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大陆剧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张旭,张昱,海金星,纵红雨,喻峰,俞格,李泽英,林宸西,麦克峰,方程,杜马斯然,王绮娴,赵擎,刘宁宁,周凝

播放地址

 剧照

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城市24小时 剧照 NO.2城市24小时 剧照 NO.3城市24小时 剧照 NO.4城市24小时 剧照 NO.5城市24小时 剧照 NO.6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3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4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5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6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7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8城市24小时 剧照 NO.19城市24小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9:08

详细剧情

  由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的系列纪录片《城市24小时》(第一季)于2019年5月20日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首季《城市24小时》聚焦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五座城市,以一天24小时为观察轴线,通过不同时间节点上真实和鲜活的生活图景,找寻每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和个性;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琐事中还原被忽略的城市之美。

 长篇影评

 1 ) 希望能有更多关注人文的“平凡”纪录片

Today:《城市24小时》

这是个有关城市的纪录片,目前只有第一季,没看见有第二部的消息。聚焦于5个城市: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其中我最喜欢厦门这一集。

-

虽然是因为好评才去看的,但我个人觉得较为平庸,说不上优秀。

-

纪录片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一群人的故事,讲述一个城市的历史,讲述一个城市的文化。让我欣喜的是,跟大多数城市纪录片不同,这个纪录片不是强调“自然风光”,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旅游广告似的介绍一个城市有哪些景点,它着眼于“人文风景”。用两个字简单概括的话,那就是“平凡”。镜头对准的往往是一个代表人物,以此结合时间,来表现这个城市的特点。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呈现出一个城市的样貌

-

在把握城市特色这一点上,我觉得这部片子值得褒奖。郑州是火车,武汉是码头,深圳是创新之都,成都是茶馆,厦门是文艺之地。话虽如此,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把握得很好。要是让我给这5集排个序,应该是1厦门2武汉3郑州4成都5深圳。厦门的那种文艺气息和恬静优雅又带着淡淡的温暖的夏日风情,感觉好像在落日的余晖下在海边欣赏自己的影子一样的平静,这就是厦门的“文艺”,我觉得厦门是拍的最好的,令人印象深刻。而深圳则是最烂的,我一开始寻思应该是广州好说,毕竟深圳确实很难用一般的套路来说,否则它将变得平平无奇,结果事实是,深圳这一集确实没有挖掘出深圳的内核,作为深圳人的我觉得这一集简直令人打哈欠。

-

总之,这个影片还是值得看看的,特别是要去旅游的伙伴可以了解,学着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一样感受一个城市的美好。

🌟有帮助的话就点个赞鼓励鼓励吧!

———————————————————

我是Mark Lian,一个社畜

 2 ) 我对自己生活的城市所知甚少

看完才知道:1.深圳为什么不堵车,三分之一的人坐地铁,不想浪费时间在堵车上,时间就是效率。2.深圳有16万金融从业者,36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10万亿元;2018年深圳GDP就超过了香港,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3.龙华有个全国最大人才市场三和人才市场,饿了么骑手月薪5000-10000。4.深圳是中国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5.皮蛋瘦肉粥是点单最高的菜品,每一单外卖成本比全国平均价格贵五元。6.南山是因为这里有陆地上最南的山。7.中国每4件专利申请中就有一件来自南山。8.深圳有1438个城中村,占深圳总面积1/6,居住了1100万人。9.深圳每天有66万人口在港期间流动,14座口岸中,罗湖口岸人流量占了1/3,港澳高铁14分钟。15.深圳是唯一一个全市统一校服的城市。16.深圳的小学生100万,但老年人比全国少一成。17.科兴科技园是中国加班最长的大楼。18.深圳是最爱阅读的城市,销量最多的是财经类书籍。

 3 ) Untitled

一、郑州——20200120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觉得我对广东省以外的区域都不太了解,于是看到北方城市的生活才会觉得这么新奇。火车拉来的城市,开头讲的就是郑州站,各式各样的人在这来来往往,车站的工作也很忙碌。看上去火急火燎甚至有点“凶”(个人感觉)的站长,在遇到走丢了的小朋友时,脸上流露出了微笑与温情,令我感觉很真实。学习豫剧的小姑娘勤学苦练,小小年纪就被送到豫剧学校学习。棉厂里的伯伯和昔日老友吃着烩面、富士康的工人们下班后的休闲时光,回想起来记忆点也不是很多,但是当时看的时候只觉得很有生活气息,很真实也很感人。

二、武汉——20200121

一上来就是吃!早餐,过早,热干面,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出来买早餐的景象,热闹非凡,每家早餐店都排得水泄不通,又是我没见过的场景。早餐店的工作者、制作面条的工人,凌晨四五点就要开始准备了。北方的城市总是给我一种秋天才有的萧瑟之感,可能是我想到北方时总是想起光秃秃的树干吧,但武大的樱花除外。下午时分是修整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刻。晚上总是大家放松的时候,小龙虾供不应求。

三、深圳——20200122

与前面两个城市不同,深圳一上来就是投行老板上班记,高楼大厦、西装革履,少了点吃东西的烟火气。996在深圳进行的如火如荼,大老板分分钟几千万上落。接下来是三和人才市场,各种HR在招聘各种人才。关于深圳的故事几乎没有吃喝玩乐,大多是奋斗、拼搏、高科技。但城中村里的老阿姨、青梅竹马的小学生也让人感觉有丝丝温馨。

四、成都——20200122

本来挺期待成都的,但是感觉时间线比较混乱,比不上前面几集。先从大熊猫说起,这里就有好几个时间线了,大熊猫憨态可掬,和饲养员玩得不亦乐乎,虽然有很多人还想再看多一点熊猫,但是我觉得关于熊猫的内容过长了。接下来是茶文化,成都出美女,男女老少皮肤都很好,脸蛋还红扑扑的,很可爱。接下来是太古汇、宽窄巷子、徐家大院、陶艺,陶艺师突然做起了叫花鸡哈哈哈。本来是很期待拍摄的成都的火锅的,但是只拍了排队的场景和网红直播,都没有拍到关于火锅的实质性内容。

五、厦门——20200123

文艺之都,鼓浪屿、曾厝垵、沙尾坡、厦门大学……闽南语真的很温柔,男女老少都是那么的文艺。

 4 ) 厦门

几个数据,哈哈,瞎记录。

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厦门最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海鲜品类超过200种,占领着厦门80%的市场份额。

只有400万人口的厦门,每天消费海鲜近400吨,这要归功于旅游。

鼓浪屿:一万多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占三分之一。

每年有超过7万对新人来这拍摄婚纱。淡季只有两天,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

鼓浪屿是中国第一批接触西方音乐的地方,诞生过一百多个音乐世家。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钢琴博物馆。

每天大约有5万游客和市民通过轮渡往返厦门岛和鼓浪屿。仅隔600米,单次航行只需要8分钟。80年不间断航行。

面积只有厦门市十分之一的厦门岛。

第八市场:80多年前,厦门岛先后出现九个以序号命名的农贸市场,唯独第八市场存活下来,成为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农贸市场,同时也是最文艺最新潮的市场。

厦门大学:人工敲钟已经97年。一天一共敲19次。包括上课、预备钟、下课。

每年有600多万人次游客。

 5 ) 有你有我有爱

看完了城市24小时,选取了郑州、武汉、成都、深圳、厦门五个城市来进行介绍,不得不说这几个城市都是比较有特点的大城市,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城市节奏的缩影。郑州给人留下的印象就像是位本分的老农民,吃着最朴实的胡辣汤和烩面,干的却是最重最苦的活。作为省会城市,郑州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但同时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不平等,又给城市的居民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压力。但是这座城市里勤劳能干的人民,也正是中国底层的缩影。作为生活在郑州的一名打工人,衷心地希望郑州能够越来越好。武汉是个生活气息十分浓厚的城市,由于靠着长江,水运十分便利。同时丰富的教育资源也诞生出一批巨大的新生力量。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武汉也体现出了它巨大的包容力和历史感。有机会一定要去武大的校园里逛一逛了。成都给我的感觉是个无比悠闲的城市。天府之国的美称可不是白来的,美景美女美食无一不有,是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深圳作为一座新兴的城市,充满了活力与气息。城市的快节奏引领了全国的脚步。同时与香港的连接,也打通了香港和内地的大门。最文艺范儿的厦门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吸引了大批的游客,美不胜收的海边风景和唾手可得的海鲜便是其独一无二的证明。每一个城市都有着属于它本身的独特符号,随着人潮的涌动,又彼此交汇相融。这城市,有你有我有爱!

 6 ) 不成熟的观后感~

直奔深圳这集,看完简直了!wow~!

前半段完全抓住了我们认识的深圳的特点,速度、效率、效益,创业,从城中村开始转折回落一些城市温情,探索地理规划和深圳位置,最后有创作者关于人口结构新型,新型人际关系的思考,几处用词上有视角的惊喜,24小时书吧展现一些人文气息。大量的数据和材料输出可以看出导演组在筛选上做了多少案头工作,简直不要太好。

成都喝茶那里跟着小姐姐背影,然后坐下那逆光那胸怼着拍一股vlog油腻感,瞬间感到不适~然后三个年轻人在那喝茶,是导演组吗假假的尬聊,这种2组镜头在剪辑台上都应该舍弃的。喝茶,那些大爷大妈的生活速写不香么?那才是最感人的慢生活,竟然差点劲儿!文稿措辞上也差强人意,emm…有些句子明显还应该再斟酌改改。。。

总而言之,成都,作为最有人味儿和生活的城市,我觉得显然还能再好点。文案上,文化俏皮感和轻松在开头一部分不够,爷俩拌嘴那里语言的魅力在剪辑上做的可以更盛一点,镜头不够丰富,好几处觉得可以了怎么还不切下一个画面。。。

厦门的画面好丰富,剪辑好成熟,音乐贴合,颜色舒服😌~对着树洞讲秘密的花样年壶让人忍俊不禁^_^,厦门文艺小清新很怕拍得很塑料质感,但是并没有,海岛音乐一上,那闽南风情热浪阵阵飘来~

武汉,标准的好,武汉话的音乐好有感jio~江湖儿女

郑州,浓重的凋零的北方城市既视感,铁路也救不回,没有互联网的快节奏,只有逝去以及逝去中的灰蒙蒙的工厂,以及待炸的城中村,弹幕郑州人都觉得把郑州拍出来了,那就真的好惨一城市,整体蛮正蛮标准但不咋好看,不喜欢,可能因为我不是北方人没啥感觉

个人观点:武汉>深圳/厦门>郑州>成都

 短评

不明白为什么要选深圳这个毫无个性又面目模糊的人工城市,堪称最大败笔,果不其然也是全季最难看的一集,渗出屏幕的铜臭味和尴尬。虽然创意是抄的,但素材和编排还是不错的,最大的看点还是人情味啊。

5分钟前
  • m89
  • 推荐

铁道,服装批发,豫剧,商代遗址,四厂,富士康,郑大一附院。48分钟的时长,其中铁路说了将近20分钟。形成的画面和印象是火车拉来的城市,全国最繁忙的火车站,全球最大的医院,人口大省,劳务大省。非常典型的河南印象。我强烈怀疑导演直接从新闻里抓取的内容要点。(而且文案写得真差

10分钟前
  • 周五晚
  • 很差

郑州:真的没听说要从小学豫剧,倒是想尝尝咖喱味的四厂烩面。武汉:拍出了大武汉的江湖气~怀念2009年华农一块钱一碗的热干面。深圳:借人工智能之口,吐槽拍纪录片不挣钱,服气!成都:陶瓷窑里烤出荷叶鸡,萨克斯奏响苏三起解,窗含西岭千秋雪,碧潭飘雪最成都~厦门:要不是看这部片,我还以为厦门的关键词叫“过桥”……郑州五年,又刚好在过去十年间行走过武汉、深圳、厦门、成都。一座城市的24小时哪能浓缩在50分钟里,值得纪录的又何止24小时。

11分钟前
  • ysole🌙
  • 还行

深圳人人996,隔手下一集成都,6点多熊猫基地门口一堆人在排队等看熊猫

14分钟前
  • 稻田里的大米
  • 还行

本人生活在郑州,所以特意看了第一集。在这里你几乎看不到高楼宏宇,也没有官方gdp式的城市色彩,里面是这个城市里最有温度的人物,行色匆匆,来去无名,被裹挟在这个城市的机遇与没落的洪流中。本集呈现的郑州像一杯泡好的茶,用力一摇,茶叶,茶根,茶渍,在杯子里翻滚,混混不清,但有茶香飘过。

16分钟前
  • Tutubaba
  • 推荐

郑州,武汉两集尚可。其他三集,尤其深圳……怎一个乱字了得。形散神不散何意?可不是强行串联。写文本的人迫切需要进修。

17分钟前
  • 林雁飞
  • 还行

看了第五集厦门的部分。要介绍这巴掌大小的地方,连出岛都没有。鼓浪屿八市沙坡尾曾厝垵,依旧是游客的厦门。

19分钟前
  • 木木
  • 还行

又是不可避免地以一种外地人的刻板形象来拍,没有人天天喝胡辣汤,那玩意上火,天天喝顶不住,更无语的是每个河南人学说话的时候都被家人教豫剧?!铁路和纺织厂部分确实是郑州的灵魂,豫剧小学和郑大一附院部分没必要拍那么多,既然代表劳动力和制造业富士康都被拍了,那代表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的龙子湖大学城和东区cbd,高新区也应该上镜,所以很片面。

22分钟前
  • 风轻轻地吹呀吹
  • 还行

深圳三和人才市场和证券交易投行大鳄真是千差万别。

24分钟前
  • 苏黎世的列车
  • 推荐

看第一集感观不错,当看到深圳的时候发现拍的太表面了,当看到成都就更加明显了,我生活在成都,无法认同这种旅游攻略式的描述,尤其是请斗鱼网红来我不如直接去看直播好了!剧组里有人是这位朵一的榜一?每天刷大飞机吗?

26分钟前
  • 小熊King
  • 较差

第一集就热泪盈眶了

28分钟前
  • 河源
  • 推荐

我想喝胡辣汤

29分钟前
  • Яανeη
  • 推荐

高配(山寨)版NHK纪实72小时

33分钟前
  • 桥下雪
  • 推荐

热干面、大桥、轮渡、江汉关、光谷、武大、编钟、武汉人的东湖、红钢城、小龙虾、冯翔的汉味民谣汉阳门花园…很了解武汉,拍出了武汉的烟火气,一个江湖气十足、码头文化深刻烙印入骨的武汉栩栩如生。热干面贯穿首尾,这就是武汉的精髓。乡愁 武汉 怎不思念他。

37分钟前
  • 纵马拜尔戈斯
  • 力荐

依旧是以武汉的过早作为切入点,场景和时间的转换衔接十分自然流畅,恰到好处的现场音生动展现武汉人的烟火气,某些点会讲述繁华热闹的现在,也会追溯过往,城市的立体感更强了!下午3点半的东湖和民谣歌手的那段转场,看到了更年轻,更时尚的武汉气质,让人特别喜欢!

39分钟前
  • 叫啥好呢
  • 推荐

希望出第二季。作为旅游城市,成都和厦门这两集明显突出了美食美景的比重,休闲或文艺模糊了24小时,很符合外地游客对两座城市的幻想,但一时间也让观众忘记了主题。也许这也是城市的特色使然,它们本身就没有那么争分夺秒。而本地观众有时候也不买账,永远觉得拍不出他们记忆里的风土人情。可是啊,工业化以后,故乡便变成了城市,信息化以后,连城市的面目也开始模糊,改变成了唯一的永恒,我们需要警惕这种现象。第一季虽然不完美,但是瑕不掩瑜,每个人心中都有对城市的专属记忆,我们需要呼吁和鼓励多多的记录者,从千千万万个侧面去留住我们共同的家园,保留住每个地方的特色,哪怕是正在变化中的特色。

43分钟前
  • 再喝咖啡是狗
  • 推荐

看了郑州,武汉,成都三个城市,看不下去了,总觉得台词有点尬,尬的原因是内容过于的绝对,没有展现出一个城市的核心和多元化,刻板印象的概括了一个个城市,24小时的内容显得空洞,并且每个城市没有完整的逻辑性。

48分钟前
  • cancan
  • 还行

地球知识局推荐的纪录片,看了一集,郑州,不想看后面的了,感觉一般。城市,是目前大多数人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它的24小时都在经历什么,从凌晨4点的郑州火车站开始,货运编组,二七塔,商代古都,胡辣汤,豫剧,棉纺织基地,全球最大富士康工厂,全亚洲最大医院,一个个零碎关于郑州的前段被刻意拼凑。表现城市不应该只是一些代表性元素简单的堆叠,而这些元素也不并符合24小时这样的定义,没有升华主题的记录,就是视频映像的流水账,一个个元素切换,郑州这座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看到纪录片的观众意味着什么,好像完全没有表达,解说也很空洞,没有内涵,不及格。

53分钟前
  • 立冬
  • 较差

“悟空悟空,你愿意拍纪录片吗?” ”不愿意,因为不挣钱”

55分钟前
  • 姗姗白衣示如心
  • 推荐

不得不说,中国的城市已经越来越趋同,只有吃,能区分彼此~

59分钟前
  • 老韩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