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点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罗永浩,戴威,张颖,姜逸磊,傅盛,安传东,金星,马薇薇,徐小平,唐岩,许单单,孙海涛,孟雷,潘飞

导演:关琇,萧屺楠

 剧照

燃点 剧照 NO.1燃点 剧照 NO.2燃点 剧照 NO.3燃点 剧照 NO.4燃点 剧照 NO.5燃点 剧照 NO.6燃点 剧照 NO.13燃点 剧照 NO.14燃点 剧照 NO.15燃点 剧照 NO.16燃点 剧照 NO.17燃点 剧照 NO.18燃点 剧照 NO.19燃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3

详细剧情

  《燃点》是北京细蓝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真实记录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生存状态的创业纪实电影。 长久以来,公众对于创业的认知往往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是“神话故事”,五分钟拿到融资,一年敲钟上市;要么是对失败的种种批驳,曾经拥有的光芒越盛,当遭遇阶段性失败的时候,创业者所承受的质疑亦将更多。 电影《燃点》耗时14个月,跟踪记录了当下最具话题度的14个创业公司创始人的创业历程。以不为人知的心路历程、无法复刻的创业故事,真实反映了中国第三代创业者的真实创业经历、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将“正在发生的创业史”在广大观众面前徐徐打开,一一呈现创业者们的梦想与希望、困惑与焦虑,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和焦虑,如何面对员工,如何面对家人,如何熬过艰难的时刻又是如何做出一些“不得不做”的选择。 《燃点》的演出阵容包括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papitube联合创始人papi酱,猎豹移动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傅盛、跨界美食家创始人安传东、新氧创始人金星、米果文化创始人马薇薇、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陌陌创始人唐岩、拉勾招聘创始人许单单、51信用卡创始人孙海涛、皇包车旅行创始人孟雷、皇包车旅行CEO潘飞。电影将在2019年1月11日正式登陆全国各大院线。

 长篇影评

 1 ) “燃点”,又名“互联网人”

情怀电影,1分给互联网,1分给创业,1分给互联网人。燃吗?我没燃,电影院里的其他人也没燃。

其实整个电影看下来,只有安传东贴近现实,接地气,能引起共鸣,因为他是基层互联网人。他的喜怒哀乐才有燃点,因为我们从中能看到我们自己。

感谢《燃点》让他这样的基层互联网人能拥有姓名,就像书里的《互联网人》一样。

 2 ) 梦想很真,创业很燃,生活很苦

世界从来都不是那些安于现状的人改变的,改变世界的永远是那些敢于冒险的人。

罗永浩说这话的时候真的让人很燃,他对于电子设备的热爱,特别是描述随身听的使用场景:“走在繁杂的街上,周边都是繁杂世界的喧闹声,耳朵里却是另外一个世界”的时候,有点放飞梦想的感觉。但燃过之后还是飞镖扎自己,说明还是有很多现实问题让自己很难堪,不得不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绪。

作为一名科班出身的师范生,放弃相对稳定的编制教师工作,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投入到幼少儿英语绘本中,以为凭借自己及团队的力量,能够将所学所思的正确理念运用到实际中,让符合孩子成长路线的“二语习得”理论落地。

然而现实也如影片中各个主角面临的问题一样,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那半年里有过很多的困扰,但因为对于理念的确认,我任然坚信这条路必有结果,只是我不想再从一个创业公司出发,而是期待能够有更专业的指导和发展。

傅盛尽管看起来一副成功人士的样子,而且到他这个阶段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带着对机器人领域的热情和兴趣去探索,难能可贵。看微信推送就了解到了他跟女儿关系不好,看到女儿躲避他那一幕时再次确认创业真的是反人性,创业意味着个人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整个行业的发展中,不仅要关注公司的发展,还要提升个人的能力,从而带领整个团队进步,所以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文、地理、哲学、政治、经济、心理学,所以创业者大概是看似最自由,体验之后才发现是最不自由的职业吧!

刚毕业就步入了自由职业的行业,除了周末有课的日子均可在家办公,不打卡、不限时,按照任务量估算时间,只要任务完成一切都ok,这几点说出来大概能让坐班打卡的同学羡慕不已吧!然而,事实是随时待命。虽然不用坐班,但同事间的工作交流和文件传输必不可少,每个人都自由就意味着没有一个人是自由的,你知道什么时候找同事是方便的,同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找你是方便的,所以无时无刻都有可能接到电话和要求传送文件的信息。

而对于我这种还没有经历过朝九晚六,就直接进入到“黑白无常”自由空间的人,真的很容易堕落,尽管每天都逼着自己早起,却还是会先闲逛一会手机再开始工作。而成大?大概真的应了那句“成年人的世界,除了容易长胖,其他什么都不容易”。

马薇薇说她是不婚主义者,所以好像不太在意创业的结果,只是觉得刚好这件事自己可以做好,又能解决大家的难题,便行动了。

我不是不婚主义者,反倒是渴望爱情、四处寻找安全感的人,所以不会像她那样义无反顾的不在乎结果,也没有她在辩论界专项的能力,所以没有那么自信的去放弃一些自己care的东西,但事实上也没有那么多束缚我都东西,所以也不应该如此卑微的苟且,做自己擅长的,或许也能有好的结果。

 3 ) 金钱、眼泪和热情,皆付之一炬

罗永浩准备新锤子发布会,亲自查看现场布置。是我的话我不会这样,我会认为分管发布会的手下已经把这些事情都做好了。我作为螺丝钉习惯了只做自己“分内之事”,从不“逾越”。

罗永浩准备发布会

他们的专注令人印象深刻,对此我心生羡慕。专注一项事情的时候,吃饭时想的是这件事,闭上眼睛想的也是这件事。你还记得你上次脑子里只有一项事情的时候吗?

也许我们厌倦了白领生活,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日子,想通过创业搞点事情燃烧生命,怒放起来。这时候主观热情控制了大脑,管不了客观现实上创业是否拥有一定的成功率。产品的竞争力、商业模式、未开拓完全的市场等等因素,都证明创业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既如此,还上吗?


“你对这个时代适应得越好,就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最大的失败者,因为时代和时代之间的变化就是这样。”傅盛如此说道。身处时代之外传统行业的我,无法真正但只能尝试体会这句话。身处互联网行业的大佬们大概也体会不到夕阳行业死水的感觉吧。

傅盛(猎豹成功上市)

戴威(OFO创始人)对着采访他的主持人说:“未来不会有人买单车了,所有单车将由我们从工厂采购,我想我们改变了整个单车行业。”看到这里我十分惊讶。宽容点,把他话里的“所有”定义为90%。即使是90%,我也不信这句话。我怀疑他自己真的信吗?他是拿着话筒盯着主持人把这句话说完的。

戴威(ofo)

那么有至少两种可能:1.他自己也不信,想靠噱头做新闻拉更多投资,甚至试图让主持人相信;2.他笃信这句话,也一定知道非常多的人(比如我)不信,但仍然把这句话广播出去以期让更多人相信,获得更多的力量和支持。当他发现这句话无法成为现实的时候,会是怎样的一个崩溃的过程?笃信→开始怀疑→强迫自己相信→事实摆在眼前→接受现实——大概是就是这样的过程吧。

作为马后炮的观众,在2019已经知晓ofo和锤子很悲剧,似乎可以开始嘲笑一番:“这些人只会吹牛B骗钱”。作为创业者呢?我不知道,不在其中不知其味。


也有创业者说:“别说什么互联网餐饮,我们不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我们就是一个小型的公关公司”。创业者带上互联网的名头,也许不明觉厉的只有观众。互联网+没有翻天覆地,不管是投资方还是创业公司都明白这一点。观众看着眼花缭乱的一切,俨然活力十足的盛世。一地鸡毛混着泥土,又为新热点提供土壤。

这个妹子说话非常条理利索(名字忘了……抱歉)

在今天,革命性的新事物越来越少,无法诞生很多足以冲击现有经济结构的新行业。投资人看到创业是九十九死一生的事,并不鼓励创业。创业者付出的金钱、眼泪和热情,绝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付之一炬。


人类天生损失厌恶,很多人会下意识控制自己的投入,以减少在未来失去的痛苦。若是全身心投入,又没有获得回报,这种痛苦难以想象。

透过水面闪着光的,到底是月影还是宝石,唯有伸手触碰才能知晓,所以我们会认为唯有现实才能证明虚幻。然而现实和虚幻从来都不是1和0的关系。摸不到,也许是手伸得不够前、宝石太远。所以你不能证明它不存在呀是不是?

月影还是宝石?不知道呀。

但你看它多美啊:)

 4 ) 星星之火,可以烧钱

影片渲染上始终没有煽动观众“燃”的情绪,也没有分享令创业者上瘾的快乐,就这么平铺直叙,直到最后。所以除了互联网和创业相关人员,没有什么看的必要。当然即使你与之相关,也可不看。

打3星,取中间值,因为我实在无法客观评判这部电影的好坏,比起院线电影,本片更像一场采访。

主观上说,它太贴近我的生活。往上看,那些创业成功的人就是我的领导,而那些苦苦挣扎的人就活在我的周围。没有人是为了朝九晚五安稳度日才来北漂,所有北漂都有目的,只是远近不同罢了。

我不知道创始人要多成熟睿智才能担得起整个团队的梦想,毕竟傅盛被人说“作秀”,戴威被人说“任性”,罗永浩被人说“狂妄”,姜逸磊“姜郎才尽”,马薇薇只是个“泼妇”。而他们在普世价值里都已经成功了。

一个知道方向的人,即使走得再慢,也会距离目标越来越近。尽管在创业的风口上,你要越快越好,如果不够快会立刻死在半路,并害死与你同行的伴侣。

这里人人都讲求快,一刹那一瞬间,快到起飞最好。跟时间的较量让太多人捉襟见肘,狼狈不堪。我常常迷茫,此一时信心满满,彼一时又无比沮丧。这种感觉来回折磨着我,和电影里那些人,和所有普通的互联网人一样。

整部影片没有人是专业的演员,但徐小平是真正的演技派,无论语气语调,还是既得利益者的姿态,都像极了抱着大腿阴阳怪气的宦官。

在这里敢问徐公公一句,一亿个人里出来一个赚钱的人,能不叫阶级固化吗?出镜的投资人都是富二代,能不叫拼爹吗?运乃强者谦词也,命乃弱者借口也,对出生在终点线的人来说能不叫命运如此吗?

中国的创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毕竟泥腿子渴望自由的决心要比富五代守住家业的决心强烈一千倍。没受过穷的徐公公,怎会深刻了解穷能抽走所有关于做人的基础,而你只要输出一些看似正能量的强势价值观就荣华傍身了。

我从没想过自己要出人头地,腰缠万贯。但我真心实意地想赚尽可能多的钱,并且不单单只为了钱。那个说烂了的“热爱”或者“梦想”之火刚好还未完全熄灭。

这个时代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每个时代都有创业者,千百万个人守着自己的星星之火,却只有半个人能点亮整片土地。

你怎么知道不会是你?

哦,我的意思是,你怎么知道第一个烧死自己的人不会是你。

 5 ) 什么是燃点

朋友圈:

真格包场《燃点》,蹭吃蹭喝蹭票,感谢徐老师。从纪录片的角度来讲,是合格的;败笔是主线不够清晰,想到哪拍到哪。如果生活的美好在于小确幸,那么创业就是大确丧,大而且确定性的丧;从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来说,创业无疑就是反人性的。因为ofo和锤子的溃败,总有抱着diss心态去看的朋友;但我从创业者的视角,怎么说呢,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悲悯于凡事,反诸求己。汝为天与人,恶魔系蹄缚;痛苦的根源,也无非是欲望和不自知。总之,电影并不是冬天里的一团火,也不是关于创业与否的教化,而是要真心的问问自己,自己的燃点到底在哪里?

自己的回答,什么是燃点:

你所热爱的,支撑你能够直面惨淡人生的,就是你的燃点。我所理解的。

另1:

陪我一起看的也是个创业的哥们,五年时间,做到行业第一,公司估值几亿;当然他也有抵押房产给公司用钱的时候;去年离了婚,孩子归前妻,家人不理解,也不支持他创业。影片中也有罗永浩、金星、傅盛谈家人的关系,终究创业是个逆因子吧,真心对家庭有损伤的。

另2:

被房地产化改造过的社会,上升空间板结和买不起房是年轻人的最大问题。安于现状能怎么样,不如放手一搏,就和徐老师说的一样:白骨累累和腰缠万贯,其实都一样,这就是今天创业的真实写照。

另3:

最感触的画面就是戴威在能看见北大的窗前匆匆的吃盒饭,想想自己有多少次是匆匆的扒拉两口,又去开会打电话见人了呢?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有梦,真的很好。没希望,也要苦熬。

 6 ) 《燃点》随记

锤子、OFO已基本歇菜。papi几乎过气,马薇薇也是艰难中求生。

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膨胀,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乐观情绪,互联网技术和资本市场活跃催化了这份乐观。少年们以理想主义引领着舆论和时代,甚至或多或少影响了整个社会氛围和资本走向。 如此激进的乐观,受挫折几乎是必然,这也很正常。

生活哪有那么轻松和快乐?成功绝非唾手可得,风能把猪吹上天,但那么大的风往往很快会消失,猪会重重地摔在地上。 创投的活力不是坏事,从念头到产业的路径也应该如此顺畅。

只是我们仍然要心怀谨慎,敬畏规律和一些基本的道理。 女性反而谨慎许多。 回到现实生活,粗陋低落的真相令人猝不及防。这是令人感慨的。

导演非常有洞察力。 每个人都说,这是我一生热爱并坚持的事业,少年们啊,一生还很长很长。

 短评

奔着老罗去看的,然后从安传东身上看到太多前几年“互联网创业大潮”中被挤进去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做好太多的准备,只是觉得得搭车赶潮,希望再过几年他们做好了准备再出发

4分钟前
  • 来杯硫酸,不加冰
  • 推荐

哎在朋友圈里都不好意思吐槽,这里面那个做跨界美食家的那是个什么烂项目我去……我去你一成年人拿着村里老爸挣的钱去给人发工资,美其名曰追寻梦想往上爬,赔光了回村还哭兮兮搞得巨悲情,活脱脱一个想逃避现实的傻逼巨婴好不好……我是真怕这种假梦想之名的片子惹地一堆人激情澎湃去创业……啥时候创业能跟梦想这词脱地远点,跟创造社会价值挂地近点,才会稍微多靠谱一点

5分钟前
  • PHY
  • 较差

老板要是请你看这个,可能就是没年终奖的意思。

8分钟前
  • 银色bullet
  • 还行

现实意义大于艺术意义。罗老师加油。安传东让人心疼。

9分钟前
  • 假仙女
  • 还行

跟我预想的一样,就像个电视专题片。在影院看的唯一好处就是可以很专心吧……影厅里观众不多,应该都至少是对创业感兴趣的。有对儿情侣看完后一直争论,在电梯里就犀利地吵起来了……

14分钟前
  • 桃子
  • 还行

第一感觉是不专业,镜头太晃,场景选取太矫情。其次和海报相比,避重就轻了,失败的特写是小人物,海报确是按咖位,算虚假宣传嘛?

16分钟前
  • Cheeky Monkey
  • 较差

看到戴威脑子里全是我的 排到第9,990,000个的押金退款

18分钟前
  • Seb's
  • 还行

一群被自我梦想洗脑革心的社会人。自强则万强。

23分钟前
  • k-pax
  • 推荐

我能理解导演,这群人是不肯把真实的自己拿来给你拍的,你就脑补一下老罗在镜头后骂人,戴威在镜头外哭,papi在镜头外丧,傅盛在镜头外空虚,那就会觉得这个“燃点”就是记录了现在,没毛病

24分钟前
  • 团小纸
  • 还行

罗老师,片酬先把欠各种供应商的钱还上呗

29分钟前
  • lubio
  • 还行

我就想看罗永浩扇自己耳光怎么办?

31分钟前
  • 隔壁老王
  • 很差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烂的时代,为我锤心痛一击,再多点龙哥的镜头我都要哭了,为所有失败者加一星。PS.papi酱可爱的。

35分钟前
  • 深夜声噎
  • 推荐

成都银泰城 离软件园最近的有排片的影院 一天两场 坐满了年轻人 可能是创业者 可能是创业公司的员工 可能是锤粉或锤黑 观影途中 有人唏嘘 有人狂嘘 有人抹眼泪 有人感叹自己还算幸运 创业百态 观众席远比电影里真切

39分钟前
  • 梅菲斯特君
  • 推荐

看豆瓣短评真的是体会百态,失败则群嘲。创业,改善生活,扭转命运,证明价值,回想过去飞跃的十年,我们需要一部纪录片,照一照我们焦虑又急切的心态。

43分钟前
  • 二道贩子
  • 推荐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本身就和“创业”这个主题一样,看似有讨论价值,但本质上还是没有任何价值。想要表现所谓的深刻,想要把明星一样的创业者拉下神坛,就用大量毫无意义的生活细节来填塞更没有意义的、心灵鸡汤式的采访和自我解读。说到底,这些人拍完了一部纪录片都不知道“创业”是什么,只不过在素材里迷花了眼而已。

46分钟前
  • 阿暖
  • 较差

这个片子一定不挣钱,专不专业也另说,也一定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但如果是自己是创业者,特别是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很多人会去看,并不是娱乐或者放松,而是寻找认同感或者情感出口,因为创业是孤独的。或许有人嘲讽剧中的几位有的押金没退,有的公司黄了,但在我眼中他们就是一次创业失败了而已。创业失败很正常,95%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活不过一年,99%的创业都失败了,但是他们明知风险巨大却依然坚持,明知机会很小依然埋头向前。前赴后继的创业者才是中国经济爆发增长的核心力量。失败的人在失败中学习,变强,而你们,只会喷。

51分钟前
  • 突然十年便过去
  • 力荐

戴威还是太嫩 看他开会的架势就知道了 还是挺单纯的小孩 如果只是以成败论输赢的世界太无趣了 顺便传东小可爱太可爱啦 感觉张颖是个没什么耐心 世故的成年人 骨子里面透着骄傲 传东跟他聊天之间 很明显处于弱势 金星是个相对来说活得很接地气的人 还有就是傅盛英语说的那么中国腔 还在旧金山买了豪宅哦(不是黑 对了徐达内是个彩蛋吗哈哈哈好好笑

55分钟前
  • 阿咪老师Ami
  • 还行

前两年的风潮是综艺节目变电影,这两年就是电视访谈也要变成电影上院线。

60分钟前
  • 舒农
  • 较差

《燃点》,一部关于怎么样狂烧别人的钱,却没能熬过寒冷冬天的真实纪录片

1小时前
  • Rex
  • 还行

作为记录片,整部片准备好的摆拍采访太多(有点像看《焦点访谈》),不经意间流露的真实瞬间太少,那种默默跟随人物进入他的生活片段太少。罗永浩团队开会那种镜头就很好,专门让papi酱宴请两个旧友来拍就太特意了。

1小时前
  • 零点二二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