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综艺大陆202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2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3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4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5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6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3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4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5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6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7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8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19声生不息·宝岛季卫视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8:46

详细剧情

       《声生不息·宝岛季》是由洪啸工作室制作的以台湾金曲为内容的歌唱类节目。长沙和台北两地同时进行录制,借以年代为线索,全面梳理台湾特色的“中华音乐编年史”;在《声生不息·港乐季》的基础上,力争打造立体的“华夏音乐三部曲”的第二部;通过文艺作品搭建桥梁纽带,不断强化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情感和意识,彰显中华文化精神纽带。

 长篇影评

 1 ) 感谢世界上有这一首歌

嗯。是标题党,不喜欢取标题。没有头绪,突然想起yoga在演唱会上说的这句话,那就用它做标题吧。

通宵看完了声生不息宝岛季最后一期,天已经亮了。有节目陪伴的每一周,如走马灯一般。困顿的大脑在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原来,已经结束了。

很久没有为一档综艺写过什么了,但或许是抱着要为那些曾经流过的眼泪留下什么证据的心态,突然想写一写。

节目组真的很有钱 ,许是背靠湖南广电的缘故吧,舞美一看就很贵,也请到了很多很多不敢想象的会来参加的歌手(如Karen 窦靖童 潘越云 齐豫 郑智化)。

真的很喜欢台湾的词曲,一季看下来歌单里又多了二三十首老歌。在听到一些用心改编的歌曲时也会耳目一新,很感动。

常驻里最喜欢的是杨宗纬,也许是觉得他比较纯粹吧。其他常驻,要么是没有参与全部录制的,要么是在参加节目过程中自己举办了演唱会的,要么是在参加节目过程中也参与了其他综艺的录制的。总之,好像没有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在了,而杨宗纬的每首歌都很在状态,特别是solo曲目。天堂和山丘都是好歌啊,可惜没拿到任何一个奖项,但无需自证。

马嘉祺是让人比较惊喜的,很会选歌,前几期的solo曲选得很好。本身声音比较干净,在合唱里也很突出,是令人喜欢的音色。

其实最有意思的是,喜欢的台湾歌手很多,但因为一些原因,没有一个我喜欢的台湾歌手参加了声生不息。或许是一个遗憾,遗憾不在于“我喜欢的歌手失去了一次更红的机会”,而在于“我喜欢的歌手或许失去了一个好的舞台”,是自私的“我想见他/她了”。声生不息不愧是S+级的音综,即使是那些我原本不太热衷的歌手,在参加了节目以后,我都会觉得他们留下了很棒的舞台啊。

不知道这档节目在台湾火不火,但是“音乐缩短海峡两岸距离”这个寓意实在太赞了。每次舞台都在台湾不同地方搭建分会场,请到台湾的本土歌手做演出,甚至还有航拍…节目组一定克服了很多困难吧。

好像想说的都说完了。

希望有一天,音乐能帮助我们消除偏见,真正地,拥抱彼此。

 2 ) 何炅阿雅控场,齐豫张杰亮嗓,《声生不息宝岛季》开启回忆杀

去年,《声生不息》第一季以“港乐季”为主题,芒果台和TVBS找来选秀歌手和前辈明星制造一个音乐拼盘节目。

结果反响异常热烈,特别是林子祥、李克勤、李玟等等歌手掀起一波怀旧风潮。

再次证明了最终还是要靠作品,有作品才有流传性,才能刻进脑海中,成为终身难忘的记忆。

当年那些流畅动听的旋律,搭配真诚走心的歌词,原来早已深深印进了我们的身体。

芒果台自然不会放过这股热潮,今年立马推出了现在的“宝岛季”。从香港到台湾,都曾经是华语流行音乐的引领地区,大量的歌手、歌曲和综艺等都携带着80后一代的青春回忆。

从港乐季到“宝岛季”,节目还是非常有巧思,芒果台非常擅长于捕捉文化热点,以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将两岸音乐人汇聚一堂。一开始的海报寓意,便充满着温情和暖意,期待两岸团聚的心情也满满地展现出来。

首先是海报就非常有意思,在表现地区标志的同时,融入音乐元素,而且还隐含着我们内心的共同期望。

港乐季,是港珠澳大桥、游轮和浪花组成的吉他,体现出充满香港元素的音乐节目。

宝岛季则是宝岛台湾和大陆组成的黑胶唱片,唱针这边是台湾省的地图轮廓,唱针那边则是象征着唱片的大陆,边缘则是雄鸡形状下方的海岸线。

海报共同组成了五线谱中的“八分音符”,表达着两岸一家亲,同唱一首歌的美好心愿。唱片在大陆版图,意思是主旋律还是在这边。

节目也请来两岸知名的编曲及乐手,互动环节多处复原台湾综艺的设计和音效,幕后配音更是请来金曲金马奖御用配音贾培德,这些熟悉的元素,直接把青春时代的美好记忆牵扯出来。

可以说,我们八零后一代,就是在台湾省的流行音乐、综艺节目和电视剧集中熏陶出来的,那时网络刚刚兴起,男生宿舍里的电脑除了打游戏,就是下电影,刷综艺,以及一些不可言说的资源。

目前刷完了《声生不息宝岛季》前面五期,整体感觉中规中矩,参与节目的两岸歌手,自然还是会有些顾虑,所以肯定无法达到台湾本土综艺那样的肆无忌惮。

“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带着阿雅撑住场面,第一期就有胡德夫坐镇,之后又有赵传的赤诚热烈和齐豫的天籁之音。整体下来还是饱满丰沛的。

主会场这边则是何炅控场,那英和张信哲两位前辈带着新生代翻唱经典。有了何老师的主Key保证,几位台湾歌手也很放得开,娃娃魏如萱各种插科打诨,在台上展示出了像小S一般的随性自然。

然而,隐隐的一个遗憾是,太多顶流台湾歌手无法抵达现场,并且一展歌喉。

五月天、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张惠妹、陶喆、张悬……

没有这些人参与,“宝岛季”确实有点名不副实。当然他们各有各的原因,这里也就不去深究了。

目前到场的人中,王伟忠和阿雅算是综艺界的代表;齐豫、赵传能够代表过去的辉煌,现在看来还是差点意思。那英张信哲都是内娱和芒果台的老朋友,哪里出现都不奇怪;

张杰、张韶涵、马嘉祺、华晨宇、陈立农也是新生代中比较熟悉的面孔,歌喉有特色,台风稳健,可以撑起节目的基本盘,但离惊艳还有段距离。

魏如萱、艾怡良算是本次节目的两个亮点,两位曲风都偏女生小心思,结果没想到魏如萱鬼灵精怪,活泼好动,给节目带来许多乐趣,这也是台湾女生才会有的自然生动,我们内地的一般还是含蓄许多。

杨宗纬也算让人眼前一亮,不过之前有过《凉凉》和一些综艺节目,无法惊艳。

预告说下一期会请到莫文蔚,这算是第一个能代表台湾音乐的重量级人物,期待一下。

说几首目前感觉不错的作品。

首推张杰《身骑白马》,我在之前文章已经细致分析了这首歌与歌手的相互成就,张杰唱功扎实,但一直缺乏故事性和辨识度,这首歌本身带着的深刻爱恋,加上改编加入的唢呐和戏曲,为张杰质朴的嗓音增色不少。

然后是魏如萱华晨宇马嘉祺三人的《闪亮的日子》,三位的声音风格各异,但都有满满的少年感,搭配罗大佑深沉凝重的歌词,制造出一种特别的冲突感与叙事张力。

甜得发腻的是陈卓璇和陈立农的《心愿便利贴》,台湾偶像剧早已把撒糖虐狗这一套玩得炉火纯青,两位少年那是眉目俊朗、纯净秀美,站在一起就是绝配的一对,歌词是甜蜜日常,眼波流转,你侬我侬,最后还手指相碰,连我这中年大叔也不禁春心荡漾了起来。

另外魏如萱唱了《你啊你啊》,艾怡良唱了《Forever Young》,都是成名曲,也算是圆满了。

这也从侧面敲打了华晨宇等人。别整天想着装疯发狂上综艺,各种炫技玩技巧不是不可以,但是音乐的本质是艺术,是人类的共情,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内地的选秀歌手和新生代们还要赶紧走回正途才是。

当然,作为新节目,我们观众更希望能出现新的经典,而不是把经典翻来覆去地改编、翻唱,起码也应该像张杰《身骑白马》那样,为旧的经典注入新的内涵与活力。

当然,经典难得,回忆却处处可见。宝岛季节目中,处处都是让回忆翻涌的触点,我们也正好趁着这些留存在记忆中的人物、旋律和嗓音,去感怀一番曾经的青春时光。

我也会在后续梳理台湾流行文化的脉络,包括综艺节目、流行音乐和影剧作品在时光中的印迹,也会随时跟踪后面的节目与曲目。

如果你也有一份关于台湾流行文化的记忆,欢迎持续关注,随后一起感怀。

 3 ) 最佳独唱金曲奖得主华晨宇,凭什么声生不息宝岛季最吸睛的人是他?

声生不息宝岛季收官,一百余天的并肩同行,属于音乐人们的舞台终于迎来了美好的终章,华晨宇凭借唯一一首独唱歌曲《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成为声生不息·宝岛季「最佳独唱金曲」奖得主,回望他整季的表现,不难理解为什么华晨宇是节目中最吸睛的歌手。

《声生不息宝岛季》金曲盛典收官夜,华晨宇所在的那英战队以《离开地球表面》炸裂开场,又以《突然好想你》、《我的爱》、《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过渡,最后则选择了《你曾是少年》回归初心,寄语未来。

这个兼具抒情和叙事效果的舞台由华晨宇一手打造,从公开的策划会视频中可以看到他集选曲、编曲、制作和导演的工作于一身,事事亲力亲为,不放过一丝细节。

小到决定旋律用和声还是伴奏,大到整体设计编排和呈现形式,华晨宇无一不精,那英在整季节目中对他夸奖不断,称他做出了极大贡献,团队缺他不可。

合作的其他音乐人对他也是赞不绝口,张信哲黄绮珊任贤齐莫文蔚等前辈纷纷对他表示认可,有人认为他的音乐先锋出众,实验精神和想象空间颇大,也有人认为他未来前途无量。

同时,他甘当绿叶,耐心辅助马嘉祺陈卓璇等新生代音乐人,把高光部分分给弟弟妹妹,自己辅助他们唱和声,为了更好的舞台效果针对不同人的特性给予编排和指导上的帮助,让每个人都对他赞赏有加。

而回到本职工作,他在整季节目中贡献出数个精彩舞台,异域摇滚、纯爱情歌、民歌新唱,他不局限于单一的风格,尽最大努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舞台。

《舞娘》、《高山青》、《知足》、《闪亮的日子》、《美好的事可不可以发生在我身上》、《安九》、《归零》等作品,无一不呈现出他在编曲、演唱和舞台呈现等层面的多维度无极限。

青涩的,摇滚的,抒情的,极具想象力的,他既是实力唱将,又是全能音乐人。

唱作俱佳,能编能导,独特的审美和极佳的统筹能力在舞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是这一季《声生不息宝岛季》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旧程落幕,新程将启。华晨宇在耳返里对同一战队的伙伴们说爱你,他的细腻和坦荡藏在每一个温柔的细节中。

演出有尽头,前路仍追光。高山长青,涧水长蓝,这样的华晨宇如果要用两个字概括,那两个字应该是——“值得”。

 4 ) 另一边的世界,是什么样?

朋友们,我又回来写乐评了!

减弱了语言的隔阂,相对于在听不懂广东话和听得懂广东话的听众之间挣扎的港乐季,台湾季在梳理台湾流行音乐史时逻辑的流畅其实令人惊喜(先导片更完整)。当然缺点也很明显,节目漏掉了一段临近千禧年台湾翻唱大陆民歌的小潮流,以及节目组试图涂抹却欲盖弥彰的几个女歌手。不过这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宣传既几乎是精良乃至超规格制作的必要因素,又本身是侵蚀综艺制作的蚁穴,就不多评论。还有人评论说卡司不如上一季,但我觉得这是抓错了重点,与其请来大咖却陷入尴尬的选曲境地(要么由于语言问题只唱大家都会唱的,要么像林叶夫妇一样只唱自己的),不如多花心思在更庞大的台湾曲库中拣选佳作。

其实两岸的流行音乐并不像节目中所呈现的如此对等地互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台湾流行音乐相比于大陆应该是碾压式的输入,而大陆音乐对于台湾则至多是一种补充性的市场(即使是摇滚)。但是在这种非对称的流动之中,这种交流仍然体现出两岸音乐消费者对对方生活境遇的试探性刺入与窥视。第一次听《我的未来不是梦》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在一间茶楼做客,大人们在谈事,我一个人在大厅看电视,依稀记得是央视的一个音乐节目播放了这首歌的MV,我深刻地记得大部分画面是台北街头充斥大量视线的行人与自行车,与这一丝记忆相交缠的则是后来看《饮食男女》里面二姐下班的一些街头画面。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与我幼时的成长环境不同,甚至与我所感受过的能与之相匹配的大陆城市也截然不同,都是自行车和人,但长安街和忠孝东路就是不一样,或许台北街头自行车与自行车之间的微妙错落能构成一个解释。如果把画面拉回二十一世纪初,在大陆的建筑与生活景观中出现的台湾影像与城市文化实际上同时成为向往的因素与对象。想象中倘若我要构思拍一部关于新世纪初中国的电影,我一定会将类似的生命经验放进情节之中。

台湾流行音乐对我最大的贡献就是奠定了审美的基线。其实离开了学院与殿堂的音乐发展路径可以是非常多样,以民歌为例,三四十年代的民歌平等地滋养着整片土地,而49年后的大陆民歌与台湾七八十年代的民歌则走向了截然不同的轨道。我后来偶然发现毛阿敏出道初时翻唱过齐豫的一整张《回声》专辑,这种张力让我更直观地体察这种分别,以及这种分别所相应衍生演化的流行音乐形态。其实流行音乐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制作与音乐性,它的核心是语言(与之相应的,流行演唱的核心是咬字),这也是为什么我这篇文字开篇非常审慎地使用了“减弱”而非“消弭”去对待语言隔阂。尽管同文,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两岸的语言是有差异的,我没有能力去准确概括这种差异,但我认为这种语言的差异反映对“人”的理解。因此,先一步、并且深一度反思了“人”为何物的台湾音乐,在早期(民歌与罗大佑)就显现出强烈的人文特征,即使在充分商业化与工业化之后(李宗盛以及之后),也都保留着长久的吸引力。

最后谈谈表演。首先感受到的是那英对台湾乐坛真切的爱,尽管我对那英有惯有的品味上的偏见,但是这次的三首作品都是诚意之作,值得反复听,其中《白天不懂夜的黑》甚至比录音室版本要好很多,CD版咬字中由方言的尖音习惯所产生的噪点被打磨平整,修饰音也是极有分寸,足以见得她对曾经成就她的台湾音乐的用心回馈。第二,其实个人来讲《我是真的爱你》听得有些疲倦(我听张信哲所有的歌都是这样),不过歌词里从前我可能更喜欢“但是天让我遇见了你”或者“我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而现在觉得最入木三分的其实是简单一句“我想我是真的爱你”,思忖比悸动迷人。台湾乐坛讲情爱并不如香港(尤其是千禧年后)成熟,但这种朴素却真挚的措辞有时也别开生面。最后是張韶涵,她一嗓子“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就将台湾音乐工业赐予她的职业生命完整重现,也将我拉回到那个告别了深刻与严肃却生机盎然的黄金时代,然而开头与结尾的改编和主体部分的不融洽又暴露出她并不具备相应的音乐知觉,这一点从我零散听取的她在其他综艺的演出片段也可获知。在选择转向大陆市场之后,她脱离了制作人的打磨与塑造,却又不具有制作才能,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饮鸩止渴,但是鉴于唱片业的萧条,或许不饮下这一杯毒酒,就真的渴死了。最后许个愿,希望魏如萱后续把《纤维》唱了。

在被《歌手当打之年》恶心了之后,好几年我都对音综失去了兴趣。即便作为广东歌听众,我也对去年的《声生不息》没有什么感触,总体来看,就是无聊,选的人也很无聊,选的歌也很无聊。这次的台湾季,虽然第一期还是诚意不错,但是高开低走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同时这次我没有像写《歌手》那样制式化地去评价每一首歌,正好借此机会我想听听看各位(如果还有我的老读者的话)有没有兴趣继续看我写下去,以及想要看什么样的乐评。

 5 ) 难听

不想好好做就别办了 从上到下 节目组都跟闹着玩一样 歌曲有在好好排吗 那拧巴的男女调转换 难听的编曲 不合适的人唱不合适的歌 能留下音源让人看吗 又糟蹋情怀 又不能留下一个新的可听版本 请来那俩仨孩子 能力能驾驭这类经典歌吗 硬实力不够前辈也带不了 舞美也做得不如上一季 就请点唱将 要么像林志炫版的烟花易冷一样 要么就请原唱 给我们听这代歌长大的人怀念有那么难吗 糟蹋作品

 6 ) 没有纯粹的娱乐,不如活的简单一点

去年港乐季结束后就有宝岛季的消息,我是持悲观态度的,倒不是说喜欢的歌手来不来得了这种,而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敏感的设计,从名字上就不是很安全。

那么芒果将这个节目呈现出来,势必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一定遇到了很多阻碍,所以我更想说说节目的诚意:

海报是很精巧的,想必娱乐号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除了“当归”等含义,它作为一个海报也是极其合格的。

百万级文案,高级而有意义:

舞台质感、舞美等真的很绝,隔壁蓝台真应该学学,每次都花着最多的钱,请着最大的明星,做着最烂的综艺。我不知道吴彤团队都是些什么人才,怎么能所有的节目都一个轮廓,他啥时候才能知道自己离开贾玲沈腾、杨迪沙溢之外啥都不是。

最后就是说说某些人拿xxx没来打低分,我是从我是歌手开始就在期待评论中的那些人来的人,所以我也是热爱他们的一员。但是啊,你们是装傻还是真傻?有些人来了是不想这个节目活了?娱乐怎么可能单纯脱离zz?当他们涉及到zz的时候你们不说娱乐要单纯,现在看节目你反而说娱乐要纯粹???芒果台请他们,他们敢来么?什么都怪到电视台头上 你心里不清楚什么情况么?

那英说:“好像演唱会啊”的时候,就很感动啊,好好地欣赏音乐不好吗?当成一个纯粹的歌唱节目不行吗?一个节目你因为谁不来就说不好真的太粗暴了点。

啊,对了,以前对魏如萱不熟悉,她好可爱啊!!!!俏皮、有趣,像个小精灵一样,我想这就是节目的意义之一啊,让我看到了同样很棒的不熟悉的人。

 短评

齐秦,齐豫,罗大佑,陈淑华,李宗盛,周华健,张信哲,张惠妹,我心里的宝岛之声。

3分钟前
  • 游泳鱼
  • 推荐

芒果真的挺惨的,其实这个阵容已经是芒果能做到的最好的结果了,芒果不敢提?张敬轩当初上我是歌手被举报的事都忘了?回头正常上其他台,也没啥事,芒果一直被盯得很紧,大胆也不行,谨慎也不行,我不知道你们要的是什么

8分钟前
  • 菠萝沙冰!
  • 推荐

华晨宇马嘉祺陈立农给我爬爬爬

10分钟前
  • SoyMilk_
  • 较差

相爱的手要拉得紧,芒果树还在结芒果,歌声响起的那刻,海峡会变窄,陆地和岛屿会变宽,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就让我随你去,我愿意陪在你的身边

12分钟前
  • 飞天小女警
  • 推荐

其实舞美啥的都不错,但是你这歌手请的硬是把我不喜欢的歌手聚一块了笑死

17分钟前
  • 我闲了而已
  • 还行

宣传片好看,舞美惊艳,文案暖心,歌也很好听,虽然没有请到我特别想看的人,但是能在这个时候听到这样的宝岛季就足够了,不是吗?

20分钟前
  • 十八
  • 力荐

节目的核心是音乐,不是人,评论里某些人不要装外宾哈,什么原因不能提一些名字自己心里门清,不用苛责制作方,这节目能做出来能播已经是你能看到的最大限度诚意了。

23分钟前
  • 安提戈涅
  • 力荐

芒果台依旧是当今国内首屈一指的电视台,从海报制作、到文案编辑、再到舞美设计,都是精品。此外,想反对某些评论说的没有xxx还叫宝岛?首先我认可你对于这些人高评价的看法,但是这些人中有的人有立场问题你是否考虑到?其次就是节目本身就很复杂,说办不了就办不了,提一嘴那些人你觉得就是一嘴的事,大环境是否合适?最后听得舒服就行了,一个综艺节目你还真打算两岸大咖云集啊。

27分钟前
  • 沙皮狗的忧伤
  • 力荐

芒果做音综真的无敌了。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切却都欣欣向荣。关键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隔阂与互相讨伐,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包容与携手前行。我们还能回到那个氛围吗?

32分钟前
  • 走过春夏
  • 推荐

「当我们聊起台湾音乐时 是在聊些什么呢」⋯⋯何炅在引言里的一句旁白就这样成为了节目的注脚。去年将港乐季形容是一次遥远的想象,那么宝岛季就是在本该明朗的记忆里肆意涂改,逐渐模糊,直至失去了鲜艳。

37分钟前
  • 我情绪零碎KAI
  • 较差

马桶台为什么总请马嘉祺、华晨宇这种流量明星,就不能请正儿八经的歌手好好演绎作品吗,流量明星真令人作呕……

38分钟前
  • BigBamboo
  • 很差

第一期這節目做的我還以為羅大佑去世了

39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还行

求求各位别敏感了,现在的大环境做成这样还想怎样啊!真的请来了能播吗?

44分钟前
  • 博文™
  • 力荐

先导片即巅峰,百万文案,格局打开,期待值↑↑↑,今天正片就↓↓↓实在不想看到几个大陆歌手,看到他们出来就快进(对,我就想说华晨宇还有马嘉祺)

49分钟前
  • 少年夏木
  • 还行

不愧是王伟忠啊,在闲适轻松的谈话间,就引导着阿嬷把《月亮代表我的心》唱出来了,然后镜头渐渐淡出……泪目了。//给“和平路”门牌一两秒的定格画面。//突然画风一转,街头调查的旁白和花体字让弹幕都笑飞了,仿佛在看康熙来了哈哈哈 //质感满满的节目,芒果,真有你的👀。对于不能提却绕不开的艺人们,弹幕替芒果补上了。//喜欢坏特、魏如萱、艾怡良、蔡旻佑、韦礼安~~~小家子气的流量咖是节目质感的杀手🙄️唉

50分钟前
  • 逛荷
  • 推荐

惨成这个样子,还天天这么敏感,妈呀.jpg流行乐不提张惠妹这和影坛不提杨紫琼有什么区别?颁奖席画面打这么多码的样子狼狈又可笑,既然这么多人不能提及不能入镜,还指望观众体谅甚至合理化这种“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没办法细说”的苦衷,陷入“还可以唱—乱改歌词—刻意无视”的糟糕滑坡,那接下来呢?这节目不如不做。

54分钟前
  • 🌈宇宙拖垃圾🚜
  • 很差

相比港乐,台湾流行音乐才是我的青春。

56分钟前
  • 帕里克吃布洛芬
  • 力荐

被马嘉祺、华晨宇劝退,节目也一般。

1小时前
  • Hiro
  • 还行

胡德夫和那英合唱《橄榄树》,看的我热泪盈眶。ZZ诚然丑陋,但音乐无界。能把宝岛季拍出来,实属不易(首篇已致敬李泰祥、胡德夫、罗大佑、李宗盛,夫复何求?那些未能提及的名字在这几位面前,亦不值一提

1小时前
  • 王绛绿
  • 推荐

梦就梦大点,dream一个全场歌手身披彩虹旗唱张惠妹《彩虹》

1小时前
  • Kiss kill m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