的很多闪光点,尤其是年轻的视角还是很多启发的。

 短评

蒋不是刷屏中的知识浅薄,可能只是没有这些长者的见识以及圆滑,话说真是喜欢漫谈细讲的马爷!

4分钟前
  • 3Day
  • 推荐

未解之谜:窦文涛有几个前女友?蒋方舟有几个前男友?

6分钟前
  • SheliaLiu
  • 推荐

2界限(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 风物长宜放眼量)、3渣男(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这集建议菇凉们一定看看、4哭(鲁豫,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苏小妹)、5佛系、11烂片(汪海林,“包饺子喂猪”,这集里面讲了一些大陆电视剧桌子下的事情)、16抄袭(网络和影视剧居然有抄袭工具,还有“洗稿”,网络中甄别内容真的好重要,因为时间浪费不起)、18京剧(瑜老板王珮瑜,票友是什么)、21细节(史航,经典电影翻拍,这集文字工作者看可能会更有感觉)、22(六哥张立宪,机场等候滞留每增加10min零售收入增加16%, 成功学最大的特点是不管用,但能让你兴奋,但兴奋不持久,所以隔三差五得再吸哈哈哈 )、24失恋(李玫瑾,恋爱是一类人,结婚是一个人)

9分钟前
  • WIKI魏
  • 推荐

夫妻、情人、知己三种功能应是分开的,要何其幸运,才可能在一人身上实现。/你要知道真相吗?知道的话应付的了吗?/身体契合不能试,会回不来。/最不缺是愚蠢学愚蠢。/有种内心软弱的渣,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到了年纪,性欲高涨感情充沛。/现在婚姻为什么不稳定?男的不缺性,女的不缺钱。

13分钟前
  • Lan~die
  • 力荐

啧啧啧,窦文涛这两把刷子刷刷刷的。

16分钟前
  • 狗富贵
  • 推荐

假和尚梁道长,酸教授许老师,瞎主持窦话唠。

20分钟前
  • 白袍马超
  • 力荐

锵锵四人行,圆桌麻将局。色情直男癌的窦文涛比其他假正经的主持人有意思的多,插科打诨,却又有话题主线。大爱“看理想”系列,首期还是熟悉的四人组。2017确实是人设崩塌之年,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利益至上的时代,魔幻现实。

23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力荐

我始终崇尚言语的知识化和深刻化,渴望在深度交谈中窥见灵魂深处不自知的狭隘与局限,所以大量时间阅读看影旅行交友,可还是会被自我束缚。像马家辉提到伍迪艾伦曾引用过的句子:我绝不会加入有像我这样会员的俱乐部。我们总下意识自卑,却又在潜意识里自大,以至于无法权衡。交谈也许是一种出路。

24分钟前
  • 莱克尔博德
  • 推荐

蒋方舟少些来吧,和这些人一起聊天会凸显你的浅薄。

28分钟前
  • 废物青年
  • 推荐

可能是锵锵三人行停播之后,最适合当打扫房间背景音的节目...

33分钟前
  • 齐齐齐
  • 还行

首期马未都马家辉蒋方舟聊“人设”,搞不清弹幕里抨击蒋方舟的是什么心态,小姑娘跟仨大佬唠嗑论思路观点陈述都没有问题,路人一个劲儿在哪里自我高潮。

37分钟前
  • 推荐

这季最好的是李玫瑾那集,从鲁豫开始不知道是不是没话题可谈了,豆瓣评分太高了,8分以上差不多,9分有点过高了。

38分钟前
  • H
  • 还行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圆桌派第三季第二集

39分钟前
  • 睡眠永远不足
  • 力荐

难以想象生活里要是少了窦文涛蒋方舟许知远高晓松梁文道...这些敢于分享毫不拿捏的知识分子,我们想要碰触马东口中那5%的领域会有多艰难。

43分钟前
  • 孔乙乙
  • 力荐

窦文涛:“总攻啊,就是有攻击性的人。”(´▽`)

46分钟前
  • 鲁镇周可儿
  • 力荐

李玫瑾老师太厉害了,希望多请李老师过来

50分钟前
  • 四哥这名字不错
  • 力荐

依旧满分。方舟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她的水平是超出同年人一大截的 但是她又是一个年龄比较合适的熟悉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在干什么怎么想的年轻人。再说 大家去聊一个新鲜的观点才有意思。

51分钟前
  • VVinivv
  • 力荐

佛系那期很好看

53分钟前
  • yezzi
  • 推荐

只看了韩庚这一期,情商简直不要太低…

57分钟前
  • 还行

四人圆桌依旧在,不见当年三人行。即使是三季最妥协的一季,但依然能从嬉笑怒骂、欲说还休之中感受到锵锵的锋芒。“我这辈子做过的节目被人记住的只有一两个,可实际我做过一百个,其他99个都是失败的,我这个人很次很差吗?我发现了这一两个节目的共同点——自编自导自演自剪,从头到尾我控制全程。”

59分钟前
  • 小江湖骗子林羽竹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