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香港剧香港1983

主演:黄日华,翁美玲,苗侨伟,杨盼盼,曾江,刘丹,李司棋,谢贤,戴志伟,黄造时,惠天赐,陈秀珠,黄韵材,刘江,秦沛,夏雨,石坚,关海山,黄文慧,杨泽霖,刘兆铭,秦煌,曾庆瑜,陈安莹,张雷

导演:王天林,杜琪峰

 剧照

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2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3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4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5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6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3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4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5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6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7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8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19射雕英雄传国语1983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9:08

详细剧情

  南宋年间,全真教道士丘处机与江南七怪武功不相上下,两方决定各培养一个徒弟,日后比武来决定双方武功高低。丘处机的徒弟是金国小王子杨康(苗侨伟 饰),江南七怪的徒弟则是自小随母亲在蒙古生活的郭靖(黄日华 饰)。从蒙古来到中原的郭靖,邂逅了“东邪”黄药师(曾江 饰)的女儿黄蓉(翁美玲 饰)。后又遇见义弟杨康,卷入了杨康一家的纠纷中还有杨康与穆念慈(杨盼盼 饰演)的感情纠葛。在郭靖和黄蓉两人的各种冒险中,两人又结识了“北丐”洪七公(刘丹 饰)、“西毒”欧阳锋(杨泽霖 饰)、“南帝”一灯大师(刘兆铭 饰)、“老顽童”周伯通(秦煌 饰)等武林奇人,经历了丐帮、铁掌帮、争夺武穆遗书等种种事件,两人的爱情也遭遇了许多考验。后郭靖又接到成吉思汗命令,令其率兵攻打南宋。郭靖终逃离蒙古,和冰释前嫌的黄蓉共同保卫襄阳。  香港TVB83版《射雕英雄传》根据金庸同名小说改编,被广泛认为是改编最成功的一版,真实再现了金庸笔下那个充满传奇的武侠世界。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杰出作品,却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版射雕作品。

首先提一下观点,我认为83版的射雕是伟大的武侠作品,作为原著党我不喜欢它,但承认它的经典。

然后下立场,我的初恋是射雕的原著小说,在很小的时候长辈带着读,并在后来的成长和成年后多次重新阅读,对里面每个情节,每个人物的言行甚至一些特定的招式都如数家珍。所以我是彻头彻尾的原著党(虽然好像目前原著党似乎成被剧迷瞧不起的群体)后来先后看过了83.88.94.03.08以及17版的电视剧,每一部都从头到尾一集不落地看完了,在我看来,从剧情和人物上,每一部都和原著有很大的差距。而对于每一部我都有着一些自己的感受,在此我以原著党的立场来说一下自己对83版的看法。

83版播出至今, 功成名就,长久屹立神坛不倒。它可能不是好评率最高的版本,但一定是最有逼格的版本,诸如武侠味,江湖气一类的名词都是从83版里衍生出来的,甚至里面很多角色的扮相和演绎都十足影响了后来人对角色的看法。如今看来83演员们的实力的确强悍,把射雕里的角色演绎的入木三分让人多年后依旧不忘,可这个我最早看到的版本也是我最不喜欢的版本。经典固然经典,但83版因为它的影响力着实让没看过原著的人对里面角色人设有了误解。以至于到现在依旧会有好多人觉得黄蓉就是古灵精怪刁蛮小公举,洪七公就该白须白发罩个满脸把自己糊的跟个类人猿似的。

当然,83版射雕在拍摄时的改编都是立足于更吸引观众上,原著对于电视剧来说只算是个剧情素材,很多角色只挂了个名儿然后干的事和原著八竿子打不着一撇。编剧为了让观众更能有共鸣,把主角到配角的性格都做了脸谱化处理,很多在书中心思细腻举止令人深思的人到了剧中只用一个词就能概括,譬如黄蓉就是古灵精怪,洪七公就是慈祥老伯,欧阳锋就是个纯粹大坏蛋。同时对剧情上,一些群像剧情被处理成阵营式冲突(正派反派俩阵营),还加了好多生活化的原创剧情(洪七被骗逛技院,黄蓉卖身葬夫)这种处理方式固然让初次接触金庸作品的人更容易理解人物。但也失掉了小说中严谨的人物关系和环环相扣的剧情演进。

事实上,83神雕在香港播出时本土恶评如潮,金庸先生也多次表达不满,正是因为当时港人的原著阅读者很多,他们对于83的另类演绎感到别扭甚至不满。而如果脱离原著,83版本身是一部非常杰出的作品,也因为这个原因它在引进大陆时造成了空前的反响,一举成为旷世经典。

我还记得小时候看83神雕时,各家亲戚朋友30多口人挤在电视前看地目不转睛,整体来说83神雕播出是,用“万人空巷”来说都不过分,大多数大陆观众没接触过小说,对于这种设定新奇,有武打有场面的古装剧是十足吸引人的,再加上它处理过的简单化的剧情和人物,让初次接触金庸作品的观众非常轻松的融入了武侠的感觉。一传十,十传百,再加上优秀的演技和配乐,让83版变成了时代记忆。然而我很不喜欢83版,一个是当年它对于原著角色性格的扭曲让我遗憾(幼时看剧不擅喜恶,看到黄蓉骂穆念慈是淫贱样子的时候我心觉得这个黄蓉是个坏女人,甚至委屈地要哭出来),而如今83版带来的影响让我对它更加不喜欢。

网络上,推崇83版的群体基本分为三类人,

一.70,80后的童年记忆,

二.90后在各大卫视播出老版时留下的记忆,

三.压根儿没看过83版的年轻一代甚至是00后,借着夸83来体现自己的逼格(这种群体人数比想想象中多,而且最为讨厌),满嘴说什么黄蓉只能是翁美玲,或者xxx的黄药师比曾江版差远了之类的话的莫名其妙的人。

而因为第三类群体往往是在网上最活跃的群体,83版经常在网上被撕出各种版本对比,本身的风评从当年的一边倒逐渐变得富有争议起来。想想15年前,03射雕刚出,大陆一片恶评,网络,报纸,对大胡子的谩骂诋毁一直到了现在还留有后劲儿,张大胡子=烂片的这个定义式几乎成了一个梗,一切根源都是因为83射雕是多数大陆观众的初恋,在他们眼里,83射雕就等于金庸,83版里面的特质就应该是金庸作品金科玉律一般的存在,所以当张纪中老老实实按原著拍的时候会因为与83版的差别被老剧迷劈头盖脸一顿痛骂。而到了17版播出的时候,同样有了版本撕逼的话题,而对于83版的评价也开始变得褒贬不一。

很多83粉会说什么“当初那帮看张纪中的孩子长大了”或是“你们这群00后没看过83没见过世面还是太年轻了孩子”给人一种“看83版的人是资历最老,见识最广,最有品味的一代”

但请仔细想一想,83版距今已经35年了,网上绝大多数的83剧迷都是40以下的人,他们在看83版的时候还只是个孩子,甚至是不过十岁的孩子,“因为我小时候看过这个作品,所以我见识最高品味最好”这种论调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如今夸83的,有多少是死忠粉,又有多少是跟风的印象流,有多少是原著半点没瞧过的“经典党”,又有多少连83看都没看过,就满嘴挂着“只认翁美玲”用来装逼的年轻人?

部分83粉谈吐温和,评价客观,但更多的83粉戾气十足,优越感满满,除了83版之外全天下的神雕作品全是辣鸡,越新越辣鸡(于是在17神雕这样一个7.9分作品的评论区总会见到各种各样随便找个理由就打一星的人)

再回头看83射雕评价:9.1分,满屏回忆加灵魂加经典加无可超越的论调。我一脸狗逼。

如果是从影响力和地位上讲,83版在一个正确的时间点引进大陆造成了空前的影响,它打10分都不过分。

但要从作品本身的好坏来说,我不认为它能吊打其他版本,甚至在某些方面它还有着十足的弊端。

在此我想提一下经常会有83粉说的年代论,当有人指出它布景简陋道具粗糙的时候,他们会说这个是30多年前拍的巴拉巴拉巴拉什么的。事实上83版射雕的制作技术,放在当年不仅不简陋,还是最顶尖的那一种,尤其是传入大陆时简直吊打一片本土同类影视,举个例子,大陆本土在89年制作了武侠剧江湖恩仇录,和83射雕比起来反而像是落后了十年的产物,可想而知83在当年的大陆简直是如同科幻大片一般的制作水平。

因此,虽然很多人认为83射雕是技术不足但是其他任何方面都完美的射雕作品。我却认为83射雕是技术达到了TVB的极致,演技和后期都是顶级,它最大的败笔不是什么场景,而是剧情与制作态度。

剧情上,83版太多原创剧情直接破坏了原著的严谨,同时扭曲了人物的定位和性格,固然演员演技把角色演活了,但人设本身却很乱七八糟,从原著的活灵活现变得刻板而古怪。举一个例子,黄蓉为了撮合程陆二人用毒蛇咬了程,希望陆家用九花玉露丸相救,然而孙不二坚持要去白陀山找欧阳锋拿解药(还真不怕一来一回个把月过去了自己徒弟凉透了)孙不二还放话说“欧阳锋给解药便罢了如果不给我就要看看他的蛤蟆功是不是徒有虚名”。。。这样的剧情乍一看挺有意思,黄蓉放蛇呀嘿有主意!古灵精怪!,孙不二敢去西域爆锤欧阳锋,牛逼!但要是仔细推敲一下 这一段剧情完全把人物基调和剧情设定乱掉了。黄蓉一个陆乘风师尊的女儿想撮合陆公子程姑娘还得用药当借口,经不住黄药师一掌的孙不二放话要硬肛欧阳锋,就让剧情变得如同闹着玩似的。更不用提什么“洪七公为了只鸡上当被黄蓉一脚踹进陷阱”“梅超风被黄蓉感化说能扶起摔倒小孩的自己其实不是女魔头”“中原人去趟白陀山如同隔壁串门一般轻松,甚至有时候能一集跑三个来回,鸡毛小事儿都要过去一趟”之类的雷人剧情了。

83射雕,我认为他保证是不完美的,评价这类经典作品应该更细致,把各个元素拆开来看,不要分主次。布景就是差,不要说啥演技吊打布景弱就不重要。剧情就是魔改,不要说啥所谓的江湖气无与伦比。

在我看来,83抛去盛名之外,他出色的地方在于演员的演技(翁美玲塑造了一个讨人厌的黄蓉,但的确是演的特别好),优质的配乐(虽说会有一部分无版权直接拿来用的日本音乐),还有节奏的把控,尤其是武戏节奏绝不拖泥带水(欧阳锋揭棺抢九阴真经那一段,王重阳诈死醒来干脆利落的一指一拍简直是荡气回肠)

但它的缺点在于演员之外的制作团队,编剧的不负责,很多二次创作的剧情前后不搭,如同一拍大腿就写出来般随便,人设的崩坏让原著党心痛。(不是说原著党不让改人设,比喻林青霞版东方不败其实很受笑傲书粉的理解和喜爱,因为它是对东方不败角色的深挖,细刻的是独立个性,强化的是人格魅力)83版的射雕把角色整体扁平化脸谱化,去掉很多关键剧情中的细节和心理变化。同时把主角塑造成现代性格特征(恩,83年的现代,忠厚侠义的郭靖一不留神就变成了小市民,黄蓉更是动不动就一副小太妹嘴脸),而最让我受不了的则是制作方以及导演的态度,他们在拍摄时压根没有推敲过剧本以及原著,很多东西都是想当然地做了出来,譬如洪七公的造型,原著里是40多岁的不拘小节的霸气前辈,之所以金庸把它设定的如此年轻,是为了突显洪七第一次华山论剑时仅20岁便位列五绝的天才,同时弥补他没有自创武学的缺憾。而83版给洪七公蓄发皆白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个“公”字罢了。这就是造型设定的不认真,再说拿着玉箫的黄药师,吹箫的时候一会横着吹,一会竖着吹,分明是导演组对箫这个乐器连点基本功课都不带做的。我不认为这是无足轻重的小错误,在我看来当黄药师一会横吹一会竖吹这个箫的时候,一个真实的武侠世界突然就崩塌了。

而大家最经常会提一些江湖气,武侠风之类的论调,用来说明83的无懈可击,说什么后来的版本”图具形而没有其神”。我不认为在制作组赶工和不用心筹拍的情况下仅靠演技和配乐就能拍出武侠灵魂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而一味强调这些无法量化的东西,反而会让路人对83神雕更加几分微妙的态度。

说到底,什么武侠风,什么江湖气,只有原著才有资格说有的,而小说翻拍成电影电视剧,也不仅仅只是为了提现这些侠气内核。

人们想看到一个书中描绘的武侠世界,就应当努力创造出银幕上的醉仙楼,桃花岛,从大漠浩瀚到江南豪杰,游遍祖国大好河山,这也是江湖豪气的一部分——那后世版本的取景就不该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存在,也不要说什么技术进步的理所当然,和83的棚拍比,实地取景和精细搭建就该是更加出色,更加用心,称得上赞美。

人们想看到人物从书中走向银幕走到眼前,个性鲜明立体,有血有肉性格复杂,天下五绝就应该风格迥异各领风骚,而不仅仅只是扮相不同的5个大胡子老头儿——那忠实原著就不该是没能力没创意的体现,作者日夜推敲斟酌出来的人物哪怕不动刀依旧可以栩栩如生。

83版的射雕如果有更尊重原著的人设,更合理的改编以及更认真的道具和场地布置,他在大陆的影响力可能会稍微变小,但它说不定能成为西游记一般的近40年来国内剧集的绝对顶峰。而如今呢,83版顶着经典名头和豆瓣最高分却有着褒贬不一的风评,在港台地区的观众眼里甚至是远不如03张纪中版。这都说明83射雕并没有我们儿时记忆那样和网络风评那样完美。

而很多的撕逼和争论也变得不在纯粹,更多的人开始带着有色眼镜看新作,抱着83的大帽子开始指点江山,有时跟后版本拥护者争个面红耳赤,也不是为了作品本身,而只是在为自己的品味逼格做辩护。

还是希望那些旧版剧粉能够摆正好自己的心态,老版不是一切都好,新版也不是一无是处,也不要总是感叹说什么当代年轻人审美退步之类的怪话,一代代的武侠剧制作变得更加耗时,更加费尽心思,如果真一口咬定是说它样样不如老版,那干脆以后再也不要拍新版了,大家抱着古灵精怪版黄蓉和布棚子版白陀山一起享受万世的经典巅峰。_(:з」∠)_

最后还是希望武侠剧能在现代环境中找到武侠与当代文化的平衡,走出一条更容易出精品的路子,毕竟如今搞对象片儿和尬特效仙侠片儿坐拥收视率大头的年代,武侠剧,再也不是83时代万人空巷的环境了,也许几年后武侠剧就彻底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之中了

那在此之前,无论原著党,还是83党,还是88.94.03.08甚至17党,希望能给未来新作更多的宽容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厚古薄今,毕竟,武侠剧怕是看一部少一部了,都是热爱武侠的人,何不相互理解?

 2 ) 观后感

     花了一天的时间,终于把华山论剑给看完了。至此,算是完整的重温了一遍射鵰,这部影响了我的童年,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的电视剧。 小时候最喜欢看武打片,而射鵰又是武打片中的佼佼者,守候在14寸的黑白电视机前,听到射鵰主题曲的声音响起,那是相当激动人心的。那时候世界上的人只分为好人坏人,对于每一个人物都要问一问大人这是好人还是坏人。郭靖黄蓉当然是最好的好人,杨康完颜洪烈欧阳克欧阳锋裘千仞是坏人。跟好人好的人应该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那黄药师算是好人还是坏人呢?穆念慈呢?小小的脑袋就搞不清楚了。也不需要搞这么清楚,只要有郭靖黄蓉就行了,以后就做郭靖,娶黄蓉。趁现在还小,先练好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的招式是相当熟悉了,威力如何那就不好说了。
    比较坑爹的是把郭靖做为了偶像,以为做一个傻乎乎的好人就可以娶到如黄蓉般美丽聪慧的女子。人生的目标,就是练成绝世神功,娶到绝世美女。于是乎我把好人是做到了极致,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做亏心事,规规矩矩,把老师讲的话奉为至理。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跟那些调皮捣蛋的家伙划清界限,跟那些平庸笨拙的女子保持距离。如果好人有好报的话,如果傻人有傻福的话,为啥我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呢?
     这部对我影响深远的电视剧,我却没有从头到尾完整的看完,这可能也导致了我不完整的人生观。现在我把这一课给补上,并借此重温了下久违的武侠世界。在这个年纪,对于人性的复杂已经有一些了解,就试着尝试一下对射鵰的人物做一下品评。
     郭靖,到了四岁还不会说话,练功速度奇慢,智商应该不会超过80。就这么一个傻瓜,却很讨人喜欢,华筝、黄蓉、成吉思汗、拖雷、洪七公。。。总之好人都喜欢他,哦,还有我。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有的品质,他似乎都有。他诚实、善良、守信、仁义、孝顺、无私。。。跟他相处,不用担心会受到伤害,付出的总能得到回报。好人中的极品。他还有一个特点是讲原则,其实就是顽固,只要有有关好人的选项,他一般都会选,从不犹豫。若几个选项冲突了,他就会苦恼,比如蓉儿跟华筝、忠义和爱情。这时候他的无私就会发挥作用。他做的总能让人无话可说。他的这种顽固并不讨人厌,他跟丘处机、江南七怪等老顽固的差别是他只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而不会去左右别人。他骂杨康,也是陈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用蛮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人身上。郭靖最大的优点是顽强的意志力,这是他能以一个傻瓜的身份成长为绝世高手的主要原因。这家伙认只要认定了某件事,就会死命干,什么累活脏活他都不怕。他练武功,他追黄蓉都是如此。郭靖这样的人活在当代,缺少了黄蓉的开导,也就做个老老实实的老百姓,学工科的话,可能前景光明一些,仅此而已。当然,平平淡淡,这也是他想要的。
     杨康,做了近二十年的小王爷,然后得知自己是平民之子。他痛苦失望不已,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所谓大义。他最亲近的人都劝他选择后者,他最终选择了前者。他说他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别人让他走的路。一个一直生活在富足中的人,非要他为了什么大义而过贫贱的生活,这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大义在杨康心中根本没有分量,他一生之中所重只有三样:亲情、爱情、野心。他自私、他阴险、他残暴,他虚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他对自己很真诚,他知道自己在乎什么,为了所在乎的他可以不顾一切,对包惜弱如此,对穆念慈如此,对拥有荣华的人生目标也是从不动摇。实际上,杨康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他可以拥有成功,但没法得到快乐。因为他所对抗的,是人性的美好一面。他的目光中,只有占有,没有博爱。他能在社会的金字塔中爬到很高,但高处,只有孤独和虚无。如果说郭靖是太过听话,那么杨康就是太过自我。他们的中间,是铁木真。
     看到一则消息,说当年蒙古大军纵横亚欧大陆的时候,死了几亿人,远超过希特勒所屠杀的犹太人。但铁木真的名声要比希特勒好得多,究其原因,其一,当然是一为胜者、一为败者。其二,是他们的为人。确实有许多人对铁木真恨之入骨,他身边的人,却都很爱戴他。至少在射鵰里表现得如此。铁木真跟杨康一样,有着鲜明的目标,为之可以不择手段。他懂得隐忍,这是杨康所缺乏的。最重要的是,他关心周围的人,并没有把他们当成是他实现目标的工具。他是博爱的,他爱蒙古这个民族。跟郭靖相比他缺乏发自内心的善良。这些人性的特点无所谓好坏,如果铁木真是善良的,他就不会成为成吉思汗。
     黄蓉,精灵一般的女子。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一个烙印,以致于今后对于女性的认识都偏向于完美化和理想化,现实中的女子跟我心目中的女子,是分离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想过重温射雕,一个原因,是不想影响黄蓉在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因为偶尔看到射雕海报,黄蓉似乎没有记忆中那么美。其实黄蓉还很矮,这是我现在才发现的。当黄蓉活蹦乱跳的出现在镜头中时,我立刻明白了当初为何对她这么着迷。黄蓉的相貌并非出众,但丰富的表情异常惹人喜爱,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长辈调侃她时,伸长脖子,嘟起嘴,哼的一声表示抗议,要是我肯定招架不住,也难怪世间没有黄蓉了,要是普通女子这么搞,难免被看成是做作。这样的动作这样的表情,只有放在黄蓉这里,才浑然天成。黄蓉一直都是这么镇定,这么自信,脸上似乎永远传递着美好的信息,即使在身临险境的时候从不慌乱沮丧,只有当那个傻郭靖惹到她的时候她才皱眉噘嘴,梨花带雨。黄蓉的性格其实像杨康,我行我素,不拘于形。黄蓉不是个善茬,尤其是在被傻郭靖感化之前,完全凭本性行事,可以说是刁蛮任性的,整一个小东邪。为了看灯会,她扮麻风病人把别人都吓走,讨厌江南的江南七怪惹到了她,她就叫梅超风去杀了他们。全真七子囚禁了她,她果断让他们去死。她跟杨康不一样的地方,是她追求的只是小小幸福,她的内心是纯真善良的。华筝要寻死,她就忍痛离开郭靖。遇到这种事情,多数情节里面的主角走了就走了,心灰意冷,躲到一边自己伤痛去。她可是黄蓉哪,哪能这么吃亏,什么事情都是有办法的,虽然未必是好办法——她偷偷的回去找郭靖了。。。还有这么一个情节:黄蓉伤重,以为自己不久于人世,就跟郭靖说遗言:一是她死了之后,郭靖要娶华筝,因为华筝对这个笨蛋好,她放心。二是要郭靖每年都去看她,因为她一个人很冷清的。三是看她的时候不能带上华筝,她是会嫉妒的。如此深情,如此率真,真让我心动不已。
     射雕里的人物很多,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丰满,这就是大师的水平啊,一个个点评看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再就总体特征说两句。大致有五种人,一些人为名而活,这类人最好面子,把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一般都是所谓的好人,如江南七怪,全真七子,为了维护所谓正义,可以什么都不顾,个人感情可以抛一边,甚至命也可以不要,应该说这是一群有信仰的人,但也是一群盲目的人,他们不懂正义二字并非这么简单,海瑞是这类人的典型。一些人为利而活,这类人很实际,干什么事好处多就干什么,至于干的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如杨康的那一群手下。这种人常常品德不怎么好,专干损人利已的勾当,脸可以不要,为人所不喜。那些市侩,奸商,贪官,多半是此类人。一些为一个目标而活,目标的差别决定了他们为人的差别。他们好事坏事都做,只要对目标有利。聪明的人还可以保持一个好名声,虽说做起事来顾虑多,但对于长远来看是有好处的。如铁木真。也有无所不用其极的,坏得比为利而活的人更彻底,如欧阳锋。这类人因为专注,成就会比较高,影响力比较大。一些人为着别人而活。别人,常常是所爱之人。他们最大的愿望,是让所爱的人幸福快乐,或者跟爱人在一起。为此,他们可以付出一切,包括生命。这类人女子为多,如黄蓉,如英姑,如华筝。一些人迷糊的生活,随波逐流,易受到他人或者人性的影响。如老顽童,如裘千仗,如前期的郭靖。他们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他们不知道用什么去填充时间,或者找感兴趣的事情做,或者听从别人的命令,或者为生计所迫而奔波。他们或者能在生活之中找方向,或者就这么过一生。我也属于这类人吧。我从江湖中归纳出这五种人,都属于比较极端,鉴于人性的复杂,更多的人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有目标,可能不是很强烈,如洪七公,为别人而活,又有些迷糊,如穆念慈,迷糊,但有简单的目标,如梅超风。为何而活,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探究。这里只是从故事中做一些简单的归纳,更多的东西需要在生活中摸索。
     关于射雕,就写这些吧。

 3 ) 电视剧经典形象之一 ——黄版郭靖翁版黄蓉+ 苗版杨康

  原创 2004-02-25 02:56:00

       一 黄版郭靖翁版黄蓉

    还需要我罗嗦吗?还有谁能取代他们?!黄日华的英气和天然的正气,那是能装出来的吗?他不需要刻意去装傻或去做出大义凛然的样子,天生就是一个有着大侠风范的正直老实少年。
  
  黄蓉不是翁美玲这样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还能是什么样?还有谁能比她更绝代风华、更娇俏可人。那种灵气,那种“邪中还带三分正,正中还带七分邪”的韵味岂是简单的刁蛮任性所能表达出来的?
  
  
  最后,加上两句郭靖和黄蓉的经典对白:
  
  郭靖:蓉儿,你什么都懂,总是显得我特别笨。
  黄蓉:靖哥哥,你对谁都那么好,总是显得我特别坏。
  ……
  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得有意义…………
  
  夫复何言?!*^-^*


  二 苗侨伟的杨康
  
    小时候第一次看射雕的时候,只知道杨康是个坏人,还隐隐的为穆姑娘感到不值,觉得她特傻……
去年重看的时候,对杨康的看法全面改观~因为已经在我以前的帖子(娱乐版〈电视剧经典形象〉)里谈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虽然五官并不见得如何出众,但那一举手一投足就是令你觉得一个帅字~~

    虽然聪明绝顶、举止高雅,却尽干些伤天害理、机关算尽的骗人做恶勾当,可他对穆念慈的那一份真情和痴心却让你不能不感动~~

    虽然一再被那些忠良仁义之徒痛骂狠斥,却仍然是“我行我素、我有我原则、我只为自己的信念负责”。从不解释,从不谈自己的尴尬和苦衷,从不妄想得到谁的理解(对穆姑娘,也不曾。他对穆,只是一味的欺骗和隐瞒。因为穆终究也还是不能理解接受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确是不能够被谅解的~)。再潦倒狼狈,也不曾降低尊严和十足的男子气概~~

 

  他中了蛇毒,即将死去,好心的郭境不计旧恶、慈善为怀,去叫来了因对杨认贼作父、坑人害命而绝望离去的穆念慈,满足他最后的愿望。当穆终于心软而来时,却只见杨神色如常、一脸坏笑。
  “你为什么又骗我?!”
  “我骗你,只是想见见你。”杨康的唇边一缕微笑看来仍旧那么迷人,又仍旧那么让人憎恨。
  穆忿而离去,杨康立刻吐血而奄奄一息。
    
  过了片刻,穆感觉不对回来,杨康无奈地说:“你为什么要回来?像刚才那样告别,多好。”……
    
  这就是杨康——百般伶俐、七窍玲珑。就连死,他也不肯老老实实、自自然然的。他的聪明敏锐,足以与黄蓉一较高下。他可以在一瞬间杀人害命,也可以在一分钟之内想出几十个圆谎的绝妙借口。杨康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他生为金国小王爷,受完颜洪烈万般恩宠长大。凭一句“你是汉人,是忠良之后杨铁心的儿子”一句话就让他改头换面,正义凛然?未免天真。何况完颜洪烈视他为亲子,许他荣华富贵,试问这种种因由,如何能说舍就舍?如果真就变成了汉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大金国和疼爱他的父王,难道不也是一种背叛?
  杨康非常重情重义,可是却只会用对方所不能接受的方式去爱。比如对穆念慈,他万般珍惜、千般怜爱,却仍然不能弃恶从善。为了某种不可理解对他而言却又无法割舍的欲念,他可以禽兽不如,杀人如麻,这是杨最致命的悲哀、也注定了他寿夭的命运。他清醒地看着自己做坏人、行恶事、清醒地放弃清白和从容,然后清醒地失去最爱的人、清醒地把自己送到了死亡的口中。自作孽,不可活。他明白,可是,这就是他自己的选择。

    我喜欢苗所演杨康每逢身处逆境仍阳刚十足、毫无卑贱之色的姿态,颇有男人味。还有,我特别欣赏苗侨伟“最让影迷们倾慕的并不是他的力争上游,强者姿态,而是他飞黄腾达之后尚能保持旧时本色。能在拥有财富与地位的同时保持生性淡泊,不事张扬。金星与火星无太多相位让他在感情方面即专一又忠诚,是十年如一日的好丈夫,好父亲。”~!*^-^*
    
  
  转载——
  
  姓名:苗侨伟
  
  生日:1958年6月18日
  星座:双子座
  身高:180cm
  体重:75kg
  血型:O
  最喜欢的运动:高尔夫球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
  最喜欢的食物:大闸蟹、牛肉
  最喜欢的歌手:邓丽君、甄妮
  最喜欢自己的角色:楚留香
  再就职于:艺视眼镜(集团主席)
  
    
  主持人茗的话:
  
  香港艺人苗侨伟淡出影坛已经10多年了,但仍有众多忠实而执着的影迷在想念他,想念他所塑造的经典角色。
  
  在他从影的几十年中,太阳合水星落在双子座让苗侨伟被称为实实在在的“多面演员”,无论何种角色都能胜任,古装、时装,正派、反派,肝胆壮士、忧郁文人,没有一种能够难倒他。当然,能纵横影坛自然少不了出色的外在形象,而太阳、水星同时三合木星的苗侨伟在年青时不仅健康活泼、大方开朗,还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热力四射宛如五月的阳光一般,照得人既轻松又温暖。不仅如此,受金星落在金牛座的影响,苗侨伟还给人一种稳定、踏实的安全感,因此他所扮演角色与自身气质仿佛浑然天成,是专门为其打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射雕英雄传》中那个经典的“杨康”形象,更是让影迷久久不能忘怀,那份天潢贵胄的气度,那种俊逸飘洒的气质,还有淋漓尽致的刻画,直到今天仍没有一个古装剧集的人物堪与他相提并论。
  
  抛开苗侨伟本身所散发的魅力不谈,他的演技同样也堪称一流。木星合海王让他把角色的每一个层面都剥离得淋漓尽致、细致入微,能够以独特肢体的语言与眼神变化充分的表达出来。如《射雕》中“杨康”饶母膝下时的稚气可爱,运筹帷幄时的云谲波诡,营救师父时的不离不弃,杀伐决断时的的阴狠狡诈,喜娶新妇时的柔情蜜意,撒手人寰时的无奈悲凉,无一不演绎得丝丝入扣,面面俱到,让人不由自主地随着他而喜而悲,为他不平为他惋惜为他伤心流泪。正因为苗侨伟在演戏方面天赋异秉,自己又用心揣摩,所以其塑造的每个形象都栩栩有生,活灵活现,就连《绝代双骄》的客串也是颇为出彩,与古龙笔下的这一人物吻合之极。
  
  苗侨伟在作演员时倾力演出,带给观众艺术美的享受,转行做生意后,在另一个领域同样雄才大展,风生水起。然而他的成功并非轻而易举得到,太阳水星冲土星不仅让苗侨伟的童年生活不甚理想,创业的挫折与困难也是颇让人辛酸。好在土星的正面影响还代表清晰、精明的头脑与坚定的信念,因此苗侨伟除了能抓住机会,还具有处事冷静的头脑、客观、正直的为人。受此影响,他既不会踩低别人提高自己,亦不会妄自菲薄,而这几点也正是他能从一个家私工人到集团主席的主要缘由。
  
  不过,苗侨伟最让影迷们倾慕的并不是他的力争上游,强者姿态,而是他飞黄腾达之后尚能保持旧时本色。金星与火星无太多相位让他在感情方面即专一又忠诚,是十年如一日的好丈夫,好父亲。能在拥有财富与地位的同时保持生性淡泊,不事张扬,苗侨伟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男人中的极品,永远的“射雕英雄”!

 4 ) 最喜欢的爱情模式

这个是最经典的射雕英雄传!啊啊啊啊!满满的童年回忆!长大后,为了看这个剧,还专门下了很多个app!😊 黄日华的郭靖,先前呆呆的,有些愚笨,但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呀!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救了一个孩子,却还是死了,最后他就不再和成吉思汗那群人在一起了!我很佩服他,真的很佩服!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他和黄蓉的爱情!没有太多的解释,就是喜欢,这就是爱情!

 5 ) 缺点就是太经典

从1982年7月26日开始,HK无线电视的市场发展及研究部以问卷和电话访问的形式向各阶层的观众做抽样调查,有71.11%的人知道有射雕这部小说,18.87%的人看过原著,对于TVB重拍射雕,61%同意,9%反对,30%无所谓。鉴于调查结果这样令人鼓舞,于是TVB开始这项伟大的工程。1983年5月,射雕上映。(我插一句,tnnd为啥CCTV拍射雕就没人被征求过意见?!)

当时射雕的监制叫王天林,常看银河映象作品的人一定注意到片子里老有一个又老又肥的胖子(不是林雪,谢谢),比如枪火里想干掉老大的幕后酒吧老板,黑社会系列里的阿叔……如果说起这些你都没有印象,那只好说他儿子了,也是演义圈里混的,当导演,叫王晶。那时王天林大叔还没那么肥也没那么老,发福而已还一头黑发……想想是24年前的事了……

9月27日到10月30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用“理想黄蓉形象”活动来选黄蓉,这个和现在的湖南卫视的“寻找紫绫”差不多吧,只是没那么复杂。76年第一版射雕女主角是米雪,这回谁会那么幸运?倪匡说黄蓉就是全部射雕的灵魂,导演楚原(就是在成龙的《警察故事1》里演反派1号的朱滔)更是直接说谁适合演黄蓉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谁来演谁就一定会红。

当时试镜头的mm虽然很多,但是没有出现真命天女。直到11月12日,翁美玲的出现。只是看翁美玲扮相已经非常合适,几个试镜的过场虽然看不出演技如何过硬,但是tvb的大佬们还是被翁美玲脸上的灵气打动,她脱颖而出。(大佬就是大佬,有眼光,有角度。)

倪匡说黄蓉就是射雕的灵魂,这就是为什么83版射雕是一部至今难以被超越的经典,因为翁美玲版的黄蓉是无法超越的,她的灵气她的表情,她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到今天一说俏黄蓉,我想大多数人脑袋里第一个出现的人,一定是她。翁美玲就是为了黄蓉这个角色才来人间走一遭吧。

  
补一份list:
83版《射雕英雄传》演员名单:

郭靖——黄日华饰 欧阳克——黄允材饰
黄蓉——翁美玲饰 梅超风——黄文慧饰
穆念慈——杨盼盼饰 程遥珈——陈秀珠饰
杨康——苗乔伟饰 陆冠英——惠天赐饰
黄药师——曾江饰 铁木真——秦沛饰
欧阳峰——杨泽霖饰 包惜弱——李司棋饰
洪七公——刘丹饰 杨铁心——谢贤饰
南帝——刘兆铭饰 李萍——苏杏璇饰
老顽童——秦煌饰 郭啸天——朱铁和饰
瑛姑——曾庆瑜饰 陆乘风——关海山饰
裘千刃——石坚饰 裘千丈——石坚饰
华筝——黄造时饰 王处一——梁少秋饰
傻姑——陈安莹饰 刘处玄——麦子云饰
马钰——张英才饰  侯海通——马庆生饰
丘处机——夏雨饰  孙不二——程可为饰
尹志平——邝佐辉饰 赵志敬——甘国伟饰
郝大通——郑籓生饰 净衣派——邓汝超饰
彭长老——吴孟达饰 梁长老——骆应钧饰
柯镇恶——江毅饰  简长老——徐庆林饰
渔——龙天生饰   樵——陈国权饰
耕——焦雄饰    读——程思俊饰
博而术——林文伟饰 博而忽——陈柏桑饰
察哈台——关礼杰饰 窝濶台——何贵林饰
术赤——梁鸿华饰  老皇帝——谭一清饰
白子翁——白文彪饰 沙通天——陈狄克饰
鲁有脚——炜烈饰  余兆兴——陈鹏飞饰
慧定师太——郑少萍饰 王重阳——李兼川饰
完颜洪烈——黄天行饰 赤志温——陈荣辉饰

还有若干后来我们熟的一塌糊涂的人,但是只有跑龙套的角色:
83版《射雕英雄传》演员名单:

周星驰:宋兵乙出场四次。台词四句。最后一次一回头就被梅超风抓死了,连句话都没说出来。
刘德华:成吉思汗身边的侍卫。
梁家辉:演个小兵。
刘嘉玲:演华筝的侍女,有一句台词,当时她千娇百媚地对华筝说:公主,驸马醒了。
刘青云:在里面演一个小门岗。
黄秋生:演个道士,很年轻。
欧阳震华:演陆乘风三庄里的一个家丁头,有几句台词。还演了一个小乞丐,被吴孟达演的彭长老打了一顿。
郭富城:演的一个独眼龙。
郑少秋:演一个渔夫。在黄容去找段皇爷的时候,碰到渔樵耕读的那个渔那里,演一个渔民。
汤镇宗:演一个丐帮弟子,只出现了一次。
吴镇宇:最开始演王府中的一个看门的 。所见的第二次出场是演丐帮小乞丐,《东邪西毒》刚开始的时候;第三次是杨康中了蒙古毒之后偷吃烧饼,被一群村民追打,一看,吴镇宇又变成村民甲了。

 6 ) 永远的郭靖黄蓉

童年回忆系列。当年万人空巷看这部剧,一点都不为过。至今只要响起射雕三部曲的任一主题曲或者插曲,都是瞬间情怀满满。
    从剧的角度来说,现在看来,制作很粗糙,场面小,人物的化妆太浓,特效不到一角,估计没看过的人,很难看得进去了。但在当年,是观众心中最好的剧,最好的射雕。其后一部部重拍,在选角上,依然无人可以超越。黄蓉自杀后,很多人多年留恋,不相信她已经死了,对她当年的男朋友真是一生黑了,她男朋友的事业也确实深受打击。
    这一版是我心中永远的郭靖,永远的黄蓉,甚至永远的杨康。

 短评

很小的时候看我妈看过,向经典致敬。

3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力荐

看了新射雕后,发现演员打戏起手式都不对,忍不住又把83版找出来看。讲真,这一版虽然改动大到像演义,但打戏真是拍的一板一眼。不要说起手式了,真打起来都用不着替身。特别是杨盼盼和苗侨伟那场比武招亲,刚刚刷了七八遍。这是演员自己的功夫,是真正的文化承传,不是用心就赶得上的。

8分钟前
  • 酒能递刀
  • 力荐

现在再回头看,已经觉得惨不忍睹了。只有音乐还可以久听。可是那时候,却是惊艳。

10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聪明伶俐小黄蓉,老实忠厚是郭静,南帝北丐洪七公,东邪西毒欧阳锋,哈哈,小时候最喜欢的电视剧。最喜欢小黄蓉了

14分钟前
  • 不错我就是神
  • 推荐

好想重看,这本电视剧最给力的,其实是成吉思汗。电视剧前面都是9分,只有最后成吉思汗登场,才是10分完美。攻城掠池,天下人俱是草芥。最想郭靖当儿子,却杀了郭靖的母亲,死前绝望地看着一手养大的郭靖。纵横天下,这就是纵横天下的人

17分钟前
  • 郁程
  • 力荐

83版射雕英雄传堪称经典完美,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看到最好看的电视连续剧,万人空巷。据说犯罪率因此大幅下降。这更承载了那个时代人的情怀和记忆。

22分钟前
  • 斑斑点点
  • 力荐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笑傲此生无厌倦 ,相伴到天边。

25分钟前
  • 雨滋味
  • 推荐

拜托 连它都没看过还算是地球人吗铁血丹心前奏一响 已经荡气回肠了 靠

27分钟前
  • 逍遥兽
  • 还行

不断重播的经典,苗侨伟的演演绎就是人们心中的郭靖啊,里面其他人的演技也是如火纯青。经典的主题曲,也至今难忘。在金庸老先生本就优秀的基础上,杜琪峰改得也很好。这样的经典 ,就算后人再怎么改都是无法超越的。

32分钟前
  • 股神看不懂
  • 力荐

这是最经典的,我喜欢黄日华扮演的靖哥哥

3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背景简陋,技术落后,但丝毫不能掩盖各路演艺人员的熠熠光辉阿~~~叹,射雕的最佳版本。

37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永远的蓉儿同学

41分钟前
  • 徐小花
  • 力荐

一曲《铁血丹心》,听得人心潮澎湃!所有人围坐在唯一的一台小黑白电视前,一起感伤,一起欢笑,一起度过那段《射雕》时光~~

45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黄日华版的射雕英雄传当的起铁血丹心这四个字。

48分钟前
  • 偷懒的猫
  • 推荐

恩义两难断,逐草四方沙漠苍茫,何惧雪霜扑面 。

52分钟前
  • 鱼不吃猫
  • 推荐

原来编导是杜琪峰

5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围在黑白电视机前,妈妈说播这部剧的时候,整个屯子的人都围在有电视的人家一起看,前两年重温,还是觉得这版最好看,阿翁一声娇滴滴的靖哥哥我一个女生都跟着苏了,只有她的蓉儿最打动我最娇俏,靖哥哥也最喜欢这个,整部剧虽然由里到外透着贫穷,但是其中每一个人物我都念念不忘

56分钟前
  • 尹天雪
  • 推荐

在今天看来,拍摄技术很差,画质很差,可掩不住的是一个一个演员的光芒。最打动人的就是黄蓉,翁美玲的黄蓉在此后多年仍无法被超越。每次罗文与甄妮的铁骨丹心响起都唤起每个人心中的武侠梦。

58分钟前
  • 闻君有白玉美人
  • 力荐

不断重播,不断重播

1小时前
  • 丰无涯
  • 力荐

一代经典。无论是歌曲还是演员都成为了难忘的童年回忆。翁美玲饰演的黄蓉印象最为深刻,那种灵气和容貌就像是黄蓉从书中走来,演员的自杀也令人惋惜。

1小时前
  • 遇见彩虹🌈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