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奔2000

爱情片台湾2000

主演:黄磊,刘若英,尹昭德,戴立忍,归亚蕾

导演:徐立功,尹祺

播放地址

 剧照

夜奔2000 剧照 NO.1夜奔2000 剧照 NO.2夜奔2000 剧照 NO.3夜奔2000 剧照 NO.4夜奔2000 剧照 NO.5夜奔2000 剧照 NO.6夜奔2000 剧照 NO.13夜奔2000 剧照 NO.14夜奔2000 剧照 NO.15夜奔2000 剧照 NO.16夜奔2000 剧照 NO.17夜奔2000 剧照 NO.18夜奔2000 剧照 NO.19夜奔2000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8:53

详细剧情

  1930年代,自幼在美国生活与学习的大提琴家徐少东(黄磊)返回祖国准备与素未蒙面但一直有书信往来的未婚妻英儿(刘若英)成亲。可是在随英儿在自家戏院看过昆曲《夜奔》并结识其主演林冲(尹昭德)后,徐少东的感情天平开始更多地倾斜到林冲身上,但随后有关他与林冲的流言蜚语传出,顶不住世俗压力的他最终告别英儿回到美国。  二战后,英儿赴美找到徐少东,二人谈起林冲为找徐少东的悲惨经历时,徐少东明白到他的内心会一直为英儿和林冲留有位置。

 长篇影评

 1 ) 转贴《夜奔》的台词

很久没有给你写信了,你好吗?
知道今秋是你的归期,心里有莫名的高兴。

我该送什么当作见面礼?

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那么熟悉,怎么可能还没有相遇。
告诉我,你最想念什么关于家乡的事?
我离家太久,家乡对我比异国还要陌生。很多看来理所当然的情感其实并不纯粹,比方乡愁、亲情,虽然读过很多对它的描述,但我找不到属于它的声音、颜色和气味,还有爱情,理所当然的爱情。这对我是另一个讽刺。
我的感知依靠接触,好比琴弓压在弦上擦出来的声音,至少我可以听见它,感觉它振动我的指尖和胸口。我不迷恋虚构的世界。

你的话让我惭愧,我是这样心甘情愿的沉浮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那些戏台上的忠义和情爱。昨天看了《牡丹亭》的[寻梦],还是哭了。比起现实生活,我更熟知那些戏曲故事里的人,他们的悲喜冷暖。有时候一句唱词就能让我落泪。我但愿你不至于觉得我可笑。

不。也许我回来,是为了在家乡埋一滴眼泪,好让我这一生也有乡愁。

我记得我跟你说过,我是被戏开锣的那一锤给请出娘胎的。我周岁的那天,爹把云天楼买下,命中注定了我对戏带有这样的痴迷。
戏园子在开演前有一种奇特的静谧。四周的天窗是开的。戏不能见光,所以有阳光的时候它就隐藏起来,而我却可以轻易地找到那些隐藏的片断。


为什么要逃?
不知道。

是他。我发誓,在这一刻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他就是荣庆班挑梁唱[夜奔]的武生。那张安静的脸,那双总是回避开的眼睛……即使见过他的身手,我还是不能相信。

第一次收到你的信,真的很惊讶。在国外这些年,除了家书,没有人给我写信。
我在燕京大学选了外语课,需要找个人练习英文。
结果是我的中文进步了。
我喜欢和你通信,我没有想过你是我的未婚妻。也许是因为越过了这层关系,我们之间才有更多。
这是最幸福的,也是最不幸的。


也只有林冲。
我始终想知道,当你眼睛触到林冲的那一刹那,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不是看,我是听。我对声音极其敏感。一开始,我被他唱腔惊骇。我问,他声音从哪里来?他离得那么远,声音却可以像一根锥子直锥进我的心里。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可是我竟然听到他胸口一种郁悒和悲愤。那是千军万马化作一滴男儿泪,那是暗夜孤身被弃置在荒野里的悲凉。我能懂。
空荡荡的台上,连一块简易的布景都没有,但那是一个世界。随着他的肢体,他的眼神,我像被催眠一样,接受一切他给我的想象。山路、庙门、月冷星稀的寒夜。他只一心要逃。



“你走吧……我宁愿我们可以写一辈子的信,宁可守着你每一寸的心;也不要你把心埋起来,做我理所当然的丈夫。”


我并没有找到我要的答案,我甚至连林冲的下落都没有找到,他消失了。
你呢?
我这里上演了另外一出戏,你不会感兴趣的。云天楼除了经常出借给皇军集会,唱鬼子戏,已经没有戏班子登台演出了。但是,我还是经常一个人去那儿。空气里还有那些飘散不去的声音,戏台上还有那些叫人悬念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里多了些属于我自己的。
我这里是一个礼拜七天千篇一律的演出。我独来独往地生活在纽约,和家乡失去了联系,只有你,你像是我与这个世界的脐带。读信和写信使我相信,我还在这个随时等待末日到来的城市里活着……活着,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我答应你要找到答案,否则我愿意把我的触角折断栖身在这里。一辈子。
我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关于活的悲哀,在我这个沦陷的黑色城市里无所不在。你的父母他们幸亏老早到南方避难去,你家现在已经成了某个军团的团管司令部。那天骑车经过,看见你的窗口开着,很想喊你一声。
我该不该跟你说林冲的事?我遇见他了,他在塘沽的码头干苦力,靠着挣来的一点钱,养着一个半残不死的人——黄子雷。我能想象你的心情,活着,竟有那么多不可理解的事。黄家自从日军占领了天津就整个垮了,他们原本掌握的码头货运,全都落入日本人的手里。这一家子的鸦片鬼,没一个得好下场。林冲并没有告诉我,他为什么会和黄子雷在一起。他只说他病倒了,不能丢下他。但我知道,他离开以后黄子雷透过各路人马打听他的下落,听说林冲是在最落魄的时候被他找到的。
我告诉你他已经改名字叫李从了吗?我还是忍不住跟他说了你的境况。当我提起你,他混浊的眼睛里有了光。分手前,我把你在美国的地址塞给了他,我不知我在想什么。林冲连字都不识,何况英文呢?在这昏黑的世界里,可不可以求一点希望?一点光明?

林冲上船的时间是1941年,正好是在美国加入大战的时候。那艘船在中途被征当为货物运输船,直接开到了欧洲。经过无数的周折,当林冲进入曼哈顿港,见到自由女神像,大战已经结束。尽管这样,他还是没有踏上美国。1949年,你来纽约,我的黑夜才逐渐远离。
林冲被移民局以非法移民的罪名起诉,等待直接遣返回中国。由于当时战争刚结束,大批的难民潮都涌进美国,移民局的作业混乱又缓慢。就这样,他在监狱里又关了两年。当我收到移民局的通知,看见那个水晶玻璃的大提琴,已经是1947年的冬天了。距离林冲孤单地死在医院里,整整一年。我无法想象,这会是我们再见面的方式。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条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的奔跑,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我感激我这一生,虽然它是那么遥远又漫长,我始终有你听我说话。
我们的事,也只能对彼此说。
所以,你明白我此刻的孤独,是吗?这个城市还在,我还在。
有人走过我身边,问我这三块墓碑。我说,这里埋的,一个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
我还是决定把你摆在我们的中间。

 2 ) 其实无处可逃

《夜奔》竟然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我因为看得清楚而喜欢,因为太喜欢而无法言说…因为我是如此明白她,我了解她的长处,也遗憾她的短处,这了解和遗憾,无一例外,都是爱。

  先拿一段戏来说吧,拿英儿带着少东找林冲学戏,到他们三人在长城上的部分完结为止,差不多5分钟的戏,单讲少东和林冲,英儿不表:
  1 道具:笛子和烟,这是比较明显的暗示,少东找林冲学昆曲,首先学笛子,笛子是“吹奏乐器”(这个选择至关重要),与少东的大提琴不是一个路数,少东学来自然费力,而林冲演奏起来则悠扬动听,此后又接了段少东独自拉琴的戏,算是照应。这往明了说是音乐上交流,对话。往暗处说,笛子要用嘴吹……在长城上时,有段点香烟的特写,一根火柴两根烟,意思再明白不过。此后笛子成为两人的信物,贯穿全戏;而林冲借“还有烟吗?”引出对少东的表白。
  2 构图:夜奔的构图比较教材,没什么特别出新的,整体处于中上,很容易理解。在多人戏的时候拍得很明白,人物关系一目了然。说一个推的镜头,少东和林冲在长城上抽烟,坐在一个门中,林冲恰好在门框内居右,少东在门框左,身子未全入门里。一两人都是背对镜头,中上部恰好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峦,天高地阔。然后镜头缓推并向右上移,最后林冲在画右居下,少东在左侧占据画面的主动。此后顺着人物台词进展,镜头有部分变化,最后移上,拍少东站起后的侧脸,此时画面的平衡已经完全偏向少东,表示少东言论已经说服了林冲。
  3 表演上:这没啥好说的……
  4 整体上的……:接着上面的说,构图稳定后,出台词。大意是少东赞扬林冲的戏,觉得是至上的艺术,并感慨山河,请林冲来一段。而林冲一开始低头无奈于戏子的身不由己,最后却深受少东言论的影响,不禁在长城上唱开了。这段的含义颇深,算上后面所有冲突的引子,主要的方面是林冲和少东从艺术上的交流到情感上的交流的变化,同时又表现了林冲对戏的思想变化,一开始时林冲只把自己当做个戏子,唱戏只是份糊口的活,而少东却叫他艺术家,最后激发了他对戏曲本身的认同和追求(同时也导致了他对少东的情感变化)。后面有交代,黄少爷说“今儿个,是他唱得最好的一次”。但电影后面却只抓住了林对东的情感,而彻底忽略了林对戏的情感。或者作者的意思其实是,林爱戏,只是为了爱少东?
  
  
  《夜奔》的前2/3都很好。夜奔拍人物关系拍得极精确又微妙,上面那段单说了林和东,实际上导演一刻都没落下过英儿,三人的关系发展一直说得很明白。但我始终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够好,在心中跟《霸王别姬》一比,不足的地方就清楚了。前面的故事肯定是不像《霸》那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但《夜奔》长于细腻的叙事,两片没可比性。真正弱的地方,唯性格二字。《霸》的三位主角,除巩利不太着力外,小楼有霸王的刚傲,碟衣有别样的柔媚,角色的性格太得人心,后面煽起情来,便如干柴烈火……而《夜奔》犯了言情小说少女漫画的通病,人物是为爱情而存在,人性的完整,太过模糊,所以后面能煽情,全得益于文字。到是戴立忍演的反派黄少爷,虽是纨绔子弟,却痴情而有义,怒急拍碎玉扳指和空对戏台泪含光的戏,让我觉得印象深刻,他的结局也让人回味。恰好算得是袁二爷的人气帅哥版了。
  林冲的爆发作为故事的转折,情节上讲是否合理不做讨论,但此后导演拍得实在有点糊涂,前后叙事风格大相径庭。
  片子一开始,用英、东二人的书信做交代,以文学气息浓厚的双人旁白,读了差不多十来分钟的信,做开场还是不错。可后1/4差不多半小时的结尾部分,全用二人的书信叙述角色命运,搭配平行蒙太奇双线进行,核心人物林完全成了两人笔下的人物,这实在是也太文学了点……
  
  不过《夜奔》最讨人喜欢,最令人无法忘怀的,也就是它的文字。且不说《夜奔》这个题目取得是如何的巧妙,即指那出戏,又暗合全片“逃”的主旨。台词也当属翘楚,更何况还碰上两位最对角的人物,黄磊和刘若英,那些台词虽好,但要是换了人来读,只怕也是《夜宴》的下场(还只差一字……)。当然《夜奔》的剧本和台词,若脱离了画面来读,那也是不会差的。但也因此,最后那20多分钟的戏,不像是电影,几乎就成了一部电视散文。
  虽然我在这里批评那20多分钟拍摄上的差强人意……但想必对大多数人来讲——我也是大多数人之一,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这20来分钟吧。
再说说导演和编剧,这个组合同年带着几乎同样的班底,完成了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现在想来,只是有些巧妙啊。

情节上我不赘述,《夜奔》的故事并不艰深,情感也绝不虚假,虽复杂却不离奇,然我无法不被打动……此时此刻就如这屋中的冷空气般包围着我,任我如何包裹自己也不能再暖和。就算我逃出这屋子,外面的天地,全是一片霜冻,谁能逃得脱呢?
“当我的一个背转身,我和…,即是生离,又是死别”
那两个逃亡者,最终也只能相拥着,互舔着孤独的伤口,连追悔的机会,也不再有。

 3 ) 啧啧啧,我也文艺过啊...

sign...现在自己读简直一身鸡皮疙瘩,好想吐好想死好想移民......

当初敲键盘的时候可是好认真好认真滴忧伤来着...谁没有过那二逼的青葱岁月大蒜年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做作的人生...

谁说白活10年一事无成来着,至少这白纸黑字可以证明:

当年的2逼现在不再那么2了,

现在不再那么一副弱受范了...衰然,还是时不时暴露弱受滴本质...



夜奔:转身之后,生离死别
2003年06月11日17:16:44 网易娱乐 傻乐的猫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第一次看《夜奔》是3年前。凤凰电影台播了一周的广告,因为这个卡司阵容很有受众,当晚就聚集了3个人守在电视旁。公共电视删剪起来当然干脆利落,2小时的戏硬生生少了半小时,整个电影暧昧得变成晦涩。我不得不耐心向两位同学解释,其实某某爱的是某某,而非某某。好在他们看过《霸王别姬》,接受起来不算困难。直到现在看到足本,才发现原来不是徐立功故弄玄虚,原本是再清楚不过的故事。凤凰的剪刀猛得不亚于中影公司对待《红玫瑰与白玫瑰》,可以把电影赋予新的生命。

这张碟在国内的牌子,我知道的就有丽晶和飞马,都是有口碑的单位。可惜做的虽是一区碟,但原版就制作简陋,画质一般,连彩蛋也有点粗糙。毕竟是只出品GAY MOVIE的小公司,寒碜了点,好在算是还原了真面目。

《夜奔》终究是小家子气的电影。有人说它是《霸王别姬》的弱智版,这让我想起迈克把《蓝宇》比作吴君利粤语残片的复活,话虽刻薄,但电影这东西,本是见仁见智。第一遍看《夜奔》,记忆只是一瞬间的。回头看了2小时的足版,心中一阵感动,未必是这多出半小时的戏让含糊的剧情清晰起来,可能只是3年前和3年后,人的心境总有改变。

尹昭德很多人不喜欢,也难为他。生角要演的“惊艳”,实在困难。他毕竟不是萧芳芳那样的戏骨,《虎度门》里一个亮相,不懂粤剧的戏盲如我者,也会立刻被吸引住。好在林冲这个角色的讨好,不喜欢他也是困难的。最爱的是他对少东表白那场戏。林冲坐在墙头,叫了声少东的名字,一掀长袍,一跃而下,动作干脆利落,此时倒更显武生的英气。然后走到少东面前,一手抚胸,轻声道--

我这儿,记着你。

声音虽轻,但目光坚毅,每个字大有斩钉截铁的意思。少东不由得一呆,待得会过神来,他已纵身跃过墙去。

看到这里,不由想起《雪山飞狐》里,胡斐与苗若兰雪夜定情,胡斐只问一句,“现在相逢还不迟吗?”苗若兰便答,“不迟,我很欢喜。”金老先生生怕读者反应迟钝,特意加一句话解释,“古人男女风怀恋慕,只凭一言片语,便传倾心之意。”

《夜奔》说的正是旧时的故事,说它矫情也好,虚假也罢,这样的剧情,本是属于旧时代的。换了今天,无非一夜情后各奔东西,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说蓝宇象旧时的风尘女子赎恩客,林冲何尝不是又一个蝶衣。也许梨园子弟信的便是个“忠”字,心交出去,就是一辈子的事,一个时辰也不能少。所以即使不识字,不识路,也会远赴重洋,去那个听都听没听过的异国,便是英儿说的,“他浑浊的眼里有了希望”,于是这希望,让他不会放弃,直到死去。

反观少东,他受的西式教育,倒成了束缚感情的障碍。他只能说,我不能够爱他。他的理性让他不可能象黄子雷那样,反而把感情表达的那么直白,即使是肉欲,也含着爱,因为赤裸裸,反而潇洒了,可以做流氓,可以学薛蟠戏柳湘莲;而他,连做贾宝玉的勇气也没有,他只能抱着他的大提琴,拉啊拉啊,压抑着那份爱,即使那份爱已经在眼前,即使那份爱伸手可及,他还是逃了。逃跑的代价,成了一生的怀念。

"这些年,我的梦始终在那条雪夜的路上无止境的奔跑;或者冲进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着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少东对林冲的爱到底有多深?也许观众都会疑问。从少东看见林冲第一眼,那个我们看来并不新奇的亮相,已经让少东痴迷。黄磊的戏总是有争议的,这回倒把这个角色演的可恶也可爱。动情的凝视,动情的哭泣,能够牵动观众的心。只是那个夜里,他即使接受了林冲,恐怕结局是一样的,更可能他会厌了,那爱反会慢慢淡了。偏是自己错过了,便一辈子也忘不了,一辈子去后悔。爱情的规则就是这样,直到今天也没有变。

王惠玲的剧本,还是这群人最合适,到了周润发杨紫琼的嘴里,这样的台词只会是笑场的引子。刘若英偶尔会犯把“冲”念成“聪”的错误,但不影响整体;戴立忍也是台湾口音,但胜在演技好,成了最大的亮点。黄磊的念白依旧最出色,这样的电影,这样的对白,本是属于他的。他永远是那个在爱情面前退缩的男人,无论爱上他的,是女人,还是男人。

于是,在鲍比达的大提琴声里,那场大雪过后,这段没有发生的爱情,变成了一生一世。

 4 ) 她爱他,他爱他,他爱他

很喜欢刘若英和黄磊那个时候的文艺气质,重温人间四月天,冲着黄磊和刘若英,看了夜奔。

夜奔,我以为只是单纯的一部同性题材电影,看到接近尾声才发现那是他们三个人的故事。

英儿和少东,是未婚夫妻,但更像是知交,两人一直写信给对方,述说着彼此的心情、身边的人和事。如果没有荣庆班的到来,没有林冲的出现,他们应该会按既定的人生轨道前行,然而,林冲的出现,使得他们偏了一下轨。

开始英儿看到戏台上的林冲,她的反应,我以为就是对他的欣赏,毕竟她是个戏痴,直到后面林冲要离开时,她送那个水晶提琴给他,我以为她是代少东送件少东的东西给他做纪念,毕竟那个水晶提琴是少东送给她的,英儿见到少东时对他说“我嫉妒他那么爱你”,原来如此,只是他们三人,对于少东和林冲的事,她却浑然不知。

少东: 你一直没有告诉我,你把那个水晶大提琴给了他。

英儿: 是的,我没有告诉你,我一直爱着他。

英儿,对林冲的爱藏得太深了。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如果当初勇敢一点,结局会不会不一样?林冲是不是就不会偷渡最后客死异乡?

林冲在监狱里的姿态:穿着长袍,笔挺地站着,自成一处风景,看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何英儿、少东和黄子雷都为他痴迷。

有人走过我身边,问我这三块墓碑,我说,这里埋着一个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我还是决定,把你摆在我们的中间。是啊,英儿是连接他们两个的人物,也是少东在美国时连接这个世界的脐带。

整部影片透着淡淡的忧伤的味道,尤其在日本侵入的那几年。

 5 ) 夜奔台词

通信(英和少东)
--很久没有给你写信了,你好么?
——知道金秋是你的归期,心里有莫名的高兴。
——我该送什么当作见面礼?
——真是不可思议,我们那么熟悉,怎么可能还没有相遇。告诉我,你最想念什么,关于家乡的事。
——我离家太久,家乡对我,比异国还要陌生。很多看来理所当然的情感,其实并不纯粹。比方乡愁,亲情。虽然读过许多对它的描述,但我找不到属于它的声音,颜色和气味。还有爱情,理所当然的爱情。这对我是另一个讽刺。我的感知依靠接触,好比琴弓压在弦上擦出来的声音,至少我可以听见它,感觉到它震动我的指尖和胸口。我不迷恋虚构的世界。
——你的话让我惭愧,我是这样心甘情愿的沉迷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那些戏台上的忠义和情爱。昨天看了《牡丹庭》的寻梦,还是哭了,比起现实生活,我更熟知那些戏曲故事里的人,他们的悲喜冷暖,有时候一句唱词就能让我落泪。我但愿你,不至于觉得我可笑。
——不。也许我回来,是为了在家乡埋一滴眼泪,好让我这一生,也有乡愁。


(英儿看林冲夜奔)是他,我发誓,在这一刻前,我从来没有想过他就是荣庆班挑梁唱夜奔的武生, 那一张安静的脸,那一双总是回避开的眼睛,即使见过他的身手,还是不能相信。
  数时辰,时辰至,弃朝廷....也只有林冲。


少东回国遇见林冲(英和少东)
——我始终想知道,当你的眼睛触到林冲的那一霎那,你究竟看到了什么。
——我不是看,我是听。我对声音极其敏感,一开始我被他唱腔惊骇。我问:它声音从哪里来?它离得那么远,声音却可以像一根锥子直锥进我的心里。我不知道他在唱什么,可是我竟然听到他胸口一种郁悒和悲愤,那是千军万马化作一滴男儿泪,那是暗夜孤身被弃置在荒野里的悲凉。我能懂。空荡荡的台上,连一块简陋的布景都没有,但那是一个世界,随着他的肢体,他的眼神,我像被催眠一样,接受一切他给我的想象,山路,庙门,月冷星稀的寒夜,他存心要逃。

    望家乡,去路遥,想母亲将谁靠,他哪里生死,惊芒了,怀揣着血刃刀,行一步哀嚎哭,行走羊肠曲路遥....
       声音,戏剧,舞蹈都在当下。
    成离寇。惶离叛,如雄鹰展翅,玲珑狡兔脱巢,毒蛇出洞,判官皆非公正,尽管蓬头垢面,此一役战得天旋地转,高俅,管教你海崩山啸......


    林冲对少东说:我这记着你。你有一双好看的手,
  林冲对英儿说:我要你和少东好好i过日子,以后唱到“望家乡,去路遥”的时候还能想到我。

       少东: 英儿,我喜欢你。
       英儿: 可是你也爱林冲。
       少东: 我不能爱他,也不可能爱他。
       英儿: 但是你也不可能爱我,你走吧,我宁愿我们可以写一辈子的信 ,宁愿守着你的一份心,也不要你把你把心藏起来,作我理所当然的丈夫。
       少东: 我从来没有对你隐藏过什么,我只是把我自己迷失了。
       英儿: 你会找到你的答案的。

       少东 : 我并没有找到我要的答案,我甚至连林冲的下落度都没有找到,他消失了,我逃到美国,你呢?。

       英儿: 我这里上演了另外一出戏,你不会感兴趣的,云天楼除了经常借给黄军集会,唱鬼子戏,已经没有戏班子登台演出了,但是我还是经常一个人去那,空气了还有那些飘散不去声音,戏台上还有那些叫人悬念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里多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

       少东: 我这里是一个礼拜七天千篇一律的演出,我独来独往地生活在纽约,和家乡失去了联系,只有你,你像是我和这个世界的脐带,读信和写信使我相信,我还在这个随时等着末日要来的城市里活着,活着.....究竟是不是一种悲哀,我答应你要找到答案,否则....我宁愿把我的触角折断,栖身在这里,一辈子。

      英儿: 我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关于活的悲哀,在我这个沦陷的黑色城市里无所不在...你家现在已成了某个军团的团管司令部,那天骑车经过,看见你的窗户开着,很想喊你一声。

       少东: 当我收到移民局的通知,看到那个水晶玻璃的大提琴,已经是1947年的冬天了,距离林冲斯死在医院里整整一年,我无法想象这会是我们再见面的方式,那个大学的夜晚,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个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尽奔跑,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少东: 你一直没有告诉我,你把那个水晶大提琴给了他。
英儿: 是的,我没有告诉你,我一直爱着他。


城墙上三人行(林冲对少东说)
--我是师傅捡来的,我没有身世,没什么好说的。
--演谁我就是谁,现在,我是林冲,以后,不知道。

少东
——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

(少东被锁家中,英儿带了林冲的长笛看望他。)
——少东突然地抱住英儿,说:我们结婚吧。
——英儿平平地看着前方,说:有些事情,是勉强不来的。就象买鞋子。
——我宁愿你远远地逃开,我们继续写信。那样,我总可以从信中触摸到你心里真实的思绪。我也不要你就此将心埋起来,做我理所当然的丈夫。

结束(少东于墓园里的一段独白)
——我感激我这一生,虽然它是那么遥远又漫长,我始终有你听我说话。
——我们的事,也只能对彼此说。
——所以,你明白我此刻的孤独,是吗?这个城市还在,我还在。有人走过我身边,问我这三块墓碑,我说,这里埋着一个是我妻子,一个是我爱人。我还是决定,把你摆在我们的中间。

 6 ) 夜奔,也是分离

 自看完《霸王别姬》,后还陆陆续续发现了《游园惊梦》之类以折子戏为名的影片,当然还有《夜奔》。
  开始,想象不来他们会怎么拍林冲,怎么把那么严肃的戏文变成电影。正巧找到了,看着影碟封面上的黄磊和刘若英,还不知道其实还有一个美丽的林冲在里面。
   林冲,林冲,本想嘲笑编剧和导演的蹩脚,取这样的名字,但当看到他向少东解释自己本来没有名字,因为演林冲出名了就叫林冲,以后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忽然听出这些话中的悲凉。无根无源的一个人,孤独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名字,也没有社会地位,像林冲,像夜奔时的林冲。
   林冲的内心渴望有人又走近.英儿给的友情,少东给的关心都让他觉得只有跟他们在一起时才是一个自由的,被尊重的,一个能享受世间最为单纯开心的人.
   林冲的夜奔有3次.和少东的分离也就有了3次.
第一次是逃开了黄子雷的邀请和少东英儿一起在晚上吃鱼,临别时,林冲又返回来问少东有烟么,可是他没要烟,只是用拳头敲敲胸口说,少东,你对我的好,我记在这里.
少东对他的好是怎样的一种好,是一种能让他被班主打伤还有勇气和他在一起,让他从为了戏班而把自己牺牲给黄子雷的犹豫中觉醒,让他敢于和少东在黄子雷眼皮底下逃走,让他决定反抗班主的好.好像一种力量,让他自信了,勇敢了,明白了争取和抵抗.
第二次是他和少东从黄子雷的眼皮子底下逃走,坐在车上,赞着少东的手,贴近想要吻他,遭了拒绝.少东逃开,剩下自己挂着一脸悔恨懊恼的表情在车里.少东回来,林冲走了.在雪夜里奔跑.
第三次是林冲杀了班主被众人催劝走了,连夜的逃.只是已不能见少东最后一面.一别竟是一生.
林冲总在逃,想逃开戏子的身份,想逃开被人控制的地位,想逃开伤害和孤独.他也总在奔,想要奔向追求真爱的自由之地.这三个夜奔都是比水浒林冲夜奔更为惨淡的奔.无一例外都直指结局的悲剧性.他的反抗是对社会对戏子的一贯认同的反抗,因此是无力且渺小的.除非他放弃这个身份.后来他也真的这么做了,然而那个时期他只能做苦力.还是下层.不能与少东平等.
电影中多余的地出现了林冲在做苦力后还养着活死人黄子雷的片断,是要说他和水浒林冲一样讲忠义还是要说他的重情,不得而知.黄子雷在电影里是跋扈霸道的,但也是痴情的,还做着他和林冲中的女角.可是他的林冲还是不想要他那种令人窒息的爱,所以他跑了,对于黄子雷夜奔也是别离.
少东在爱面前的畏缩,对父亲的禁锢的无奈,对林冲落难后没有尽力的寻找,都成了夜奔变为分离的催化剂.他也逃了,别了英儿,逃离了中国.只有在听到”望家乡,去路遥”时才忍不住感到悔和痛.
林冲去找他,而他却未曾找他,直至领到他的骨灰, 才后悔,才感到夜奔是分离。
对于英儿,她也爱林冲,参杂着对他的怜悯,心疼,珍惜和欣赏。她愿意做他的朋友,就像做少东的朋友那样,也羡慕着少东,也希望林冲有难时能想到自己。然而林冲的夜奔于自己的关系并不太大,最终的一次他来别她依旧是要让她转达给少东。然而也是别离了。因为再次相见林冲已改了名,不再是戏子的身份,也不再俊美了。
夜奔,逃跑,丢了爱人和友人,就是分离。
    






  

 短评

始终认为 黄磊和刘若英 是最文艺气质最合衬的搭档

9分钟前
  • 宇宙
  • 推荐

她和他都爱着他。但是谁都爱得不彻底,说到底,爱的还是自己而已。

11分钟前
  • 小M
  • 推荐

深受广大文艺青年喜闻乐见的逃避现实主义腔调在《夜奔》里全程都听得到。原是言情小说《似水年华》的前生今世谁想却又和《霸王别姬》《色戒》这样的宏大史诗盘上了根,大概也只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理想主义者才会把知己与知音分的那么清吧。可惜影片在进步思想与封建桎梏的碰撞中失去了方向感,正如无家可归的男主角从这个审视性压抑的三角恋故事当中彻底抽离并草草结束混乱而缓慢的一生。

16分钟前
  • Muto
  • 还行

我喜欢这种被宿命之手推动带出来的苍凉感,无奈、唏嘘,人生的几多错过,几多遗憾。

18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才发现原来是如此久远的片子,是同霸王别姬却又不同的片子,压抑又绝望。他说我没想到,那一个转身,从此便是生离和死别。但我一直责怪他软弱的逃避,从不曾真正回头,直到他在听到那熟悉的唱腔仓皇寻找最终窝在小小的他乡之家痛哭。

23分钟前
  • 某J。624
  • 力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5分钟前
  • 不良
  • 还行

很文艺.个人感觉还不错,争风吃醋也是因为爱——那个黄子雷其实也是爱林冲的,当发现他不在的时候,会流泪(原来他俩都是台湾演员,难怪可以拍几个亲热镜头.黄磊正式拉手都没有).而少东只会逃避,所以一辈子也没有再见到他.这样也好,没有成功的爱情才会被记住一辈子.呆在一起了就会麻木然后厌倦

29分钟前
  • 烟雨弥漫虚弥境
  • 力荐

骨灰被人随意从窗口推出来的那一瞬间突然就落泪了,少东比起黄老板反而更像被封建礼数束缚的人,雪夜那一个转身,既是生离也是死别。幕布前后不主动,围墙下面不主动,雪夜的车里不主动,那就只有守着墓碑和回忆了此残生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少东的爱别离,黄老板的求不得,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是大时代的浪潮里全人类的小小缩影,只是想到林冲带着与少东相遇的满心期待悲凉地躺在异国的医院最后独自死去的画面仍绝心里无限唏嘘。

31分钟前
  • 多读书多看报
  • 力荐

若干煞有介事莫名感伤的台词组成的电影,感情产生不是通过表演而是旁白,感觉有些可笑。。

34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较差

我那沉默的心慌,曾有个人来解放。没料到爱过了一生不忘,后来感叹交会的夜太匆忙。你还欠我一个深深的拥抱解释的眼光,所以我不停回头盼望,只是在每个思念的夜晚哀伤编成网,夜从此又黑又漫长。当我一个人面对著夜晚,寂静的哀伤,我该如何将它隐藏

35分钟前
  • 喵老师2333
  • 力荐

一段情,三人嬲。夜奔千里,无处可逃。望家乡,去路遥。

40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披着民国皮,内里还不就是一部标准的台湾同性青春片嘛,骑着自行车一起出游啦,在海边围着篝火喝酒啦,爬到山顶一起对着天空呼喊啦,还有管束严格的家长,男生女生之间的秘密通信,残酷的青春物语哟

41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一个背转身,居然就是一生。

44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力荐

旁白很文艺腔,但是由刘若英和黄磊说出来,非常自然。这部电影很美,那种情调很容易打动我这种不要脸的文艺青年

49分钟前
  • 2013
  • 力荐

又见黄磊,又见刘若英,又是写信,经常不自觉穿越到似水年华。。。。

54分钟前
  • 早就想叫白玉狐
  • 力荐

最悲剧的莫过于他们在一瞬间就完成了生离和死别,发乎情止乎礼的爱,欲望在矇昧中幻想里,一如最后一面时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信物,辗转,思念,跨山隔海,一切都不凑巧。铺成完全中国式的爱情悲剧,执念如海,思念不消,带着童话般的乌托邦气息。刘若英和林冲都很好,黄磊稍弱。

56分钟前
  • 水猫
  • 力荐

我们那么熟悉,怎么可能还没有相遇

59分钟前
  • Tiff
  • 推荐

声如锥,形如电,唱练做打印心间。名如戏,人如戏,孤星泪注满天意。风花雪,落无言,一念一转既永诀。岁月迁,笃思念,人生若只缘初见。

1小时前
  • 之晨
  • 力荐

“看见那个水晶玻璃的大提琴,已经是1947年的冬天了,距离林冲孤单地死在医院里,整整一年。那个大雪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了。这些年,我的梦,始终是在那条雪夜的道路上无止境地奔跑,或者梦见自己赶赴医院,见他最后一面,握住他的手,对他说出我的爱。”

1小时前
  • 安短
  • 力荐

他想要的只是一点点体温,可是他却拼命的逃。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从此以后有悲伤织成网...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