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再现

科幻片美国2013

主演:Justin Moe,Jayme Bell

导演:Ron Newcomb

播放地址

 剧照

魔戒再现 剧照 NO.1魔戒再现 剧照 NO.2魔戒再现 剧照 NO.3魔戒再现 剧照 NO.4魔戒再现 剧照 NO.5魔戒再现 剧照 NO.6魔戒再现 剧照 NO.13魔戒再现 剧照 NO.14
更新时间:2023-07-22 19:57

详细剧情

Randall是一个奇怪的人,至少身边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他身边的三个朋友也是和他一样奇怪,他们喜欢电脑游戏,同时Randall在一家游戏商城里工作。他的哥哥瞧不起他,寡妇母亲也不理解他,他在学校里也没有遇到心仪的女孩,对爱情、生活失去信心。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在佛罗里达州,有一场关于指环王的网络游戏比赛即将开始,他似乎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目标。对他来讲这是生活意义的开始?

 长篇影评

 1 ) 我为什么这么失望

      魔戒以前是断断续续看过一些,但是第一部一直没什么认真看过。不过魔戒的盛誉早有耳闻,于是今天特地将它下下来认真看了下。说实话,看到最后半个小时时,感觉是煎熬、不断地再点快进。最后的感觉是相当的失望。
      不是说这部电影很烂,它当然是一部好片。但是远远没有我想象得那么精彩。可能因为是02年的片子,那时候看到这种特技、这种恢弘的场面会感到很精彩,但是现在是14年了,这些东西都见怪不怪了,所以我对里面那些怪兽、那些唯美的风景和魔幻的世界其实不怎么起劲,我关心的还是剧情。但是说实话,魔戒1的剧情真的很牵强,可能是因为魔戒本身是作为霍比特人的续集写的,而霍比特人本身是少年读物,所以原著者在写小说时没有考虑那么多逻辑性的东西,更多的是 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场景、情节。但是这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特别是当过了很多年以后,电影中的那些场景已经不稀罕了时,电影要仍然保持它的吸引力,就得靠人物、靠剧情了。
       那我就说说它剧情哪里牵强了。首先说魔戒对于比尔博应该是很重要的东西吧,他戴在身上几十年了,最后走的时候怎么会就随手丢在地上。护送魔戒这么重要、关系到整个中原存亡的事情,怎么会让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当护送者(那个矮人和另外三个霍比特人是在算不上什么精兵强将,在电影里的作用也只是导演强加进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拖后腿的角色)。甘道夫既然有大鸟,为什么不直接和弗罗多一起飞过去就好了,非要像唐僧那样徒步走过去,又不是去取经。那些半兽人的战斗力也太弱了吧,按理说霍比特人身材那么矮小,而且从来都是与世无争的种族,战斗力应该非常弱的,但是同样能够一个砍死好几个半兽人。。。。诸如此类的儿童读物的细节非常多,所以看到后面一直很痛苦,怎么突然又冒出一堆怪物了,而且又没什么战斗力,就是一路傻打。

 2 ) LOTR

看完之后,心潮激荡,竟说不出话来。像电影院退场一样,有很多想法等不及要涌出 ,但站在门口时却又默然,不知从哪里说起。
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影院里的音响效果太逼真,使人与影片人物发生共鸣产生惝恍迷离之感。但其中有几次的确很想流泪。人性的脆弱像魔戒一样发出燃烧的烈焰,每次都会被它猛然击中。
巫师Gandalf是一个智者,他的法力有限,但智慧与胸怀使之成为护戒使者们的“光”。面对困难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在这条漫长的路上,人总是期待着一位引导者,他非全知全能,但能够用他的智慧与心灵来牵引你的成长。突然间,甘道夫被炎魔扫入地狱。这“光”突然熄灭了,为着牵引后来者平安上路。从地洞里出来,每个护戒使者眼里都含着泪,除了悲哀,是不是还有着对生命与前路的幻灭感?
Boromir之死。为了保护梅里和皮平他被强兽人Uruk-hai的黑羽箭射中要害却仍未放弃战斗。他的不肯倒下令人联想起《勇敢的心》中梅尔•吉布森,人类总是在生命之火熄灭的最后一刻焕发出顽强的精神力量,那一刻,天地笼罩在莫名的悲悯中。
Frodo独自站在河边,泪水滑下脸庞,他的脸上显示着内心的无助与孤独。一个人做选择何其艰难,选择了要坚守,为着这坚守克服困难,前行,还要经历怎样的艰辛?
面对魔戒,每个生灵都面临着拷问,这场拷问直指心灵。这场拷问不是用“向善”还是“向恶”就可以解答的。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式的考题。
人性与其他生灵都有自身的脆弱性,所以,即使是选择了善,也有可以脆弱导向其他的方向,就像森林女王。更可怕的是,用恶的手段达到善良的目的,本质上的以毒攻毒,以恶抗恶,就像Boromir背负父命去取魔戒,都是人类信念不够坚定,内心的力量越来越弱时产生的。
护戒使者的历程是朝圣历程,靠着心灵的指引,才能达到光明的峰顶。
  
LOTR既是写给成人的童话,也是写给现在过早失去天真的孩子们的。当电影的一个大特写到Frodo的眼睛的时候,你的心底有没有什么东西被唤醒了?你是不是也开始想尝试着去相信一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已经很难再对什么巨片产生幻想了,庞大的投资,完善的运作能出产什么呢,一堆一堆华美的特效?我们看到的分明是对技术的疯狂而对自身情感的置若罔闻。
不要装酷,不要另类,不要颓废。我要无敌战士脸上无因的一丝颤动,我要美丽面孔在夜夜笙歌时猛一瞬的茫然。我要那能够感同身受的情感。这一刻,我们不会吝惜自己的眼泪。
《魔戒首部曲》没有让我们失望。
片中,我们看到了众多的特技,非常具有实感,却毫不张扬,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反而和剧情有珠联璧合的功效,为电影增添了几分神秘,大气的感觉。记得Hobbiton上的火焰么,瑰丽如斯!记得Gandalf骑着鹰穿过巅峰的感觉么,御风翱翔!
爱极了片中的摄影,山谷的Hobbit小镇,恬静得如同世外桃源,镜头缓缓移动,如同天使的眼。当精灵公主带着Frodo策马狂奔时,镜头俯瞰,追随,狂野如火,灵动如风。
而演员,由于导演的调教,也是精彩异常。男主角EW近乎本色的表演与该片的风格竟然十分契合。那双敏感,脆弱而又纯真的眼睛,初时的阳光无忧,脸上都能读出梦想。在历险途中的慌张,彷徨,惊恐,绝望,我们又能从他眼中历历可辨。而当历经磨难以后,他脸上沉积下来的平静,更是动人心魄。配角,不当道具,不甘于绿叶,也都有血有肉,丽芙.泰勒的惊鸿一瞥,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精灵女王的惊艳登场……
在众多因素的精彩配合之下,我们的主人公开始了他的惊险旅程。
人生,总是突然发现,自己承担责任了,快地连自己都猝不及防。“我不能再向前走了,这里是我到过的最远的地方”,Frodo的园丁Sam说。“我不应该拿这个戒指”,Frodo后悔地说。回想我们的青春,多么的相似。前进还是退却,承担还是放弃,我们只有惶惑,我们只有无助。青春,注定我们要孤独。
魔戒--权力,欲望的代号。再考虑一下原著的历史背景,又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核武器,似乎谁掌握了小小的原子裂变,谁就掌握了生杀大权,就拥有了主宰世纪的权力。
它让欲求者沉沦、让携带者备受折磨,黑暗那头,是它的狂笑,几次当Frodo冒险戴上魔戒,熊熊火焰中无尽的黑洞,是索伦之眼、是梦魇般的未来。Frodo叔父Bilbo与戒指重逢时突然间受到蛊惑、面目狰狞,让Frodo看见自己可能的未来;而力量强大者更难通过考验——Gandalf对伸手摸一下戒指都噤若寒蝉、精灵女王一瞬间的凶恶张狂、求胜心切的人类战士Boromir霎时沦为戒指的奴隶。
痛苦!经受住了诱惑!Billbo仍是可爱的叔父,Gandalf仍是心怀正义的巫师,女王还是如此高贵受人景仰。
可有谁知道,他们,曾经离黑暗只有一步之遥。
诱惑如此难以抵挡,友谊才更显可贵坚强!
Sam,那个憨透憨脑的朋友,只因向Gandalf许下要伴随Frodo的诺言,于是趟水,至死也要相随, 仍记得这个镜头,Sam向水底坠去,绮丽的光,如此圣洁。
历经劫难的Frodo,站在余晖下,Mordor就在眼前,却是一脸平静。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信念。
走在路上,路旁是洁净的白雪,风从肩头轻快地飞过,优雅的一转身,卷起几片碎纸屑,冉冉上升。蓝的天幕,隐隐有Frodo已变得坚毅的眼睛。

 3 ) 經典化成經典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是名導演Peter Jackson用了十四個月時間,一口氣把J.R.R. Tolkien’s的經典長篇小說 The Lord of the Rings 拍成三集共九小時的第一集。這本經典著作在西方流行已久,它在西方的地位超然,極之備受西方人喜愛。從他們的一句說話便可知這部著作的普及程度:「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第一種是喜愛 The Lord of the Rings 的人,第二種便是將會喜愛 The Lord of the Rings 的人。」本片的導演也是因為十分喜愛這部著作而把它拍成電影,當中遇到不少波折。因為所有人也知道拍這齣電影很難,做得好要很高成本,做得不好便遺臭萬年,所以一直也沒人敢接拍。

The Lord of the Rings 的故事就像一部歷史書,甚至有人稱它為故事中的《聖經》。因為作者除了說故事,還為故事加添歷史、語言和種族起源等資料。就是這些東西令西方的電影不敢拍攝,試想一想怎樣把一部《聖經》用數個小時的菲林演繹出來?

故事背景是虛構的時代,一個有很多不同種族的中土世界,如人類、精靈、矮人、哈比族人等等。中土世界有一批魔戒,其中一隻更有無比力量,擁有它的人可有凌駕於一切的力量,所以千百年來被無數人爭奪,不少人被他迷失心智。主角佛羅多無意中得到這枚魔戒,但憑著他善良的心,竟可抗拒這枚魔戒的迷惑,所以各個種族的人只好靠他帶著這枚魔戒到末日山脈把它毀滅。因為只有末日山脈的火焰才可以把這枚魔戒毀滅,但末日山脈便是魔君索羅的大本營,他亦派了不少怪物獸兵奪取魔戒,所以中土世界的其他種族便組成了魔戒遠征隊來與佛羅多同行。

相信大部份入場的觀眾也是被它的特技、動作、場景等方面給引而入場,大家又知不知道導演是花了長時間在這些地方?幕後人員也花了很多心血把這些東西盡量變為真實,令大家有一種親臨中土世界的感覺。當中每一個細節也一絲不苟地細心表達出來,例如矮人驕傲自大的性格、精靈的高貴和他們仙境般的地方、人類貪婪的本性、哈比族人的與世無爭等等,甚至每個種族、怪物的動作、走路方式等也是經過本片的電影工作者的努力成果。

可能西方世界跟我們文化上的不同,而我們亦很難像西方人般愛戴這部巨著,所以觀眾的反應很不同,有些覺得他們喜愛的中古世界,終於拍出來了;有些驚訝於它雄偉的場景、宏觀的世界觀;有些覺得故事太長,前半部份太沉悶;有些覺得故事太複雜,太多支線未能了解;更有不少女仕們覺得怪物太恐佈、醜惡。但如果你喜歡中土世界、角色扮演遊戲、D&D故事和電影特技,千萬別錯過這齣電影。

http://www.yiklung.net/blog/archives/2002/02/02/70/

 4 ) 心灵的力量

人的内心都潜伏着一股力量,力量有大有小。这股力量就是人的情感,在平时的生活中这种力量在我们的心中隐藏,只有在绝境中才会爆发出无限的力量。
       一枚戒指统领众戒,尽归罗网;一枚戒指禁锢众戒,昏暗无光。魔多大地黑影重重。这句话是《指环王》这本书中第一的一句话,这也是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电影内容:在传说的中土世界里,霍比特人弗罗多得到了他叔叔传给他的一枚戒指。可是他的一位巫师朋友甘道夫却发现这枚戒指是传说中的“至尊魔戒”。为了不再让历史重演,他决定让弗罗多和他的朋友山姆把魔戒送到末日山脉毁掉。为了拯救整个中土世界,于是他们踏上了毁掉魔戒的旅程„„
  我们都理解错了“TheLordoftheRings”中的“lord"应该是主人的意思,翻译过来应该是“魔戒的主人“的意思,体现的是魔戒对人的诱惑,只有能抑制诱惑,掌控欲望的人才能成为魔戒的主人而不是魔戒的奴隶。
   在《指环王三部曲》中,你一定会被那宏大的场面所吸引和震撼得无以复加,以至于电影结束之时可能还会产生一时的不适应感——刚刚经历了一场结果分明的正邪之战,脱离了那个自成一体的世界,我们自身所处的世界反而显得那么不真实。然而,场面在宏大、气势在磅礴,能够深入人们心中的还是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精神,和信念。
       人类的心灵是脆弱的,这使我们很容易收到引诱而堕落。戒指的能力一方面既是外在的,拥有统治世界的力量;另一方面,它也是内在的,就像人类内心世界的放大镜,每个看到这枚戒指的人,都产生拥有它欲望。虽然这个的故事是发生在虚幻的世界中,但权力指环的概念,早在文明产生时就开始出现。当人们拥有一点小权利并从中尝到一点小利益,那么紧接着他们就会产生获取更大权力的欲望,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白鸽是正义和和平的象征,那么魔戒就是邪恶和战争的象征,它还象征着贪婪,欲望和权力。弗罗多和他的同伴们在一起去往末日山脉的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兄弟之间的感情,来自戒指的诱惑,信念的迷茫,道路的选择,但是弗罗多和山姆到最后没有放弃毁灭魔戒,而魔戒的力量也因为友谊而被打破。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命运是相连的,我们必须团结合作共同向目标前进!
   这部电影体现黑与白,美与丑,邪恶意图压制正义、而最重正义战胜邪恶,故事就是如此简单。不简单的是,如此简单的主题框架之下,我们看到了友谊、爱情、亲情、团结、勇敢、善良、忠诚、责任、承诺、牺牲……在彼得的笔墨之下,却缠绕成了片中最惊心动魄的情感力量,从头至尾撞击你的灵魂。
  人的内心只有拥有这些心灵的力量,才能在遇到任何危险时才能发挥出入无与伦比的力量。

 5 ) 《指环王》重映:这是部经典佳作,还是“又臭又长”?

近日,《指环王1:护戒使者》与《指环王2:双塔奇兵》陆续登陆国内院线重映。“指环王”系列堪称经典之作,曾斩获17项奥斯卡奖项。《指环王》三部曲的剧本也曾三次获得雨果文学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在重映之时却遭遇了很大的口碑争议,各大购票平台都出现了不少一星差评。

某购票网站上部分《指环王》差评。

与19年前相比,此次重映的差评多指向电影时间太长、人物太多、看不懂、想睡觉......2002年上映之时,虽也有差评,但大多指向改编的优劣、镜头的剪辑到观念的不同。这样的对比,让不少影迷对重映的差评感到出乎意料。在这20年间,是我们对长文本失去了耐受力吗?还是,我们对好作品的评价标准改变了?

审美是多元的,对于一部电影,评价当然会出现分化,口碑也无法实现统一。但假如批评的原因仅仅因为“不够爽”“看不懂”,这样的多元是否也要打一个问号?

本文作者是播客“托尔金的树叶”的主播,也是一名资深的“魔戒粉”。借着《指环王》时隔19年重映的契机,我们请她撰文谈了谈她眼中的中土世界。这样一部作品要传达的是怎样一种观念,这个虚构的宏大世界又为何能打动她?而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回到自身的思考,不失为一种更合理的批评立场。

撰文丨文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2002年4月,《指环王:护戒使者》在中国大陆公映,可能是西方奇幻电影第一次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随着原著小说《魔戒》(电影和小说同名,均为The Lord of the Rings,但标题译法有所不同)、《霍比特人》在大陆同期出版,诞生了中国较早的一批奇幻小说读者。

今年,《指环王》电影三部曲被制作成4K版本在世界范围重新上映,对中国观众来说,是整整十九年。身边有不少年轻的朋友,2002年时还是无法独自去影院的小孩,后来通过影碟和在线观影的途径爱上了三部曲,这次纷纷去影院补了票,弥补从未在大银幕体验中土世界的遗憾。

虽然我深知一部影片无法讨得所有人的欢心,即使在多年以前,也有一些对《指环王》电影的批评之声。但这次重映,某些购票平台上的差评率高得有点离奇,截至4月28日,《护戒使者》在某购票平台的差评率(1-4分)是6.8%,而对等到豆瓣,该片的一星和二星率仅为0.8%。

在好奇的驱使下我点开差评,想看看大家觉得电影不好的原因,然而看到的基本如下:

“纯粹是瞎凑的情节!” “一点都不好看,结局什么玩意儿!” “电影剧情太拖拉,特效也很一般,根本不值得IMAX,还不如看国产片呢。” 多久没出的系列了,还没有什么新颖的题材,搞笑。” 太肤浅,又是旧片,打发时间可以。” “情拖沓,看着不爽。”

这些评论让我有点哭笑不得——为何作为奇幻电影里程碑的《指环王》,这三部从叙事到审美在当年让全世界为之惊艳的佳作,到了某些观众眼中,变得如此不堪?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一种不理解,既不理解作品内涵,也不理解其艺术造诣,不理解三部曲电影对于电影工业的推动作用,更不理解三部曲小说在西方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和意义。

01

《魔戒》与它身后的奇幻文学序列

《指环王》电影三部曲改编自J.R.R.托尔金的同名小说《魔戒》,原著小说分三部,而电影三部曲就是各自对应了一部小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三部并非各自独立,后两部也不是续集。或许国内对片名的简化——“指环王123”——让部分观众误以为这是一个有两部续集的系列。当年彼得·杰克逊还是新西兰默默无闻的小导演,但他立下雄心壮志,要把自己热爱的小说改编成电影。

托尔金的原著叙事宏大、角色繁多、逻辑缜密、细节无数,长达1500页左右,改编的难度相当大,更不好随意压缩,杰克逊起初打算把三本书的内容拍成上下两集的电影,但他遇到了一位同样喜爱《魔戒》的投资人,支持他将电影拍成三部。《指环王》电影的拍摄也采用了不同寻常的方式,整个系列的拍摄都是同时进行的,这造就了电影在节奏和视觉上的统一。这次重映是三部曲一起宣传,虽然目前只上映了两部,但一个合格的电影观众在观影前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到底是去看什么,故事尚未结束,又何谈结局?

《魔戒》原著小说从1954年起陆续出版,另一本与之有关的作品是早在1937年就出版的《霍比特人》,连同在托尔金去世后由其子克里斯托弗·托尔金在1977年整理出版的《精灵宝钻》,构成了托尔金笔下中土世界的主体,他从年轻时就开始为这个世界创造语言和各种传说的片段,直到老年还在不断修改那些他认为不完美的章节。20世纪初,各种神话、传说、童话,都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走向衰亡,但托尔金的作品用一种古今交融的独特方式,带领现代读者走近古典的英雄传奇,让这种浪漫的神话传说式故事再次成为现代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后来西方奇幻文学领域诸多以“剑与魔法”为主题的作品,也深受《魔戒》的影响,却始终无法超越它。

《魔戒》,作者: [英] J·R·R·托尔金,译者: 邓嘉宛 / 石中歌 / 杜蕴慈,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

中国观众也许更熟悉《权力的游戏》的血雨腥风,或是《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但要知道,这些作品的原作者正是成长于《魔戒》在欧美广泛流行的年代。《权力的游戏》原著作者乔治.R.R.马丁一直自诩为托尔金迷,他在12岁时第一次阅读《魔戒》就深受震撼,而后来在创作《冰与火之歌》系列时也从《魔戒》中得到很多启发。著有《美国众神》《好兆头》《蜘蛛男孩》等书的当代畅销奇幻小说作家尼尔·盖曼,在谈及自己最喜爱的作家时,提到自己十三岁时的梦想是成为一个能写出《魔戒》的作家。

《冰与火之歌》至今尚未完结,已出版的部分长达五部,其中有几部还分成上下,电视剧前几季每一季对应一部小说,一季总时长有10小时,《哈利·波特》每部电影也有两个半小时左右。相比之下,《指环王》电影的每部三小时(第三部更长一些)已经最大程度压缩了电影改编中非必要内容,没有多余的情节,甚至把原著中两个角色的情节融合到一个角色身上,即便如此,还是有观众大呼太长。也许观众习惯了在线看电影时累了可以随时退出、吃口零食、发条短信的当代生活,习惯了在电影院中不顾旁人感受摸出手机随时随地聊天,才令其无法在这三小时内完完全全沉浸到另一个世界里。又或是他们浏览了太多三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短视频,错将理解电影等同于了解剧情梗概。

《冰与火之歌》,作者: [美]乔治·R.R.马丁,译者: 谭光磊 / 屈畅 / 胡绍晏,版本: 重庆出版社 2013年10月

2004年的英国电影学院奖、奥斯卡和金球奖纷纷将最佳影片颁给了《指环王:王者无敌》,作为整个系列的最后一部,那一年颁奖季的大丰收其实也是对于整个系列作品的褒奖。在《指环王》以前,从未有过任何一部奇幻影片获此殊荣。其实《护戒使者》和《双塔奇兵》在之前两届奥斯卡和金球奖也都得到了最佳影片和导演的提名,更是斩获了各类视觉特效、化妆、服装和音乐类的奖项。见多识广的评委,也无法拒绝《指环王》带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和美学体验。倒是如今的观众,被迫接受太多缺乏角色塑造的纯商业动作片,反而期盼《指环王》电影也是这类作品,恨不得主角弗罗多直接被赐予一身魔法,单枪匹马劈荆斩棘走到魔多完成使命成为拯救苍生的英雄。不,这样的英雄主义并不是托尔金作品传递的精神,那《指环王》传递的到底是什么呢?

《魔戒》原著英文版书封

02

《指环王》传递的是什么?

在《护戒使者》电影中,洛丝罗瑞恩的精灵夫人加拉德丽尔在弗罗多最迷茫之时对他说:“即使最弱小的人也能改变世界的命运。”弗罗多和与他同行的三位霍比特人,并没有权势,更没有强大的力量,但这几个在故事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在毁灭魔戒一事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弗罗多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旅程的尽头可能是死亡,但他不愿让魔戒给自己的伙伴带来危险,宁愿独自离开;山姆一路伴随弗罗多出生入死,从大蜘蛛口中和奥克的刀剑之下拯救他;梅里、皮平和恩特一族一起加入了攻打艾森加徳的战斗,挫败了巫师萨茹曼。

普通人的微弱之力也可以推动世界之轮——这正是这部作品所传递的精神之一。至于那些评价片中霍比特人“战斗力弱鸡”的观众,我想他们应该没能体会到作品的这一主旨。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

在波洛米尔战死,护戒队分道扬镳后,矮人吉姆利惋惜道,“护戒队的任务失败了。”但阿拉贡却回答,“只要我们彼此忠诚就不会失败。”《指环王》也是关于友情和忠诚的。

《双塔奇兵》电影最后,弗罗多几近绝望,但山姆说:“世界在发生了这么多可怕的事后,怎么可能回得到从前?但阴影终将消逝,黑暗也会过去,崭新的一天会到来,太阳也会闪耀得更为明亮。这些才是令人无法忘却且意义非常的故事,纵使年轻的你还无法明白……这些故事中的人们,有很多中途放弃的机会却没有放弃,他们勇往直前,因为他们心怀信念……世界上仍存在着善良美好,值得我们为此战斗。”绝望中的希望,是贯穿托尔金整部作品的精髓。

《指环王》也并不像大部分奇幻故事那样有大圆满的结局,弗罗多并没有因为魔戒的毁灭成为一个完美的英雄,从此幸福快乐地生活。他在毁灭魔戒的旅程中遭遇难以想象的磨难和伤痛,终究无法治愈,最后和坐船西去的精灵共同离开了中土。观众可以将此理解为他带着美好的祝福永远离开了凡世。因此,《指环王》也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它带着忧伤也带着希望。这样的故事,用“套路”和“肤浅”来攻击显得毫无说服力。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

03

如何理解《指环王》在奇幻电影史的位置?

在故事和主题之外,电影也竭尽所能从视觉上呈现托尔金心中的世界。托尔金对中土地理和地貌的想象,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生活的英格兰乡村和他在瑞士旅行时的见闻,而新西兰的神奇地貌既不乏和英格兰乡村类似的绿色乡野,又遍布巍峨群山、广袤森林和奔腾的河流瀑布。

电影的三位编剧明白改编这样的作品困难重重,除了剧情改写的难度外,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让中土世界显得真实。导演彼得·杰克逊在前期对设计团队提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要求:“我们的任务是将《魔戒》拍成电影,但从现在起我要大家将《魔戒》想象成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我要大家想象自己很幸运,能前往发生过这些往事的历史遗迹去拍电影,那些人物是存在过的,他们的服装也存在过……霍比屯也存在过,只是已经成为一片荒废了三四百年、杂草丛生的废墟,我们要去恢复它原来的面貌。”

托尔金写下整部作品的初衷,是为英格兰创造一部神话,因此,如果依照托尔金的意愿,中土理论上并非一个架空世界,而是我们世界的前生。电影的场景、道具、服装设计等以此为前提和依据,从原著文本和人类各种历史和文化中寻找立足点,并加以改造和融合。

魔戒幽谷。

例如由艺术大师艾伦·李设计的幽谷、洛丝罗瑞恩的精灵建筑,主要采用了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风格,这一风格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在欧洲与美国影响范围甚广,主张将设计与自然形态融为一体,而托尔金笔下的精灵恰好既是能工巧匠又和自然非常亲近,于是精灵建筑就以新艺术运动风格为起点来设计,但又并非简单的复刻。幽谷建筑同样融入了北欧和凯尔特风格的花纹装饰,而建筑的各处细节则充满了中土世界的历史和母题,比如精灵雕像和动物雕饰,建筑本身在空间上也达成了与自然环境的完美融合。和精灵建筑一样,其他各族的建筑也都拥有独特的出发点,比如矮人建筑融合了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这一风格追求几何、对称和技术美感,非常符合生活在山里、热爱挖掘矿藏、加工珠宝的矮人。

精灵建筑。

霍比特人在托尔金作品中的形象、生活说话习惯,都更像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人,这也是一种让现代读者产生共情和代入感的手段,电影在呈现霍比特人形象时完全遵从了托尔金的意图,服装款式是维多利亚时期服饰的一种变体,小的长大衣和短外套,为了突出主角弗罗多的不同,服装设计师采用了天鹅绒制作他的服装,令弗罗多看起来更像一位年轻的绅士。整部影片的戏服数量惊人,设计师恩吉拉·迪克森和40位裁缝一共为电影制作了大约一万九千套服装,其中光一个霍比特人就需要40套服装,以适合主演、替身、比例替身、动作替身的不同需要。

霍比特人服饰。

21世纪最初的那几年间,涌现了一大批奇幻冒险电影,这类影片有大量虚构的场景,但当时的电影数码特效并非如今这般万能,为了逼真的效果和更方便控制镜头运动,《指环王》剧组制作了大量场景和建筑的微缩模型。大家在片中看到的艾森加徳、幽谷、墨瑞亚、洛丝罗瑞恩、阿刚那斯巨像,都是结合了大比例微缩模型和真实比例局部布景的效果,而背景中的自然风光,则是取材自新西兰的旖旎山水。以幽谷为例,他们制作了细节惊人的1:24模型用于拍摄,同时满足远景、近景的需要,演员站在蓝幕前真实比例的布景中拍摄前景,而作为远景的微缩模型,被打上模拟到位的灯光,沿着相应的运动轨迹进行拍摄,两组画面最终通过后期拼合到一起。如今的电影拍摄,已经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制作实体微缩模型,但在20年前,这种方案既解决了数码特效在技术层面的不足,又节约了成本,更给电影带来了逼真的视觉体验。

为了呈现绿丘起伏的夏尔,彼得·杰克逊跑遍新西兰各地寻找合适的外景地,当在北岛怀卡托看到亚历山大农场,他坚信那就是可以重现霍比屯的地方,并花了很大力气说服农场主将农场借给他拍电影。他希望拍摄时霍比屯看起来是真实的,有生活的痕迹,所以团队提前一年多开始改造农场、搭建洞府、种植各种花草灌木,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和自然生长,霍比屯在开拍时看起来像一个起始终有人生活的悠然乡村。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

如果你看过《霍比特人》,可能还记得咕噜的灵动双眼,他在《指环王:双塔奇兵》中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剧组早在1998年就开始筹划咕噜的形象和实现方式,最初打算使用关键帧动画来实现这个全数码角色。扮演咕噜的英国演员安迪·瑟金斯套上白色的紧身衣,用肢体和声音生动演绎了咕噜,而他的动作也被记录下来,作为关键帧动画的参考。而后,彼得却发现这样的方式不够有效率也会造成动作细节的丢失,决定改用动作捕捉技术,但这项技术在当时尚不成熟,也从未被使用于如此复杂的数码角色,且有其缺陷,例如无法捕捉手指和面部的动作。

最终,由动作捕捉来完成大部分的动态,由关键帧动画来丰富面部和细节动作,而无论是哪项技术,参考的都是安迪·瑟金斯的表演,如此便造就了电影史上第一位全数码的动作捕捉角色。

在其后的岁月里,《指环王》无疑推动了动作捕捉技术在奇幻、科幻电影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安迪·瑟金斯则成为了动作捕捉界的专家,主演了不少依赖这项技术的电影,比如《金刚》《丁丁历险记》和《猩球崛起》。

动作捕捉示意。

04

“太长、无聊”式的差评

是审美多元的体现吗?

在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或许该感谢《指环王》这样的电影。

在数千人的共同协作下,历经1995年到2003年的漫长岁月,最终将托尔金世界的波澜壮阔搬上银幕。它的出现,将无数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它开创了一种奇幻史诗巨制的先河,不但继承了原著的文学和思想深度,也给予了能与之匹配的感官体验,而这种感官体验的塑造无法脱离故事本身的历史厚重感独立存在。

《指环王:护戒使者》剧照。

《指环王》的拍摄初衷,并非为了大众的娱乐消遣,它只是恰好在商业与艺术间找到了平衡。就如同托尔金创作《霍比特人》《魔戒》《精灵宝钻》的初衷也绝非为了取悦读者和任何荣誉。这些关于信仰、希望、忠诚、离别的故事本身,才是读者和观众与之共情的源头。

那么,当我们评价电影,用简单的“太长”和“无聊”来匹配它庞大的体量和信息,是否失之草率?如果你向来不爱奇幻电影和历史故事,那《指环王》几乎不会对你的口味,但这种审美趣味差异带来的个体感受,并非电影本身应得的评价。

评价一部电影,虽说是非常主观的事,但在理解和分析后给予的评价才是客观公正的。批评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从改编的缺点、镜头的剪辑到不同的观念……这些才是在电影评论中应该出现的思想碰撞。

审美的多元,不意味着要求所有电影都适合边看边吃爆米花。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文津;编辑:走走;校对: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6 ) 魔戒的道与德

《魔戒》恰如众多史诗式神话那样,以其个自所理解的世界本原为语境,述说着道与德的故事。善与恶之间的斗争是其根本主题。《魔戒》表达着明确的善恶观念,善的观念蕴含在道德律中,表现为崇高。这种崇高具有决定或引导生死的效力,它限定着存在与虚无之间的度,意义就在这种限度之后得到表达。但是,道德律并非真理,并不真正决定每个生存者的活动,因此,道德律实际上只是崇高的虚无的根据。在道德之外向着虚无而崇高是虚妄的;对于生物的活力而言,如果崇高真的必要,那么也只有虚无才是崇高的…

【道德的身材】 此处对《魔戒》的审视,以这个合理而又不那么靠谱的想法为开端:精灵族,人类,矮人族,霍比特人等种族的身材标明了他们各自的道德身份和能力。精灵族身材高挑,展现着光明的姿态,他们是道德上的高大者,拥有纯粹的知识,或者说精灵们是纯科学的代表。人类没有特别显著的身材特征,这表明人类在道德上可高可矮,没有特别显著的道德处境,这也意味着人类在道德上没有坚定不移的立场,并且可能容易受影响而有所改变。人类最容易受到的影响来自权力,因而可以说人类是政治的代表。矮人族身材矮小粗壮,多胡须毛发,他们是道德上的矮子。魔戒故事中有不止一处关于矮人的道德评论:矮人们贪婪,盲目;只喜欢在洞穴中或地下挖宝藏,从来不在乎别人的困难…这些道德上的矮子们精通挖掘术,铸造术,建筑术等。从这些评价和描述中可以看出矮人们具有卓越的技术能力,他们是技术人员的代表。从矮人们普遍多胡须毛发,即便雌性也不例外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些醉心于技术的人缺乏女性魅力特质。总之,精灵族,人类,矮人族分别表现着道德地位上的光鲜者,一般者和矮小者;他们分别代表着能力的三个方面,即科学,政治和技术。 无论这些种族在道德身份上具有怎样的高低之差,他们也都是具有缺陷的,他们通有的缺陷是通过魔戒的力量衬托出来的;这样的共同缺陷也正是科学,政治与技术这三者的缺陷。魔戒所具有的是某种处在道德之外的状态,处在善恶之彼岸的状态。关于魔戒所暗示的状态,这个问题放到之后再考虑,先考量一下在魔戒故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霍比特人的道德身份。 霍比特人的身材同样矮小,这表明他们同样是道德上的矮子,但霍比特人们并不像矮人们那样精通技术或缺乏女性特质,魔戒故事中也没多么指摘霍比特人在道德上的缺陷。霍比特人所代表的那种道德上的矮小不同于矮人族,这是一种比较中性的道德矮小。霍比特人不像矮人们那样贪婪,盲目,专研技术和醉心于宝藏,霍比特人的道德矮小在于他们贪图享乐,热心于物质生活上的舒服;他们的视野狭隘主要表现为关心个人的幸福,对个人生活圈之外的纷乱也是倾向于漠不关心。概括而言,霍比特人道德地位的矮小在于他们没有对伟大或深刻的追求。他们生活在洞天福地般的环境中,他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他们的生活表现着“小国寡民”的道德观。 当看待霍比特人的道德处境的时候,虽然可以说他们在道德意义上矮小,但说他们是善良的或邪恶的,则有些不那么恰当。在无所谓邪恶的情况下,也就无所谓善良,而霍比特人身处的处境在善恶之前,或者说在伊甸园里,他们还没有吃到善恶树上的果实;还没有什么科学,技术或政治侵蚀到他们的自然地位。霍比特人还没有进入到道德激流中,不会不进则退,不会非善即恶,他们还处在道德的此岸,但不是道德之中,而是道德之前。霍比特人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是人们内心中原始幸福的生活理想的反映。后来的道德观难以去指责这种原始幸福的观念,而这种原始幸福的观念也不具有道德上的优越性。 在魔戒的世界观中,作为邪恶一方的半兽人和强兽人不具有什么道德地位。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它们是动物或看起来是动物,而是由于它们没有灵魂。半兽人等造物故意被设置成没有灵魂的,从而使得杀死它们的行为不遇到道德困难,讨论它们的道德地位成为不被干扰的问题。在电影《魔戒》第一部中,剧情将半兽人等造物解释为被黑暗强力扭曲了的精灵,而这样一来,半兽人等就似乎具有了灵魂;这种设定更适合那种相对主义的道德观,也就是那种认为本派为善,敌派为恶的道德观。如果将半兽人等造物看做动物,那么不考虑它们的道德地位就会与动物权利主义相矛盾,并且也不符合魔戒故事本身的生态关怀。 只有将半兽人等看作不具有灵魂的造物,才会与魔戒的世界观(一种基督教伦理的世界观)达到广泛的内在一致性。半兽人等造物没有道德地位,这也有其道德意味,即纯粹的邪恶不可能创造出灵魂。按照基督教伦理,尤其按照圣奥古斯丁主义,恶是善的缺乏,只有造物主才能创造出善者,顺应造物主的行为才可能是善。如果善是灵魂所具有的属性,那么纯粹的恶作为善的缺乏,也就缺乏灵魂。

 短评

波洛米尔牺牲的时候,就是人类找回高尚、荣誉和希望的时刻。

7分钟前
  • YLXC
  • 力荐

场景好美!!特效好棒!!但是剧情我真的不是很感冒,差点看睡着了。

8分钟前
  • 庄小龙也有尾巴
  • 推荐

无限的生命并不能给精灵带来永恒的快乐 更残酷的是 让他们眼睁睁看着身边的美好一点点消逝 或许有限的生命才是命运之神对人类最大的眷顾我宁愿和你度过凡人短暂的一生 也不愿一个人看尽这世界的沧海桑田

13分钟前
  • 死鬼
  • 力荐

看过几十遍了,新西兰去过了,weta去过了,取景地去过了,正版碟买过了,周边买了一堆,原著买了三个版本,电影设计📖也买过了,20年后来补上电影票,真的好好看啊,20年也没有什么什么片子可以取代你

15分钟前
  • 芳菲弥章
  • 力荐

在拒绝好莱坞N年后,一次意外的走入影院,我成为了LOTR的死忠,总有一个绿衣服的弓箭手在眼前晃悠,我冒着花痴般的笑容,历史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17分钟前
  • Nakedself
  • 力荐

甘道夫掉下桥的那一刻,真的落泪了…

2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All time favorite!

24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太长了。看得我昏昏欲睡。

26分钟前
  • 阿底
  • 还行

重映后,居然好多人说是烂片😅这到底是《指环王》烂了,还是这个时代越来越烂了

28分钟前
  • Layoo
  • 力荐

每次看魔戒都会被奥兰度惊艳到~

31分钟前
  • 颜良辰
  • 力荐

“指环王”三个字,就是“史诗”的代名词。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Gandalf: Saruman believes it is only great power that can hold evil in check, but that is not what I have found. I found it is the small everyday deeds of ordinary folk that keep the darkness at bay. Small acts of kindness and love.

38分钟前
  • water
  • 力荐

于我,魔戒永远是不可逾越的史诗。

40分钟前
  • sherry Q
  • 力荐

在弗罗多说希望没有遇上这事,甘道夫告诉他,“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的时刻,但这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我们所应决定的是在仅有的时间里该去做些什么。”二十年后再看,感觉我们每个人都和弗罗多一样,平淡的人生对于每个人,都是艰难与困苦,我们背负的虽然不是决定人类命运的责任,但是魔戒的欲望,与人类今日的欲望也无差,我们只有在与它的抗争中胜利,才能走好这段人生路。

43分钟前
  • 蛋的壳
  • 力荐

人性与其他生灵都有自身的脆弱性,所以,即使是选择了善,也有可以脆弱导向其他的方向,就像森林女王。更可怕的是,用恶的手段达到善良的目的,本质上的以毒攻毒,以恶抗恶,就像人类国王贡多的儿子,都是人类信念不够坚定,内心的力量越来越弱时产生的。

48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力荐

改编的地方比原以为的多,除了时间线的缩短外,故事线的改动也有好几处,最大的一点是——多了一整条故事线。倒不好说好坏,但就视觉还原来说,这曾经“不可能作影视改编”作品的影视改编,水准是一等一。

49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有些电影太烂配不上观众,但也有些观众太烂配不上电影。指环王,yyds。迟到了五年的好评。不管怎么说,有生之年还能在大银幕上看到你,就是足够让我开心的一件事了。

50分钟前
  • 阅读理解零分
  • 力荐

只为~~奥兰多布鲁姆

55分钟前
  • 张天师
  • 力荐

一口气看完三部白金加长版,对于这样的片子,只有两个字形容:经典。相对于骇客帝国,这三部的连续性非常好,值得称赞。

56分钟前
  • 推荐

Frodo和Sam史诗般的真爱历险记。

59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