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魂2013

恐怖片中国台湾2013

主演:张孝全,王羽,戴立忍,陈湘琪,金士杰,庹宗华,梁赫群,纳豆

导演:钟孟宏

播放地址

 剧照

失魂2013 剧照 NO.1失魂2013 剧照 NO.2失魂2013 剧照 NO.3失魂2013 剧照 NO.4失魂2013 剧照 NO.5失魂2013 剧照 NO.6失魂2013 剧照 NO.13失魂2013 剧照 NO.14失魂2013 剧照 NO.15失魂2013 剧照 NO.16失魂2013 剧照 NO.17失魂2013 剧照 NO.18失魂2013 剧照 NO.19失魂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7 08:09

详细剧情

阿川(张孝全 饰)是一位性格十分温和的男子,某一日,正在工作的他忽然昏倒,然而经医生检查后发现身体并无异状,医生诊断阿川有可能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阿川回到了老家疗养,在那里生活着他的父亲王伯伯(王羽 饰)和姐姐小芸(黄湘琪 饰)。让王伯伯没有想到的是,阿川竟然杀死了小芸。  王伯伯将阿川关进了小屋之中,独自处理了女儿的尸体。小芸的丈夫许久不见妻子,找上门来,就在他快要找到阿川的藏身之处时,王伯伯杀死了他。小芸和丈夫的双双失踪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两名警察锁住了王伯伯,接近了阿川所在的小屋,却反被阿川杀死。为了替儿子掩盖罪行,王伯伯顶替了全部的罪过。

 长篇影评

 1 ) 失联,失魂

两个同事荐此片给我看,正好最近刚看完日本NHK电视台所做的纪录片《无缘社会》的图书版,觉得此片在某种意义上符合《无缘社会》所描绘的生存状态以及“无缘社会”产生的根源。

《无缘社会》所讲的“无缘”,是指没有关联,各不相干的社会,记者广泛调查后发现现代日本社会变迁导致血缘、地缘、职场缘日益弱化,家庭这个社会最小单位也日趋孤立,家庭成员也不能彼此慰藉,最终很多人孤独死去,不为人知。

《失魂》当然并没有要表现《无缘社会》所揭示的社会原因,后者更像是前者的部分背景。撇开哲学和心理学母题,本片在对家庭关系的表现上,一定程度上很像《无缘社会》里所探讨的“失联”和“关联”。

阿川得了重度抑郁症源于小时候目睹父亲杀死母亲,他不知道母亲患了绝症,父亲其实是在帮助母亲自杀。我搞不明白的是,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父亲为什么不跟阿川解释,当时阿川九岁了,虽然年纪小,但也是有理解能力的吧,况且虽然阿川成年后离家不回,也并非毫无联系,就找不到机会沟通下?父亲也并非那种懵懂之人,根本没注意这件事对小孩的影响,从他见到阿川杀死姐姐,并镇定地掩藏尸体时就知道儿子什么都明白。说得通的理由就是,父亲怕东窗事发,连累家人,另外父亲本人也是个性沉默感情深藏不露的人,不想让孩子知道母亲自杀的事实。所以选择了“不麻烦家人”什么都自己扛。

这事实上是在逃避沟通,觉得自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母亲自杀后,这一家人在精神上已经分崩离析了。姐姐过得不幸福,阿川更是成了“失魂”的人。

但是从姐姐被杀开始,阿川的家庭关系的“失联”开始慢慢转向“关联”。姐姐就像母亲的化身,实际上阿川差不多也是姐姐带大的。阿川杀了姐姐,就像重复他看到的父亲杀了母亲一样,是揭开伤疤的最残忍的一环,所有的创痛得以宣泄。由此父亲开始用他笨拙单线的思维保护儿子。杀掉女婿、埋车,过程简直震撼。此时阿川已经拿到了后来杀掉警官的铁网,但是并没有对父亲下手,他宣泄暴力的方式是用弹珠打折兰花,并开始尝试寻找“阿川”。父子两人下山看医生,阿川听到父亲讲述母亲生病经过,回去后又一次梦到到“送信人”,要找“阿川”,送信人说“你要帮他啊”,他说“我没办法”。阿川见到母亲(姐姐)。醒来后,父亲讲述他是帮助母亲自杀,阿川此时已经算是解开心结,慢慢回魂,回到小屋后修房顶。杀掉杨警官后,并没有对发小小吴下手,真正的阿川差不多快回来了。

父亲担下所有罪名,并讲述了小吴如何在他中风时救他一命,这才是正常的父子关系该有的爱护。但是本来与阿川普通的父子关系,没有走正常渠道维系,却要通过几番杀人事件才能恢复,实在令人感概。明明是相互关爱的一家人,最后却要通过极端事件来恢复关联,不论是隐喻,还是实在发生,家庭隔膜都触目惊心。

最后阿川找回“阿川”。

父亲不会让三个猎人上车,这就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2 ) 明明是B格很高的喜剧

混搭不是这么玩的,炫技不成蚀把米,不过勇气可嘉。
导演的雄心壮志或野心,明显没有他的电影方面相关基础技术支持,成片只能成为空想的笑话。本片中舞台剧、超现实、表现等等手法被导演用尽,估计导演自己都不明白在什么地方怎么施展这些魔法,只是想告诉世人:看,我多牛,我都知道。这就像很多同样拥有雄心壮志的导演爱玩长镜头一样,他们不管此处有没需要,都会缓慢优雅的抡上一段长镜头,好像不这样,他对作品就没自信,B格就难以被塑造提升。
在电影中,所有一切都应是为了作品服务的。这部电影基本的镜头语言都不成立,那些概念化的东西只能是空中楼阁,成了摆设。更不要说演员的表演,依旧是各种风格看的人眼花缭乱,带上不靠谱的台词,演员之间的对手戏没有产生关系,每幕都成了各演各的独角戏。至于什么机位,影调,bgm,节奏,剪辑等等说都懒得说了,差的太远。以上等等不足,加上导演想当然的天马行空混搭,弄的此片文艺不文艺,惊悚不惊悚,人文不人文,恐怖不恐怖的四不像。
当然不过也许大概可能貌似并不是一无是处,轮番打酱油的综艺大哥们加上主流文艺片的调调,说上一口温婉有余阳气不足的台腔,再就着莫名奇妙的宝岛美景,妥妥的这是一部B格很高的喜剧片儿昂。
最后想问导演,片头是想致敬HBO曾经经典大戏《黑道家族》开篇嚒?如出一辙昂!不由得又想起邪恶的昆汀曾说的一句邪恶的话:所谓致敬,都是无耻的抄袭。(当然此话对昆汀本人无效,哈)

 3 ) 《失魂》如何“回魂”

《第四张画》让钟孟宏拿到了金马奖最佳导演奖,但好像对导演拍片环境的改善帮助并不大。叫好不叫座的现实,让导演在为下一部电影筹措资金时依然困难重重。导演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也曾开玩笑地感叹:“为什么喜欢我电影的人,都不是有钱人?”于是《第四张画》之后,钟孟宏拍了《失魂》,一部很特别的商业类型电影。

不过,艺术家哭穷的事也要分开来看:票房不佳投资少是真,而借着得奖的东风期待在商业上有所突破恐怕也是事实。导演与投资方互惠也是好事,而对之前电影生涯颇顺遂且成功的钟孟宏来说进行这样的尝试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导演“仍可以在包装的底下实践自己内心想要表达的纯粹的东西”。

《失魂》是带暴力元素的惊悚心理剧。在台湾,惊悚恐怖类型的电影是有一定市场的,而且“失魂”的本土味也很浓。青年阿川的身体里“住进”了别的人,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命案。不过,导演显然没有要像通常类型片的处理方式那样简而化之——失魂是因为某种恶,杀人也是因为恶,恶被除掉一切就恢复正常了,而恶本身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设定——不仅要说明失魂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还要解释如何来“回魂”。故事以父子关系为线索展开,“人”本身依然是被关注的核心。人面临各种压力,有时候情况特殊,例如永恒又特殊的死亡的影响,人就可能失控。至于如何被拯救,关键还是在“人”自己。导演讲了一个“三个猎人”的寓言性质故事,局面就更复杂了一些。

在影片开始不久,生病的阿川被同事送回老家,途中有个有趣的细节。纳豆扮演的同事在路途中抱怨。他本不在护送之列,但因为觉得“台北很闷,要出来透透气”而搭上了便车。结果却是:风景看一会就腻了,而原本期待的所谓“乡土风情”也没有看到。又因为多了他一个,狭小的车内空间更加局促了,搞得大家都更难受。
充满幻想的城里人,到了城外后,失望了。

精神心理疾病常会被贴上时代性标签,和城市一起成为现代性的特征。远离城市,是否能够远离烦恼呢?回到家庭,是否就能找回失去的魂呢?给出了“回归”设定的导演又给出了否定的答案,或者说事情没这么简单。

阿川是个厨师,干的是杀生的活,非常频繁地接触死亡,这是阿川发病的直接诱因。因为关于死亡,阿川偏偏是个敏感者,他有童年时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看到父亲杀死了母亲。他见证了死亡,不仅要承受失去母亲的不幸,他还要面对制造了死亡的父亲,太残酷了(阿川之后选择了或者说只能出走)。按照父亲的说法,他是应身患绝症的母亲的请求而动手的。不管父亲说的是不是真的,至少在那时无法化解阿川的压力与困扰。

阿川生病后被送回家回到父亲身边,有了重修“旧怨”的机会,但结未解之前,回到以前的环境对阿川反而是种刺激。阿川更加失控了,他杀死了照顾他的姐姐。而且失控的人也不只是阿川一人。为了阿川,为了这个重新回到身边的儿子,父亲杀了来找女儿的女婿。父亲陷入一种偏执,为了儿子做什么都在所不惜,不仅为过去,更为了将来。但未来会怎样,他其实也不知道,但他能做的就是守着儿子。带他看病;面对威胁也不会手软。

影片的核心——“三个猎人”的故事——本身并不难理解。看着危险还带有死亡气息的带枪猎人,不仅于“我”无害,还在遇到困难阻碍的时候,帮“我”脱困。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克服恐惧面对问题。对失魂者阿川来说,就是要直面让他失魂的根本原因:童年时目睹父亲杀母。克服现在的恐惧,才可能拯救那个在那时候就压抑迷失堕入黑暗的小男孩。不能再逃避了,黑暗的种子已经萌芽,再这样下去就只有毁灭了。

故事里的三个猎人,对应到阿川身上又是谁呢,帮助阿川的人在哪里?

因为“三个猎人”有明确的“三”这一数目,所以很明显,在电影中对应的就是被杀死的姐姐、姐夫以及警察三人。杀死姐姐让阿川某种程度上处在了和父亲当年的一样的状态:杀死至亲但其实并没有来自本人(杀人者)的恶意(父亲是帮母亲解脱,而阿川则是“生病”了)。之后父亲杀死来寻找女儿的女婿,就有明确的目的了,那就是要保护阿川。来自父亲的爱,阿川显然也感受到了。他主动要求继续“关”在小屋里,以免继续失控给父亲添麻烦。最后阿川杀死闯入者警察,就不是失控了,而是一种自我保护,为自己也为父亲。这时父子两人因为闯入者已完全处于同一阵线。父子之间的误会消除了,阿川的病肯定将会好转,而父亲也终于得到了解脱。三个死者,也是三个使者,引领着失魂者阿川,走过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路,回到正途。

“三个猎人”在心理逻辑上可以自洽,但在情节的具体体现上或许会有些问题。被杀死的人都是无辜者,用别人的死亡来拯救自己,旁观者(观众)总会觉得变扭。或许这也就是影片很凌厉深入,但却有点无法真实触人心弦的一个原因。人物,不管是主角,还是那些牺牲者,多少都有些符号化,这或许也是“类型化”一个弊端。

除了父子二人,影片中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值得一说。那就是梁赫群扮演的在地警察。他也是阿川的同学,在阿川离家之时他常看望照顾阿川父亲,代了阿川的子职。阿川回归、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他也没有要对付阿川(自己危险时也没杀他),最后还遵照阿川父亲的意愿处理后事。梁赫群这个容易被忽视的人物,其实在整个电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故事及主题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中介与补充。。他身上有导演赋予的双重身份:他既是可以信赖的“家庭成员”,又是一名有公职在身的警察。这样的特殊性,让他成为外界可以进入到失控父子世界的唯一人(女儿女婿是身份弱势,外来的警察是情感弱势,都是单一性的。)。他也不仅仅是一种联系而已,他进入其中,在这对父子其中一方缺失时,在一定程度上充当其角色,维持适度的生活秩序,使这个失控的世界不至于完全崩塌,并有了恢复“正常”的机会。

《失魂》是部有质量的又很特别的惊悚心理片,在表演、艺术性等方面也很有特色(本文主要就“失魂回魂”尝试解读,其他就不多展开了)。而《失魂》跟钟孟宏导演之前的电影相比,对一般观众来说,会有不小的落差,口碑也有些呈两极化。不过,导演似乎没有要停止在电影商业化类型化方面的尝试,下一部电影《一路顺风》将更加通俗化。那会是怎样的一个新局面?

 4 ) 现实与超现实的夹缝——《失魂》

艺术领域往往会发生很神奇的事情。譬如说,从一张电影海报决定要不要看这部电影。昨天看到鱼叔推的张孝全(近期上映《指甲刀人魔》),突然就挂念起这个虎头虎脑的原始人。 张孝全有一种天真无辜的气质,也就是说,无论他做了什么事情,只要他定睛看着你,你就会相信一切都是可被原谅的。

其实我最喜欢张孝全的侧面,从侧面可以看到额头的弧度,连接眼睑的位置深深凹陷,抬眼时候产生的额头纹和眼睑皱褶刚好呼应,过渡自然的鼻子和隐约可见棱角的脸颊,浓密鬓角处透着一股原野的气息。我很少那么细致地看一个人和形容一个人的相貌,但对于张孝全,我在想,我该如何用尽我所有笔墨来形容这个天真有邪的男人。

我最早看张孝全的作品,应该是《孽子》里的吴敏。顶着白先勇先生的作品改编影视,在当时的台湾可算是先锋作品,能在公视播出,也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舆论和争议非常大。《孽子》里,张孝全的吴敏并不出色,范植伟才是天才型的演员,当时的张孝全只留给我一个模糊的形象。到后来,名声在外的《盛夏光年》吸引了我的眼光,其实里面我最爱的是演慧嘉的杨淇。但却发现张孝全的目光,如小兽一般闪烁着纯真的光芒,我留意到了这个演员。后来看了《男朋友,女朋友》只记得是三个人的故事(又是三个人的故事),其他已经很模糊,但张孝全与同志电影已经脱不了干系,谁叫他原始的兽性那么诱人。他似乎根本不应该穿西装革履,背心短裤人字拖才是他的好朋友。(《爱的发声练习》我根本记不起来)

用了那么多笔墨来说张孝全,虽然还是意犹未尽,但我的墨水也挥洒得差不多,来说说《失魂》。

尽管我没有给出很高的分数,但不失我对电影的喜爱。喜爱可以盖过不足。首先,电影的画面感让人欲罢不能,虽然不像侯孝贤的《聂隐娘》那般行云流水,却又有一番扑面而来的宏伟。当然,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取景的地方。我查阅了一下资料,没有说明取景地在哪里,但在台湾,台中这种大山里的农户应该也不在少数。《失魂》要叙说的是怎么一个故事根本不重要,但她需要以大山的特殊来烘托人物的孤僻、逃避与包容。父子关系是主线,围绕这条主线,表现出来的是儿子阿川人格的逃离,父亲为陌生的“儿子”掩盖罪行,儿子以新的身份来重新认识父亲。这,就是电影的故事。

整个电影,现实与幻觉交错进行,虽然显得生涩,但也还是能表现清楚。故事开端,阿川晕倒在寿司店的工作台,镜头反复在拍一条砧板上的鱼,继而切换各种不同形态的鱼,鱼缸中张嘴呼吸的鱼,炭烧炉上正烤着被一分为二的鱼。阿川晕倒后,镜头定格在砧板上被削剩的鱼头和鱼骨,还依靠神经一下一下地跳动着。鱼这个身不由己的意象,很多时候用在电影中表达着一种濒临的绝望。醒来后,阿川说自己不是阿川,被同事送回深山老家,父亲开始了和阿川这几年来最长的一次相处。饰演父亲的王羽先生,没有看出喜怒哀乐的表情,一脸路人的皱纹,却意外地自然。在表达姐姐被杀的镜头,切换得我非常喜欢。白天,姐姐手里的野草,镜头一换,变成了阿川满布鲜血的手在玩弄同一颗野草。

有影评解读鲜红花朵的特写镜头,是血色的意象,隐喻着杀戮。这里不置可否,但是否过分解读,看来只有问导演本人。有很多细碎的昆虫镜头,父亲和女儿在花场洒水的时候,镜头特写一朵大红花,花瓣被水浇湿塌下来压着了一只昆虫,黑夜中飞蛾的飞舞的慢镜头,都是山中特有的小生灵。

另外一个煞有介事的场景,就是阿川与送信人金士杰的对话。一口井,不是所有的井都有底,不跳下去也永远不知道通向哪里。通过这口井,仿佛唤醒了某种尘封的记忆,镜头切换,哭声入耳,继而呈现阿川和母亲拥抱在一起的画面。这个场景应该是参考了舞台剧的场景切换做法。回想起来似曾相识,陈国富的《我的美丽与哀愁》中大量用到这种超现实的手法。走失的灵魂,大概留在了母亲自杀的路上,不肯回来。醒来后,阿川的父亲坐床边,凝望陌生人“阿川”。对话中得知,阿川童年亲眼目睹父亲协助母亲自杀,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阿川的第一人格主动逃离身体,用第二人格重新面对父亲。金士杰在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在陌生人“阿川”不停开灯关灯中现身,说自己是一个送信的,送一句来自深林另一端阿川的口信,让陌生人“阿川”暂时待在阿川的身体里,他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来。我的理解是,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的间接对话,第二人格陌生人“阿川”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而第一人格阿川也没有想要回来。第二次,就是陌生人“阿川”主动找第一人格,却没有找着,在路上看见金士杰,也就是那口无底井的场景。 父亲为掩饰陌生人“阿川”谋杀女儿事实,杀了来找寻女儿的女婿,最后丢下一句“老婆都死了三天才来”表达对女婿的不满。在挖土消灭证据的时候,父亲梦见自己被困车内,陌生人“阿川”拿起铲子要掩埋自己。这个梦可以看出,父亲害怕陌生人“阿川”,但他只是把陌生人“阿川”软禁起来,大概因为他相信,阿川回回来这个身体。警察找到身上来,寻找失踪的女儿和女婿,陌生人“阿川”把饰演警察的庹宗华杀害,被梁赫群饰演的小警察小吴发现,而小吴却帮阿川父亲掩饰事实。小吴在电影中占有不轻的戏份,那个唤醒第一人格阿川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他们曾经是同学,他们有过共同的美好回忆。当然电影并不是在努力如何找回第一人格的路上,而仅仅只是在探讨第一人格为什么会消失,而第二人格为什么会出现。第二人格通过陌生人“阿川”与父亲的日夕相处,如何重新认识父亲。

结局并不重要,但如果让我来写,可能我会让父亲杀死阿川的身体,这样,留在父亲记忆中的便是第一人格阿川,那个离开大山前,与他一起生活了20年的儿子。但好多时候,电影表达的信息都是相对积极的。这里,我想起了Xavier Dolan的I killed my mother,说的就是母子关系,在成长中,相互伤害中,记忆中的母亲已经不复存在。这恰恰是一个消极的例子。当然,在这个处理上,导演也是回归现实,只是用了超现实的手法来表现过程。

心情允许的话,可以再看一遍,但人越大,衡量价值的天秤就越会避重就轻,盲目地潜意识地往更急功近利的方向倾斜。所以,再看一次,多数会成为一个美好的空中楼阁,永不下地。 原文出处:http://i.mtime.com/edenruan/blog/8003216/ 同为本人创作。

 5 ) 一部只要看开头和结尾就能明白一切的剧情 中间只不过是人性的挣扎而已

       B站看弹幕发现好多人都说看不懂 各个地方评论也说不明白 其实故事很简单啦 抛开中间 只需要看开头和结尾的对话 就能明白一切
       一个男人开车遇到事故 死后变成幽魂 遇到了伯伯的小时候的儿子阿川 于是附身在了阿川身上 而阿川的肉体无法承受两个灵魂 于是生病了
       N年后 阿川(身体)长大了 而阿川的灵魂进入了轮回 离开了肉体 附身的男人于是占据了阿川的身体 于是便发生了这个故事
       总的来说 故事不错 只不过太过文艺 中间伯伯人性的纠结导致大家不知道究竟是谁疯了

 6 ) 没有第二个钟孟宏

《失魂》是台北电影节的赢家,金马奖上则没能入围最佳剧情片提名——但钟孟宏又入围了最佳导演。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或许,评委们在权衡这部电影的利弊时,显然也对它的“可读解”产生了疑问。如果,你想问为什么,那么,你恐怕不太适合看这部电影。因为看完这部电影,你脑海里有无数个问号和为什么。 在台湾电影一片笑脸迎客和气生财的氛围当中,《失魂》的存在是如此特别。这部电影延续了钟孟宏的暗黑风格,深入幽谧瘆人的高山林区,那里游荡着迷失的灵魂,密布着空洞的躯壳。《失魂》犹如一部影像化呈现精神病理学的电影,整个电影世界异样的平和,又掩藏着没有来由的杀气。 看完后,我更是感慨,《毒战》、《无人区》、《天注定》也是不断杀人各种死,但“人”并没有被真正表现,他们被安插了不同的身份,要么就是充当工具与符号。 《失魂》做到了,但更大的问题随之而来,当《失魂》尝试去挖掘这类精神病人或者精神病患者的电影人物,我们几乎无法把他们当作正常的人类来看待。他们说话的方式,他们的精神虚空,完全是活在另一个世界(无论儿子还是老爹)。 毕竟,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它有情感理智,能压制体内的动物性——这部电影也可以看做《动物世界》或者《人与自然》,那么,植物人是不是人,精神病患者是不是人?《失魂》一上来就告诉你,这个人不是正常人,他不为食、不求欲,更没有阴影宿怨,但是他却屡次残杀,毫不手软。这部电影是如此缺乏动机,哪怕是尝试去切入难以形容的灵魂。三个猎人的寓言故事,恐怕没几个人能懂。可是,当精神病院的乐队演奏起来时,我好像又看懂了一些。也许这并没有玄机,纯粹就是电影的魅力。【凤凰网】

 短评

那个梦,还不错。南投大山真神秘~ps,终于见识了台湾念真情里说的单轨车。

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如果他觸碰到了人最深的隱痛...我是不是不應該再埋怨他將這樣的故事講得太詩化?

10分钟前
  • norris
  • 推荐

我从山中来带来兰花草

12分钟前
  • 我是小狗
  • 还行

3.5,披着不能再薄类型片面纱的作者电影,通过父子隔阂、人与土地、孤独之下理智与自我的丧失以及韩式乡间谋杀来探讨台湾的代际矛盾与身份危机问题。有很大师的远景和长镜头,也有刻意但让人极度不适的莫名抖动、变焦以及看似错误突兀的剪辑,总体而言确实让人看得很失魂。。。

17分钟前
  • Rilkelee
  • 推荐

森林里树枝怎么可能捡得完?当然捡不完,就跟你的念头一样

20分钟前
  • I can fly
  • 还行

几个突如其来的暴力画面还是挺赞的,血浆四溢的特写慢镜头和全片的阴郁沉缓节奏相得益彰。冷峻节制之下的精神病患诠释,独特的父子关系以及大量的山地与天空定格,带出一种对立而怪异的空间触感。

24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还行

这是钟孟宏最好的电影之一 基本上完成了对“游魂电影”的定义 《医生》的温医师客串了一个角色 非常惊人 游魂始于儿子的魂魄 终于父亲的罪孽 一个完整的闭合

25分钟前
  • 灰狼
  • 推荐

靠!我惊呆了。最近最大的惊喜。这是一部打着恐怖片外核的实际上描述伟大父爱的绝绝对对被低估了的片子。他用极端的难以想象的方式保护了他的儿子,扭转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尽管你还是感到由衷的悲哀。钟孟宏玩得太精了,逻辑前后完全自洽,把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外化得特别好,你以为的离奇一点不离奇,最后儿子的魂被老父亲的爱召回了。间中惊人效果中端出十足的幽默。台湾这帮演员有一套成熟的有说服力的表演体系,看似一本正经又自然不留痕迹。每个角色都很耐看。张孝全真是帅。一部从头到尾引人投入的片子就是极好的。为什么那么多人没看懂?山林欲动,山林静止,虫鸣声起,我屏住了呼吸。好想让AM看这部片子啊,他肯定会喜欢的,应该可以治愈他。开头那首《青春小鸟》的变调也是神笔。钟孟宏是目前把暴力和诗结合得最好的华语导演。

29分钟前
  • thintoy
  • 力荐

好会拍哦,氛围营造一流。但是剧作不够顺滑,说不清是太浅薄还是太深奥,几个关键性的转折都缺乏动因,观众很难共情。

3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你能面对过去的自己吗?

37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所有台词都很怪异,所有行动都没有动机。如果钟导是想呈现精神病人的主观世界,那我觉得代入感也是没有的。

38分钟前
  • 陈乱乱
  • 还行

彻底粉上了钟孟宏. 一如既往的梦魇与死亡,但想不到最后竟是温情无比,几近变态的父爱。王羽用一种“业余”的表演状态,来诠释这样一个另类的父亲。 在城市里日复一日,会不会哪天你也丢失了魂魄,成为游荡的灵魂呢?

39分钟前
  • 为虾米呀
  • 推荐

幽閉的山林,封閉的木屋,密閉的人物空間,反射鏡面,暴力美學,視覺饗宴,路軌,象徵性地連結現實與其之間。買票時收到一張鍾孟宏怕觀眾看不懂而寫的小本事,上面提到跟隨阿川的角度看電影,可是觀眾怎能連結一個沒有靈魂的空殼?即使明暸、懂得如何審視卻無法留下滿足同情之意。

42分钟前
  • 雨果
  • 还行

钟孟宏的影像干净漂亮,讳莫如深,同时又散发着一种能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力量。这显然不是那种一惊一乍的恐怖惊悚电影,而是尝试着通过缓慢的节奏、冷静的表述来直摄人心。在失魂的鬼故事的表面下,它一直在与观众探讨如何认识自己和世间,到底是精神疾病还是鬼怪故事,这一点并不重要。

46分钟前
  • 韩伯愚
  • 推荐

导演是有多爱马陆啊……精神病发作事件,但仍还是一股挥之不去的文艺腔。

50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这就是个关于魂魄离开肉体和孤魂野鬼附身的故事,跟人格分裂有毛线关系?张孝全是厨师,屠鱼时失魂其实是因为杀生罪孽太重,而鱼有灵性。要理解这部电影,就一定要相信世上有鬼,并去了解世间各种鬼的形态和存在方式,无神论者就别看这部电影了,估计看了会觉得里面人发神经!

54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空有皮囊

5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釜山电影节看的。黑色幽默,带有惊悚色彩。王羽来了。

60分钟前
  • 张翔森
  • 还行

片名講得白,失掉靈魂,不是說鬼,要高端就要講靈魂,導演真係有靈,將點點滴滴經營到處處有靈,山有靈小屋有靈,兒子失靈父親曾滅靈,山區片警有靈警民一家親父親才將大事交托,女婿失魂留來也無用,火爆差佬三魂不見兩送他手刀份所必然,青山翠谷埋白骨,木屋蚊帳鑄鐵魂,彎彎曲曲山路,阿川要回家,您要回家嗎……

1小时前
  • 影毒肥佬
  • 推荐

故事没讲清楚,画面倒还不错,配乐也比较吸引人。这居然能拿奖?大概是给王羽爹爹和钟孟宏面子吧

1小时前
  • RYZ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