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之城

爱情片香港1998

主演:黎明,舒淇,吴彦祖,张燊悦,谷德昭,陈奕迅,金燕玲

导演:张婉婷

播放地址

 剧照

玻璃之城 剧照 NO.1玻璃之城 剧照 NO.2玻璃之城 剧照 NO.3玻璃之城 剧照 NO.4玻璃之城 剧照 NO.5玻璃之城 剧照 NO.6玻璃之城 剧照 NO.13玻璃之城 剧照 NO.14玻璃之城 剧照 NO.15玻璃之城 剧照 NO.16玻璃之城 剧照 NO.17玻璃之城 剧照 NO.18玻璃之城 剧照 NO.19玻璃之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2 12:11

详细剧情

  在1997年的除夕夜,英国伦敦的人们都在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为新年的到来欢呼庆祝。此时一辆汽车失事撞毁了,港生(黎明 饰)和韵文(舒淇 饰)是车上的一对中年男女,他们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逝去。经调查发现,原来他们是一对偷情的爱侣,由于各自都有家室,家中亲人大怒,只派了他们各 人的儿子及女儿处理后事。刚开始这两个年轻人都认为对方的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家庭幸福,各有怨恨。当他们翻查警方交给他们有关父母的资料的时候,才从照片、书信、日记等东西中,看到了他们父母当年美好的爱情故事……

 长篇影评

 1 ) 那一年的姹紫嫣红。

我们每个人心中总有一段无法磨灭,却时刻无法忘怀的物品。
也许是某种精神象征。
例如一只初恋恋人曾经送给我们的钢笔。
例如一副尊敬的长辈送给我们的励志题字。
又或者是一个昔日拍拖时,爱人用存下几个月钱,买下来的包包。
而我无法忘怀的事物,竟然是一部陈旧的港片。

这部片子,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玻璃之城。
我喜欢她,并非是因为舒淇童鞋因为这部片子,而摆脱了艳星路线。
我喜欢她,并非是因为这部电影的编剧是香港数一数二才华横溢的才女Mabel Cheung。
我喜欢那仍然古朴校风的港大,喜欢那时的孩子仍然穿着我熟悉的白色衬衫,喜欢那树体宽大的绿茵,喜欢那微风会带走的记忆,喜欢那我并不熟识时期的香港。

大学时,韵文穿着漂亮的古典裙衫,坐在大礼堂准备听洋鬼子留学生讲述女权主义精髓。
傍晚的校园里,宁静而又安详。
清脆的自行车声响,由远及近,漂亮的白色衬衫,被微风温柔的掀起,广生嘴里夹着一朵鲜红色的玫瑰花,横穿在古朴港大校园里。
随性的放下车子,推开门,悄悄得爬到韵文身旁,将玫瑰递给韵文。
韵文的话语仍然是犀利的,和那个时代刚刚崛起的女权主义一样,女生都是刀子嘴豆腐心,韵文小心的接过玫瑰花,广生一口咬开了韵文的苹果,声响静止了洋鬼子留学生的滔滔不绝之演说。
却开始了广生与韵文的绵绵情意。

大学联谊活动,广生带着一批男生,穿着短裤,喊着口号,冲进了女生宿舍。等待他们的是一个个青春美丽的女学生,用脸盆和一切能够承载水的工具,对他们发起的反击。而这些反击,伴随着的却是远远无眠的欢声与笑语。广生好似当初那个年代里,许多后来带着香港走出经济低谷的港大毕业生一样,优秀,有领导力,并且热爱人生。广生抢到了最后的牌子,韵文看着她的眼神中,有一种羡煞旁人的柔情似水。那个眼神,也许只有在青涩的大学时代里,才能够拥有。

香港运动,广生与韵文一同参加。浩浩荡荡的学生,与僵持不下的军警。Push.push.push的口号,与一群充满理想主义的学生,僵持着。烟雾,混乱,打压,这一切原本并不属于一个大学生应该面对的时刻,却被广生碰上了。他被抓入监狱,为了获得在监狱内的安全,他替那些吸毒的人撒尿,以此来换取保护。韵文的心,一直深深地挂念着广生。她带着一个录音机,去找广生。音乐在按下按钮的一瞬间响起,仿佛周围的空气凝结,剩下的无非是那波涛汹涌的爱恋,那些淡淡的青春回忆的味道在空气中犹如面包房飘出新鲜出炉的面包味道一样浓厚。

广生被迫留学法国。他是那么的优秀,那么的拥有报复,那么的坚定自己一定能够成功。他和那个时侯留学海外的留学生一样,他们大多坚信自己可以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好,他们坚信他们自己是社会的精英,这是他们理所应当的责任。临行前,他们坐在平台上,韵文看着广生送给她的礼物,那是一幅手掌,广生轻轻的说,那是他自己的掌纹,上面有他的爱情线,事业线,生命线,而这些线统统掌握在韵文的手里。那个时代,谈爱情太过于奢侈,很多现实让人压得喘不过气。

韵文做几份家教,为的无非是和广生打几分钟的国际长途。广生在法国一切含辛茹苦,却如那时很多留学生一样,报喜不报忧,他们勇于担当,勇于开拓,因为他们满脑子的理想。渐渐地,韵文的电话打过去,留下的只是那个皑皑白雪的电话厅。空荡荡的电话厅,想着韵文这边声嘶力竭的思念与挂念。

我们原本以为爱情可以抵得住时间,抵挡住空间,抵挡住距离。
可是后来我们才知道,爱情脆弱的犹如一个玻璃苹果,轻轻一个斜度的滑落,足以摔得粉碎。
韵文和陪着她一起补习的同学相恋了。
广生和他一起在法国,照顾他,关心他的同学相爱了。


香港即将回归祖国。身为香港当时的精英们,首先要学习普通话。
许多年后,已经功成名就的广生,站在普通话培训班前,说着磕磕巴巴的普通话顺口溜时,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广生回头道歉的瞬间,台下的韵文突然注意到了一张她如此熟悉的脸。没错,就是这个人,曾经在她最美好的年龄里,让她爱的死去活来。而广生在电光火石之间,注视到了韵文。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好似那个眼神,再向彼此述说着好久不见。
那些过往的记忆,犹如浮沉,突然之间被狂风吹过,飘荡在空气里,让人快要窒息。

广生与韵文坐在酒吧里,喝着红酒,述说着彼此的近况。
结婚,生子。
不是他们不爱了,不是他们忘记彼此了。
而是现实让人难免脆弱,难免需要依靠。
难免需要一个人,陪着自己走过接下来的人生。
而广生与韵文也不例外。
当广生站在台上,为韵文唱着那首熟悉的Try to remember。
虽然那歌声是跑调的,但是那看着韵文的眼神。
足以融化世间一切的寒冰。那一凝视,足以让过往的一切记忆,富有意义。

香港下起了暴风雨,飓风刮得树叶摇摆不定。
韵文坐在山间的房子里,落地窗外是飘摇不定的世界。
而此时此刻的韵文,感觉不到害怕,感觉不到恐惧。
她唯一能够感到的就是昔日的爱情依旧炙热。
她能够感觉到的就是过往的一幕一幕犹如幻灯片一样放映不停。
她拿起电话,又放下。拿起电话,又放下。
而瓶子里养着的玫瑰花,吃着的是广生曾经告诉她的秘方。
每天一片阿司匹林,玫瑰就会永久长青。
我们往往知道真相并非如此,但我们却愿意相信我们深爱着的人所编制的谎言。
最后她拨通了广生的电话,而广生此刻,就坐在车里。
而车子停靠在韵文家的楼下。韵文开门跑了出来。
两个昔日相爱却因为距离分开的两个人,有太多的难以言喻。
有太多的感情,在日日夜夜的思念与怀念中被越加浓烈。
在分别了那么多年后,两个人终于又在一起。
那种感觉,总让人觉得不真实。

两人又恢复了旧时的模样。
一起享受两人世界里的美好。广生买下了昔日韵文给广生邮信的邮筒。
那是两人远距离思念的见证。他们又可以一起学开飞机,一起读那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美好。
只是他们已不再是昔日那个穿着白色衬衫,奔跑在校园里的学生。
今日的他们有社会赋予他们的地位与责任。
他们已各自拥有美满的家庭。
当广生的妻子出现在机场的时候,韵文回头望着广生。
那一刻,时间仿佛狠狠地扇了韵文一个巴掌。
他们多想回到过去那段时光,让那时光在延绵不断的音乐里永远放映下去。
他们没有分开,没有别离,只有美满。
但现实并非童话。现实中总有些无法完美的残缺。
而正是这些残缺,才让生活变得真实。

当那个昔日一起读书的学院要被拆除的时候。
昔日的同窗好友又聚集在一起,举杯同庆,回首当年。
他们早已成为推动香港发展的精英群体。
有律师,有建筑师,有华侨。
他们已不是那时每夜对着女生宿舍大喊谁谁谁好正的孩子。

韵文和广生决定分开,结束这种不正常的关系。
一对彼此相爱的爱人,在一起,关系却因为流年的改变,变得不正常,不道德,也许这是他们无法释怀却也无法逃避的问题。

韵文远走伦敦,而广生也追去了英国。
在英国,广生一次又一次的寻找前来散心的韵文。
当广生用望远镜眺望远方的时候,生活终于被广生所感动。
又或者是一切不忍他们就此诀别的人,都希望看到他们能够相聚。
两个深深相爱的人,是那么的难以别离。
这个世界有许多的奢侈品,但爱情这件奢侈品,是我们无法用金钱买到的。
广生与韵文又一次相聚在一起。
在新年即将开始倒数的时刻,他们一起开车前往广场,去看那漂亮的烟火划破天际。

8年前,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被剧情与表演所吸引。
4年前,当我第二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出演员表的时候,我的眼眶已经哭红。
前些时日,当我第叁次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将手里红酒,一饮而尽,然后爬上床,盖好被子,早些休息。
这期间,所经历的,也许就叫做人生的成长吧。

亦舒笔下曾经描写过那个时代的香港。
而真实时代下,那个时代的港大出了多少今日赫赫有名的人物。
黄小姐那个时侯大概还是一个社会学的新生。
而他们中的许多人,真正的为了香港日后的腾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们唯一能够看到的,不过是这些成功人士今日的风光与成就。
而昔日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那个年代的人,所感悟到了什么。
我们无从得知,而这部电影,或许能够让我们一窥那个年代的无奈与坚持。那是一种对于自我的坚持与信任。

我们生活在一个放弃比珍惜还要快的时代。
我们习惯了快餐文学,快餐爱情,快餐人生。
而我们很少拥有那种对于生命的执着与对爱情的执着。
我们这一代,很少有父母从小告诉我们要独立自强。我们这一代大部分的人都被现实中的棉花糖所软化,缺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事业的执着,我们中毒太深,导致我们时常拖延,抱怨。
在社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日,我们的自信心在一次次的现实中被挫败,挫伤,甚至开始自我保护与自我否定。

而我们视乎忘记了,在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年份里。
有一群香港的知识精英,他们曾生活在远不如我们今日开放,民主的境遇下。
他们的竞争是生存还是死亡。 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比我们复杂。
他们所要考虑的留学挑战是吃什么,怎么能够保证有下顿饭。
当我们被现实生活挤压到无法呼吸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想想他们。
当我们被现实生活中谁先刷碗,过年先回谁家这样琐碎的问题而大大争吵的时候。
也许我们可以想想广生与韵文的爱情。
我们所要做的,是活出属于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的精彩与完整。
我们不是仅仅要学习那一代人的吃苦,耐劳,勇敢,开拓。
而是要比他们做的更好。

就好似广生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样。
We are best。

 2 ) 爱君如梦

1997年除夕夜,港生開車載著韻文,去特加法拉廣場看煙火迎接新年,身後英倫鐵橋上燈光閃爍,倫敦人山人海。


在十年前,要找這麼一部舊戲來看很難,記得有次還從一家舊影碟店失望而歸。在彼時氣味複雜、人來人往的二手市場裏,早忘記當時抱著如何一種心態。《玻璃之城》這出戲一直是我的最愛之一,後來,在張婉婷相隔十多年的作品《歲月神偷》裏,曾瞥見一絲與過去連結的氣味,細想,似曾相識而已。


都說戲如人生,這路多麼遙長,或戲是假的,可淚卻真。何止真呢,簡直痛不可當。寫壞了的腳本都可重改,改得直至它足以粉飾你本性中的恐懼,而壞的人生,卻簡直是腹背受敵。
 

戲中許多畫面,一再重溫,也好動人。


午夜舞會結束,在走廊,港生對韻文說,我會娶你。之後,釣魚島遊行抗議運動,韻文去監獄探望港生,送去那首try to remember。後來港生去了法國半工讀建築,她做五份兼職,攢錢給他打電話。

巴黎,三分鐘,許港生。
大雪覆上街角電話亭,鈴聲響個不止。


過去我以為,港生沒能和韻文結婚是因為現實。不得不承認,我總習慣將不可達成的願望之遺憾統統推諉給現實。而多年後再回頭看這出戲,我這才看到了時間的存在。是時間,是遲了和早了一步的關係,是屬於各自的時間使然。


時間如一道鬼影。


後來他們分手,再次在香港重逢。暴風雨的夜晚,港生開車去家樓下等她,雨窗襯得她的臉更美。他們買下薄扶林道邊向海的房子,買回從前何東門前的郵筒,將此前二十年情書一張張寄回過去。跳舞,喝酒,盡情再次戀愛,好像就從沒有變過,一切都來得及。最好的時代,最壞的時代,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若尚可有百折不撓的愛與理想。


當韻文向港生再提起當年的革命,他微笑說,自己是一個革命的逃兵。這個時代何嘗不是充滿了逃兵,我們又是否能有真正的理想?正義,秩序,權利,和平,還是否存在於我們最正當積極的需求當中?真懼怕這種麻木和日漸冷漠的渴望,害怕所有理想抗爭都將被賦以情懷漸冷,有去無回的命運,或終會使我們落入碌碌無為與庸常的洪流之中。

 
戲中最感傷卻浪漫的情節,始終認為是康橋二人在花艇上,將港生和韻文的骨灰送上夜空,一瞬間,塵歸塵,土歸土,與煙花一起綻放,落入海中。

片尾又回到港大舞會結束後的樓梯口,一支Try to Remember,永不逝去。

Try to remember and if you remember.

 

原戲如人生,愛君如夢。

 3 ) 我们分开的日子,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最爱你

若干年后,我才知道:有些人,在你若干年后想起,还有微微疼痛的感觉,那一定是你爱过的。
活到现在的岁月,我慢慢开始接受人生,慢慢修正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就像导演张婉婷所说:我感到爱情,包含人生,在最美的时候定格是最好的,由于最美的只有一格,就像《玻璃之城》,两个人最美的时候,逝世掉了,嗯,这样最好。
年少的爱情总是纯净浪漫的,从第一眼的注定,到他单枪匹马冲进全是女生的餐厅偷偷给她送花,在她被学姐欺负时用单车载她去买冰激凌,告诉她玫瑰花每天放一片阿司匹林它就会开得久一点,还有他离开时,送给她的手模,上面全是细细密密她的名字:我的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全是你。
但是爱情的浪漫终究敌不过生活的现实。存够钱才可以打三分钟的电话给他。她在那端无奈地说,你别不说话啊。你不说话是浪费钱啊。
再后来他们各自有家室。舒淇问同学:他爱他太太吗?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同时喜欢上两个人?
这已经是我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了,第一次感动的片段是因为黎明送给舒淇的写满她名字的手模,第二次感动的是他们决定分开的时候,舒淇对黎明说:你离开的那些时间,才是我最爱你的时候,第三次感动的是黎明对舒淇说:“An aspirin a day, while he is away”,之后用阿司匹林成为她生活中的一些习惯。
影片中细腻的刻画着他们永恒的爱,那种彼此之间难以忘记的默契——很多时候默契来自平常时间的相处积累,很多话也只有当事两人才懂。就如每一次黎明见到舒淇,两个人都会举起大拇指:We are the best。多年以后,各有家室,各自珍存岁月里爱情飘逝的碎片,在幽暗的酒吧里,依然是:We are the best。只是多了一种情绪。
黎明在楼下迟疑着要不要打通电话,这种情绪拿捏非常到位。一个听来的故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一日记挂起分手多年的恋人,就掏出短信:“天气冷了,注意身体。想你。”想了一会,去掉了“想你。”又想了一会,去掉了“注意身体。”最后只剩下“冷了”,再想想索性不发——有时候联系是想念一个人,不联系不代表没有思念。
两人吵架欲分开,黎明说希望她记住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天,他都是那么爱她。舒淇说:你不在身边的日子,我才更爱你。这几乎是感情的境界。用心感悟过爱情,才会说出如此真性情的话。张婉婷的细腻深情,看似不经意,却会击中心底柔软的角落。
有些爱情不容于道德,但容于心,舒淇痛苦地问黎明,我们该怎么办。黎明说,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故事的句号是一场车祸,他们相拥着死去。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好或坏,谁又说的清。只有那象征着生命与爱情的石膏手依旧放在钢琴上,那旋转着缤纷而化在水中的阿司匹林,还有那《try to remember》的歌声中将青春岁月重新拾回……也许能打动人的不是伤痕和苦难,而是幸福,失之交臂的,或者不可企及的。

 4 ) 与爱有关,终是美的

始终觉得,这部绯闻男女的定情之作,是黎明最美的电影。除此之外,便是《半生缘》。毕竟他曾经也那么纯情过! 所有与爱有关的故事,没有一段,不是美好。就算再是煎熬和折磨,也是由爱生恨。 与我同租一房的女孩,想要离婚了。她才比我大三岁半。却已是结了婚有快要离婚的人了。她给我将起她的男朋友和老公。她说,这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男朋友,虽然已经分手好几年,但永远是男朋友。还有一个,是老公,虽然曾经也是她的男朋友,但就只能是老公。 她讲起她和男朋友的美妙日子。天哪,美得不可思议。那完全就是一段像薰衣草一样纯洁的感情。虽然最后,也敌不过毕业的打击,虽然最后,还是分开。 我从没听过身边人讲过如此之纯净的感情。突然就想起《玻璃之城》了。看了那么久了,只记得大概情节,一些小小的细节,早已忘记。甚至两人最后是否还在一起,也都忘了。但还记得,他们的儿女,看着烟花,了然的样子。那时候的吴彦祖,实在青涩得可以。 美,真的很美。我无法用另外一个字眼来描写这种感受。就连这幅海报,都朦胧得不可思议。像是要掩盖一些现实中的不可能。 好喜欢这里的他们,好喜欢好喜欢。 已经过了可以撒娇不负责任的年龄了,但仍然奢望一些现实之外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点奢想。另一种可能。人都会幻想,不是吗?我只学会幻想,是否,真的有这么美丽的,长久的,一生一世的爱情。 Try to remember。

 5 ) 我用半生遇见你

        所有的人生、所有的故事,结局都只有一种,所有的过程都是相遇和告别。

        而我,用了半生,遇见你。

        当我要融入这个世界时,遇见你——港大的校园,你在恣意欢乐的漫天水花中抢到我的铜锣,在你回眸对我凝固的笑容里,我也不知该如何对你微笑;何东楼前那条你载我行路的长坡,有温暖昏黄的灯光;高桌晚餐时你调皮送我定情的玫瑰花,带着周遭同学善良美好的支持;周末舞会后依依不舍拥吻,是你单纯执着的许诺。

        日子就是这样青涩、简单、激情又毫无顾忌,你在烦躁的夜里对着夜空用你的方式表达对我的思念;我在寂静的夜里和朋友用忐忑的心情暗示对你的情谊;你在游行被捕后还牵挂着我的安危;我在终于能探望你时却只有欲言又止的笑容和沉默。

        你一定记得,临去法国前我们有心还似无心的誓言构想,那故作坚强的笑容和无奈的拒绝,其实那未能实现的付出,更是我的担忧和承诺。虽然你在给我的礼物上,说你的生命线、事业线和爱情线全都由我的名字拼成。可是怎么能不担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如此脆弱和贫瘠,距离把时空无限扩大,你的辛苦我无法分担,我的忧愁你无从体会,不是不再默契、不是不再牵挂、不是不再思念,但生活就是这样无奈而凄楚的把我们分隔,千言万语的倾诉找不到出口,我们只能沉默,那个你总给我打电话的电话亭,终在一层层的落雪中归于萧瑟和寂寞。

        而当我足以掌控我的世界时,又遇见你——

        普通话培训教室里你笨拙的口音,所有的笑容在你回过头看到我的一刹停止;故作轻松的叙旧晚餐,泪光隐约的双眼,只有在那首你原来一再为我而唱的老歌里,看到我们以为深藏很好的秘密;白日里轻松的一起学习驾驶飞机;夜晚时却惶惶无法成眠;我给你的电话拨了又挂,我无法奢望你真是这样在我的窗台下静静等待。

        如果没有这次遇见、没有给你的电话、也没能让你看到我珍藏的你的礼物,那么还会有不顾狂风暴雨的亲吻么?还会有我们联名购买的房产么?还会有这几年的欢乐时光么?还会有欲走还留的分手么?还会有深深爱恋下痛彻心扉的拥抱么?你说要我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每一天都是那么开心,你是那么爱我。但你可知道,我们分开的日子,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最爱你。

        所以无论你是否能兑现诺言,无论你是否总是对我失约,无论我是否真的决心离开你,有些事情都不会改变,否则我们各自的孩子,不会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康桥。

       所以我知道自己还会遇见你,哪怕是我告别世界时——

        阴霾的泰晤士河畔,我庆幸自己的转头的一刹那见到的依然是你,这淡淡的笑容是我的失落和思念,也是你的焦虑和牵挂;虽然我们永远无法亲耳听见1997年伦敦的新年钟声,但在故乡维多利亚港上空化做烟花的20秒里,我们从此不再告别,我也知道在那最后的一秒钟里,你挣扎地抱住我,给了我最后的温暖。

        不是所有爱都可以重来;

        不是任何人都值得等待;

        我已经用了半生来遇见你;

        终于不需再用半生去忘记你。

 6 ) 《玻璃之城》,易碎之城

    已经很久不看那种煽情的文艺片了,但《玻璃之城》却是我一直很喜欢的一部片子。无所谓什么拍摄技巧、结构安排,只是喜欢它那种娓娓道来,但却触动人心的感觉。
    其实也不是身不由己,也不是造化弄人,港生和韵文的爱情故事,每一步似乎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韵文说:「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最爱你。」上天其实待他们不薄,他们相识在最纯真的校园,重逢在功成名就的中年,跳过了那一段艰难拼搏的时间,也跳过了那些彼此埋怨、争吵的可能。
    重逢是幸福的,虽然他们没有未来。他爱韵文,也爱自己的妻子;她爱港生,也放不下自己的丈夫。毕竟那是在他们曾经最艰难的时候陪在身边的人。很难说究竟谁是谁的第三者,谁是谁真正的伴侣,也很难说究竟放弃哪一段感情才正确,但是一切都已经无可挽回地发生了,于是,他们只能一起去学开飞机,只有在高空中,他们才能无忧无虑、比翼双飞。
    说好拿到驾照的那天一起飞的,而他却缺席了。他是别人的丈夫,因而在她的生命中,他只能缺席……生日、情人节、圣诞节……每个节日,他们都陪伴在一个人的身边,心中挂念着另一个人。丈夫、妻子、情人,既然不能完美扮演每一个角色,适时落幕也许才是最佳选择吧……还好,导演没有安排登门争吵、阴谋手段、刻骨仇恨,甚至都没有多少眼泪,他们不过是被爱情玩弄的俗世男女而已……
    朋友问我,如果有选择,是愿意做拥有港生过去的韵文,还是拥有他现在的太太(但愿生活不要真的给我出这样难的选择题),如果只是如果,我想我会选择做韵文,虽然不能和他正大光明的共生,但至少同死时是在他怀里,在他心上,这就够了……

 短评

以后还是不要随便乱坐前任的车了,万一出车祸了呢。 但是,其实,如果跟你死在一起,我好像没什么所谓。

9分钟前
  • 裸吻鱼🍭
  • 力荐

7天,20年的爱情,20年的朝朝暮暮,始终不曾把对方从心头放下。20年的爱情,20秒的烟花,20秒的璀璨...

1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很好看,不过我觉得细腻有余,饱满不足...

16分钟前
  • 新治
  • 力荐

try to remember……我手指的掌纹全部都是你的名字……请你记得我是那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我一直记得关于这部电影中带给我的种种感动……这不就是爱情最开始的样子吗

21分钟前
  • 露娜peace
  • 推荐

居然有吴彦祖陈奕迅 虽然同样是婚外情 但比廊桥遗梦更好接受 电影是靠情感推动的 我完全get 到他俩的情感了 男女主之前就是恋人 后来因为误会分离 再见面是功成名就时 双方都有了家庭和孩子 可依然忍不住在一起了 这就很人之常情 有了事业当然也想有爱情 相对比他们一直偷偷摸摸 无法一起度过生日中秋节圣诞节新年 死在一起这个结局更好吧 黎明这端正的帅让人挪不开眼 舒淇刚一看怪怪的 但后期的冷艳决绝气质实在杀人

22分钟前
  • 第七棵树下
  • 力荐

风雪中的电话亭、七十年代的香港大学、灯光下骑自行车的小路、伦敦新年的烟火……气氛唯美而怀旧。然而这两个人都不够勇敢,既没有坚定地在一起,又没有全心全意对待身边的人。不知他们能不能分清,念念不忘的到底是真实的彼此,还是自己回不去的青春?满目河山空念远,不如怜取眼前人。

25分钟前
  • 丹AI🌵
  • 推荐

我的生命线、事业线、爱情线,全都是用你的名字拼成的——还有比这最动人的告白吗?

26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Try To Remember,舒琪海藻般迷人的黑头发。再次分离,韵文对港生说,你要知道,你不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才是最爱你。

27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有些电影只适合年轻的时候看,因为有些事情只适合年轻人来做。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他:在你身边的每一天,我都是最爱你的。她:不在你身边的每一天,我才是最爱你的。Try to remember.

3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你不在我身边时,我最爱你

34分钟前
  • 赛赛
  • 推荐

怡微的影评写得特别好。印象很深的是保钓那一段故事和学说普通话,针脚细密的大时代小细节。身体力行的少年左派革命者真的会让人心动的,黎明在这部里很活泼,不过中年后就又还是沈世钧黎小军。和甜蜜蜜对照着看,“爱情”和“命运”,个人与时代,感慨幽深。头一次赅到吴彦祖的帅点。

38分钟前
  • 曼仔
  • 推荐

我爱你么?想和你在一起么?到最后又有什么干系呢?彼时少年少女们的爱情,浮浮沉沉,放手与不甘心放手,最终在希望降临的时刻如玻璃般碎裂了。还是当下的少年少女更伶俐,爱了,但仍然拾起心动各奔东西。人生海海,几多变故,在复杂的现实面前,爱情与梦想只是微末而被动的一环。

39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青涩的吴彦祖 黎明和舒淇都嫩的出水来 雨夜隔着车窗的黎明好看的像幅画 里面的桥段各种浪漫 an asprin a day when he is away 连最后和烟花一起飞上天二十秒都想得出 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二十年后依然很经典啊

40分钟前
  • 令我心动的小张
  • 力荐

政治氛围太浓厚了,那个年代的青年还有这般热血,所谓家国情怀。所有的节点到97都是个转折,缘分很巧妙的,滑落了就滑落了,一错过就是永远。倒像是最早的《后来的我们》。最后,异地恋真的好辛苦。7.6

44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Timing,如果能不早不晚地相遇,就没有一个词叫做“命运”。

47分钟前
  • 海绵birdy
  • 力荐

张婉婷细腻的柔软视角。我们先知道结局,然后才被一层层揭开记忆的帘。一个人能同时爱两个人吗?我不知道。聪明的,你说呢?若能答出来,诺贝尔和平奖非你莫属。广生与韵文成全了黎明与舒淇的未实现。一如彭羚的歌:遗憾才会令你,珍惜得彻底。PS “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是最爱你的。”

51分钟前
  • 大灰狼的兔
  • 力荐

1.我家小吴那时候就很帅了。2.港生和韵文后来喝茶那段怎么那么像《18春》,而且男主演都是黎明。3.婚外恋也要给予这么高的赞扬么?真要是心里一直装着对方,那干吗跟另外的人结婚?4.一个人真的可以在心里同时装着2个人?5.儿子和女儿在一起,挑不出可挑的刺,嗯。6.给4星完全因为画面

56分钟前
  • 桃某某Daria
  • 推荐

爱情片就好好拍爱情片,什么乱七八糟的“97以后大家都是同志了嘛”,黎明还念毛泽东语录,莫名其妙。想起许鞍华的电影,所以那段时间的香港导演,是不是都幻想着,【九七以后】就要被迫学习社会主义,戴红袖章,学唱北京的金山上??再结合2019年的香港大乱,当时电影里那些讨好趋附的细节太讽刺了。两边各自安好,该干嘛干嘛,谁要赤化你们啊,妄想症!还好当时黎明和舒淇都在颜值巅峰,舒淇美到迷离,黎明温文儒雅,还有嫩得出水的吴彦祖。一星给演员的颜值,还有一星给最后一幕。20年爱情,最初最美的一刻。

1小时前
  • 夏之轻寒
  • 较差

看着樓下新版的gong fight,不知道这样的故事会不会继续在同样的地方上演。

1小时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