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国语

香港剧香港2020

主演:林保怡,周家怡,卫诗雅,伍咏薇,陈奂仁,秦沛,陆骏光,潘灿良,陈健朗,黄定谦,刘兆铭,郭锋,杨偲泳,谈善言,岑珈其,唐宁,黄文慧,黄溢濠,凌文龙,艾威,易健儿,杨伟伦,黄子澄,梁诺妍,邵美君,刘皓岚

导演:李绍波,杨承恩

 剧照

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2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3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4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5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6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3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4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5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6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7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8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19叹息桥国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1

详细剧情

  李子勇Thomas(林保怡/陈健朗饰)出生贫穷,年轻时为赚取母亲(张慧仪饰)的医药费,拼命打工赚钱,认识了同在茶餐厅打工的少女方小薇Sammy(周家怡/谈善言饰),自此变成好朋友。茶餐厅老板(秦沛/艾威饰)分配Thomas到比利时进行走私名表的生意,因一个重大的错误在比利时留了二十年,并结识了出生入死的红颜知己Judy(李思函饰)。四年前,Thomas返回香港跟Sammy一起开办餐厅,并重遇在比利时结识,何乐儿Joyce(卫诗雅/杨偲泳饰),二人一拍即合,很快便走在一起。Thomas及后发现Joyce与一名为胡启源(陈奂仁/黄定谦饰)亦已拍拖八年,并与一名人妻梁淑媛Catherine(伍咏薇饰)育成子(岑珈其饰)。六人关系扑朔迷离。命运让他们的人生交错,相遇,相识,相处,相分到重遇,纠缠一辈子的爱恨,换来一声叹息。

 长篇影评

 1 ) 及时接电话很重要(含人物分析 剧透慎入)

爱的样子大同小异,如sammy爱Thomas,阿南爱Sammy。

但Ken从来没有爱过Joyce。一个确凿的证据是在Ken的视角看待结婚前逃避后Joyce回家与他对峙,Ken的视角里只有当天Joyce询问吃什么外卖。妈宝男是他一个鲜明的符号,背后掩盖更可怕的事实:他的思维是用最小的代价和付出占尽爱他的人的便宜。老实、稳定、适婚的背后是自私、不负责任。

Joyce靠着老豆给的优渥条件,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变成了没有想法和计划的小女孩,却又随着年龄失去了做小女孩的资本和单纯。她爱Ken,但爱情褪去又等不到求婚;她爱Thomas,但摇摆于外界的评价;每次Joyce夹在现实与自我需求中,总是会选择妥协掉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来选择一个符合现实的决定。

Thomas,故事的一开始凭几分钟的观察就判断出男客人出轨,深谙识人的本事,丰富的阅历,内敛,重情义,自负又自卑。这样一个角色林保怡诠释的入木三分,在第14集对Sammy坦言当年事实后,扭过头去忍着的哭,扭过脸来当作无事发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观众无法不相信这个角色。

Sammy是距离我太远的角色,我无法理解她的奉献,这可能也是她在剧中展现出的唯一缺点,过于无私的为了爱奉献和牺牲自己,所以会把自己置于窘境。爱照顾别人、没安全感、重视承诺、向往家庭和记仇。真的多亏了Sammy记仇和重承诺,才没有和Thomas在一起,就这样在整部剧的结尾还能当作一家人去邮轮旅行。

众生相,众生“相”。整部剧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独立视角和内心独白,每个角色的讲述拼凑出一个需要观众自己去思考真实性的所谓真相。下面记录几个思考:

1.不要为了完成结婚这件事而结婚,也不要为了适合结婚条件去妥协的爱一个人。考虑自己究竟需要爱情还是婚姻,考虑当下究竟需要什么。相信很多人面对的并非“结婚还是不结婚”这样简单的问题,更多是杂糅了现实生活、父母、自己付出的青春等等一系列难以舍弃或平衡的因素,陷进了人生的缝隙里,反反复复的折磨自己。

2.爱虽然有很多形式和方法,但核心与本质非常质朴:爱一个人就会想要和对方厮守,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和改变。不论哪种形式,我都想在你身边。

3.女人只要不生孩子,怎么作就都还有余地。

4.爱是一声叹息,只是不知道你的身边人听不听的见,听见后重不重视。

5.及时接电话和回信息很重要。

6.再深刻的感情都经不起石沉大海般没有着落的消耗。

7.看剧中故事与人物反观自己——明明是个散漫的人,偏偏对瑕疵敏感。在给予爱时保留,自许情深不寿,在嫌隙面前,又大开大合下狠手,好似不世之仇。今后应该反馈性阶段性的思考,在爱情或亲密关系里,自己能够带给对方什么价值呢。

8.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到头来只会是一把伤心的锁。

 2 ) 来看看《叹息桥》里的三分之一构图吧

刚看《叹息桥》时,首先会注意到,导演很喜欢用对称构图,仿佛韦斯安德森上身。(强迫症一本满足)

胡启源和妈妈的这个镜头尤其耐人寻味。

前景是厚厚的石灰墙和铁窗口,人物的脸被铁栏杆分隔成了好几块,有一种支离破碎感。

(看到这儿我满脑子的:铁门啊铁窗啊铁锁链……

这个家的确是个牢笼,对胡启源是,对妈妈也是。(关于原生家庭的叙述,会找时间专门来写,这里就不做赘述了)

但是除了这些对称构图的画面外,整部电视剧运用最多的,是三分之一式构图。

基本每一个玩摄影的人都知道这种构图方式,这种构图会提升画面的平衡感和宽松感。

但!请注意,这是有前提的。

如果画面中有人,人在画面的左侧三分之一处,并且将脸朝向右侧,才会有这种宽松感。

但如果反过来,人在画面右侧三分之一处,脸依然朝向右侧,就会非常的逼仄。

像这个画面,左侧是大面的白墙,两个成年人挤在画面的右边,非常闹心。

这个也是,虽然画面的中心有一条中轴线,但明显画面的重心在最右侧的妈妈身上,胡启源弯腰的姿势象征着一种屈服。

除了左右的三分之一构图,上下也有三分之一构图法。

在一般的摄影作品中,会保留三分之一的地面,其余三分之二全是天空,这样的照片显得十分宽阔明亮。

《叹息桥》里再次反其道而行之,光第二集就用了好几个低角度全景。

这组镜头有很强烈的对比意味。

在胡启源的家里,导演选择低角度机位来拍摄全景。

第一个画面里,胡启源刚刚毕业,还没找到工作,妈妈对他十分严厉,此处前景妈妈的小腿是一种权威的象征,看到这里不由紧张起来,毕竟这里实在太像小时候我不做作业看闲书被爸妈抓包的场景了。

这个画面里,窗户外面是黑暗的天空,只有胡启源桌子上的台灯作为光源,我猜这代表,台灯下的玩具,是胡启源现在唯一的寄托。

第二个画面,同样的机位,同样的景别,代表妈妈在这个家的权威多年不减。

不过这次,胡启源的窗外有阳光,房间也变得温暖了起来。

因为他是个成年人了,他以为自己可以摆脱母亲的掌控与压迫了。

(但是,谁知道呢……

这个三分之一构图非常别扭,一点也不开阔,更别提什么宽松感,它带着一股“窥探”的味道——妈妈无时无刻都在窥探着、监视着儿子。

导演用这样一组画面告诉观众:

没错,这个家有问题。这对母子,更有大问题。

这就是我喜欢《叹息桥》的原因,这几年有不少讲原生家庭之祸的电视剧,但是他们设计了大量的场景和桥段,竭尽全力想要展示这些家庭的扭曲,导演恨不得对着你的耳朵大吼:“这个妈重男轻女!!!这个爹软弱无能!!!!!“

《叹息桥》不是,他的争吵桥段很少,导演用非常克制的镜头语言,将这种扭曲和不幸展现得淋漓尽致。

再来一个。

胡启源和朋友一起待在狭小的玩具店,导演将机位放在天花板上,黑色的天花板从画面上方压了下来,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

画面中,胡启源的身体只占很小一部分,有一种被生活压垮的既视感。

这样有意思的构图,在《叹息桥》里还有很多。

这部剧,值得细品。

 3 ) Yours Truly

刚开始看前两集的时候有点无厘头,差点以为是每集独立的剧情,看到后面才串起来。

电影质感的画面,意味深长的构图,连我这个摄影小白都get到了一些镜头的寓意。譬如Ken和妈妈同框时,摄影视角始终在地板上,仰拍二人,暗示了Ken对妈妈的敬畏和仰视,一种权力的不对等;且两人中间总是隔着门框,仿佛两个世界,充满隔阂。

很久没有慢下来好好看一部剧了,这部剧又是那种慢节奏、大片人物对白的文艺片,很容易让观众失去了耐性,但越看到后面越有味。

从每个不同人物的视角出发去拍摄真的太有意思了!既让情节互相串联印证,又让我们意识到原来人与人之间是如此不同。同样一件事发生,在A眼里是这样,在B眼里俨然变成了另一番样子,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也是不善表达的人的封印。

最让我感慨的是Thomas和Sammy这条支线。可能现在很少听说,一个男生为了帮一个女生而搏命、隐忍多年的故事了,年少时或许是爱情,走到四十岁,两人之间更多是亲情了。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其实是一直在动态变化的,即便曾经年少更多是因为激情,可以为一个人全身心付出,但两人相识多年,互相也见证了对方的情感史,更多是依赖的亲情关系。我并不觉得他们最终会在爱情意义上走到一起。一方面是性格决定命运,如电视剧所描述,T的澄清来得太迟;另一方面也是,可能爱情本身,最后都会走向亲情吧。他俩同居三年,更像兄妹或姐弟,彼此互相了解(看到T对铭南说起S的种种特质,真是忍不住泪目),互相依赖,早已变成家人,如果不是铭南的出现,没有人愿意打破这样的关系,which means 也没有人会愿意更进一步。即使T在Joyce的鼓励下澄清了当年的误会又如何,他说他只是“澄清一下”,并没有说,澄清是为了什么,并没有说,“我说这些是希望你能留下来”。当两个人都选择只走一步的时候,剩下的98步间隔并不会因为两个人意愿里的那一步而自动消失。很可惜他们之间谁都没有那种strong will去重塑一段属于青春期的关系。

一段很有意思的对白:当Joyce和Sammy互相聊起Thomas的时候,Joyce惊讶道:“你口中的T好像跟我认识的T仿佛都不是同一个人诶,T在我看来很浪漫耐心呐……” Sammy回答:“所以你对他是很特别的存在啊。” 看到这里,觉得很有道理,因为看J和T约会就是情侣的感觉,比起J和K那种死气沉沉,比起S和T那种工作伙伴和家人般的对话,J和T更多是新鲜感和心动的感觉,无论是他为她作画,还是两人一起撩拨琴弦,都充满了恋爱初期互相试探和关怀的细节。但是没想到J对S的回应是,“可能你才是特别的那一个吧。”这句真是惊到我了!因为我们都太容易被表象迷惑,假象出一个情侣之间相处“应该”的范式来,但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应该”,一个人的真实和本性只有在最爱的人面前才表露出来,而S才是那个真正了解T的人。有点唏嘘。

单曲循环的《YoursTruly》,把Thomas的心事都唱了出来。

 4 ) 多POV叙事下的平行世界

多POV(Point of View 个人视角)叙事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2014年美国有线台SHOWTIME《婚外情事》就已经凭着过硬的剧本和表演在当年金球奖上三提两中,拿下最佳剧情类剧集和最佳女主角。

比起后者,《叹息桥》的节奏要更快一些、集中出场的人物更多一些(毕竟只有一季)。

人物越多,多POV叙事的难度就会越大,因为每一个视角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否则也就没有必要用多POV来叙事),如何在如此众多的世界里建立联系和区别要求主创有缜密的思维和扎实的叙事能力。

与此同时,虽然不同的角色都在以自己的角度来讲述故事,但毕竟是“同一个”故事,所以容易会让观众产生重复厌倦感。

《叹息桥》成功规避了这个问题,将三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讲得精彩纷呈。

细腻探讨都市情感一向是主创团队(肥波/25/黄绮琳)的特色,《玛嘉烈与大卫 绿豆》中已经成功建立起这个搭档组合的叙事风格。他们热衷探讨男女感情的残酷本质,但会少一点叶念琛式的黑暗和绝望,多一点温情和柔和。

POV的叙事形式,又为这种涉及两方、很多时候是三方甚至四方关系提供了一种超越传统单一事实的解读方式。

《叹息桥》基本主线有两条:

年少相识的THOMAS(李子勇)和SAMMY(方小薇)超过20年的双向暗恋,相恋七年终于走进婚姻的妈宝男KEN(胡启源)和典型港女JOYCE(何乐儿)的家庭悲剧。

中间穿插了和年轻时的KEN有一夜情的CATHERINE(梁淑媛)及其一家(身患癌症的儿子KEVIN和做科研工作的丈夫RYAN)。

两条主线之间因为JOYCE婚前出轨THOMAS而产生微弱关联,两人年轻时在比利时的相遇又隐藏着THOMAS和SAMMY两人错失时机的背后原因。

多POV叙事方式在三个故事之间构建起单一视角情况下无法看到的联系,推动着剧情发展的同时,在不同故事线中又起着不一样的作用。

毕竟,若全部15集都像前三集那样对同一件事反复用不同视角来说,不仅观众会疯,编导也容易被质疑偷懒。

1. 前期主要集中在THOMAS/JOYCE/KEN三角恋上,通过三个人不同的视角来讲述同一个简单的出轨故事。

在这个阶段也初步搭建起这三个主要角色的人设,为后面剧情的进一步展开埋下了伏笔,各个角色的最终归宿也似乎早有暗示。

李子勇 THOMAS

很明显THOMAS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懂得人情世故和把握分寸,注重细节,且从不吃亏。

和JOYCE看电影,简单一场戏就可以看得出来。

电影院里有人细声聊天这件事,他回忆中的自己是聪明、隐晦且有效的,既表达了对他人破坏公共场合利益行为的抗议,又不至于有失修养,是一种介于孩子气和维护社会公益之间的委婉做法。

THOMAS的回忆

而在JOYCE眼里,他不仅无礼,而且还将他人(JOYCE自己)一并拉到这种不得体的水平上。

JOYCE的回忆

剧集前期,编导非常注重和突出这种多POV叙事下的事实差别,明显的角色行为偏差自不用说(THOMAS版本只有他有所作为,JOYCE版本增加了THOMAS怂恿她一并丢纸巾),甚至细致到角色的面部表情,也略有不同。

THOMAS印象中的自己是嬉笑地看待着整件事,而在JOYCE眼里则充满了各种有失修养的小表情,比如翻白眼等。

THOMAS对看电影的回忆版本:

1.只有他一个向前面闲聊的人丢纸巾;

2.用的是THOMAS自己的纸巾;

3.在丢纸巾之前,曾轻声用嘘声提醒闲聊的人注意观影礼仪;

4.JOYCE对他的这种行为是认同并赞赏的,还用手轻轻挽住了他;

5.离开的时候,他是有牵着女方的手的(温柔体贴);

6.黑白影像。

JOYCE对看电影的回忆版本:

1.观影过程中自己并没有睡着(或者在潜意识里,小睡一会儿并不代表着睡着,或者对方不留意就不作为有价值的回忆保持下来);

2.丢出去的是JOYCE的纸巾;

3.在明显表达了自己对他丢纸巾这种行为的厌恶时,THOMAS还进一步让她也做这件事;

4.THOMAS单方面决定电影不好看就直接离场,留下她一个人在座位上;

5.对自己穿高跟鞋走路不方便这件事毫无体恤感;

6.彩色模式。

何乐儿 JOYCE

有很多人说最后痛失SAMMY的THOMAS会有可能和JOYCE复合。

或许醉心浪漫、被世俗捆得死死、执着于结婚生子的JOYCE会愿意回到THOMAS身边,但THOMAS肯定不会爱上她,从一开始JOYCE就在他心里面不占有一点儿重要的地位。

JOYCE和THMOAS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她的家底殷实,父亲因为做走私生意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可以轻轻松松就送一层楼给未成年的女儿(你知道香港房价有多贵吗!),让她从小不愁穿不愁吃,工作也只是用来打发时间。

没有后顾之忧的JOYCE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有做过独立处事的尝试,但她天生性格怕事,遇到一点儿麻烦就很容易退回到父亲的安全港湾当中。

比如第一集开头,年轻JOYCE游比利时想要自己一手操办所有事宜,但当安排的酒店正在整修时(怎么会不提前了解酒店的整修进度?),二话没说就已经退而求助父亲了。

再次偶遇THOMAS游走在比利时的街头,JOYCE可以为了与心爱的男生多一点相处的时间,轻松随意地放弃掉已订机票,走在身边的THOMAS却是被迫扣留在国外还债。

JOYCE感受到的是风花雪月和异国的浪漫相遇,THOMAS却是凄惨地流落异乡、与心爱的人分隔两地的痛苦。

胡启源 KEN

无疑,胡启源是全剧的悲剧角色,典型的妈宝男(广东地区叫裙脚仔)。

比起THOMAS和JOYCE,编导在搭建这个令人恨不成钢的角色世界时花的心思更多,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折射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控制狂母亲的渗透力达到了一个他本人都无法意识的深度和广度。

甚至母亲家里沙发的抱枕,都被他在脑海里自动复制+粘贴到女朋友的客厅。

KEN视角

对原生家庭的依恋,让他看不到那只(实际并不存在的)深色花卉抱枕与JOYCE极简风的客厅是多么违和。

JOYCE视觉下的客厅

KEN与母亲的关系是《叹息桥》故事的核心基石。

自小被控制欲极强的母亲长期高压管理,KEN不仅变得懦弱和怕事,还患有一定程度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长期被精神迫害的他一方面他极力想逃脱母亲的控制,另外一方面又不断自愿地回到母亲身边,有意无意之间都在享受着母亲的精神虐待,成为自己心理扭曲的最大帮凶。

KEN悲剧人生的根源在于,母亲对他的保护和控制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像两条核酸链螺旋扭转一样,最终形成了扭曲人格DNA。

控制的力度有多深,保护和宠爱的程度就有多高,这种长期的宠爱的圈养完全剥夺了他(心理和身体上)的独立能力。

比起JOYCE的出逃,KEN几乎没有一次挣扎和抗争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斗争,更像是下一个保护和供养者的寻找之路。

无论是年轻时出走去找CATHERINE、与JOYCE同居、还是后来的搬到CATHERINE家,在他心里都是打算换个地方做巨婴,期待的都是在母亲家里一样的衣来张手饭来张口。

非常庆幸CATHERINE一家可以摆脱这个瘟神

2. 当剧情发散到CATHERINE/KEVIN/RYAN这条线的时候(主要还是CATHERINE),POV视角的叙事风格有了一个新的转变,横空加入的惊悚元素和CATHERINE极其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出奇地适合。

梁淑媛 CATHERINE

第五集CATHERINE & RYAN故事的“突然”插入,让观众对前四集的内容产生了严重的切割感。

不仅在内容上,风格上也突然变得诡异,穿插的视频停帧式画面和声音处理让人毛骨悚然,虽然效果惊人,令人印象深刻,但不得不说导演在这一集里的处理是过了界,这种近乎恐怖的氛围与全剧的细腻风格格格不入。

后来的剧情走向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CATHERINE真正的心理状态远远没有这么糟糕,真正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是KEN(全剧的悲剧角色)。

CATHERINE这个角色设定本身其实并不出彩,但伍咏薇将中年妇女那种精神崩溃(接近分裂)的状态演绎得非常到位(相比之下,年轻版的扮演者唐宁就差了一点)。

钟家俊 KEVIN

不得不说,随着剧情的展开,越来越被KEVIN小哥圈粉,他之前的那些奇怪行为,后来我们都知道了,都是CATHERINE不稳定精神状态下的一个分身和折射。

全剧里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或多或少地知道KEN的问题,但只有KEVIN一个人能够非常清醒且全面地看清楚这个只有血缘关系的爸爸并不靠谱,让CATHERINE小心这种遇事就逃避的软弱男人。

正是因为癌症问题,让他能够每一天都以最后一天的心情去度过,整个世界和社会在他的脑海里得以解构,以一种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清晰度呈现在他的眼前,如果《叹息桥》里真的有一个上帝视角的话,那一定是KEVIN无疑。

3. 《叹息桥》最后一部分,THOMAS和SAMMY之间的感情纠葛升温,多POV天然自带的千人事实属性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不同角度的叙事形式被简化为推动时间线之用,不同角色交叉性地自说自话的同时,观众看到的是一个更为全面的故事。

这个时候,编导基本已经是在用常规的上帝视角叙事,前期那些极具争议的记忆细节偏差再也没有出现,观众的讨论点也慢慢从模棱两可记忆主体转移到俗套的“爱得太迟”的焦虑。

林保怡和周家怡的这条感情线无颖是全剧三个故事中最具吸引力,满满都是当代小清新的都市感情套路,但实际可供咀嚼的点其实不多。

多POV叙事的多重世界里,事实没有唯一真相,每个人对同一件事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读和看法,而在爱情中,讲理又是最不需要的。

但仍然,我们可以通过那些有着万千差别的事后回忆来解读一个人对一段感情的深层态度和被口不对心掩盖了的真实感受,这会为将来那些突然爆发的情绪和看似毫无逻辑的决定提供一点逻辑上的解释。

恋爱中,个体感受总是第一位的,事实和道理其次。

每个人因为教育背景、性别、性格、成长环境等不同而对同一件事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和看法,这种无意识的、有差别的感受一般不会当场就会形成强烈的对质,但当矛盾真正爆发的时候,争论双方常常被当前的点火线所引起的情绪波动遮蔽了眼睛和理智,据此产生的激烈讨论常常对感情的修补有百害而无一利。

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大家在交往过程中可以无理取闹,反之,多从对方角度考量来决定两人相处时应采取的态度,才是爱情正确的打开方式。说大了,是与任何人相处时的一个基本原则。

所谓修养,无非爱时体谅,爱后放手。

做不成情人,也实在无须成为敌人。

那些你死我活的爱情,大部分只是我不幸福,谁也不可以快乐的同归于尽,却好意思自我标榜爱情。

所以,我相信SAMMY会一直守护着阿南,直到最后,这和THOMAS最后的让步是一个道理的。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5 ) 有浪困住我,便有彼岸

主题曲《困局》是剧中人的判词。

看铁闸 摇晃
笼内有 月光
回忆泛黄
会在盼望里 遇见失望
行着爬着 沿路肮脏
有浪困住我 便有彼岸
谁未原谅 缠住不放
还在生 抹前尘上路
还在挣扎的思海有雾
蒙着眼 承受一生煎熬
还是困局
谁于沟渠描绘星图
谁的衣裳藏尖刀
谁人心高 谁人登高
——主题曲《困局》

主题曲已经是这部剧最好的影评了。

歌词将整个故事都讲完了,这是一场前尘(也就是回忆、过去)种因,后尘尝苦果的故事。

父母是困他们最大的笼,也是裹挟着要让他们湮灭的巨浪。

Thomas,是在沟渠里描绘星图的人。

父母是让他甘愿掉入沟渠的原因。他认定父亲是窝囊废,没有钱,没有能力,所以救不回患癌的母亲。母亲的患病,让他痛心疾首,无能为力,无法面对,他将母亲无法治疗、无法治愈的痛苦包揽在自己身上。他认为,只要有钱,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能救回母亲。他为了要赚钱而发了疯,一而再地铤而走险。父亲无法依靠,母亲无法面对,他找不到出路,他只有拼命赚钱才能消化掉这样的无力感。这就是他的人生巨浪,被裹挟,被推着陷入更深的漩涡。

在漩涡中,Sammy成了他的新信仰,是巨浪当中唯一看得见的彼岸,是他沟渠里能看到的月光,让他咬紧牙关活下去。以至于到后来Sammy一直照顾他的家人,其实是暂代了“母亲”的角色。Sammy说感受不到Thomas爱她,那是因为这种爱,带着信仰,沾染了家人的气息,爱情的含量太低了。

Ken,是衣裳里藏尖刀的人。

照理说,Ken的人生应该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巨浪侵袭,平平稳稳过完一生——家境宽裕,母亲是校长,自己又是大学毕业,还打政府工,完全是“人生赢家”的配置。但其实在风平浪静之下,却是巨浪滔天,“人生赢家”的内里实质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他妈是他人生最大的掌舵人,哪里浪大往哪里驶,沉船之前还得意洋洋——无论去往哪里,终归还是在我手里。在Ken的家庭中,父亲缺失,母权顶天,顶起一片天,她就是Ken的整个天。在母权高压之下,Ken就是一个扯线的木偶,扯一下,动一下。母亲为这个她亲手做的木偶倾尽心血,孕育成人,添上华丽的衣裳——家境、学历、工作,样样拿得出手。

木偶穿上了衣裳,仿佛就活了。Ken觉得自己不是木偶了,有了对高压强势母权的反抗。他对Joyce唯唯诺诺,其实心里毫不在意,他知道Joyce离不开他,需要他这个人去结婚之后,他更心安理得地把Joyce当做一个功能齐全的“避风港”,Joyce只是一个躲避他妈的工具人。而与拥有几百尺住宅的前上司旧情复炽,还平添了一个半大的儿子,让他有了踢开Joyce的勇气。他有了新的避风港了,更大更宽敞。

可惜呢,一切“避风港”都是如幻泡影,不堪一击。Catherine重新拥有和美三口一家,他不过是一个寄宿的流浪汉;Joyce的父亲一句不问,轻易就将他的珍藏玩具“扫地出门”。一个个伪装的避风港,瞬间变成了巨浪漩涡的中心。他冲击了巨浪,巨浪也就理所当然地将他吞没了。

Ken的玩具是他藏在心底的尖刀,是他在巨浪中苟延残喘的诺亚方舟。他在苦海浮浮沉沉,苦海上吹不散的浓雾,他每一处渴望的彼岸,都如幻如影,皆为泡沫。

Joyce,是那个心高的人。

Joyce凭什么不心高气傲?虽然父母亲离异,一事无成,但是父亲有钱、父亲无限溺爱。被爱是一个人最大的有恃无恐,也是一个人最大的自信来源。Joyce就是典型的傻白甜,无忧无虑,也毫无个人主见。父亲是她最大的靠山,是她最大的避风港,她的海里面,不会有惊涛巨浪,因为她从不远航。

Joyce知道Ken千般不好为什么还要选Ken?因为她没有自己的主见。Ken是闺蜜好友介绍的,闺蜜好友讲要一忍再忍,三十多岁,在香港市场很难找到男人嫁了;Ken是她爸首肯的,他爸认为Ken老实人,又有政府工,可靠,值得托付终身。

而到试婚纱那天,Ken没有出现,Kevin告知Joyce与前度复合,甚至与前度育有一子的时候,Joyce问她父亲,她还要不要嫁。他父亲说看你自己。她的父亲是她最大的靠山,是她最大的避风港,在风浪即将到来之际,却松开了栓在码头的绳索——我给你自由,你选择你自己的人生。

这是当父母最惯用的伎俩。他们主宰了子女人生的各种大事,他们影响子女的各种决定和想法,但当真正的人生大事来临之际,他们决定放手,他们的放手就是将你拨入火坑,还显得这个火坑是你自己跳的。

相对于Ken家里面的高压母权,Joyce家放任式的无打压父权,都是殊途同归,子女通通失去了在巨浪中逃生的技能。一个是游不出母亲的手掌心,一个是下水就淹死了。

Sammy,是在那登高的人。

Sammy是一个童话,是一个灯塔。十几岁父母欠债潜逃,留下她一个人拼命打工还钱,在茶餐厅遇到帅气又讲义气的Thomas,非亲非故,却为了帮她卖命还债。听到她失恋以后,放弃在比利时打下的江山,马上飞回香港,陪着她安慰她为她开餐厅。她的人生才是开挂的人生。

她是剧里面唯二的理想角色。她的存在,她不必真实,她只需要可爱,保留人性的可爱,天真,不变的真心。她父母的潜逃,并没有给她带入沟渠,是因为Thomas成为了她新的父母。Thomas在自我救赎的路上,也拯救了Sammy。一种长兄为父的多元成家,一种同居分室的新型相处方式,超脱出爱情,这样的相处,Joyce羡慕,谁不羡慕呢。

Sammy需要爱情吗?Thomas需要爱情吗?他们需要的都不过是陪伴,非要用爱情、婚姻捆绑在一起,才使他们反复在兜圈。大概岁月会化解当年错过的爱情的那份不甘心吧。

Kevin,他是住在彼岸的人。

Kevin是剧里另外一个理想化的角色,他还是一名典型的废青。他常讲人生苦短,所以他在他这个苦短的人生里面,嬉笑怒骂、愤世嫉俗。他可以如此洒脱,不是因为医生判了他死刑,而是因为他来自高知、中产家庭,他家不仅有钱,还有学识,这些家庭背景,虽然他不屑一顾,但实实在在是他底气的来源。

父母曾经是他的人生巨浪,裹挟着他离经叛道,后来他原谅了,不恨了,于是这些巨浪就无法再对他起任何的作用。他是幸运的。他幸运地摆脱了巨浪。


父母或强势霸道,或放任宠溺,或不管不顾,都终将影响子女的一生。在真实的人间,没有哪一个子女到死,能摆脱父母的影响,有些因循父母喜好做的决定,让他们自己后悔了一生。父母是子女人生的巨浪,巨浪滔天,至死不休。

剧里昌叔说“叹息桥”的来历,是一个公主为了心爱的情人所建,本来桥为幸福桥,后来情人出轨,公主一气之下杀了情人,而后幸福桥,改名为叹息桥。一个人是叹息,还是幸福,还是得看自己。

但Thomas说,世上没有叹息桥,不过是为了骗游人写的。只要喜欢,哪一座桥都可以称为叹息桥。

我说父母是困住子女人生的巨浪,但也会有些人乘着父母的巨浪,冲出了新的天地。

我希望我能,也希望你能。

 6 )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眼前的是幸福桥还是叹息桥

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他们踏上的就会是幸福桥。可偏偏不是对的人,又或者没赶上对的时间,幸福桥变成了叹息桥。

如果从现有剧情和不同人物视角出发,解析《叹息桥》中李子勇&方小薇、何乐儿&胡启源两条故事线,你看到的是幸福桥还是叹息桥?

胡启源视角·想担起的责任和被取代的悲剧

在胡启源求婚之后的视角里,他始终是对李子勇的存在介意的。再如何妥协,也无法忽视潜在的威胁。

他当面可以装作看不见何乐儿收到的,那封由李子勇餐厅卡片拼凑而出的恐吓信。但还是克制不住好奇心,去翻垃圾桶找到了餐厅的卡片。

岳父托付给他的清酒吧,也让他有了一些资本,有了去李子勇餐厅看看潜在情敌的自信,可也是在李子勇的餐厅遇见了来做服务员的亲生儿子钟家俊。

突如其来太多的责任——筹备婚礼,酒吧经营,上门儿子、旧情人求助。胡启源主观上是想担这些责任的。

可他对婚礼没有期待,把责任推给何乐儿;对酒吧经营没有经验,盲目听信好友的意见;对找上门的儿子和旧情人无能为力,想提供一个职位都被何乐儿一顿狠批。

与何乐儿在车上关于自己玩具的争执,更是让胡启源开始觉得真正懂自己,理解自己的其实是梁淑媛。所以我们会明显的感受到在钟家俊视角里,他去餐厅找胡启源是为了让他拯救自己妈妈,而在胡启源的视角里却觉得是儿子来拯救他了。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其实又有了选择!便又开始主动去找梁淑媛,想为自己找个避难所,找一个更没有压力的天地。

还在篮球场跟钟家俊透露要在试婚纱的时候,跟何乐儿摊牌说悔婚,让钟家俊有了期待,结果这人压根没打算去。

他想担起的责任,完全是讽刺。

偷偷摸摸跑回何乐儿加收拾行李,临了还要跟观众嘚瑟一句“我以后再也不用怕她了”

哪有什么爱情啊!胡启源只想要一个自己能做主的家,亲妈天天压迫他,他受不了;租房太逼仄狭窄,他受不了;何乐儿心里曾有过别人,对他的爱好和能力也诸多挑剔,他也受不了;

一辈子妥协过来的人,终于发现自己可以在梁淑媛和钟家俊那边不用妥协了,这便是为什么他脱口而出的这句“我以后再也不用怕她了”。

可谁能想到,全身心等待着自己拯救的梁淑媛,其实暗地里等到了老公钟怀安的复合呢?

最终灰溜溜的回到何乐儿家里,道歉,煽情,结婚。两个逼着自己凑合的情侣,最终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只是一个是为了绝症的父亲,一个是找不到更好的落脚点。

所以,在胡启源的眼中结婚时所有人都愁眉苦脸。婚后也忍受不了岳父的看清,在岳父丢掉他所有的玩具后彻底爆发,失控。

何乐儿视角·被转移的怨气和新找到的自由

在胡启源的视角里,他担起了所有应该的,不应该的责任,可在何乐儿视角里只看到了他的推诿和没担当。

和胡启源一起见他妈的那顿饭,更是凸显出了整场婚礼只有她自己着急的窘境。

在她的感知里,迁就未来婆婆的想法,忍着不去斥责胡启源对经营酒吧的不靠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结婚而委曲求全。

在她的眼里,胡启源因为拿捏住她一心想结婚的想法,便把自己在妈妈那里从小到大受的怨气,也一并转移到了她身上。

你敢想象一个在自己妈妈面前不敢乱扔任何东西,进屋鞋袜都要摆放整齐的人,突然变成了进屋随便乱丢鞋袜的邋遢之人吗?

“结婚之前,他做的任何事我都会忍。”

可偏偏这句话讲完,转头就遇见了找上门来的钟家俊,告知了她关于胡启源的过往……。

她能察觉到胡启源对这场婚姻的不情愿,却在经历过无数次半途而废的前半生后,坚持想要这次感情上不再半途而废,她终于做到了。

所以,在何乐儿的眼中结婚时所有人都喜笑颜开。婚后也觉得自己的世界开朗了,敢尝试以前做过,却没做到的事情。比如,像二十年前试着执掌一家茶餐厅一样,去试着和李子勇合伙开餐厅。

她的世界开始步入正轨,结婚,怀孕,可偏偏怀孕这个消息和胡启源的爆发同时出现……

也许失去老爸从小到大的庇护和胡启源的羁绊,便是一种自由吧。

李子勇视角·刻意的冷漠和最后的勇气

李子勇是不擅表达的人,是那种会把爱恨藏在心里的人。

年少的他为了帮方小薇还债,远赴比利时捞偏门。本来约定几个月就回来,却因为急着赚钱铤而走险,被扣押了下来。

他受过的苦从没有跟方小薇说,等不到他回香港的方小薇,误会李子勇心里没有她,帮她纯属江湖义气,便接受了别人的恋情。

发现香港再没有人值得自己回去后,李子勇在比利时一待就是二十年。但他还是那个可以因方小薇一通电话,立马订票回港,重新定居香港的人。

还是那个可以为了给方小薇找一份工作,而开了一家可能不盈利餐厅的人。

如果这都不算爱。

可在他的视角里,看不清方小薇的心意,搞不清她到底是拿他当兄弟朋友还是存在爱意。所以,当方小薇有可能的感情机会,更好的就业机会时,他都在装死,不支持,不鼓励,也不挽回。

刻意的冷漠,让彼此都在猜,却都害怕表错态——他们都承担不起因为过界的爱情,而损失一个一生的挚友。

他为方小薇所做的付出,没人知道。他为何留在比利时二十年,没人知道,他为什么又突然决定留在香港,没人知道。

在钟家俊和何乐儿轮番催促下,他才鼓起了最后的勇气向回家收拾行李的方小薇解开这之间的误会。

也许一切为时未晚,方小薇最终出现在轮船的等候大厅,要完成她的承诺——陪李子勇一家,重游欧洲,去看一看他混迹二十年的比利时。

李子勇似乎看见比时利的幸福桥了。

方小薇视角·自私的误解和纠结的承诺

如果以李子勇的视角结局,这仍算是个美好的故事,但偏偏导演没准备做好事。

在方小薇的视角里,她理解不了李子勇为何冷漠,看见何乐儿来餐厅找他,也误会李子勇真的希望她离开。想借着去欧洲旅行的机会,留在李子勇身边,却又被他逞一时口快的“谁跟她是一家人啊”伤到。

她觉得自己给了李子勇无数的机会,可始终没能等到他的认可。她觉得李子勇是自私的,甚至都没有把她当兄弟。

重视承诺的方小薇,二十年前没能等到李子勇兑现自己生日时回香港的承诺,自然更明白别人面对失约时的失望。

阴差阳错,偏偏她在听到李子勇鼓起勇气的解释前一天,对别人做出了相扶一生的承诺。

所以,当她出现在轮船等候大厅的时候,她并不是陪李子勇去比利时看幸福桥,而是去看叹息桥。

我们有什么过错,要这样一直错过

人物总结:

虽然两条线的故事,都不是那么让人开心。但两条线的几个角色倒是非常典型——

胡启源和何乐儿这一组,是典型“妈宝男+富养女”的组合,前者常年生活在母亲的阴影里,没有担当,没有自己的想法,想要摆脱这一切,却又没有自强自立的能力。他就像自己热爱收集的玩具一样,本身也是个人任人摆弄的玩具。而后者从小到大没有面对过生活压力,父亲对她听之任之,做事三分钟热度,常常半途而废。对父亲的过度依赖,让她在遭受变故时乱了阵脚,接连做了太多错误的抉择。

李子勇和方小薇这一组,则是典型的“双付出型”组合,只是前者的付出更沉默。在遭遇母亲绝症的时候,李子勇会责怪父亲无能,拼着自己的前途也想要给母亲挣医药费,却不会去考虑母亲是否更需要的是陪伴。而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他和方小薇的感情上,他的付出是想着如何为别人解决实际问题,却从来不是从感情上考量。他太怕失去自己珍惜的一切了,反倒因为自己害怕失去而失去了。而后者是大爱之人,懂得包容和照顾自己的身边人,永远在付出,对谁都温暖,这让李子勇有了误解,也让自己看不清到底心里在意的是谁。

一个彩蛋:

我想说的彩蛋,可能更像是bug……

上图是剧中的叹息桥,毫无疑问三位少年版角色是在比利时相遇,下一步的剧情是何乐儿陪李子勇在比利时晃荡,最后自己踏上回归的路。

上图取景也是叹息桥,但剧情却是中年版何乐儿没有等到陪试婚纱的胡启源,满心委屈的去找李子勇倾诉,毫无疑问剧情上两人是身处香港的。

所以……我实在不敢相信这部满是细节,全是伏笔的剧会犯这么大的穿帮Bug,所以暂时当做一个彩蛋吧。

最后,希望我们都不错过,踏上自己的幸福桥而不是叹息桥。

 短评

渐入佳境,镜头干净简洁得失真,对白无废话,整体风格颇文艺,故事却很生活化,值得追。

6分钟前
  • 若云
  • 推荐

天呐!原来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都不一样,同样的,记忆也会因为自我而出现偏差,这部剧就是要告诉你,人性就是利己,都是权衡过的结果,你所看到的利他,可能也只是对方心中退而求其次地选择......后背突然一凉!

9分钟前
  • 力荐

摄影满分,14集最高光。但是整个剧本其实是有大问题的,不是每段故事换个角度讲两遍就是巧妙,观众能看这样的剧其实没那么蠢的,很多东西可以再精简,很多人物也没有那么必要。想让每对情侣含括多种角色,就会失去重点,最后变得不容易有记忆点。另外台词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给四星纯粹同行衬托。

12分钟前
  • 伊夏🪀
  • 推荐

阿ken人到中年之后由高大帅变矮矬丑是我最不能忍的

13分钟前
  • 推荐

剧本是真的好,看到最后反而觉得Ken&Joyce这条线写得最好,虽然不够讨好: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为彼此误读、不愿直面自己的缺点、自我伟大化、甚至谎言而发展出某种叫做爱情的东西。而Thomas&Sammi这条线太理想化也太老套了,为让观众到最后哭一鼻子的设计做得太明显,反而不大喜欢,但林保怡演得太好,在感情里的无措、尴尬和一瞬失神,他太会演,虽然仍然是偶像剧体系的演法,但节奏太准确了。

14分钟前
  • 迷宝
  • 推荐

这基本可以当做教学片来看了吧,不管是转场,还是构图运镜什么的

15分钟前
  • abbylee
  • 力荐

这部剧每一帧都让人舒适!!!摄影爱好者简直不要太爽

20分钟前
  • jkjlk
  • 力荐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21分钟前
  • 布兰飞起来~
  • 力荐

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堕于首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涵之侧。人之生,就像一座桥,我们自彼处来,往那头去,一边走,一边不住叹息,因恨事太多。人之生,犹似一系谎言,骗他人,骗自己,骗一时,骗一世。难得一生幸福,但易一声叹息。

24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港剧了,这部剧我非常欣赏导演的剪辑手法。每一集以一位作为主角视角,前几分钟为过去时间线,后面是现代时间线。我们每一集看到的都是一个局部的角度,通过多个视角串联放大,来还原起一个完整的故事。时间+串联交错的剪辑手法,从两个时间点出发,最终过去与现代相交。非常棒!也非常欣赏这位年轻导演敢这样云。

28分钟前
  • ZARD
  • 力荐

撕开外衣,都不体面,真实到有点让人不适。

30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记忆的主观性何其强大,而爱情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32分钟前
  • 羽毛鲁滨
  • 推荐

林保怡,你为什么不接电话?

35分钟前
  • 江南的故事酒馆
  • 推荐

转场构图镜头故事感全都是教科书 如果只是平铺直叙肯定沦为三流故事 用角色视角的记忆偏差制造罗生门 时间线里故事穿插做得太巧妙 结局也没有落入俗套 角色形象丰富到不需要交代每个人结局 MASSAM Thomas&Sammy 风筝飞不过叹息桥

38分钟前
  • 林翛然
  • 力荐

第一集刚看十分钟,好熟悉的画风,绿豆的感觉

42分钟前
  • 出离
  • 推荐

MASSAM=THOMAS+SAMMY.

47分钟前
  • shlaiyaya
  • 力荐

男主和男二看着就像女主的爸,总觉得是父女恋,就不能找三个年纪看起来差不多的人来演吗?

49分钟前
  • 恩诺
  • 还行

一口气看完15集。本来还在想故事里的人“如果当时……那会不会不一样”,后来想想也许自己也有被命运摆布而无从得知的时刻,就只剩下心惊了。叙事手法很吸引人,Viu比三色真的大胆很多,这部台前幕后感觉都是金像奖预备役了。P.S苏轼的诗是“庐山烟雨浙江潮”

50分钟前
  • 薛玉茗
  • 力荐

很有意思,一件事用三四个视角拍三四次,呈现出每个人在另一个人眼中的样子,或被夸张,或被美化,而开不了口的一句话终将酿成遗憾。缺点是两个男性角色年长之后除了严重缩水,性格竟比年轻时开朗一些,在我看来是有点错位的。此外,Ken的母亲真实让人胸闷火大。

55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结局那副画面,何止唏嘘。选择无对错,成就了经历;记忆有偏差,真相还重要吗?绝。真绝。多人视角/破第四墙/平行叙事直接把观众拉进故事砌拼图。各方面都比「绿豆」做得还极致。

58分钟前
  • Redux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