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

大陆剧大陆2017

主演:柳云龙,罗海琼,李小冉,齐欢,孙斌,马驰,张檬,刘名洋,曹克难,王鑫,裴兴雷,石安妮,殷飞,雷汉,马晓伟,刘立伟,谢承颖,马晓峰,刘戈滨,陈大伟,宋懿洁,蒋宇韬,夏志祥,仇世有,张琦,张英,侯煜,胡健星,潘嘉俊,仇雨暮,潘米多,孙丽军,沉浮,刘志云,李保国,王留胜,吴潇娜,张文东,王冠淇,程泓,李斌,宋梵常乐,戴文超,惠建国,柳冰光,邵敏,顾鑫,张捷,徐晟,王迅,宋金奇,苏晴,金潇,刘小翠,张红革,宋志安,朱海军,鄢佳辉,肖伽芮,霍亚楠,王涵,孙燕华,施琅,童晓梅,李昭,韩岚

导演:柳云龙

播放地址

 剧照

风筝 剧照 NO.1风筝 剧照 NO.2风筝 剧照 NO.3风筝 剧照 NO.4风筝 剧照 NO.5风筝 剧照 NO.6风筝 剧照 NO.13风筝 剧照 NO.14风筝 剧照 NO.15风筝 剧照 NO.16风筝 剧照 NO.17风筝 剧照 NO.18风筝 剧照 NO.19风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20:09

详细剧情

  重庆军统王牌特工郑耀先,以狡黠机智和心狠手辣闻名。郑耀先其实就是潜伏在军统的共产党特工“风筝”,为了确保“风筝”像一把尖刀始终刺在敌人的心脏上,在最关键时刻给国民党致命一击,郑耀先不得不成为自己同志眼中人人得以诛之的军统六哥。上线的牺牲让他和组织失去了联系,解放后他化名国民党留用人员周志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继续为组织提供重要情报。在自己“风筝”的身份被组织证实后,他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协助公安局破获多起潜伏特务。在三十多年的情报员生涯中,他被敌人长期追杀,忍受着妻离子散。对他来说,情报员本身就意味着牺牲,而一个人能有资格为国家牺牲,就是对自身价值的最好证明。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部打着谍战剧旗号的特工信仰与作者吐槽那个时代与现代社会的因果关系的反思剧。

看了几集觉得这剧不错,是部良心剧。(那些吹毛求疵追求找出一些细节跟逻辑错的误请换台,谢谢)所以没忍住把原著剧本给看完了。不可否认这本书写得并不好,而且借由一个有点轻微痴傻只读了初中的高君宝之口说出了在那个时代少有的真知灼见跟嘲讽那个时代跟如今这个时代的因果关系,请允许我发一段作者借由高君宝之口述说的个人思想。高君宝对在那个时代参加运动的后来被迫下乡的妹妹说:不信我把话放这儿:不管再过多少年,你们只会把责任推给国家,推到发动这场运动的某个人头上,没有人会站出来,向曾经被你们迫害的人,毁掉的文明,公开表示谢罪、忏悔!作为回报,历史也会给你们一个公正的惩罚:你们的子女,将继承你们的无耻,学会掩盖跟推卸责任。他们是一群不能说,也说不得的人,在他们看来:别人都是错的,自己则永远站在正义一方。由此可见,在日后的中国,利益才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除了利益,人与人之间不会再有坦诚相见!这是你们带给中国的灾难,是一场历经几代人,都无法扭转的精神灾难。 个人觉得这番言辞有些过了,影响社会风气的变化的的因素太多了,简单来说有得必有失。事事太难那么完美,更何况这么大一个国家,在改革得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关键在于出了问题当权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作者并不是一个擅长写谍战剧的高手,主角太过完美无私并不是问题,但谍战的剧情真心还是有不少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很多东西并不是主角光环跟智力碾压自圆其说可以解决的。好在这部剧的重点是在建国后,是运动。这也正是我要满分推荐这部剧的原因,这类题材国产剧太少了,这种剧能播出来无疑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虽然删改了太多跟地方)例如:国民党特工也能正气凌然的大喊:并不是所有国民党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听了你们的缴枪不杀,就会乖乖投降,他们也忠于自己信仰,有自己的气节,他们还是抗日英雄,虽然一直潜伏在大陆从事特务活动,但不抢夺老百姓一丝一毫,不欺负伤害老百姓,甚至在后来的凭票时代,他们可以吃树皮隐居深山把自己熬成了白毛女。他们被抓了,为了保住兄弟跟自己的气节他们也会引吭高歌大唱皇甫军歌,高呼三民主义万岁!继而慷慨赴死!愿中华大地共和长存,青天白日永照我土。“三民主义”你的命运,为何如此多舛?这是何等慷慨悲歌?理性分析一波国民党难道就没有一些忠于信仰的人吗?只是可能数量太少独木难支罢了。这些种种或许也是此剧被压跟被删的原因之一吧。还有就是文革情节了。俺并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不是书中所述还是有些夸大,就不予评论了。知道的只是文革坑了一代人。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假设等一个国家全民平均素质到达了一定程度,那何尝不是给了尔等草民们一个最大的民主?(咱当然也属于尔等)国人整体思想,道德,素质是一方面,另一个关键是你不能光搞运动不搞农业,工业生产,不搞经济。更何况在那样一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民以食为天啊。可惜并没有什么如果,历史更没有如果。那段历史究竟是怎样的,只能由个人去探索,了解,思考,臆测了。但人总是要活在当下的,但了解历史,以史为镜还是很有必要的。我很高兴广电总局能让这剧播出来,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这类题材更写实的剧集会被创作出来与播出,删的也会越来越少。关于六哥为了信仰深入敌营,抛妻弃女,大义灭亲,忍辱负重苦苦挨了一辈子,为党奉献了一辈子,孑然一身,党对不起他,但是他绝不能对不起党的,一名真正的布尔什维克人无私无畏的精神,咱就不多加评论了。借用送审版结局时的一段探讨信仰的文字: 信仰至高无上 到底至高无上到什么程度 到底要高到什么层次 才能够让你有一个决心 能够牺牲到 你最纯朴人性中的那种基本关系 总而言之此剧还是值得推荐的。好久好久没打这么多字了,看了豆瓣几年,终于还是注册了个号。以上纯属个人吐槽,有不同意见的,讨论归讨论,还望注意素质别为了喷而喷以凸显自己的高逼格。

 2 ) 高山流水遇知音,奈何你爱高山,而我爱流水

断断续续看完了《风筝》。临最后居然被赚了一把眼泪。 这是一个关于知音的故事。 韩冰和郑耀先的感情,是一杯苦尽甘不来的苦茶,试探、识破、揭穿,一辈子的使命也就到头了,生无可恋,所作所为只是职责惯性使然。 释然,只属于死去的韩冰,却不会归于郑耀先的内心。 他剩下的时光,只能用于自我放逐。 他是风筝,当人性的所有温情都被掏空,维系他的,仍旧只是那根又细又长的线。只是,他被风一点一点撕扯掉的,永远不会有人真正懂得。 她是影子,当阵营的所有势力都被荡尽,守护她的,只有一个身份不明的前战友。不过,她一点一点倾心于他时,连他也没有彻底明白。 在延安时,影子韩冰第一次见到了风筝郑耀先,谁也不知道,对方就是彼此的猎物。 韩冰一边以共军的身份智斗间谍郑耀先,一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着领导的面,完美地“露出破绽”放跑了郑耀先。 那时候,她发现郑耀先是她最得力的战友,哪怕他看起来阴险恶毒。 而郑耀先,也觉得韩冰就是他最想成为的完美样子,立场坚定足智多谋。 “你在明处,我在暗处。而你,就是我在明处要成为的样子。” 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身为共产党的郑耀先,觉得韩冰在明处,是战场上的共军女英雄;身为国民党的韩冰觉得郑耀先在明处,是山城里的国军王牌。 谁知道,他们都藏身于最黑暗的角落。 “如果有一天我们胜利了,就从黑暗里走出来一起高唱凯歌。” 他们都这样想。 但韩冰多了一份怀疑。他害怕郑耀先不是自己的同志,而是作为风筝存在的敌人。 而郑耀先从未怀疑韩冰就是影子。

周志乾狱中重返组织

在解放后的山城,韩冰彻查以周志乾身份潜藏的郑耀先,就是为了搞清楚他和风筝的关联。没想到宫庶的一记冷枪却让她从此陷入了被组织不断怀疑的死循环,万劫不复,再无机会。 饥饿病痛,濒死之际,却是郑耀先,为了挽救这个革命的悍将,渐渐把自己所有的温情都给了她。 罢了,就这样吧,韩冰想。 所以在彼此身份未识破之前,他们打算携手共度余生。 潜伏的特工,或许不会永远成为死子,但从一开始就是死士。 在这种心态下,时代的风云激荡,于他们二位,都是云淡风轻。 直到真相出现。那种撕裂感,竟然痛彻心扉。 “我真的以为你是我的同志。” 他们都这样想。 高山流水遇知音,可你爱的只是高山,而我,只爱流水。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不是特工的活法。 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这才是。 高呼万岁慷慨激昂,这不是特工的死法。 电光火石果断了结,这才是。 当风筝和影子以真面目平静地交谈,却已明白生离不如死别。 我是风筝,这个世界投不下我的影子。 我是影子,这个世界不会有我的轮廓。

“我成全你。”风筝只能对影子说道。 影子欣然饮下毒酒。 在这个江湖里,风筝的名字叫郑耀先、六哥、金默然、周志乾、赵广平、庞玉山、吴焕。 影子的名字叫韩冰吗?再也没人知道了。

韩科长

1.28 小笑侠

 3 ) 风筝和影子:那些被遗忘的革命者与反革命者

风筝和影子:那些被遗忘的革命者与反革命者
         梅剑华
一月海南开会之余和广云老师闲聊,问他最近干什么,答曰:“白天看风筝”。我回了一句:“白天看风筝,晚上看星星,治疗颈椎病的不二法门”。这是个误会,他看的是一部名叫《风筝》的谍战剧。该剧描写了军统特工/地下党特工的军统六哥郑耀先一生为中国共产党情报工作隐姓埋名、出生入死、历经劫难的故事。


国民党军统/特工主题是我多年兴趣所在。初中时,父亲从湖南工作带回1988年宋平的《蒋介石生平》、沈醉的《军统内幕》加之外祖父家中留下的《毛主席著作选读甲种本》(上)、《“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辅导读本》、华中师范学院出版的《鲁迅杂文选读》(上下册)。在湘鄂西边远山区,这些浸染国共传统的书籍成了我初中时期的精神食粮。提起蓝衣社、军统八大处、西山会议派、孙科太子党、延安五老、三大战役,如数家珍。从男孩子的兴趣来说,看得最多的当数《军统内幕》,这是一本奇书,作者沈醉详细回忆描述了军统的少数革命活动(抗日)和大多数反革命活动(反共),字里行间更多揭示了民国社会的世间乱相(上海滩、重庆)和军统上层的权力斗争(戴笠死后的军统局长之争)。


沈醉是国民党军统大特务,28岁任军统总务处少将处长,解放前夕擢升中将担任国民党保密局云南站站长。解放前夕,云南王龙云起义,沈醉被迫起义投诚,新中国经改造而特赦。沈醉早年投身军统乃是受其姐夫、中共早期党员余乐醒召唤,余乐醒北伐时任叶挺独立团团总支书记,南昌起义后保过林彪。大革命失败,个人革命意志消沉,转而寻求技术救国之路。几度波折,被戴笠招进军统成为军统早期的骨干分子。因为余曾经的共产党员身份,戴笠并不信任他。沈醉虽然后于余乐醒加入军统,却受到戴笠的欣赏,余乐醒在军统十多年一直是上校军衔,沈醉却从尉官升任了少将。黎明之前,余乐醒认清大局,弃暗投明,担任上海某机械厂工程师。不过余乐醒的结局很差,三反五反期间涉嫌偷工减料锒铛入狱,病死监牢。《潜伏》中余则成和左蓝的爱情故事部分取自于沈醉和女朋友白云的故事。沈醉上海工作期间,以记者身份(湖南湘光通讯社记者)作为掩护,在霞飞路巴黎电影院开了一家女子书店。白云是一个思想左倾的革命青年,但她不知沈醉真实身份,他们之间发生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沈醉打报告要求和白云结婚,被戴笠否决。白云也逐渐发现沈醉不一般的真实身份。二人分道扬镳,白云奔赴延安,加入共产党革命事业。


近些年的谍战剧题材,大抵以军统为主线来重构国共之间的谍战,如《潜伏》、《黎明之前》等。《潜伏》热映之际,一位学界朋友曾说:现在电影已经完全堕落了,沦为资本和意识形态的合谋,真正具有高度的反而是一些在文化界人士视野之外的电视剧。坊间也有不少关于军统主题的书籍,但价值不高。值得一读的书是历史学家魏斐德教授的大著《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梁禾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1版,2017年12月增订版)。孤陋寡闻,私心所见,魏氏之作很可能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甚至是唯一一部以历史学家的眼光来研究戴笠和军统的著作。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马振犊先生出版过《国民党特务活动史》一书,后在此基础上加工改编与人合作出版了《军统特务活动史》和《中统特务活动史》两书,可作入门读物。除此之外,坊间流传军统题材书籍不外两种,一种是军统出身的特务的回忆之作,如解放后留在大陆的沈醉(《军统内幕》、《沈醉自述》等)、文强(《戴笠其人》、黄康永(《军统兴衰实录》)、程一鸣(《程一鸣回忆录》)等;或者在台湾的特务陈恭澍( 《英雄无名》系列大陆版编为《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亲历军统抗战前期工作记录》、谷正文(《白色秘密恐怖档案》)等。第二种书籍主要是在上述军统特务回忆录的基础之上补充其它相关资料加以改编而成的大杂烩。大陆方面的军统特务回忆录主要登载于中国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编辑的《文史资料选辑》、地方省市政治协商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会编辑的《文史资料选辑》,台湾方面的军统特务回忆录主要刊载于《传记文学》。这些回忆录都先后结集成书,面世出版。其中以《军统内幕》影响最巨最广,可以说满足了几代人对于军统的想象。


风筝和影子都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并非作者凭空捏造。据《风筝》一剧军统特务、郑耀先的兄弟宫澍原型陈恭澍回忆,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王天木抗战被俘之后效命汪伪特务机构之事是一个巨大的谜,他怀疑王天木就是负有特殊任务打入伪政权的风筝/影子。但除了死去的戴笠和被严密封禁的军统档案(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销毁),无人能确证这一猜想。类似的身份谜题在《英雄无名》中比比皆是。长期以来,那些代号为风筝/影子的革命者/反革命者在历史叙述和文学中被有意无意的遗忘了,《风筝》开启了一个重新看待革命斗争的视角。


结尾是一个不是传说的传说,据我奶奶回忆她的姐姐汤祖英民国时期在重庆市银行工作,公开身份是国民政府银行职员,真实身份是中共重庆地下党员。据称她的唯一上级是江竹筠烈士。某天,父亲看了《新华文摘》刊载的江姐故事:江姐在去往银行的路上被捕。父亲猜测是和他的姨妈接头。姨妈安然无恙,那是江姐的忠贞保护了她。这段回忆可能想象居多,唯一确定的事实是姨婆的地下党身份吧。姨婆解放后在重庆市人民银行工作,1958年打成右派,遂调到四川自贡富顺县人民银行工作,1960年代初期病逝,1982年平反,与风筝相比是幸运者。

 4 ) 关于罗海琼及其饰演的角色韩冰

这里摘录柳云龙柳导的微博原文:“海琼的声音是同期声自己的 ,她讲话的感觉是我要求的 ,当年延安的女干部就是这种腔调。 很多老干部说 :海琼精准的表演还原了他们年轻时的记忆!”

如果文中所述的老干部的话属实,请那些受不了罗海琼所饰演的韩冰的豆油们至少尊重一下历史,也别再质疑罗海琼的演技。

另外能看51集送审版的就去看送审版的,别看删减版的,两者细节上的差距直接影响观感和逻辑理解。

豆瓣上的第一帖。希望更多人能看到。

 5 ) 他们到底图什么呢?

柳云龙自导自演的谍战剧《风筝》是一部让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的剧。

这部剧原本在2014年就要播出,当时还是四大卫视联播——对,那会儿还是四星联播的时代,结果突然就被撤了。销声匿迹三年,很多人都以为这部剧要永远不见天日了,2017年年底,它又突然播出了。

在最近两年谍战剧市场被偶像谍战剧占领得七七八八的时候,《风筝》的第一集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老牌谍战剧的魅力。但是后续也有智商下线、也有闪回注水的剧情和制作,让我又没法夸它真的是一部好剧。

甚至,它可能还涉及到三观不正的问题。比如剧中在个体角色的塑造上,十分涉嫌美化国民党、丑化我党。

国民党中出了赵简之、宋孝安、宫庶、林桃、延娥一系列有情有义的角色,而我党这边除了为了革命不顾家的男主之外,多的是小人得志的各种嘴脸,甚至难得有人情味的马小五,斗智斗勇又始终斗不过宫庶。

然而,随着剧情展开,时间线一点一点拉长,即便这部剧非常不完美,我还是被击中了,大结局更是哭得稀里哗啦。

前段时间写《红蔷薇》的时候,有个小伙伴留言说,《伪装者》好就好在只演了抗日时期,对后面可能发生的故事可以假装忽略。是的,按照李雪导演的彩蛋设定,明台去了北平,最终成为《北平无战事》里的崔中石,死于国共内战。

所以抗日神剧看着爽,而涉及国共内战的谍战剧,多半会看得很压抑——包括隔壁的《红蔷薇》,虽然剧情上很偶像了,但总还是有种沉闷的感觉,到最后结尾,更是好像响了一声闷雷。

而《风筝》开头就是从国共内战讲起的,时间线更是拉得很长,一直演到解放后,演到大炼钢铁,演到文革结束。从头到尾都是非常敏感的时期,涉及的情节更是敏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突然被撤并压了这么多年了。

这也正是这部剧相比其他谍战剧最不同、最有意义的地方。

以往的谍战剧,往往讲述的是地下工作者潜伏时期的惊险刺激、斗智斗勇,但这部剧,却更多的把着眼点放在了他们在结束潜伏之后所面临的生活。

风筝难能可贵的是,在过程中加入很多轻松元素,即便是最压抑的时代,也时常能让人会心一笑。可再多的轻松元素,还是无法让整部剧想要挖掘的那一沉重主题变得轻松起来。

当年的那些潜伏者,解放以后去了哪里?

《风筝》给了我们一个最无法令人接受、却也可能是最接近现实的一种回答。

郑耀先,国共内战及解放初期,潜伏国民党内部18年;解放后以反动派的身份被关押、劳改、批斗30年,直至1979年恢复自由,当年年底重病去世。

除去还未长大成人的时期,他这一生,几乎不曾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向结发妻子吐露身份、被亲生女儿当成坏人和拖累,被各种误解……到底图什么呢?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几乎不可理解。

他这一生,始终战战兢兢。

在国民党内部潜伏时即便已身居高位、成为戴笠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却无一刻能够放松,既要面对来自军统内部的怀疑、来自中统的敌对,还要面对来自共产党内部不知情同志的仇恨。他要被迫对自己的同志举起屠刀,也要承受自己同志射过来的子弹。

解放后经历种种波折,尽管已经与组织相认,可是考虑到同志们的情绪,他的身份始终无法公开。他比解放前过得更加如履薄冰,在他为之奋斗了十几年、无比向往的新中国境内,他直接失去了自由。

如果解放前他还有对未来的憧憬,那解放后这一瓢冷水泼下来,他又是如何撑下去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信仰,真的那么伟大吗?

这一刻,郑耀先背后有圣光闪耀

在我们外人看来都无法想象的令人失望的待遇,在他看来却没有丝毫不满。这么多年,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组织交给他的任务——找出潜伏在我党内部的“影子”。

这么多年,他没有自由、去哪里都要打报告,而临终前恢复自由后,他去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地方,是北京——他想看一次升国旗。

他这一生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功劳卓著,于他个人来说,却实在没什么乐趣,无法评价,而于他的家庭和爱人来说,则是大写的灾难。

他的女朋友程真儿、妻子林桃均是为了救他而死,他的女儿周乔,小小年纪母亲自杀、父亲坐牢,几乎不曾享受过父爱,长大后赶上文革,却要因为父亲是反动派而始终抬不起头。

在人性扭曲的时代,她试着与父亲划清界限、甚至在下放云南后和当地最穷的人结婚,只为证明自己,却毁了自己的一生。

郑耀先这一生,也爱过人,可相比组织,他的爱都显得如此冷漠。

程真儿几乎就在他眼前死去的那一刻,他再悲痛,也终究还是忍住了,坐在那里没有暴露。

林桃为他毁去面容后自尽,在他看来是不想再见他,他甚至没有去看她最后一眼。

晚年他想要与韩冰共度一生时,却发现韩冰正是自己苦苦寻找的国民党潜伏在共产党内部的最后一个特务,于是决定要亲手拿她归案。尽管最终是他愿意和她一起“殉情”。

毕竟相比最爱的组织,他连自己都完全不爱。

这部剧里有一般电视剧里常见的爱情,却没有一般电视剧里常见的浪漫。因为它的主旨非常明确——信仰高于一切。

像郑耀先这样的人,一定是有的,而且可能不在少数——在当年。

这里提到的阎又文,当年从抗日战争时就潜伏在傅作义身边担任秘书,解放战争中促成了傅作义起义,解放后虽然恢复了组织关系,但是为了避免影响傅作义的工作,他的身份至死都不曾公开,包括他的妻女都不知道。

而他的国民党身份,给他的妻子儿女都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入党、提干等各种时候,一遇到政审就被卡。直至去世31年后,阎又文的身份才终于揭开。

短短几十年的飞速发展,而今的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

我常常会想,如果自己生在战争年代,会是什么样,是不是真的能够不怕死,不惜牺牲一切地,保卫自己的祖国。

答案是不知道。生活在21世纪的我怕痛,怕死,怕亲人难过,信念没有那么坚强。如果真的生活在那个年代,会不会不一样呢?

《风筝》里的共产党人有信仰,国民党人也有。

“风筝”郑耀先的死对头“影子”韩冰,潜伏在共产党内部四十余年。郑耀先至少有过爱人和女儿,而她一生之中,只有服从组织安排跟袁农那段毫无感情基础的短暂婚姻,好不容易爱上郑耀先,却居然是不死不休的对头,最终只剩命运的嘲讽和心灰意冷的自我了断。

她又是图什么呢?

所有关于这部剧“三观不正”的质疑,在韩冰与高君宝的这一段对话中,被击得粉碎。

共产党有风筝,国民党也有影子,两个党派都不缺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去拼搏的人。可是个人的努力无法改变一个团体的走势,国民党内部早已分化腐化无力回天,最后得天下的,终究是得民心者。

(微博/微信:天生这么红)

 6 ) 魔幻世界与傻儿 ——从电视剧《风筝》里的“傻儿”说起

说在前面的话:电视剧《风筝》是一部过于优秀的作品,我根本没有能力评价。今天只想写写其中一名配角“傻儿”的形象,给我带来的思考与感受。

傻儿,原名高君宝。是中统大特务高占龙的儿子,与《风筝》的主人公郑耀先(表面身份是军统八大金刚之一的“六哥”,实际是中共地下党员)有杀父之仇。郑耀先为除掉恶贯满盈的高占龙,借中统与军统的矛盾,安排当时军统的手下——狙击手宫庶,将高占龙当街一枪毙命。

不曾想,这一幕,被从酒店跑出来、当时只有几岁大的高君宝全程目睹。

从此,高君宝变成了“傻儿”,也成为郑耀先一生都无法释然的痛。

傻儿成为孤儿,从曾经的小少爷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解放后,旧社会的性工作者秋荷为了有人给自己养老,收养了傻儿。后来,因为“六哥”被怀疑、审查,加上隐蔽工作的需要而不能抚养女儿,秋荷又好心地收养了郑的女儿周乔(“六哥”在解放后改名为周志乾)。

秋荷一厢情愿的希望傻儿和周乔长大后可以结婚,并把这个贫穷家庭中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周乔。“一家三口”辛苦却有爱地生活着,迎来了傻儿与周乔的少年时代,也走进了文革—— 那个魔幻的世界。

为了组织需要,“六哥”甘愿被打成反革命。周乔不能接受养母的出身和生父的“反革命”身份,极力“洗白”自己,而与反动家庭决裂。养母奄奄一息,只求见到她最后一眼时,她在外面参加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批斗“六哥”时,她又主动带头殴打他的生父。这一切,都深深的刺激着傻儿。最终,傻儿为了复仇,投靠了隐藏在大陆的中统特务组织。

下面这个视频,是《风筝》(DVD完整版)里傻儿与周乔在秋荷的墓碑前的一段对话,十分精彩。可惜没被剪入电视剧版的正片当中:

造反派周乔在坟地_腾讯视频

周乔的举动,既令人震惊,又理所当然。

在那个魔幻世界,不符合常理的,恰恰是最合理的。

愚忠,君君臣臣,本是封建余孽;与家庭决裂,是“革命”创举,恰恰打着“反封建”的大旗。而在那个魔幻世界里,水火不容的两种思想在同一群人身上曾和谐共处十几年……

一切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在魔幻的哈哈镜里,都呈现出极为尴尬可笑的样貌。

教育学有什么用?你想如何教育你的子女?你会告诉他,他应该思考,应该说真话、做个正直的人,最后被打入地狱,割去喉管吗?

心理学有什么用?举国精神分裂,你渴望一人独醒,最终到太平湖畔跳湖自尽吗?

文学 ——终于打破“中国人只擅长现实主义手法”的老观念,而彻底展开想象的翅膀:

饿殍遍野时,白天都可以看见繁星点点的人们,品尝着《荔枝蜜》的甘甜,陶醉于《雪浪花》的曼妙。超自然的精神力量,战胜了消化系统…… 此景只应天上有。

法学—— 成为那个世界里最大的怪物。法律,那是故纸堆里的一些陈词滥调吧。写的时候,怎会知道现在的情势?而时过境迁,又如何记得当初的话语?它根本就是负累,配不上蓬勃发展的运动、热血激昂的青春,而随时可以扔到地上,被历史的车轮碾得稀碎…… 或者,暂且留着它吧。做一只提线木偶。节庆时偶尔拿出来,摆弄几下,逗大家开心。

只有傻子才会把它当真,只有疯子才会想用生命去捍卫它。

在上面的片段中,傻儿首先提到了“忏悔”—— 一种高贵的低头。

人,低头很容易:为强权而低头,被诱惑与欲望驱使而低头……

唯独,因主动忏悔而低头,罕见而珍贵。

人会主动忏悔,不是为了外界评价,而是内心真正感觉到了无法饶恕自己的羞耻

美、德合拍的电影《 朗读者( The Reader )》中,审判德国纳粹战犯的法庭上,只有女主角汉娜为自己曾在集中营作看守并按上级命令纵火烧死一批犹太人的行为主动认罪。在场有很多汉娜当年的同事,他们都与汉娜做了同样的事情,但他们不仅不承认自己的罪过,还把全部罪行都推到自愿认罪的汉娜一个人身上。

汉娜没有指认其他共犯。

男主角米夏在法庭上为汉娜作出这样的辩护:

她认罪,她不想指认别人,—— 因为她知道羞耻!

知羞耻而忏悔,才是从魔幻世界中彻底走出的标志吧。


没有人忏悔,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对魔幻世界就只能描摹和想象,而不能评判。

没有亲历,就没有资格站在局外指指点点。因为谁也不知道当匕首指向自己的喉咙时,我们还能否说出真话;而经历过魔幻的人,那些肉体上囫囵个的活下来的,又有多少人敢于直面那一段晦暗的时光?

这些年,的确有人站出来了。他们批判,咒骂颠倒黑白的岁月。可惜他们只记得身上留下的伤,忘却了手里沾过的血。

正如《风筝》(DVD完整版)里傻儿的一句台词,有些人,把责任推给了某个个人,终究成了“不能说,也说不得的人”。

这些人不想说话,便再也没有人能说什么。


慢慢的,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人们会彻底忘记魔幻的岁月。八零后的我们,还有机会听老人讲讲那过去的故事;而未来的主人翁,对于当时,可能也仅限于知道一个名词而已。

魔幻时风起云涌,平静后无声无息。

会不会未来的人们有一天会产生某种错觉:我们压根儿就没有经历过什么“浩劫”?

实际上,已经有一些人,对“魔幻时代”产生了情怀。怀念当初的“纯真”……

然而,亦如傻儿的台词所说,魔幻的后遗症依然在发作;魔幻的种子,在当今社会里,以花的形式妩媚登场:

一些中国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张着大嘴说屁话,昧着良心说假话。荒唐无耻到不知道自己的灵魂为何物。什么诚信廉耻?什么正义礼让?阶级斗争转为利益之争。实用主义,甚嚣尘上。没有信任,没有责任。道德沦丧,甚至贪污腐败,唯利是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这些鬼魅,隐藏或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里。

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当恶之花就在我们的身边肆意生长,像瘟疫一样大面积传播时,我们应该如何自救与救人?

《风筝》中的傻儿,以“归国华侨”的身份,回到已经渐渐恢复正常的祖国大陆。当他准备以同态复仇的方式,当着“六哥”子女的面将其击毙时,却猛地调转枪口,最终,只是冲天“砰”了一声。

还有一颗子弹,最后的一颗子弹,他留给了自己。

傻儿死了。他是企图谋反的特务,是“遗老”,是余孽,是叛逆 —— 他该死。

可是,他为所有人守住了最后的良知和底线

一生传奇而坎坷、终生未得正名的“军统六哥”在完成最后的愿望—— 看一次天安门升旗之后,也含笑九泉。

“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而“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某些时候,历史,就这样写成。

(同步于本人公 众 号:玩玻璃球的荒原狼, 如有转载需要请联系本人。)

欢迎关注原创文字类公众号:玩玻璃球的荒原狼

 短评

刷到第七集,柳云龙擅长的谍战题材,可惜剧情推进并无悬疑,不过郑耀先这个孤胆英雄的人设倒是有些魅力,然而罗海琼的台词功力实在是不敢恭维。——送审版刷到建国后,奔来加分,拽不住的亲情,撇不开的兄弟情,把复杂的人性诠释得很好,这片子能过审顺利播出,已属难得。

5分钟前
  • 鸟倦知还
  • 力荐

我看的是51集的未删减版。总的说来,后面比前面要更精彩,当然,后面并不怎么有谍战色彩。从一开始迫切想知道“影子”是谁,到后来我已经不再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命运被它冲击得支离破碎,不管你是谁。但是,至今也不敢直面过去的社会,它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呢?

9分钟前
  • 风一样的男子呀
  • 力荐

“郑耀先一生中感受到的真情,大多数都是从他的敌人那里得到的”

13分钟前
  • 摇滚天才金饭粒
  • 力荐

罗海琼这机器人一般念台词的演绎真是看的太让人难受了,别的演员还是挺不错的

15分钟前
  • 天地一沙鸥
  • 较差

短短一集,共党 军统 中统 陈真儿多条线索同时进行。每个人物看上去都不像表面那样简单,每个人都有秘密,每段对话都有目的,每个人都在互相提防。柳云龙,暗算以后多年未见,还是一样的味道。

18分钟前
  • 藕断丝连
  • 力荐

罗海琼的声音本来就难听,可以练练说话方式吗??难受😣 其他都很好,难得这能看的国产剧啊。

22分钟前
  • 拾弎姨
  • 推荐

罗海琼的演技能不能再尴尬一点

23分钟前
  • 猪布兰宝
  • 还行

这部剧一开始就把让郑耀先面临难题摆了出来,郑耀先是一个内心戏很多的人物角色,柳云龙通过人物细节将人物性格演了出来,看这种实力派的就是舒服。

28分钟前
  • 咖啡配大葱
  • 力荐

剧终国歌响起配几张黑白照,是1950年后于台湾纷纷落马的我党地下党们,遭枪决赴刑场的朱湛之(女)吴曦等等。在那一年,一次就遭清剿400多位我党地下党,党组织也在那年完全瓦解。剧与剧外,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尾音,为此片话内话外音加一星

30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力荐

看的是51集版本。卧底这种事就不是人能干的,称兄道弟的是敌人,交了心就难办了!暴露了会被敌人杀死,没暴露还可能被自己人误杀!郑耀先这后半辈子几乎都是在监狱中度过,一直以一个反革命的身份活着,到死才有了自由身,太惨了!还有一个白眼狼女儿!宫庶、宋孝安、赵简之、徐百川都是郑耀先的好兄弟,可惜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只有徐百川的结局算是好的。袁农这个角色真是坏的很!一直要杀死郑耀先,即使他猜到郑耀先可能是风筝,说好听的是为死去的同志报仇,其实他只是为自己的未婚妻曾墨怡报仇而已,妥妥的公报私仇!之后不信郑耀先送来的情报,以至于害死身边的同志,他就应该死在渣滓洞!后来又害韩冰和郑耀先成了反革命右派!又第一时间与韩冰离婚,因为怕韩冰影响他的政治前途!不明白这种人是怎么混进共产党的队伍里来的?简直就是个脑残!

32分钟前
  • 良莠
  • 力荐

不懂为啥这种片子要一上来就拍得那么恶心。。。就只有这一种表现手法么。。。什么变态心理...后来看了几集,觉得怪不得大家说他自恋。觉得这剧简直自恋到不能忍。结果现在看英雄末路,多少智慧只能用来对付居委会街道大妈。。。就突然觉得前几集的意气风发是夺么的可贵可怀念。。。现在已然黑转粉!

37分钟前
  • freesiaF
  • 力荐

今天看到孝安死的那一集哭到泪崩了!一直在念叨“孝安别回头!孝安快走啊!”这剧拍的太虐心了……前有简之后有宫庶,还有一开始就没了的陆大夫。个个戳我心窝。

38分钟前
  • 天然呆的七月
  • 力荐

万万没想到我居然会痴迷于革命片无法自拔...最后一集哭成狗。立场不同的悲剧,历史政治斗争的悲剧,他都挺过来了。虽然我已经无法理解这是怎样一种信仰,但是却被他感动。最难过的不是林桃自杀,他无法恢复身份,也不是他捉拿宫庶,韩冰自杀,却是他女儿冷漠离去的背影。我还是最喜欢他军统6哥的样子。

42分钟前
  • 透透
  • 力荐

我党特工该不会是傻子吧?名单到手,情报传出去,再把名单送回国民党就完了呗,女共党已经完成任务,直接供出来名单藏匿地点就完了呗。看到25集,发现这剧真是给我党黑出翔,怪不得禁那么久。看到35集,感觉越往后越好。改五星。跟你们说实话,40集以后才是最精彩的地方。各种好看。

44分钟前
  • 尹圩肆
  • 力荐

最后一集的最后几分钟,从郑耀先问硬座车票能不能给报销,老首长说你现在是国家的人了算公差。。感觉他等这句话等了一辈子。。为国家献出了一切,国家却还没有一天对他好过。。还心疼简之、孝安、宫庶、延娥、傻儿、韩冰。。他们同样是为自己的信仰付出一切,剧里没有非此即彼的批判非常可贵

48分钟前
  • docila
  • 力荐

一天看了一半,我的天,感觉超越潜伏了,真的好赞,我实在忍不住,跳着看了最后一集,看到他自己坐硬卧来到北京,看到他睡在车里看升国旗,莫名的哭了,我也是党员,自认没有他对自己信仰的坚定。我们如今的开明盛世就是因为这一个个革命英雄的血和泪换来的,中国加油。

49分钟前
  • 儒家颜路
  • 力荐

这剧能拍出来就不错了,这题材能播就烧香了。五年前拍成这样吊打一切好吗

52分钟前
  • 🔥
  • 力荐

求求柳云龙换个剪辑和摄影吧

57分钟前
  • 飞机飞过五月天
  • 推荐

乞今为止最有高度的谍战剧——站在历史与人性的高度,真正刻画出人区别于动物的一面,从数个侧面展现人作为个体溶于一段历史的真实状态。暗算、潜伏、伪装者和它比起来都差了一个档次,真实的特工侦察员不是神秘+酷帅+大义凛然,而是“完成任务”。即使不得已进行过修改,也不会破坏这种高度与精细。

60分钟前
  • loui
  • 力荐

“我忍了十年,我不知道接下来我还要忍几个十年。我这一辈子,还能活几个十年啊?我什么时候能活得像个人?”风筝和上线碰头,一句话道出那个年代无数情报人员的心酸。

1小时前
  • 钱德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