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万岁

爱情片泰国2023

主演:阿拉亚·爱尔柏塔·亥盖特,桑尼·苏瓦美塔农,Peter Noppachai,尼替·柴契塔通,萨达农·杜隆卡沃,瑞玫高·阿瑟农

导演:Mook Piyakan

播放地址

 剧照

爱情万岁 剧照 NO.1爱情万岁 剧照 NO.2爱情万岁 剧照 NO.3爱情万岁 剧照 NO.4爱情万岁 剧照 NO.5爱情万岁 剧照 NO.6爱情万岁 剧照 NO.13爱情万岁 剧照 NO.14爱情万岁 剧照 NO.15爱情万岁 剧照 NO.16爱情万岁 剧照 NO.17
更新时间:2023-10-26 16:10

详细剧情

  本片讲述了一对失意夫妇萨蒂和梅塔的故事。两人因感情破裂即将分道扬镳,但命运却和他们开了个玩笑,萨蒂遭遇了一场意外,醒来后便失忆了。唯一能唤回他部分记忆的方法就是找回老照片,在照片中,他面对着自己不堪回首的过去。

 长篇影评

 1 ) 爱是寻找灵魂的缺失

看毕,我想起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写下的一段话:“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我张望街头,每每看到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大环镜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其中的一个,他们使我黯然到不大敢照镜子……”。而电影中的每个镜头画面何又不是三毛所述文字的真实写照和射影——同样是台北街头、一张张冷漠麻木的面容、一座悲伤的城市……孤独的表象是一方面,但蔡老师还看到了表象之下的人与生俱来的欲望——爱欲,敏感地捕捉到最平凡而动人的细节,试图重新唤醒每个孤独灵魂对爱的认识和欲望。

#声

电影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少到基本可以忽视的语言,包括对话和旁白,从头至尾只有寥寥可数的对白,如果忽略背景音的话,它与一部默片可能并无二致。但这也正好成就了它的独特之处。不多的语言,使得电影可以留有更多的空间给电影最本质的镜头画面,达到了少即是多的效果。比如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镜头之一,蔡明亮凭借短短几组镜头,没有一句台词,全凭演员的表演和优秀的电影语言就极具张力地将男女之间情愫相生、暧昧不明的氛围表现出。而充斥全片的环境音——城市的产物,一种充满工业和金属感的嘈杂,城市生活一点点消耗人灵魂的证据,被刻意放大,在展现爱欲和孤独的镜头中,形成了一种微妙而极富表现力的视听体验,仿佛包裹住人的外壳被一点点剥离,使得人可以看到在里面的孤独和爱欲。而“无声”的城市生活,不也正是我们生活的现状?即使是在电话里,我们有几时能真正意义上和他人交流。

(最触动的一段)

# 爱情

影片所试图探究的主题,人类文明永恒的命题。在蔡明亮的电影中,三个孤独的城市灵魂,在同一空间中渴望得到爱,很大程度上他们所渴望的爱也正好代表了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对爱的理解。性,作为爱的一部分,但单纯的性终究不能带给人以爱的真正体验,它就如同一支支烟,给人以短暂的麻痹和安慰,随之而来的更猛烈的空虚感。而什么是爱,怎么去爱这一系列的问题蔡明亮并未给出答案,但这并非表示他是对爱情绝望的悲观主义者,正如影片名称《爱情万岁》所想表达的那样,哪怕承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人永远都还是会渴望爱情,唯有爱,才能解救孤独的灵魂。生活的基础除了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还有爱。 (很主观的,希望小康、江姐和阿荣能在轻吻、流泪和熟睡醒来后能得到爱的解脱...)

初次看蔡明亮老师的作品,看完很是惊喜,又是一部引起我内心深处某个角落共振的佳片。

(江姐最后的长镜头也很有张力)

 2 ) 我们在随便什么地方苟活着罢了

我们在随便的什么地方苟且地生活着,罢了。这样的想法在我看完《爱情万岁》的时候冲突我的大脑,突围我的双唇而出。

其实在社会上蠕动着的我们确实没什么值得称赞的,从这里到那里,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又有什么分别。碰到些什么人,没碰到些什么人,只是存在于一个空间的暂时性同盟而已。你还念那个人,无非是怀念和他/她的互动,和共存一室之间的气氛,这种气氛有时候就连走掉一个讨厌的人也会荡然无存,一种攻守同盟的瓦解,一下子就相对无言,前一秒却还是情投意合相视绵绵无绝期。

所以,我们爱上的到底是人还是一种爱情的圣神的气氛。而你又怎么知道你爱的那个人不是你的欲望投射对象?换句话说,你爱他,但是你其实并不爱他,你爱的是你心目中的他,那个被你添了油又加了醋的对象,一旦这些调料被抽走,赤条条地他你还爱嘛?

换句话说,倘若你说你爱他,但是忽地他变作了你的同性,你还爱着他么?还是你爱他只是因为他身体上的某些部分,那些地方深深地吸引着你,你放不开但却又想要。这样羞羞答答拉拉扯扯断断续续猜猜疑疑之间的情愫,可能就是爱情吧。

《爱情万岁》他叫爱情万岁,但是体会到的爱情切一点都令人万岁不起来,只有一百万种悲凉有背后腾起,缓缓降落到你的面前。哦!你说这是谁啊,为何如此冷落如此绝情如此没有人情味,这样好比锯木头的面孔怎么会有人爱他哟!但是定睛一看,咦!这不就是自己么?

什么时候,我们一味地看着自己,却坚决地将之丢失。在高楼林立中失去了自己,不仅仅是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尊严,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理想,自己所爱的东西……其实是自己的种种,是整个的自己,都丢失了,迷失在高楼的顶端或者某条名店街的转角处,在嫩模的空洞眼神中彷徨。

最后,激情过后的女人漫无目的地走啊走啊走啊,最后一屁股坐在公园的长登上,一抹绝望而无路可去的神情爬上粉饰过后的脸颊,流水冲刷,留下泪痕两行。但是前面的大爷毫不知情,不想知道也不想过问。我们就是这样吧,对吧,抹抹眼泪,然后独自上路,在这世界上,赤条条来,赤条条去。与人仇恨,与人相爱,与人厮守,与人绝交……但是终究只有独自一人,绝望地在世间放荡。为了一个已经知道的结局,挣扎着只是想要留下些回忆。

一睁一闭,如果突然发现自己就这么晃晃悠悠地过了十年,会不会惊慌?还是已经平静到不起波澜,准备迎接下一个十年而已。

往往,绝望的人会喊出最有希望的词语,比如,爱情万岁哟!

 3 ) vive l'amour

听朋友说蔡明亮是知名导演中的SM,然后看了他今年的新片“天边一朵云”。印象深刻,默许了朋友的说法。今天看了“爱情万岁”,是今年第二次接触他的作品。

比起“天边一朵云”,“爱情万岁”里的象征符号含蓄许多,但是对性的暗示(水,西瓜等)仍然明显。片尾对女主角痛哭的镜头作了好几分钟的特写,让影片在沉重的基调中落下帷幕。

一如蔡明亮的一贯风格,整部影片台词少得可怜。但是贯穿影片的一种无形的孤独压抑感却在男女主角不动声色的行为纪实中,被沉甸甸地传递给观众了。影片中的所有客体,都是导演所表达的潜意识里的孤独信号。无论是灰蒙蒙的天,陈旧的建筑物,空荡荡的房间,还是冷漠的城市,绝望的边缘人,都给人一种无所适从的无力感。影片的三位主角,卖骨灰盒的男甲,摆地摊的男乙和售旧楼的女主角,在戏剧性的故事发展中走到一起。男甲一次上门推销产品,无意中偷取女主角遗忘在门把上的钥匙;男乙和女主角在一夜情之后,同样偷取了女主角的房门钥匙。至此,三人被女主角空荡荡的大房子联系在了一起。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女主角仍未售出一套旧楼;男甲仍落寞地封闭自我;男乙仍玩世不恭地日复一日,他们被命运带到一起,而这种相遇却并未给他们带来丝毫温暖,反而更加寂寞。女主角和男乙在片中有两场一夜情的画面。但在他们厚重的喘息声蔓延的背后,让人看到的却是一个更无边的孤独深渊。so close,yet so far.讽刺的是,两人第一次作爱的时候,男甲正在割腕自杀;第二次作爱时,男甲在床下自慰达到高潮。

影片中的所有人都是麻木冷漠的。它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极端刻画。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早已迷失自我,变得感情淡漠。他们不仅失去了爱的能力,更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于是在内心深深的虚无感中,沉湎于不可自拔的孤独深渊。片中情节有细致地刻画,女主角几次违章横跨马路,张贴售房广告,暗示其淡漠的社会道德观;男甲自杀时的犹豫不决,偷穿女人的内衣,亲吻睡梦中的男乙,暗示其胆小懦弱的性格缺陷;男乙在公话里慌称自己是跨国公司主管,暗示其虚荣贪婪的本性。

回过头来反思痛苦的本源,边缘人之所以边缘,是因为他们处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聚光灯下一些光鲜美好的事物只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形式,还有更多值得去关注的,是大部分生活黯然的边缘人。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中下层,终日饱受身心的折磨。竞争残酷的现代化生活让他们疲惫不堪,而社会又不可能为他们放慢向前的脚步,于是在一次次的恶性循环里,他们最终陷入了堕落与放纵。说到这里,突然想起“云上的日子”那部影片里面提到的一个故事,大致是这样:一个登山的人雇了一群工人帮他把物品抬上山,但是没走多远工人们就停了下来不再向前,那人于是问他们为什么,工人们不说话,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起程出发了,那人更糊涂了,这次他再问到原因时,工人们告诉他,原来山路很高很陡,而他又不断要求他们加速,所以他们只得停下来,等到他们找回自己落在后面的灵魂,才能继续向前。

影片里没有爱情的痕迹却以“爱情万岁”为名,应该也是导演的一个暗示。Anyway,爱才是人类永恒的主题,cause love, is our final solution.

 4 ) 爱情万岁,其实与爱情无关

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很闷的电影。在不长不短的100分钟里,没有背景音乐,非常少的对白,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声音好像只有在做爱时候的呻吟。在这部电影中,只有三个人物,卖二手楼房的林小姐,摆地摊的阿荣,还有卖骨灰盒的小康,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三个人,却在林小姐没有卖出去的楼房里有了交集。

卖二手房的林小姐,在电话里对客户发嗲,就好像是一个妓女,工作上应该算是不得志吧,至少在电影的进行中,她没卖掉一处房子。她渴望爱情,于是和陌生人来到自己尚未卖掉的房子里宣泄多余的欲望,可是那个男人呢?也许仅仅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吧。两个人没有交流,在一片喘息声中,迷失了自己。当她和那个陌生的男人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疯狂的发泄过后,一个人,来到公园里,放声大哭,也许,她想用泪水冲刷掉自己的耻辱,也许她想用泪水,忘掉寂寞。也许没有爱情的性本来就只是一种动物的本能……

卖骨灰盒的小康,带着浓浓的乡下口音,似乎与这个城市里的一切格格不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捡到了林小姐忘在房间上的钥匙,于是,他在这个只有一张床和豪华卫生间的空房子里住了下来。一天,他在这个房间里找到了女人穿的衣服,他把衣服套在了自己的身上,不停的用手抚摸自己的身体……在自慰的过程中,他的欲望得到了宣泄。也许,因为他的性变态,他无法体会到男女交欢时的那种快感,他只有用这种办法,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也许,他不是没有爱,只是他的爱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当阿荣和林小姐做完爱,疲倦的躺在床上睡着的时候,小康悄悄的爬到床上,躺在阿荣的身边,静静地望着沉睡的阿荣,轻轻地吻了阿荣的嘴唇……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爱情的存在,虽然,它不被世人所认可,也许,这是整部电影中最纯粹的爱情。小康不论到何处,总会带着1L装的瓶子,喝水是件寂寞的事情,无法一起分享。他和阿荣都会把自己沉进浴缸,让水拥抱自己,寂寞的人常做的事情。 水是神秘的,孤立的,无法拥有的,像爱。 代表无法得到的情欲和无法倾诉的感情,拥抱在怀里,并不表示拥有。小康穿起女人的衣服,渴望自己就是阿荣身边那个女人,他的爱在这个社会压抑,扭曲。 临别亲吻,屏住的呼吸,让我看到了爱。

卖旧衣服的阿荣,似乎他对谁都没有付出过真心,偶然的在咖啡店里遇到了林小姐,然后,厚着脸皮跟在林小姐的后面,随着林小姐来到了她没有卖掉的空房间里。两个饥渴的人遇到了一起,发生了应该发生的事情。阿荣是一个摆地摊的小弟,却骗林小姐说自己是什么总经理,在他的世界中,充满了欺骗。

直到看完电影也没有明白,为什么这部电影的名字要叫《爱情万岁》。似乎这部电影和爱情完全不沾边,男与女的媾和中只有欲望,而唯一爱的单纯的小康,确是一个性变态的同性恋者。三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渴望爱情,却得不到爱情。也许这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讽刺吧。

事实上,影片根本也不是一部爱情电影。仅有的男欢女爱也只是为了填补精神的空虚和情欲的满足,而瞬间的满足过后是漫长的落寞。影片表现这些灰色人生,非常冷静甚至带点无奈和自嘲的意味。爱情万岁的神话没有构建即已幻灭,伴随这些行尸走肉般男女的,是短暂情欲之后无止境的迷惘。影片结尾意味深长,三个人在同时短暂的肉体满足之后,各奔自己的生活。“噩梦醒来是早晨”,事实上,不管是男是女,他们已没有了梦。在一夜激情之后,售楼女子在清晨的公园里走啊走,灰暗的天空,清净的四周,只有高跟鞋清脆地敲击路面的声音。在漫长而漫无目的的行走之后,她疲倦地坐在公园台阶上,抽泣,然后放声大哭。

 泪水随着郁积在心的绝望倾泄而出,清空的心还要继续接收生活的伤痛,只要活着就没有了结。女主角长达7分钟哭泣的长镜头,无疑是这部电影的一个高潮,她对爱情的渴望是发自内心的,同时也对因为不能得到真爱,并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感到失望、伤心和无奈。不是解脱,不是释放,而是对爱的渴望。爱究竟存不存在? 似乎只有这样的结尾,才是给观众沉闷过后最好的宣泄。

《爱情万岁》这部电影,在我看来,给我们传达了两层含义,一是孤独的人对爱情的渴望,而另一个,则是孤独的人对家的渴望。就像我身边有一这样些人对十分渴望,他们想体味着所谓人间最美好的感情,然而爱情对这些人总是十分吝啬.等他们终于体味到了爱情却发现自己早已伤痕累累.有的甚至将真正的爱情等价与生理的需求。这些人往往是因为过于渴求而把爱情看得太重导致迷失自我,从而陷入深深的迷惑与孤独。其实我认为最美丽的爱情不一定非要握在手中,而是留在心中的那一份悸动。至于最终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人是谁一部那么重要,一个男人可以和自己的事业恋爱,一个女人可以以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为伴。总之,对爱情过于渴求的人,很少能得到爱与被爱。电影中的人们用情欲和自慰来满足对爱情的渴望,也许这部电影中的人们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也许现代的城市人,被钢筋水泥制造的建筑所包围,似乎已经远离地单纯的爱情,丧失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他们渴望被爱,渴望被关怀,渴望沟通,可他们或许永远也得不到。他们所能做到的只是享受孤独,也许这就是导演为什么采用一种近乎于默片的形式吧。

另一个是对家的渴望。林小姐是卖房子的,虽然在她的手中,有很多的房子,但这里却没有属于她自己的房子,必然也没有属于她自己的家。没有家人关怀的她,只能用性欲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寂寞。

小康是卖骨灰盒的,骨灰盒,是死人的的家,这一情节无疑和小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连死了的人都有家,自己的家又在何处呢?

家,究竟是什么?幸福的家庭是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怡人的真情足以温暖一切。享受不到家庭温暖的人是十分不幸的, 人,有时候就是不懂得在拥有的时候去好好的珍惜。等到真正的离开后,才会知道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的。从小就会去无味的去抱怨生活的平淡,抱怨自己的家,抱怨家里没有一个人能懂我,抱怨爸妈的忙碌,似乎,在那时的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埋怨中。不曾懂得家人的辛酸。还会记得那时对自己说的,如果离开了这个家,我是不会有半点不舍与眷恋。可是,在外读书的辛苦与孤独,让我想起了我的家,那个只属于我的避风港.曾经的抱怨在现在看来一切都不再是那么的重要了,现在想的就是快点回家。回到那个我还不是很了解,还没有过感激的家。想吃爸爸烧的菜,想要听到妈妈不停的唠叨,想要闻到家里那独有的气息......真的想了。突然间觉得我很幸福,虽然现在不能每天回家,但我拥有一个我可以去想念去期盼的家,而相比之下,电影中的人物则居无定所,颠沛流离,身体与精神都没有一个归宿,这种感觉也许是有价的人很难去涉及的,但一旦用心去体会才会更加珍惜眼下,同情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

这让我想到了一部韩国的电影《空房间》,同样是没有几句台词,同样是表现空房间里的生活,同样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过奖的影片。(就我个人来讲,我比较喜欢《空房间》这部电影,至少,它有情节,至少,它有音乐)

与《爱情万岁》不同,《空房间》讲述的是两个相爱的人的故事,虽然,在这中间,也夹杂着变态与畸形的情感,至少,男女主角他们中间的爱情是纯真而又美好,虽然他们也有做爱,但是,有了爱情的性才能真正的做到灵与肉的完美统一。

影片的画面优雅细腻,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和饱满的情感力量,加上两位主人公与第三者有过交谈,所以故事毫无沉闷之嫌,也没有给观众造成理解上的障碍。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是直到最后一幕才发现,泰石和善华在之前的整部电影中都没有说过话。也许真正的爱是永远无法确切地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空房间》另一个与《爱情万岁》不同的地方是对“家”的表现。《爱情万岁》中有一个场景是当同事们在一起做游戏时,小康在一旁尴尬的观看,游戏是以家庭的角色转换为基础的,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做不停的变动。同事玩儿得很投入,对于小康来说,那意味着传统价值观下的家庭模式,他是同性恋,他会拥有当下社会能认可的家吗?他的存在难道不是对传统价值观下的家庭的解构?当他观看这个游戏时,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以及对家庭的渴望。虽然林小姐不是同性恋,但是,她却没有得到传统意义上的爱情,所以她只好把这种寂寞与孤独排解到一个陌生男人的身上,也许,当林小姐和阿荣在做爱的时候,也曾幻想过,阿荣是爱她的而不仅仅是想要她的身体,也许,她也期待着阿荣能给他一个家。三个人都没有恒产,都是都市里没有家的人。

不能否认,导演也传达给我们这样的一个信息。就是对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的同情。电影中的三个人,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可能会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在艰难与困苦中进行着,虽然偶尔也会勃发出悲壮的乐章,但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引起过主流社会的共鸣;他们的生活颠沛流离,随着命运无序的航道,盲目而茫然地过着,走一步,看一步,没有既定的人生目标和远景规划,有的只是无助的挣扎与不甘。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弱势群体。这部电影的导演,蔡明亮最大程度地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了关注。导演调动大量的长镜头来反映社会弱势群体的真实生存状态。呈现一种阴暗的社会画面,把更多的感悟交给观众自已。

当我第一次听到《爱情万岁》这部电影的名字时,觉得这会是一部轻松浪漫的电影。可是,当我耐着性子把这部电影看完的时候,才真正的了解了这部电影的真正内涵。所谓“爱情万岁”,其实根本与爱情无关,也许“爱情万岁”是来自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也许“爱情万岁”是对这个现实社会最有力的嘲笑和讽刺,“爱情万岁”也许根本就不存在吧……

爱情万岁。这样大声的一句口号,从近两个小时几乎没有对白没有配乐没有具体情节的电影里,蔡明亮试图告诉我们,爱隐藏在深深的寂寞之后,孤独的我们要有多大的勇气面对,然后再次出发。

虽然电影没有给我们关于爱情的幻想,只是向我们展示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存压力以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欲望和非正常的性取向。但是,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我们依然渴望爱情,依然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所以,当生存的压力把我们的一切都夺走的时候,我们依然不要忘记,在心灵的最深处高呼“爱情万岁”。

 5 ) 《爱情万岁》:独自一人更温暖

有的电影,就像这部,看完了你就一定得为它做点什么,因为你压抑的不得了。你不把心里的感受吐出来,你就难过得要死。 就是这部根本没有爱情的《爱情万岁》。 这里的那些人,一个卖房子的售楼小姐,一个摆地摊的,一个卖骨灰盒的,就是他们三个,在一所空屋里,轮番上阵,有时是他们两个,有时是他和她。他们总是互相躲避,怕被发现。他们可以做肉体的游戏,却几乎没有交谈过一句。 有的是喘息,是沉默,是静的杀死人的寂寞。 他们是些最普通不过的人,他们每天要去兜售商品,做的生意有:卖贵物,如房子;卖贱物,如地摊货;卖给死人(当然是活人出钱),如骨灰盒。有四处陪着看房的,有吆喝招揽生意的,有发夹名片的资料的,都过得挺忙碌挺充实。 他们都不是唧唧歪歪的小资,没时间吟风弄月,忙完生计后觉得寂寞,也全然不是为了寂寞的寂寞,绝没有陶醉其中、自我欣赏的意味,所以,你不可鄙夷他们。相反,你发现的是,你们之间有些共通的地方。 所以,有些细节你看到出神。小康亲吻他的西瓜,如痴如醉;和帅哥阿荣两度一夜情后茫然走在路上的阿美,坐在天色初亮的公园长椅上,哭个没完;小康和阿荣分别穿上女人的衣服和鞋子,扭来摆去;阿美在空屋床上沉沉睡去。 那时候竟是那么自由自在。全都是一个人的时候。 那么爱情呢。人们不是说它是摆脱寂寞最好的良药。为什么有一天你觉得你必须和另一个人分享,才不会寂寞。是他们的喘息声吗?一如小康在床下听到的那样。其实哪里有爱情呢。只是当早上小康从床底下爬出来,情不自禁吻了沉睡中的阿荣,爱情才悄然登场,在不被对象察觉的时候。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隐藏内心。可以赤裸相见,却没有做好打开心扉的准备。惧怕。又不知怕的是什么。 据说女人长寿是因为她们比较懂得哭。所以阿美那样的对着你哭过了之后,你就只好把她放进你的心里了。她对你哭。尽管也对别人哭。她软弱的样子你全看到了。她跟你有了秘密。因为这个你压抑吧,是你跟她一样感受到了寂寞一样无助。原来,这样的人很多。这一刻你决定爱上阿美,爱上她的哭泣。 在独自一人时快乐,无力承担两个人在一起。 所以,这里没有爱情。 在凡世里决定热闹相见热闹往来,那种热闹格外有种虚浮的调子。至于死后——卖骨灰盒的老板在给大家介绍自己的新产品,这个是夫妻型的,是两个骨灰盒打通,有的人会买两层,另外的是给朋友,免得打麻将三缺一。还有家族型的,打开是更大的空间,似乎可以预见到很闹猛的样子。小康和阿荣在一边静静看着。 他们那时候会不会做邻居,比较有机会说说心里的话?

 6 ) 爱情已死

      蔡明亮将自己的第二部电影带去了威尼斯,捧回的是一座沉甸甸的金狮奖。
        
      电影叫《爱情万岁》,里面什么都有,唯独没有爱情。

      作为蔡明亮“台北三部曲”的第二部,电影不仅呈现了他对底层人物在台北生存的细腻观察,更是实现了对他们身心状态的一种原创性描绘。镜头对准了演员吃饭、睡觉、洗澡、小便、自慰等独处时相当“野生”的生存状态,包括异装癖等病态的身体行为,这种不唯美只唯真的对日常琐碎生活细节不加节制的选择让其电影呈现出了非同传统的美学样貌。如果说处女作《青少年哪吒》还带有些许“常规电影”气息,那《爱情万岁》则真正开始让蔡明亮走上了一条路:摒弃一切戏剧性叙事,建构于自然主义的表演风格和极简主义的长镜头美学中的,人物在异化都市内的孤独写生。

      以杨贵媚和李康生为代表的演员为例,他们在电影中近乎于一种无语声的身体表演(在后来的《洞》中更为突出),对白只剩下了工作对话和无意义的生活交谈,台词的功能性被降低到几近于无,反而大量单调、重复、生活化、甚至有时会有些异质化的身体行为充斥着镜头,人物在时而巨大时而逼仄的城市空间中漂流迷走。这显现出蔡明亮后来电影中常见的母题:在这个高度物化的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是失语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从处女作《青少年哪吒》开始,蔡明亮的电影就开始呈现了与其深藏血缘关系的台湾新电影导演不同的一个面向,也许与其马来西亚华侨的身份有关,他的电影扎根于台北的地理空间,却从未关注台湾的历史记忆与个体成长的联系,他们的生活永远是现在时的,抽离于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只存在于虚化过去与未来的象征性的“当下”,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阶级每天在无意义的单调工作中摸爬滚打,加上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让他们无异于某种都市幽魂。于是,蔡明亮的电影角色就渐渐地成为了一个个被社会和历史双重遗弃的孤独的封闭系统。

      回到开头,电影中的“爱情”是缺席的。李康生饰演骨灰盒销售员的小康、陈昭荣饰演的地摊小贩阿荣、杨贵媚饰演的售楼林小姐,他们就像我们身边所有不起眼的普通人,做着没有创造性的工作,封闭而疏离。在林小姐的待售之屋里,小康与阿荣成为了擅闯空门的入侵者,三人在这个孤寂的空间中却又互相躲避,于是看似相连,却又继续孤寂。小康是同性恋者,被压抑的情欲在遇见阿荣后不断滋生,却只能偷偷穿着女装幻想被爱抚、躲在床底听阿荣与林小姐做爱的声音自慰。阿荣与林小姐之间的情欲发于肉体,却也止于肉体,没有灵魂交流,没有情感铺垫,没有甜言蜜语,爱情已简化为性欲,变成一种快餐。电影在结尾用一场名留影史的哭戏宣告了现代社会的悲剧——爱情已死。

      这是场笔者认为最美的哭戏,美在真实,痛彻心扉。林小姐与阿荣做爱完的第二天早晨,她一个人走进施工中的大安森林公园,坐在长椅上哭了足足六分钟。镜头凝滞不动,她哭到泣不成声,仿佛这是一场给她自己举行的葬礼。当然,也是场现代人走向死亡的葬礼,在这个高度异化的现代社会,爱情被简化物化为身体的交欢,肉体和精神的分离让林小姐发现了自己正走向死亡的现实。

 短评

“《爱情万岁》台湾中影修复蓝光版,导演亲自去调光。蔡明亮说有老电影叫《太太万岁》,张爱玲编剧,片名用万岁是向它致敬,但本片中没有爱情。片尾的哭戏,坐在杨贵媚前面的是李康生父亲,他在《洞》开拍两周前去世。杨贵媚因为和陈昭荣有床戏,想和他事先沟通下,蔡明亮说:没有必要,因为你们在电影里没有那么熟…

4分钟前
  • 丁一
  • 力荐

8/10。平行蒙太奇结构消解了潜在戏剧性,呈现私密的生活状态,如阿荣和小康一块从林小姐熟睡的床底落荒而逃,她始终察觉不到两人的存在。情节线的交叉产生了性别的内部替换:小康自觉扮演了女性角色,林小姐洗浴、起床喝水、办公室找钥匙和打车,分别对照小康洗衣、玩水、办公室独处和陪阿荣摆地摊,性别的模仿游戏在小康穿高跟鞋、吊带裙对镜摆手弄姿达到高潮,共吃火锅表现与阿荣建立同盟关系,最终如愿以偿地在隔着交合声的床底自慰,完事给阿荣送上亲吻完成性别的合一,阿荣不自觉地翻身把手搭在小康身体,回应小康深情的凝视。冷酷的长镜头将林小姐售楼打蚊子、穿梭马路将广告牌绑树上或置于车顶,以及小康无法融入同事们的幼稚游戏的工作环境对照,意在强调性欲被社会工具化淹没。小康给西瓜(私密欲望)截洞、摔碎吃了抹脸,寂寞到可笑的绝望感。

5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要是金基德来处理,估计就会让三人睡在同一张床上,抑或在二人构图里由三人来回变幻切换完成。与之比较,蔡明亮的形式感,差不多居于将成未成的临界点。

10分钟前
  • 狄飞惊
  • 推荐

片子里哪有爱情,却偏叫爱情万岁。都是拍都市寂寞人,王家卫是痒,蔡明亮是湿... 吃进去的西瓜,喝下去的水,都变成杨贵媚的眼泪流出来,她结尾这一哭,谁还受得了...

13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就算做愛,自慰也不能解決寂寞。因為寂寞,所以人死後也要安放在一起打麻將。現代愛情是變形,高速,還有空虛,他們沒有得到愛情,因為愛情從來沒有發生過,愛情在電影中只是一個可待不可來的情感,將感情投放在別人身上是如此無力,終究人還是需要面對自我,就算多傷心人也會回復起來面對那不可知的未來。

15分钟前
  • 何阿嵐
  • 还行

城市化,城市生活,本片可以说是城市化之后的一种缩影。台湾电影人已经很能够成熟的思考城市状态和人的生存,强列的孤独和寂寞,男男女女的暧昧和含混,两个无家可归的男人和一个精神空虚的女人在人生的长河中偶然邂逅,过后仍是寂寞。缺少言语乍看令人沉闷,其实镜头语言非常扎实。8.5

1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喝再多水,也解不了心里的渴。有那么多待售的空房,又有那么多无家可回的游魂。你卖阳宅,我卖阴宅,你在床上呻吟,我在床下自慰,人与人啊,多么近,又多么远,永隔一江水。那一场哭,为爱情,为人生,为你,也为我。

22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它是94的金马奖的最佳影片,看完的最大感觉就是完成了一个任务般如释重负,因为特别不喜欢这部装逼电影更不喜欢蔡明亮这个导演,整部电影充斥着神经病人的生活气息,最后的哭戏假的让人无比厌恶此电影,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比它高不知哪里去了,看来金马奖也不过如此,有眼无珠。

23分钟前
  • Bastogne
  • 很差

人到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

28分钟前
  • 亚比煞
  • 还行

我们总是希望借助一件事情,去解决庸常人生的全部问题。于是我们把这些事情神圣化,比如婚姻,比如爱情。理所当然,最终的结局是幻灭的。(杨贵媚演得真棒)【7↑】

32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推荐

快进下去都看不下去,还是删除吧

34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还行

杨贵媚舔乳的那一幕那么大胆,又那么意味深长:她吮吸、盘弄男人的乳头,像一个饿坏了的婴儿在吃奶——对爱与性的需求与生俱来;然而乐园已经颓圮,正如康生和贵媚在贩卖“寓所”,却始终没有一笔成交,自己更是居无定所。三个人都寂寞极了。蔡用窥淫似的镜头语言带领观众窥视寂寞的痛苦而可耻的形状。

35分钟前
  • Fionn
  • 还行

我们都是杨贵媚、李康生、陈昭荣,我们的生活有着卫生纸、脏衣服、中西药、快餐盒、房贷...琐碎事物,唯独没有爱情。因其没有,所以不朽。生活啊,就是面目可憎、但又不得不活。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语言留给琐事,面对爱情才可尽情沉默。出售的空房子里床上两人床下一人,谁拥抱身体谁获得灵魂。性的暗示,性别的隐喻,爱与死的对照,极度颓靡,爱比死更冷。主色调灰蓝,清晨的空镜头渗出孤独者的抑郁,结尾长镜头中天气与情绪变化的表现方式极具魅力。当蔡明亮不再明亮,他才成为真正的蔡明亮。

38分钟前
  • KitajimaJunko
  • 推荐

小康有一块手帕 四方的 叠整齐放在口袋里 有时擦嘴 有时擦鸡把

43分钟前
  • 小鸭之友
  • 力荐

蔡明亮鏡頭里的光影聲音,是粘著情緒一點一點揮發掉的,那個城市的朝夕,在咖啡店、夜市、街道、空房子裡生動又沉默。當她踏著高跟鞋清脆的響在清晨穿過公園坐在長椅上開始哭,哭聲從無助到激烈再到平息。你就看明白這電影里什麽都有,就是沒有愛情。

46分钟前
  • 長閑
  • 力荐

其实还蛮好看的。十几岁的时候凤凰卫视电影台放过,觉得每一个镜头都漫长的像等待泡面泡发。现在看其实很有细节且富有律动,眉眼官司到身体语言,衣服在床垫上摩擦的声音。九十年代台湾真时髦,陈昭荣的黑皮衣,杨贵媚的套装,李康生的夹克和风衣,时装包裹着流动的的情欲。陈昭荣下颌线条硬朗,眼角温软,有淡淡的危险感。李康生是独处大师,西瓜当保龄球穿女装秀美腿自得其乐,他既不宣扬给别人看也不过分压抑自己。二人逆权侵占得如此和谐。杨贵媚打扮得漂漂亮亮,软语温存地带着男客户到空荡荡地大房子,是危险又孤独的工作,是真要好好哭一哭。这都市奇缘要是放在现在可能大家只是瘫在床垫上刷短视频了。

49分钟前
  • 山下猫
  • 推荐

最精彩的其实是小康把西瓜当保龄球扔那段

53分钟前
  • LOOK
  • 推荐

蔡明亮确实将寂寞挖掘地很深,他把那些人寂寞时上不了台面的、猥琐的、自闭的、甚至丑陋的行为认真地展现出来,他精准地刻画这些行为并让其有根源可寻,那些觉得蔡明亮沉闷的人他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人会为欲望干出这么多无聊的事情,他们没有对白了便无法了解人物内心与沉闷中隐藏着的饱满的情绪。

55分钟前
  • 花地
  • 推荐

迟一点看蔡明亮真是太明智了。他总能找到一个特别准确的喻体,空间喻体。比如这栋待售的空房间,三个流浪者的蟹居之地。这一部又想起贾樟柯。边缘的三角关系,发动不了的交通工具。最后杨贵媚的那场哭戏,又突兀又合理,无可名状的苦闷,导演常用的手段了。片名也妙,像是电影最后一句台词。

59分钟前
  • 57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