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大陆剧中国大陆2016

主演:内详

导演:林弢

 剧照

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2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3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4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5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6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3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4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5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6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7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8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19谢文东4:风云再起之再战江湖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28

详细剧情

 该剧讲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动荡时期,谢文东带领文东会收服南洪门向问天等人,统一黑道。谢文东从大局出发,以民族利益为重,加入中国共产党,追随组织奋勇抗日的传奇故事。  《再战江湖》分为电视剧40集,网络剧100集,网络剧于2016年3月7日在优酷首播,会员抢先看。  谢文东、三眼、张研江等文东会主要骨干,都遭到张繁友和雪的暗算,身受重伤,索性没有生命危险,就在谢文东等人住院的时候,张繁友多次催促雪杀掉谢文东,雪始终犹豫不决,最终雪终于战胜了自己,放下仇恨,放弃杀谢文东,离开了文东会和哥哥张繁友,张繁友悔恨自己逼迫雪太紧。  向问天在和谢文东大战中节节败退,虽然向问天是黑道中的枭雄,但是力挽狂澜已经无力回天,向问天见南洪门大势已去,又不愿意寄居人下的他最终选择了投降退隐,至此洪门统一,结束了二分天下的局面,同时谢文东击败和收服了许多其他帮派,赶走外国帮派,统一中国黑道,人们称他为中国的“地下皇帝”。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军队在我国展开血腥屠杀,中国人民,一时血流成河,骨肉分离,哀鸿遍野,在共产党的劝说下,谢文东以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听从共产党领导人的指挥,运用智慧和实力与日本人展开殊死搏斗,日本军队在中国处处受制,节节败退。日本军队恼羞成怒,联合魂组、山口组等黑道帮派暗杀谢文东,企图剿灭文东会,一时文东会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长篇影评

 1 ) 那时候

也许正因为它是十多年前的片子,当年看跟现在看,片子没有变,人却不再是当年。当年看片子的时候,我还是个青年人,如今,我已经步入中年。虽然,片子还是片子,但是,人的经历和心理状态已经截然不同,经历了这十多年的混迹江湖的人生经历,对自己以及对片子,都有了这样或那样的起伏坎坷的淡忘。所以,我眼中和心目中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被赋予了这样的双重的含义:一方面,片子本身还忠实地记录着1992年的审美时尚和审美精神;另一方面,由于观众自己的年龄和心态的变化,导致2005年的今天对片子进行重新解读的时候,当年的审美习惯已经发生了种种疏离和偏移。
说它是一部好片子,最直接的借口是因为林青霞和王祖贤。这两个演员,曾经一度以她们特有的方式塑造了观众眼中和心中的青春偶像。在那个偶像还只是“半天飞”的年代里面,网络作为工具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跟网络有关的种种“美女文化”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子地滋长和蔓延。惟其如此,电影、电视上的明星,也就有着比今天更重要的视觉杀伤力。人们喜爱一部片子,尽管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最基本的条件,首当其冲就是演员,演员代表着直观,演员牵挂着想象,演员寄托着审美的灵魂,当然在那个年代,加上一些拍摄特技,其中的魅力就更加不言而喻啦。
故事的情节,并没有大谈特谈的必要。在1992年,类似这样的故事情节方式,已经不再是孤立的新潮。说白啦,已经流行得比较开,作为情节的铺叙,跟更早的年代比如1982年相比,已经不知道被人们流传过几百回了,所以,对于我们这代把记忆扎根在1970年代、延伸在1980年代、开花于1990年代、并且而今也只是刚刚迈进中年门槛的观众来说,《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就算是在当年,也没有把它当成非常杰出的新潮。那种“新”的劲头,已经稍微偏过了。不过,类似这样的摄影方式,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就是其中的视觉表达方式,还是很吸引人的。很爽,恐怕没有什么字眼比这个更简单地概括当年的全部感受。
现在重新看看,倒不是留恋在片子当中的什么什么的。主要的原因是,在看片子的时候,连带着想起1992年前后的事情。这些事情,跟片子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你一定要刨根问底,我跟你说,主要是跟“看片子”有关系。当年的心情,以及这些年流逝的青春岁月,叫人感时伤怀。毕竟,看片子的这个人,那时候是个青年人;现在,已经是人到中年。

 2 ) 浮沉随浪记今朝



小时候在电影频道断断续续看过几遍,很多东西看不懂,只记得姐姐那种深情绝望的眼神。自始至终的冷冽,只有听到“东方不败”这四个字的时候,才有了一丝波澜。

慢慢长大,认识的女明星也越来越多,中国的,外国的,今天觉得这个漂亮明天觉得那个也漂亮。但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像王祖贤在儿时给过我的震撼,那种化在骨子里的柔情和眼底世间再无你我之外的痴,美得惊心动魄。

回归正题,想从三个方面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情】
有人说故事编的乱七八糟,没有主线人物,也没有强烈的主题,看起来就像是一场闹剧。可我是真的好喜欢这场闹剧,记忆中的江湖片,永远都是男人的战场,女人就是个陪衬,情深是为了突出义重。所以你看《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令狐冲好像谁都爱,又好像谁都不爱,但是你并不会责怪他,因为他是正义的代表,他所做之事皆是为了江湖太平。张无忌、卓一航,哪一个不是。

不是要责怪这样的价值观,只是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站在英雄的立场上看世界的视角,所以我觉得《风云再起》很别致。雪千寻的存在,世间所有痴情女子影子在这一刻重合。这个女人在第一部并没有出现,即使是在故事中,也只有非常短暂的片段对她和东方不败昔日情感描写。整场戏,全靠王祖贤的演技撑起来。

她出场的时候,眉眼中的英气,让你真的以为是东方不败回来了。爱一个人到了极致,甚至是想变成他的模样。但是千寻轮廓中的柔情,又是无论如何都磨不掉的。

其实她是知道的,东方不败已死,但是她不甘心,不相信,凭着心中最后一丝希望,支撑着她活到现在。她穿他的衣服,练他的武功,学他的语气,继续着他的事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是武媚那样的女人吗?她英姿飒爽的站在船头,用银针打败无数敌人的时候,你真的差一刻就以为这是一场真假东方不败争权的游戏。

直到那一刻,他的箫声出现,那是千寻的眼神第一次出现波澜。你看到这个开头冷傲的不可一世的女人,拿着银针线慌张的像一只小兽,循着他的笛声惊慌地望着四周。她不是警觉,而是在怀疑,在乎到极致,连害怕失去的敏感都显得神经质。

她闭上眼睛,嘴角慢慢上扬,她还未见到他,但是她已经知道,他回来了。他的笛声,他的一切,无论经历多少沧海桑田,她永远不会忘记。

“从来只有他见人,没人可以找到他。”一举一动,没人比她更熟悉。

看到这里,我们又一次误以为一场两夫妻相认,泪眼汪汪的大戏要上演了。可笑的是剧情反转得太快,千寻说要跟随他一辈子的诺言,教主一句云淡风轻的“想跟我纠缠,我就打断你的手脚。”东方不败下手狠得简直让人不敢相信。就算在临死关头,他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说了句“不愧是我东方不败的人,视死如归。”你看,东方不败自始至终眼里都只有他自己。

两个人就这么一面之缘又开始了漫长的分别。只是这一次分别,雪千寻再也没有了那时的霸气。废了双手双脚,她的目光是毫无生机的,暗淡的。这么一张美丽的面容此刻看起来是如此的悲凉。既然已成定局,那为什么不选择死亡呢?影片在最后给出了答案。

“我终于等到这一刻了。我知道你是为我而来的。”

这是整部影片中,雪千寻真正露出过的第二次笑容。她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不是为她而来,在生命的尽头,她选择最后的慰藉。千寻一袭红衣被风高高扬起,她的眼中始终只有同一个人的影子,女人的那份痴那份爱,再没有人能比王祖贤演绎得更加动人。

不难看出,雪千寻似乎是一厢情愿的,除了她用死亡换来东方不败最后的动容以外,他重新回到江湖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以前在安妮宝贝的书里读过这样一句话:我爱你与你无关。周芷若也好,练霓裳也罢,移花宫的邀月或者是《武林外史》里的白飞飞,因爱生恨的女人数不胜数,这些“坏女人”都打着“因爱”的名义,我负你是因为你负我。

 这是爱吗?我觉得不是,她们舍不得的,只是自己当年的付出而已,她们所谓的爱,只是占有欲得不到满足而发生的心理扭曲而已。这些女人,爱自己胜于爱任何人。

 雪千寻从来没有怪过他,更没有向他吐过一丝苦水。你知道我为你做了多少吗?你知道我等了你多少年吗?这些庸脂俗粉的套话,她根本没想过。她只觉得这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事,她爱得潇洒,也爱得透彻。天地之间,只有他能入她眼中。

所以我觉得雪千寻比影片里任何人都活的清楚,活得明白。她看得到盛极必衰的繁华背后是怎样的荒凉,她看得透世间没有比“真情”更宝贵的东西。从影片一开始她就说道:“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地活着。”


【荒】
    东方不败这个人物给我的感受就两个字:荒唐。什么双手堵大炮啊,绣花针栓洋枪啊,都带着恶搞的意味。东方不败说出“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时候也是忍不住扶额。
    但是戏就是戏,认真你就输了。从男人炼成女人这人物设定本来就槽点一堆,要是抓着这些小细节不放,那就没意思了。
    我想导演借助影片想探索的是,人当真到了天下无敌的程度之后
,会是怎样的?几乎每一部江湖作品都要给大反派安这么一句“一统江湖”的豪言,动不动就统治世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遗憾的是这些人总是在即将实现梦想或是实现梦想的途中就夭折了,毕竟“邪恶打不过正义”,三岁小孩也会唱《猴哥》里这句歌词。

   那么,我们就试着打破这种模式,如果反派真的强大到足够毁灭世界,会是怎样的?所以,导演让东方不败回来了。这个在金庸笔下也只是略写的人物,到了导演这里彻底成了主角。洋枪洋炮也好,东瀛神将也好,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衬托出这个人物有多么的可怕。以至于苗族人把他奉为神明,这种强大到压倒一切的人物设定就是要切换视角,从感受反派人物的世界。正义的世界我们见得太多,却少有人愿意翻开硬币的背面。

东方不败就是这么个坏人,彻头彻尾的坏人,他拿一切当游戏,时男时女,时强时弱,来无影去无踪,人的生命在他眼中一文不值,这就是权力巅峰的姿态,如此的荒诞。荒诞的极致是什么,东方不败在牢里对歌妓们说“我也想知道我是谁”。这个时候他突然像个孩子了,命运给了他超乎常人的力量,一切都得来不费吹灰之力的时候,却没有人告诉他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这就有趣了,所以故事看起来看乱七八糟的,他一会儿要回来除掉冒充他的人,一会儿假扮东营将军,你摸不清这人到底要干什么。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迷茫的呢?导演用这样一个人物表现出了真正的“高处不胜寒”,当你不会害怕,不会惋惜,不会后悔,不会痛苦的时候,你就真的真的彻底迷失了,权力的尽头,是无穷无尽的孤独。而雪千寻看到的,正是他权力躯壳下的孤独,她用尽一生去守护,去温暖他,希望能让他明白。

可惜,路是对的,错的只是人。能让东方不败幡然悔悟的人,只有令狐冲。影片最后有一句台词很容易被忽略,我却觉得尤为重要。顾长风说东方不败没有将帅才能所以兵败黑木崖,他眉眼一动说了一句“你胡说,那是因为有我倾慕的人。”影片用了这么大的力气去渲染一个盖世恶魔,最后全毁在这句话上。从《笑傲江湖》到《风云再起》,你哪一刻见过东方不败为之动容?只有在面对令狐冲的时候。到此,剧情就发展的完全合乎情理了,所有看似毫无逻辑的安排都有了答案。

其实在第一部中,东方不败就因为练功而渐渐失去了男性特征,令狐冲的出现更是让她彻底成了女人。和其他人认识他的方式不同,无论是师师还是雪千寻,她们都是在知道他是东方不败的情况下和他在一起的,而仅有的几个镜头,描写的都是几人纸醉金迷,荒淫享乐的生活片段。但是令狐冲却完全以普通人的身份闯进了他的世界,又或者说,看惯了那一张张脂粉容颜,即使面对千寻这样的美女,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惊艳。人的本性都一样,越是容易得到的,越难以珍惜。

这就是为什么《风云再起》一开始又对第一部进行了简单回顾之后才开始新的故事叙述,为的就是传达“延续”这一设定。所以,戏剧化的一幕出现在东方不败换上歌妓的服饰谈琴唱着《笑红尘》时,一颦一笑,都透着女子的柔与美。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东方不败,所以,他又怎么会对雪千寻产生男女间的感情呢?

彼此都是深情的人,只可惜爱得不是对方罢了。

所以曲终人散,在影片的最后,我想抱着千寻的东方不败,心中留下的也只有对全心为自己付出的千寻留有的歉意和遗憾。可那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爱情不会因为愧疚而产生,更没有你爱我所以我应该爱你这样的逻辑。他的感情是洒脱的,而不是深情的,这些在歌词里已经全唱尽:

红尘多可笑 痴情最无聊
目空一切也好
此生未了 心却已无所扰
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醒时对人笑 梦中全忘掉
叹天黑得太早
来生难料 爱恨一笔勾销
对酒当歌我只愿开心到老
风再冷不想逃 花再美也不想要
任我飘摇
天越高心越小 不问因果有多少
独自醉倒
今天哭明天笑 不求有人能明了
一身骄傲

【义】
本来写到东方不败就应该停笔了,但后来想想为了完整,还是决定写写顾长风这个角色。林青霞和王祖贤的光环,太让人容易忘记还有顾长风这么个角色。个人觉得,这一个看似无关的人物却是串起整个故事的线索,于荣光演的也确实好。

顾长风是义的代表,《风云再起》里没有了令狐冲这样帅气的大侠来表现大义的主题,必然黯然失色了很多。如果说机极写反派人物来作为主题,又显得太小器,这很不。所以顾长风承担了这部分,在大明将亡的历史背景下加入了这么个角色,故事又变得丰富了许多。

顾长风是典型的“忠臣”代表,他没有豪气和侠气,却始终透着正气。当西班牙人要找《葵花宝典》时,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们江湖上有句话,识英雄重英雄,就算不给他七分敬意,也要给他三分薄面”一开始编剧就很明确的点出了这一人物的属性。只是再怎么经过忠义道德洗礼,人也有七情六欲,所以他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还是因东方不败的美貌而动容,最终引出了这个祸害。

这就是东方不败再次祸害人间的根源,放到顾长风这样正气的人身上,自然就有了后面的故事情节:整部戏他都在想方设法阻止东方不败作恶。也是因为他这一身正气,让他对东方不败有所愧疚,毕竟一开始东方不败并无出山的意念,而是他的挑动,他的一己私欲引发的灾难,他理所当然有义务去阻止。所以为什么他要莫名其妙地照顾雪千寻,又不断在管东方不败的“闲事”,正是这种愧疚和责任交织的矛盾心理驱使。

至此,导演还不罢休,有加了另一个极具讽刺的戏码来表现他这种正义。带着千寻来到田启云军营的这场戏,看似可有可无,实则为了让故事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田启云是亡国佞臣的代表,他居然要妓女假扮东方不败,和士兵用打仗开玩笑,可谓荒唐到了极致。作为呼应,后来顾长风和田启云打斗时,顾长风对士兵说了一句“我们是在玩游戏”,无数手持兵器的士兵竟哈哈大笑当做闹剧在看,观之只觉得可悲可叹到了极致。在这样的朝廷统治之下,东方不败、西班牙人、日本人这些人的反动行为也就能够理解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这场悲剧注定是由顾长风来结束。至此,整个故事就完整了。

爱恨嗔痴,忠义侠胆,演绎出两部无可替代的《东方不败》。

微博原文:原文

 3 ) 视死如归。

这实在不是一部好片,怎样都算不上,不过我真的很喜欢。其实里面的吐槽点太多,比如SM情节:雪千寻苦苦等来东方不败,然后被各种暴打,配上很好笑的啊!啊!惨叫声,还被踩在脚下,两人一起在海上飞,说实话我还多喜欢这个双飞画面的。然后东方不败抱着雪千寻说:不愧是我东方不败的人,视死如归。本以为这个S要踩着M双飞离去了,可是M深情的说出宁愿死也不要孤独的活着后,S突然又发飙,把M摔到地上扬言:我就留你这个废人,让你孤独的活着。

比如很雷人的你有科学,我有奇功。比如东方不败警告顾长风如果他告诉别人自己的身份,自己不仅要杀人,而且要杀他。这句话细究有语病啊,不是把顾长风排除到了人类之外吗?最好笑的是后来分明是东方不败自己到处跑去傲娇的告诉别人:我就是东方不败!然后他还要责怪顾长风违背了他们的小约定,要他死。。。
还有那很有喜感的称号:东西方不败。好了,再不打住就会一直吐槽下去了,所以停止罢。因为我说的喜欢不是因为这些吐槽点,是真心喜欢。

雪千寻和东方不败缠绵那段,是迄今为止所有电影里唯一让我有感觉的。当年只有录像带,家里没人的时候手里拿着遥控板做贼一样反复后退播放这段缠绵,和看A片一样的阵仗。虽然很介意缠绵音乐里夹杂着的YD笑声破坏了美感,但还是大爱。喂水的镜头很香艳,亲吻很香艳,抚摸很香艳,扑倒很香艳。我这么不喜欢重复的人,这次除了香艳都没有其他形容词了!当年翻来覆去看的时候,心情只有三个字:好害羞,今天重温的时候都还是觉得好害羞。

迷了雪千寻好久,不是因为自己是S(不要这么爱解释好吗!),是因为很欣赏她决绝的爱情态度。我总是被奇怪的点打动,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东方不败虐雪千寻的时候,顾长风跑出来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对待爱他的人,东方不败还没开口,雪千寻就一掌拍去,不关你的事!然后我就开始尊敬雪千寻。

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人太多了,为什么不能一个人只能喜欢一个人?比如我喜欢你,就只喜欢你,我不会喜欢别人,你不会喜欢别人,其他人也不会喜欢我和你。也许有人会说,关其他人什么事?本来以前也一直觉得不关其他人什么事,后来发现不是的。如果每个人都决绝,那么真的不关别人的事。可现实中的顾长风比较幸运,更多的是顾长风安慰着受伤的雪千寻,东方不败浪子回头后却要开始头疼顾长风成为雪千寻蓝颜的事实,或者雪千寻突然觉悟,觉得浪子可以爱,但是真心不靠谱,下半生要安稳幸福的话还是应该选择爱自己的顾长风等等等等。

不是说雪千寻就该被虐该执迷不悟,只是在说一种态度。爱情故事看得太多,特别是现在好流行小三小四的话题。总在想,如果当事人能一开始就对着顾长风一掌拍去,有动静就继续拍,一直拍。那么除去两个人不合适的因素,这个世界上的爱情可以简单很多,痴男怨女可以少很多。因为很多时候其实不是顾长风经得起拍,是伪千寻的手不给力。

 4 ) 风云再起雪千寻

有时候你可能只是想说一个笑话,一不小心就成了神话,比如说东成西就,有时候你投上巨资想延续一个神话,最后却成了笑话,比如说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我花了一个晚上,来完成神话和笑话之间的来回跌宕。至今,林青霞的东方不败仍是无人可超越的神话,由于她的妖娆、她的豪气、她的风华绝代,而这一切皆是由于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对于东方不败这个角色的点到即止。东方不败这个角色是不好深究的,金庸也不过是寥寥几笔带过,徐克却偏偏不甘心,弄出个以东方不败为绝对主角的风云再起。故事逻辑混乱、台词雷人不说,就连主打林青霞对霸气的滥用也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还好,还好有个王祖贤。
      雪千寻一袭红衣在炮火中飘零,面对弃绝与残忍,为何一个女子可以痴情成这样,我难以将其归结为对东方不败魅力的侧面渲染,雪千寻这样的女子的灵魂似乎可以从这部影片里独立出来,进而成为它的支撑。你可能会忘掉故事的脉络,可能会记不清影片的名称,但是你不可能忘记她的眼神,在之后很多年的影片中,我都没有再见过这样的眼神,凛冽的绝望与希望,融合在一霎那的流转中。这个女子身体里有不可言喻的刚毅力量,纵使在孱弱不堪之时,仍然牵动着她向前,我都不知道这是否可以解释为爱,还是虔诚的崇拜。
      提到王祖贤,百分之八十的人会想到倩女幽魂,长发拂过苍白的脸,在看到雪千寻之前,她在我心目中一直是妖冶的代名词。但是我们都忽视了妖冶的后面躲着什么,从来没有表里如一的妖冶,就像从来没有从始至终的罪恶一样,缺少了积淀感的妖冶只能算浪荡。而躲在聂小倩后面的便是雪千寻。一个演员最为广泛记住的形象往往不是最接近他本身的那一个,因为只有隐去了真正的自己,才能融入到影像中去,作为演员,做别人才是成功。但是在某一部犄角旮旯里的电影,票房失败,情节生硬,却有一个人,鲜活明亮,棱角分明,坚决的眼神真实的如一束光直射向你心底,我想,大概那个就是真正的她了。

 5 ) 比第一部差远了

  一通乱打,毫无章法。动作戏差。
  剧情更是扯淡,显示一个男人仰慕一个“女人”,后来这个男人移情别恋爱上这个“女人”的女人,最后就是这两个人为了争夺这个女人而PK,PK,PK!!剧情差(电影中居然还有潜水艇??明朝期间就发明了艇?!像这样的漏洞还有好多,我和朋友看到这种情况时都是爆笑,这不会是搞笑片吧!!)。
  我所说的剧情三要素:情义,动作,浪迹江湖的感觉。--完全别乱七八糟的元素糅杂没掉。
  和朋友半聊天半看的,反正我是不想再看第二遍了!没有任何吸引我看第二遍的理由。

 6 ) 东方不败 她只是不懂得

最后顾长风说 东方不败 你从来不相信任何人 你完全做到了 你什么的人都没有了 东方不败最后说 雪千寻 我们重新开始

她一直不懂的 一直认为独来独往好 一直不想被任何人牵挂也不想牵挂任何人 所以她对雪长寻说 昨日已逝 忘了我把

最后她才懂得 雪长寻对她 是真的感情 雪千寻对顾长风说 我只是担心她 她被命运拖着 摆脱不了 只有她真正懂得东方不败 所以她没逃脱


东方不败呢 她一直怕 所以从未靠近过谁 她也许认为毫无牵挂就是潇洒 其实真正的潇洒是有所爱有难言依然不羁


最后她懂得了 可是雪千寻已经死了 爱来的太迟 懂得太晚



抛去感情不说 她的确杀人成瘾 不过也是 那帮盲目迷信她的人太可气


她假装坠落是因为是她在意的人 可那个人也未必懂她 只是错觉 她认为他懂她 如此而已



其实那个愿意一直陪在你身边的人才是最懂你的 不然她早就离开了 干嘛把时间耗费在你这里 只是她不说 你不明白


很多事情 真的要过了很久很久之后才能懂得 唯一庆幸的最好是 你懂得的时候 那个人还在

 7 ) 《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徐克的另类癫狂


Sololau/文

        徐克监制的三部《笑傲江湖》在华语武侠电影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从创作思维的革新还是从电影技术的进步来讲,这三部电影都对90年代初以来的武侠电影的类型创作起到了长足的影响。当年的这三部作品中赞美声最多、风头最盛的当属由李连杰主演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第一部《笑傲江湖之独孤九剑》相比之下要黯淡不少,而第三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直接就骂声一片,甚至被批评为徐克的整体失控。如今看来,其实这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是独立性较强的一部徐克作品,它几乎是与前两部《笑傲江湖》作品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篇独立成章的愤青小说,从这部已经脱离了金庸原著影子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徐克的另类癫狂。
        
        如果说《笑傲江湖之独孤九剑》是借古讽今,隐喻人心不古,世道险恶;而《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是倾诉人生在世是进退两难的话,《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明显就是别具用心的个人宣泄之作了。
        
        在本片中,东方不败死而复生,并且因为江湖之中假东方不败层出不穷而重出江湖。东方不败出山的这个动机别具意味,徐克的前两部《笑傲江湖》电影大获成功之后,素来擅长跟风的香港电影人当然不甘寂寞,于是纷纷效仿,其中光林青霞有中性演出的就有《刀剑笑》、《绝代双骄》、《东成西就》《火云邪神》等多部,更有甚者如王晶的《鹿鼎记2》中,不但让林青霞穿男装,还让周星驰和邱淑贞分别披上东方不败和雪千寻的衣服大大戏谑了一把千秋万载的东方教主。这次徐克让林青霞重新出山饰演真正的东方不败,估计是想再立新威以肃清当时电影圈的冒牌货,结果这部作品也不尽人意,票房远低于《鹿鼎记2》。风云再起,也只落了个“不堪一击”。
        
        第二部中以葵花神功不可一世的东方不败在《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中更狂妄更恐怖了,空手接子弹、炮弹都已是轻松随意的小事(可惜星爷接子弹这招还没有练成呢),就算是一整艘战船东方教主也能用几根绣花针轻松搞定,说出“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奇诡之言,也难怪外国神父称之为魔鬼,这武功也太夸张了一点,搞的整部作品真有点玄幻味道了。
        
        而且东方不败在收服洋鬼子之后开始称自己为东西方不败,风头更加一发不可收拾,这段戏的政治隐喻味道有些刺鼻。徐克设计的东方不败像极了90年代初顺风顺水的香港,那时候港人普遍都有一股无来头的自信感,这种自信甚至可以说成是自负。看本片中象征着大陆的大明朝廷水军奈何不了东方不败,而隐喻英国的西方军舰又对他俯首称臣,于是这位教主两边都不买账,“东西方不败”的名号正大光明的升起。
        
        上世纪90年代初期,香港回归迫近,港人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一方面从骨子里不认同自己的殖民地身份;另一方面,虽然大陆已经确定了一国两制的政策来稳定香港的繁荣现状,但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与大陆的隔阂,导致香港人对自己的中国身份也显得有些迷茫,相比之下他们更认同于自己的本土身份——香港人,并且因此而产生了一种优越和自信的心态。
        
        这种现象在同时代的港片中反映的十分明显,像《警察故事》中的陈家驹在“皇家警察”这一称谓前面特别强调“香港”二字,而《赌神》中的周润发仅靠手中的几张扑克牌就透出一股君临天下的气势,当然《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是此类作品中较为夸张的一部,因为徐克比谁张狂。
        
        其实现在想来这种“东西方不败”式的另类癫狂姿态也是一种无可奈何,就算是才华四溢的徐克也只能在电影中发泄自己的情绪。当时港人看似自信满满,实则对自己前途这一迷惘话题总是刻意回避。在现实中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葵花神功,也没有能接炮弹的超人,能制造出江湖神话、能让癫狂的东方不败无所不能的徐克,在现实中只不过是个普通的香港人。在历史和现实面前,这个鬓角已白的电影工作者同样无力。
        
        所幸的是,徐克没有继续癫狂和迷惘下去,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姿态去适应新的创作环境和电影市场。只是,不再轻狂的徐老怪近年来多次尝试均为受到广泛的认同,一些难以逾越的硬性问题让这位鬼才难以施展开拳脚,而就其个人近年来的作品而言,他的创作也似乎如《阿基里斯与龟》中的真知寿一样遇到了瓶颈,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沼,徐克的“风云再起”之日,好像有些遥遥无期了。
        
        
        
        
        
        
        
        
        
        
        

 8 ) 不是每个人都能叫东方不败

谁人都能叫东方不败,他只不过是一个名字罢了。
谁人都不能叫东方不败,因为叫这个名字,注定孤独一生!

雪千寻自称东方不败,她的目的是为了引真的东方不败出来,她做到了,但是却被真的东方不败抛弃了,到死也无法得到东方不败的注视。偏偏是最后顾长风对她的追求才唤起东方不败的重视,难怪长风会说:“你一辈子都在遗失,遗失的恰恰是你自己,从来不重视你拥有的,当你失去时才来珍惜,已经晚了!”

顾长风,我不懂他是对东方不败爱多一点,还是对雪千寻爱多一点。当他冒着生命危险,寻找东方不败的时候,我觉得他可能会成为第二个令狐冲,但是后来我错了,他爱上了雪千寻对东方不败的爱,他要守护雪千寻,当他在大明水师军营中高喊自己是东方不败时,他的心理已经扭曲了。他不再是精忠报国的“狗腿子官”,而是一心想要杀死东方不败的痴情人。

东方不败不是每个人能说出口的名字,崇拜他,神化他的苗人死在东方不败的手中,戏弄他,非礼他的大官死在他的手中,无视他,不屑他的洋人死在他的手中,东方不败不要人们崇拜他,但也不许人们侮辱他,他只要人们恨这个名字,恨他!

其实这部片子讽刺意味很重。
崇拜东方不败的苗人,看到真的东方不败却不信,非要血祭东方不败,好吧,既然你要用心脏血祭,那我就要你们所有人的心脏!

无视东方不败的西班牙人,一心要找葵花宝典,但是就算给你们桂花宝典,你们会练吗?连轻功是什么都不知道,靠着那么点破枪破炮的,还科学?我让你们见见什么是“神功!”

装在威严日本盔甲里的武士,号令千百忍者武士,但是扒开那件盔甲,里面是什么?只不过是一个侏儒!一个丑陋的侏儒!没了那个盔甲谁还信服你!大家崇拜的不过是那个盔甲和令牌而已,谁在里面都无所谓!

秦淮河十三名妓,打扮成东方不败的样子,我们也是东方不败!不是谁穿上那身衣服都是东方不败的!你们还没有那个魄力!喜欢穿,那我就让你们都死都穿着!

要打仗,好啊,那就来个“东西方不败”!不仅要东方不败!西方我也要占领!我想隐退江湖,你们却在江湖冒充,那我只好出来清理门户,再起风云,不仅统治整个东方,还有整个西方!

雪千寻是我的,我可以抛弃她,但是你们却不能拥有!顾长风要抢?没门!我要抢回来!或许最后雪千寻的死使东方不败有所醒悟,他在最后说了句“雪千寻,让我们重新开始”,但是逝者已去,还能开始么。。。。

这就是东方不败,不是所有人都能叫的名字。
没有四两拨千斤的绣花针武学
没有酒逢知己的洒脱豪情
没有得到不珍惜,得不到偏要抢的执拗
没有来无影去无踪,游戏人间的个性

都不配叫“东方不败”!

 短评

徐克笑傲江湖的最终版本,虽然剧情完全脱离了小说,颇有乱搞的意味,但风格依旧,观看之中不会厌倦,最大的亮点在于主题曲《笑红尘》,一种境界的追求。

5分钟前
  • 润物
  • 还行

简直就是替我完了一个梦!

9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她的最后一句话是,雪千寻,我们重新开始

10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什么叫媚眼如丝,什么叫顾盼生辉?我一直以为是形容词,比喻比喻而已,但是林青霞和王祖贤告诉我这可以是一个事实。

14分钟前
  • Sugar
  • 推荐

唯一出彩的是林青霞与王祖贤的床戏

16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这部电影看完只记得林青霞和王祖贤。王祖贤真正当得起风华绝代,媚眼如丝了。

17分钟前
  • 春风不解意
  • 推荐

居然标错电影了!编剧有徐克…真是腐啊…话说那个年代的人除了张曼玉之外,其他的人多少都有些中性美在啊!不论是林青霞还是王祖贤,就连关之琳都是!

18分钟前
  • 阿卜
  • 力荐

五星全给雪千寻

21分钟前
  • 大粗腿S
  • 力荐

最后她们坐着阿拉伯飞毯飞走了

24分钟前
  • y▓▓▓ton
  • 还行

把于荣光换个别的,应该就是完美了。青霞和小贤这对的恋情不论男女、男男,还是女女都可以算进去。。全性向yy,任君自选~

27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主题曲好听死了

29分钟前
  • seeme | 北北
  • 推荐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林青霞和王祖贤的两种美。后面海战有点狗血。

32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还行

两个超级美女的BBM~饿怎么会错过呢~~~

37分钟前
  • 力荐

我喜欢雪千寻!!!!!祖贤姐我爱你!!!!!!!!!!

38分钟前
  • 刘大顺!
  • 还行

王祖贤,万种风情。。

42分钟前
  • 绝望
  • 推荐

狗尾续貂之作

45分钟前
  • 喃 大 丢.ai
  • 较差

林青霞和王祖贤的床戏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50分钟前
  • 小徐师傅
  • 推荐

王祖贤怎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迷人啊。。。。。

55分钟前
  • 瞎想学家_大仙
  • 还行

各种雷 “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东西方不败” “灿烂之战”

59分钟前
  • 塞腮
  • 还行

补tag,加一颗星给《笑红尘》。

1小时前
  • 可乐杨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