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泰国剧泰国2021

主演:克里特·安努艾德奇康,普提蓬·阿萨拉塔纳功,纳特·奇查理

导演:托萨风·利安堂,纳卢拜·库诺

 剧照

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2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3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4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5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6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3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4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5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6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7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8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19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21:02

详细剧情

继续Teh和Oh-aew的故事,他们会发生什么故事?他们对彼此会有什么感觉?

 长篇影评

 1 ) 放大镜追剧:导演都用了哪些暗示手法【01】持续更新ing

第一季://movie.douban.com/review/12973387/?dt_dapp=1【已完结】

第一集:

1.这里第一季中有埋伏笔,可能德会考虑复读,但是看这里的学校名字,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第二志愿

2.一家人拥抱的镜头也是从三人的近景到远景的,配乐不知道大家听出来了没有,是第一季里面,他俩和好的一起骑摩托那一段音乐,不过这一段音乐就换了节奏,比较舒缓,第一季一直害怕被妈妈知道,怕他不接受,这里用这个曲子也是暗示一家人从心底里接受和好

3.妈妈好像一直比较的迷信,比如第一季里面的迈左脚,这里把符文放在枕头底下辟邪,然后两个人在海洋馆的镜头,如梦如幻,一边告诉大家妈妈接受了,另一边两个人站的地方又是一个佛像被沉入水底。还记得第一季的时候拍了很多寺庙的镜头,这个镜头就很有深意,而在印度把佛像放进水里有祈求风调雨顺的意思,(佛教本身就是印度传入国内的)而且周公解梦中提到,梦见佛像在水里有误会化解重归于好的意思,不得不说导演真的很会

4.这一段亲吻两个人的眼波流转,气氛升温开始,原先的路人嘈杂的背景声一下子戛然而止,两个人的眼里只有对方再也听不见任何声音,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两个人从屏住呼吸的试探靠近,到动情拥吻,慢慢的背景音乐才一点点起来,一段非常优美舒缓的和弦,有点像第一季的时候两个人摸胸那一段一样(这段纯音乐在国内音乐app没有上线,可以去Naodao Bangkok官方账号听)然后剧情开头的时候就买套的问题侧面写了他俩已经do了不止一次了,但是镜头却只着重拍了这个亲吻镜头,还记得他俩的初吻也是在海洋里的,这里就不在水里了,是暗示两个人的情侣关系目前已经在台面上,被接受了

5.这里两个人在街道谈起双方在演艺事业的心愿,准确提到了是我们一起走到那一天,这里我觉得应该不只是说的德和欧儿的心愿,更是bkpp他俩的心愿

6.追剧的时候看到黑暗中的玫瑰花这一段我就猜到了,德肯定会用这个伎俩来撩欧儿的,果不其然后面确实是,德看到玫瑰花这段有一段节奏慢慢向上的钢琴声,后面欧儿看到台上的德的时候却用了另一段音乐,就是他俩在海洋馆亲吻那个bgm,后面导演应该会在每一次他俩感情升温的时候都会放这段浪漫的曲子,浪漫轻快的和弦来表达两个人心贴心的状态

7.他俩的吵架的伏笔已经埋好了,欧儿本身是一个内心比较纤细敏感需要陪伴的人,在新的环境里,交朋友这一块欧儿属于慢热的类型,但是他主动邀请女同学吃饭,还打给以前的好友,还有主动的打招呼,努力积极融入社交圈,又给妈妈打电话,但是还是想家,需要陪伴,德在追求自己事业的同时如果忽视了这一段,后面肯定会有吵架的

8.这个Q一定是个弯的,他是主动介绍自己把欧儿拉入自己的朋友圈的,欧儿哭的时候,也是他第一个安慰,然后给欧儿弄冰沙,偷看欧儿,还非常心机的把涂了指甲油的手放在了欧儿的腿上

8.这里双方的新朋友登场对欧儿的名字发表了看法,但是这里德朋友提到欧儿的名字怪怪的,德没有出面解释,欧儿就很尴尬的撇嘴,然后德就直接转移话题给欧儿介绍学长学姐们了

9.这里可能大家没有看懂,这是欧儿第二次在黑暗中睁开眼睛,看场景应该是他一直在等德,有椅子有舞台,然后那束花就被带到了派对上

10.这里说第三次睁开眼睛,是在派对上,但是伏笔已经出来了他睁开眼睛之后迎面走来了一个人就是Q,(情敌来了,德自求多福吧)这里两段睁开眼导演把他放在一起讲,就是要刻画欧儿寂寞失落的心情,两次失落叠加之后的效果是双倍的,这种缺少陪伴然后又有人趁虚而入,两个人后面肯定是要吵一架的

【第二集】

1.这里开头特地写了德在学习表演时候的喜欢,热爱,反衬后面的欧儿的不自在不愉快

2.这里欧儿总是去Q家里,拒绝饮酒这里其实还说不上有多不愉快,但是后面他们提到说是明星随便就几十万轻轻松松,剧情有提到金学姐多次面试都不过,然后加上这是德自己喜欢的热爱的事业,被人嗤之以鼻他是直接刚回去了,但是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德跟这群人是没办法共处的,三观不同,伏笔

3.纹身算是两个人争吵的第一部曲,虽然最后德当场表示接受,但是实际上他是很担心欧儿可能学坏了,后面肯定还有争执

4.这一段表演练习,刻意单独拿出来,是为了后面的导演的挑刺和两个人做伏笔的,后面老师对于这段表演的点评也是跟前面德的如鱼得水相互反衬,他俩在表演里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欧儿是不自在的

5.这里欧儿的眼神其实有点身在心不在,他其实对于表演没有太多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看德的表演,他更多的是以一个陪伴者的身份,对比后面他在广告课上的窃喜,状态差很多

6.这里就是我前面说的,伏笔闭环

7.这又是伏笔,这里是埋下了一个种子,后面跟德的争吵中会再说

8.选择在浴室拍这段,其实这是一次相互坦白心事的过程,是没有遮掩需要剖白的一段戏,从欧儿大大方方的说出自己因为女气被拒绝,想换专业,这个都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是欧儿自我的一种赤罗展露

9.吵架干嘛非要cue第三个人呢?这里又继续伏笔了,金姐躺枪(吵架错误示范,请广大直男朋友千万不要学)

10.这段的音乐原本是循环没有起伏的,是从欧儿坦白自己已经去旁听开始戛然而止,德是惊讶没有跟自己商量擅自决定,没有告诉自己

11.这里这个语气就是非常瞧不起那帮人,也觉得那帮人把欧儿带坏了,前面就埋下的伏笔,这里闭环了

12.这里德提出自己的质问,就是觉得欧儿擅自决定没有告诉自己,欧儿问出以后又道歉两个人又稀里糊涂的,德说大不了再回来他是就觉得欧儿又三分钟热度,根本没觉得他会好好学,只是因为跟着那帮人学而已,但是他还是妥协了,第二次吵架告一段落,其实他俩之间的问题根本没有摊开来,两次矛盾都没有彻底爆发,后面肯定是要有一次真正爆发才能解决的

13.这里回应第一集德两个人许愿的伏笔,欧儿却中途退出了,德心里的气球是越来越大了

14.这里把德生气的点列出来了,面试被拒,发消息给欧儿还不理,说是学习广告实际上在玩儿,迟到,加上这段时间的妥协,累计起来的气球突然就被拓普这句话戳破了

15.这里德讲话真的超难听的,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留的,说完这段是我也忍不了

16.这里德音乐也是从欧儿说完就戛然而止的,但是这就是回应之前的伏笔,看到德抱了金姐,又吵架的时候拿金姐做对比,欧儿确实是吃醋的,顺嘴就说出来了

17.其实这里德也是吃醋才说这些话的,因为欧儿三分钟热度习惯了,他以为欧儿喜欢自己也是三分钟热度,认识了新朋友对自己的注意力就少了,改变了很多,他直接说不喜欢跟那群人鬼混,其实从这个层面来说两个人对于另一半忽视冷落自己有不同的反应,欧儿选择自我消化,给自己找新的朋友认识新的人接触新鲜事物转移注意力,德就不同,他是直接把矛盾点丢给欧儿的,体现了他的幼稚和占有欲

18.这里两个人话赶话吵架的时候,背景音乐有越来越重的钢琴声,到三个敲击的音,调越来越高,体现的是人物心理的心跳越来越重,用这样越来越高的三个音提现欧儿的问题之后期待回答和害怕回答的两个心理

19.特意拍了德跟柴的对话,和这个领带。后面应该会有两个人毕业的闭环,这里应该是个伏笔

20.关于金姐去做空姐的原因其实在前面已经有提到了,现实跟理想就是有差距的

20.这里问金姐什么时候做的决定,其实在前面浴缸的时候,德也问过欧儿什么时候决定是去广告的,德同时回忆了两个人,就是在他眼里只有自己的被抛弃背叛的,他要一个人孤独的走这条路

21.这里柴打过电话,联系不上,但是前面柴跟欧儿已经留了联系方式互粉了,所以这里是柴通知欧儿的

22.这是德第一次正面的道歉,没有别扭了,之前第一季的时候他俩每次吵架,德想和好的时候都是问要不要补课,说明德也是在成长的

23.其实德在某些方面真的还挺孩子气的,他即使是懂得道理,他还是要闹一场,他就是觉得自己是被抛下的那个

24.德的内心世界比欧儿还要敏感,他对于这份感情的看重比他自己以为的还要深的多

25.这里为什么是两个人都要发誓对另一半的爱从始至终都没有变,一如从前,欧儿就泪崩流泪了呢?还记得前面他俩吵架的原因吗?德说欧儿变了很多,是欧儿问是不是自己变了就不喜欢自己了?德回答的是可能吧,所以对于欧儿来说,他也很害怕德不再喜欢自己,两个人对于爱不会改变做出了承诺誓言

26.还记得第一集他俩第一次提到关于爱不爱的话题,经过第二集吵架,他们相互承诺会永远爱,但是新的预告却丢出一个问题【爱真的不会变吗?】感觉是个伏笔,最后两个人在月亮下和好拥抱这段音乐也很美,但是没找到是个什么曲子

(持续更新🆕)

 2 ) 社会的进步,不是以腐,而是以爱,

我感觉以爱2才是生活,不是腐剧,这是一种进步,

一直以来拍腐剧都是因为拍摄而拍摄,为了收视率而腐,但不是因为爱情,

也许我们不懂夫夫之间的爱,当然也因为收视率,所以很多导演都是以腐出发点而拍,

就这3集的以爱,至少我感觉到了进步,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这个时代进步

也许这才是导演的初心----是真正的以爱,而不是腐

他以夫夫之间的生活学业,为切入点,展开的夫夫之间的摩擦,

裂痕,成长....这才是生活,这才是真正的尊重现实生活中夫夫,

夫夫群体始终是网络,在抖音,在腐剧,在电视剧中,而没有真是的落实到生活中

我们大众的很多观点也许有爱,但更多因为不了解,而夫夫的生活却没有导演去拍,因为资本,因为收视率,因为诸多原因,但是以爱2展开到面前,以生活、以爱情、以理想、层层递进,

这才是尊重现实中夫夫,尊重不同群体表达爱的方式,我不是夫夫,我总是在想,夫夫

在看到导演拍的很多腐剧,会不会亲切的问候导演的十八代,总以腐为卖点,你觉得现实中夫夫不会友好的问候导演吗

夫夫的取向很多是天生的,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希望社会更多的接纳,包容,理解,

甚至是法律的承认保护,而我们现实中的夫夫,对腐剧更多的问候和问号,难道夫夫没有真正的爱吗

夫夫生活天天都是腐吗,以爱2的切入点是夫夫的生活,也许会让生活中的夫夫欣慰一点,现实不能实现的,至少在影视剧中有导演以爱的切入点去展开夫夫之间的生活,在才是现实中的夫夫的生活,在才是人现实中的生活。

 3 ) 2.0版的德与欧:梦想之下的追逐在生活中试炼(仅讨论前两集,第三集被气得不行)

这篇不会再更,第三集断崖式下跌,已不想跟在这篇后面写,已经单独开了一篇来吐槽:)

//movie.douban.com/review/13604802/

PS:发现多篇影评不能打不同的分数,其实前两集我个人觉得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改不了分数。。。

==================================================================

在进如第一部之前,先来回顾下第一部的故事。以爱1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德与欧的感情,同性之爱的萌发以及这个过程里的种种纠结和最终的正视自我,这是以爱1最为打动人的部分。

而上述这些大背景正是至于高考前,补习是德与欧感情升温的契机,他们当下面临的问题是一致的,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相对单一的——那就是考上目标的学校。而对于这个目标,德与欧已经展露出了不一致的态度。

对于未来,德的目标感更坚定,行动力也非常强,他从没有对于未来的选择有过迟疑,是理想至上的人;而欧则在做演员和继承家族产业学工商管理中有些徘徊,虽然是IG达人,但欧的性格里有着细腻的、且不自信的一面,而不自信和他是网红这点并不冲突。

第一部的最后一幕,成为大学生的德与欧来到了曼谷。就像是游戏关卡的下一篇章预告,在上一关卡里两人双双打败了大BOSS(高考),也结成了partner,要一起开启接下来的闯关。

新的篇章,故事和大BOSS自然不会雷同,场景切换,画风变化,自然会有人“水土不服”。实话实话,在第二部播出之前,我并没有抱着多大的期待,怕期待落空。实际播出后,反而超出一开始的预期,看完目前出的前两集,有好几段细腻的情绪捕捉很戳中我,代入德或者欧,也很能让人共情。新导演因为自身有从外省去到曼谷的经历,捕捉和还原了一些很细小却也很重要的情绪波动。比如第一集欧融入新环境的迟缓,比如第二集里对于自己喜好的重新定义等。

也有一些我自己站在上帝视角,觉得可以拍得更好的地方。比如我觉得妈妈的理解和接纳可以穿插在故事里展现过程,或者以番外篇的形式展现,会让妈妈在第一集录音的那段话更有力量;第二季时间跨度太大也是不少人有微词的地方。时间流逝的展现形式都通过打字幕的形式展现,确实有些单一,衔接上稍显有点生硬。从矛盾展现上,一集一年,我倒是能理解这个安排,很多矛盾也确实是在时间的流逝中积累和爆发的。挑刺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从两集的故事里,我仍旧觉得瑕不掩瑜,是个好故事。

以爱2的重心并不在拍德和欧成为情侣后的甜蜜大学生活,它有更大的企图心。之前看一本讲编剧的书籍《救猫咪》,里面把故事类型归结为了十种。其中一种叫做“变迁仪式”型(rites of passage)——所有关于生活变迁的,都属于这类,以爱2就属于这种。

“变迁仪式”型是关于痛苦和折磨的故事,而通常都因为“生活”这个外部力量而产生。这个类型跟我们所做的选择相关,但攻击我们的“鬼怪”通常是无形的、模糊的、无法轻易处理的,因为我们无法形容它。

第一部的心动、暧昧和感情里令人着迷的推拉,亦或是纠结与痛苦,带来这种情绪的是自己。而第二部的很多困境来自于外力,明明依然喜欢对方,明明对方也没有做错什么,但确还是觉得寂寞、无助和无力呢。

书本里给出了故事的走向:

在优秀的“变迁仪式”故事中,只有经历能够带来解决方案。

在急着下结论说这不是我认识的德和欧之前,在先入为主地带着审判的情绪去评判之前,不如先沉浸在故事里,和德欧一起经历他们的大学生活,看看经历这些后的,成为2.0后的德与欧。

==========================我是进入正题的分割线===============================

先从5.20发布的番外篇开始说起。

在承上启下的番外篇里,高考完的暑假也即将结束。德和欧儿故地重游,想把普吉岛属于二人的秘密花园印在脑里。然而曾经的补习班变成了私宅、无人海滩也熙熙攘攘,一切都在变化,就像是那句签语所言:所爱之物,皆有散时。这让即将启程去曼谷的欧儿不免感伤……

新旧交接的时刻,变化让人神往也让人感伤

第二部就在这个铺垫下开启。

看完第二部第一集,再回来看这个番外,更觉得这个番外的必要性以及感叹Nadao宣传的用心,番外就像是黄昏时刻的界限,普吉岛是阳光普照的热烈与单纯,而曼谷是容纳更多复杂与不确定的深邃。一脉相承却也充满变化,甚至是困境。从第二部第一集的走向来看,第二部的故事就是要解决这些“困境”——有关德与欧自身成长的困境,也更有作为恋人相处的两人要去斩除的荆棘。

====================下面从以下几点来说说看完第一集的感受=======================

1.母亲的认可,人前的爱意表达

第二部还没播之前,在猜想后续剧时,会想妈妈这方面对于两人关系的阻力会不会是德与欧要面临的大难题。然后第一集播出的前15分钟里,这个“难题”就被化解了。而解开这个结的人就是妈妈本人。

这么快速的解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意料之外在于,一开始设想应该会有妈妈发现德欧关系的一个契机,再结合前面两人相处的铺垫,再借由哥哥中间的协助,最后拨云见日。而这里省略了这些过程。(个人意见如果能有个番外篇作为补充可能更能强化妈妈后面说的话的力量)

从小就很在意妈妈肯定和表扬的德,在他和欧儿的关系上居然得到了妈妈的肯定,这带来的力量是巨大的。于是也就顺理成章的有了第一集的华点之一,海洋馆那段人前的KISS。

这段非常动容

看到欧儿有些惊讶地说这么多人呢,而德抛下以往的害羞和顾虑,说着那又怎么,这段屏幕前的我不由自主得跟着感动。从第一部看过来,人前的爱意表达,是经历了这么多才得来的。如今的两人已无需在无人的海里,可以像普通情侣一样,在陆地之上,在人群中,牵起所爱之人的手。

基于这个篇幅的取舍,第二部的重心也从第一部聚焦在同性感情的认知上转移到作为恋人的两人相处的问题上。而比起“在一起”要经历的磨难,“在一起后”的生活所要面临的问题也并不会变少,甚至更多

2.【逐梦】的德

有了母亲的祝福,有体贴的欧儿相伴,来到曼谷的德,目标直指一个:做演员。

面对改变,一个是往前看,一个是往回看

这是德从小的梦想, 从在电视上见到永健那刻起,就从未停止过。而德又是努力家,认定的事情就会全力以赴去做,不管是之前学习中文,还是进入大学后第一天就去戏剧社报道。相比于欧儿,对于曼谷,德反而更适应,也更早地融入到了新的环境里。德比欧对于上大学更期待,某种程度上也更有方向感,曼谷代表着更大的舞台,而这舞台充满着未知让他去探究和学习。

这个阶段的德,可能最大的困扰就是陪伴欧的时间少了,对于这个他也是充满内疚的,就像是舞台剧结束,他本以为可以回归常规的生活,这种有倒计时的忙碌他也是以此为目标而努力的,而当后续被告知还要继续为此奔忙时,他也是优先在梦想和欧儿中选择的欧儿。

3.【思乡】的欧

欧儿这边的“困境”对比德更为多些,也让人不经回忆起离开家乡奔赴陌生城市学习的自己。开篇里,欧儿为要离开普吉岛而不安,普吉岛有父母,有熟悉的伙伴,有与他同名的当地小吃,有他从小看到大已经是“知己”的大海。来到曼谷的欧儿并没有那么顺利的融入环境,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曼谷本地人,早已有了熟识的伙伴;普吉岛的小伙伴也在忙着融入新环境;也并非没有努力去结实,只是结果并非如人意。

而体贴的欧儿,看到德已经被社团的活动折腾的筋疲力尽,也不愿去把自己的思乡情绪和他说,让他还要再为此分心。虽然很心疼德,不让他再为了陪自己绕远路上学,但回到公寓,看到空空的房子,还是免不了有些心绪翻腾。

欧儿的这段,看得人心有戚戚焉,是我个人觉得第一集的一个小惊喜。可以这么细腻的还原离开家乡,努力融入新环境的这个不令人舒适、甚至是困难的过程,有点没令人想到会去捕捉且还原这个情绪。这里有两个对比:

一个是坐在阳台的欧儿看着曼谷的夜晚,脑内却闪过普吉岛太阳下的海;另一个对比则是本级的另外一个华点,闭眼倒数十秒在睁眼,一次是看到德在和他挥手,另一次睁开眼时已空无一人,随后而来的是Q。同一个动作,却是两种不同的心境,这段不经想到《人来人往》的歌词:

闭上双眼我最挂念谁,眼睛睁开身边竟是谁
PP这段情绪传达得很好

PS:看到第一集不少人讨论的点聚集在欧儿的人设上,觉得欧儿“崩人设”,太过恋爱脑。我不这么认为,思念家乡和寂寞的情绪交织,这种对外界环境的敏感和心思的细腻不正是第一部欧儿性格的延伸么?

关于做演员的梦想,比起德,欧儿更显得不确定一点,从第一部其实也能看出。看到德如此坚定梦想为此努力,欧为其高兴,也不由地会反问自己,进而迷茫。

而欧儿的寂寞,更是人之常情,谁又不想和所爱之人天天在一起呢?如果不感到寂寞,一切如常,反而不贴合那个年龄段刚步入恋爱的人。而剧里的设定,德这种忙碌状态已经持续了1个月,可不是2、3天,两人都以这1个月为目标在努力着,克制着。终于以为要刑满释放,又被临时宣告还得继续。这种感受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其中的苦涩和失落不可概述,而欧还是好脾气的、体谅的。就这样还要被扣上“恋爱脑”,真·恋爱脑的人都要控诉降低这个词的标准。我们不能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欧儿,他已经做得很好。

疯狂心动的一段

第一集已埋下了矛盾的雷,第一部明朗了关系,第二部则要稳固这段关系。而稳固的路上,还需要经历很多试炼。看完第一集,一开始有些紧张和不确定的心反而安稳了下来,该铺垫的情节和人物出场后,故事节奏也张弛有度了起来,那么下一个试炼又会是什么呢?

==============================我是第二集的分割线=============================

如果说第一集的主旨是讲述对于新环境两人步调的不一致。那第二集就开始就是直指梦想本身,本集讨论的重点有两个。以下从这两个点来说。

1.曾经为之奋斗的梦,长大后还能继续么?

这集的主视角从第一集的欧又切回到了德身上。步入大二的他们,开始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表演,德完全沉浸其中,支持德一往无前的,除了自身对于表演的爱,他还有两个精神上的寄托在支撑。一个是欧,欧是恋人也是前进路上的伙伴,德的梦想和期盼的将来里,欧都是他一起;而另一个支撑,则是偶像的力量。德的社团朋友里,试镜屡战屡败,但依然不断传递热情和力量给学弟学妹的金学姐,德将其视作偶像。这里我认为,金学姐除了是德的偶像,某种程度上,德也觉得自己和金学姐是一路人。

而这集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摧毁德的精神寄托。

首先是欧儿这边。欧说自己要转系,对于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浴室那场戏,BK那种震惊、愠怒,但理性又觉得欧没错的情绪,传达的非常好。小时候的德与欧,因为欧演了永健,而产生了隔阂;而这个隔阂又因为高考两人上补习班而解除。德知道欧对于将来有选择有不确定,但还是一直鼓励他,到欧自己考上大学,站在德的视角里,他可能已经觉得欧很坚定了才对。

而金学姐那边,毕业的金学姐选择了做空姐。那个在德眼里非常坚定的、热爱表演的金学姐居然放弃”了表演,在德看来,这是一种“背叛”。

德的两盏指路灯一盏接一盏地暗了,一直往前冲的那条路突然黑了,此刻的德有点不知往哪去。

后面天台那段是本集我最喜欢的地方。看有人在吐槽说天台那段两人发型很丑,也被拍得很丑。是没错,但我反而觉得这种狼狈感很贴合当下的情绪。这里也点题了第二部的名字。

2.如果我不再是原来的我,你还会爱我么?

欧这边,在德可能没有留意的地方里,欧也在经历着自己的成长。前面说到欧并非是一个有自信的人,这里主要指在学业和专业上。第一部里欧爸曾经说过“像你这样的人,怎么能考上传媒。”欧爸出现的次数不多,而这一句也能窥看到欧爸对于欧的教育风格。

不自信的人,如果遭受到别人言语的打压,受到的伤害是更大的。第二集无论是欧上表演课还是去试镜,都能感觉到不轻松的氛围。欧在这个氛围里是紧绷的、不快乐的。试镜那段,被人质疑你可以更男子气概一点么?第一部里已经展露过欧对于性别的认知、对于性向的挣扎。但接纳自己到完全接纳自己不被别人的话干扰,需要时间。被这么说的欧赶到难过,屏幕前的我也跟着难过起来。

这集矛盾的激化在欧和德及德社团的朋友吃饭那场。情绪的铺垫到德的爆发,我都能理解,但站在欧的角度,他又何尝做错了什么。两人的吵架,又让人梦回第一部。情绪上头的德依旧容易口不择言,而欧又是那个打破局面的人。

下一集的预告,比起“如果我不再是原来的我,你还会爱我么?”,似乎又往前迈了一步“我们还能保持当初的爱么”,大概又是下一轮的腥风血雨。


 4 ) 我可能知道我的割裂感是怎么来的了,更:回应下说第二季现实的人

看回应可以直接下拉到最后一段,看到那么多人夸第二季现实我真的反感👏本文初版写于2021.05.29,可能语气会越来越激烈,请见谅

第一集播出后…………………

来到曼谷,这两个人就是bkpp,而不是德和欧儿了,放在剧中这是很影响剧情的事。(看了第三集紧急更正👏这qio实只是架在两人身上的狗血人设而已)

目前的剧情中,几乎看不出这两个人是从普吉岛走出来的少年,他们没有从那里带出什么东西,也没把什么东西留在那里。(当然除了口头提到了想念)

可能一大部分是因为新导演对旧角色的理解不深入……

德和欧儿的关系表达也不像普吉少年的恋爱一样延续,德只在欧儿面前发憨但在外人面前臭屁+蜜汁自信的,在学习上是认真且坚定的,这些不在了,欧儿那些勾起人欲望的小心机,也没了,留下的就是一种表面的甜和伤感,我觉得这些是成长中保留下来的他们两的特点。

(还有个不舒服的观感:他们看起来是情侣,但不像是一同成长起来的少年,他们两个的默契应该是你说上句我知道下句,而不是把话说直白)

还有其他旧人物

德对于华哥是有些许愧疚感但又有感谢的(因为他嫉妒他哥的能力,但华哥又常常帮助他),但目前剧情华哥的作用就是“家里有我这个人”

妈妈对于德是一定压力的(因为对于德的过高期望让德觉得自己不努力读书做的更好,且妈妈的观念又是中式守旧的),但却用“儿子你过的幸福就好了”这样来肤浅的化解两人存在的矛盾

他们的日常细节中普吉岛并不是成为过去,而是普吉岛并不存在,他们是从曼谷成长起来的人。他们的房间的布置细节中也没有看到普吉岛的元素,他们的物品中没有普吉岛的东西。试问你从家乡出来真的不会带些什么东西吗?

我觉得这真的是个新的故事……

——2021.06.05看完第二集后更新——

第二集开头找回了一些原来的感觉,

可能第一集在赶时间去介绍新的人物,挤出时间解决上一部的伏笔,让新导演很慌乱,节奏崩塌。在第二集时终于找回了一点他自己的节奏,德和欧儿同屏的比例也多了很多,当我以为快要能接受的时候……

看到德跟学姐抱在一起的时候又不对劲了,回想起丹和德的关系,即使德追求着丹的时候,也从来没有主动跟丹有亲密的肢体互动,甚至丹主动的时候德还在逃避。德跟学姐的故事线是“梦想的影子”,但是拍的实在是暧昧感十足

当看到欧儿就因为别人觉得他不够man想转系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欧儿曾经说的他到底有多努力才当上的表演社长。

这怎么两人越长越回去了?

说一个我深扒第一季下来的结果是:即使欧儿看起来娇弱,但他比德更坚定且成熟。

他早就知道自己在柏石与德之间更爱的是谁,他知道德吃醋闹别扭并主动让德敞开心扉。(处男事件,还有两人在船上的“不要把我的时间分给其他人”,是欧儿主动去让德开口)

他在丢下红内衣的时候自己完成了身份认同(而德需要华哥与丹帮助下才完成)

欧儿最后是靠自己考上的大学,德却因为情绪落榜。

而打败欧儿的只有一个:【我不确定你喜欢我】

所以他有两次崩溃,

一是在地毯上德摸到欧儿胸部的时候瞬间冷静下来不想再触碰。

二是在两人海底下轻吻过后,依旧不承认两人的关系是爱情。

第二部虽说是以欧儿的视角,实则在弱化欧儿在两人中的定位。

德在口头上,行动上都完全表达出“我喜欢你”的意思,为什么欧儿依旧缺乏安全感,脆弱且容易被动摇?

欧儿就像个娇弱的女人好不容易找到丈夫当依靠一样,什么都在征求德的意见,什么都先为德着想,做个决定还得祈求,时刻都在道歉,失去你我就活不了,在德学长餐桌上的谈话看起来就像德就像在谈论自己的贱内。我甚至有一种物化女性的作品嫁接到同性作品上的恍惚感

德也像得了狂躁症一样,不爽欧儿的圈子就直接吵,不爽学姐暂时放下梦想就发脾气,解释了又不听,你第一集不是那么尊重学长学姐,现在在他们面前发脾气脸咋能那么大呢,真的像直男癌上身一样。

【2是1+1=2,而不是单独的2】

再次回答对人物性格的割裂的问题,在新环境下人物肯定会有所改变,但需要事件的支撑,为什么从那样转变成这样。性情大变不是换个背景就变了,不建立在第一季的基础上真的很难有说服力。

不过导演的故事内核还是抓准了的,就是在不同时间空间下当情侣频率不同步时的矛盾。

但是第二季的仿佛在赶进度一样,据说是要创作一个陪伴成功的故事,所以时间跨度太大了。(用字幕表现时间流逝真的是连学生都看不上的手法)

真的觉得第二部应该be,用一整部时间详细探寻相爱的人是怎么分开的(虽然这样可能就没第三季了哈哈)

第三部讲破碎后的重聚,最终走向成功,两人各自走过荆棘,却再难遇见如此契合的人,被社会考验过的人,就会觉得情感上的小事不过尔尔。

Coming of age 也可以完美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真正内心,接受自己爱的人是男孩,接受自己的身体无法改变,从迷茫的,脆弱的成长为坚定的自信的

第二部:接受对方,接受对方与自己的习惯,喜好,圈子,家庭,身体的不同,接受为了对方而调整自己,接受即使你们相爱某些地方依旧难以改变

第三部:接受社会现实,接受你们两人的爱情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接受来自外界对你具有审判性的目光甚至肉体上的伤害,接受来自来自法律,医学上的歧视,(最后希望的结果是)你们两个人依旧能发光,能给别人带来力量,推动整个群体在社会的发展。

虽然我依旧会看完,但对以爱二的影评就到此了,看了第二集觉得之后应该也没有什么变化,但我肯定了一个事情就是他们也不是bkpp了,是架在他们之上的狗血人设。不过不影响我依旧喜欢bkpp,依旧为bkpp的共同成长热泪盈眶。

此篇评价仅从人物及部分剧情设置方面分析的。如果有人想看从物品和动作细节分析的(目前仅限第一季)可能会新开个贴分析吧。

有人私信我问是怎么拉片的,Adobe Prelude,是比PR更轻量化的,标注(我最常用),选段,粗剪的软件,适合混剪筛素材,逐帧拉片,和协作创作繁杂的影视项目

————2021.06.11看完第三集后更新—————

纯吐槽,不想看可以直接往下拉,说了不更了我就是忍不住————————————

第三集,我哈哈哈哈都气笑了,纯吐槽,我已经点了炸鸡(刚拿到还是脆的不用微波炉加热)边吃边看了

Pmeen应该20年内拿不到导演位了

建议改名成《丈夫对我家庭冷暴力的那四年》

如我所说,依旧延续着家有贱妻的设定。

看欧儿想要看日志被拒绝这段真的,我怕德脱口而出“你想看我隐私,难道你在怀疑我吗?”

德对学长说“我想让你梦想成真”的时候,我心想德的设定可能是梦想奴吗,谁的梦想是演员就对谁有好感

事儿妈男友,老双标,凤凰男,pmeen对他亲手塑造的这些点还挺坚持的。表现出来就是躁郁症,选择塑造这样的角色的导演和编剧真的建议看看心理医生

!!

现在说到重点❗️导演最激怒大家的原因是,把那些只属于德和欧儿的小心思用在了其他地方。(影视作品中这样做通常表现对以往关系的漠视与复仇)

1.

欧儿的那对基友碰腿特写,德跟学长的碰腿

2.

I promised you the moon 作为第二部剧名,以及剧中剧的本居然是跟别人演还是bg?🧠有🧊?两位主演们不配?再次觉得改名成《丈夫对我家庭冷暴力的那四年》真的很适合好吗

3.穿过寺庙禁闭的大门

4.单纯的,生理性的doi也具有了功利性(还有这段能不能拍的有点美感,整体看起来跟G.V比只差没有露点了,pmeen借鉴作品的时候不要觉得doi就是G.V那样好吗【楼主男生,钙片吃的还行】)

5.穿着“月亮”的背心跟学长排练亲密的动作,他的眼神像是想要真正进入学长的内心世界一样,并主动说出“我能亲你吗”

最后激吻的动作我能确信导演对男同情感表达的理解仅停留在G.V水准,只能随意挥霍着肉体。但凡看过几部经典同性片也不至于这样《春光乍泄》《战场上的快乐圣诞》《call me by your name》这几部没有看过,你总要把《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 第一季》看完吧,ได้ไหม?

……………………………

看了第三集的penguins 奉劝各位去微博b站看考古糖洗眼睛。依旧能确信bkpp是真实相爱的两个人,就当第二季是粉丝做的的AI换脸。

…………

按照导演画的剧情曲线4.5集是个深V,别想了就是he,预测一下剧情线,从欧儿发现德跟学长激吻。

4集:

欧儿发现,德欧吵架,欧儿撒气找他闺蜜团的那小土豪,德自我纠结,德道歉。

5集(别想了肯定he):

欧儿道歉,两个初和好,有共同表演一起努力,学姐学长帮助,学姐矛盾解除,表演中小插曲,表演完成,两个各自完成了自己我价值,全员he

预测于2021.06.12,预测中80%建议拿刀直接来收了我

——————

2121.06.19第四集后更

——————

曼谷德和欧儿真的几乎都没有显现出让人能喜爱的点,很难有正面的表达,两人性格的缺点被单独拎出来完全放大,但是优点全丧失,没有人能对第二部的德欧能爱起来,是这样吗?

不想细写了,自己体会吧。

pmeen毁灭吧,就这样。

——————————————

👏回应下那些说第一季是梦幻的乌托邦,第二季才是现实的人👏

真的醒醒吧,第一季现实到你感觉不到才能说出这种话。

boss用细腻的自然流露来讲了一个让观众相信的故事,相信那个普吉岛,相信德和欧儿。

只是在穿插着人文风景与用心设计的镜头下过于浪漫才觉得梦幻,但是东西本就是普吉岛本来就有的东西啊。

——

1.喜欢的人小动作,不现实吗?

2.那些试探性的眼神,激怒了朋友最后发现自己做错道歉,不现实吗?

3.德对哥哥能力比自己强而嫉妒,被妈妈给予厚望的压力但不敢对妈妈宣泄,对自己性取向与传统观念的矛盾,不现实吗?

4.欧儿爸爸给他的压力,“考不上就继承家业”,没有目标的那种不甘心,对于爱被否认之后的失去理智,不现实吗?

5.丹对德的试探,对德的失望,对学美术的执着,不现实吗?

6.柏石卑微的爱,他能感受到自己是工具人,但依旧去争取爱,爱而不得,最后在大哭之后才放手,真的不现实吗?

7.逗比小队的劝架,聊美女,聊处男情节,真的不现实吗?

8.德放弃名额被欧儿拒绝,「我给你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你真的不懂我想要什么」

这样的误解还不现实吗?

——

再来看第二季的所谓现实的表达。

所谓的pmeen探寻的爱情是会变的。

(因为第二季实在太难有记忆点我还回看了再次脏眼)

我能接受欧儿寂寞需要朋友,但是为什么还在回味闭眼123想德的时候就能欣然接受那个小富二代的邀请。

我能接受欧儿换专业,但是仅仅因为在自己专业上受挫就在广告课上被老师夸了就决定换,理由也太苍白了

最重要的是,我接受德的出轨爱上学长,但是你能不能给我铺垫深一点,花了那么久,崩溃过几次才跟欧儿在一起,就因为自己的梦想是当演员,因为学姐做为榜样的崩塌,这个时候得到了学长的鼓励,又跟学长排他写的关于前任的剧,就尼玛觉得走了心灵的沟通,就TM来几个面部特写就爱上了?

明明这是最重要的转折,需要德和欧儿的关系在多维度的崩塌才可以合理下去的结果,你给我这样?

——

还有,不管是情感破裂,梦想崩塌,

那些负面的事情是让人成长,而不是刺痛大家,如果有人细心在意的话,第二季人物设定(即使是在pmeen更改后的设定下),人物都是没有成长的。简单来说就是“即使你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你都没有从那些事情上学习到经验”,再换句话说就是“即使踩坑了3次,下次看到坑依旧去踩”是没有人物弧光的,第一集的曼谷德欧和目前第四集的德欧,在性格上,待人处世上,是没有变化的。

依旧是知道不应该做的事情做了,又要祈求欧儿原谅的德。依旧是一直确认爱不爱他,缺乏安全感的欧。

所谓的coming of age 变成青春伤痛文学真的属实恶心。

以上就是我对《丈夫对我家庭冷暴力的那四年》完全评价,心累不会再更了……

 5 ) 截至EP3观后感:论以爱2导演此次的马失前蹄

看完S2 EP3过去也十多个小时了,心中的愤怒和疑惑还是不曾消减,为了让自己能够尽快平静下来,决定尽量不带主观感情色彩的评价一下EP3和P'Meen(真是没想到那么心潮澎湃的第一季都没让我写下一个字,居然为了EP3的不吐不快写这么一篇长文。。。)

1. 剧情设置和商业考量

首先,从严谨角度出发,说明一下EP3这集剧情的锅一定是P‘Meen导演的。作为第二部的导演,P‘Meen也同时是EP1到EP3每一集三大编剧里的第一顺位编剧(详情请去看EP1-EP3片尾director和screen writer名单)。作为导演和第一编剧,能够最大程度的影响整个故事的主旋律和基调、摄影的巧思和整个剧的色调。

如果大家有看过B站强大的up主翻译的长达三个小时的第一部的导演P‘Boss、第一部的摄影P’Tang和第一部花絮纪录片导演P‘ES(也是第二部的花絮纪录片导演)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戏剧专业参加的深度以爱1讲座,就会知道一部片子的导演对一部片子的全部影响有多大(顺便说一句,看过以后对P‘Boss的敬仰之情又上升了10086个级别)。

(链接在此(强烈推荐有耐心和对电影导演、摄影和剪辑的同学看一下这个3小时的视频):【【中字】20201124朱拉隆功大学《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专题讲座(更新完毕)-哔哩哔哩】//b23.tv/Ju4ndu

那么回过头来说,对于一部S2换了导演的剧来讲,S2的商业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为了有更受欢迎且更加广泛的观众群,那么商业角度应该1)先巩固S1这批观众,即充分考虑到S1观众的兴趣和口味,以及2)适度创新,找寻新的角度,拓展新的可能观众群。Nadao作为一个商业化的机构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逻辑,但与此同时,Nadao也是一个喜欢培养新人导演以及鼓励创新的地方,所以应该是给到了P‘Meen充分的自主权和决定权。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显然P’Meen的商业逻辑就是想重新拍一个S1,从各大访谈来看,他完全没有提到对S1做了深入研究,以及对S1的观众喜欢什么进行充分的思考。我们尊重他作为一个导演的权利,但是!这个剧叫做以爱2,而不是新以爱1,承接和连续性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但看起来P‘Meen并不太在意这件事,在访谈中没有过多讲述对S1的看法,编剧逻辑也仅仅提到了对BK及PP IG的浏览和一些自身经历,硬生生地制造了一个全新的剧目,对于第一部的人物底层逻辑和价值观连续性的呈现比较薄弱。最关键的是,作为一部商业剧集的S2,他忽略了重要观众群,也就是第一部观众的口味。要知道,以爱1之所以这么成功,一定是吸引了一批非常着迷于纯爱、以及相信爱情、相信永远的观众,那么这批观众想看什么,难道不应该是P’Meen充分考虑的事情吗?这样一批观众,会想要看什么狗血的出轨小三鬼迷日眼心猿意马什么爱情不会永远不变只会慢慢变化慢慢消亡这种桥段???根本不会啊!这么简单的道理P‘Meen不可能想不明白,那结论只有一个,就是他就是要做自己,且认为没必要参考以爱1,而直接拍一个新以爱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骂)去吧。

(什么是好的S2?这里参见我心目中神级偶像剧S2 Top1推荐,台版恶作剧之吻2,瞿友宁导演的神作。剧情连续性极强但矛盾焦点又很新颖,没有任何狗血的情节但仍然赚足观众的眼泪和掌声)

2. 导演的价值观

再来,一个电视剧的编剧和剧情想传达的东西,充分体现了导演的价值观。首先要讲一句,价值观本身没有对错,只有你认可不认可,我也充分尊重导演本人的价值观。下面来分别看一下以爱1和以爱2的导演价值观。

在以爱1中,P’Boss导演有讲过,他整部电视剧想回答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到底能否接受自己喜欢欧这件事?”,这也就说明导演想探讨的主题是“自我认知“、”自我成长“和”爱为何物“这三件事。而最终给我们的答案也显而易见,就是”加深自我认知“、”完成自我成长“以及”爱是接受自己和接受对方“。另外,导演在剧情和配角设置(丹、柏石、德的哥哥)上,都在传递人性最善良、最包容和最温柔的闪光点,输出的也是极为正面的价值观。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对第一部如此念念不忘的地方。

那么回头看以爱2,P‘Meen一早就讲过,他整部想回答和探讨的问题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是不是永远不变的?“,这说明导演想探讨的是”对爱的持续性的怀疑“、”对爱的本质的探讨“、”自我成长和爱情成长的矛盾性“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性“。而根据目前演到EP3的3集来看,导演的答案是“感情是流动的“、”接纳另一半的变化是有难度的“、”自我成长和爱情成长是具有一定矛盾性的“以及”人性是复杂的,社会是现实的“。而在配角刻画和人物群像方面,对于善良、包容和温柔这些价值观,在第一集德的妈妈菩萨行为之后,也刻画甚少。以爱2更多传递的是人物的”持续变化“、“多面性”以及”爱情成长和自我成长的持续矛盾性“,以及”人物需要逐渐认识到社会是现实的“这些意识形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欠缺的“(参见学姐和德的沟通,德和欧的沟通)。

Again,不去质疑P’Meen导演的价值观,但很明显的,P‘Meen和P’Boss对于世界和人性的观察角度和底层世界观都是有很大的差异的。这就是为什么以爱2的观感和以爱1差别这么大的原因了。所以退一万步说,即使EP4和EP5传递的结论最后是“即使感情是流动的但真爱最终可以穿越时间”这类的话题,但导演想表达的东西也再不会是真善美这些了,而对我个人来讲,这是巨大的缺憾。

最后关于导演风格,我想说即使是出轨这件事,也有这一万种的拍法。即使底层价值观是永远不相信爱情,也可以拍出让观众舒服的表达方式。比如伍迪艾伦导演,所有作品的主题都由爱、背叛、出轨、死亡和悬疑构成。但黑色幽默和讽刺的叙事风格也完全不会让观众出现真实的生理不适或者长久的观后恍惚。因此,即使是同一个故事,也总会有更值得讲述的角度和方式。

延伸一句,我不成熟的理解中,P‘Boss作为LGBTQ+的一员(仅个人臆测),更知道这个群体敏感和细腻,以及如何刻画感情流动时的细节,也更知道纯爱和理想主义对于这样作品的重要性和社会教育意义。而P’Meen大概并不属于这样的群体(也仅个人臆测),没有更多的共情机会,也没有充分考虑到怎样的剧情能够更加具有社会意义上的延伸和教育意义,相反在目前展示的出现诸多非LGBTQ+或不理解这个人群的人对于这个群体的一些刻板印象(Stereotype),尤其是EP3,甚至有些可以完全被别有用心者解读为丑化这个群体感情忠诚度的人设和桥段,着实让人遗憾。

3. 结语

我想,即使之后看完EP4和EP5,大体上应该是不会再写些什么东西了,而对以爱1这部剧的热情短时间内可能也会受到一些影响。不过,曾经以爱1给的那么多神奇的时刻、悸动的瞬间和与导演和演员高度共情的美好时刻,是真实发生过的。

普吉岛的夏天永不停歇

我爱的少年 即使不再热恋

眼里的光和心中的爱

也永不消减

 6 ) 感觉俺是小丑——S2流水账式实时追剧reaction&感想记录(就这样吧不更新了

手机进水了,裂开。与世隔绝ing,啥也干不了,但发小和我说她看到EP3微博都在骂&周围朋友让我别看了,所以先不更新了。等EP4出了我再一口气看吧……或者也有可能就弃了……🚬

祝大家端午愉快哈,先好好愉快的过个节~

——————————————————

随便写着玩玩,主要是想留一个自己看剧时的感受。S1因为是完结了一口气看完的,感受倒是很连贯,而因为对S1的喜爱所以比较期待S2,就追着看了。

千人千面,百人百性。每个人因为自身环境和经历的不同,得到的感受、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我只对自己的理解负责,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心就好,可以交流但不必按头认同(防杠指南先放上)。

字幕主要看官中和喜翻的,不同字幕组翻译风格不同,可能会对剧情理解产生影响,所以小心求证,有时间就稍微对比着看了。

(EP2回来补充,虽然这季很多人觉得色调、镜头什么的拉垮,但我在这方面并不专业,而且我比较在意剧情,所以主要从内容上出发,语文不咋样也写不出啥花样。但我能感受到nadao的coming of age的主旨依旧没变,虽然很多人不太喜欢这样比较现实的剧情,但我个人还是接受良好的~我喜欢S1,但我也同样喜欢不同视角下的S2)

那么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EP1:

开头的普吉岛的剧情还挺突然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如果要说季与季之间的衔接的话确实是有点接不上,毕竟有人大概率不会看番外预告什么的东西,不过也还行,反正没几分钟。之后就是德到曼谷入学的剧情,国内外大学差别还是蛮大的,看到宿舍还是收到了打击,那么大还是两人间……orz

妈妈这段话太真实了……仿佛在看我妈在和我说话……

然后家人送行这段,感受蛮深的(如果有相同经历的话)。我还记得我去大学报道第一天也差不多那样……哎。看德就像看曾经的自己,我如老母亲一般慈祥(。妈妈真的很好,也算是收了上季留下的一个问题吧,之前大家猜测会有的家庭矛盾其实这么看并不会是主要冲突,所以感觉这季可能主要还是德欧小情侣之间的各种小摩擦、小矛盾,还有他俩学业、人际关系的迷茫啥的吧。(不知道会不会被打脸

然后就是小情侣日常了,我看到他俩到曼谷后第一次见面真是在床上嗷的一声就叫出来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水族馆约会真不错,nadao小情侣日常给我多搞点!!!不过最欣慰的还是德终于敢在大庭广众下牵欧儿的手,亲吻欧儿了,德他也有好好的成长啊~老母亲欣慰。所以感觉nadao还是有在好好收上一季的留下的那些问题的~

小情侣得到家人的认可了嘻嘻嘻嘻~不过看预告的话,感觉这是个伏笔呢……下次回去感觉会吵架呢……=_=

然后水族馆约会结束后,两个少年在前辈的广告牌前谈论未来,这段真的是……让人有几个瞬间分不清到底是德欧呢,还是BKPP呢,那个现实与虚拟混杂的感觉,既视感真的太强了……(是我自己的问题dbq不怪nadao)而且看他们说着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说着中文感谢粉丝,nadao真有你的啊QwQ

Teh&Oh-aew
Billkin&PP

嗯,剧里的你们也一定会的,我相信。

如果说之前是成为情侣热恋的德欧日常的话,那之后就是进入新阶段、新环境,俩人关系开始出现问题的转变。德陪欧儿同居但是每天担心上学迟到不得不早起,欧儿心疼;德参加戏剧社活动开始忙碌起来,没办法陪欧儿;欧儿想家,难适应新生活……

这个眼神的转变演的真好,孤独的欧……心疼

看到有人说欧儿恋爱脑、矫情啥的,emmmmmmmmmm……=_= 我只能说那你没有这种人生经历/感受还蛮遗憾的哈……这段其实蛮真实的,如果是有离开自己的家乡去外地求学的经历的人,基本上应该能get到欧儿为什么会这样的吧……作为一个也是离家2000多公里跑到上海去上学的人,这个还挺有发言权的,我真的太能感受到欧儿说的那些问题了……欧儿本来又是一个比较内敛和恋旧的人,S1的朋友都是从小玩到大的,而且父母也不经常陪他,以前忙着也不是很关心他,从S1就能看得出来,所以我觉得他怕孤独寂寞完全符合人设。再说恋爱脑,他自己难受也没有和德说,知道他忙着追逐自己的梦想也没有去打扰德要德一定要陪他,还很体谅,就这还矫情恋爱脑??????不过我和欧儿不同的就是,我自己不爱和人打交道,还蛮能享受孤独的,所以大多数时候都还好hhhhhhhhhhh(跑题了。

这一季能够感受到nadao肯定还是和第一季一样,以德这边为主视角的,所以欧儿这边也是和上季一样会少一些明面上的展示,其实就还吃亏的,需要观众自己去感受。

最后欧儿去看戏剧社的舞台剧,本来以为忙完就可以团聚,结果因为选送德还要继续忙的剧情……哎这段也蛮真实的了,身边那些异地的或者没忙到一起的小情侣很多就这么散的=_=已经能看到矛盾和冲突了……

啊小情侣分歧开始出现了QwQ 欧儿这边一拉一转让我有种莫名不安的感觉 这个镜头语言是想告诉我欧儿一脚进入了新世界吗(我乱说的

才第一集倒也不必唱衰,nadao的质量还是可以相信的,觉得第一集不满意的是不是带着S1E2、S1E3的滤镜去看的哇hhhhhhhhhhhh其实说实话S1的第一集也不咋样(。我当时看感觉就也很平淡的差点没看下去,大家有点不满意是不是因为后面实在太出彩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hhhhhhhhhhhhhhhhhhhhhh总的来说,S2E1和S1E1一样主要是交代背景,把第二季所有人物拉出来溜了一圈。但其实能感觉到nadao的细节和伏笔还是挺多的,而且这季内容很多,节奏肯定会很快。第一集看不出个啥,我个人对EP1没啥惊喜但也不算失望,还挺合理的。

后续会怎么发展我应该会继续关注,我愿意相信nadao,倒不求要超越第一季,能保持水准我就OK。

EP2:

好的,我终于看更新了!现在大家争议好像蛮大的样子,疑似每周都对剧情展开对战(?

为了自己的观看和感受不被影响,我在看之前都不刷社交软件哈哈哈哈哈哈!在开始流水账前我先说下个人的想法吧,我是个比较注重剧情的人,所以主要是从内容上出发,其他啥色调、运镜不是我的专业范畴,我也不懂,所以只要剧情我OK,其他没有大影响我就能接受。

看完这集我的内心感想就是nadao的coming of age的主旨一直没变啊,欣慰。

首先这集时间线进入了大二,德开始了专业表演课的学习。下课后和Jai学长遇到排练的学姐,但因为和欧儿有约所以没加入。然后去找欧儿帮他的朋友过生日,欧儿在腕上纹了个小茶杯,德不太喜欢,并且和这些朋友观念不太合,所以能够感受到德不喜欢这些朋友。欧儿喝醉了德送他回去,喝醉的欧儿开始说中文哈哈哈哈哈哈哈。

喝醉的欧儿一直向德撒娇,嘴里嘟囔着中文,真的很可爱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段印象最深的不得不说是我们以爱的代名词——“可以吗”,真的好久没有听到了呜呜,只有你俩懂的暗号QwQ

“可以吗”“可以”

故事镜头来到欧儿这边,欧儿与同学排练,这段词还挺有意思的,看到的时候我心头一紧。想到欧儿是不是性别认知还没完全完成,不应该啊,看到后面的剧情就果然是我多虑了。不是他没有完成,而是世俗还没完成。老师评价欧儿在表演中没有办法去自我化,所以欧儿也受到了一些打击。

台词的暗示

上完课的欧儿去找了德,德激动地告知他他俩有了一个试镜机会。不想排练的欧儿去朋友广告系的课上旁听,并且很好的回答出了老师的问题,可以看出欧儿对产品、广告这类市场的东西比较擅长。之后便是他俩去试镜,不出意外,欧儿又被甲方爸爸说了……哎,虽然确实需要演员需要去贴角色,但这个用词确实不怎么样,让人瞬间就火大起来。

我……白眼翻上天🙄

与此同时,学姐也很不顺利,试镜了几百次也还是没有过,有些气馁,德安慰学姐。之后又是小情侣的同居日常啦,欧儿帮德洗头,聊起了面试。欧儿表示出自己不太适合学表演,想转广告学,德不太开心,于是又发生了小摩擦。

其实看到这里,我的内心有一种感觉,最后会不会是德出演了欧儿自己公司或者自己的产品的广告,虽然他们没有一起在演艺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但他们还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了他们的梦想?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样的话就也太好猜了,nadao或许会给我们其他惊喜呢🌝

说回剧情,转专业八个月后,德试镜还是没有通过,难受的时候收到了学姐的邀约。欧儿完成自己的作业后来饭店找他们,然后……又吵架了!!!德,还是我熟悉的那个德,第一季那个气人的小子又回来了!!!我真是拳头硬了!所以第一集说人设ooc的人呢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不还是那个德吗?

你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

比较在意的是Jai学长……虽然看了这么多后我觉得nadao倒不会搞什么小三的狗血戏码,但是他和欧儿那一小段对手戏,让我感觉很不安(又再次不安了=_=就是那种气场不合,有点不太对付的感觉。Jai学长,你到底是哪边的!?你要干嘛!!你是对欧儿感兴趣还是对德感兴趣!?

内心有自己的小九九的感觉,让人有不好的预感=_=

饭局结束后吵架继续ing,“如果我就是这样的人,你就不会喜欢我了吗”“或许吧”

!!!德你在干什么,德!!!虽然很真实,也明白人在气头上的时候就是会说一些奇奇怪怪的话,但是我真的多么希望德欧能够一直好好的,不必为这些事情争吵呜呜。

学姐学长的毕业典礼上,学姐说自己要去当空姐了,德知道后很生气,和学姐发生了争执。学姐人真的好好啊,唉真的很真实。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认清自己喜欢什么,且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以此为生呢?在生活面前,我们都是蝼蚁,在无法解决生存问题前,大家都得低头吧。但是,低头也不意味着放弃,等到有机会那天,或许大家又会继续追寻梦想,学姐只不过是暂时把表演放在了心里。德也一定有一天会明白的。

每个人的生活条件是不一样的

其实看到这里,虽然他一如既往心直口快,冲动又意气用事,但是还是很能理解他,并且也很心疼。一直以来视为目标/偶像的人物,突然之间就崩塌了,以及难以接受的变化,这种感觉初遇时很痛苦的。但人又有谁不会变呢,这就是成长呀,经历多了,大概就明白和接受了吧。

在出逃后回到宿舍的德,遇到了找他的欧儿,委屈的哭了。于是大家便在月下的天台上敞开了心扉,I promised you the moon,终于点题了。学姐和欧儿都不在继续表演,只剩自己一人孤军奋战的德,终于向欧儿坦诚。

害怕欧儿离开的德,这段让人鼻酸。

诉你于日落余晖,许你以清风明月。

My heart is yours, always. Unchanged.

这里更喜欢官中的翻译,和官方海报对应了。

 短评

20201121:第二季不结婚很难收场;20210610:第二季不be很难收场。

10分钟前
  • 一只蕃麦
  • 很差

从海报释出的那一刻就笃信不会压错宝,大概十年之内这都会是我的泰剧天花板了。——————————————————————(编导真的毁灭吧,这辈子跟你们不共戴天)被第三集打脸,我可以接受他们之间在学业、梦想、交际圈、生活方式等一切问题上有分歧,只要这是在合理的人设框架和情节基础之上,但绝不接受他们对彼此的感情不忠诚。德为了欧甚至能够放弃宝贵的大学名额,编剧笔下却变得如此自私和不懂珍惜,这已经是对观众、对这个项目、对BKPP最大的不尊重。我的五星只给留在普吉的两个少年。

13分钟前
  • free最好的时光
  • 力荐

和第一季比差太多了吧,现在看起来就和普通泰腐剧没啥差别了

14分钟前
  • 💊
  • 还行

剧情就…没啥意思,越来越像个唯美MV。

15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我已累计刷了第一季7、8次,从台词、配乐到构图……实在有太多太多喜欢的地方,德与欧儿的故事已经很完整了,真得不需要有第二季。如果一定要有,那么请换个名字。叫《长大成人》或者《曼谷大学生》,与爱无关,更别说“诠释”了,一点心动的感觉都没有,何来“以你的心诠释我的爱”?

18分钟前
  • 喵星人001
  • 很差

失去了第一季最吸引我的特质 变得普普通通

19分钟前
  • 站在楼顶吃西瓜
  • 还行

这一季终于搞完了,真的好雷。能批评都地方太多了,导致已经无力吐槽了。

22分钟前
  • 穆阳
  • 还行

有惊喜。 欧儿数 “1 2 3 4……”然后睁开眼这两段太好了,pp表现很棒,BGM应景,就氛围感拉满!预告完全骗人…不是妈妈的阻拦,不是社会的恶意,不是小三的烂桥段…唯一有关的是时间让彼此“成长”,“陪伴”显得尤为重要,这恰恰是BKPP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标签(告诉我这不是纪录片是什么!!!)。昨天直播的时候billkin透露,5集会拍完5年的故事,时间跨度大,人物环境各方面都在变化,不能以看part1的心态直接延续来看part2。其实我觉得这一部导演更内敛,很会拍内心戏啊~人物塑造很棒啊~pp眼神绝了!billkin吻戏绝了!有几个场景绝对是本色出演啊啊啊啊

25分钟前
  • 雷闪闪
  • 力荐

第一季的藤井树气质消失了 像一切暧昧终结之后的索然无味

27分钟前
  • kdh7¥4’jd
  • 还行

好真实的男通讯录故事,曾经挣扎出柜的老公如今背着自己在外面做0,被伤害是不是每个太烂德磕药鸡的宿命

31分钟前
  • Mountebank
  • 很差

评价一律如此走低,是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看神剧走下神坛。然而事实上没有人能永远生活在像是世外桃源的普吉岛,也没有人会一成不变不会长大,不会变得复杂,同样没有人能爱一个人一直等在原地。现实和理想本就存在太大的鸿沟,有裂缝再正常不过。但人们不愿意看见,也不愿意去承认,这种裂缝存在于每一段关系里,只要有光照进来就能看见。可看到裂缝了,分开了彼此,却还是想要厮守的两个人,可能才是现实中大部分爱情的模样。如果这样来看,并不是编剧太烂,而是人们讨厌有裂缝的感情。可现实不是童话,爱情就是不完美的,哪里又有完美的爱情呢?

35分钟前
  • ileana
  • 推荐

如果结局是BE就回来改成两分。

36分钟前
  • momo
  • 很差

勇健说:“背叛者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第二季不是德欧,为了欧放弃考试名额、费尽千辛万苦想要和欧在一起的才是德。

39分钟前
  • 路之遥
  • 很差

剧情照进现实,互相爱着对方的BKPP。

41分钟前
  • 在鲸鱼肚子里
  • 力荐

冲着今天这一集 它的总评分就不配评分上9分了 对我来说 第二季到这一集就已经结束了 看的时候我已经把这辈子会的脏话全说了 如果不是不能发出来 我可以不重复的骂十分钟🙃我可以理解导演想表达一些感情里会遇到的状况 但那么相爱的两个人 为了对方可以放弃梦想可以对抗世俗的两个人 你让他出轨?!脑子里进屎了吧🤬我真的 为我今天看了这一集而给自己道歉 脏了我的眼睛🙃

46分钟前
  • 好好晒太阳
  • 很差

什么狗屁玩意儿,一个镜头能无限掺水加长,换了个什么狗屁导演真是的

50分钟前
  • 寝ても覚めても
  • 很差

第二集把德写的像个精神病 写不出好的剧情就别拍 宁愿德欧永远停留在普吉岛

53分钟前
  • kk
  • 很差

掉分掉的这么严重,是因为大家只想看耽美偶像剧,而导演想讲一个更真实的同性故事。(当然导演水准的确有点点下降,但为了这份“想说现实故事”的心,我觉得值得奖励四星

56分钟前
  • xxmgzfjAmgkg
  • 推荐

为虐而虐,狗尾续貂。别和我说什么现实向,人设都崩了。5分,平庸的续作。和第一季差太多。

58分钟前
  • 亂臣賊子👅
  • 较差

背叛者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死!!!

59分钟前
  • 是博博博博呀
  • 很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