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14

主演:杰夫·丹尼尔斯,艾米莉·莫迪默,艾丽森·皮尔,小约翰·加拉赫,萨姆·沃特森,托马斯·萨多斯基,戴夫·帕特尔,奥立薇娅·玛恩

导演:格雷格·莫托拉,艾伦·保尔,保罗·立博斯坦,安东尼·海明威

 剧照

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2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3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4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5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6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3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4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5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6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7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8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19新闻编辑室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2

详细剧情

《新闻编辑室》主演 Jeff Daniels 今天发布推特,透露该季第三季已经确认。虽然目前 HBO 还没有官方发布这则消息,但对于很多剧迷来说,这个消息并不意外。HBO 高层曾表示对《新闻编辑室》的现状很满意,该剧也在今年获得了三项艾美奖提名。

 长篇影评

 1 ) 乌合之众会拥有真相么?

据闻Newsroom(新闻编辑室)第三季将是最终季,HBO不打算继续跟金牌编剧Aaron Sorkin在Newsroom上合作下去。在剧中一直若隐若现的SNS(社交媒体)幽灵,正在慢慢地向传统的媒体网络(剧中的ACN是一个全媒体网络)伸出它的毒手。就像第三季第四集中的大款老板Pruit叫嚣的那样:数字时代已经来临,众包将替代传统新闻生产。 众包其实是一个从社交网络时代兴起的热词,意思是让更多的人来一起共同完成某件事情(比如:众筹、翻译)。用在媒体领域,就像是Pruit所说的那样:把资源交给大众(更多的大众、普通人),让他们来生产喜闻乐见的新闻:娱乐、体育或者更多形式的内容(视频等多媒体)。 如果众包时代来临,那么传统的新闻生产商:媒体——将有更多人失业,尽管在社交网络时代,媒体已经有很多人失业:信息渠道的增加(信息爆炸),人们不再常常去看报纸、电视。而即使看电视,人们会有更多的选择,也就是说,某个电视节目的替代性产品越来越多。如:你如果觉得中国好声音不好看,就会有另一个节目给你选择:中国好歌曲;还有诸如爸爸去哪儿、奔跑XX之类的节目。如果都不好看?OK,关闭窗口,打开新的浏览器窗口,就好像整个世界都在等着你。 而新闻呢?由于(经过审查的)信息渠道(不是信息来源)越来越多,作为信息渠道某一款产品也拥有着非常多的替代性方案。如果你不喜欢新浪,你可以看网易,你可以看搜狐,如果都不喜欢,你还可以看今日头条。如果你累了,还可以看各门各类的垂直新闻网站,还有一大批的本地新闻网站等着你打开而你或者根本不知道它们存在着(过)。 众包时代就意味着,你会拥有更多的信息传播渠道,更甚至你也会参与其中的信息编辑或传播。这么听着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这里说的(可能)就是Micro Blog,即更广义上的微博客:新浪微博、Twitter、Facebook(一部分功能),还有更多可能是SNS网站,甚至是微信。在这里,众包时代把媒体门槛踏破,为普罗大众提供更便捷的的工具和传播途径。也就是说:明天,只要你也会一些简单的编辑操作,你也可以成为主播、编辑、记者,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在场者。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生产内容——这其实就是一个用户生产内容(UGC)的升级版。但是,我就想Newsroom里的新闻总监Charlie那样对此报以怀疑态度:当每个人都是内容生产者的时候,谁来作double check?当每个人都是第一信息源,那谁来作为Second Source(当然,每个人都可以作second source)?更重要的是:普罗大众真的能产生更宽泛范畴上的新闻观点么?诸如某个政党的选举(当然这里说的是美国、台湾什么的)背后的利益集团问题,诸如某个政客背后的世界观、偏见以及关于公平、公正的讨论等等。 聪明的你或者注意到这样一个悖论存在:如果有着这样一个人,他可以知晓天文地理,可以谈论以上我所列举的一切,他可以做出很多很好的新闻节目,可以剖析得非常到位,那么,他/她还是普罗大众么?这样的举例如果太抽象,可以搜索一下前段时间很火的某个女穷游学家(猫力)的事迹:当一个女生可以奢侈地住各种豪华酒店“穷游”的时候,她就不再是在穷游。 那么,我的意思就是: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和编辑的?所以我们就应该鼓励诸如澎湃新闻这样的存在?这又不得不变成另一个范畴的讨论:如果是在一个自由出版的环境里(如美国),可以强调“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媒体新闻”的;而在一个不能自由出版的环境里(你懂的)如果你再强调“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媒体/新闻”的,那就显得装外宾了。 或者到了下结论的时候:当每个人都可以生产内容的时候(如在微信),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各类鸡汤和生活指南。当然,这并不是微信的错。 最后,在SNS时代,(自由世界的)普罗大众是可以拥有真相的么?或者说,更形而上地,普罗大众是可以接近真相的么?就像Newsroom里的Pruit说的那样,新闻(剧中Pruit所说的应该是面向18-24岁的青年人的新闻内容)是可以众包的么?当SNS幽灵把剧中的ACN淹没的时候,Aaron Sorkin可能已经想到了另一个出路,以个人博客起家的huffingtonpost已经成为大众媒体。这个媒体里既有类似纽约时报的“阳春白雪”般的内容,也有Buzzfeed“下里巴人”般的搞笑幽默。而且,重要的是这家媒体使用的就类似于“众包”模式:让更多人参与到新闻的编辑和传播中去。 可是悖论又会随之而来,当huffingtonpost成为网络新贵(被AOL以3.15亿美元收购)之后,它就失去了其普罗大众的基础:它开始像其他权威媒体一样,收拢大量的精英人士,搜罗大量的专业编辑记者——很明显,他们都不是乌合之众。

 2 ) 舀水行舟

我一直对记者这个职业不感冒。生命有限,有那个时间动笔,与其记录一些转瞬即逝的新闻,还不如编故事或者写诗。而且在有些政治体制之下,即使你对新闻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也没多少行动的空间。在这种环境之下,你即使“知道”,也无法“成为”,“畅谈国事”实质上等于“空谈国事”。继而了解新闻也不再属于人在生活中的遭遇,而直接上升成了哲学意义上的人在生存中的处境。

《新闻编辑室》的故事围绕着一群新闻工作者中的理想主义者展开,Aaron Sorkin的本子固然剧情精彩、叙事聪明,本质上却还是对Greater Fool的颂扬和同情的交织,其混合比例随着剧情走向而不断变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抛开那些排列组合交错纵横无比复杂、但删了过后可以让整部剧再上一个台阶的二不挂五的办公室恋情,《新闻编辑室》的核心其实相当简单。从第1季战歌,第2季叹歌,再到第3季挽歌,全剧谱写了一个非常标准的先扬后抑的三段乐章理想主义协奏曲。

这部协奏曲虽然没有创造出新的音乐形式,但跳出政治立场也忽略掉其叙事艺术来看,其内容所具有的时代意义依然可圈可点。基于对美利坚合众国政治制度和对这个国家新闻行业的一些基本了解,我还是很有信心顶着无数剧情漏洞把这部剧看作是一个现实主义题材而不是屠龙奇幻。毕竟,至少某种程度上我也相信:新闻不光是只有让人发笑和惊悚的故事性,新闻也可以激发和指导、甚至是引导人的行动。如同McAvoy所言,他身负“教化众生”的任务("mission to civilize")。

纵观人类历史,这个物种从来就没有在自我作死上停止过创新哪怕一分钟,而身负“教化众生”使命的精英们从来从事的都是堂吉诃德式的任务。在这部剧的最后,McAvoy对他们这帮新闻人的总结就是这个西班牙疯子宣言的现代版本。

There's a hole in the side of the boat.That hole is never going to be fixed and it's never going away and you can't get a new boat. This is your boat. What you have to do is bail water out faster than it's coming in.

“舀水行舟”这个场景不光闪耀着堂吉诃德理想主义的光辉,而且还充满着西西弗式的悲剧命运的力量。至此,《新闻编辑室》的基本逻辑达到了一个圆满的闭合,好像无法再被往前多推一步了。毕竟为文明保驾护航不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命运吗?

但其实只要换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有些问题才刚刚现出雏形。


从某种程度上,这种“舀水行舟”解决方法好像的确可能行得通,至少《加勒比海盗》系列第1集里,Jack Sparrow船长的确这样成功地达到了港口,还省去了最后的泊船费(船进港过后,没人舀水了,马上就沉了)。但是问题是,如果那个洞正在越变越大,那又该怎么办?

Aaron Sorkin非常聪明。虽然美国大众的平均常识指数不论怎样看都宛若智障,他也没有把堂吉诃德的艰难算在庸众头上。我猜他应该考虑了最基本的政治正确和斗争策略,毕竟精英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是说一些群众听不懂的东西吓得他们只能把你封圣了事,而不是自我赋值开地图炮直接指出他们是白痴的客观事实。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今天的众生其实并不是以一种反革命的热情反对教化,而只是对教化漠不关心而已。他们并不是敌人,他们只是路人。

不是人的蜕化、而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今天传媒的整体形态,让大规模极低成本的内容制造和传播成为了可能,进而导致内容的整体质量不可避免地下降。反映在新闻里面,新媒体的时效性变得极为强大,但是其准确性却很难高过街头巷尾的闲谈。新闻越来越变得只在于刺激反应而不负责指导行动,其内容无法再提供出什么深层次的意义,专业性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新闻的核心要素最终只剩下了媒介本身——媒介即传播,而传播是为了传播本身,转发万岁!

然而这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在这部剧里,波士顿恐袭事件过后,民众大量发布的各种信息造成了极大混乱;但是在电影《恐袭波士顿》里面,恰恰是调查组发动了整个波士顿的民众来贡献各种各样的信息,才迅速地定位了恐怖分子。

从新闻的角度来看,群众集体开喇叭是将真知灼见彻底淹没在了垃圾里面,误判可能造成伤害,胡说却没有责任,数以万计的七嘴八舌对反思事件深层次原因和提升个人意识高度都毫无作用。但是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大数据恰恰为分析提供了最好的样本,而一个优秀的分析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数据能够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而解决问题。

这个矛盾的核心纠结在于:新闻是信息,但新闻又不只是信息。曾经需要新闻才能告知民众、进而得到解决的问题,现在只需要信息本身就能够跳过民众、进而得到解决了。一方面,传统的新闻作为信息提供者已经落伍了,新闻正变得越来越没有用。另一方面,民众作为信息的提供者变得越来越有用,而作为新闻的受众、进而自发行动的人,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地球”这个物理存在并没有扩大或缩小,但是存在于人类意识中的“世界”却因为技术而早已面目全非。

一方面,技术扩展了共同世界的广度,曾经的视野之外,今天可以被轻松地拉到面前。以前,“Georgia”对于美国人来说就是佐治亚州,而高加索山脉的格鲁吉亚国和天王星一样远,地球那一边的拿破仑向莫斯科的进军对麻省普通人的生活影响无限趋近于零。但是今天,他的确需要具备基本的世界地理知识之后,才能清楚俄军坦克的确没有入侵亚特兰大,进而决定下一次投票的时候更偏向哪一个候选人的外交政策。

另一方面,技术扩展了共同世界的深度,曾经的视野之下,今天也可以被清晰地呈现出来。每年11万起的强奸案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客观的存在,但是其长期的隐蔽只有在被技术统计处理之后,才第一次作为巨大的社会问题被展示出来。而当前的系统在不扯个几年皮之前,貌似完全无法对应这个巨大的挑战。受害者最终还是只能依赖技术进步提供的简单而粗暴的解决方式——反强奸的举报兼人肉网站,一个非常标准的集约化信息中枢,而不是永远读不完的新闻报道。

无论是个人的破坏力量,还是政府的压迫力量,在技术的加持下都变得更强。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类正在加速步入风险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面,精英所推崇的共识建设、理性预判几乎没有什么腾挪空间,因为没人听得懂,也根本没有精力去听,都要忙着争抢自己声音的一亩三分地。能够教化众生的新闻越来越变得更像是在狂风暴雨中5公里的长度上使用狙击枪,其各种变数之大,让瞄准目标及计算弹道变得毫无意义,本质上和朝月亮开火没什么区别。这个时候如果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做的是更换武器,放下枪,举起炮,管用的不再是稳定的弹头,而是足够当量的炸药。

换言之,在今天这个世界里,当全民参与的事情必须得到解决的时候,其方式更多是以人类从诞生以来就驾轻就熟的战争来搞定,而不是以文明社会所自豪的谈判、仲裁和审判来达成,只不过这种战争的弹药是信息、阵地是关注,的确毫发无伤,但一样无比闹热。

在这场新形式的战争里面,专业壁垒被技术拆得千疮百孔,面对绝对数量的群众们僵尸出行一次百万的阵势,传统的媒体精英连个站桩的地方都找不到。无论是身处道德困境,还是面临能力过期,一直以来垄断话语权的精英们捏话筒的那只手其实早就已经力有不逮。最终,他们会犯错,伦理上变得可鄙,事务上彻底失败,但是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又决定了社会不会给他们原谅和同情。他们中的现实主义者会拥抱技术,凭着优秀的专业功底(很大程度上就是无中生有码字的能力和面不改色扯淡的本事)驾轻就熟地转化为垃圾制造商。而他们中的理想主义者会抱持着新闻理想,以教化众生为己任,以知情尊严为信仰,向世界之轮这个恐怖的风车继续发起决死冲锋。

他们是自己的国会、自己的法官、自己的律师,以及自己的处刑人,因此最终他们也只能自己和自己和解,做自己的神父。

对新闻原则的绝对坚持让McAvoy大婚当日的入狱成为了这群唐.吉柯德的最高光。他坚持的是得失测算之下彻底不对等的荒谬,是用一种疯狂对抗另一种疯狂。McAvoy在牢里面住了54天之后,Aaron Sorkin最终用另一个堂吉诃德的自杀结束了这场对抗。这的的确确是他笔下的温柔,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现实中的死结不可能这么简单就解开。

所以,回到“舀水行舟”那个场景,我们可以很有信心地说,哪怕那个洞越变越大,理想主义者依然会不断舀水,直到最后一刻——这是一个“山就在那里”式的回答,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值得做的正确的事情。船沉定了。Never mind. 必输之仗也要撑到最后,尊严要有。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舀水行舟”的确悲壮,但这船在往哪儿开呢?

对于人类文明这艘船,理想主义的新闻人是它的维护工,努力避免它被自身的愚蠢所倾覆。但维护员的工作毕竟只是保证这艘船正常的运转,本身并不打造船的形态,也不会去眺望船的航向,更不会去指挥船的行进。大海航行靠舵手,“舀水”的不是舵手。

在整个剧走向尾声的时候,这个剧迎来了唯一一个让McAvoy也瞠目结舌的嘉宾,也是唯一一个登上了电视荧幕却不了了之的访谈——科学揭示的环境危机。

对于理想主义者而言,“教化众生”还算得上是一个辛苦痛苦却不失尊严的选择,但目光放得更远一些、眼界放得更宽一些,结果所有人能做的其实都只是静待启示录降临而已。

在地球母亲面前,这艘破船的旅程其实早就已经划上了句号,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需要怎样舀水才能够保证继续航行,现在的问题是:

海马上就干了。

没什么再能说的了。聪明如Aaron Sorkin,在这里也让替他发声的McAvoy保持了沉默。过后花了整整一集来思考“教化众生”,只不过这一次不是思考这个使命的终点,而是回顾这个使命的起点:

你爹从来没想教你去“教化众生”,他只是想教你钓鱼而已。

所以,趁海干之前,和你父亲一起钓次鱼吧,不然可能就真的来不及了。

 3 ) 我所见过最好的死亡

电影看得不多,所以只能在自己狭小的领域里粗略的谈谈,但是大概喜欢的东西都有显著的集聚效应,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以前一直不是对于titanic无感,觉得不过是富家小姐和潇洒英俊的穷小子的故事,但是看了一篇影评之后才将它变成我最欣赏的爱情片,没有之一。影评提到了镜头细数rose日后的相片这个小细节,每一张都活得很精彩,很用力,很夺目。这是结局很智慧,所以对于爱情的描写并不单单局限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有多爱,或者rose因为jack死后忠贞的没有再嫁或者每日以泪洗面,而是刻画了一种对于爱人的承诺,好好活。就这三个字,柔软而深刻。
今年最喜欢的电影是布达佩斯大饭店,除了画面最喜欢的是对于死亡的刻画,而这种比较真的是要通过对比才慢慢显现的。最近追得很紧的newsroom终于要结束了,而结束之前的大高潮就是Charlie死了,那一夜心塞无比,毫不夸张地哭了很久,因为真的很难过,而且是一种无法想通的难过。我想大概是自己不能接受这种宁为玉碎的死亡方式,但是真的太戏剧了,让人觉得是在折磨观众,没有其他。在我看来,一部出色的剧不需要用对于现实的无奈,叹息,非常无奈和非常叹息来表达其深刻性。因为我们就活在这样的生活中,而无奈和叹息本身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而布达佩斯大饭店刻画得就相当好,里面很多人死了,死亡的方式很黑色,很急促,没有太多铺垫,甚至在强大的背景音乐中情感被进一步削弱了。喜欢雪地上断了的四个手指,更加喜欢和zero出生入死了很久而最后是病死的Agatha。导演并没有特意的设计一个桥段叫作重要男配最爱的女人死于他的事业,这样呼之欲出却又异常狗血的桥段,而是自然的死于疾病,无法避免中带有几分生命本身的荒谬和随机,很好的呼应了整个剧本的死亡风格。大概死亡并不是一种剧本设置的技巧吧,而是生命本身无法绕过的话题,所以更加希望死亡的设置有一些对于它的思考和尊重在里面,而不是仅仅通过将一个重要而又可爱的角色写死来达到使观众无法忘记这样粗浅的目的,这样太轻了,配不起newsroom至少在第一季想要树立的高大逼格。
只能说这是一部我非常喜欢的剧,所以良多苛责,希望它能比这样好一些,天知道我在看第一季中的某些集的时候有多么感动。偏执是能够动人的,所以这个世界需要艺术家。

 4 ) 新闻编辑室: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

看过的美剧有一些,喜欢得爱不释手的并没有太多,这部算得上一个:一集集认真存下来,时不时翻出来看一看,偶尔甚至觉得能够从中得到一点激励,像是有人拍了拍我的背,告诉我在这个世界里做一个这样的人也并没有什么关系。

在此之前看过的唯一一部艾伦·索金的作品,是他在2010年和大卫·芬奇合作的“社交网络”。那部电影里呈现的快节奏在这部电视剧里得到了延续和发扬:从角色的语速到情节的推进都迅猛得几乎让人喘不上气来。同时又因为电视剧篇幅上的优势,每一个冲突都得到了更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被更加细致地抽丝剥茧。

艾伦·索金在这部聚焦新闻行业的作品里所呈现出的并不是新闻业的现实:这并不是一部纪录片。相反的,通过每一集、以真实事件为素材进行的创作,艾伦·索金向我们勾勒出了他理想中、新闻业应该成为的样子:理想主义,道德至上。这八个字一出,大概就要吓跑很多人:这么教条和枯燥的内容,有谁会感兴趣。

事实上这部剧确实得到了非常两级的评价,很多新闻从业者嘲笑艾伦·索金对这个行业脱离现实的描画。如果说把电视电影剧本看作是戏剧的一种延伸,那么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而言,“翔实”也算不上一部电视剧应该承担的首要责任。很多时候大家赋予了文学莫须有的责任,认为它是历史,它是社会,它是我们生活的现实。确实,文学是这些的综合,但并不是其中的任何一种。潜到所有肉眼看得见的现象之下,去把握那些看不见的暗流、去体会那些看不见的力量、去预见人们即将要去的方向,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文学和新闻共同在做的事。

艾伦·索金在这部作品里创造出了一个新闻业的乌托邦,这个乌托邦就是整个故事在其中展开的这一间新闻编辑室。威尔·麦卡沃伊是新闻编辑室的门面:他以颇具戏剧性的方式登场,第一集里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既成功又混蛋的形象,表现出了一种顽劣张狂的性格。这个设定在接下来的剧集里,确切地说在麦肯锡出现之后,被一步步推翻。如果说其他角色在这部剧集里所获得的是“成长”,即从青涩走向成熟,威尔·麦卡沃伊的变化则更像是一种“回归”:他一点一点与自己抗争,找回自己身为记者的初衷,变回自己本来的样子。麦卡沃伊让我们看见的是在某个行业里一个人能拥有的幸运的结果:在经历了短暂的迷途之后,又找回了自己的方向。这不仅升华了他的职业生涯,更拯救了他日常的生活:他从一个年薪百万、只注重收视率的名人主播变回了一个斗志昂扬、充满魅力的新闻人。

促成麦卡沃伊这一改变的两个人物,查理·斯金纳和麦肯锡·麦克黑尔,也是整部剧里的两个标杆。查理·斯金纳是一个舵手式的人物:他引导威尔,挖来了麦肯锡,一手打造出了新闻编辑室这艘船的骨架。他自诩堂吉诃德:一个对现实世界抱有近乎幻觉的理想主义者。

查理和麦肯锡在整部剧里几乎没有经历什么内在的演化:如果说查理诙谐的个性稍稍缓和了角色发展上的平淡,那么麦肯锡在我看来是整部剧里最没有波澜的角色。意志太坚定的人有时候是很无趣的:她一出现就已经很高级,别人打怪升级、看起来很精彩的那个过程,在她这里统统被省略了。在剧集结尾,她接过了斯金纳的大旗,成为了新闻部的主席。她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了她所热爱的新闻行业:不仅仅为一档新闻节目把关,更得到了参与塑造整个行业面貌的资格。在整部剧里她表现出的从未动摇的、对职业操守的执着,让人毫不怀疑她会把这份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剧集里相对来说次要一点的角色,比如玛姬·乔丹,吉姆·哈珀,都是这个行业里的新鲜血液:年轻,经验不足,但同时也充满干劲。就像麦肯锡所说,他们刚刚踏入这个行业,“还没学会如何搞砸一条新闻”。他们贯穿三季的成长不仅仅是职业上的,还有个人生活上的,这也使得他们承担起了这部剧“娱乐”的功能:无论是玛姬和吉姆百转千回、总要差那么一步的离奇的缘分,还是唐和斯隆唇枪舌剑、斗智斗勇的快节奏恋爱,都增加了这部剧的看点,在对新闻行业看似枯燥的描绘中注入了颇具趣味的戏剧化的成分。吉姆和唐代表了在每个行业里起跑后遥遥领先的那一类人:高学历,过硬的专业能力,比同期的同事丰富得多的经验,但吉姆和唐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吉姆几乎是年轻版的麦肯锡,对职业操守有着极高的自我要求,而唐则更加圆融。在这个几乎人人眼里都进不得沙子的新闻编辑室,唐的这种灵活有时候甚至让他看起来像个坏人。在查理去世之后,唐放弃了有收视保障的黄金档,在更加冷清的十点档坚定地扎了营。在新闻编辑室这样的环境里,他身上那些世俗、功利的部分最终被同化,他也站进了理想主义者的队伍里。

玛姬从第一集里紧张局促的新手长成为第三季结尾一名成熟的新闻人。她一路跌跌绊绊,却把这条路走得比别的菜鸟都要更快更好。在这个角色身上,身为一名理想主义者又一次得到了善报:意志坚定目标明确、分得清是非曲直并且绝对坚守原则的人,如此迅速地拓展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斯隆是晚间新闻里的唯一一名女主播,她的身上映射出了女性在职场可能受到的偏见:因为她的漂亮性感,很多人都误判了她的智商和学历,甚至连麦肯锡都这样解释找她来做主播的原因:如果想要让观众坐下来听一堂经济课,那么就需要斯隆这样的美腿。斯隆的高智商和她在待人处事上那一点书呆子气的迟钝,营造出了一种反差萌:她也确实承包了这部剧里的很多精彩语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艾伦·索金不仅创造了新闻行业的乌托邦,还营造出了一个理想的职场氛围:从AWM的大老板莱昂娜·兰辛到麦肯锡再到玛姬、斯隆,女性在职业发展中甚至表现出了比男性更耀眼的潜力与韧性:在新闻编辑室这个环境里,她们的前进没有遭遇任何外在的、人为的壁垒。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艾伦·索金自身的理想主义者属性:glass ceiling在他的新闻编辑室里是不存在的。

在“新闻编辑室”里,艾伦·索金表现了传统新闻行业在新时代所遭遇的困境:曾被作为“第四权”的职能在今天不断地退化和削弱,而如今自媒体的诞生也严重威胁到了新闻业的严肃与严谨。除此之外,艾伦·索金还刻画了更广阔的、不仅仅是某个行业而是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问题:道德的约束力日渐下降,消费主义的盛行,娱乐化几乎渗透到了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艾伦·索金的态度是严肃甚至是保守的。这也是这部剧受到抨击的一个原因: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一种太过认真、不够轻松的姿态很容易被定义为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关于当代社会的影视或者文学作品,有趣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们讨论的很多问题就是今天实实在在、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发生的。也正因为问题本身正在进行,所以与之相关的一切答案也处在不断的演变之中。这种动态带来了活力:这些问题因而得以不断被讨论,答案也因而有了更加多元与全面的可能。艾伦·索金的“新闻编辑室”表达的是一个人或者一类人对于这个行业的理解与期许:理所当然地,它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与欣赏。

麦肯锡曾经说:“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新闻甚至不是一个行业,而是一种召唤。”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在听到这句话时几乎热泪盈眶。从第二季开始,新闻编辑室几乎马不停蹄地遭受重创:华盛顿来的制作人瞒天过海地做出了一条轰动全国的假新闻,刚从这个称得上“灾难”的事件里喘上一口气,集团又被卖给了对“新闻”一无所知、一心只想着收视的新老板。新闻编辑室从第一季里、大家只需要为了做出一条好新闻而彼此之间争成一团的局面到了后来,眼睁睁地看着真实的世界眼都不眨一下地向他们碾过来。现实的重量是很沉的,在第二季里他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灰头土脸,整个新闻编辑室想要把新闻做对、做好的决心,在华盛顿来的制片人想要在纽约扬名立万的贪婪与功利面前,被踩碎揉烂。这些未曾被收视率下跌影响、一心一意想要做出好新闻的人们,却因为公信力的丧失几乎决定要止步不前。

第二季的结尾是整部剧集里我最喜欢的一个瞬间,是被揍趴下的人挣扎着也要站起来的一个光辉的瞬间。于是第三季里,就像他们曾经一点点被打垮那样,我们又看到他们一点点地重新容光焕发起来。在起起落落之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仅仅是某个角色的成长,而是新闻编辑室作为一个集体所发生的变化,也因此,这部剧迎来了一个小小的升华:这不是个人主义的胜利,而是人与人凝聚成一种环境、一种信念,然后是这个信念舞起了胜利的大旗。在狼狈不堪、甚至是鼻青脸肿之后,他们重新整顿好,要更加昂扬地上路了:意志坚定的人也可以是如此的光芒万丈。

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却又不能总是和现实世界保持步调一致的人,有时候是很疲惫的。时不时地,他们要对眼里看见的不光彩嗤之以鼻,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稳住自己的步调,偶尔甚至会被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冷箭射中:威尔无法控制小报和八卦对他的中伤,他引以为傲的“大傻瓜(The Greater Fool)”的信念被杂志的专题文章嘲笑成“傻瓜”。他一次又一次被击倒,却总能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就像他自己说的,对这个社会,对这个行业,他还有着“教化”的义务。

很多人说理想主义者是天真的人,因为他们把世界想的太过美好,可我却不这么觉得:他们是越挫越勇、勇敢坚定的人,他们是在认清了现实的残酷、无数次被打翻在地、却又无数次起身上路的人,他们比谁都要清楚路途艰险、但也比谁都更坚定地相信只能往前,无路可退。偶尔相信世界的美好并没什么难,难的是对这种美好深信不疑,难的是把对这种美好的建设和维护当做自己的责任。而这就是我理解的理想主义:他们不是幼稚天真的梦想家,他们是脚踏实地的拓荒者,是他们从一片荒凉与泥泞里建设起了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他们把庸常的生活又向上拔高了一点,从冷酷坚硬的现实里砸出一道缝来,让一切暗淡的都有了见到光的可能。

我花了人生里很长的一段时间梦想去做一名新闻人,这也是吸引我去看这部剧、最初的原因。可后来发现,它所描绘的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生态,不仅仅是某种职业的生活,而是更广阔的、无论身在哪里、做着什么的人都可以有的、关于生活本身的理想,它给了每一个在生活里遇到挫折的人继续横冲直撞的勇气,它让每一个质疑过自己的人又有胆量对自己变本加厉地坚信不疑,它让渺小平凡的人敢于心怀一个把日子过大过满的梦想。

而这样一个充满英雄色彩的梦想,也已经足以照亮我们疲惫的生活。

 5 ) 堂吉诃德的悼词

       新闻编辑室并不是一部流行剧,或者说一部可以流行的剧集,如果哪位观众曾认为TNR会像《老友记》一样连播10季,那么这个人一定没有理解这部剧,也没有理解索金。正如Will在第一季对Charlie说的,自己在西北大学的发言是a rousing call(起床号),起床号如果吹个不停,那么就成了唠叨。

       但是如同Will在激愤之下的发言,the worst generation period ever period, 如果不是最糟的时代,就无需守夜人吹响号角,但既然是最糟的时代,这声号角本就是多余,哪怕是两季半,对于这个时代也太长了,太麻烦了,太刺耳了。
       
       第一季的第一集,Mac激昂地喊着,it's time for Don Quixote!能够将堂吉诃德当做目标的人,不会不知道小说的结局是什么,但在当时他们都不自觉地忽略了这一点。堂吉诃德与风车作战,他的愚蠢在于他不能分辨眼前的事物。ACN上下热血沸腾之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的是同样的错误,他们的风车是面前的世界,眼下的生活和身边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一切触手可及,却与他们不在同一个时代。至于索金,他是不是知道自己试图以一部剧集去行教化使命同样如此呢,我相信他没有如此幼稚,但他恐怕并没有想到,TNR里的价值观不仅没有得到弘扬,反而被嘲笑,这大概是为什么第二三季的故事变得如此压抑。

        第一季的争论无非是新闻理想与商业社会的挣扎,这并不新奇,好莱坞作为美国左派大本营拿商业社会的弊端开片已是惯犯。而第二季讨论的却类似于一个“娜拉走后怎么办”的问题,新闻理想并不是一切,当ACN暂时摆脱收视率压榨的时候,问题却出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平心而论,第二季大反派Jeff并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如果说对于新闻理想和媒体监督社会的坚持,他比起ACN原班人马有过之而无不及,私德有亏并不能掩盖这一点。Geneva事件有点类似于巴顿将军年轻时在纽约街头看到两个男子拽着一个年轻女人上车,于是掏出手枪逼他们滚开,最后才发现那女子其实是其中一人的未婚妻一样的乌龙事件。

       在第一季的高开低走到第二季的整体压抑之后,第三季作为最后一季几乎充满了索金的愤怒、无奈和自嘲,而整个ACN也遇到灭顶之灾。时代彻底变了,精英主义在这个时代被当成可笑的自作多情。

       在第二季中被嘲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不过是第三季公民记者和URACN的前奏,只不过比起第三季的沐猴而冠,OWS显得如此可爱,虽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和手段,但是他们毕竟在乎一些东西,毕竟试图完成一些东西。而Pruit根本不在乎,庸众狂欢也根本不试图完成任何东西。

       在之前两季,Charlie,Will和Mac所面对的“敌人”不过是Lansing母子,即便观点不同,但是Charlie他们知道,他们面对的是同样的人,这些人受到的是类似的精英教育,他们相信知识、远见和理性,而不是庸众的狂欢,可是Pruit完全是另一种人,他精明狠辣,却毫无底线;他受到同样的精英教育,却全无敬畏,他用精英教育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却利用庸众在摧毁整个精英主义的存在基础和意义。所以Charlie害怕他,Charlie清楚这个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并且不会在乎任何手段,所以他知道他可以说服Lansing母子,却根本无法对抗Pruit。

        ACN被卖掉,Charlie失去了自己的同盟,Will入狱,他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Mac和Don并不知道编辑室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被Will保护,Will被Charlie保护,Charlie被Leona保护,但当只剩下Charlie时,他们依旧如往日般坚持。他们并没有错,Charlie也绝不会认为他们错,但他苦心维持的平衡终于被狠狠地撕裂,他心力交瘁地倒下,直到最后都没有获得胜利。

        而Will却在牢房中经历了一场内心的洗礼,幻想的狱友的确是神来之笔,索金仿佛是把这一集按在所有美剧制作团队的脸上怒吼:我的收视率就算是0,也比你们所有人都厉害。当然讽刺的是,这一点并不重要,也没人在乎。

        狱中的对话实际上是Will思考自己半生的路究竟是从何而起,一个粗鄙而狂妄的家暴醉汉,让他比其他人更向往文明和教化,他并不是想要做“东海岸的精英”,他只是不想像他的父亲一样。从任何角度来说,他都比他父亲强得多,他文明、有知识、有教养、有责任感、有使命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原则牺牲甚多,可是比起一个在内布拉斯加农场心脏病发作死掉的醉汉,他的人生反而更坎坷、更多挣扎、更多痛苦,而理想也绝得不到实现。

        Will 最后关于mission to civilize的对话,谈的是堂吉诃德,说的是自己,是Charlie,是Mac,是ACN的所有人,他们“不是真正的骑士,是精神错乱的老头子,自以为是骑士,与一个无可救药且道德败坏的世界较量”
        “他(们)怎么样了?”
        “他(们)被人整惨了。“
        Will 此刻清楚看到自己的可笑,不惜一切地去救一个不可救药的世界,而这个世界里没有其他任何人认为自己需要被救。此刻的Will也是索金的投影,他清楚地看到整个TNR剧集的不合时宜,任何不合时宜的事情,即便是最高贵的英勇,也依然是可笑。
      
        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阿特拉斯是神话中背负地球的神,小说里描述了这样一个时代,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阿特拉斯们被侮辱和伤害,于是他们耸耸肩,放下这个世界。虽然安兰德属于极右,与索金这种liberal在观念上相去甚远,但在精英主义的观念上却殊途同归,人应当成为怎样的人?为了这样的原则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在安兰德的故事里,阿特拉斯们放下世界,世界陷入混乱;而在索金的故事里,阿特拉斯们却被斩尽杀绝,因为人们相信自己不再需要他们的支撑。索金没有也不会去描绘一个没有ACN而走向失败的社会,但是他却用第三季为堂吉诃德写下了悼词。

        也许索金并没有心灰意冷如堂吉诃德般在临终痛悔自己之前的一切都是发疯都是误人误己,但他让每个人看到一个光荣时代的落幕,看到一群英雄的死去,他并不想诅咒没有英雄的时代会如何堕落,但他希望所有人都看到,你们到底在失去什么。

        ” The mission of each true knight is duty...

              nay, is privilege.

              To dream the impossible dream

              To fight the unbeatable foe

              To bear with unbearable sorrow

              To run where the brave dare not go

              To right the unrightable wrong

              To love pure and chaste from afar

              To try when your arms are too weary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This is my quest

              To follow that star

              No matter how hopeless

              No matter how far

              To fight for the right

              Without question or pause

              To be willing to march into hell

              For a heavenly cause

              And I know if I'll only be true

              To this glorious quest

              That my heart will lie peaceful and calm

              When I'm laid to my rest

              And the world will be better for this

              That one man scorned and covered with scars

              Still strove with his last ounce of courage

              To reach

              The unreachable star “

                                      ——《man of la mancha》
         

 6 ) 《新闻编辑室——传统媒体理想主义者的挽歌》

随着《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第三季也是最终季的落幕,我的心头涌起一阵悲凉。查理•斯金纳(Charlie Skinner)倒下的那一刻响起的那首Sissel演唱的《Shenandoah》一遍一遍地在耳边回响。

《新闻编辑室》是我最喜欢的美剧,该剧由被称为业界最具才华的编剧之一的阿伦•索金(Aaron Sorkin)亲自执笔并担任制片,讲述美国ACN电视台晚9点《晚间新闻》栏目的主播和他背后工作团队的故事,2012年起由HBO播出。索金最早由《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系列电视剧声名鹊起,由他执笔的《社交网络》曾获2011年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索金剧本的特点是多人场景对话矛盾冲突的完美设计,超大台词量对演员和观众都是极大的考验。如果你看过《社交网络》,一定会被其中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的语速所惊呆,这一方面得益于扮演者杰西•艾森伯格的基本功,更重要的则是索金剧本的台词量实在过大,只有用超快的语速才能读完。这一特点在《新闻编辑室》中得到更夸张的体现,由于该剧中的主演本就处于新闻媒体,剧情几乎均由对话推动,导致它可能成了历史上台词最密集的美剧,同等时长下的台词量我估计是普通电视剧的三倍。我不得不经常经常要暂停和回看才能看清全部台词内容,而其中又夹杂了大量新闻专业术语和最近几年的著名事件,50分钟一集的容量大概需要至少看两遍才能基本贯通,如果想要深入探寻可能还要搭上数小时查阅资料。

可正是这样一部优秀的美剧,却遭遇收视率的滑铁卢。该剧前两季均在10集左右,但收视率极其惨淡,导致仅仅第三季就成为最终篇章,而且也腰斩为6集。第一季采用的方式是常见的主线递进但每集独立成故事的结构,第二季更是制造了一个庞大的悬念,用9集的长度逐渐揭开谜团,到了第三季,不仅再度进行了全面颠覆性的叙事方法,几乎超越了该剧最初的设定,更加入了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棱镜门斯诺登事件等今年的热点新闻元素。可惜无论索金如何努力,观众就是不买账。根据统计,第三季首播收视人数仅有120万,相比另一部同样由HBO出品的大热剧集《权力的游戏》的1800万简直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在金球奖和艾美奖上均斩获几项提名,却避免不了被砍的命运。究其原因,有人归咎于剧情中许多背景资料太过深奥难懂,但由Netflix出品的《纸牌屋》(The House of Card)中同样具有大量政治专业术语却受热捧,显然这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我认为最致命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无法塑造出一个大众喜爱的角色——和电影不同,由于电视剧本身具有分集的特点,在下周同样时间还会切换到同一频道收看,除了剧情紧张吸引人,更重要的是有大众喜爱和关心的角色,如《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破产姐妹》中的Max,《绝命毒师》中的老白,《纸牌屋》中的木下议员等等,而《新闻编辑室》中虽然聚集了许多出色的演员(能按索金要求语速念台词的演员),也成功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且各异的角色,但他们都仿佛变身成了伟大的新闻道德传教者,显得不够讨喜。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部剧中充斥着太过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在剧中被角色们反复提及的一个人物是堂吉诃德。实际上,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解读,最早在塞万提斯笔下,他被塑造成一个受骑士精神荼毒的疯子,遭人嘲讽,批判了中世纪的黑暗;而到了十八世纪,随着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堂吉诃德又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绅士,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代言人;越向近代发展,堂吉诃德又越成为与现实抗争却又如此无力的悲情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者的化身。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剧中《晚间新闻》的主播威尔•麦卡沃伊(Will McAvoy)和他的团队可说是一群当代堂吉诃德。他们在这样一个纷乱复杂、信息爆炸、信仰缺失的年代,坚守媒体从业者的道德底线,做着传统的严肃新闻,客观公正、不卑不亢,既不会做八卦新闻只为博人眼球,也不会随意发布不严谨的消息,不少人甚至还是人们眼中还在用着黑莓手机的老古董。他们与只看收视率的资本家作对,与侵犯人民知情权的美国政府作对,与社会中的不正义力量作对,甚至似乎与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都在作对,而在最终季中,这些矛盾冲突达到巅峰。在当代这场由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Weibo们领导的碎片化信息社会洪流中,可以看出编剧阿伦•索金是怀疑、纠结、无奈而又迷茫的。尽管本剧的最终结局是相对美好的,但电视剧毕竟不是现实,而且结局的美好也并不代表索金找到了一条传统媒体理想主义的光明未来之路,他们仍然是一群堂吉诃德,在世人嘲笑与怀疑的目光中前行,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荆棘丛中前行,或许终有一天他们也将迎来和堂吉诃德同样的结局。剧中有一段情节,当节目制作组迫于各种压力无法发布他们已经制作完成的新闻时,他们不得不把自己所做的全部努力秘密交给美联社的一位他们都信赖的记者,希望她能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将事实的真相公诸于众。现实中,并不存在ACN这样一个电视台,即便真在某处有这样一群理想主义者存在,在他们走投无路的时候,又真的会有一个正义使者化身的记者出来前赴后继吗?在塞万提斯去世的400年后,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难以回答。

而与剧情在高潮时戛然而止相对应的是,《新闻编辑室》停播的结局无疑也是理想主义的坟墓。索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我之所以这么设定,是因为不想编造假的新闻事件,我希望剧里的世界能映射出你所处的当代社会。而且这样,观众总能知道得比剧中角色多。”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所以,我并不是在试图教育专业的新闻记者们,我也没有能力这样做。”在剧情临近结尾时,索金所设计的两个桥段也很好地表明了他对自己之前所充满的理想和浪漫主义情怀的反思和怀疑。主人公威尔在看守所中与自己的父亲“隔空对话”,却被父亲斥责为精英主义的推崇者(指美国东北部波士顿、纽约等地的新英格兰白人后裔),而ACN易手后的新网络编辑所制作的APP也对老的女主播和制片人的传统新闻道德思想尽情嘲讽。在《晚间新闻》制作组为自己在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的报道感到骄傲时,却被告知他们的收视率从第二跌到了第四,而ACN易手后做着老员工们不齿的娱乐八卦和名人跟踪等新闻后,他们的收视率却一路冲回第二……索金在剧中将自己化身为老牌新闻理念的卫道士,与新思维展开论战,并仿佛获得了胜利。但这种精神胜利却无法改变社会的潮流,而索金本人对这种胜利又持何种态度,其实同样是值得玩味的。正如冯小刚的《天下无贼》,虽然最后成功地保留了傻根对世界的美好印象,但刘德华在站台上对刘若英的那一番“为什么他不能受到伤害”的斥责恐怕才是编剧王朔的真正心声。

我在媒体行业从业近十年,也目睹了中国传媒业的许多兴衰起落。在20世纪前的中国,新闻媒体只是喉舌,是发声工具,从来都不具有独立客观的思想。而正当进入新世纪的我们开始逐渐觉醒后,又遭遇了社交媒体网络化、碎片化的时代变革,使得我们还没有形成严肃的新闻价值观,就被汹涌的时代潮水所裹挟,不由自主地向前。在上有有关部门监管,下有时代变革推进的这场洪流中,媒体们纷纷失去自我。传统纸媒日渐式微,新媒体只顾点击率,自媒体风起云涌但良莠不齐,导致在现在人们经常接受信息的渠道中,电视无法获得年轻人信任;门户网站争夺流量缺乏深度;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又遍地谣言。曾经中国媒体人的骄傲《南方都市报》也有堕落的迹象,开始出现一些不够严谨的报道,而南方系旗下的《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更是爆出新闻敲诈丑闻,随着一些所谓的公知大V们纷纷被招安或镇压,中国严肃传媒的未来走向何处迷雾重重。

我曾经也满怀理想,以为自己从事着改变世界、记录历史的伟大事业,但后来屈服于种种压力也不得不发布大量吸引眼球的新闻,其实要说服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何其容易,但正因如此,像剧中人物那样依然坚持自己原则才显得更难能可贵。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部美剧后,就像忽然进入了一个真正美好的乌托邦,有一种“如果能在这样的团队中做新闻那真的是死而无憾了”的感觉。但乌托邦本就是一种脱离现实的存在,这是个浮躁的时代,也是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还有多少记者坚守誓言的纯洁,还有多少读者和观众关心这条新闻背后的故事,这种坚持还有多少意义,是否还像堂吉诃德那样无论多努力都只会遭到更多的嘲笑呢?索金的这部美剧,能给人以思考。但事实上还有多少人愿意思考?我曾经把这部剧推荐给几个同行,之后就如泥牛入海,他们再未对此剧给过任何回应。是太忙没时间看,还是早已对所谓的新闻理想麻木,只把它当做一份糊口营生,我不得而知。

乔布斯曾经说过: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的改变世界。仿佛是命运的注定,将于2016年上映的电影《乔布斯传》的剧本交给了那个同样足够疯狂的索金。但理想主义者也不总会成功,有时他们同样会输得很惨,乔布斯在Macintosh上的失败让他被赶出了苹果,索金的《新闻编辑室》同样被唱响挽歌。乔布斯最终东山再起,索金仍有机会重获市场认可,而信守传统价值观的新闻媒体是否还有明天,却无人知晓。

 短评

“你知道堂吉诃德么?那个骑士,好吧其实他是个疯子,他自以为自己在拯救世界,但大部分人都认为他是傻蛋。”

4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力荐

悬念迭起,酣畅淋漓。迷这剧不仅为唇枪舌战的交锋和妙语连珠的犀利,更重要的是敬畏它传递的勇气、信仰和气节。也许它理想化得不合时宜,信仰和节气这东西可能我已经没有了,但看别人有,也是极大的满足和欣慰。

6分钟前
  • 发条饺子
  • 力荐

如果一个国家的影视工业和意识形态已经强势到一部美剧就可以让每个国家的知识阶层都患上精神家园的思乡病,那当它真的拍起统战宣传片时该有多可怕?或者说,正因为每部电影和剧集都已作为主旋律的声音被世界各地无障碍接受,它又何须再费力去拍什么统战宣传片呢?

8分钟前
  • 芝麻糊糊大尾巴
  • 力荐

波士顿爆炸案。本集再次讨论了一个问题,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作为传统的新闻应该怎么运行?特别是在这种突发事件面前,各种社交媒体点对点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电视台,但同时也导致真假信息的参杂,需要我们更有一双慧眼来看清。。。。个人评价:A。

9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He identified with Don Quixote, an old man with dementia, who thought he can save the world from an epidemic of incivility simply by acting like a knight. His religion was decency. And he spent lifetime fighting his enemies." This is not just for Charlie, this is for all of you.

13分钟前
  • Sophie Z
  • 力荐

理想主義到最後還是貫徹到了底 Aaron Sorkin還是沒有讓它走悲劇結局 Charlie用了三年時間將這群理想鬥士聚集起來變成了瘋子 他卻先行離去了 謝謝這群飛蛾撲火的浪漫理想主義者 Thank you Don Quixote. Good Evening.是時候重頭再看

15分钟前
  • Xaviera
  • 力荐

一个完美的环,看完立刻重返一季循环直到第三遍,可见对此剧方方面面的倾心。客观地说剧集整体的优点和缺点一样明确而突出,但也正因如此,反而更凸显出情感与价值观上的契合。无论是否新闻人,对理想主义的忠贞以及理想遭遇现实的残酷都令人无限敬佩加慨叹,也甘愿成为剧终那个奔走相告的孩子。

20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这剧从开播就不招人待见,等到了第三季就只剩下索金一个人在战斗。No matter how much I dis/agreed with him, I don't want to fight against him, or beside him. I just want to stand there watching and admiring. Because no one else can fight like Aaron Sorkin.

25分钟前
  • Iberian
  • 力荐

向懂得见好就收的美剧致敬。

29分钟前
  • A-sun*
  • 力荐

作为臭屌丝却在为身患精英癌晚期的索金倾倒,就像一个男的幻想着自己得了子宫癌一样有戏剧效果,普遍上认为,《堂吉诃德》是一部喜剧。

32分钟前
  • The 星星
  • 力荐

"他并不想诅咒没有英雄的时代会如何堕落,但他希望所有人都看到,你们到底在失去什么"。最后一集突然很伤感,回首往昔,让我们看到堂吉诃德是怎么死的,在这个时代里,精英主义是如何的沦为大众的笑柄的,我们的英雄最后都已经死了,好在这群理想主义者依旧战斗着。★★★★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岸边观望者的脸上写满畏惧和嘲讽,而真正活在洪流里的人们只顾日复一日孤勇搏击。

42分钟前
  • 安纳
  • 力荐

虽然总被说理想主义,但每次还是看的热血沸腾

44分钟前
  • 唐真
  • 推荐

我們都在笑話Don Quixote,實際上我們都羨慕Don Quixote。

46分钟前
  • 三三.
  • 力荐

不完美的完美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艾伦·索金的编剧水准依旧很高。能让人看得既欢乐又伤感,既激昂又感动。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么可爱而鲜活,让人敬佩,让人喜欢。即使有坑没填,但闪回的结尾配上动听的插曲,依旧让人潸然泪下,依依不舍。再见了,新闻编辑室

52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只有两种办法可以实现艾伦·索金的世界:1. 人人都是理想主义战士 2.人人都吸毒过量,语速惊人脑袋不清白。

53分钟前
  • Fantasy
  • 力荐

这就是那种每句台词都深深回荡在你心里的好剧,看得我都想含一片硝酸甘油。一个英雄倒下了,一个时代逝去了,一种理想失据了,一部神剧终结了,我也好像失恋了。艾伦.索金大人,请收下我的膝盖儿。整部剧都像是他的夫子自道。而英雄们,什么时候才能从树上走下来呢?

57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依旧好看到哭!燃到哭!爱每一个人!

59分钟前
  • 戚阿九
  • 力荐

Sorkin的理想主义还是不如他的自恋来得明显。整剧里的女性角色靠Sloan和Leona挽回,自打把ex糗事写进自己剧本后,他剧里的女性角色就全是槽点。

60分钟前
  • \t^h/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