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综艺大陆2017

主演:董卿,康震,王立群,蒙曼,郦波,武亦姝,陈思婷,陈更,朱捷,彭敏

导演:颜芳

 剧照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2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4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5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6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4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5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6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7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8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19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4 16:09

详细剧情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是科教频道自主研发的一档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本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

 长篇影评

 1 ) 诗意栖居

古代传统文化中,诗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朵瑰宝,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璀璨的诗词星空中,这一位位站在时代前流的文人墨客,用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并结合自身独特的气质,谱写出一曲或是浪漫、或是旷达、或是忧国忧民、或是闲适等等各种别有趣味的精妙之作,让后世之人可以通过与他们灵魂交融,感知那个时代独特的魅力。 就弘扬诗词文化,传承国学文化而言,中国诗词大会还是做得相对不错的。 第二季的决赛出现了连续三季的冠军选手,武亦姝,陈更,彭敏,从实力来说的话,感觉陈更应该稍强一些,但陈更性格有一些急躁,并有时候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并且其他两个人也不是泛泛之辈,武亦姝的知识储备还很深厚的,彭敏也是很强大的,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风格,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学习诗词,不仅仅是去记忆和背诵诗词,更重要的还是要像王立群、康震、蒙曼、郦波四位老师一样,去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深层次韵味,感知诗人的人生遭遇,才能更好的理解诗词的本真,才能更好的用诗词去品味生活,从诗词中获取灵魂深处的精神力量,不断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前进。

 2 ) 怼一怼豆瓣的zhuangbility

能撕下你装逼的皮,让你恼羞成怒,自我暴露素质,看来本文效果拔群

—————20多天后瞎更新一通——————

这篇评论是过年躺在沙发上无聊翻豆瓣码的,最初点开的时候,只有两三百条平价,综合7分。前排赞的最多的,都是各种一二星装逼er。现在评分逆转了,当初我怼的那个喷子“为了防被喷”,也改了五星。不过呢,这条评论下面各种脑路惊奇的逻辑让我叹为观止。

既然这篇写了就是撕逼用的,我又最近无聊的紧,再撕撕评论里的狗屁逻辑。

“”这些题目烂大街难怪有人骂,随便在一个诗词爱好群里找一个人都能全对。百人团的设置过于搞笑。某某视频网站首页推送就看了下,答题全程尴尬,唯一亮点是嘉宾老师间的互动,基本都主持过百家讲坛啊哈哈哈 “——你这种文章都看不完就能开喷的,我能说什么。一共就一两百字的阅读理解你都做不了,你还装啥。需不需要我把“大众性”三个字写你脸上?

“ 英雄还是有的 你可以看看河北卫视办了三年半的中华好诗词 ”——你可拉倒吧,装啥装。为了圆自己的那套逻辑,赶紧搬一个“高大上”节目做印证。各大高校的中文系历史系,不说教授,博士以上的哪个不比这个节目里快递员、山村老师、高中生强?你以为就你知道?然后呢,看他们各个在电视机前秀知识积累的碾压,有什么意义?来表现国内知识分布的阶层撕裂么?

“ 为什么你总觉得别人在踩你?别人在装逼?或者那个人确实比较牛逼,而只是你井底之蛙而已。”——这个评论是我写这个追加的初衷,因为这个逻辑自洽的评论让我哭笑不得。我来翻译一下:“为什么你就理解不了喷的人的想法?可能是人家牛逼才会喷,你比他菜鸡而已”。跟“你行你上”异曲同工的强盗逻辑。

装逼为什么不受待见,是因为它只通过隐性非客观的贬损,满足了装逼者的自我虚荣心,丝毫不产生价值。怎么判断是装逼还是评论(Criticism),两条简单原则:1. 符不符合客观事实;2. 对集体效用是不是产生价值。

这种评论毫无主张,不尊重客观事实,到末尾还不忘抬高自己的用一句“使竖子成名”。

这就是该被怼到死的“zhuangbility”

————————初七原文————————

这篇是撕逼用的,主要是怼那个“使竖子成名”的一星评论。

这个节目怎么样,看过到初七为止六期的人都多少有了结论。优缺点都很明显,但是客观评价,在娱乐至死的真人秀大环境中,央视花精力在过年黄金时间的一套推这档节目,说明其在文化传播性上,更加看重的是一个群众覆盖性。

各个低星评价的黑点,主要是题目难度,评委点评和赛制。乃们也是naive,央视尤其是一套,只有一个功能,让节目内容尽可能覆盖这个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国度的所有国民。

而在过年黄金时间会把电视打开放到一套的,都是一家团圆吃完晚饭,围在一起嗑瓜子聊天的老老少少们。

题目难度对应大众性,出的曲高和寡,那么很容易让观众失去参与性,看都看不懂的节目,还谈什么其他价值。

评委的功能对应教育普及性,我们国家消灭文盲也不过20年,一本以上毕业的人加起来能有多少。

再说回赛制,赛制的运气程度决定了比赛的随机性,而随机性和专业性的相结合,会增加比赛的戏剧性。相似设计可以参考世界杯。

一星装逼er,你们真的带脑子么?

 3 ) 第二季摘录

开场文天祥

1.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袔岳,上则为日星。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正气歌》

2.楚虽三户能亡秦,自由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

决赛诗词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结余教授们的总结

郦波:人生自是有缘,相逢未必偶然。

董卿: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所以无论明天你将回到哪里身处何方,又将展开怎样的人生,不要忘了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所共同体会到的那份感动,那份沉醉,那份喜悦,那种振奋,那是你们所绽放出来的光芒,那也是中国诗词永恒的魅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中国诗词大会》也将是你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4 ) 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应该加两个字——中国诗词背诵大会

黄胤然文

董卿的“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整体很好,在神州大地又掀起了一次中国诗歌的浪潮,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公认的积极效果,而且无论是收视率还是各方评论,都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作为文化监理师的我看了几期就没再往下关注了,因为它比拼的核心能力还是我读高中时就很不以为然甚至是质疑的那种:背诵。

这几天在中央电视台又看到了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发现它还是换汤不换药的背诵为王。文化监理师的天责让我欲罢不能,写下这篇文化监理文章。

看过节目的人都知道,“中国诗词大会”80%以上的题库,都是围绕唐诗宋词的。每一期的优胜者都是靠背诵古人的诗词赢得的,谁背的多、谁的反应快,谁就更容易获胜。

中国的古典诗词,尤其是自唐宋以后,大部分都是依据规定的平仄规则创意而成。古人无论是在科举考试、书信往来还是在文人雅集中,但凡涉及“中国诗词”的地方,绝大多数都是以创意自己的“中国诗词”为主,而不是那种以背诵前人的古典诗词来炫技、博彩、耀功、傲骨的。中国有记载以来,那些能背诵诗词最多的、超过几乎所有诗词名家的人,恰恰是没留下什么经典诗文、对中国诗歌文化无甚贡献并早已被历史淹没的人!

按照“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第二季的竞赛模式,其每一期的优胜者、擂主乃至最后总冠军,都可以是不谙诗词平仄规则,甚至连一句对联都创意不出的人,但只要他们记忆力超强,就有可能获胜,而被标以“中国诗词大会”优胜者、擂主、总冠军。某种程度上说,可谓对“中国诗词”这个正统、神圣、高大品牌的一种调侃。当然,目前社会光怪陆离,无奇不有。在复兴文化的这杆大旗下,见多了其他诸如直接把茶叶当文化、直接把茶服当底蕴,没有文化能力却又强弄文化大潮,不谙中国古代文化语境却又强为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产生很多曲解、恶搞中国古代文化的乱象,相比他们,董卿版的“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已经是功德很高的了。

但从严谨的文化监理的角度看,如果“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都不具备应有的中国诗词的文化辨识力、文化思考力、文化创意力,甚至自己都创意不出一副对联儿、一首绝句或律诗,在古代语境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文化遗憾和笑话。中国诗词大会的名头不是那么容易抗的。

当然,我并不是全盘否定背诵,从唐朝定型的古代科举考试也都是要求在熟读四书五经的基础上,比拼诗赋来选拔人才的。但我始终认为背诵只是基础,而不是高峰;背诵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创意。中国古代文化之所以有灿烂的群峰,是因为她在不同的时空都具备了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创意人才,而不是背诵人才!

所以,我设想的真正的“中国诗词大会”应该是30%左右可以照搬延续目前董卿版的题库,但70%应该是换一种新的模式,比拼的是中国诗词的真实力(当然,这个百分比例可以适当调整)!

现在举几个例子。比如有这样一道题,上联是:苍云迷过客,要求从以下五句中选出一句匹配的下联,且明示:选择中有最匹配的;也有还算可以、但不完美的;不匹配的;得分分别是满分1分;0.5分;0分。

A. 细雨迎旧朋;

B. 清风送归舟;

C. 苍水洗青苔;

D. 圆月照归人;

E. 宿酒醉新人;

如果你真不懂古典诗词的平仄规则,那你是很难猜对得高分的。比如如果你选A,“细雨迎旧朋”,0分,为什么?因为上联是苍云迷过客,平仄规则是“平平平仄仄”,那么下联必须为“仄仄仄平平”,此处为“仄仄平仄平”,犯了平仄错误,所以不对。

如果你选B,“清风送归舟”,也是0分,因为它的平仄是“平平仄平平”,也犯了平仄错误。

那么选C呢?还是0分,因为“苍水洗青苔”犯了对联的一个大忌:同位重字,即上下联,同样一个位置用了同一个字:“苍”。

最后一个E,“宿酒醉新人”,如何?可以得0.5分,为什么?因为它符合平仄规则,没有硬伤,但是有意境上的软伤,对联的美除了要讲究符合平仄规则外,高等的对联——工对要讲究文词及意境尽可能针尖对麦芒似地“对着来”,而意属同类的对仗就差档次了。“宿酒醉新人”与“苍云迷过客”,无论内容还是意境,“对”的关联性较弱,且对联下句应有的境界扬升没有。

只有D——圆月照归人,才最完美地匹配了上联且符合平仄。上联“苍云迷过客”除了字面上的意思,隐含地还有一重是暗指未开悟前的状态。而“圆月照归人” 除了字面意思外,隐含地是暗指开悟后的境界,因工对而美,缘禅意而绝。

再看另外一题,一首七律诗:

夕影弥林霞未远

高山把酒意何浓

汗衣冷似陂阴雪

诗句真如壁上松

万里鹏云擎汉梦

X X X X X X X

但凝正气乾坤在

不负丹心日月从

同样要求从以下五句中选出一句你认为最匹配的诗句填补诗中的第六句,不同选择的得分分别也是满分1分;0.5分;0分。

A. 百代龙人唱华声;

B. 一方乡土有唐龙;

C. 千秋龙野隐唐宗;

D. 苍山碧水映长空;

E. 千村吹雨落华声;

因此七言律诗,要求补上第六句,即颈联的下句。我们知道根据七言律诗的平仄规则,中间四句(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而上一句“万里鹏云擎汉梦”的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平仄仄,那么下联就要求必须遵守平平仄仄仄平平的规则。这样来看,A、“百代龙人唱华声”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不符合,所以是0分。

D、“苍山碧水映长空” 虽然平仄符合,但跟上一句不成对联关系:万里——苍山、汉梦——长空都不构成对比、至少是工对(字工对)的关系。

E、“千村吹雨落华声”,和D句一样,虽然平仄符合,但也跟其应对的句子“万里鹏云擎汉梦”不成对联关系:鹏——吹,连词性都错了,鹏是名词,而吹是动词。

B、“一方乡土有唐龙” ,0.5分,为什么?因为它没有明显的硬伤,平仄合乎规则,对仗也不能说有错,但“有”一般与“无”相对,而“有”和“擎”只能说是构成不美的宽对。而且这一句偏俗,不如C、“千秋龙野隐唐宗”那一句工整、有意境。这里面就牵涉到诗美、诗力的范畴了,如果你不是真懂中国诗词、真不会创意古典格律诗词的话,此处就真选不好了。

最后此题的答案:C是1分,B是0.5分,A、D、E为0分。

如果都用类似的题库考选手,肯定能把他们真实的中国诗词硬功夫考出来,为什么?这些诗词他们肯定没背过——全是我创意的,所以真正的中国诗词大赛就应该是由各类真正谙熟中国诗词的实力派、真能创意古典格律诗词的专家,创意出这样的题库来考选手才能名副其实。不过如果这样的话,估计董卿版“中国诗词大会”里面的优胜者、擂主、总冠军们大部分就都得哑火了,因为他们很可能并不真懂中国诗词的硬功夫——创意,而只是“背”功了得。

如果只是比拼谁背得多、背得广、背得巧——因为很有可能你其实背得诗更多,但恰好那几首“要命”的诗没背会,就败给了实际并不比你背得更多、只是比你背得更“寸”的其他选手,这样的节目被堂而皇之地冠以“中国诗词大会”这么一个神圣而大的名字,那么,今后真出现以比拼我刚才举例的这两个类型题目为主的、比拼诗词真功夫、硬功夫的诗词大会的话,请问这更正宗、更实至名归的后者该屈尊叫什么呢?

我想中国的古圣先贤,那些文宗诗祖们、李白杜甫们、幼安子瞻们如有在天之灵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见解。因为文化复兴中国,创意复兴文化,研究文化、解释文化、重复文化、背诵文化,最终都不可能有效地复兴文化、复兴中国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补充一点,记得在今日头条和知乎上讨论此话题时,颇多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而以担心比拼诗词真功夫太过专业、观众水平低、看不懂、影响收视率等等理由占了大部分。其实大可不必忧虑,此处统一回答:请问大家,近几十年火遍大陆的诸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等等系列音乐歌唱类的节目,哪一个不是比拼歌唱的更专业的真功夫?哪一个又是随随便便普通观众谁上谁都能得奖的?那里面的各类评委诸如刘欢、周杰伦、哈林、那英等等老师,哪一个是不会唱歌的假把式?哪一个不是真会唱歌、真懂唱歌的专业真把式?那种比拼专业演唱真功夫的综艺节目不但一点不影响收视率,结果还正相反。凭什么说比拼诗词专业真功夫的节目就肯定会影响收视率?我认为如果把节目策划创意设计好了,效果和收视率也许更高!

综上所述,董卿在中央电视台主持的、好评如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得加上两个字——“背诵”,才更加名副其实。

黄胤然(huangyinran001): 文化监理人、跨界创意师,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项目管理硕士,河北美院客座教授。首部文化监理书《文化监理、优化与创意》作者,诗装®汉服国家专利发明人。双章书法®、诗创®、诗装®、胤然体歌词、写意音乐剧,文创监理、文创优化等理念首倡者。时任臻谛书院®院长、《境界FreeSpace》杂志主编、媒体专栏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欧美同学会会员,惠风诗社首任社长。

 5 ) 简单是桥-彼岸月明

中国诗词大会,我是从第二季开始看的。开始最直观的一个感觉就是两个字,简单。

我曾是中华好诗词的忠实观众。对里面那些嘉宾深深拜服,觉得他们的诗词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平常人难以企及的一个高度。

若我是中华好诗词的选手。则答对一两道题都已是不易。可若我在中国诗词大会则九道题答对七八,也不是什么难事。

因此比较二者,那么中国诗词大会的难易度是无法和中华好诗词相提并论的。这一点我想大多数人也不会质疑。

但我不赞同一个观点,是很多人认为中华好诗词的选手站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可以秒杀一片。

在中华好诗词的舞台上。武亦舒绝对不会是梁道萍的对手,但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武亦舒确实可以击败梁道萍。

因为什么?也是两个字,简单。这是中国诗词大会的最大优势和最大劣势。

优势在于它的普及性更强。适合全民参与,学历不高,读书不多的人也可以答出很多道题。也可以起到一个教育性的效果。

可这也是他最大的劣势所在。因为他太过简单,所以就缺少了一些公平性。很多诗词积累的高手往往就被拉下马。如那个博士生陈更,她在这个节目里就不止一次败于不如她的人。

诚然,中国诗词大会的专业性和竞技性差了一些,但他的影响力,和普及力度是中华好诗词所无法达到的。

因此,从文化影响的角度来说,中国诗词大会所起到的正面作用是巨大的。

简单如同一座桥,它可以让更多,那些不会游泳的人从桥上走到彼岸。

彼岸有诗彼岸有歌,彼岸有美好的桃花和明月。

 6 ) 被00后美少女圈粉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1.

像人们过完一个油腻春节,眼下时代似乎也开始厌倦了满屏装萌扮傻的综艺节目,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网络到各卫视,文化类综艺逐渐引发关注。即便内容隔靴搔痒,在娱乐至死大潮中有个抵抗姿势却也是好的。

那天在看“理想国”系列下的一档视频,我导微信截图一张话一句,“这女孩像你”,我点开看后笑她给我加了感情分;第二天又收到同学信息,她说“小姑娘眉眼如你呀”。

不看《中国诗词大会》是不行了。

结果我,一个90后小阿姨就这样被00后美少女圈粉。边惭愧边感慨。

2.

在我看来,武亦姝颇有当年19岁梁洛施的气质,“其形也,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不为过受得起。

被好友吐槽“你审美还真是稳定”。的确。

事实上我根本不是具体喜欢哪个人,我是对漂亮、聪明,美而不自知的所有女孩子心怀爱意。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我在江南没有什么东西好给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个春天都送给你吧。

多美啊,是吧。

美。可美的哪里只有一纸江南,还有少年眼眸你呀。

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是百部名著千卷诗书浸过又沥干的厚重与灵气。她就是满目璞玉皆天然,没有过多表情,但眉宇间英气绵长,自在羞赧。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不用看起来十分努力,别人煞费苦心所求,她踮脚便唾手可得的观感。

年轻真好啊。

热爱真好啊。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你看外面雨啊风啊这么大,我在家摸猫就不出门了。这是她对陆游诗的解读。

原本一脸淡然,在聊起古诗词时却兴奋到手舞足蹈,反差萌也是真心可爱。

她给我一种特别舒服的松弛感,在每个人都咬紧牙关梗着脖子力争魁首的状态下,显得尤为可贵。

记得在她惜败于第三题后,所有人都为她惋惜,只有她害羞扯手指、满身书卷气,说其实自己蛮开心的,百人团更适合她些。

你看全世界的人都在关心胜负,她却无所谓地转身走进“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的生活中,就着她整个画面都干净纯粹起来。

武亦姝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热爱了就不会轻易减少”。果然,学习好的女生都有一条共性,就是一爱就会爱很久,一出轨就会出很远。不止对人。

所以,16岁高挑清瘦好看还有学识的女孩子啊,保护好你所热爱的东西,来日不畏豺狼虎豹。

3.

看《中国诗词大会》到一半,我好像发现了董卿什么了不起的萌点。这于我太意外了。

在她唱“所谓佳人,在水一方”地时候;

在她深情诵读出博尔赫斯的诗,“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双眼,但我在心里一直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的时候;

在她一本正经说,我觉得我不够稳重的时候;

在她被夸到害羞脸红的时候。

我好像被一个春晚主持人圈粉了???这可如何是好……

蒙曼、郦波老师从去年《中国成语大会》就好感无数,两人不卖弄不讨巧,言语间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幽默。

彭敏跟一米八二女生比身高,郦波老师说“你就只能‘化作春泥更护花’了”,彭敏便回,“男儿本是泥做的,如此护花也挺好”。

这才叫情趣!才不是那些流量明星莫名其妙的热搜。

萨特曾在《他人即地狱》中讲,“对知识分子来说,介入就是表达他自己的感受”。

孔庆东在与老师钱理群对话中也提到,“钱老师是严肃的思想家,他不愿意上电视,不愿意接受采访。

我就说:我跟你有一样的痛苦。只要我们接受媒体采访,我们的思想就不可能100%地被传达。”

“但是因为你不接受采访,他就去找别人——你是一流的思想家,你不接受,他去找二流的,二流的也不接受,他去找三流的。

人家必须要做节目,最后有一个人就去了,这个人讲得很差,那么,你有没有责任?

我说,咱们都有责任,因为咱们为了自己干净,为了不受同行的嘲笑,为了怕人家说我们俗气,而放弃了自己的阵地。”

对孔庆东除了高中时期看过他几本书,基本没有了解,不做评判。但他提到的学界与业界悖论,确确实实存在着。

要怎么说这个时代呢?

反智大军兴起、民粹主义抬头,来日大难,口燥唇干。

知识分子被公知、被解构、被不信任。在我们历史上,打压知识分子的年代要么很无聊,要么很要命。

直到脊梁断了,风骨没了。

“醒来吧,麦克白!醒来,把沉睡赶走!”

4.

在有关武亦姝新闻的评论中,竟然不少酸话。什么这些题我也都会啊,什么她长得很丑啊,什么背古诗词有什么用啊。

您们都是985文学博士。

有时觉得这些人尤其可怜,他们明明可以选择不说话,兴许还能掩藏自己的无知跟愚昧,可他们偏跑出来招人恶心。

我来告诉那些诋毁武亦姝的喷子们,她才16岁,她就读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她一双丹凤眼生得风流俊俏,她的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而你们人生所有的可能,就是苟且于世,披着网络ID散播恶意,然后在虚拟与现实世界被同样唾弃。

那些说诗歌无用的人,跟说读书无用的人有什么区别?

不是诗歌读书无用,是你们没用。

想必他们连《死亡诗社》都没看过吧,看了也不一定看懂。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我们读诗写诗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份子,而人类是充满激情的。

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

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生活的意义。”

是啊,当今社会什么有用?权力,金钱,连情谊都沦落为可称可量的人脉。

可人们忘了,人之所以为人,正因为那些百无一用又价值连城啊。

她们总说啊,一下雪,西安就变成了长安。

我总不能站在长安街头却不知“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总不能不知“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

我总不能听燕郎的歌,却不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对一座城市尚有情节,那一个民族呢?

我们走的太快了,连自己民族文化里那些美好的东西都不要了。你不要了,你还要去嘲讽那些坚守、传承的人,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难过的事。

在《见字如面》里呱噪的主持人说王庚为国民老公,许子东教授连连感慨,“区区一个中将怎么就成国民老公了呢?大诗人徐志摩那才算国民老公啊。那是大诗人啊。”

这个世界早就不一样,大家崇尚的东西都变了。

实用主义被曲解为功利主义,传统文化的美感被冷落遗忘。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我们能不能俯身?把碎掉的,捡起。一片,两片,三片。

到血肉模糊,到万人嘲笑,然后靠在一起冲着这个恶意满满的世界,干杯。

嘭,庆祝无意义。

——————————我是一条鸡冻的分割线————————————

《中国诗词大会》第十场,决赛。

我知道武亦姝一定会出现,但我没想到最后她真的会赢。

陈更多强,彭敏多强。

三个细节。

一,其实这场她有很明显的紧张,小动作多了,前期表情管理失常。

毕竟是16岁的孩子,连情绪都毫不遮掩,后面甚至直接坦言,“我真的压力很大,但能够走到这我已经很满足了”,“真的真的”。

我在想我的16岁。

二,“飞花令”环节,男老师有投机取巧之嫌,一首诗拆作两次用。

而我姝,用《将进酒》,一次性说了四个“酒”,光明磊落,不占一丝便宜。长脸。

三,获得冠军后,惊讶了下,然后就一脸没表情了,直至镜头给到节目结束…

完全,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没表情。

16岁的,少年英雄。

还有,董卿好美。

 短评

在狗血低俗当道的今天,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清凉。各位选手的诗词积累让人佩服。题目的设置考虑了观众的参与度,冠军有很大的运气成分。但起码让国人重拾文化自信,促进了诗词教育的推广,不失为一件好事。是业余爱好吟诗赋词丰富生活,还是参透深意提升人生境界,这样随性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件诗意的事。

6分钟前
  • Marguritte
  • 力荐

完全陷入在了诗词大会中中华诗词的美丽与奇妙当中了~~前几期感觉普及性比较强,真的对于我对重新温故诗词的带动很大,后几期就完全是张大嘴的羡慕状态了,是在太强了。我想这档节目最重要的不是试题背后的硬知识,而应该是自己去拿起一本诗词去体会到的软感觉。希望自己能够在空闲时间有所吟诵和感知。

8分钟前
  • 还是别醒了~
  • 力荐

这次必须大赞央妈!有文化有深度又好看,第一次觉得甩地方台28条街!

11分钟前
  • 鸡咯咯
  • 力荐

我的诗词储备量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第四场评委老师评论飞花令环节后,说,很惭愧,自己都背不了这么多……感觉自己宛若文盲……然而豆瓣更牛逼啊,看评论感觉都是能全场通关夺第一的一样~【喜欢陈更,像邻居家成绩好能教你写作业也能带你玩的小姐姐,如果有第三季,希望她夺冠】

13分钟前
  • kakakarl
  • 推荐

这是一个“大会”,不是啥子要命的“竞赛”;看个别选手读诗词,剑拔弩张,仿佛那些美丽的字句并没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好处,很是遗憾。读诗词为的不就是快乐吗,读成一个书橱就没啥意思了。

17分钟前
  • 蛋挞圆溜溜
  • 推荐

985毕业的中文系高材生都在你瓣了。

20分钟前
  • 飞机飞过五月天
  • 推荐

题目有些太简单了 但是意图依旧是很好的 以及评委水平很高 李白欣赏谢眺 喜爱皖南也是从此中得知

22分钟前
  • Macadamia
  • 力荐

zhuangbility也要怼回去,曲高和寡难道是曲的错?还不许人尴尬了?

23分钟前
  • #或或或#
  • 很差

春节这几天,每天八点都来到沙发前准时看,甚至比看春晚积极性还高~有时还会尽力在电视开播之前把120个康复训练做完,这样没那么疼,还能更好的看节目,虽然不疼的时候还是有好多答不上来的~

26分钟前
  • darkerthanwhite
  • 力荐

第二季为什么不改改节目形式啊!做作的主持风+拖沓的比赛节奏+运气大于实力的竞争机制+令人无语的舞美,明明中华诗词有更多看点,精彩程度可以做到超越中国成语的…失望

27分钟前
  • yuli2333
  • 较差

看到最后反而被董卿圈粉,能明显看出来不是靠提词器才能侃侃而谈,而是真的有着诸多的积累。其余几位点评嘉宾也很棒,有几期的选手让人印象深刻,尤其那些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愿我们都能过上诗意的人生。

30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35分钟前
  • 吴大厨
  • 力荐

节奏特别拖沓,不明白百人团为何水准巨low,小学古诗也一片一片地错。评委点评得有水平,但是两人能不能别老一起说,特别浪费时间。特效不错,但是持续非常久,重复看不觉美感,只想快进。好好的节目,内容和参赛选手必须要精,否则全毁了

39分钟前
  • 沐岚风
  • 很差

赛制略奇怪,但瑕不掩瑜。过年回家陪妈妈看了几集,才记起曾经那么热爱古诗词的自己……另,被武亦姝妹子圈粉,波澜不惊古典高冷范儿目测还喜欢摸猫的萌妹子,是个妙人!// 看完决赛,开心得不得了,果然没看错人。第一次当一个零零后的迷姐!

40分钟前
  • 弥呀
  • 推荐

希望可以少点选手个人鸡汤,专注诗词比拼。

43分钟前
  • 沈持盈
  • 还行

放百人团答题得分的part太慢了,拖时长。不是彭敏我都不想看,想念成语大会的主持人。

44分钟前
  • 伪装者
  • 推荐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46分钟前
  • 日落四十四
  • 推荐

编排无甚新奇,赛制也不见得科学,还是我大中华古典文学太伟大。看够了狗血撕逼瞎胡闹的相亲、哄娃、跑男、鬼哭狼嚎、智障问答等等大妈综艺,再看一档吟诗作赋节目,简直像转角遇见一股清流,这才是央视该引领的风范。看到帅气姑娘武亦姝,忽然开始怀念自己的高中时代。饱读诗书的日子,真是最美年华。

4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还行

答什么题啊!让康震老师和王立群老师一直讲下去好吗!

49分钟前
  • 精神少女王绥👧
  • 力荐

飞花令环节太赞

50分钟前
  • vacuum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