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钞屋第五季

欧美剧西班牙2021

主演:乌苏拉·科尔维罗,纳瓦·尼姆利,米格尔·安赫尔·西尔维斯特,阿尔瓦罗·莫奇,阿尔巴·弗洛雷斯,埃丝特·阿塞博,伊西娅尔·伊图诺,佩德罗·阿隆索,米盖尔·赫尔南,海因米·洛伦特,贝伦·奎斯塔,恩里克·阿尔切,霍威克·库区科利安,达尔科.佩里克,罗德里戈·德拉·塞尔纳,帕特里克·克里亚多,卢卡·佩洛斯,费尔南多·卡约,阿尔维托·阿玛里利亚,José Manuel Seda

导演:内详

 剧照

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2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3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4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5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6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3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4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5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6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7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8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19纸钞屋第五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1 00:09

详细剧情

米格尔·安赫尔·西尔维斯特(《超感猎杀》)、帕特里克·克里亚([我盛大的西班牙婚礼])加盟Netflix剧集《纸钞屋》第五季!第五季也将是该剧的最终季。该剧由乌苏拉·科尔维罗、阿尔瓦罗·莫奇等主演。

 长篇影评

 1 ) 剧情波澜而逻辑硬伤

还可以但是依然感觉吃了半口屎。

终于有了一些正常博弈,后续的结局也有点出乎意料。然而还有几个逻辑点无法理解,

1.既然选择无视人质,为什么第一波强攻也只带这么点人?双方都有这么多手雷,在博物馆为什么不互丢手雷?

2.教授他们抢的是国家信用储备金,引起的后果也很明显,直接导致西班牙信用崩溃,国债崩盘,所以外面那么多围观群众是搁哪儿共情呢在。光是反抗强者我觉得说不通,如果一开始一二季只是打gov脸的话,三到五就是和自身利益切实相关了,还搁那共情?作为东亚人属实理解不了。

3.教授和侄子的关系,让巨额利益突然在一张纸条中就化解了?这结尾也太潦草了吧?如果这么容易,柏林前妻和他儿子能干出中道截胡的事儿吗?他们手下那么多小弟怎么分配?

4.虽然能理解可能作为一种讽刺,来抨击gov的虚伪和伪善,拿假金当真金放金库,然而由前季可以得知这些黄金不光是储备资金,更是别的渠道的一些资金的汇总。突然损失那么多流动资金,真的能忍?而且虚伪的gov真能保证他们安全,伪造身份创造新生活?如此数额巨大的实体黄金转移销赃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为什么不杀个回马枪,一边虚与委蛇稳定局势,另一边继续跟踪寻找黄金呢,完全没道理啊。仍由他们跑路逍遥法外花着巨额国家财产?这已经是为了保全自己所说不过去的了。

再者就是一千年不变的莫名情绪和莫名情感线,但是第五季比第四季好点,还算可以接受。然而我还是不懂马尼拉存在的必要性。

总体而言,第五季算是一个合理的,能够看的下去的收官,然而从几个逻辑硬伤来说,在我个人评价中基本可以算是不及格。

 2 ) 侄子偷走的黄金是真?是假?还是真假都有?有一个容易忽视的细节

这几天才把第五季刷完,看完后看这里的剧评,对教授侄子偷走的黄金是真、是假还是真假有各种说法。也说说我的观点。

有一个重要情节,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分析都没提到:当教授在银行里跟塔马尤谈判时,要他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黄金已经找回来了。而且还说,你上电视说这些,装有黄金的卡车就会启动,你派车到某某地方护送就可以。

当时的状况是,队友被抓了,黄金被偷了,在这个时候,他选择了先去救队友,让女警官去找黄金。他当时的想法估计是,即使黄金找不回来,得把人救出来,于是他开始了原本计划中的谈判救人计划。在跟塔马尤谈判时,教授并不知道女警官有没有找到侄子偷走的黄金,他如此胸有成竹,而且也跟恋人说了这是计划的一部分(这是计划中将人从银行里救出来的最重要环节)。以教授在整个过程中那么缜密的计划,他一定是在事先就把装有假黄金的卡车准备好,等计划执行到这个步骤时拉出来用上就可以了。

试想,如果不是这样(假设被偷的是假黄金而且还没找到),塔马尤宣布后车没来,那么他就真的玩大了,本来是去救人,反而还会赔上整个团队的性命。最关键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被偷的黄金找到没有。

所以结论是,装有假黄金的车早就准备好在附近停着,并不是在雨水储槽里。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那么侄子偷走的黄金是真是假还是真假都有,就不用多讨论了。

当然,剧中还是有一些镜头,导致了观众的疑惑。最明显就是,有人认为假金块有标记,真金块没有标记。确实存在有这样的镜头,有些金块没有标记,我不懂制造工艺,是铸成金块的时候一次成型加标记,还是铸成金块后加标记?我倾向于后者,因为在铸造金块的时候,指挥铸造的人有一句台词:都要加上标记。那些没有标记的金块只是还没完成下一个步骤。

换个角度说,如果只是假金块有标记,那么那句台词就不合乎逻辑了。因为那时真金铸成金块都是争分夺秒,不可能在那个时候临时抱佛脚去铸造假金块。以教授的运筹帷幄,更不可能,一定是事先准备好。所以当时说的是给真金块加上标记。所以我认为,不管真假,都是有标记的。不能用这个去判断侄子偷的金块是真还是假。

 3 ) 枪战看的我头疼

和第一季第二季差的太多了,已经不是靠剧情来引导观众了,单纯的突突突,看的我心烦意乱,除了柏林之外没啥看的,教授智商也不在线了, 编剧到头了,没有刚开始看的那种澎湃的感觉了, 然后怎么变成英文配音了,西班牙语才有味道啊,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一代神剧就此落幕,希望不要像权利的游戏那样烂尾,肯定深达不到绝命毒师那样的高度了,但是希望可以在权利的游戏和绝命毒师之间的高度,那样的话也算给粉丝们一个交代了,前两季绝对是超越越狱的存在,但是后面真的不行了,看的审美疲劳,枪战看的我累挺

 4 ) 用编剧思路说说为什么侄子带走的是假金子

当劫匪想犯罪成功,要会从警方的思路来思考;

当警察想破案成功,要会从劫匪的思路来思考;

当观众想破结局的谜时,要会从编剧思路来思考。

从编剧思路简要说说为什么侄子劫得是假金子。

一、如果不是假金子。

(1)、若不是假金子,而是真金子,则教授的人设,细思要崩。因为他如果在发现警察来了后迅速决定投降放弃,不惜打伤马赛也要强烈说服大家认输时,他不仅会让死了的东京刮目相看(东京闪回中曾夸过最欣赏教授能每次坚持到最后);还相当于做了个默认坑死所有还在银行内同伙的选择:

——即,假如当时教授因真金子被发现就心灰意冷了,迅速决定投降了,那么现实情况是警方带着他和所有真金条回去复命,情报局男警头子可以当场击毙所有银行内同伙,对公众宣布成功抓捕教授追回真金,且已剿灭负隅顽抗的银行内劫匪。这个结局是警方全胜,教授他没有任何资本可谈判,来救回银行内的同伙的性命更别提自由。

这是严重不符合教授的人物小传的,甚至损害他的人设。

总所周知教授这个人物的塑造,是一位有情有义有智商的罗宾汉,他和各位敢死队队友最大区别就是靠智商撑到最后;他和也全力以赴的警方的最大区别是他将每位队友的性命看的非常重要。

所以,如果彼时即将被抄走的是真金,教授也可以判断出他投降后警方既获得真金又获得他本人,完全可以将银行内同伙全部击毙。虽然当时银行内同伙距离被特种兵全面控制还差一小会儿,但全季教授和咱们吃瓜群众都心知肚明,靠火拼,里面的朋友们不是个儿。只有靠教授自己手里还有博弈牌。而假设真金+自己全部在警方手里了,投降没有一毛钱好处。投降了,拿什么说服警方放银行内小伙伴一条生路呢?拿善良吗?中情剧男头子笑的腰都要直不起来了。

(2)好,让我们来继续假设当时真金,且教授确实觉得被警方发现了,那怎样做更好呢?或者说你是编剧,你怎么写你深爱的故事怎么写这个主角人物会更合理更好更有收视率呢?一定是绝地反击。

比如,警方四辆车,教授迅速计算出,在雨槽内和他们火拼,比起投降更有机赢。火拼带来效果:拖时间。拖时间代表着转机;万一火拼赢,还代表着哪怕警方很快再派人来,教授方也直接获得时间机会,可再次将真金转移藏匿,然后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假金实行假金计划,接下来一切按计划行事就好。

(3)而如果当时是假金,就说得通多了:教授表现的那么劝降自己人———因为这不过意味着假金换自由计划被迫提前一点开始了而已。自己和假金一起走入警局,然后谈判…一切如常。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教授在假警车里坐了十五分钟发现自己被黑吃黑后,才真急了——原来,不是警方把假的带走了,这才真要坏大事。

(4)、另外,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如果是我辛辛苦苦写一个角色,用了四季将他写成个诸葛亮,又智慧又慈悲又勇敢又爱同事又绝不放弃还从不轻易慌张,这人设牢牢立住了,我却突然抽了筋,我再写他突然像是被拔了智慧的小天线,没了意志力,被抓现行后轻易放弃,举手投降,最要命的是还做了个决定——一个明显导向把所有还在银行里卖命的同伙命全都交出去的决定?

臣妾做不到啊!给我多少钱我也舍不得那么写啊。劫匪喜欢成功,编剧也喜欢成功的啊。

二、让我们再从从侄子的人设角度分析。

(1)、我们分析假设侄子拿的全是真金,那纸条上得写上什么金科玉律才能让侄子狗男女二人及其持枪团伙选择放弃?

没有任何能。

因为侄子和你嫂子就都不是那心疼人的人儿。

你纸条上写“家族传统”也好,“丹麦计划”也好,“狸猫换太子”也好,“你已经抢了你爸的爱一次了”也好…都对侄子二人形不成有效震慑力,因侄子和他老婆并没有和柏林情深到不忍心伤害他的地步,也绝不是善良到拾金不昧的品格,相反,他们在柏林活着的时候,就情愿付出一丁点愧疚感来换一卡车背叛他后获得的快感,他们现在又有任何理由在柏林死后突然尊重起来?舍不得伤害起来?没有白写的人物,没有白干的恶心事,编辑写人,事事为立人物性格。

(2)、而以侄子和他老婆的智力,我相信也能够很轻易的猜到,教授完蛋了。本人没来,让同伙递条子的行为,充分说明了教授现在很艰难,脱不开身。大概率是被捕了,与自己的队员一起被警方控制。

这时候对侄子方来讲利益最大化的做法是不还真金,将教授及团伙全部坑死在警方手里,这样死无对证,证据链全断,就又是付出较少愧疚感获得较大快感的事情,这样的选择才符合他们的行事逻辑,人物性格。教授也一定知道。而教授是一个不会把王牌赌在没一点把握的事上的人,他不会做给对方只是示弱但毫无震慑力的选择。教授给所有人提供的选择,其实都是友好,+对方除了选择接受他的提议无更好路可退的。

(3)、侄子老婆也就是柏林前妻,明显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女人。千万不要说她服从了侄子对爸爸的爱,没这回事。我们通常为了方便都说的是侄子抢了老爸女人,但实际情况是你情我愿。这样一个胆大的有自己想法的女贼在九十吨黄金面前,突然就尊重了自己男人家的家族传统,拱手让出?而一个从很小没跟爸爸生活在一起,长大后学了爸爸的艺还睡了爸爸的女人的儿子,他突然就爱了家族传统?这样写还是太把侄子人性赌在善良上了,我们内奥比是善良,但是侄子…我打个大大的问号吧!

三、所以,让我们回到教授在雨槽中被假警察(真侄子)偷袭时的那一幕吧。

让我们彻底的,完全的,按照假金子的思路推敲一遍。

你会发现,这样所有细节和人物性格都是顺的:

首先,当时教授监控中看到警车来了的反应,是非常震惊的。真金派认为他震惊的原因是感到完蛋了;但我们说是不是还有一个可能:他震惊因感到警方来早了,计划外——我是本来就要把这些送给你们的,但不是你们来啊,是我去啊。

短暂懵后,回过味来,转眼一想,差别也不太大。于是,将计就计,喊大家缴枪不杀。这时马赛不服从,于是只好挥泪斩马谡,不是,挥泪打马塞,打服了一起被捕,等着到警局去谈判。

然而悲剧来了,不是警方!这时候教授才真的急了,急眼到给女朋友里斯本打电话说,金子丢了…这时候心态才是真崩了。因为真的不见了咱们可以秋后算账,假的不见了同伙们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调整好心态后,重新部署,当务之急变成了“必须把假的找出来”。他写了小纸条,要女警察带话给侄子,这纸条很神秘咱们谁也不知道,不要紧,但是,为什么耳语女警察?如果是说,“把这张纸条给那个孙子!”这句话有什么好不让我们广大观众群众知道的。然而,假设他耳语时说的那句话是:“真金子还在雨槽的暗门里,你拿到假的后,立刻安排运走真的。”呢?

是不是瞒着咱们观众就很合理了。

后面教授自己进了警方手中,各个组员也都在培训中学过这个内容。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侄子那边看了纸条得知自己手里是假的,只有把假的交出来才能一起瓜分真的,所以只要能找到侄子,侄子没有不配合的道理。而找人,又是咱们大肚子女警的强项。

再后面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至于最后老爷爷开着红房子车运着真金去西班牙,为什么是红房子车呢?

一来可以理解为原假钞红车已被侄子破坏,而这红房子又离雨棚最近,就当侄儿送了个货舱。咱就把真的装里面了,也没什么大碍。

二来,红色,也是贯穿五季的反抗色,用这个视觉效果拉满。

三来,障眼法也好,视觉蒙太奇也好,好剧和观众最后调皮的wink也好…随便你怎么叫。

 5 ) 教授手中的纸条,叠叠乐里的虚假长条。(12.11更新)

12.11 此次更新只在原文基础上,只修改了图片排版;并在文末添加了后记,以补充剧情逻辑的进一步解释与评分标准等事宜,不影响原文的阅读。补充的内容较长,自行挑选内容查阅。


Bella ciao,bella ciao,bella ciao ciao!

纸钞屋(又名纸房子)终于迎来了最终季剩下的5集!一上架,我就打开播放器,炸鸡翅、薯片、啤酒一摆,摩拳擦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追纸钞屋!

倏忽之间,就观看到了最后的演员落幕,剧终了。回过神时,总觉意犹未尽想发表些什么,可最终季上下部分间隔3个月播出,更别提整剧各季的时间跨度,已经没法在浅淡的回忆中,从整体上去思考去提炼出什么,于是决定写一写更微小轻松的事情。

比如在后半程主要剧情中,挑了4处观众看完后可能会存在疑惑的地方,做个人推测和解析。


主要剧情

侄子偷了教授的黄金,除了真黄金也包括本该用来归还给银行的假黄金,侄子当时没分辨出来就全偷了【1】。这假黄金是教授让队员安全撤离虎穴的筹码,是计划中的一环。黄金被偷后,委托女警官【2】找到侄子,并通过纸条【3】告知他讯息,令侄子归还那批假黄金【4】。最后结局,皆大欢喜,人人都是赢家,只有西班牙受伤的结局。


分析

【1】为什么没分辨出来,有两种可能。 第一,柏林当时还没想出偷到黄金后,如何把人员安全地从银行撤离的方法。因此小老婆就算得知当时的全部计划,但也不知后续真假黄金之事,自然就不知道假黄金是做了达利面具标记的事。 第二,柏林当时已经有完整的计划,但还没把剩下的计划告诉她,俩个人就吹了,或者就单纯不想告诉。 其实都无所谓,只需有《侄子不知道真假黄金并突然杀出来捣乱教授计划》的设定就够了。

【2】此时,侄子确实把教授的真假黄金一起偷了,教授也真不知道黄金们在哪,并不是侄子只偷了假黄金(可在第10集众人最后上岸前,从教授问女警官真黄金在哪可印证)。教授因为自己被迫要去自首脱不了身,只能指使女警官去追回侄子。原本教授不需要入虎穴面对面进行最后的谈判(这个最后谈判也是计划之中的),只不过被各路豪杰摆了一道,才导致现在这混乱落魄的情况。 教授给女警官交待最后任务,其实在赌,赌她能不能及时把计划告知侄子,让侄子将脱离的多米诺骨牌摆回到正轨,继续推动计划顺利执行。有人会担心,这女警官会不会反水,不会的。她这绝境,加上教授的感情牌和最后一波彩虹屁,这功力石头都化成猴,还策反不动一个刚生完孩子激素紊乱走投无路的孕妇吗?开个玩笑,明眼人都知道压垮女警官彻底倒向教授的,是她在塔玛尤家交涉失败这事。另外,教授派了老头本哈明与她同行,别忘了这他的女儿还在虎穴里,要是女警官或他两人都向侄子倒戈,那本哈明怎么都救不回女儿,他只能信任教授相信推动多米诺骨牌后必然的结局,所以他不会让女警官反水的情况发生。

【3】至于纸条写了什么,以下是我猜测。

教授握住记事本写字时,目测了本子长度约掌宽,因此能写的字数有限。那么,有什么“点睛之笔”既能让侄子心领会神地知道教授的计划,又能让他回到家族中。想来想去,就只有一个“un cambiazo exquisito”即狸猫换太子(截取于字幕,直译为优雅地偷换,百度翻译,勿喷)。

首先,教授在课中讲解计划中,所说的最后一步——归还黄金。实则是归还假黄金,演一出狸猫换太子的把戏(其他人以为是归还真黄金,除了马丁)。也就说,后半程的精髓,就是围绕教授的“狸猫换太子”这一点转,只不过被侄子偷掉了最关键的假黄金(狸猫)后,好戏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里多说一点,假黄金的作用,是作为营造警方已经找回“真”黄金并运回银行的“事实”,从而令国家和市场失控的局面恢复正常所用的障眼法道具,实则是形成双赢或双输局面的最后一步,让塔玛尤上校陷入“电车难题”,从而实现教授想要的结局。

其次,在第10集教授、柏林、侄子三人在广场唠嗑时,教授询问柏林在丹麦(行窃)的事,柏林回答“un cambiazo exquisito,狸猫换太子”。这里对应第3、4集柏林、侄子等一行人在丹麦腓特烈堡宫演奏会上实施行窃的事,采用的手法正是狸猫换太子,而且在马丁独自询问教授此次计划的记忆闪回里,也再次出现这一幕对话,无非是再次强调、前后呼应。 父子在丹麦联手的经历非常重要,是侄子第一次行窃,也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家这种缜密、高雅行窃的魔力,光看着自己摆下的骨牌按自己预想结果发生就热血澎湃了,有种“基因动了”“血脉觉醒”的顿悟,具体归在下一点详述。

第10集。教授、柏林、侄子广场休憩

un cambiazo exquisito

最后,飞贼世家的传承脉络与情感纽带。祖父(教授、柏林的父亲)开创先河,教授与柏林没忘本,还把祖父愣头青式的抢劫上升为艺术与理念。侄子虽然开窍得晚,但终究还是入了行,可是唯一一次自行策划的行窃却是“黑吃黑”的渔翁得利,即使后续的障眼法是高明,但只不过是技术优秀的一般行窃,根本算不上天才,与教授柏林一直坚守的“盗亦有道”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 另外,侄子与其父亲柏林的关系是疏远又陌生的,从见面时的拘谨和双方因观念冲突的争吵可见一斑,虽然后来半推半就共同联手行窃过一次,但这并不能真正彻底地理解父亲柏林。试问一下自己,与父亲钓一次鱼就能完全了解他其实是资深空军佬以及整个为人了吗,不能吧。特别在他绿了他爸后,关系跌落冰谷,葬送了解父亲的机会,以及断开了与家族的唯一关联。 此时,要把侄子与家族的情感与理念重新一并连接起来,必然是需要深刻的共同回忆与情感共鸣——父子在丹麦联手行窃之事。让这个事成为灯塔指引着他,将他拉回家族的港湾,也将计划拉回正轨

柏林强调家族的归属感与荣耀感

综上,”狸猫换太子“这一简单的话,是教授这次后半程计划的精髓,是天才魔术的巧妙之处,是柏林父子和解的桥梁,是飞贼世家作案的传统风格,是贯穿全剧的基本楔子之一。如此重要侄子见到这话,怎么会不懂教授的计划与用心良苦呢,因为“这是(他们心照不宣的)家事”。再说了,教授已经将祖父盗窃皇家印钞厂的遗愿实现,在心里给祖父讲这事,这次,就轮到侄子给他逝去的父亲柏林,讲述他如何实现父亲梦寐的、谋划已久的盗窃西班牙国家银行的事迹了。

当然了,还可以是“丹麦”,暗指当时的作案手法,词汇还更短;也可以是“臭犊子,净捣乱,我有口信,听她说!”因为教授除了给女警官递纸条还说了些悄悄话,所以以上的以上都是具有我个人主观性的猜测。

“臭犊子,净捣乱”

【4】如果不归还,侄子一行人选择独占真黄金,那双方大概率会发生火拼会死人的,这即不符飞贼世家不杀害无辜的传统作风,也不符理性人对当前局势思考做出的决策,除非你愿意僵持到路人报警等着被一锅踹。所以只有放下枪走协商谈判的路子,只要把计划传达到位了,归还了假黄金,大家就能和和气气地分一分巨量的黄金,这不美滋滋?如果不归还假黄金,那么就是三输一赢的局面:国家崩溃、塔玛尤革职、队员坐牢,唯有侄子一行人得利。如果归还假黄金,那就是三赢一输:因为塔玛尤上校承担不起赌输国运的后果,只能被迫受辱“同流合污”,但自己因功荣升将军;教授团队则得到真黄金和大赦,并以胜利者姿态离开犯罪现场;侄子也能分得黄金,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嘻嘻回到家族;输的是西班牙。


把躺在西班牙国家银行保险柜里的真黄金偷出来,并置换成镀金黄铜,自己能全身而退的同时,国家运作还能“相安无事”,既突显了他们飞贼世家一贯的天才般的“伟大”行窃,又再次强调了剧名《纸房子》,暗指那海市蜃楼般的上层建筑。

教授已经用手中的纸条,一次又一次上演,优雅地把叠叠乐的实心长条置换出来且没崩塌的魔术。它们看似坚固但又脆弱,看似脆弱但又坚固,看似繁荣但又荒芜,看似荒芜但又繁荣,真是荒诞呢。当然了,电视剧千千万万虚虚实实,不必当真

梦想不止


后记

文章已经挂出来有5天了,只要是关于个人解读的言论或文章,自然会有不同意见的网友提出自己的疑问,我就把补充说明单独归在后记里,原文就不改了,感兴趣的,可以往下看。

有异议的无非两种:剧情逻辑、评分标准。

剧情逻辑

确切的剧情定向,只有编剧团队才知道。我们能做的,是将不合逻辑的进行分辨归类,是编剧硬伤还是理解错误,然后逐渐理出一条合乎情理的剧情逻辑,不断重复,直到贴近编剧的原意。

但是,以纸钞屋团队会迎合观众意向、边拍边写边演边改的风格,先后易主以及编剧成员变动的因素,加之早早定下第五季即最终季的定论,要在篇幅大致一定的情况下,还要完美地自圆其说的同时保证前后逻辑通顺不失一贯地刺激反转,着实令人捏一把汗(可观看拍摄纸钞屋的纪录片,里有拍摄的具体情况,代入影剧制作的全流程,估算实际拍摄时间)。

如此一来,编剧留下硬伤也不足为奇,特别的是,编剧在纸条与口信这一桥段做了留白处理(美名曰留给观众现象的空间),加大了对确切剧情逻辑的辨析难度,自然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


例如网友“上帝做主”的推测(具体可看他新开的帖子及本文评论):侄子是偷了真黄金,教授骗侄子他偷的是假黄金,于是给点好处费让侄子归还真黄金。让教授立于绝对的上帝视角,符合教授的人设,骗了全场所有人。

我将所有自己想的包括网友疑虑的都列个大概,算是个人解释和推测吧,各位自行判断。

一、侄子坑了教授。

偷了真黄金: 【1】黄金、镀金黄铜重量不一,偷窃时侄子不可能分辨不出来。这与“告诉侄子那是真黄金后,给点好处费就还回去了”一并说。 — 存在检测环节的可能,但无法确定。若存在,参下方第【4】点,现场货车两辆,一辆装真黄金,一辆装假黄金,侄子时间紧迫可能就只检测了真黄金那辆就跑了,只有这样剧情才能继续下去。销赃过程中都是机械操作,重量差异的破绽确实可以通过细节感知,但我更倾向是剧组没处理好黄金镀金黄铜的现实重量问题,不成大碍,因为后续有个致命错误。若偷的是真黄金,不管前期检测与否,当纸条告知侄子那是假黄金(包“括狸猫换太子”)时,难道高材生侄子就不会去刮一刮验证真假吗? 若是真黄金,不管是侄子不情愿归还直到给点好处费才归还的设定,还是因为Family感动到拱手相让真黄金,那么他与柏林、家族的情感路线是崩塌的,没有意义地一路走向黑,而且他的出现没有任何道理,为何要有柏林儿子的出现,甚至任何一个没血缘的人物都可以充当半路出来坑了教授的狠角色。因此,他必然与感情线相关,也必需是一个“破镜重圆”的存在,以“主动意识到错误并归还”的设定才能把计划线与感情线统统圆回来,而侄子搞一场因误解赌气搞出乌龙是最容易让人平和地接受他回归的方式。这角色除了丰满柏林的形象;构成祖父-教授与柏林-侄子双线情感与理念的参照组;以及给教授添堵(剧组会迎合观众意愿改写剧本,谁不想看无敌的教授摔一跤呢)营造紧张氛围而设的,也有可能为围绕柏林的衍生剧做做铺垫,绝非是出来当个愣头青出来抢抢劫的。 【2】运送黄金的车开进银行时,教授爱人里斯本称没有见过这车,若真假黄金放在一起,里斯本肯定知道计划,认为教授把装假黄金的车事先藏起来。 — 这个推断过于跳跃与牵强。里斯本不知道真假黄金之事(包括车),而且运金沙出来才开始有真黄金,里斯本此时已经在银行好多集了。两者都是不能推出教授瞒着大家把假黄金藏了,甚至没有直接关系,只能知道“教授可能把装假黄金的车事先藏起来”,是否成立,需要“侄子偷了真黄金并且保持全剧逻辑通顺”,即首先解决问题【1】。逻辑混乱。 【3】两头骗,把狸猫换太子运用到极致。 — 两头骗可以有,但没必要。从里斯本口中甚至我们自己看完剧,对教授认识确实是一种追求至高无上掌控一切的隐藏自傲狂,以践踏复仇西班牙xx,确实会存在骗上瘾把侄子也骗的可能。但这种情况存在的前提也是需要首先解决问题【1】。过度想象。(纸条和口信的留白不是给让观众随意发挥想象力,让主线逻辑去匹配留白,若有作者编剧预埋的暗线,就往暗线方向想象,不可打乱主线的逻辑。如果是主线逻辑明确,结局留白,这种才是发挥想象力。不能毫无根据为发散而发散。)

总的来说,只偷真黄金的设定,在大逻辑下,是完全行不通的,情感线上的处理也是充满瑕疵的。

偷了真假黄金(我原文的观点): 【4】若真假一起偷,运出两货车,送回两货车,真黄金到底有多少,或者是不是藏起来。 — 第7集末段,教授刚回来,看到黄金正在装车,已经堆砌到车顶部,地面还有大半黄金没装完;第8集末端,侄子坐在没摆满的货车厢里;第10集,运回假黄金,打开车门两辆车并未装满至顶部。我猜测,一辆真黄金,一辆假黄金,还回去后按计划,用准备好的两辆车(与其他诱饵货车一致)分装假黄金送回银行。 90吨黄金并非全用来炼成金条,有一部用于给黄铜镀金了。没见到化学镀金与电镀金的溶液与工具,可能是倒入模子包裹黄铜了(黄铜熔点1083.4,比黄金高约10℃),这个需要相关领域的网友确认,我仅从基本常识做的推断。 另外,两辆货车载重量与金属重量的情况,若按90吨外加一些黄铜的重量,两辆45+吨的货车,计算过黄金体积,查过不同尺寸货车图片,更倾向剧组没处理好这细节。需要更专业严谨地网友做校验。若两者都非官方设定的主线逻辑,那么暂时就没有其他逻辑可以解释通顺全剧了。有待商榷暂抱持态度。 【5】若埋下真假黄金,重新捡起来归类送回去的时间不够。 — 没找到剧中的类似时钟的时间参照物,抢个银行抢了3季也没见过天黑,剧组大概率不太考虑事件进行的时间线问题,只想推动剧情发展,亦或者赶工期把故事讲完。不构成有力的反驳。 【6】若侄子同一归还真假黄金取得自己的那一小份,但不代表其他伙伴没有想吃大份的想法。 — 无法确认本哈明最终车上的屋子里都是满满的黄金,也无法确定里头的黄金占总体多少与分配情况,因此无法确认给侄子一行人是多是少。不构成正面的反驳。

偷了假黄金(被多次困扰但最终否定了): 【7】若侄子偷的假黄金。首先可以用【1】中的抢劫时检测环节(手拿黄金掂量重量,镀金黄铜比黄金轻)识破这是假黄金,剧情就推动不下去。 若省去前期检测环节,递完纸条确实检验出是假黄金,侄子就只能归还给教授(留着没用,镀金卖了能值多少,还不如给教授换点好处费,侄子不会祈求教授施舍的,因为双方均手握筹码,只会交换)。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教授、本哈明搭档(只有他们俩在银行外处理实务,女警官半路入伙不知道计划的)必然知道真黄金在哪里,但只有归还假黄金给银行,才能保住真黄金,不然拿真黄金去还就一场空了。好在侄子发现是假黄金后归还了,之后剧情发展与原剧相吻合,但是到了最后,也是最大的疑点,教授却询问女警官“真黄金在哪?”。 若侄子不知道黄金位置,那女警官和他怎么协商都不会知道真黄金在哪,剧情是走不下去的。只有另一种可能,本哈明告诉女警官黄金位置,或许是完成任务后本哈明交给她把黄金销赃后的位置传给教授的口信,因为只有她才会与教授碰面(本哈明俩搭档就没被抓过,不需要向西班牙要新身份)。

最后为什么会否定这个: 第一,从整个逻辑来讲,这样的假设和走向是讲得通的。但,相比真假黄金都偷的设定,有太多情节设定是在合理范围内自行补充的,充满不确定性因素,而非如剧组留下硬伤这种确定性因素。 第二,若以这种收尾,那在感情线上,与“侄子偷了教授真黄金”的一样是没有水平的处理,从此侄子这大反派当定了,但是,这都剧终了还有反派捣乱的机会么。而衍生剧是讲柏林没去世前的故事,如果是真走定大反派的路,那就只能补侄子一点点黑化到绿了老爸的故事,否则就因误解而彻底黑化,多多少少有点小家子气了,不来点深仇大恨都不好意思彻底对立了。虽然剧本有可能这么写,毕竟对抗剧情很吸引人,但没上映前谁都说不准。

总的来说,这种推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综合起来,本人更喜欢确切一些、皆大欢喜的版本。

二、教授侄子联手骗了所有人

【8】确实有可能,但结合上述【1】中对侄子一角的定位解读,几率很小。可以看《无间道》就大概知道卧底该是怎样,而不是出来配合劫自己然后等信号,这样劫取教授黄金的动机太弱了。而从整个大逻辑上,设他为卧底也没啥意思,还削弱角色之间的对抗性,降低剧情紧张刺激感,如果为凸显教授的能力而安插卧底,那他与侄子怎么碰头、怎么一起计划的坑怎么埋才合理?柏林与侄子的对抗有什么意义?侄子最初远走高飞意义何在,仅仅因为绿了父亲愧疚而离开吗?来一条误会解除亲子大团圆的感情线不更饱满一些吗?所以这个想法我是持否定态度的。


评分标准

我们经常会在同样的作品下,看到天南地北的两种评分,如果是基于个人全面地理性思考后下的评分,那倒合情合理尊重结果表示理解。但总有一些网友对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发表片面的拉踩的言论与质疑个人评分标准的行为,就显得不妥了。

评分,从来就是一个结合各方面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后做出具有主观意识的行为。人们为了能简易快速做出“好坏”的判断,于是才规定出统一的价值尺度,设计出一套套评分标准,诸如工厂零件质量检测、社畜的KPI、高考议论文评分,往大的说也包括高考、世俗成功。

而这一套套生硬的“评分模式”在评定较为单一的可衡量的客观性指标和行为时十分科学高效,比如硬件跑分、材料强度、成分含量、心肺复苏动作规范等,一目了然。 但在综合评定生命体、含有主观性指标、不可衡量的行为时并不实用与科学,特别涉及到人。比如KPI、高考、艺术与文学作品、成功的人生、教师评级等。因为这些并不能简单地统计高得分的指标数量或行为就认定是“好”的,也不是有了低分的指标那么整体就一定是“不好”的,还需要对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这是我在银行风控工作才彻底学会的。

以下这套评分标准,也只是由我个人的认知水平、相关经验形成的一套灵活的、暂时的对电视剧的评分标准。诸如其他形式诸如电影、纪录片、话剧等影视作品也会做一定的调整与侧重考量。

基础评分【剧情类型与内容的整体评分】 主观评分【感官感受;角色喜好;新鲜度;引发的思考等】 客观评分【剧情逻辑的通顺与严谨、人物情节设定的合理性等;立意与编剧水平;政治性因素;年代局限等】 其他类【诸如运镜、场景转换、道具服饰等专业性信息;影剧在系列作品中的位置与纵向对比(如有)、(系列)在同类型影剧及影剧界的影响即横向对比的定位问题等,及不易归类类等】

首先,世上是不会存在一套,唯一的对所有类型影剧都能绝对客观科学的固定的大众评分标准。最终的分数都是个人经过优劣衡量综合考虑后,在(豆瓣的)评分机制下显现的结果。 其次,个人的评分标准是在不断完善的,而非一成不变的。评分准则和评分尺度,随着自己对影视创作、影剧史发展的理解,对影剧全局各局的整体性认知,对准确把握立意后延伸至现实世界的阅历等方面的提升,而得到进一步的细分与具体化。 最后,每次评分也没有明文规定要我写出来评分过程(即写影评)。况且,写严谨的专业影评(非新媒体的影评)是需要在特定的标准下长时间打磨和反复修改,我又不吃那口饭,要写那为何不选宽松简单的个人解析与感受一吐为快呢?


说这么多,概括起来总的来说吧。

例如第五季,我打了5分满分,并非就认为第五季完美无缺,而是在我个人的评分标准里,这些缺点在第五季(也包括整剧全五季)多方面的优点下,并没有那么严重与致命,有个成语就叫做“瑕不掩瑜”。

比如在剧中被吐槽:银行内的队员各种意气用事导致破事层出不穷、时不时整个尴尬的感情戏、肌肉恶男竟能机枪下死里逃生等等“扯淡”的设定。

对这一“扯淡”的评定,是基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个人的认知与逻辑,对“虚拟”影剧中的情节做出的评定。比方说:在我们认知里,抢劫银行是需要冒生命道德法律风险的事,是需要专业技能、坚强意志、缜密计划和一点“脑子不正常”的,小老百姓哪敢接这活。敢这么做的肯定不是善茬,要么暴力美学速战速决,要么之上压制神出鬼没,哪有像教授这样墨迹的,而且他们有成功劫取印钞厂的经历,这次竟然还哭哭喊喊打起来还没点正规军的模样,非常扯淡。还能抽空为爱鼓掌,让单身人士更觉得扯蛋。向民众宣扬洗劫国家的寓意更更扯淡。

要我说。 第一、放在现实,这确实有点扯,但不觉得是我们对他们要求过高了吗?或者说你是不是还用现实的眼光去看待影剧世界?你看小说里屌丝逆袭的变态设定但又津津有味地沉浸在逆袭后的意淫中时,有去较真初中文化就能立马管理整个集团运作了吗?没有吧,你预设了这小说是虚构的,在生活中不存在的,里头的文学创作再不合理也是合理之中。如果你看的是现代影剧呢,是否就预设了现代剧,就是现实生活真实发生且不存在任何创作成分的呢?如果那么追求真实淳朴,那么不少原汁原味的纪录片很适合你,比方说《铁西区》《红在革命蔓延时》。 第二、不管现实与影剧,飞贼们的角色设定,只是比普通百姓稍微多了么一点大风大浪风腥血雨,说白了就是拉美洲悍匪小团队,别忘了他们加入团队前的职业:宅男黑客、小偷惯犯、海上采油平台的员工,还有半路入行的银行女秘书等。上了教授的秘训速成班就能成为化为纪律严明的军人和耐超高压的超人结合体了吗,不可能吧,这又不是开挂修仙。现实中,在高压环境下超过控制临界,必然会出现各种非理性的问题,这是本能驱使的。如果你不清楚生物学,不知道激烈枪战结束后,人体为了加速代谢掉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激素需要产生大量多巴胺,那么战后来场能产生大量多巴胺的为爱鼓掌的行为,虽然不绝对但显得合理。若突然让你在全校面前讲话你都脚抖话颤,还能在枪林弹雨中面不改色,这才叫扯淡,比影剧还扯淡。 第三、如果导演编剧团队能摆脱资金预算、人员变动、工期要求、剧情推动需要、审核制度、磨洋工躺着赚钱等各种乱七八糟因素,用更多时间、精力、篇幅去面面俱到地“解释”“铺垫”,那么越趋向现实生活或者你认为的“真实世界”,那你就越不觉得扯淡。问题是,能全都摆脱吗? 第四、作品中的立意与解读,如果非要上升到象征意义这种高度去解读的话。那么不管是诗词、绘画、音乐、文学、影剧,都是作为人类表达的载体,必然会受到时代发展、民族文化、宗教和个人经历与思想等因素影响。学生时代学古诗,语文老师总是提醒要结合诗人的朝代、生平再对诗句进行解读。否则,你理解的理解,只是你认为的理解,并非作者真正本意,此剧也一样。作为理解事物的基本方法,就该如此全面严谨,如果你想真正理解的话,西班牙史、西班牙人文风貌可以了解下,对比东西方人意识形态间的区别,然后再断定其商业成分有多少。火箭升空也不是看着天就能直愣愣一飞冲天。

当然,这并不是就说这剧就是神剧要去就硬舔,而是相比其他商业水剧来说,综合上是优秀的,仅此而已。文章中每个词组每一段话都是我经过推敲后,将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请勿以自己的想法歪曲与误解,谢谢。


所以,我在原文最后的最后,以“电视剧千千万万虚虚实实,不必当真”结尾。

是真因为我没去较真过影剧的虚实吗?

如果没有,为何又会在最后附上片尾“梦想不止”的截屏呢?

这特么不就是让你回到真实现实继续实现梦想吗。

而本篇的最后,因自己年纪尚轻、阅历浅薄、知识贫瘠,写不出什么真知灼见大家之作。

全篇看完如有一丝帮助,实属荣幸,若拙见聒噪,望请见谅。(完)


**喜欢我小作文的可以看看我写的日记啊~谢谢!原文我很想修啊,但是还是保持原汁原味好了**

 6 ) 理性与感性碰撞的火花

五季,完结撒花!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剧情反转不落俗套,能猜中有反转却也想不到以何种方式反转。

凭借着插叙的方式,既保证剧情节奏不拖沓又在最适当的时机向观众交代前因后果与逻辑思路;凭借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以及适当的感情线让看似按部就班的计划意外频出,也让剧中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更有代入感;

凭借适当的牺牲,脱离俗套,在观众以为有反转时反其道行之,充分调动观众的多种情绪,感动,悲伤,或是震惊…

 短评

东京死的那段太感人了,音乐夹着淡淡的忧伤,让人动容,这是今年的大作,动作场景和枪战戏都堪称史诗级的,非常惊爆,非常震撼,5星好评

9分钟前
  • 杨浦小囡
  • 力荐

西班牙人对艺术的理解真不是盖的,分卷1,卷2,等死人啊。担心烂尾,结果每一季都在进步。

13分钟前
  • 三文哥的电影苑
  • 力荐

你一直是我的守護天使,現在輪到我守護你們了。

18分钟前
  • 港島の野良猫
  • 力荐

tokyo真的是女战士了,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段人生,有被感动到。ps:枪战好燃偏偏还要再等三个月哼。再ps:追完撒花也算圆满了!

20分钟前
  • 朵朵鸭🦍💨
  • 推荐

第一集刚开始看得迷迷糊糊,上一季内容也记得不那么清晰,心里以为本剧要烂尾。结果看完上半季的5集,感慨依旧高质量。尤其是东京挂掉的时候,很感动。东京妹子真的飒。|| 看完下半季,不得不感慨编剧的神设定,当观众以为陷入绝境时,教授又一次拿出了备选方案,力挽狂澜。感觉西班牙经济V字反转的设定,如果这时候买卖期权一样可以稳赚不赔,黄金作为护身符的设定也算合理,但是一个车能拉80顿黄金?

2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我一直以为Tokyo的旁白只是营造绝望的气氛, 为的是凸显后面的反转, 更让人拍手称快, 结果竟是她最后的遗言… 「人们以为一生只有一次真爱, 大家不知道的是你可以拥有好几段人生」

26分钟前
  • Zid
  • 力荐

教授全能!抢劫,劫狱,接生。。。。

31分钟前
  • 河马
  • 力荐

上半季的对战真的很过瘾 疯婆子一打三之后 仨人帮着接生也很搞笑 柏林和儿子的故事也蛮有意思 下半季应该会出现帮忙?(柏林教儿子喜欢就抢 估计老婆被抢了🚬)求求了 希望阿图罗出事 不然他可能还会出下一本英雄自传🙄希望Helsinki没有事 我还希望他跟Palermo逍遥法外之后约会看电影呢(┯_┯)Tokyo原来的感情部分有点拖沓(全程3倍速)以及我盼星星盼月亮 终于把她给盼没了…(下半季播完再改分~)——12.3更新——Professor牛逼!经济和人心操控这块拿捏的死死地!让人无视bug的超理想化的大结局!(虽然有注水)!Berlin/Palermo/Helsinki也嗑死我了😭拉斐尔果然跟小妈了hhh家族基因真的强 喜欢就要抢。完结撒花🎉等Berlin的衍生剧啦!

32分钟前
  • Combeferre
  • 力荐

板鸭编剧是有什么大病😭塑造一个你(一开始会嫌烦但最后还是)喜欢的角色,然后杀掉她😭((看完了,牛逼!!!!柏林儿子铺垫那么多,出场还行,结尾就这?又是family吗?((算了算了还是不要制造更多抓马了

37分钟前
  • 哦豁
  • 力荐

这五集就是写给东京的情书,在整个系列里东京和柏林是最有魅力的两个角色,都是对(生命/死亡/自由)有种强烈迷恋,追求生命的意义,追求绝对的自由,追求永恒的美好/灿烂的死亡,尽管早就被剧透了,在东京一步一步陷入困境,迎来壮烈的死亡时,还是忍不住哭了,很久没有如此,上次还是看《潘神的迷宫》,大决战终将来临,但这一刻永远属于Tokyo,纸钞屋永远的女神,灿烂而自由的枪火玫瑰……

42分钟前
  • 闵大白
  • 力荐

既要牌坊,又要场面,大洒狗血,槽点无数。

47分钟前
  • Wednesday
  • 较差

一嘴一个“希望编剧赶紧写死东京”,到头来不还哇哇哭嘛

52分钟前
  • AMEI
  • 力荐

我们当中出现了没有打五星的叛徒!太爽了太燃了!这季纸钞屋诚意十足,西班牙这么敢拍敢玩儿我是真没想到!一开始还在想柏林儿子这条线会不会断掉,我是真没想到这反而是拐点!太燃了太他妈爽了!

57分钟前
  • 茗政.
  • 力荐

最后收尾还是有些潦草。西班牙是没有任何经济学家吗?要靠一群劫匪来教你国家储备黄金的意义。柏林的儿子动机也很奇怪,没解释就结束了。感觉像是在铺垫番外剧,以柏林儿子为主角。

1小时前
  • 余小岛
  • 还行

憋屈啊憋屈,看的好急啊。阿图罗赶紧死,妈的恨得牙痒痒,那感觉就像是谢广坤上战场一样,个人英雄主义,沉浸自己世界的傻子。大肚女卸货了还不安好心!

1小时前
  • 山雨
  • 力荐

一个国家的储备黄金是海市蜃楼,它永远不会被使用,只是被用来证明国家有财政实力。

1小时前
  • Impossible
  • 力荐

Berlin牛逼 教授求求always智线吧

1小时前
  • 棒棒泥购美病🐧
  • 还行

教授自有妙算,教授总有备案。

1小时前
  • [未注销]
  • 推荐

太燃了 太爽了 期待下半部

1小时前
  • Liang
  • 力荐

试问有什么剧,角色都死了好几年了,好几季后还有他快一半时长的闪回……这季比s4提升不少,攻防战可圈可点,特种兵的水平也有体现,补全东京等人的故事还蛮好看的,里约钻洞甚是感人,以及音乐和旁白台词都有进步。甚至缺点都有所改善,比如全员失智的桥段被节奏快盖住了一些。12.3大结局的时候想组织刷剧活动(英美剧漫游指南)

1小时前
  • 陆小鸟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