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魂都市

恐怖片澳大利亚1998

主演:卢夫斯·塞维尔,威廉·赫特,基弗·萨瑟兰,詹妮弗·康纳利

导演:亚历克斯·普罗亚斯

播放地址

 剧照

移魂都市 剧照 NO.1移魂都市 剧照 NO.2移魂都市 剧照 NO.3移魂都市 剧照 NO.4移魂都市 剧照 NO.5移魂都市 剧照 NO.6移魂都市 剧照 NO.13移魂都市 剧照 NO.14移魂都市 剧照 NO.15移魂都市 剧照 NO.16移魂都市 剧照 NO.17移魂都市 剧照 NO.18移魂都市 剧照 NO.19移魂都市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1 00:13

详细剧情

似乎永无止境的黑夜,笼罩着破败冰冷的现代化大都市,空气中弥漫着不祥的气息。约翰·默多(卢夫斯·塞维尔 Rufus Sewell 饰)在某旅馆的浴缸中醒来,对于之前发生的一切毫无印象,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姓名。神秘的电话、冰冷的尸体以及不明身份的追杀者,这一切都令他无所适从。他凭借仅有的线索开始追查自己的身份以及这一切混乱的肇因。关于这个黑暗世界离奇的一面,也在他的调查中慢慢揭开面纱……   本片荣获1998年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学院最佳科幻电影奖、1998年阿姆斯特丹奇幻电影节银屏奖、1999年布鲁塞尔国际奇幻电影节佩格萨斯观众奖、1999年澳大利亚影评人协会最佳原创剧本奖。

 长篇影评

 1 ) 不错的主题,可惜没找准切入点

这部电影的另一个中文译名《移魂都市》剧透了。在一个终年不见阳光的黑暗城市里,每天午夜0点所有人都会昏睡5分钟。在这时候真正掌控城市的外星人会给人们交换记忆,以此考察具有独立记忆和性格的人类的灵魂所在,以挽救全体共享记忆而濒临生存危机的外形族群。

这就带来了一个有意思的命题:记忆的可靠性。我们每次从睡梦中醒来,脑中都有从模糊童年直到上一秒钟自己所在何地正做何事的记忆,由此我们能确知自己的身份,知识,个性和感情,以及自我认同等等。但是你如何确认自己记忆中的每分每秒是真实发生过的呢?确认真实的唯一依据就是自己的记忆,本片中会出了岔子是因为一个人在外星人布置现场的时候没睡过去。这就像我们是否生活在Matrix中,是否存在上帝一样,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我们掌握的世界观格局不足以证实和证伪这一命题。

著名思想家和评论人士毛博士指出,本片的topic很有意思,只是编剧没能驾驭好。如果能把外星人侵占城市,以人类为实验品,不停地交换人类的记忆作为背景,选中其中的一个小命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例如将连环杀手的记忆植入一个无辜的人脑中,那么这个人醒过来之后会不会凭借自己的记忆而“继续”杀人?显然这类主题更容易拍出一些精彩的思辨片。

可惜本片的格局虽然大,思想却停留在了人类反抗外星人控制的层面上,对许多命题都是点到即止,而忽略了许多可以引人思考的细节。本片的逻辑也不完备,为何先进的外星人需要通过注射来交换人类记忆,亲自笨拙地背着昏睡的人来布置一个个现场?整个城市的所有人都没有尝试过到城市外面或另一个城市去?当一个人改变身份之后,所有认识他的人的记忆是不是也要随之改变?本片在关注人的个性之余忽略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性。更不用说外星人的武器是人手一把匕首,最后的boss战是如此之囧的空气炮对决了。

但是本片也不乏许多吸引人的特色桥段,诸如城市黑暗气氛的搭建渲染和女主角珍妮弗·康纳利在酒吧里的两首歌,即充满风情又体现了本片的主题。还有那个地铁永远到不了的“Shell Beach”站,给人以莫大的神秘感和探索欲。总之拍摄于1998年的本片能有这样的构思很不容易,它和《楚门的世界》与《十三阶梯》一起,构成了日后逻辑完备、思考更深入的《黑客帝国》的灵感源泉。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2 ) 悬疑+科幻皮囊下的大量政治隐喻

       在悬疑片的分类里看到这个电影,而且评分并不高,抱着随便看看的态度打开了这部电影,看到一半却觉得这是一部悬疑外表下的科幻片,而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在渴望探求最后结果的驱使下看完整部片子的时候,却被电影想表达的内容震撼到了,我意识到这并不是一部单纯的科幻片,实际上它想说的远不止如此。
       导演在其中穿插了大量的政治隐喻,各个人物的名字(开始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叫Mr.Book、Mr.Sleep、Mr.Hand?)、女人歌曲的内容(尤其是第二首歌曲)、记忆的设计(反复出现的Shell Beach,象征了当权者给人民许之的美好未来,却没有告诉你究竟如何到达)等等都是有意为之,对于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芸芸众生,当权者(外星人,他们拥有所谓的集体主义思想)通过书籍(最强大的武器,代表各类出版物及媒体)、黑夜、催眠(邪恶小男孩Mr.Sleep)、墙、手(各主要反派的名字)等一系列手段,借由知识分子(本片中的Doctor,他懦弱、被迫却又拥有当权者本身不具备的技术)之手将芸芸众生牢牢地控制住了,任由他们决定每个人的命运,同时在所谓的集体思想指导下盖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摩天大楼,并令其陶醉其中。
       片中的男主及那个被人视作疯子的警官象征了芸芸众生中没有被迷惑的人,他们看透了一切却又无可奈何,周围的所有人都认为出问题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他们,当众生因Tunning而昏睡过去之际,这些人根本无法将它们唤醒,而这类人或许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像疯警官一样选择自杀而逃避,另一条路就是像男主一样抗争到底。而所谓的Tunning能力,实际上就是根据个人意志并为之不断努力,最终得以实现的能力,但是在集体思想的控制之下,这一作为一个人所本应具有的能力却显得那么稀有而强大,绝大多数人都被当权者利用各种手段所控制着,他们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服从于集体的意志,当权者对于自己的控制能力相当自信,以至于有一个人跳出来之后,他们竟然完全不敢相信,认为他进化了,而这种进化本应该经历几代人才能逐渐完成。
       为什么Doctor说他们(当权者)害怕水,或许水代表了变动与不稳定,因而十分难以控制。而他们为什么喜欢黑夜,我想这个你懂得。而在最后导演对此进行了回答,人民最终成为了汪洋大海,而非仅仅是泳池中的几片水花,而难以示人的黑夜也被绚烂的光明所取代,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去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男主在Shell Beach刻意邂逅女主),而这才应该是世界本来的样子。
       我们是片中的芸芸众生吗?或许是的。但我们想成为那样的芸芸众生吗?绝对不!

 3 ) 人是妥协的物种,并沉醉于视之为理所当然的幻觉

这部电影拍得足够压抑啊,如果说《楚门的世界》让我们对生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那么这部《移魂都市》就足以让我们对我们产生的怀疑进行再次怀疑。
我们在怀疑生活本身的同时也会发现,我们根本没有可能人为的计划实施另一套方案使我们活在所谓的真实世界。就如同影片中的男主角,他偶然知道了整座城市的秘密,虽然最后拥有了改变现实的能力,但他还是不能超越原来城市的基础让一切恢复到被植入记忆中的生活。那个伸向大海的浮桥跟部,仍旧是高大的水泥墙,我们没能看到一望无际的沙滩。男主角在知道一切只是假象的同时仍旧维护与女主角的感情,这正揭示出了爱情的本质--幻觉,一切都可以是假的,只要此刻人们自愿深陷这种幻觉,那么其他都无所谓。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没有可以被称为绝对真实的东西,一切都只是暂时和相对的。男女主角原来是陌生人,但虚构的记忆把他们塑造成一对爱人,那么此时此刻他们的感觉就是真实的,真相不再重要。
影片确实花了不少力气渲染黑色风格,这也是全片给人以压抑的原因,用黑色的美术来表现黑色的主题,所以这里就不存在任何幽默的成分。
影片企图让我们对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重新思考,但很明显用意直白的体现在大段交待背景的对话中,而没有用情节来使观众自己去探索。98年的特技水平确实已经很强了,但特技场面的设计明显过于粗糙,比如在往整座城市外注射海水等地方的处理,既缺乏想象又脱离实际。
另外本片有一些情节存在明显的相互矛盾。如片中给出的规则,一到十二点整,所有人便休克或者说突然睡着,那么路上的汽车是怎样停下来的?是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要被移动并变换身份?显然不是,女主角和探长开车被暂停,后又恢复继续这一情节就显示了并不是每天每个人都被更换,那么在延续前一天的记忆的同时,他们会发现熟悉的城市建筑和认识的人的改变,难道不会起疑吗?而且每个人被异族人扛到另一个地方,这工作量明显大得惊人,有能力改变物质的它们怎么不会用些更智慧的方法?(编剧不够智慧?)
以上只是对部分情节的疑问,有兴趣的人可以关注,觉得没必要讨论的也自然可以绕过,毕竟科幻本身就存在着疑问,深究也没有多大意思,可明显的逻辑错误会使这部科幻电影堪称经典的提法大打折扣。

 4 ) 除了记忆,我们还有什么

有个问题大家恐怕很少会思考:我是我,你是你,大家自己是自己,但每个人有什么不同呢?就如影片中多起提到的“What made you unique?”我看得版本把这句话翻译成“什么是人性”,也对也不对。准确的直译是“是什么使得你独一无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我们区分别人的关键,这是表明我们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的标志,所以称之为人性也不为错。

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和别人不同,脸、身高、体型,这些physical appearance虽然日常生活中我们区分人的首要标准,但是相信没有一个人会把这些当作最终标准。我们的最终标准其实是soul,所谓人的灵魂。加上所谓二字,一是我们历来接受的唯物主义教育排除灵魂的存在,还有是因为也没有人能给灵魂做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如果有一个长得你妻子/丈夫/父亲/母亲完全一样,但内心却是不同的人;另一个有着陌生人的外貌,但是却有着亲人的灵魂,这两个放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哪个呢?肯定是后者。So the soul made us unique.

但接下来才是最关键的问题,灵魂由什么组成?记忆、性格、思维方式等等,但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却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整个成长过程塑造的,那是不是可以认为人的灵魂由记忆造就,我们的记忆造就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记忆的集合呢?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认为除了记忆以外,人还有独特的本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说所谓江山难改本性难移、儿子性格想爸爸、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之类的俗语,人们也普遍认为人的本性会被遗传或者一些随机的因素所影响。那是不是意味着,人生下来就已经有一定的特质,无论以后的环境或者努力,人的未来中总有一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恐怕又很不愿意相信所谓宿命吧。而且所谓的性格上的遗传,到底是DNA造成的,还是小时候生活环境造成的?如果把两个DNA不同的小孩放在相同的环境里面,接受完全相同的生活经历,会造就出相同的人格吗?很遗憾,这种试验在可以预知的未来还没法做。

美剧星际之门里面有个情节,有种“光传输”技术,把人打成粒子,记录下顺序,用光传输到另一个地方,再按照顺序重组起来,实现人的瞬间(至少是光速)传播。我电动力学和量子力学学得很烂,但就我有限的知识来说,因为存在波粒二象性,电磁波的传播,并不是离子和物质的传播,而是能量的传播。也就是说,在这一端把你拆成离子,这些离子本身并不可能以光速传播,传播的是排列顺序,那就有个问题,如果把排列顺去传过去了,但是这边的你没有拆掉,那是不是就会出现两个你?用电脑来打比方,本来是剪切的,结果复制了,怎么办?

还有一个问题,就算按照电视里面的标准传播,这样可以在目的地重塑一个你,有了准确的排列顺序,重塑出来的人将会拥有相同的外貌,相同的记忆(前提是记忆是通过化学物质和电讯号储存在大脑中),但即使这样一个相貌和记忆完全相同的人,那就是你吗?如果有前面所谓的天生特质,这种特质如何传播?这种特质也如同记忆一般是电讯号或者化学物质乃至生物构造吗?或者是真的灵魂,那么灵魂能光速或者瞬间移动吗?

什么是人也是哲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因为它必然会牵涉到物质与精神的本源问题,也必然牵涉到人的生死问题。

《小王子》里面,最后的结局是小王子死去,临死前他说:“我要很远的地方,但是身体太重了,带不走。”宇宙如此浩瀚,我们的肉体却是如此沉重,那些数万光年之外的星系,人类真的永远无法到达吗?如果存在非物质的灵魂,或许就有可能了。

物质和精神的问题,生与死的问题,或许真的不是活人可以回答的问题。如果发现我们最想知道的答案,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得到,那可真是无奈呢。

 5 ) 拐了拐了,《移魂都市》


“又一个迷。”

那天去一个比较新的小区给朋友帮忙,离开时他说起第一次离开这个小区时的情形:那时已至深夜,他着急回家,上了车就一顿猛开,却发现越走越不对劲。过了不知几个路口,又过了一座桥,驶上了快速路,才发现周遭已经人迹罕至,四下无光。

他这才恍然大悟赶忙掉头。


经他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两部电影,其中一部是1998年的《移魂都市》。


《移魂都市》又名《极光追杀令》,是一部黑暗风格的科幻悬疑片。影片前半部分悬疑比重大,能吸引人。后半部分科幻成分高,发人深思。如今看这部九十年代末期的影片,会有一种看众筹短片《功之怒》的感觉,几处场景略显怪异阴森,但并不恐怖,部分情节极富Cult风格,却不血腥。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一座昏暗的都市中,空旷深邃的巷子,莫名的蒸汽,忙碌又冷漠的人们一到午夜就会昏睡……


导演将一类符号贯穿至整个影片,从受害人身上的标记到心理医生的试验,从侦探的指纹到咖啡的图案,就算最后真相大白,也是这类符号的再一次显现。片中多处的符号化手法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象征着无论是主角还是观众,始终走不到这些符号之外。

一部十多年前的电影如何始终保持吸引力,就像大多数悬疑片那样,每一部影片都是一个迷。

只有夜晚的都市,诡异的凶杀案,亦正亦邪的嫌疑犯,欲言又止的侦探,再来一批神秘的黑衣人。每一个角色,每一处现场,每一次不期而遇,都是又一个迷。


前面提到想起了两部电影,还有一部是1999年的《异次元骇客》,又名《十三层楼》,《十三阶梯》。这两部电影都包含了“一条路走到黑”的情节,但说不上哪一部的谜底更震撼。我个人偏重《异次元骇客》,因为那里没有尽头。

要说非要想起第三部电影的话,应当是《楚门的世界》。


最后还是要提一下电影名字的翻译问题,《Dark City》被翻译成《移魂都市》,给人一种神怪电影的感觉。《Stay》被翻译成《生死停留》,是不是和《移魂都市》一样都有剧透嫌疑。《The Thirteenth Floor》被翻译成了《异次元骇客》,这和被翻译成《异次元杀阵》的《Cube》是否就像“总动员”与“神鬼”系列的关系。


朋友载我离开那个小区,去一家味道很正的海鲜烧烤,在路口处我们又产生了分歧。事后证明虽然我不分东南西北,但还是有一定方向感,不知这是好是坏。

 6 ) 回忆就是一场阴谋论


看这部片子第二秒开始。我知道。我看过。

可是回忆这个说谎者却让我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每过一个情节我都会清楚的记得我看过。

可是下一秒。

怎么都想不起来。





时间从来都是个大骗子。

不久前别人问我说推荐最恐怖的恐怖片。

我当即说的是《骇客帝国》。

问人不解。我说。当人想去参透生命的意义时。那边便是最可怕。


也许DARK CITY并不是DARK FILM。

好歹最后奥特曼打败小怪兽似地讨论也能给人一线希冀。




我想起来《超完美地狱》里ANDY不停的挖的那堵墙。

那一头的是非。只是一个美味的甜甜圈罢了。


灵魂=回忆。

人是活在回忆里的这件事情一点也没有错。

如果我们失去记忆。就仿佛没有活过一样。

电视剧情部部都俗啦到要让主人公出了车祸失去记忆才能拥有美好幸福。




作为一部1988年的电影。

我从这里看到了无数电影的影子。

那个长的像T-BAG的MR,HAND站在河边对着女人说

“想象一下又那么种生活。

外星人入侵。

你们的记忆不再属于自己。而在同类中分享。

这样该有多苦恼。再也无法拥有自己的记忆。”


也许人类记忆容量有限。想象空间无非如此。

这个世界一直都在以一个差不多的方式发展着。

前些日子和一个广东朋友讨论到这个无聊的生活。

说要保护粤语。保护地方特色。

全球化就是一个错误。

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的苟同。

你抄我我抄你。

歌手翻唱翻来翻去。

世界建筑搬来搬去都一样。

世界语言归拢归拢大家都来学英文。

世界人民胡乱搭配杂交杂交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需要民族。

可无聊。

可无奈。

这样世界化的Babel会倒。离上帝的惩罚不会远了。




电影里没有说。

谁都不知道人类从哪里来。

也不知道外星人是哪里来。

关于Shell Beach的记忆究竟是外星人还是地球人。

姑且称他们为地球人。

也许并不是。


总要有个人创造世界。

结尾的地方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的感觉。

其实没有上帝。

只是有一个醒来的人。

他醒着。

看着。

记着。

而已。



很小的时候看到一句话。

当时觉得很美。

现在想来很恐怖。



星星是月亮的梦。我们是星星的梦。






                  —— BY ANN

 7 ) 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铸就性格?

  《移魂都市》(恶!这译名真恶俗!)是软科幻电影的风向标,影响了日后一众着力于哲学思辨,伦理人文的科幻电影诸如《第十三层阶梯》和《黑客帝国》。小J不尿尿,各有各的道,道理类似于骗姑娘上床。《黑客帝国》属于硬科幻电影,沃卓基兄弟财大气粗,想硬就硬,即使是感官动物也可以得到满足;而另一分支的后嗣《第十三层阶梯》则要加深自身的内涵,思想过硬,那些多愁善感的姑娘经不住灵牙利嘴也乖乖就范。

  其实剥去科幻的外壳,这类电影都试图探讨三个问题:第一,人何以为人,是丰富的人生经历的积累还是区别于他人的个性?;第二,人的存在感要怎么确认,是感官上的确认,还是精神上的认同?;第三,阶级对立要如何消除?

  《移魂都市》的立意很灵活,无非是两个对立的阶级,上位者通过洗脑来利用和麻痹下位者,下位者少数人觉醒并领导反抗。所以矛盾冲突双方如果设置成外星人和作为实验品的地球人,那么就是部科幻片,无非加点高科技精神控制的科幻元素;如果设置成奴隶主和奴隶,就是魔幻史诗片,无非加点法师精神控制的魔幻元素;如果是五星红旗和红旗下的蛋,那么就是部纪录片,无非加点嘻嘻TV精神控制的纪时元素。

  人何以为人?《移魂都市》里的外星人通过互换地球人的经历来证明人的“soul”的存在,与其说是灵魂,不如说是精神,本性。电影给出的结论是本性难移。但是这陷入了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无限循环,究竟是性格决定命运还是命运铸就性格?可能有人会说,婴儿是张白纸,后天经历会铸就性格。但是也有科学家论证,一些变态杀人狂的染色体通常是有缺陷的,所以乖戾的性格是先天注定的,所以后天的命运也会按走向发展。这个问题可以如此理解,以个例来单线分析:假设曼森先天染色体有缺陷,但有缺陷的不一定都会变杀人狂,比如有一个正常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理性的教育成长环境。但一般杀人狂的基因缺陷是从他爸或他妈那遗传的,曼森他妈的性格能否给其提供一个正常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理性的教育成长环境?这样假设就从两个变成了四个。再往前推论,曼森他妈的他妈的性格和经历呢……可以如此假设,曼森他妈的他妈的……他妈本来基因为正常,但可能因为突然吃错药或者辐射导致基因突变出缺陷,下一代有继承,但是拥有正常基因的他妈可能给与非正常基因的子女予正常的环境,所以再向后推到曼森,他成为杀人狂是因为先天注定还是后天养成?所以《移魂都市》里给出的这个结论有些过于草率。最后说一句,曼森他妈的!

  《移魂都市》还次要的探讨了其余两个问题,人的存在感要怎么确认?电影里的外星人由于高度统一,缺乏个性导致濒临种族灭亡的危险,所以致力于研究地球人。这很好理解,例如《1984》里的情节,诸如XXOO如此独乐乐的行为都要“Old brother is watching you!”亡族灭种指日可待。而《移魂都市》里外星人的情况则更要极端,所有外星人都统一思想甚至一个大脑。这就意味着如果 Mr Pennis 对Miss Pussy(貌似影片里没有说过Miss这个称谓,也没说明其外星人是否两性繁殖,所以繁殖只是个例子,不特指) 情有独钟,那么 Mr Ball,Mr Hand,Mr Ass……都会统一行动去跟Miss Pussy发生关系,其余的 Miss Boobs,Miss Nipple……则全部无人问津。似乎致力于精神领域的外星人要比被七情六欲纠缠的地球人要进化得更高级。但却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反过来利用地球人。所以只能说人的存在感需要生理和精神上的平衡,比如朱圣人讲究“存天理,去人欲”,但如果人人都去了人欲,那么人人都是食神,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食神。人人都存天理,也就没有人去照料吃喝拉撒睡的人欲,圣人最终都成了死人。

  阶级对立要如何消除?电影结局是大团圆,正义战胜邪恶,受压迫的人们从此当家做主人。但是我觉得导演对男猪脚 John 这个人物的设置显然另有深意。John 凭一己之力消灭外星人,并有了创世神的能力。但是最终没有带领地球人返回家园而是继续生活在假象里,John 今后要如何管理这批“4400”?如果有另外的人要求的不仅仅是阳光,海岸,而是给那枚大硬币安两个火箭喷射器返回地球呢?John能否舍得这个属于他的神殿?舍不得怎么办?继续按照外星人的思路镇压?不是我无限拓展,参照历史,王侯将相,陈胜吴广。苟富贵,勿相忘。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只是个口号。所以阶级永远不能消除,只要人的精神力压制不住生理欲望,而精神进化到更高级,还容易走向自我毁灭。

  最后扯一扯《移魂都市》里的科幻元素:意念力。用眼神杀人实在是缺乏表现力,这也是我少给1星的原因。不过由此突出精神的高度进化是很有前瞻的。由此想起一个笑话:一个得道高僧讲学,说修心养性以致得道甚至可以使用意念力,心想事成。底下有人就问,那我想看杨恭如脱衣服需要多强的意念力?高僧回答,只需要100W人想100年就可以了。130多岁的老杨恭如啊……不过细想一下也挺有意思,100W人想100年,那么是不是1亿人想1年就就可以了,但如果真的有1亿人整整想了1年想看杨恭如脱衣服,那么杨恭如肯定会脱。为什么?这叫市场规律,说悬点就叫历史发展规律。

 
PS: Rufus Sewell长得太像洁版的T-bag了。

 短评

好棒的剧本 依然是记忆不可信、怀疑人生的哲学小甜饼,科幻的思路是独创一套世界规则然后灌输进观众的头脑,这个做的好漂亮。但感觉不如罪恶之城流畅。结尾跟boss的决斗好像哈利vs伏地魔,雷到了

4分钟前
  • 徐嘻
  • 推荐

如果不是那愚蠢的空气炮大对决,它非常完美。一个失忆的人被抛在流离着夜色光彩的阴暗城市,一部伟大科幻片的开始。

8分钟前
  • Golden Blue
  • 力荐

被忽略的科幻经典!

11分钟前
  • 木多
  • 力荐

这结尾是跟梦之安魂曲接起来了么囧

16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不论先后地看,简直是众生版《楚门的世界》、哥特版《时间管理局》、《异次元骇客》《黑暗帝国》《银翼杀手》(此处省略一百部)或元素或风格或设定集大成。记忆被造、甚至具体到虚假血缘和人际圈这事儿,我真的从小就开始想了。起初以为有多独创多超越凡尘,迷影后发现早有人拍过就多丧气,见到越多越丧气,简直愤恨晚生呢,现在彻底麻木了...这片还可提几点:即便俗且低配,也不失为另一部银翼精神续集;美学借鉴《大都会》;和《楚门》同年,早四个月上映。

18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全剧透#其实这是个不可逆的死局 外星人把不知哪里的人弄来这个城市 然后把他们的记忆糅合重组放在不同的人身上 这已经是没有办法挽回的。所以 那些吐槽这个结局不好的也没有必要 男主最后的设定是【有外星人它们的能力】 假设男主能把记忆重新整理好那才是真正的结局烂尾 不过对抗大boss却是用意念来斗波实在是毫无新意 你说用意念制造各种东西相互攻击拿还好一点。不过特效也是灾难 和剪辑一样 要求太多可能拍出来还更惨烈。最后说一句 詹妮弗康纳利太美了!完全被迷住了!

22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科幻悬疑CULT片。也带有反乌托邦色彩。世界观和《黑客帝国》很像并与之相比一些设定毫不逊色。但叙事风格怪异隐晦,深度也不够。一开始不知所云,电影过半才将世界观阐述清楚。才让观众知道讲的是个什么故事。所以这一点很失败。但瑕不掩瑜,仍是一部独树一帜的科幻片。詹妮弗·康纳利实在很美。

27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拍摄技法和剪切庸俗感,后面的空气泡大战就庸俗化了,但是这剧本这想象简直绝了。詹妮佛康纳利依旧这么美!谁知道《异次元骇客》和《黑客帝国》这样的电影有无借鉴了此片?8

31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someone recommends it to me as his favorite. i think its so so

34分钟前
  • ryan
  • 还行

不落俗套的外星人入侵! 当姑娘说“我爱你,这作不了假”的时候,我立刻觉得,从这点上来说人类确实比外星人高级。 所以我们还是珍惜一下自己做人的权利吧。

37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意念大战比较雷人。外星人都能凭意念建造城市了,却还需要一个医生帮他们注射……两首插曲好听。

39分钟前
  • 远子
  • 还行

后现代特质,纯粹优美的软科幻。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存在着,在这世界遭受各种波折,然后界定他自己。影片里,人的思想被抽离肉身,只剩下一个个无主躯壳和残余影像。只有寻回属于自己的记忆,才有机会再塑自我、重建人生和缔造新世界。“人的本质只能靠自己的行动去创造,是英雄使自己成为英雄,是懦夫使自己成为懦夫。”

43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比想象中要撇,结尾太傻了。但是场景真是让人激动,前面的悬念做的尤其好。鉴于整体故事讲得不错,就不追究硬伤的责任了,更何况真的看得出有多少日后的科幻大片从中获益。珍妮弗康纳利真真是尤物一个,啧啧。

47分钟前
  • 丁丁|刘
  • 还行

被低估的科幻神作。①反乌托邦科幻与黑色电影融合,永恒黑夜的冰冷潮湿之城,整体氛围似[银翼杀手][大都会];②暗调高反差布光,底光,惨绿路灯和砖墙;③对记忆,身份,灵魂的哲学探讨,比[黑客帝国]早;④特效尚可,惜决斗戏太俗;⑤詹妮弗·康纳利的两首歌绝赞;⑥爱 | 贝壳海滩 栈桥邂逅 美极。(9.0/10)

5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经历漫长的黑暗后,新的上帝创造了大海和太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

56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其实这就是一部创世纪。

1小时前
  • JulyChan
  • 还行

虽然科幻片大都带有德国表现主义的遗风,但还没有一部能像本片这样在美术、化装、布光上都做得如此极致,甚至可以说是用现代电影技术还原了一个“卡里加里”的“大都会”,对于记忆、精神、身体、身份等等命题的探讨也更接近最初的表现主义,而非它的流变体“黑色电影”。氛围才是主角,真正的主人公反倒微不足道了,詹妮弗·康纳利的角色更是尴尬空洞的纸片人。最后的意念决战也太雷人了,不过在此之前导演还是制造出了一个让人兴奋的反乌托邦。(环球的暗黑宇宙要是也能这么搞就不至于扑街了好吗!)

1小时前
  • 麻友安
  • 推荐

跟大BOSS的决斗方式好失败,意志的威力果然不好表现。女主角在台上唱歌的样子好看

1小时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还行

拍得有点傻的黑色电影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剧本很好。

1小时前
  • Minji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