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力量

记录片大陆2017

主演:肖东发,江晓原,孔祥林,杨敬年

导演:夏骏

播放地址

 剧照

读书的力量 剧照 NO.1
更新时间:2024-03-01 16:17

详细剧情

  该片拍制历时三年,几经修改打磨。头三集动用了来自多个国家的演员,参与再现东西方文明史中那些文明巨人的著作形成或影响历史的伟大故事,同时使用大量动画来力求生动表现读书与文明史的深刻关联。第四集通过钱镠家族、翁同龢家族、蒲松龄传奇等,揭示人生的高度与读书之间的关联,读书的祖传家训具有启示教益价值。第五集则展现了全民阅读在中国的实践历程,及对社会产生的深远文化影响。

 长篇影评

 1 ) 第一集:文明根脉

如果把人类历史进程比作24小时,那么在最后的3分钟,文字、造纸术和印刷术相遇了。

它们的相遇,改变了历史进程,它们各自惊天动地,却又是看似巧合般的偶遇,才真正换了人间。

古人【敬惜字纸】,还留有惜字塔用来焚烧字纸,虔诚又浪漫。不识字的八十多岁祖母教育费孝通要敬惜字纸,让我惭愧,反省自己对字纸的态度。

河南安阳的文字博物馆,一定要找机会去洗涤灵魂,当看到甲骨文的【字】那么恢宏屹立在大地上,仿佛可以看到包括仓颉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文字的传承,所付出的心血。

不识字的祖母教育费孝通要敬惜字纸
焚烧字纸
惜字塔
河南安阳的文字博物馆
博物馆内

 2 )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钱氏家族的传承,居然延续了那么久,好厉害呀。果然经典的东西可以一直流传千古,保存下来,激励后人。) 西方的亚里士多德与东方的老子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二者存在着跨时空的联系。(当时看到这还蛮惊讶的,他们居然是同一个时期的人。) 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是在北纬30度左右,是指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 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前300年间这段时期。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比较公认的是,这一时期在世界不同区域形成了三大轴心文明,即中国先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感觉蛮有趣的。)5.7

 3 ) ?纪录片「读书的力量」

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其代表作《江村经济》成为国际人类学的经典之作。他的祖母告知他要“敬惜字纸”。

|阴山岩画:中国早期北方游牧民族对生活的记载。类似的还有

法国🔹韦泽尔峡谷洞穴群

挪威🔹阿尔塔岩刻

南非🔹德拉肯斯山公园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

阿根廷🔹诺斯马洛斯岩画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

哈萨克斯坦🔹泰姆格里考古景观岩刻

|仓颉:黄帝的史官,结绳记事已经不能满足,选择仿造鸟的脚印创造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1899秋,国子监祭酒王懿荣,观察到他治疗疟疾的一味药———“龙骨”上有刻字符。

✈️发现甲骨文的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我要去!!!)

|蔡伦:造纸,后来由于佛教的传播,形成了雕版印刷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第一个安葬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蒲松龄:柳泉居士

|钱镠(liu2)的《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都是其后辈)

✈️浙江宁波市区天一阁———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



 4 ) 《读书的力量》种草的核心内容,看完此片后很想看完里面的书籍和提到过的地点

2021年12月5日 星期日

《读书的力量》纪录片

  • 费孝通: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者,人类学书籍《江村经济》
  • 敬惜字纸
  • 字为人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

第1集《文明根脉》

  • 阴山山脉:刻印在砂石上的岩画,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关于狩猎、放牧、舞蹈、战争等事件的记载,这是人类文字发明以前重要的记录资料,但目前还无法完全破译。除开岩画,还有“结绳记事”
  • 古籍《淮南子·本经训》记载:仓颉受黄帝之命,创造文字。
  • 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河南安阳的殷商遗址先后发现了大约15W甲骨,共约4500个单字,已识别有2500个。甲骨文的发现,基本证明《史记》的准确性。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
  • 竹简:在纸张发明之前,竹简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载体,也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书籍的开端。木牍:薄木片书写。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蔡侯纸开始风行天下,人们才找到了迄今为止最完美的书籍形态和文字载体。
  • 如果将人类的300万年进化历程,压缩成24小时,那在最后的3分钟里,文字、造纸术、印刷术才不期而遇,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书籍脱颖而出。

第2集《精神底色》

  • 孔子:“文圣”。做人做事的基线,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人信奉的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
  • 孟子,孟轲。《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为中国人走向现代政治文明的伟大思想源头。
  •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南宋将此成为“四书”。
  • 西方: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邪恶即无知”“认识人类自我,追求永恒真理的理性精神”成为西方文明成长历程中一以贯之的品格特色,科学、数学、理性的底色。
  •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柏拉图为希腊语“宽阔”的含义):《对话录》柏拉图记录老师苏格拉底的对话,著作《理想国》,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哲学思想的基本建构。
  •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工具论》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本逻辑学著作,著作《灵魂论及其他》《形而上学》,“吾爱吾是,吾更爱真理”则为西方思辨和创新提供了根本的原则和无穷的动力。
  • 老子《道德经》:康德、尼采、罗素、爱因斯坦、海德格尔都是这本书的拥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世界文化名著,除开《圣经》,就属《道德经》了。作为道家哲学的经典,《道德经》还催生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因循自然、以柔克刚”影响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3集《历史之轮》

  • 亚当·斯密:《国富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书籍,影响了世界进程的书籍。(翻译者:杨敬年教授)
  • 艾萨克·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科学史上最重要的论著,现代文明工业化的基础从这本书开始。
  •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让西方世界认识到了中国,引发了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地理大发现。
  • 利玛窦: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本名玛提欧·利奇,于明朝万历年间在中国传教,第一次带来了“世界、地球”的概念,同时和徐光启一起翻译中国经典为外文传播到西方。《利玛窦中国札记》:是第一本让欧洲人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的经典著作。西方知识体系中因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学科“汉学”。
  • 严复:1897年英国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天演论》,轰动了当时中国知识界,让严复一举成名。《天演论》成为推动近代中国文明的嬗变的嘹亮号角,“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为许多社会精英所接受,并把它作为救亡、维新、变革的主要思想武器。

第4集《书写人生》

  • 翁同龢(hé):江苏常熟,翁家“彩衣堂”对联“绵世泽莫如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翁同龢手书)。
  • 蒲松龄:《聊斋志异》,科举失败,但一本聊斋传千古。
  • 钱镠:《钱氏家训》。钱镠的势力在唐末乱世中崛起于临安,后来建立了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身后谥号“武肃王”,在江浙地区被称为“钱王”。《钱氏家训》“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钱氏家族都以义庄的方式保障族人读书的权利,后代子孙人才辈出,例如钱穆(国学大师)、钱伟长(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钱玄同(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之一)、钱学森钱三强(科学界“三钱”之二)、钱钟书(学贯中西)、钱永健(诺贝尔化学奖得住)。钱穆:1930年一直自学的钱穆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是钱镠家族后裔在全国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

第5集《全民阅读》

  •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原为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 铁琴铜剑楼:位于江苏常熟,据文献记载,中国最早的藏书量始于北魏的“铁琴铜剑楼”。
  • 杭州图书馆:2008年杭州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5W平方米,90%面积用于接待读者,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也是我国第一家率先秉持“平等、免费、无障碍”理念的图书馆。
  • 深圳中心书城/深圳图书馆:占地面积8.2W平方米,是全世界单店经营面积最大的书城
  • 农村读书:耕读传家,读书应该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生活的日常。

 5 ) 读书的力量

一共五集

每一集只有二十多分钟

这两点我都挺喜欢的

我是吃早中饭的时候分了几次看完的

前面几次看了没什么感觉

当然看到我辈楷模还是肃然起敬了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最后一集

但现在想说点什么竟然说也不出来了

好像讲的是各个城市的公共图书馆

这确实是为人类造福了

虽然我也不是那么爱看书的人

但很喜欢爱看书的人

如果这个人满腹经纶还深藏不露

那我真的是很爱很爱了

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吧

 6 ) 《读书的力量》看后感

前三集在铺设背景,从文字产生、书籍变革讲到深有影响力的圣贤典籍。第四集开始切合纪录片名字,讲北大保安、钱氏家族读书传承。第五集讲现在人的读书方式,图书馆、地铁图书馆、乡村图书室、电子阅读等。

二、又学到的知识点

知道孔子影响力很大,原来《道德经》也是。活字印刷虽然出现了,但到清时期还是雕版印刷主流,原因是活字印刷可能会用到识字的人、进行文字排列的损耗等加在一起比雕版印刷多。学富五车,每日处理政务120斤,嗯是竹简版。

利玛窦那段(想起纪录片《中国》),翁同龢那段(想起《上新了故宫》),蒲松龄那段(是今天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人,淄博烧烤滑稽脸),《站着上北大》(那个北大保安?)。

三、片中提到并感兴趣的: 1、《道德经》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所含内容之广。 2、《国富论》(国内有杨敬年翻译版)第一本提出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3、《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牛顿 4、《钱氏家训》钱镠,武肃王,建立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国。钱王墓今浙江临安,钱王祠今江苏无锡。

《钱氏家训》节选“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钱镠后人有钱穆、钱伟长、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钱永健等(震惊脸)。有人用“一个诺奖,两位外交家,三大科学家,四个国学大师,五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位两院院士”来形容钱氏的子孙鼎盛。(源于原文案)

据不完全统计,时至当代从钱氏家族走出来的科学院院士有一百多人,分布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是钱镠后人在全国聚居最集中人口最多的地方。钱氏后人必须学习并背诵《钱氏家训》的。

 短评

粗浅看看,大概了解了解就挺好的~

8分钟前
  • 老韩
  • 推荐

听到这片子真实地介绍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并没有在中国推广开来,就知道这片子确实是在认真做纪录片。

11分钟前
  • 电影里的Red
  • 力荐

主题似乎有点散,从甲骨文的力量到古希腊哲学的力量,第四集才是很好地体现了读书的力量。最后一集讲了各地政府为了推进全民阅读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却没讲各地老牌独立书店因为种种困难而倒闭,一部皆大欢喜的歌功颂德纪录片罢了。钱氏家族固然牛逼,可是在东莞图书馆留言的农民工,却没办法在东莞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只能回武汉做一名水泥工人。读书到底有什么力量?

12分钟前
  • 阿孝咕
  • 还行

《但是还有书籍》打开了我看书籍类纪录片的大门,紧接着一部《读书的力量》短短5集的纪录片,又让我对读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传说,到甲骨文的出现,再到竹简记字,当时读书人的标配是“学富五车”。《论语》《孟子》《老子》,以及苏格拉底的“助产士”学说,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影响着读书人的底色。书籍不仅仅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它海纳百川,它有容乃大,它不仅诉说着历史,还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14分钟前
  • 顔白
  • 推荐

被钱氏家族震惊到了

19分钟前
  • HeiHello
  • 较差

谈论从古至今书籍对文明的促进,知识对个人的影响。引用“轴心时代”的理论很有意思,大师都是成波的来结队的走。最后看到钱氏家族介绍真是挺震撼的!赶紧下单给老公买个kindle oasis…(我有)

20分钟前
  • Willa
  • 推荐

常识性知识比较多,看到杨敬年106岁仍在读书,以及钱氏家族的家训仍然肃然起敬

23分钟前
  • 人间几度
  • 还行

不错 内在的逻辑可借鉴

26分钟前
  • 自娱自乐的哑巴
  • 力荐

前三集难拍但不好看,毕竟大家都熟悉;四五集倒是不错

31分钟前
  • 寒塘鹤影
  • 推荐

读书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可以改变家族命运,可以改变民族命运。

36分钟前
  • 小王子
  • 推荐

B站已出全集。内容一般,前4集讲文化进程,个人比较推荐最后一集《全民阅读》,看看几个城市的精神建设。(14)

40分钟前
  • 了一
  • 还行

灵感与爱,知道与理想,有所悟有所得~~

44分钟前
  • 瞳°不乖
  • 力荐

看了第五集,城市乡村图书馆建设,在五年前是这样的。

49分钟前
  • 贾小年
  • 还行

文脉底蕴历史书写阅读,钱氏家训令人眼前一亮。

50分钟前
  • 防晒霜
  • 推荐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切题,但是也有收获。以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梳理了一些相关历史与重要人物,翁同龢家族很厉害,而钱氏家族当真是灿若星河了。最后一集讲了下各城市为推进全民阅读作出的努力与现状,给了武汉不少镜头,亲切。

52分钟前
  • 夏日的小西瓜
  • 推荐

跟之前的《书迷》立足于“个体”不同,这部片立意宏大多了,是从人类文明和社会推动的角度来阐述的,5集,每集一个大立意:文明根脉(文字的发展和印刷术等技术)、精神底色(中国的儒道经典和古希腊三杰传事书籍对整个文明的影响)、历史之轮(阐述了影响历史进程的几个经典著作)、书写人生(读书对个体和家族的影响,尤以钱氏家训为重点例子)和全民阅读(藏书楼、图书馆及公共图书活动的推进),前3集甚至还把范围扩展到了全球。

57分钟前
  • 星汉
  • 推荐

作为纪录片前四集讲的东西太浅,绝大部分东西在课本上都已经学过了。

1小时前
  • Chuck0924
  • 推荐

权当扫盲啦……要是广州也有地铁图书馆就好咯

1小时前
  • 屠龙小咪
  • 较差

央视版的劝学,第一次知道钱氏家族……整个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1小时前
  • 沒頭腦不高興
  • 推荐

权当扫盲,钱氏家族确实了不起。

1小时前
  • 小鹿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