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

香港剧中国香港2015

主演:马德钟,徐子珊,李思捷,江美仪,黄心颖

导演:林志华

 剧照

以和为贵 剧照 NO.1以和为贵 剧照 NO.2以和为贵 剧照 NO.3以和为贵 剧照 NO.4以和为贵 剧照 NO.5以和为贵 剧照 NO.6以和为贵 剧照 NO.13以和为贵 剧照 NO.14以和为贵 剧照 NO.15以和为贵 剧照 NO.16以和为贵 剧照 NO.17以和为贵 剧照 NO.18以和为贵 剧照 NO.19以和为贵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8 20:14

详细剧情

侯德仕(马德钟 饰)出生于黑道家族,却考取了调解员资格证,成为了靠舌头吃饭的调解专家。律师欧阳继(李思捷 饰)是侯德仕的好友亦是竞争对手,极度理性的他习惯于用法律解决一切问题,两人因为信念不同常常吵闹不休,欧阳继的父亲欧阳边(黄光亮 饰)在矛盾之中往往偏袒侯德仕,这让欧阳继愤愤不平。   巫瑞薏(徐子珊 饰)从小和患有自闭症的妹妹巫瑞嘉(朱千雪 饰)相依为命,长大之后,事业和爱情都不如意的她来到了欧阳继的律师事务所打工赚钱,在调解课堂上同讲师侯德仕相识。侯德仕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态度让巫瑞薏十分钦佩,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长篇影评

 1 ) 很黑,很暴力

《无间道》的出现曾经把香港电影以及香港黑帮题材电影推到了一个高峰,《无间道》很好但是太浪漫了,帅哥美女酷哥集合了更多的流行和大众元素,越看越觉得像是一场类罗汉系列的视觉系盛宴,直到杜琪峰和他的《黑社会》的出现,它也有影帝大腕,但《黑社会》系列却少了许多浪漫的气息,他更写实更传统很晦涩更压抑,如果不恰当的把《无间道》系列比作流行音乐,《黑社会》更像是古典音乐,更厚重更文化。

事实上,黑社会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隐秘的亚文化群体,并且具有严密的组织。在香港这样的地方,黑社会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渗透进了主流社会,许多帮会早已经有很久的历史和传统,警察想动却也动不得,就像邓伯在警察局里说的那样,“我们有五万弟兄,加上其他帮会一共十几万,你试试看不给他们吃饭会怎样”。于是在社会的无奈的默许下,黑社会得以做大,但是好像影片的主题一样,和为贵,只要“合作”,“爱国”,政府欢迎,如果有出格行为一样没商量。所以说,黑社会即便有很大势力,但它始终黑字在前,始终不能见光,它的发展固然有政府的某种程度的默许,但它永远不可能独立开来,它始终存活在社会的威慑下。于是,影片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黑云压顶的山顶,政府的象征尤勇虽然被古天乐一拳一拳的打,但最后瘫软的坐在地下的人是古天乐,尤勇站着俯视他,头顶是压抑的一副风雨欲来的天,背后是巍峨的青山,这是一种压迫感,那句好好合作的潜台词就是你老实点待着别逼我们对你出手。当时的场面虽然只有两个人在场但是很有力量,导演要说的在这里表现了出来,邪不压正,黑社会始终是黑的,始终被限制着的。这就很残酷而不是浪漫了。

回头来看一看电影。帮派生活无外乎生意和斗,《无间道》是帮会和警察猫抓老鼠,《黑社会》是帮会内部自己斗,杜琪峰的着眼点是真正的黑社会内部,黑社会文化,切入点是话事人选举,这种比“香港选特首还早100年”的制度。混帮会的谁人不要上位,谁人不贪,帮会内部争夺无非抢地盘抢位子,所以这个切入点选的很好很现实。乐少和大D争,争的两个叔父辈从山上滚下去又拿上来接着滚,争的大D差点自开门户被所有人打,争的跑到内地抢一根棍子结果自己人打自己人肩膀上插把刀也不管,争到最后都发了誓只爱兄弟不爱黄金的大D始终放不下话事人的野心生被乐少活活砸死,生砸了2分钟只叫人害怕。
然后是乐少和吉米争,争的乐少一脚把德高望众的邓伯揣下楼梯,争的吉米差点被兄弟飞机干掉,争的吉米生把一个人给剁了,争的乐少最后活活被自己人敲死,争到最后吉米却发现自己争来争去没争过大陆公安,争到的龙头棍和话事人位子P都不是瘫坐在地上。
美国人也总统选战,无非是比着砸钱和吹牛,但是到了黑社会的选战就是比着杀人比着玩手段了,手段多毒辣都无所谓,只要达到目的就行了。导演没有回避这些争夺,尤其是第二部更是写实的血淋淋的拍着这些手段。杜琪峰从头到尾没有用过枪,即便偶尔拿出来也从来没有过开枪的镜头,所有的打斗都是砍刀甚至菜刀,所有的都是冷兵器的生干生砍,好几场小规模的械斗从第一部里飞机拿到龙头棍到第二部吉米带人闯棺材铺,再到第二部最后飞机在街上被追杀,都是一队人拿着刀砍来砍去。不用枪是因为要保留帮会的传统,用枪太现代不够厚重。而另一方面,冷兵器才更有震撼,打枪很酷很帅但是不够血腥不够暴力,这种暴力不是吴宇森式的枪火衬托下的暴力,而是一种冷暴力,血淋淋的原始的暴力。于是,影片的气氛是这样阴暗了的,是这样压抑了的,是这样震撼了人心的。

影片的基调和色调是黑暗的,没有明亮跳跃的色调,天似乎都从来没有湛蓝过,没有女性角色让影片没有温和感(两部一共两个女人一共也就五句词),镜头语言始终是冷静的,就好像一双眼睛毫无思想的注视着发生的一切。两部都出现了钓鱼的场景,在对待钓鱼同一个事情的时候显现出了不同人物之间个性的差异,水静,在岸上发生的事情却不那么平静。第一部在钓鱼的时候乐少砸死了大D,在第二部乐少和东莞仔摊牌,东莞仔差点就动手了。相比第一部的钓鱼场景,第二部的更有张力,当东莞仔腾的站起身的时候气氛被触发了,但是因为有别人出现他没有动手,镜头凝滞了,带着远和近的切换,一个站着,剑拔弩张,一个坐着,稳如泰山,没有台词和对白,远景的停滞,张力就显出来了。
还有一场是乐少和吉米摊牌,在酒吧里,灯光昏暗,但是有光会时不时的扫过来,乐少在说话的时候脸上时阴时明,更显得他的阴险和狡诈,那个场景对光线明暗的掌握很成功,气氛很好,很符合那种行走在黑白双线交界的人们的状态。

对于出现的人物,充满了宿命感,每个人都是一个类型,每个人都有一种命。
大D,蛮横嚣张甚至无脑,他贪恋地位,为了选举给人塞钱,做事心狠手辣不计后果,永远的自以为是但其实不够聪明,总是有点神经质。他单纯,因为他不会算计因为他一根筋所以最后他被算了,他不懂忍让所以让邓伯带头选了乐少为了“平衡”。他在宣誓的时候喊的很大声,但是他沉不住气,就像钓鱼一样,不静心鱼又怎么会上钩,不忍辱负重不学勾践怎么东山再来。他简单的以为大家都是兄弟竟然提出两个话事人的天真想法,难免落得一个被砸死的下场。你把别人当兄弟别人可未必,人一有权可什么都说不准了。
乐少,他和大D是明显的两极。他十分收敛,第一部的开篇他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个普通的中年男子,所以为了平衡他才能当选话事人。和这份收敛相伴的就是相对称的阴险和狡猾。有什么我不跟你明着来,看着和善其实狠毒的很,不光是让手下人做还是自己亲自动手都干净利落毫不留情。他算计好了所有让你跟着我的套走,不依就处置。就像第一部里,在车里,他不动声色的说:“尖沙嘴有多少家夜总会,多少家桑拿,光保护费一个月就要收一千多万,胃口再大也不可能独吞掉”这样的话最后让大D乖乖的屈服,他那时嘴角的不动声色的笑容正是这个人最特征性最脸谱化的写照。
吉米,另外一个主要人物,他的身上宿命感更强。因为他只是想做生意,他为了能做生意才参选话事人,他为了能当选才使用一切手段。他对权力没有执着只是对钱有。他同样足够狠毒,他能拿着菜刀把人分尸了,足见他的狠毒。那一段的长镜头表现了他狠毒的一面,他当时的认真和专注,事后的面无表情面不改色,是影片的华彩部分,更是对这个人的深层挖掘。他要做好人,但是趟了混水没有那么容易能洗刷的,他不愿意做一个古惑仔,却发现连同大陆公安在内都希望他接着坐下去,当他瘫坐在地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他自己命运的屈服,他只能认命了。想起他的老大曾经说过的话,“我们这些人混帮会就只会吃喝嫖赌,而你,要做就要做那个最大最有权势的”,可对他来说,最后做到了最大最有权势的那个却其实什么都没有得到。
飞机,这不是一个主要人物,却非常重要。他是最典型的古惑仔,和陈小春郑伊健演的那种古惑仔又不一样。他没有太多兄弟的观念,有的更多的是老大的观念,他用命在搏,搏什么,搏上位,搏赏识,更是搏生存。当第二部最后他从吉米的车上下来的时候,扔掉名片的时候,他仍然义无反顾的投入他的江湖里去了。他很简单,他的生活就是打和杀,那种特别纯粹的江湖感觉,特别宿命特别悲壮。他过那种有一天没一天可能第二天就身首异地的生活。
东莞仔,很干练很下得去手,他像极了大D,有野心但是没有谋略,只能被人利用。
大头,第一部里喊着“怎么怎么就五雷轰顶”,“怎么怎么就死于万刀之下”的大头第二部竟然在棺材里待到结束,实在不知道为什么,有点奇怪。

杜琪峰终于做出了一个江湖,更真实,不浪漫的江湖,很血腥很传统很有力量。他塑造的人物很宿命同时也很有代表性,因为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事情可能正在你所不知道的某个角落里发生着。
这是一部贴满了杜式黑色美学标签的电影。很黑,很暴力。

 2 ) 历史巨变

续作中的极品,实际上老杜在拍第一部之前就已经安排好整个故事的结构了,在前作交代了大背景与基本关系之后,这部续作实际上完成了杜琪峰想要表达的一切。黑社会在历史潮流中的巨变,在时代中的必然转变,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这是一部体现时代与社会存在关系的大作,人物刻画非常深入,现实性极强。

 3 ) 你不得不注意他的存在

看完整部电影,感觉还算不错。看来老杜这次要把《黑社会》系列进行到底了,不知道何时会推出第三部,也很好奇,大D死了,乐少死乐,谁会和JIMMY对抗?JIMMY得前途又该是如何?

在这部里古天乐扮演得JIMMY有很重的戏份,老实说这样给他的压力比起前一部时要大得多,但不得不说,古天乐演技进步很多,许多片段的演出感觉上比以前更像是演戏那么回事,但在那么多演技派高手面前,古仔仿佛有些招架不住,特别是一些情绪失控的几个部分把握上还欠缺火候,但在表现内敛沉稳方面还是不错的。

其实我很喜欢古天乐这个香港男演员,有人说他是靠他那英俊的外表吃饭,是一个花瓶,如果这么想的话,那么我觉得太片面了,古天乐以前的几部片子《甜言蜜语》,《爆裂刑警》都是很不错的影片,那个时候我觉得他很有潜质,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何去接了许多喜剧电影,再加上他出众的外型,很容易让人认为这个人就是类似于PLAY BOY的男人。你可以说他演技不够,但从来没有人说过他演戏做作。
如今的香港影坛,正是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困境,成龙等人都已经50好几了,可能有些还更老些,而这次的金像奖颁奖让我看的十分无味,除了刘青云经过了7次提名终于如愿以偿外,其他的获奖名单让我不禁要问:难道香港电影产业真的萎缩了吗?居然把前两年的片子也拿来颁奖。。。。

古天乐能够被杜琪峰多次选用,也说明了杜导十分看好他的发展,一位法国网友在看过《黑社会》后,除了评价此片精彩外,更说了扮演JIMMY的演员表演不错,很上档次。所以我觉得古天乐他开始真正演了部电影,他的酷从来都不是装的,他内敛的特质在当今新生代演员中是很少见的,我觉得再假以时日,他一定可以让许多人刮目相看。

 4 ) 黑帮换届的宪政启示

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经典定义,国家是掌握暴力的唯一合法组织。这并不是说只有国家掌握暴力,从古时的梁山泊到今天的三合会,非法暴力组织从来就与当道政权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按照吴思在《血酬定律》中提出的“元规则”——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警察与黑帮在法律意义上的区别,只在于是否得到了暴力最强者的授权。如果直斥本质,所有暴力集团,无论合法非法,都具有结构上的同质性和可比性。用于解释国家政治的学说,自然也可以用来解释黑帮政治。
暴力集团建立和维系的首要问题,在于如何确立该组织的法统,即最高领袖的产生方式。这一方式应该得到所有加盟成员的承认。用政治学的术语讲,就是权力及其合法性来源问题。两集黑帮片《龙城岁月》与《以和为贵》生动地描述了香港帮会组织和联胜的选举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法统个案。草莽英雄多半不读书,所以这一法统很可能没有成文的帮会规程。不过,和联胜的选举制度已经有效运行了数十年,可以看作类似英国模式的习惯性宪法。和联胜的老大(片中称“话事人”)每两年由帮中大佬选举一次,不得联任。组成选举团的大佬有十几人,只有他们拥有投票资格,很像古罗马的元老院。两集电影都没有清楚交待大佬们如何取得选举团成员资格,似乎一是按照他们在黑道上的资历辈份,二是根据他们所掌控的地盘,作为地区代表参加投票。和联胜的选举制度因此带有几分美国联邦制的味道。
按照帮会的不成文宪法,和联胜的最高领袖一旦选出,其合法性就应该自动得到所有成员认可。但资深大佬邓伯解释说,早年资讯不发达,弟兄们不认识新选上来的老大,帮会为此特地制作了一根雕刻精美的龙头棍,作为证明话事人身份的权杖。新一届话事人必须从上届话事人手中接过龙头棍,才算真正完成权力交接。这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可龙头棍是祖传圣物,在和联胜会众的心目中,仍具有尚方宝剑般的象征意义。这根棍子于是构成和联胜话事人的另一合法性来源。这让我们想起金庸笔下的丐帮——龙头棍相当于洪七公手上那根具有魔力的打狗棒。杨康阴谋取得打狗棒,马上可以号令全体丐帮弟子。
问题在于,选举与龙头棍这两大合法性来源有可能相互冲突,这就为第一集《龙城岁月》的宪政危机埋下了伏笔。故事一开始,两大强势候选人阿乐和大D虽使出金钱贿选或暴力胁迫的阴招争夺选票,他们尚且承认民主选举的基本游戏规则。邓伯出于权力平衡的考虑,力挺阿乐当选话事人。实力雄厚的大D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宪政危机由此爆发。大D在山顶上骂娘那一幕,颇像连战当年在竞选总统败北后高喊“选举无效!”可黑帮规程不像国家宪法那么完善,没有安排事后质疑选举的上诉机制。因此大D不得不派人夺取龙头棍,阻止阿乐完成就职仪式。夺棍失败后,大D如果还不承认阿乐的话事人地位,就只有发动内战,帮派火拼一条绝路了。在阿乐的威逼利诱下,他选择了暂时妥协,很快又要求修改宪法,实行平分秋色的双头统治。这时大权在握的阿乐当然不容大D分庭抗礼,他先下手为强,一劳永逸地铲除了这个宪政危机的隐患。
在第二集《以和为贵》里,只不过两年,和联胜又经历了一次宪政危机。上集护宪有功的阿乐成为这次的主事者。他为了谋求连任,一面试图说服帮中大佬修改宪法,允许话事人连任;一面采取合纵联横手段,试图逼退其他候选人。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下,这两项目标都难以通过外交手段达成,阿乐于是选择了暴力解决方案。暗杀不肯合作的邓伯易,刺死精明狠毒的吉米难。最后的结局是阿乐败给吉米,命丧黄泉。抛开血腥气十足的火拼情节不谈,护宪派在两部电影中都取得了最终胜利,成功解决了两次宪政危机,维持和联胜的祖制不变。
看完影片,我不禁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黑帮组织(而不是整个社会),什么样的法统更有利于最广大帮会兄弟的根本利益?在民主选举之外,片中提到了另外两种选择。一是双头制,这在任何组织中都是最不稳定的架构。大D说其他很多帮会都这么做,很可能是信口开河。其他帮会也有可能实行名义的双头制,实际还是寡头统治。二是世袭制,由老子到儿子,他人无缘染指。电影世界的黑社会,比如《教父》,多半还是采取家族统治的世袭制。下面我们比较一下世袭制和民主制的政治绩效。
就帮会老大更换的稳定性来看,民主制未必比得上世袭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世袭制大大地缩小了候选人的选择范围,首领竞争至多在前任老大的兄弟子女之间展开。西方的《王子复仇记》和中国的《雍正王朝》,讲得都是这一类故事。民主制在理论上也可以限制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但其界线弹性很大,容易让人兴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作乱之念。家庭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还会淡化冲突意识——谁当老大都是自家人嘛。《龙城岁月》里,阿乐等九名帮会首领效仿少林五祖歃血为盟,这种拟血缘关系终究敌不过相互之间的疑心和戒心。
然而,世袭制存在着巨大缺陷——它很难保证权力继承人的领导能力。民主制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两部影片中的赢家的确比他们的对手更具实力,更富心计,更会打点帮内关系。在民主制下,即使选出无能的领袖,会众也有机会在下届选举中改选他人。世袭制的另一缺陷在于,老大一旦因意外事件殒命,帮会就可能土崩瓦解,因为前任老大还来不及指派继承人。这就是为什么恐龙哥被阿乐和大D联手干掉之后,他的帮会原先控制的尖沙咀就转入和联胜手中。相反,和联胜的话事人即使遭劫,也不会过于损伤帮会元气。选举团可以马上召开紧急会议,选出新的话事人。
世袭制与民主制各有所长,后者经过改进,政治绩效应该会超过世袭制。和联胜如果想享受民主制的好处,又避免换届引发的火拼冲突,必须进行宪政改革。首先,将话事人的任期应由两年延长到四年,这样帮会精英就不必频于应付选战,可以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其次,加强帮会核心对全帮人力财力的集中管理,防止某一地区首领尾大不掉,自立门户。第三,强力保护选举团大佬的人身安全,以免他们因候选人胁迫而就范。最后,明确规定话事人的权限。从影片看,遇帮中大事,大佬还要对话事人耳提面命。选举团在平日可以组成类似中顾委或联邦法院那样的机构,对话事人的决策进行咨询、监督和制衡。
任何暴力集团都难以避免外部势力的介入,和联胜也不例外。《龙城岁月》中,香港警方大举搜捕“和记”管理层,试图调停对立的两派纷争,以免黑帮火拼,绕乱香港治安。这颇似美国帮助发生颜色革命的乌克兰平息选举风波。如果说港警只是希望和联胜顺利换代,大陆公安则要求它完全改制。在《以和为贵》片尾,帮助吉米夺得龙头棍的省公安厅长明确表示,为了香港长治久安,话事人应由他连坐下去。这预示着和联胜将由民主制走向独裁的僭主政治,即彻底废除原前的法统,实行赤裸裸的暴力统治和个人效忠。
黑帮换届,白道调停,红旗变法,不知杜琪峰在计划拍摄的第三集里如何涂抹这三股颜色?

 5 ) 《黑社会: 以和为贵》观后的零碎感觉

看完《以和为贵》,第一个感觉是杜琪峰这次是豁出去了,直接舍弃了大陆票房这一块。杜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

尤勇在序幕部分身份作为黑骨仁的一大段口述与后来的剧中的副厅长身份形成一条隐线索,是在暗示地下权力的演变与漂白么?遥远的江湖与现实其实是一脉相承。有趣的是,黑骨仁自称「红旗五哥」。 「以和为贵」, 黑骨仁口中引起,至电影结尾处的希望香港稳定, 不要「搞搞震」。 让人感觉这个江湖并非电影人头脑中的想象,而是实际中发生的具体故事呈现在了大屏幕上。 「和」是用暴力血腥换来的。不管这些所谓的「大哥」怎么折腾,其实还是折腾不过 97 之后的「老大哥」。尽管老杜在这一部痛痛快快出了一口鸟气 ——副厅长被黑帮分子痛打而不还手,借助电影,老杜终于表达了自己,但这也不过是香港电影人的精神胜利法而已。

杜琪峰的电影经常在走过场的群众演员上给人的感觉很别扭,这一次也是。在开头深圳南山区发生的「投资见面会」, 第一个说话的家伙还有后面的几个「书记」,明显就是在背台词(不知道是不是配音的问题)。

大头的「解开所有的烦恼,成就心中莲花开放」 , 个人的感觉真是太突兀了。 也是这个大头,只露了几面,一部电影中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棺材中了。这个大绿叶没被利用好,真是有些可惜,相反,师爷苏的戏份倒很多,他的「自制电话留言」结结巴巴的,很有娱乐性。前后多次不一致的「讲话人」-「话事人」,「干爹」-「契爷」,「占米」-「Jimmy」 仍使得整部电影在语言上有不够细致之处。

我对出演杀手的「号码帮」的阿武印象倒是比较深,临死的时候还在要「加钱」。 有网友告诉我,扮演这个家伙的是郑浩男。对郑浩男这个名字是有印象的,但是从来没看过他演的电影。在我高中的时候,家乡县城的车站附近的录像厅经常会听到「郑浩男、黄秋生主演的香港恐怖片」的广播广告。我记忆中的那个录像厅好像就从来没换过片子。

另外,阿武把东莞仔几个人放进货车,我还以为几个人都会被他砍倒。没想到居然是东莞仔胜出,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编剧在为第三部埋线索。 http://www.dbanotes.net/review/election2.html

 6 ) 黑社会2:以和为贵

本片虽然延续了前作的戏剧任务和利益冲突模式,但是相比前作,冲突和人物行为动机的必要性都有点欠缺;剧本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找到了政治力量平衡的逻辑,表面上多了政治影射,但还是牵强;人物写作也是如此,吉米仔黑化的过程虽然血腥刺激,但动机说服力不足。导演对影片的基调也有所调整,本片更偏动作,场面确实暴力刺激了,但悬疑紧张气氛相比前作反而被削弱了;从表现利益争斗的戏剧冲突来说,重动作轻气氛反倒是有点可惜。

 短评

我现在更觉得这部电影牛逼了

6分钟前
  • Dean
  • 力荐

就尤勇让我不适

7分钟前
  • 星崎 妙
  • 力荐

Jimmy 把飞机叫进车里,递给他一张名片,说:以后不要打打杀杀了,跟我一起代言《贪玩蓝月》吧。

12分钟前
  • 马泽尔法克尔
  • 力荐

跟一差不多,看完,也就是看完了。

14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废了这么大劲,就是要成为我党的驻港干部?

18分钟前
  • 好好看电影
  • 推荐

“有关部门决定了,你全家来当黑社会”

19分钟前
  • 祥瑞御兔
  • 推荐

见鬼啦,古天乐望着张家辉的眼神我依稀看到了杨过的影子啊!!

22分钟前
  • gui
  • 还行

这样的社会不值得热爱,宿命比贪恋更可怕。普通话配音听着别扭。难忘两细节:乐少在追儿子的过程中被无声被锤死,飞机下车之后丢掉名片

24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如果说上一部是政治隐喻这部完全就是明喻,香港到底还是一步步沦陷了。

26分钟前
  • 新月
  • 推荐

古天乐被逼做教父,可惜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壮哉我大Party……“到了《以和为贵》之后,血腥暴力程度明显加重,表面的平静不过是罪恶尚在孕育之中,突破底线的暴力也随时准备着突袭。古天乐和任达华扮演的候选者不再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更大视角中的社会隐喻也寄托在了他们的身上。”

27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party才是最大的黑社会,一切以和谐为贵。让你发财就发财,让你坐牢就坐牢。

30分钟前
  • 诸葛若见
  • 推荐

哈哈哈哈哈明年春晚能让古天乐上表演说普通话嘛

32分钟前
  • 原来是西门大嫂
  • 还行

不如1好,同样是黑吃黑, 还是《极恶非道》更有意思。结尾也是卯足劲来黑大陆。

35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讲真,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觉得2比1好?就因为更用力地黑大陆公安?1紧紧围绕一个危机辐射出不同人物的反应,每条线虽然都点到即止,却恰到好处,精彩纷呈还不抢任达华那条主线的戏。到了2,支线人物都变得很无聊,尤其是林雪,少了1里面背帮规的气场,感觉有点搞笑了。主线斗得也没有1的层次感。

40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香港一定会更加安定和繁荣……

42分钟前
  • Bill
  • 推荐

杜琪峰最有企图的一部作品,中国版的《教父》?至少有点样子啦,现在的黑社会早已不是古惑仔的那般幼稚打斗了~~

47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结尾真是敢拍…………

49分钟前
  • 老阿飞—故园
  • 推荐

结尾太牛逼了!牛逼得闪闪发亮!

52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不妥协的老杜才是最杀人,单场戏码做戏的本领在华语电影几乎无人能出其右;无力挣扎的宿命是暴力永远无法对抗的,黑帮片的外衣下其实是港人个体与香港整体在回归之后那无尽的困惑与迷茫;罗大佑神配乐。

5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这回被古天乐吓哭了TAT

5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