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山历海

大陆剧中国大陆2021

主演:张国强,王丽坤

导演:杨亚洲 / 杨博

播放地址

 剧照

经山历海 剧照 NO.1经山历海 剧照 NO.2经山历海 剧照 NO.3经山历海 剧照 NO.4经山历海 剧照 NO.5经山历海 剧照 NO.6经山历海 剧照 NO.13经山历海 剧照 NO.14经山历海 剧照 NO.15经山历海 剧照 NO.16经山历海 剧照 NO.17经山历海 剧照 NO.18经山历海 剧照 NO.19经山历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6 16:09

详细剧情

吴小蒿不甘平淡的生活,报考了胶东半岛楷坡镇副镇长。她上任之后才发现,丰满的理想遭遇到了骨感的现实。

 长篇影评

 1 ) 如此丰富的人性,今后也许就看不到了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拍一部《经山历海》式的电视连续剧,实在费力不讨好。

其一,在各种电视剧的轮番轰炸下,相关人物形象已被固化。要么是《乡村爱情》中的小人物,自以为掌控全局,却把自己玩成笑料;要么是《在桃花盛开的地方》中的老乡,贫穷、落后但充满温情……在今天,不论演员怎样演绎,观众都会按这两种套路去观看。

其二,随着城市生活压力加大,人们对影视剧的故事的要求发生改变。表现为故事与生活日渐分离,观众不再关注故事的真实性,转而关注故事的猎奇性、复杂性,而严肃题材的电视剧,很难满足观众这一新的欣赏需求。

其三,缺乏理解之同情。严肃题材的电视剧不靠炫高科技,娱乐业也不发达,只能靠表达人情取胜,但随着现代人日渐沉入陌生人社会,基本行为逻辑已与曾经的熟人社会,发生了改变,这构成理解之难,且表达人情总是渐进的,节奏相对缓慢。

然而,《经山历海》却迈出了勇敢的一步,而且成功地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呈现出变动时代中人性的多种可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山历海》是一座人性的博物馆。伴随城市化加速的进程,未来的人们很难再看到如此丰富的人性,当我们日渐失去个性,成为彼此相同的人时,将来肯定会有人情不自禁地去想:其实,像《经山历海》中的人那么活着,也挺有意思。

主旋律不等于限定题材

《经山历海》是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不知为什么,一提起主旋律,很多人便认为它是配合政策宣传的,只有一个套路。

“主旋律”不是应付任务,不是“表达了什么主题”。主旋律的核心是人,是人性的真诚、向上、担当与阳光,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精神营养。写好人,才是主旋律,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山历海》真正吃透了主旋律的精义,与那些跟风之作迥然不同。

《经山历海》写的是一个“女汉子”式的干部吴小嵩(王丽坤饰)的奋斗故事。可它传达出的主题却是:生而为人,我们该如何度过一生?究竟是浑浑噩噩、自我麻醉在快乐中,还是应有更崇高的理想,成为万物中最主动的过客?如果选择崇高,这个崇高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

立意更高,所以《经山历海》呈现的是人们不太熟悉的生活,却直指每个观众的内心。

没有反面人物,也能讲好故事

戏剧需要冲突,冲突需要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可在《经山历海》中,谁算正面人物,谁算反面人物呢?

从已播出的6集看,每个人都是多元的。

主角吴小嵩有情怀、有担当,想为百姓做好事,但深负原生家庭的伤痕——为保证她上学,学习成绩很好的姐姐吴小莲只好放弃学业,可付出巨大牺牲后,换来的却是家人的轻视、社会的偏见,她只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吴小嵩身上。从情节走向看,吴小莲今后肯定会要挟妹妹以权谋私,以契合自己对权力的理解。

得父母青睐,却有愧于姐姐,也扭曲了吴小嵩,形成了她既乖巧讨好,又坚持原则的双重性格。在家中,她性格强势,把先生由浩亮(邹廷威饰)当出气筒,当上副镇长后,行事鲁莽,屡屡挑战镇长贺丰收(张国强饰)。像许多因愧疚,在童年时便失去自我的人一样,吴小嵩一直试图建立一个崇高目标,以求内心安宁。

从区机关到基层,是吴小嵩自我疗愈的过程,没想到,她遇到了同样心有暗疾的贺丰收。

贺丰收是爱无能者,他爱儿子,可除了责骂、追问、批评,不知如何表达真情。贺丰收行为果断、敢承担责任、对百姓充满情感,但他在用这些逃避真实的自己,所以他虚拟出一个无所不能、办事能力强的自我,他特别担心这个“成功者”的形象被戳破,即使明白吴小嵩是正确的,贺丰收也要固执己见。

吴小嵩与贺丰收之间的矛盾,体现出当代治理的基本困境:从卡里斯玛式,向现代法治跃迁。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流动速度加快,给基层治理带来困境——因精英层加快流失,导致基层公共品质量下降、公共利益无人代言。贺丰收急公好义,粗暴急躁,震慑了维系了基层的正常运转,这使他拥有了较高的个人威望,这也让他误以为,靠自己的判断力、勇气,就能办成事。

遇到问题时,贺丰收喜欢耍小聪明,看有人在镇政府闹事,就开走他们的拖拉机,利用大家追车之机,将他们骗出镇政府。

然而,卡里斯玛式管理是时代产物,在今天,基层治理必须靠法治,贺丰收开的拖拉机被刚上任的吴小嵩的轿车堵住,隐喻着基层治理转型中的巨大冲突。

然而,不论是贺丰收,还是吴小嵩,他们行为目标完全一致——为人民服务。只是心理缺陷,让他们成为对头,谁先治愈,谁就能超越这一困境。《经山历海》在此层面上建构起冲突,比非黑即白、好人战胜坏人式的设计,便高明许多。

这是变动时代中人性的万花筒

在《经山历海》中,许多小角色异常精彩,震撼人心,大大增加了全剧的魅力。

比如镇副书记李言密,即将退休,不思进取,为减轻工作压力和责任,他欺上瞒下,但在自私中,又不乏宽容。在贺丰收与吴小嵩的矛盾中,他成为必要的中间地带,只有深入了解农村生活,才能写活这个人。

再如石屋村支书刘贤达,长期未得提拔,形成了“下凌上”的作风,他用刻意傲慢换取存在感,但基本素质、热诚、良知仍在,一旦明白吴小嵩不是出于私心,他立刻变成最好的合作者。传统乡村只能撑起简单的权力架构,因此人们对权力高度敏感,在《经山历海》中,村支书的扮演者很好地再现了他们的性格特征。

再如安澜村书记慕平川,他与传统农村干部不同,他本是走出去、在商场取得成功的人,在贺丰收劝说下,回乡当基层领导,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他有生意人对利益的敏感,也有成功者的自满,他是最认可贺丰收的、卡里斯玛式管理的人。从前6集看,他未来很可能给吴小嵩带来巨大麻烦。然而,慕平川同样向往崇高,他的理想与傲慢同样丰满。

再如二流子常进宝,但在传统的基层社会中,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人不罕见,他们不思进取、行为无赖,遇到弱者就欺负,遇到强者就卖惨,随着基层精英流失,二流子在基层的比例在上升。他们很难感化,习惯于堕落的生活方式,是社会进步绊脚石。能把这样的人演活,可见《经山历海》下了真功夫。

还有委屈半生的吴小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由浩亮、对镇政府派系“门儿清”的郭默、活在昔日光荣中的老花鼓爷爷、总想回到城市的刘精明……他们都是自我未定的X,共同拼成变动时代中人性的万花筒。

寻找崇高,这适合时代中的每个人

身为现代人,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社会,除了父母、同事、同学,其他都是背景。即使是同事、同学,也不共享生活空间,彼此拘泥于分寸感,很难形成真正的亲昵。

传统社会则不同,几代人只能在同一个空间中生活,几代互相交往,不得不抬头不见低头见,既要维护利益,又要保证平衡,人们会更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人格面具,通过把自己装扮成怎样的人,完成其社会化。

在今天,个体的丰富度更强,在过去,人性的丰富度更强。

这意味着,谁能表现出人性的丰富度,谁就在留下一部历史。毕竟,中国正在加速发展,在未来,熟人社会的生活将成稀缺品,未来人们将只能从《经山历海》这样的电视剧中去理解先辈的行为逻辑,回望什么是我们曾经的生活,什么是我们的根本。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看到了社会大转型,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耕耘了我们的心灵——我们这一代人对变化的适应度,比父辈更强,我们对多元人性的体会,也比父辈更真切。可代价就是:我们很容易在多元中迷失自己,将身外之物当成生命的目标。最终活成由浩然那样,八面玲珑,却只留下了自私二字。

我们缺乏父辈所拥有的那种坚定、那种超然,这让我们在现实困境前,常常一筹莫展。然而,《经山历海》却给出了答案:虽然在前六集中,吴小嵩、贺丰收、慕平川在餐桌上剑拔弩张、尽显机锋,但他们最终会走到一起,因为他们都有崇高理想,有理想的人总会到达彼岸,他们必然能战胜自己人性中的阴暗与缺陷。

因此,《经山历海》也就回答了人该如何度过今生之问——寻找崇高,超越内心伤痕。这其实适合所有人。

 2 ) 第5集---第9集,剧情分析

从第5集开始,整个剧情开始持续高能,可以打5星的水平。

第五集,懒汉常进宝相亲

常进宝这个角色在小说中是一个60多岁的老年人,只是寥寥几笔带过,电视剧把这个角色改成了一个较年轻的懒汉,但是改的相当出彩,活灵活现。

在中国千千万万的乡村中,大概每个村都有那么一两个类似于常进宝的这样的泼皮无赖,好吃懒做的人,用黑牡丹的话说就是:干啥啥不行,偷鸡摸狗第一名。

从2015年开始,全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精准扶贫工作。在精准扶贫的各类工作中,其他的都好解决,唯独常进宝这一类人物,是脱贫攻坚中是最难啃的一类硬骨头,就是扶贫先扶志的典型。为了让石屋村实现脱贫致富,楷坡镇决定对石屋村实行整体搬迁,却迟迟无法推进。常进宝偷鸡摸狗,好吃懒做,只管填饱今天的肚子,因为全村易地搬迁的事儿,坐地起价,敲政府竹杠,想要低保,然而却没有一个人肯为他投票。低保没戏,吴小蒿只好从相亲入手,带常进宝相亲这一段贡献了本剧目前为止最爆笑的一场戏。

无赖就得用无赖的办法对付,刘支书借着常进宝去相亲,趁机扒了他的破房子,并修缮好了新房,原本以为常进宝是感动的哭了,没想到还是怪在了吴小蒿身上,于是有了第二天的大闹政府,却被刘支书两声喊来了下来,这就是吃软怕硬的主儿。常进宝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反映了精神思想最最贫瘠的一类人,不思进取,不求发展,只能紧紧抓住唯一属于自己的自留地不肯放手。而刘支书运用调虎离山的方法解决了常进宝不肯搬迁破屋的问题,还有吴小蒿抱走常进宝的电视引他撤离,都体现了基层干部工作的复杂性,对待问题要多动脑思考,灵活变通来解决。编剧能写出这样有趣的故事,也是下了工夫,必然借鉴了很多基层干部的实际工作经验。关于常进宝这个角色,后边必然会有更多的着墨,写他如何从精神上脱贫,再到物质上脱贫,彻底蜕变的故事。

第七集,冷链物流园所牵扯的利益

在冷链物流园这个事情上,贺是存在私心的,既有家乡的因素,也有想帮慕平川的原因。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就体现了贺丰收作为上一代人比较保守、守地盘、缺乏开拓的旧思想,他只想着怎么将物流园这块利益的大蛋糕放在安澜,却没有想过将这个蛋糕做大让更多人受益。而吴小蒿作为新人,作为年轻人就有这样大胆进取的想法,也因为吴小蒿的耿直和一向有什么说什么的性格,所以敢于表达出来,曾经耿直得罪人的缺点此时变成了吴小蒿的优点。吴和贺的战火也因为二人选址意见的一致而结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免了与贺丰收的争执,却又因为周贺二人意见的不一致,吴小蒿又一次被夹在了中间,而她也在逐渐成长,开始学聪明了,只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将决定权交给上级。

在这件事情上,由浩亮也同样存在着私心,并且方法很巧妙。只要有利益的捆绑,必然是风险与收益同在,此时的合作受益也为日后小码头拆除中受损埋下了隐患。

第八集

抢险救灾,营救大川,因为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坚持,让人备受感动。

第九集

从第九集开始,楼主逐渐明白了导演和编剧的想法。楷坡镇的故事不以每集为故事划分点,而是以楷坡镇每一项重点工作为节点,表达输出本剧的观点。吴小蒿请由浩亮帮助渔民销售海参,而后因为涨价,引发渔民与慕平川闹意见,吴由二人争执这件事,我觉得双方都有各自的立场,理由都充足,但是编剧写这场戏,是为了让吴小蒿明白,也让观众看明白,你做的再好,再全心全意也未必有人能理解你的好,工作上的事情,不能把家庭牵扯进来,做事情要有度。

关于吴小蒿和由浩亮的感情

一开始楼主很不喜欢编剧把吴小蒿改成在老公面前这么小女人、无理取闹的样子,什么事情都要求老公退让。就在我最不理解的时候,刚好在朋友圈看到了一个女孩子秀恩爱时发的这张文字图。

看到这张图的瞬间,我理解了,也释然了。

世界上的爱有很多种,而他们之间,就是这一种。

 3 ) 他们不惧经山历海,一路带着楷坡镇奔向小康

终于追平了《经山历海》,发现好多人都没有发现这部挺现实题材的剧,目前已经能感受到角色的个性和魅力了,人无完人,剧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看着很真实,也挺亲切。

我觉得,剧中吴小蒿和贺丰收是两种风格的基层干部。小吴算是新一代受过高等教育,又回到家乡想要为乡亲们做点实事的代表,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一些崭新的想法。不过,她做事有些直愣愣的,讲究先做了再说,走一步算一步,所以老贺评价她“你一贯的工作作风,想到哪儿就干,从来没有废话,出其不意呀,攻其不备呀”,有时候能起到跟群众打成一片的好结果,有时候也会把好心办坏事,被人埋怨。

比如,她想把石屋村变成金银花种植基地,上城里找药厂老板刘建设投资,但刘建设曾被村民们找怕了,不愿意帮忙,他爸妈拿出十万块钱要捐给村里,吴小蒿没收,一心想达成金银花种植基地的事。但村里人穷怕了,也穷惯了,不理解她的用心,反而责怪她替大伙儿做决定,根本就是拿别人的东西做自己面子。

而经验丰富的老贺,是那种一步一步从基层、实干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乡镇干部,有阅历,有韧劲,处事还懂得通融和圆滑。他刚开始有点想看看吴小蒿到底是什么来路的意思,是想来基层镀个金,还是真心实意要为老百姓做点事。所以,前期一些工作,他作为吴小蒿的直属领导没有过多地给出自己的意见,而是让吴小蒿自己去做。

这种放手式的协作和各自性格上的不同,导致他们之间的配合刚开始出现了很多摩擦和碰撞,但这也是新基层干部和老基层干部之间的磨合。

吴小蒿第一天到镇上报到就遇到了石屋村搬迁难的问题,村民们情绪激动,不愿意搬迁,就想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生怕一搬迁连现在能温饱的日子都没了。她简单了解情况后,利索地拿出笔记本电脑,坐在拖拉机上记录村民们的意见,期间还请大家吃西瓜,讲自己的情况,没有一点官架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亲和力。而贺丰收特别了解基层的情况,知道村民为什么来镇上反映情况,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只不过比较“迂回”,是想先稳住大伙儿的情绪,让他们先回村里。

如果说初次碰面只是个铺垫,那对渔村冷库爆炸的态度,也能展现出两人的性格、处事方式的不同。

吴小蒿希望把这件事写进报告,引以为戒,也让其他县区的人注意生产安全。而贺丰收的想法是已经通过拆除小冷库解决了问题,再写报告会影响大家年终奖金,他希望用一个更温和的方式处理。不过,这一次贺丰收向吴小蒿解释了自己的想法,两个人初次达成了共识。

其实,他们对村民、对基层发展、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里富起来的心是一样的。只是每个人的方法不同,在配合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小矛盾。

但两个人都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人,了解农民、渔民的苦和累,也知道农民思想的局限和问题。

真实的基层工作,就是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他们既需要凭着真诚、热情、努力做出一些事,也需要不断充实自身,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进步。

当然,这个过程中,基层干部们也需要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他们不仅要处理工作上的问题,还面临家庭上大大小小的风波。

比如,贺丰收和儿子之间的沟通,需要更多理解,也需要更多陪伴,两父子之间缺少一个连接他们和缓和冲突的角色。

吴小蒿家里人是挺支持她工作,但是父亲有些大男子主义,而且对大女儿的牺牲视若无睹,总是偏袒小女儿,吴小蒿心疼姐姐也在尽力帮助姐姐。

她和老公之间的几次争吵,也都是由工作上的人和事引起的,尤其补偿海参苗的那里,原本是她好心求老公帮助渔民,但没想到大灾之后海参涨价,渔民们觉得由总和他介绍来的几个老板故意压价,坑人,又嚷嚷着找吴小蒿算账。“新时代好男人”由总劝老婆的时候,说:“其实呢,这都是人性里的一部分,自私、贪婪、狭隘,他们有,你我也有,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是程度不同罢了。”我觉得很有道理。

只不过,也能看出吴小蒿自从去了镇上工作,在小家庭中一直是索取者的角色,如果不能调整这个状态,总感觉后面会出事。

根据主线剧情看,后面主要还是讲新老干部合力克服重重困难,帮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故事,但剧中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丰满,有不求上进的“懒汉”;有为了哥哥从北京返乡的“煎饼”达人;有个性直率且活泼的女同事;还有带着安澜村富起来后总是被人惦记着薅羊毛的慕书记。

但这些人物间的碰撞,多是性格上的摩擦,也是处事方式上的差异。本性上没有坏人,就像前面提到的是人性上的一些真实展示,所以,感染力很强,也颇具自然的戏剧张力。不知道最后这片土地能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曾经过着苦日子的村民又会怎样一步步富起来,拭目以待。

 4 ) 主旋律下的女性成长。

对年轻观众来说,“主旋律”曾经是个令人排斥的词语,提到它,我们脑子里便会会浮现一堆充满刻板印象的作品:过时而刻板的人物,不切实际且形式主义的情节,满口大道理的台词……

但这几年,情况有所变化,或许是制作者们意识到了当下影视市场的变化,“主旋律剧”也有越来越多符合当下审美潮流的精品产生,像是以“反贪”为切入口走悬疑路线的的《人民的名义》,以“西部大开发”为题材,讲述了真挚师生情的《山海情》等。

最近开播的《经山历海》也是如此,和近年的许多主旋律剧一样,它也进一步拓宽其类型广度,比如第一集开场便颇为特别:

画面中,一个男人气愤的打电话,而另一边女主吴小蒿正在沿海公路上开车,两人争执不休,吴小蒿放下家庭要去追逐事业,丈夫则指责她弃家庭和自己于不顾。

又比如吴小蒿和同事初次见面,领导介绍的场景,一个男同事讨好她,主动声称自己连夜看了她之前做文史工作时撰写的书,记过被她毫不留情的打脸:不喜欢跟嘴甜的人走得太近

这样的对话和场景,是不是感觉更应该发生在生活剧甚至偶像剧里?这便是《经山历海》的特别之处,将女性职场故事与主旋律结合在一起,碰撞出不一样的剧情火花。

在外人看来,吴小蒿有着幸福的生活,她有可爱怪乖巧的女儿,有专一能干的丈夫,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可只有吴小蒿自己知道,她不快乐。她每年写的书本人当废纸对待,被人拿去垫饭盒,包东西,她感到自己失去了人生价值。

这不止是吴小蒿的困境,更是当代所有都市女性的困境。

在过去的传统教育中,女性被教导“相夫教子”,依附于男性,当一个贤惠的妻子和母亲,将一生奉献给家庭就是最好的命运。可随着两性地位平等,受教育女性的增多,这种原有的让女性安全的家庭框架,反而成为束缚她们追求自我的枷锁。

以往主旋律作品里的男性主角们之所以参加政府基层工作,皆是“为理想”,一张口就是大道理,一做事儿就是伟光正,难免显得有点假和空洞。

吴小蒿当然同样有理想,但背后又有更复杂的成因,她努力考试当上副镇长,决绝的从城市来到乡镇,做出在别人看来“不可理喻”的决定,因为“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充满内驱力的动机让人物更立体,主角对政府工作的热情也就有了由来。

不止是女性形象的确立,编剧对矛盾冲突具有层次感的分线设置,铺陈,更让故事被拍出了一种“打怪升级”的职场励志剧感。

《经山历海》讲述了政府解决村民生活难题的故事,那看点,自然也落在了主角与“困难”的对抗之上。

对于吴小嵩来说,首要的难题是工作上的,她希望帮助贫苦的村民们过上好日子,但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却未必买账,这导致即便基层官员做出一些决定时他们也不能理解,像是帮石屋村搬迁时,常进宝便极力抗拒自己的老屋被拆,还为此闹到了政府。

其次的阻难,则是同事之间的,吴小嵩性格比较理想化,又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劲儿,也因此,他看不惯镇长贺丰收的办事方式,虽然他富有责任感也一心为民,但总是用粗暴,甚至耍小聪明的手段解决问题,两人也总是因各种分歧而摩擦不断。

不止如此,更艰难的是吴小嵩身为“女人”所面临的一切。

男性基层工作者也很艰难,但往往他们可以一心投入工作而不需思考太多,但吴小嵩不行,她还有丈夫,还有孩子,她不只是一个副镇长,也是妻子和母亲,于是会发生她在忙于公务之时,却因疏忽将女儿忘在车内的事,并因此受到外界和自我的苛责,甚至被丈夫埋怨。

诚然,作为观众我们当然可以居高临下的说男女平等,相夫教子本就不是吴小嵩的义务,但别忘了,故事发生地是个并不太开化的小城市,吴小嵩只能承受他人戳脊梁骨的眼光,比别人更花费数倍的努力和精力,才能将事情做好。

这也是我欣赏这部《经山历海》的原因,女性主角不止丰富了故事,也揭示了基层工作者的意义所在,他们要提高的不只是老百姓物质上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裕”。

有一场戏我很喜欢,第四集,吴小嵩回家。

桌上早早准备好饭菜,吴小嵩的姐姐坐在桌前,却忽然被父亲喝止,命令她离开座位,原来在父亲看来,成为副镇长的吴小嵩地位已“今时不同往日”,哪怕姐姐也不得上座,姐姐愤怒而委屈的离开,这一切都被吴小嵩见在眼里,她选择让姐姐坐在了原来的位置,与自己的父亲直接对抗。

虽然剧里没有直接说,但我们可以轻易想象这是个怎样的家庭,父亲是家里的霸主,而女性都卑微无比,无论姐姐,母亲,在他面前都是唯唯诺诺,而姐姐那句“你说话从来都好使”,也证明了这样的情况不止发生过一次。那从这个家庭走出的吴小嵩,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正是这样的家庭,养成了吴小嵩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必须跳出和帮助底层的决心,她太清楚穷人所处的环境是怎样恶劣的,才会怎么都不愿放弃自己的工作,为自己,也为他人。

作为主旋律剧,《经山历海》利用吴小嵩这一人物的平民性,亲切感,将基层工作这份略显“距离”的事情,拉近为更贴近生活的叙述角度,既让年轻观众能体会到基层工作人员的辛苦,也能在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共鸣:来到陌生城镇,遭遇重重阻拦的吴小嵩,不正像极了在大城市打拼的自己吗?

如今剧已播放近半,吴小嵩终于逐渐得到楷坡镇人们的认可,也克服了许多困难,但仍会有新的挑战摆在面前,但我们知道,和每一个试图在新时代实现个人价值的女人一样:她不会倒下。

 5 ) 《经山历海》,与原著小说对比,聊一聊改编后的优缺点

之前看了原著《经山海》,很惊讶看到一个从男性视角歌颂基层女干部的作品,被作者塑造的吴小蒿所打动,吴小蒿不仅仅是基层女干部的写照,更可以说是大多数中国女性的真实写照。

一开始我并不看好这部剧。从预告来看,可以说是与原著基本没啥共同点了,是个全新的剧本。前三集的水平不稳定,剧情有好有差,第二集饭局的那场戏,让我眼前一亮,从第四集开始,剧情逐渐步入正轨,越来越好看。楼主作为一个曾经在基层干过几年扶贫工作的人,对剧里描写的村里的人物性格,生活方式,以及基层工作做的事情,很有感触,也较为认可。虽然说本剧改编幅度相当大,但是,我看到了主创的诚意,给这部剧打四星。

现在,就和小说对比,说一下各方面的优缺点。

一、小说和剧的侧重点不同

小说重点塑造人。小说70%的篇幅都在写吴小蒿,全面立体的塑造了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女人,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吴小蒿出身不好,又遇人不淑,但是一直在与不公的命运做抗争,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站稳脚跟,实现人生价值。就是她这样坚韧不屈的品质,打动了我,就像她的名字一样,虽然是颗小蒿,但是也要顽强不屈的活着。小说对其他角色描写的都不是很深。

剧里重点写事儿。属于强情节剧,弱化了吴小蒿的人物形象,丰富了其他角色。以矛盾推动事情发展,所以塑造了性格耿直,说话也直接的吴小蒿,就是利用吴小蒿的性格制造矛盾,来推动剧情发展。真就工具人。剧情冲突方面我觉得强于小说,小说里事情发展比较顺利,矛盾冲突不强。

二、主要人物的人设改变。

吴小蒿:原著中,吴小蒿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农村贫困家庭,家里五个女儿,因为没有儿子,他父亲一辈子在族里抬不起头。吴小蒿就更卑微,没有地位了,上学是她唯一的出路。为了能上大学,她接受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县长儿子尤浩亮。婚后价值观的不同和由的强烈控制欲,导致吴小蒿常年被家暴,但是她没有能力逃出去,再这样的成长环境下,造就了吴小蒿忍辱负重、忍耐力极强的性格。在乡镇工作中的吴是个谨小慎微、心思细腻,但是也是个敢想敢干、敢于承担的人。

剧中,吴小蒿依然出身农村,但是并不卑微,老公更是把她捧在手心里,编剧给了她一个虎直的人设,显得和基层女干部很突兀。所以对于全书最重要的女主人公的改编只能打个差评。

贺丰收:和小说差异不大,处理事情雷厉风行,但是文化不高,解决问题的办法简单粗暴。剧里相对小说增加了很多戏份,改编相对比较好。

由浩亮:小说里是县长儿子,没文化、猥琐、不学无术、仗着父亲人脉经常干坑人生意的纨绔子弟,未达目的不择手段,对吴小蒿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经常家暴。

剧里简直调了个个儿,虽然没有明确提,但是能看的出来沿用了小说里的出身,父亲依然是退休高官。并且成了吴的大学同学,帅气多金宠老婆的好男人。当然我明白,是为了过审,党员干部的家属不能是负面形象。但是这个人物改的也脱离了实际情况,由是高干子弟,吴依然是农村出身的姑娘。老马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然也决定着家庭地位,这两人的婚姻,可以用门不当户不对来形容,剧中由对没背景的农村出身的老婆无条件的这么迁就就很假了,反正生活中我是不信......国内编剧,致力于打造完美男神,把多少未婚女性往坑里带,偶像剧那么写到也罢了,这种生活剧,塑造这种人设就太假了。求求别再忽悠未婚女性了。由于由浩亮人设的改变导致吴小蒿人物的行事出发点和走向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使得原本很多顺理成章的事情变得不合理,所以我没法评价这改编是好还是不好。

慕平川:根本性的改动,小说里是贺丰收的发小,小时候救过贺一命。唯二的反派人物,渔霸,经常欺压百姓,扫黑除恶的对象,与贺丰收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也是改变贺结局的人物。

剧里改成了一个带领百姓致富的村支书。这个人物的改编我觉得很可惜,如果沿用小说的设定,作为反派人物可以增加很多戏剧矛盾,也正好能展现近几年国家扫黑除恶的成果。也不至于把所有的矛盾靠吴小蒿的耿直人设来推进。再次感叹一声,太可惜了!

三、分集剧情分析

(第一集)

1.吴小蒿去乡镇的理由。

小说吴小蒿去乡镇主要理由是逃离家暴和老公的控制欲。其次也有在文史办不得志,想去实现更大报负的原因。

剧里,很多人觉得吴小蒿家庭这么完美,还要去乡镇受苦,觉得不现实。这我就想说一句,这是因为大多数观众依然是旧思想,自觉得把女性放在了家庭的位置,觉得女性就该以家庭为主,过的不幸福的才会去受苦。对于有这样想法的观众,我只能送一句呵呵,谁说女子不如男,不能追求事业,不能追求人生理想。

编剧在两个人的对话中交代了足够的理由。吴小蒿是历史系高材生,热爱历史,想要有一番自己的作为,原本她觉得自己能出书是很骄傲的一件事情。没想到她费劲心血编的《隅城文史》却没人看,将她的骄傲击落一地,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价值,所以她选择去乡镇为百姓干实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这个改编,我觉得很好。对于目前这样的人设,给足了理由。

2. 吴小蒿把女儿锁车里。对于这个剧情,我只能说一句编剧智障(鉴于有多个编剧,我只能骂写了这场戏的编剧)。

3. 办公室那把破椅子。没有在基层工作过的一定会说假吧,但是这个真很真。现状就是国内每个地区每个乡镇发展极度不平衡。经济落后的乡镇办公楼和办公桌椅破破旧旧,有好的的桌椅尽可能都给书记镇长配备了,毕竟偶尔要接待上头下来考察调研的领导。副镇长的办公室用旧的,那是很平常的。以前工作时帮一个副镇长干过活,她负责主持一个大项目,办公室只有一台大概十几年前的电脑,系统极其难用,也没有给配打印机。她把单位唯二的两台好电脑留给我们办公室了,因为我们的岗位性质对电脑要求非常高。所以,乡镇领导就是这样的朴实。

4. 李言密将安全生产工作推给吴小蒿。这段也是小说里没有的剧情,但是写的很好。从他背后观察吴和贺争执还在那儿看笑话就能看出是个没有责任心的不敢担事儿的人,墙头草一个,但是很会琢磨其他人。原本这事儿没定,他几句话就推给了吴,吃准了吴不会去书记跟前核实,故意来一句:要不咱们去请示一下?在书记镇长跟前又推脱给以前敲定的事儿,还为书记镇长想好了后路。机关人事斗争,推诿扯皮写的淋漓尽致啊。

(第二集)四人饭局。前两集最精彩的一场戏。

这个不想细说了,大家应该能看的明白。

第一集就有铺垫,由浩亮得知吴小蒿去楷破镇当副镇长,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脑子立马开始为自己的利益盘算起来了,立即去找了慕平川,刚想说股份的事儿,被慕刻意打断了。慕随即就提出了请吃饭的事情,立马想到搬出贺来压由的小心思,但是并没有告诉贺会来。餐桌上,慕专门点了小逛鱼,以及讲了傻逛鱼的故事,话里话外暗示由别自作聪明。你以为你老婆当了副镇长你就能压我一头了?我和贺镇长的交情,可比你深多了,你有副镇长,我有一把手镇长。而吴小蒿一来上班就和贺不对付,以为在说自己。但是由依然不死心,剩两人时挑明了,慕只好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你是生意重要还是老婆前途重要?

第三集没什么好说的

(第四集)

小冷库爆炸,吴小蒿与贺丰收起争执。

这个剧情小说里也有,但是改的比小说好。

小说里我记得是大年三十村民私藏烟花爆竹发生的爆炸。吴小蒿想如实上报,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被贺和周压了下来,靠慕出钱安抚家属摆平了这个事情,也因为这个,吴在慕跟前始终低一头,后来是吴主动对纪委检举自己。正是因为小说里吴小蒿没有剧里这么强硬的性格,才会形成瞒报的事实,剧里吴小蒿耿直又正直,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所以在争吵纠结过后最终如实告诉了周书记,所以耿直有耿直的好处啊。

今天就先更新到这儿。

 6 ) 脚上的泥,就是未来脚下的路

“干部就是干事,上班就是上村,干事不能一厢情愿,上村不能脱离民情”,对剧中吴小蒿的这句台词印象深刻,因为让我想到了之前现实中见过的一位女副镇长,她说话语速极快但逻辑清晰,为人热情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最特别的是,她脚上穿的是一双老式布鞋,整体看起来与得体的穿着非常不搭,我的这份疑惑在看到《经山历海》中的吴小蒿后得到了解答,其实基层领导干部并非外人所想象那般“舒适”的在办公室里隔空指挥,要想了解基层,融入村中,成为村里工作的行家里手,下村走访就是首要又重要的工作,一双不好看却舒适的布鞋,就是这些常年坚守在一线工作的党员干部们最好的代表,所以当看到剧中吴小蒿报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倾听民意和下村走访,我就知道这肯定不会是一部悬浮剧,创作者一定是做了大量的功课和采访。

看到现在,我发现吴小蒿的人设也很有意思,杨亚洲导演把擅长的现实题材的真实和女性题材的细腻都融合在了这个角色上,有很多评论在吐槽吴小蒿工作冒失,其实我倒觉得这才是一个人物的真实,吴小蒿本身之前长期在机关工作,对农村工作知之甚少,家庭线里也有戏份说明她从小就是在父母和姐姐的保护下长大的,丈夫对她也是宠爱有加,所以第一次接触下村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物,她的内心肯定是慌张的,但以她好强的性格肯定不会表达出来,所以我在看前几集的时候,一直能感觉到她绷着的紧张感,这应是演员和导演之间的默契,但终归是都理解了人物,才能透过荧屏传递给观众感受。

以女性为主讲述党干基层的影视作品比较少,还能够在其中放大职场女性事业与家庭平衡的情节更是难得,这部剧没有一味鼓吹牺牲奉献,尤浩亮作为干部家属,他虽理解支持妻子的工作,但更希望她回归家庭照顾孩子,吴小蒿甘愿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为群众办事,但是她心里知道家才是自己的港湾,没有把基层干部拍成失真无魂的过度奉献者,而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有自私,也有无私,但他们最后都懂得怎样去平衡选择,用心去经营一个家,用责任去管理一个村,这才是党干基层应该始终坚守的信条。

《经山历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前一阵子大热的《山海情》,都是讲述乡村振兴的扶贫剧,虽然故事线不同,但我觉得新时代乡村脱贫振兴的主题都是相通的,不是歌功颂德写赞歌,而是拍给人民看的,真实展现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历程的“纪实剧”,吴小蒿与马德福一样,都是不甘向命运低头的人,都是懂得授人以渔才是彻底脱贫手段的人,都是从疑惑到迷茫,再到努力带着所有人奔向未来的人。我一直感动于那双老式布鞋,虽然剧中的吴小蒿没有穿,但是她的脚下依旧沾满了泥,她暴雨夜带着村民一户户撤离,为了金银花种植一趟趟奔走,清理码头违建一次次劝说,真正诠释了基层干部的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带着群众走向未来,走向富裕,就像吴小蒿在剧里的台词,“我向往的生活,就是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这些平凡又不凡的基层工作者的初心和中心。

脚下沾满泥,心中才有底,前方才有路,我相信走到后面,经山历海成长后的吴小蒿会让观众们更加喜爱,也会让人更理解现实中的吴小蒿们。

 短评

一般这种正剧,没大流量撑着我都不看。然后,真香

8分钟前
  • COCOA&MILK
  • 推荐

切入点就很不接地气

12分钟前
  • 乔不思
  • 很差

还挺好看的!

17分钟前
  • 梓蘅
  • 还行

现实里要是有女主这么个人说话不经过大脑的,有多少人背地里暗戳戳的给你来点颜色来个坑。也就是你的职位在那。另一个女主的老公,回归家庭后做个家庭主夫各种作妖,大背景的剧情当然不会离婚,但那不就是各家庭主妇的日常吗?家庭主妇就该乖乖在家,主夫却可以作妖?职业女性要想在自己的事业上做出点成绩,真的是各种难,主妇可以安静支持,主夫就不能当好背后的那个人吗?

21分钟前
  • 橙子
  • 还行

主旋律也可以拍的这么接地气👍🏻👍🏻👍🏻

22分钟前
  • (ノ=ڡ=)
  • 推荐

题材很优秀!!!看到目前为止吧(只谈剧情)觉得女主出场的那几个场景都很不符合实际(不懂礼貌)1、拿个崭新笔记本坐在拖拉机上显得真的与众不同(脱尘)硬凹群众路线人设2、会议上跟大家打招呼很僵硬而且直接打断领导说话并且对领导直呼你3、自己女儿忘记在车上了你推前面走道的同事干啥?那么宽的道不够你走?4、和丈夫的言论,什么叫我负责生你负责养?这个不够负责任的言论怎么能在1套宣扬?对于孩子来说妈妈(女性)只要负责生即可,孩子成长环境是不需要母亲这个角色的吗?

23分钟前
  • 瘦丫
  • 还行

大美日照,看到了张家台,两成,五连好多地方,还有我们大日照的煎饼,可太想念了。影片拍的不错,唯一不太喜欢的是他们的内心独白,全部都快进了,不知道我们日照什么时候能出个这样的市长,副市长,镇长,副镇长,而不是都是镀金的人们啊。

28分钟前
  • 守拙
  • 还行

假的不行了

31分钟前
  • 努力练好字
  • 很差

这类型的剧题材都差不多,但王丽坤还是挺漂亮的,气质也很好

32分钟前
  • 一夕如环
  • 还行

意外的不错,但是前几集剧情看得真的憋屈,太贴近生活了。我以为青春靓丽的女性爱上四五十半截身体入土的男性这种情节只存在那些微群男的臆想里,结果看了编剧,有照片的两位是女性,累了,雕癌入脑。(故意打错字的)

33分钟前
  • 噗嗤嗤嗤哈
  • 还行

刷的好评也太多了。

38分钟前
  • 较差

为优秀党员点赞! 就电视剧而言,越往后面越看不下去 。价值上的太过了 容易引起反感。因为大多数地区的机关干部是没这个敬业心的。

42分钟前
  • TZzz
  • 力荐

看了两集,题材挺不错的,剧情也一直围绕着干工作来,没有打岔的副线。女主待人接物是有明显的不周全,可能创作者是想表现年轻一代人不愿意与老一套合流,有年轻一代的时代特色吧。

46分钟前
  • 毛泡居士
  • 推荐

王丽坤有气场了。

4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一分给拍摄地日照,因为我就是日照人。一分给王丽坤,颜值抗打,好看好看👀一分给其他辛苦了的群演和演员。剩下的形容词就是假大空。一点都不符合实际情况,吴小蒿的存在就仿佛有神助力一样,做什么事都顺顺当当,乡村扶贫不是谁的镀金石,也不是谁的伊甸园。另外就是一些情节实在是太假了,一群人在哪里闹哄哄的啥也看不懂。乡村扶贫就扶贫吧,扯什么镇长和副镇长的绯闻,扯什么郭默喜欢镇长,对副镇长横鼻子竖眼。这样拍出来真的没有感觉到影响不好吗。

52分钟前
  • Misco.
  • 还行

比罗晋袁姗姗那部肯定是接地气了很多,王丽坤那种又美又楞的劲儿还挺合适的。。。。。。最后还拍了一段疫情期间的剧情,这个很棒。。。去年年处各种基层组织真的是很辛苦很努力。。。。最后一段加一星。

57分钟前
  • fish
  • 推荐

只要坚持看几分钟,就能看出来这个剧是真的用心在拍了,每个人物性格都很丰满且立体。

1小时前
  • 大刚
  • 推荐

女主可能是角色设定吧……太假了.....和山海情差的有点多

1小时前
  • 用户6574544630
  • 还行

今天上豆瓣,好久没上豆瓣了,今天上豆瓣,国产剧有更新了许许多多。《玉昭令》后第一个评的剧,但是我一集也没看过。看到一个评论:刷的好评也太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本来我也想说一句:《刷的差评也太多了。》,但是觉得不过瘾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唱反调我是专业的。也是快乐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小时前
  • 人艰不拆
  • 力荐

因为工作,我也放弃了原本稳定的生活。有过怀疑,但吴小蒿让我更坚定了!

1小时前
  • 皮蛋粥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