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综艺中国大陆2019

主演:沙溢,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李诚儒,王迅,明道,陈若轩,郭俊辰,董力,包文婧,刘雅瑟,鄂靖文,薇薇安,徐洋,李滨,金靖,陈小纭,张云龙,牛骏峰,郎月婷,祝绪丹,毛晓慧,佟梦实,张哲瀚,郭月,沈梦辰,邢菲,黄俊捷,彭小苒,于小彤,赵文浩,黄尧,段博文,宋芸桦,陈瑶,康可人,任容萱,袁奇峰,杨迪,周奇,高至霆,张榕容,钟欣潼,张天阳,黄宥明,颜卓灵,张家硕,姜梓新,陈翔,朱颜曼滋,朱锐,刘哲尔,王森,汪铎,炎亚纶

导演:孙亮亮

 剧照

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2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3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4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5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6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3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4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5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6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7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8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19演员请就位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3 04:09

详细剧情

国内首档导演选角真人秀,节目以选角为切口,以全影视化拍摄为呈现形式,旨在完整呈现影视行业从选角到成片的工业全貌,发现和挖掘对影视表演事业有坚定信念,致力于创作优质作品的优秀演员。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四位导演,将通过对年轻演员的甄别、 激发、塑造,在节目中展开实力较量。

 长篇影评

 1 ) 《演员请就位》:“快消品式”的演技类综艺,能让观众看到演技吗?

万物皆可综艺,“演技”也逃不掉。

影视寒冬,流量退潮,演技回温。在2019年仅剩不多的日子里,演技类综艺大爆发。在播的《演员请就位》《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以及待播的《演技派》《闪耀的路人甲》全挤在一条赛道上。其中,腾讯自制综艺《演员请就位》自10月11日率先开播以来,便被预订为“最具爆款相的综艺”。第1期播完,横扫17条微博热搜,诸如#陈凯歌讲戏一针见血#、#郭敬明反驳李诚儒#、#想看郭敬明上奇葩说#、#明道有点看不起自己了#等等,一时间成就霸屏之势。

这并非个例,近年来的社交媒体上,“炸裂式演技”、“演技名场面大赏”、“演技PK”等字眼总是毫无防备地撞入眼帘,似乎人人都有义务成为演技质检员。而所谓的“截图评演技”、吐槽或膜拜某个演员的业务能力,也算得上日常生活里的快乐源泉。

按理说,“演技”这种实践型的技艺,只存在于表演现场及其最终作品中。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在脱离了前因后果的、快消品式的“断简残篇”/“短视频”中,去观看演员表演“演技”?促使观众在这档节目前就位的动力是什么呢?“演技”又究竟有何魔力,霸占了许多人的注意力呢?

撰文 | 李静

01

衍生与互动:观众亦是导演

《演员请就位》的官方介绍是“首档导演选角真人秀”,意图勾勒影视行业从幕后到台前的整条生产链,其中导演自然是执牛耳者。节目组邀请的四位导演也颇具匠心,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各有代表性,尤其是郭敬明,堪称“话题制造机”与最大流量入口。他执导的作品豆瓣评分徘徊在2-5分,节目尚未播出便让观众本能地质疑他与另外三位导演并列的资格。而节目刚播出一期,他与李诚儒的辩论便激起千层浪,直接促使节目出圈,引发大量关注。

赵薇、李少红、陈凯歌、郭敬明,为《演员请就位》评委。

具体来说,“郭李辩”围绕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的片段表演展开,李诚儒直言令他“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并由对表演的质疑上升到对原作质量的否定。对此郭敬明直接回击,仿佛开了2倍速般“雄辩滔滔”。一部分观众被郭敬明的辩才折服,大呼想看他上《奇葩说》,同时也有许多观众炮轰郭敬明的诡辩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B站视频《手把手教你反驳郭敬明!强势梳理<演员请就位>的烂俗套路》,播放量已近百万。视频里对郭敬明发言的“字里行间”都进行了细读,比如对一句“我的戏出男孩”的“出”字,都能解密出背后的潜台词。而整个视频的核心在于逐段反驳“郭李辩”中郭的观点。这里仅列举其中的一段:

郭敬明:“我想起我看过最让我动容的一句话是,你可以永远不喜欢你不喜欢的东西,但请允许它存在。你可以继续讨厌自己讨厌的东西,但请允许别人对它的喜欢。” 视频反驳:“这一段话成立的前提,是你必须先论证清楚,你的东西至少是值得一部分人喜欢的,否则我不喜欢随地吐痰也要允许它存在吗?我讨厌校园暴力,也要允许别人对校园暴力的喜欢吗?仅仅一句题材好,内容是否足以支撑题材却闭口不谈,你的论证义务完成了吗?”

通过套用郭敬明的逻辑,暴露其荒谬之处,进而揭示其转移矛盾焦点的话术,确实可谓“强势”。在B站上还有一批类似视频,比如《吵架怎么才能吵赢郭敬明呢?戳穿小四的诡辩套路》《怒斥郭敬明的诡辩之道 解析新明学之<演员请就位>》《模仿郭敬明“四学”诡辩,黄晓明“明学”后继有人》等等,全面总结了他“树立暖男形象+占据道德制高点+华丽辞藻+偷换概念+个人趣味自由”的话术要点。许多讨论也以此为入口,或吐槽郭敬明的烂片史,或梳理他个人的黑历史,进而“开枝散叶”地去讨论关于影视行业的过度资本化、抄袭与版权等社会问题。日本学者东浩纪在《动物化的后现代》中曾引用大塚英志的“故事消费”理论,大塚英志认为“每一个小故事都是通向世界观的入口和接口”,“消费者真正评价与购买的是其设定以及世界观”。以“郭李辩”为入口,观众是在与不同的人格类型、世界观与价值观周旋。

《动物化的后现代》作者: 东浩纪 译者: 褚炫初 版本: 大鸿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6月

不止于“郭李辩”,观众还实现了跨文本的互文。《中餐厅》第三季里,黄晓明的“明学”余温尚存。观众把“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这件事情不需要再讨论了”定义为明学第一代,而把郭敬明视为明学第二代传人。比如B站视频《郭敬明黄晓明“明学世纪对话”:我是不成熟的导演!你别干了!》《对不起,我真的很想看郭敬明现场教黄晓明演戏》等等,都用“魔鬼剪辑”将二人拼贴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反讽与戏谑效果。前有明学十级测试,后有《<演员请就位>郭敬明四学期中测试题》(奉上地址)。讽刺的是,相比于演技和导演功力的专业性,“四学”的专业性先建立起来了。在乱花纷飞的衍生创作中,不乏偏见与过度娱乐的弊病,但也展示了观众从节目中提取话题点(当然同时也受到节目的引导),进行再创造、再解读与再交流的主动性。

美国学者约翰·费斯克曾在《理解大众文化》中断言,“生产力见诸解读而非书写”。节目播出后,观众get到其中的各种“设定”并将其要素化,进而出于各自的视角与感触,“导演”/脑补/幻想出自己的剧目。比如B站上还有一个神奇的视频《用赵薇内心os解读<演员请就位>》,完全从赵薇的内心活动、肢体动作、行为逻辑去重新讲述节目内容,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导演行为呢?从各自的观感出发,连节目的名称都是可替换的,《助演请就位》《凯歌谈表演》《沙溢已就位》《致命郭敬明》《薇薇与明明的战争》《消失的李少红》《郭敬明教授浅谈表演理论》,观众的脑洞不服不行。

《理解大众文化》作者: [美] 约翰·费斯克 译者: 王晓珏 / 宋伟杰 版本: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9月

除了从导演的视角抓取故事生长点,节目的所有内容都是可供再创造的素材。套用东浩纪的观点,整个节目就是一个“数据库”,一个等待被发现的潜力文本。比如“大明宫词美瞳事件”、“何书桓的渣男化表演”这类争议片段,导演的语言、动作、微表情以及“相爱相杀”,节目的幕后故事等等,都是观众再创造的武库。单说节目的幕后故事,就串起了《排练室有戏》《演员这碗饭》《导演请指教》等一系列“教辅书”式的周边节目。通过对正片的“答疑”,更为立体的“导演-演员”关系网被呈现出来,这让人不得不佩服腾讯搞事情的能力。

如前所述,1989年约翰·费斯克就曾在《理解大众文化》中讨论过生产者式文本、大众的生产力,而1992年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的《文本盗猎者:电视粉丝与参与式文化》更是明确将电视粉丝视为从媒体文本中盗取片段,讲述自己故事的文化斗士。这些理论放在今天仍未过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通过对节目素材的狂欢再造,我们的头脑是变得更加清明,对媒体策略更加自觉,对事物的批判性认识能力更强了,还是只巩固了自己的偏见,获得了一时的快感?当我们在看各种reaciton视频时,在豆瓣的“李涛”(即“理性讨论”的简写)区言说时,是否只能陶醉于找到同道的温暖,却无法去真正消化他者的声音?问题的答案,掌握在自己手中。

02

技能社会里,娱乐也不忘自学“知识点”

如果说各种衍生文本体现了观众的创造力,那么还有一些观众则在娱乐的同时发挥着“自学能力”。他们就像学生时代班上的好学生一样,会做好每期节目的笔记和总结,时有感悟与他人交流。《演员请就位》的导演视角,一方面是为了评估和提升演员的演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观众“翻译”或是“科普”表演的专业知识,亦即“内行人给外行人说门道”。演技好坏,本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但通过专业人士的理性分析,好坏的标准变得更为明确。这个过程带有“解谜”性质,因而也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与新知感。

《刷屏:视频时代的疯传法则》一书曾谈及解释类视频受欢迎的现象。书中引用了YouTube上著名科普博主莫菲特的观点,在互联网时代,“一旦你被带入一个充满疑惑的语境中,不找到答案你就会浑身难受。”莫菲特正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推理与解谜,获得了粉丝追捧。同样,导演通过讲解,演技的“黑箱”被打开,玄虚之物有了筋骨。许多观众认为《演员请就位》的看点正在于导演们真实开放、针锋相对、干货满满的点评。而陈凯歌无疑是节目中的点评担当,许多观众觉得听他讲戏是一种享受,B站上甚至也有了《陈凯歌导演语录》的系列视频。参赛演员牛骏峰更是直接说:“我一直在听他说话,因为凯歌导演,我认为是中国最会调教演员的导演。”

《刷屏:视频时代的疯传法则》作者: [美] 凯文•阿洛卡 译者: 侯奕茜 / 何语涵 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18年10月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相较于陈凯歌的圈粉无数,郭敬明的表达欲更强,但却屡遭吐槽。这不是因为他是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原因在于他的某种“说教气”。郭敬明习惯用戏剧理论、概念和术语来讲戏,譬如“表演的虚荣心”、“抉择之前”、“话剧式表演”、“情绪曲线”等等,这些“知识硬块”令原本就抽象的演技变得更为抽象;而陈凯歌则从抽象回到细节,他善于从人物关系、行为逻辑、置景细节乃至人情人性出发,对表演实践进行建设性调整。所谓“调教”而非“指导”、“教育”,正在于这种逐渐修正和贴合的分寸感。《演员请就位》中迄今最精彩的表演片段当数《海洋天堂》,陈凯歌的点评金句如下:“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细节的力量无与伦比。当牛骏峰往玻璃上贴日历的时候,我完全读懂了他的内心。这个细节的力量多么大。但所有细节指向的不是细节本身,而是高于细节的那一点东西。当这一点东西出现的时候,感动就发生了。”展示具体性和过程性,而非宏大抽象的理论说教,才是与观众对接的最佳方式。

《演员请就位》中表演的《海洋天堂》片段

在著名的《娱乐至死》一书中,曾专门讨论过“电视式学习”:“电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着,为‘什么是知识’和‘怎样获得知识’重新进行了定义”。“电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获得了控制人们教育的权力。”相比于“正襟危坐”的学习,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往往是碎片化的、轻量级的、互动式的,个体与知识的相遇具有偶然性。也许恰好看到陈凯歌讲《海洋天堂》,并触动了内心,因而获得了相应的感知。另外,在一个加速的时代里,人们特别渴望“疗效快,看得见”的技能。比如观众特别喜欢见证经过点拨后,演技提升ing的过程。如同魔术手般,技能可以快速获得,潜力可以被看到并迅速开发,从而产生天翻地覆的实际变化。

在当代社会中,技能是评估个人价值的重要指标。正如布尔迪厄在《区隔:关于趣味判断的社会批评》中所指出,工作质量是表明身份的一种工具。大到国家层面倡导的“工匠精神”,小到音乐、表演、舞蹈、主持等各个专业领域的竞技节目,都体现出对专业技能的尊崇。具体到表演这个专业,流量玩法透支了观众信任,“老戏骨”中兴,新生代崛起,演技开始成为立身之本。麦特文化CEO陈砺志在First影展沙龙上说得很明确:“你很认真、你很专注、你很专业,它不会有寒冬,因为市场这么大哪儿来的寒冬?它淘汰的是谁?冻死的是谁?是不专业,是不茁壮,是没有生命力的,留下来给我们更好的空间。”对专业实力的共同追求,影视产业的内部调整、资本的市场嗅觉、观众的心理需求,在《演员请就位》里再一次完美重合。

03

职场拟态,戏如人生

除了具体技能,还有很多观众从节目中体悟到为人处世的“默会知识”。比如不少人注意到赵薇的说话艺术和处世技巧,把这档节目的精髓总结为“看懂大导的内心+高情商与诡辩术+过气演员与龙套演员该怎么活”。更有观众直接将之视作求职真人秀,将节目中总结的tips直接等同为“职场生存指南”。豆瓣网友“Egorka”的观点就非常精彩:

当成一档求职节目来看很有趣,有稚气未脱业务不精的,一腔热血追求kpi的,不惑中年开辟第二春的,家庭主妇重回职场的,文艺青年眼高手低的,天赋不够蛮劲来凑的,专业不对口还硬要跨行的,吃苦耐劳终于转正的……如此种种与我们的职场何其相似!其实演员也没有很特别,他们也有我们小人物一样的危机与压力,一样要苦苦求得一个认同与岗位。有精英便一定有摸鱼吊车尾的。有台词囫囵吞枣的便一定有臭脾气但功夫过硬的老资历。是情商课亦是行业根基,是浮世绘更是百态人间。

以此观之,《演员请就位》确实是一场大型在线求offer。根据《青年演员集体陷入职业危机:当网红、没戏拍,半数不能养活自己》一文的数据,中国演员群体有30万人,求职焦虑非常普遍,就连经常出演电视剧的39位女演员,目前赋闲的竟多达29位。《演员请就位》中的青年演员占到绝大多数,他们参赛就等同于当代青年职业规划中的一步棋,跳一跳,也许就能够到果子。

阿娇在《演员请就位》中饰演阮玲玉 。

节目里的50位演员按照戏龄分组和出场,包括0-5年组、5-10年组、10-15年组和15年以上组。不同阶段的演员有着各自的困境与目标,可以说全方位地覆盖了职业生涯发展各阶段的挣扎,的确可被视作“当代职场拟态”。如豆瓣网友所说,其中既有呼喊着“康康我吧”的新人,有谋求事业第二春的老演员,也有“跨专业考研”的基础薄弱者。总有一种状态,会与屏幕前的观众相契合,从而在有意无意间引发共鸣。《演员请就位,“演技综艺”请你开始表演》一文里,引用了2019年央视财经发布的《2018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指出职场焦虑是当代年轻人最主要的焦虑来源之一,进而认为《演员请就位》“真实折射出当代青年的职场群像……将观众置于上帝视角与‘俯视’明星,挖掘演员的真实处境,建立与观众的情感连接,往往能起到推己及人的共鸣。”

说到“挖掘演员的真实处境”,就不得不提到50位演员的单人海报。这使得他们的形象变得可触可感,人生处境与核心诉求更为显豁。这些海报采用撞色设计,以人物的面孔为焦点,内蕴着饱满、准确而又个性化的情绪张力,同时标注了名字、戏龄与“一句话宣言”。这50条宣言类型各异、直接有力而且充满故事感,大概率地能戳中观众内心。其中比例最高的当数想要撕破标签、重塑自我的宣言,比如说:

明道:“不想被明道绑架” 薇薇:“干掉少年苏明玉” 宋芸桦:“告别少女时代” 李滨:“不想死在17岁” 张榕容:“我不只是杨贵妃” 郭月:“你才文艺!你们全家都文艺!” 于小彤:“我愿意打碎自己,重新再来” 炎亚纶:“想涅槃重生,所以前来受死” ……
明道(左)在《演员请就位》中表演《破冰行动》片段

精彩的文案各有腔调,仿佛是在直接与观众对话。这也就方便建立与观众的直接相关性。节目组的野心不止于此,而是搭建了多元的连接渠道。比如,在微博上制作演员花絮照片的日签,开设“演员请就位主题店”,其中的台词留言墙旨在让观众“留下让你最难忘的一句台词,找到世界上的同款自己”。最重要的是,节目组还推出了“全民试镜活动”,观众可以在微博上发布带有专属贴纸的试镜照片。这些贴纸的主题有:演一个再忙也花时间打扮的人、演一个早睡早起的人、演一个愿意陪女朋友逛街的人、演一个敢和老板说不的人、演一个不担心自己变老的人、演一个牙咬碎了也不说放弃的人……抓取当代生活中的痛点、焦虑点与争议点,是为了让观众入戏,沉浸其中。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谁又不在日常生活里扮演几个人设,行走江湖谁又没有演技傍身呢?通过这种方式,节目组试图激发出观众的参与感、共鸣感与沉浸感,实现节目效果的最大化。

如此看来,《演员请就位》的真正戏点,恰恰都在片段表演之外。或者说,《演员请就位》的整体才是一出大戏。比起那些截取出来的、硬凹反转/炸裂效果的作品选段,观众的汲取、创造与交流才是最真实有趣的部分。说到底,演技无法在一期三小时里速成,它必须要在真正的摄影机前,在朝朝暮暮、此时此刻不断充盈与进步。借用美剧《The Affair》中的一句台词:“不管你们多少次在新月或黄道天秤座下围坐着治疗,唯一的出路就是穿过去(get through it)。”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不管经历多少次“演技会诊”,唯一疗法也只能是真正地工作,真诚地生活。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在公号对话框回复“赠书”,即可获取书评君为你准备的福利。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李静;编辑:走走;校对:翟永军。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2 ) 电影院里人人嘲「糊」的陈凯歌,怎么综艺就重回神坛了?

《演员请就位》,看了吗?

没追不要紧,它的内容无非等于“进化版演员的诞生”

4位知名导演坐镇,亲自挑选并指导演员们还原影视片段,最后组成战队PK。

套路依旧。

真正神奇的,来自一则播出3期后的热搜排名数据

啧啧。

算不算“剧不对名”?

演员毫无水花,导演频上热搜。(演技不够,导演来凑

区区第一和第五这两个涉及到参赛演员的话题,还都是导演带着“火”的。

更邪门的是,因为点评引发热议的几位导演,几乎完全逆转了先前的口碑评价

首当其冲,“烂片之王”郭敬明

台前如科班,幕后真·专业。

来看这嘴里一套套的蹦出技术名词——

肢体和台词过于激烈,叫“话剧式表演”

太在乎回应观众的现场反应,叫“表演的虚荣心”

演戏留白不做绝,叫“电影化的叙事语言”

抓紧“开枪前几秒”调动观众注意,叫“抉择之前”...

以下几处情境里,他甚至提供了绝佳的对应手段。

内部排练时,学会“表演永远是演相反的东西”。

就像内心越紧张,表面越平静。

演癌症晚期时,情绪不能长期处于爆发状态。

演员要舍弃本能反应,展现一点点崩溃的“曲线过程”。

《妖猫传》的段落,让缺乏经验的彭晓冉体现妖的媚态和兽性,可以在话到极致时,尾音配合低头一声嘶吼...

《亲爱的》高潮处,寻子多年的夫妻迎来新生命,两人却产生分歧时,丈夫可以一遍遍播放医生的语音逼退妻子,并配以下跪的“防守姿态”...

这是作品评分绝不过及格线的郭敬明吗?

有了“舌战李诚儒”,“光吹理论不给干货”等事实证明,他还是我们认识的郭四娘。

善成焦点,善于诡辩,善做卖弄,自怜又自傲。

不过,印象中多了一点。

审美过关,有基本的专业追求和认知。

拆开来,就是知道“是什么”但说不清“为什么”,也不会“怎么做”

他的指导,给内行算稚嫩,对外行的观众却兼具了综艺效果和影视入门教材的作用。

信不信,节目中的某些演员,懂的倒真没他多?

印象错位的,陈凯歌当属第二。

在小四的对比下,他既有老牌导演“一针见血”的成熟风范,又有温和低调的君子气度。

来看第三期,陈凯歌手下出的全场最佳的一组表演

《海洋天堂》中,牛骏峰和朗月婷饰演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弟。

不幸的是,弟弟天生脑瘫,姐姐也刚刚得知自己患有绝症。

情境聚焦点在于,姐姐下班回家要考察弟弟对生活技能的运用。

可是,她比平时都着急,绝望和无助。

时间飞快的走,弟弟却要一个人留在过去,谁来陪他?

压抑的一场戏中,陈凯歌做了两处加减法

第一,简化屋内陈设,搬去多余道具,增加金鱼和花束,彰显生命力。

第二,姐姐面对拒绝沟通,发疯暴动的弟弟时,不去阻拦。

任他疯,任他闹。

她静静地看着,哭着,等着。

适时,姐姐只需要说一句:“要是我不在了,谁来照顾你”...

一静一动的衬托下,被命运操纵的人物瞬显无力。

提笔生花。

陈凯歌,懂人

第一期里,他点拨陈若轩的片段同样精彩。

面对父亲死去的情节,陈选择嚎啕大哭。

陈凯歌问,你为什么而哭?

他答不出来。

仅仅因为不想让父亲死?

没有足够的动机和反应,这就是一句空话——

要是真的紧张,早该在劫匪掏枪时就有所触动。

然后才一步步濒临爆发。

嚎哭也会真正感染观众。

陈凯歌,懂情绪

提供了这么多通俗易懂的片场经验,是不是该说“姜果然还是老的辣”了?

E君夸不出口。

但,绝非否认能力的意思,否则哪来上述的列举。

别忘了,他指导的全为具体的片段

重情感、抠细节、知人物...

拍成一部好电影必备这些因素,它们加起来却未必是一部好电影。

一切的根本,得建立影片的结构上。

把握了整体的走向,故事才会说的清楚。

现在回忆一下,《白昼流星》,《妖猫传》,《道士下山》,《赵氏孤儿》...,我们看到了什么?

全是碎片。

很多处绝妙的感受,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核心

好比一篇立意深刻,文笔精彩的作文,连体裁都无法形容,更别说主题了。

想起一件趣事。

2008年,奥运会策划活动竞标时,陈凯歌“单枪匹马”到达现场,二话不说以一首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开场,以示感慨。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诗没念完,人就被淘汰了。

组委会说,我们要的是创意方案,不要诗人

有点好笑,有点难过。

陈凯歌就是这样一位“成也感性,败也感性”的纠结导演。

节目中,他在分析《妖猫传》的白居易时,提出了一点。

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

推啊,敲啊,有什么重要。

可白居易不行,他非要弄出个究竟

这就是诗人。

敏感,脆弱,多情。

死死地,坚守着对诗歌的期待和自我的追求。

真像陈凯歌的自白

我们都说,陈凯歌失控了。

其实改变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霸王别姬》时,仿佛老天凑了一桌最好的牌。

陈凯歌可以随处点睛,后头有的是编剧芦苇,演员张国荣,制片徐枫等神人撑着全局。

《霸王别姬》片场

离开了他们,陈凯歌的优点就显得有些尴尬——没人在乎“推敲”的区别了

太执着于“表达方式”,反而容易陷入极端的困境。

偏偏这种细节上的差异,观众未必都能感同身受。

《演员请就位》,如同一个应运而生的定制舞台。

陈凯歌以评委的身份具体举例,观众才明白了其中的妙处,认可了他的用心。

李少红导演同理。

2005年后,作品分数全在及格上下,评价也是两极分化。

节目一播,网友纷纷倒戈。

“她有女导演的细腻,也有男导演果敢,还正面能嘲讽郭小四。”

奇不奇。

一档综艺,让荧幕上流失的信任被重新建立。

但它又真的牢固吗?

参考郭敬明某个“洗白”片段——《仙剑奇侠传》的组中,3位演员贡献出至今最烂的一场表演,全场却无人说破。

情境是锁妖塔内,失忆的李逍遥和林月如要联手救出赵灵儿。

你看郭敬明又是怎么吐槽的:

“作为一个演员,你们要学会逻辑自洽,不能一会一个样”。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刚刚林月如和李逍遥还在山盟海誓要结婚,等李逍遥闻完忘忧草,抱头痛苦挣扎,林月如却在和赵灵儿聊天!”

“你未婚夫都死那儿了,你没反应吗?”

噗。

确实有理有据。

等等,类似的效果我们难道不熟悉吗?

郭敬明老师的《小时代》里肯定见过。

讽刺归讽刺。

“会说不会做”,却不是给郭敬明一个人的警钟。

《演员请就位》,给了所有参与者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不会掩盖先前存在的问题。

这点,无论位置高低。

观众或许会通过节目,以更全面的眼光看待“老一辈”和“新人”处境。

而热度之后,真正留存的,还是作品的力量

 3 ) 从最后一期评各位导演吧

赵薇。

因为演员出身。所以所以调教演员都从演技出发。算是比较会调教演员演技的导演了。

本子也确实选的好。挺犀利的。挺接地气的。

但是接地气也有个缺点就是拍出来是个好的影视作品。也能触动人心。但是再往高级深一点走。比较难。

但从讲故事来说。赵薇是个非常好的导演了。粉了。

李少红。

其实李少红算是四个人里面各方面比较平衡比较全面的一个导演了。

但是这样的问题也反而变成最平庸没有看上去很多亮点的导演(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反而关注到她性格的黑点。)

调教演员还行但是要看演员本身悟性和能力(比如周迅,比如一些不行的演员)

选本子不会太弱智但是也没有赵薇那样犀利和接地气的抓心。比如真相虽然还可以但是没什么太大反转和犀利。

作品的上升层次有。毕竟拍出过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但是属于比较慢热。能力也最多算中上吧。眼光在那但是这种短剧创作她根本没什么优势。

导演对作品的把控能力还是有的。毕竟从真相那部还能看出来。

所以老话:各方面平衡下来就会变成普通。

郭敬明。

本来以为他那么多期有进步。但是看到最后一部Ai又是回到原形。还是比较幼稚的青春文学风格。

讨论下他之前为什么会有时候是表现好的吧。

青春文学就像一些文学能力写作能力中等的学生一样。某个片段能感动到人。但是大长篇那个架构就不行。之前都是小短篇。所以缺点不明显。

另外。其实仔细看看郭之前还不错的都是用的别人的本子。如果要描述郭的实力的话。我觉得他的实力算是软的。叫软实力。毕竟他看了那么多理论。只要给他强加一个硬一点的本子还是能做出一个还不错的成品的。比如他的软实力加上与恶的距离那种硬本子。如果自己原创剧本就是软实力加上软剧本。是真的都软塌塌的。扶不上墙。硬气不起来。

其实这样也没什么问题。软的东西有些人也买单。

这就是还是一部分人觉得Ai不错可哭。

可是对于吃过硬货的人来说肯定就是觉得emmmmm。真的连嚼劲都没有。

对。郭自创的东西就是也许表面好看。有点甜味。但是没嚼劲。往深的里面追寻并没有什么东西。

郭的作品就是一个只有两种单调口味的摆盘好看的甜品

里面只有甜和酸。

甜是很单纯的甜。“酸”也是很单纯的“酸”

我甚至觉得那个酸连巧克力那种缤纷的苦都达不到。

有些人也许会说只要能做出甜和酸的东西出来也可以了啊。那其实可以问个问题。只能做到这种影视作品里最能让人共情的两种东西。能算值得称道的事情嘛…………

郭想做出还东西还是翻拍别人的东西吧。自己真的只能拍PPT。断言这个在拍的阴阳师也肯定是个软作品。美是美。能打动是能打动一下。但是不够有硬货。

但是郭算是这几个导演里能最接近年轻潮流的导演了。

陈凯歌。

都说他是最会调教演员的导演。的确了。但是他和赵薇的调教有区别。陈是从演员在电影里的状态入手。调教演技。所以陈调的是状态。而赵是从演技进入状态。这就是两者区别。

但是电影其实最后能呈现的也就是状态。

但是怎么说呢。演技与演员在电影中的状态我觉得是相辅相成吧。也没有高低之分。

所以陈凯歌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他讲的东西都比较玄。因为都是在调状态。演员比较难抓。要么就是抓住了很棒。要么就是抓不住很难入手。所以要看演员的灵性以及功底。高手以及天赋型炸裂。新手以及实际型就应该比较困难。

再说本子。选本子我觉得算是四个里犀利排第二。但是寓意和高度是第一。犀利和接地气不够赵薇。但是寓意和高度赵薇比不上。

导演对作品的把控能力应该是第一了。高度也行。但是因为每次本子虽然看起来朴实但是其实内在都比较高。最后呈现并不一点能有很好的效果。

最后说说人。虽然他自己说不会说话看起来有点憨。但是其实精着呢。

我觉得这是大智若愚那种:就是世态看过万千。没必要的不挣扎不纠结不口舌的地方。懒的口舌。有需要的在乎的地方都可以不漏。

比如虽然之前很少口舌或者去考虑战术什么。

但是在在第九期他来帮拉票让明道入选。

以及在最后一期点评其他人的一些缺点。

以及在自己的作品开始前先开始给观众介绍角色做铺垫。好让观众带着意识进入作品。都是暗藏了一些老油条的小精明。

 4 ) 任何行业做得如何,最后都是拼脑子。(10.24更)

10.24更新

所有人都看到陈凯歌的好,于是所有人都认同、想要成为他的好。侧面想想,人家需要你的认同吗?是金子总会发光,是金子谁都想要。

说这些是因为我想要表达,可能更多人在生活中则是郭敬明的角色,不完美又倔强。可笑的是,但凡有人出来肯定郭敬明,哪怕一点点的肯定,不管三七二十一总有人出来跳脚,各种否定郭敬明的声音也全部反噬到你这里。这太正常了,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郭敬明的影子:自负、自卑、虚荣、努力、勤奋、小聪明以及努力了许多仍然不被肯定。我们否定他的那些“缺点”,其实就是在否认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点,心里的声音说道“你骂他就证明你是和他不一样的!”可悲又可笑。

郭敬明是一个立体的人、成长的人。我希望公众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不要总用十年前的眼光去看十年后的人。或许你现在骂一个不如你意的公众人物感觉很爽,感觉自己与众不同、观点独到,但是你的思维会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让你对任何人的敌意,都反馈到自己身上。

随口说一下第二期的郭敬明,让我感觉到他的真挚。他可能在这个领域不够好,这是有目共睹我也不需要盲目吹捧,但是我看到的是在他组员被陈凯歌肯定的时刻,其实是郭敬明与自己和解的时刻。在他难抑情绪落泪的镜头下,我感受到与他的共情。在这一刻,他终于在公众视野下让自己有了一小会儿喘息的空间。一个人被自己逼的太久了,一直活在被否定的世界里,真的是受不了一点点的表扬。

————————————

《演员请就位》开播了,看了第一期产生了许多感悟,不算是影评,也就表达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郭敬明

这应该是争议最大的导师吧,其实最开始我也很奇怪,郭敬明何德何能可以坐在导演的位置上,但是一期下来对他的印象可以说是颠覆的。

首先,郭敬明是一个自我认可度非常高的人,他的心灵能量非常之强。这点表现在每轮表演结束后的点评,他在其他三位导师前发言毫不怯场。郭敬明其实是以一种作家的思维当导演,从某些角度来看作家和导演有些共通之处,这也就是他说的话有些令人认可,但是赵薇反驳他用到镜头语言、表演张力,这完全跟写作两回事,并且不在郭敬明以往的自身经验之中,暴露了作为导演的层面郭敬明还得多学习多补课。但是也正是这一点让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郭敬明能坐在这个位置。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郭问完陈若轩问题后,开始向陈若轩说明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最具冲突性的是在两个角色的对枪时刻,而陈若轩所选择的父亲死后其实已经是故事的落幅。这点经验丰富的导演早已内化,但是郭敬明用另外的视角将它讲述出来,可以更好地帮助演员去消化理解。以及之后郭敬明在刘雅瑟面前又提到的,关于演员状态表达的曲线性,其实都是在从文学视角去辅助学员理解表演这件事。有很多次郭敬明与其他导演意见相悖时,我并没有觉得郭敬明占下风,反而他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去看待表演这件事,对于这样角色的“导演”位置的加入,我认为郭的发言会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其次,郭敬明的表达能力优秀、脑子转得快、做事认真。这也是我再一次肯定他的事业能到这个位置上的原因。其实我很长时间对他还蛮有偏见的,但是短短一期我对他的认知产生反转。李诚儒对青春文学的批判,我认为可以理解,一件事物的存在总要承受不同声音的评价。郭敬明回复的非常好,这也是他对自我肯定的又一次体现。后面的预告他也说到自己是特别不能经受表扬的人,通过对他大致历程的了解,大家都知道郭一直是在批判中成长起来的。逆境就是珍贵的机会,他最后做到了心灵的强大可以从容应对任何程度的质疑。但是正是这样的性格也让我觉得有一点别扭,他永远不会在镜头面前去承认自己的不足,这可能和他的经历也有关系,公众视野没有给予他空间去否定自己的一丝一毫。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一提到郭敬明所有人都联想到的是他曾经颓废华丽的词藻,可是每个人都有中二的时期,每个人同样都在成长。我们不能永远拿中二期十八岁的滤镜去看待三十多岁的郭敬明,我觉得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认识一个新的郭敬明。

陈凯歌

大家都很喜欢陈导的点评环节,的确一针见血。老导演还是经验深厚的,区别于郭敬明的点评,除开专业性就逻辑而言我觉得陈导有一种不接地气的感觉,他不会把话说的多么明白,反而希望演员自己去悟。这对年轻演员来说不是特别友好。我印象最深的是包文婧演完,陈导说不应该拿起手表,我在看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和陈导相同的想法。突然让我回想起大学老师在我拍短片期间说的一句话:“永远不要把观众想的太傻。”其实陈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远远给个手表的镜头,观众心里完全可以接收到导演的用意。陈导更多是从一个导演的视角去看待表演这件事情。

赵薇

如此看来,和学员交流比较顺畅的应该只有赵薇了。毕竟赵薇就是从演员的位置一路走来,相对于前两位导演,赵薇说的建议更“贴心”,同时也能用“演员的话语”去传递导演所表达的意思。

我认为节目组选的导演还是很有代表性的,同时暴露了一个问题,无论什么样的职业,走到最后都是拼脑子。第一期的表演就只是表演吗?我觉得这么想的演员那他就只是一个玩偶。从剧情的节奏把握到每一个镜头的细节呈现,其实就是在考验演员是否具有导演思维。一个角色如果只是在演。那他是撑不住这场戏的,最明显的就是年轻演员的表现,没有任何自己对整体的把控,他们陷入自己的角色只是一场不成功的独角戏。年纪稍大的演员好一些,会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但是问题还是他们仍然在从一个演员的视角去单一地考虑。任何行业,做到最后一定是各个领域的融汇贯通。这一点在赵薇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注意去听她的点评,她可以从演员的角色、摄影的角色、导演的角色去和学员讲戏。这样的表演才是立体的、有维度的。这样的思维可以放大到各行各业,我每次和学生讲课的时候,都会引导他们去思考这件事其他同学是怎么想的、老师是怎么想的。换一换视角,才能发现更多自己可施展的空间。

还有一段印象很深的对话,董力问导师们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走演员这条路。陈凯歌说的一段话我觉得适用于每一个人。“你问这个问题无非是期望我们能给你信心,但是如果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成为谁,那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知道你的答案。”其实这样的问题存在于每个不同的阶段的相似的我们,我们总是期望外界可以给予自己信心、肯定,但是这样的“肯定”是不堪一击的,答案一定在自己的手上。

这一期看下来挺有趣的,有些演员的成长仍停留在他目前的生理年龄,有些演员的心理成长甚至小于他自身的生理年龄。当一个人没有阅历、没有心理成长他是不能理解表演这件事的。很多学员的理解仍停留在动作的刻板复刻以及情绪的爆发上,他们还没有真正体验过自己是谁,又怎样去演好别人呢?

 5 ) 哥,我还在

赵薇太令人刮目相看了,导片和她演戏的经历一样,每次都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从青春片、黑色幽默片,又到这次的温情片《哥》,每一次都能抓到内核,每一次都很有强烈的电影质感。从演员薇、歌手薇,到导演薇和监制薇,同时还做着综艺薇、公益薇、红酒薇的多重角色,繁而不乱,反而每件都做得相当专业、出彩,前途无量,这是真正的偶像,为之而学习,为之而骄傲!

最新演员请就位短片《哥》讲述了当面对智商只有7岁的傻哥哥时该如何抉择的故事。从影片中能感受最真挚的感情。曾经最爱的哥哥身患重病,从小立誓照顾哥哥一辈子,长大后才发现,当爱情来临时,你不得不为另一方作考虑,也许舍弃亲情是对爱情负责,可殊不知,违背良心做的事会让自己更难受,因为弟弟终究是一个善良的人,善良的人也会和善良的人凝聚在一起,当哥哥回归到厨房,弟弟的女朋友心情就释然了,相信通过共同努力,一切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这部短片让人怜悯、让人揪心,最终在寒冬中让人体会到人心的一丝温暖。哥哥和弟弟表现得都很到位,直扣心扉。王森饰演的哥哥让我忘却了他之前在其他短片中表现出的逗比形象,演技真的太精湛,把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从影片一开始就让人起怜悯之心。而张哲瀚饰演的弟弟能感受到他面临爱情与亲情时的矛盾、无奈、释怀,再到怜悯的心理,表现得层次感很强。总之,这两位角色塑造得都很成功,能够很好的把握住每一个角色的内核(当然这肯定少不了赵薇导演的指导与启发)。这次助演王智也很给力,起到了很好的牵引作用,演技很自然。

影片的镜头感太强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现实与镜像的转换,比如当电视机折射出兄弟两离开屋子的画面,哇,这个表现手法绝了,一实一虚的展现手法更能打动人心。一部扣人心弦的剧作对于细节的把握太重要了,无论是演员演绎的到位程度,还是场景的融合,或者是镜头的表达,都是不可或缺的。

为《哥》这部短片点赞!

 6 ) 深度解析《演员请就位》不同演员性格

综艺《演员请就位》正在热播,节目请来了陈凯歌、李少红、赵薇、郭敬明担任导师,阵容还是很豪华的。

在节目中,无论是导演的态度和点评,演员或稚嫩或真诚的表演,以及大家的争论和探讨,甚至于演员自身的犹豫和困惑,都有很多看点。

相比与之前《演员的诞生》,增加了导演指导与点评的比重,同时从戏剧表演形式,转向为镜前表演,可以说都提升了节目本身的精彩程度。

从先导片,解析不同导演风格

节目安排4个导演分别拍了4段短片作为预热片,要求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是演员”。实际上,陈凯歌的片子,更像是节目的混剪宣传片,更多是把陈凯歌作为演员,而并非导演功能使用,就暂时不在讨论内。

重点分析比较下,由郭敬明、赵薇和李少红导演拍摄的3个短片。

郭敬明:有戏剧冲突,无精神内核

郭敬明拍摄的是一对吵架的中年夫妻。

在片场,沙溢和郭敬明针对“这次吵架是常态还是偶发事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导演和演员,对于人物关系以及人物背景有不同看法,这种讨论本来很正常。

但郭敬明很抵触,甚至把问题上升到了“演员不应该改剧本”的高度上。

郭敬明还说,如果由他来写剧本,会安排更加激烈的戏剧性冲突。

这也体现了郭敬明的审美倾向。

恰恰是他后来被李诚儒所诟病的问题,狂撒狗血,有戏剧冲突,无精神内核。

“不能用廉价的笔触,引起广泛的共鸣。”

蛮精准地点出了他的问题。

而由于剧本的薄弱,导致在这部短片呈现时,只有突兀的情绪渲染,毫无逻辑支撑。

虽然沙溢演技没有问题,但情节的违和,让观众心中毫无波澜。

赵薇:“烂片就是这么诞生的!”

关于赵薇导演的片子,在拍摄中,因为时间非常紧张。

似乎在片场,赵薇才第一次看到剧本,知道要拍什么东西。

拍摄中,赵薇对于剧本比较无奈。

甚至直言,自己从来没有拍过这么傻的东西。

大家都看得出来,她对拍的内容并没有什么热情。

成片的最后一个镜头:“你看到的每一个,都有可能是我”的表演,因为完全是在对观众,而不是在对电话里的妈妈说这句话,整个情绪特别假,完全垮掉了。

在拍摄结束后,被问到“会期待看到成片吗?”

她回答说,自己不敢看。

甚至在杀青后,赵薇开玩笑说,烂片就是这么诞生的。

某种程度上,这句话又非常真实。

导演对拍摄的作品并无热情,剧本平淡,时间仓促,的确是烂片的必备元素。

沙溢赞美李少红:“每个演员,都想和优秀的导演合作。”

李少红导演的短片《雷雨》真的非常好看啊!

很完整,非常扣题,又很新颖。

沙溢老师的表演也非常精彩,这么短时间饰演三个人物,对于人物整体感觉抓得好精准。

尤其是眼神,以及对于形体、台词的控制。

似乎还是同一天拍了3个片子,先完成了郭敬明和赵薇的两个片子,之后才拍的,对演员体力和精力都是非常严酷的考验了。

镜头调度也很厉害,人物关系展现得非常清晰,又吸引人一直看下去。

虽然某些视线的位置稍微有点点穿帮。

但总体而言,这么短时间已经太厉害了。

李少红导演在片场指导的时候,对于演员的指导直接干脆,句句在点儿上。

看看沙溢是怎么评价导演的。

不同演员的不同态度

挺明显地感觉到,不同演员,是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个节目的。

显然很多人是完全抱着“得到更多曝光,得到更多机会”的心态来的,当然这也没什么好苛责的。

也有一些演员,抱着更纯粹的目的,想来得到指点,磨练演技。

比如董力,他在演戏时和对手基本没有太多交流。甚至于他告别时说,“来这里就想得到一个答案。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看的时候默默想,这种态度恐怕是在演员的道路上走不远的。但又有谁规定了,非要作为当红演员活下去才算成功呢。得到一个答案,求仁得仁也蛮好的。反正这个综艺还蛮真实地展现了不同演员的不同态度的。

也说两句明道吧。的确是让人觉得有点可惜,看到他说“有的时候自己都不太看得起自己”这句话,感觉好心疼。

哎,别人否定自己不可怕,自己如果都认输放弃了就毁了。但在他的表演里,的确有种这么多年都没有很努力磨练演技的感觉。

毕竟在这个位置,有多少别人羡慕不来的资源啊,只能说挺浪费的,实在令人遗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有没有用心练,还是挺明显的。

还有个小细节,在明道离场时,陈凯歌认认真真地鞠了一躬,看得人心中感叹。

再比如包文婧,在《天下无贼》片段里发挥得非常自然,可以说是第一场里面完成度最高的一场表演了。不过台上三句话不离老公,直白地说自己很没自信,看得着实让人有点惋惜。

让人觉得有趣的是,当李少红导演选择了包文婧的时候,她依然想等待赵薇的决定。

在节目开头,看各个演员选择导演的时候,我就在心中默默困惑,怎么会有演员放着陈凯歌、李少红导演不选,而去选郭敬明、赵薇呢?

原本以为肯定是节目组之前设计好的剧本,但看了包文静的犹豫之后,也算是部分解答了我的困惑。

原来,在100%的晋级,和三分之一的未知面前,原来也有人想再冒险一下的。每个人对待世界的态度,果然截然不同啊。

再比如陈若轩,作为后辈,与明道对戏时,直接说:“他来负责颜值和帅,我来负责演技。”

有些演员的审美品味就已经固定在模式里。

有些演员心态会相对积极乐观。

但有些演员会有很多纠结和自我怀疑。

倒也不是说哪种状态一定更好。

能看到不同演员的真实状态,就已经非常有意思了。

单纯拿原版当作标尺,评价演技,有失公允

刘雅瑟小姐姐的《滚蛋吧,肿瘤君》,无论在表演还是在梦境上的设计上,都非常令人震撼,真的非常诚恳动人,淘汰了实在有点可惜。

虽然梦境的设计如果不是她之后解释,是没太看出来,但感觉这是拍摄手法限制、没有后期剪辑的原因 ,不是演员本身的问题了。

当然有些网友认为,和原版相比,实在演得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

但个人认为,有些表演直接拿来和原版的表演比较,的确对于综艺节目里的演员来说,太吃亏了。电影制作时,本身在选角上就已经尽量找最贴合的了,对于整个角色的准备时间、进入角色、和对手磨合的时间,也比综艺节目里,充沛太多了。何况,还可以在多次表演中,剪辑选择表现最佳的一条。

再有,本来大家对这些经典的原版作品,都有个固有印象。如果仅仅因为新演员和原来版本人物理解不同,塑造得不一样,就说不好,有点苛刻了。

本来,不同导演和演员,即使对一于同一个人物,理解和诠释的方式都有很多种,以综艺的标准来看的话,只要逻辑基本合理,即使与原作不同,也不用太苛责了。

另外,看到说助演演技太厉害,不利于演员发挥这种说法,想反驳一下。在表演的时候,和对手本来就是互相成就的。对方演得越真,自己也就越容易有真实的感受,更容易代入到戏里。所以优秀的助演和,能让演员把80分的实力发挥到90分。

总之,期待后续更多精彩的导演作品和真诚的表演啊!

看到这里的朋友们,你喜欢这个节目吗?

看完节目,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短评

郭敬明:老娘一枝独秀,淋牙俐齿,你们演的是电视剧,我通读所有电影书籍。赵薇怼回:小丫头片子,我们要超过刘烨和章子怡。李少红:我不上综艺节目的,你们随意。陈凯歌:吵结束了吧,老子要上台导戏了。

4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李成儒真敢说哈哈哈,我同意,不过他应该没看过这个电影,不太了解整个故事,就看这一段的确是以为高中生谈恋爱的,尤其是台下的那一阵起哄。但是说实话估计又要被骂了。。

6分钟前
  • 宅了一夏
  • 推荐

郭敬明太想要表扬。赵薇做惯了大姐。陈凯歌你大爷就是你大爷,还是很天真烂漫的大爷。李少红看起来不知道自己来干嘛。明道有点想法但能力不够拔尖就是会尴尬人家想帮你也会少那么一股子冲动。包文婧只看得到自己。刘雅瑟脆弱,还没有跨过长大的那道坎。郭俊辰非常真挚,值得留意。董力算了吧。这种节目最好看的不是演技,是真实的细微的反应,是一个表演行业职场的集中显性展示。

11分钟前
  • 否极
  • 还行

3.5 追完最后一期打卡,不得不叹服这个节目“增值”最大的首先是郭敬明,其次是牛骏峰。前者比后者更应该获得“年度演员”的称号。🤣

15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陈凯歌讲戏太一针见血了 给你摸的透透的 郭敬明是真的意料之外 理论方面的东西知道的居然不少 然后最惊喜的就是赵薇这组三个演员 每个都超强 越来越期待后面的节目

18分钟前
  • 冰镇西瓜橘子水
  • 还行

郭敬明的矮,于正的胖,如果遇上一颗想当皇后的心,结果就是在后半生不断努力地证明自己,为了填心底的窟窿眼,努力到快变了形。

2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不能用廉价的笔触,来引起广泛的共鸣”!哎哟李成儒李老师,您太牛逼!也就您敢说真话,这还算客气了哈。

25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郭敬明凭什么和其他三位导演平起平坐?说的天花乱坠拍的一塌糊涂。(三位导演怼郭敬明太逗了!)

26分钟前
  •  
  • 还行

三位导师一人一星,另一位就算了,名词背得再熟也没用

28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赵薇和小四在组闺蜜cp,李少红在全程划水,也就是陈凯歌在认真干活儿了。参赛演员水平参差不齐过于严重,女演员整体水准明显高于男演员。因为有小四在,节目效果相当不错(笑

30分钟前
  • 檐下拭剑听雨
  • 推荐

郭敬明就像一个自卑的小男孩 不停炫耀自己手里的糖果

31分钟前
  • Ggghhhhhkk
  • 还行

郭敬明宛如一个熟背菜谱的却做出一堆黑暗料理的厨师。

35分钟前
  • Egorka
  • 还行

郭敬明道理一套一套的唯恐人家觉得他不懂,像极了当年凡凡的freestyle

36分钟前
  • RINGO
  • 还行

《演员请就位》其实是一档考验导演的节目,陈凯歌最新作品《理发》讲述微末人物悲伤又温暖的故事,只有短短十六分钟,但是故事流畅动人,人物塑造完整,在导演的镜头下展现了人情冷暖美感。红绿灯是片子里重要的意象,红灯亮起意味人生之路要停滞不前,绿灯亮起则是生命之路继续向前。灯光闪烁给片子增加艺术美感,也给故事加了一层温暖的底色,让我们看到小人物对生命的热爱渴望:牛骏峰的生命亮起了红灯,但是他还想在化疗前理发;内心还有不舍与渴望的明道,转身离开后又会奔跑回到店里,因为他的心里一直亮着绿灯;炎亚纶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理发师,梦想的灯光永远不灭。片子很短,后劲很足,陈凯歌导演延续了以往的风格,又传递了更加温暖的力量,愿茫茫众生里微小的你我,不管发生什么,心中永远有一盏不灭的绿灯,人生喜悲都有勇气前行。

37分钟前
  • 彩心之境
  • 推荐

郭敬明那段悲伤逆流成河的话真的是把颠倒黑白乱引用话做到了极致。说悲伤逆流成河是中国史上第一部讲校园霸凌的题材真的不知道是中国电影的悲哀还是校园霸凌的悲哀。给自己的电影带个巨大的帽子再引用一段套用到哪里都可以的“金句”,真会!还有怎么哪里都有沈梦辰!!!

40分钟前
  • 却道天凉好个球
  • 还行

永远别跟郭小四理论,因为他会把话题拉到一个没人触及的高度,然后用他多年的诡辩经验轻松击败你

41分钟前
  • 较差

演技不全是演员的东西,需要导演成全。导演不止会调教电影,更要会调教演员。李成儒是那种业务能力过硬就可以放弃八面玲珑的人,性格是真讨人厌,那又怎样。同理,陈若轩的演技不足以撑起他的傲气,情商也低。对陈凯歌郭敬明有改观。

44分钟前
  • Syfannn
  • 还行

不愧是郭大导演,说的头头是道,让人不得不服,被她调教一番,每位演员都有可能成为《小时代》的头牌。腻害腻害。

46分钟前
  • 学冥
  • 较差

当成一档求职节目来看很有趣,有稚气未脱业务不精的,一腔热血追求kpi的,不惑中年开辟第二春的,家庭主妇重回职场的,文艺青年眼高手低的,天赋不够蛮劲来凑的,专业不对口还硬要跨行的,吃苦耐劳终于转正的…如此种种与我们的职场何其相似!其实演员也并没有很特别,他们也有我们小人物一样的危机与压力,一样要苦苦求得一个认同与岗位。有精英便一定有摸鱼吊车尾的。有台词囫囵吞枣的便一定有臭脾气但功夫过硬的老资历。是情商课亦是行业根基,是浮世绘更是百态人间。

49分钟前
  • 碎碎念
  • 还行

更像是一出《导演请就位》,焦点都在导演身上,演员配置完全是《演员的诞生》的降级式处理,而导师又是《演员的诞生》的升级版,《演员的诞生》是戏好看,看点无论褒贬都在演员身上,而《演员请就位》是点评好看,所以评论区几乎都是在评论导演,两档节目其实是朝不同方向前进。(看了《我就是演员之巅峰对决》我决定收回《演员的诞生》戏好看的话,对比起来《请就位》的电影感做的太好了,至少不会太出戏)

54分钟前
  • 炯之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