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切尔诺贝利

记录片美国2006

主演:Tim Birkett,汉斯·布利克斯,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Oleg Mirochnikov

导演:托马斯·约翰逊

播放地址

 剧照

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2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3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4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5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6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3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4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5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6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7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8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19抢救切尔诺贝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0 00:09

详细剧情

  1986年4月26日凌晨的1点23分,随着前苏联乌克兰地区传来的一声爆炸,彩色的火焰冲上千米高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这也是人类和平使用核能以来最大的一次惨剧。事故造成31人当场死亡,爆炸后的核能严重泄漏导致上万居民送命或致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的胎 儿出生。当日抢险的消防士兵更是用生命和健康为代价避免了核电站的二次爆炸。但令人震惊的是,前苏联政府选择了将事故消息打压保密,而全然不顾此时的辐射尘已经随着大气外泄到了东欧地区甚至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  纪录片借用当时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以及档案影片,重映了当年在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紧张进行的大作战,每个抢救阶段一一再现。

 长篇影评

 1 ) 我不想知道更多真相了,因为目前这些已经让我绝望

人类终究会灭绝
但不会是什么天谴

终究有一天
我们
会被我们自己
亲手杀光

我们,
为什么需要更好的汽车?
为什么需要更大的房子?
为什么需要更好的电器?
为什么需要更好的食物?
。。。 。。。

如果不能克制贪婪的本性
终究有一天,我们全会因为贪婪而死

不过
说到底
人类就是贪婪的吧

 2 ) 政府的应对能力

人类在应用一项科技为自己谋福时当然是希望尽量保证自己的安全,科学家也不过是些普通人,会受各项好或坏的科技的直接影响的人。把切尔诺贝利的灾难怪罪在科技上只是找了个直接的替罪羊而已。

看纪录片的时候,不应该清楚地感受到苏联政府的可笑与残忍吗。

事故怎么发生的纪录片没有详细描述,但我们应该知道其原因和这个核电站自身的安全措施不完善有关。再然后,苏联对事故的处理方式令人寒心。极力的隐瞒事故使得民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大量核辐射的影响。处理事故的效率也非常低下,在前几十个小时没有任何行动。前来处理事故的士兵等大量缺乏防护措施,也就在那种挨着核电站极度危险的工作会有防护衣了(看照片里别的人大都是普通的穿着普通的口罩)。还有受了辐射的补偿真的是少得可怜。

仅仅几年后苏联政府的垮台想来真的是必然了。

 3 ) Disaster Never Stops

戈尔巴乔夫真是个不幸的人,1985年他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1986年就出了切尔诺贝利这样的大事故。片子放到十几分钟,他一出现我就想,这场危机有没有在政权和国家瓦解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推手呢?
核能拥有可怕的力量,想灭几个地球都是随便玩玩的事。对于这种能量的利用不被禁止,意外就永远拥有发生的概率;可是为了怕被毁灭就不碰核能,又好像壮士断腕,甚至《三体》里面说的那个降低光速躲进黑域的安全声明状态了。

然后这世界又真是奇怪,明明都是由那些微观粒子构成,但是微观的无孔不入性造成它能够影响一切宏观的运行机制,太多人类宏观的脑袋远未参透的机制。20年后的切尔诺贝利仍然不适合居住,镜头拍过去虽无人烟却有大片森林,植物也看不出明显异常。那句“这具石棺是一座忠烈祠(谁翻译出这么好的词!)”着实打动了我一下,数十万原本健康而且年轻的平民、士兵为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奔赴现场,以万计的人受到感染留下各种疾病,一位当年深入4号反应炉下挖掘隧道的工人在采访中说他不后悔——不知道他后来的健康状况如何;那些被辐射得丧失正常生活工作能力的人,又延着残喘的,不知道有没有后悔或抱怨过。

再说当政者谎言这一单。世界原子能协会至今仍粉饰着该事故的严重程度,称直接致死的人数不过几十,间接致死者也仅4000左右。在我看来Panic本身是一种愚蠢的情绪,大规模的集体恐慌确实可能引致后果。不能单纯的将安抚民众的不实报道看作是维护政权的手段,就像我坚定地认为,对一个人好绝不是告诉他一切真相。世界从来就没有透明过,只是当我们越来越了解罗生门的存在后,就不由自主地去怀疑,想要看真相,所以尽量不掺杂制作者意见力争呈现事实的纪录片越来越受欢迎。也许,我们也只是越来越有能力把事情搞得像那么回事。我又要淡定地说2012了,无力回避的,知道又如何,徒增烦扰。让精英跟大佬们上船去,我们几十亿人一起来见识一下也不可能“永恒”的死亡。

 4 ) 一脚踩进历史的流沙

戈尔巴乔夫在片中出镜了很多次,我的注意力一直在他头上的癜痕(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胎记)那里。想到里根的白发、领袖们的油头,他那块胎记实在太显眼。刘香成拍过一张替他拿了普利策的照片,是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以后的瞬间。

刘香成,1992年

照片拍得没特别出彩,但是胎记清晰。后来我又看到一张戈氏退休以后为LV拍摄的广告片。不知道是因为调色,还是岁月使然,胎记的颜色变得如此之深。

我在想,当戈氏说出他在莫斯科、根本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时,是不是在撒谎?我一直看这块胎记在荧屏上轻微地晃动,揣摩他的俄语语气和配音的英语语气,音色语调。人的肉身是承载了时间的档案馆。你们想想啊,戈尔巴乔夫书记脑袋上的胎记都变色了。切尔诺贝利的往事从未远去。

士兵去了五十万人去了一万名矿工去了专家也去了,他们都去了,说说笑笑紧张活泼,到房顶上铲上两铲子被辐射的石墨棒,然后迅速撤下来。一切显得原始,类似田园生活的美好逻辑。到底谁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伦琴的读数到后来失去了意义,因为零点什么什么一二和七千五百之前的差距太大,整个事情再一次变得难以理解。就像历史中那些不可言明的残忍一样。

去的矿工说,总要有人做,我不做也要有别的人做,我不后悔。我那一刻突然觉得戈尔巴乔夫可能并没有撒谎,他在枢机重地是真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而那个面无表情的矿工,想想他在镜头以外的地方所承受的痛苦,主要是肉体意义上的疼痛和病变,可能要比他在镜头前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时所承受的心灵之苦来得更加真实和强烈。他们就是穷到喝花露水最后冻死在雪堆旁的俄罗斯没用男人吧!我大概明白那一句“我不后悔”的意味,谁胆敢否定他的过去?没人出来认错,切尔诺贝利的那个洞口被封印再封印,被辐射烫过的矿工必须抱定一些决心以自处。

影片说这个灾难最后让数十万人过早地死去,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自杀的人?没有披露,我想起了普里莫·莱维的自杀,又想到了在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那个略微长得有点像德里达的人面对法庭时撒的谎。他妈的,一切都太复杂了。看到士兵在附近城市的街道上开着玩笑时,我觉得悲伤难以自持。想到《降临》那个永恒的悖论:如果一个人已经知道未来的命运是难以承受的,ta应该如何继续生活?《降临》里的女主选择了沉默。可是在《抢救切尔诺贝利》这个历史纪录片面前,悖论被转换成了,坐在荧屏前的观众都知道故事的结局,可还是要看到他们的笑脸。和犹太人被剥夺的假牙、头发和靴子相比,这里的恐怖有一种过去-未来的预言感。

士兵说洞口的正上方太热了,接着就在医院因为辐射病死去。我在影片里看到他们皮肤上的伤和他们痛苦的表情,但觉得这一切都无法真的使我感同身受。悲伤使人面无表情。

头上戴着水桶打麻将的人,那个数天前接受采访说自己命大的清洁工,太多了,历史上有太多这样的“五十万”人。

 5 ) 欺骗和隐瞒

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场噩梦——而这噩梦似乎还没有结束。当年在网易新闻上看到过一系列相关的照片,当时就觉得这一切都太惨了。看完这个纪录片后我才发现,这么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辐射或者核物质,那所谓的官方的沉默和欺骗、掩盖更让人觉得心寒和惊悚。那些为了挽救人类生命而牺牲和受苦的每个人都值得尊敬,片中提到法国现在也不承认自己的国家内有污染区,这真是让人不明所以。难道真的要“一死就是一大片”才会引起重视吗?影片最后摄影师和一个当年的切尔诺贝利受害者一起来到了那沉寂的死城中,两个人都流下了眼泪。那眼泪里有辐射,也有无助和深深的悲哀。

 6 ) 写在切尔诺贝利事故28年之后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已经过去28年了,但是仍有上百万人至今生活在核辐射污染之下,对数万人的身体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至于如今艰难的生活着,而这场事故的影响也并不止于此:这是一个埋藏在地下的巨大梦魇,有着转为可怕现实的强大能量,笼罩的是全人类。
    我们总擅长遗忘;认为社会演变至今,科学技术发展至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一边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去随心所欲的改造这个世界,一边又以不可规避来为自己的行为所产生得后果辩护;我们常自诩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智慧生物,高科技是如此深刻的营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物化学研究在不断宣告着新进展,但是我们又在不断的自我毁灭,不断侵蚀着整个地球。
   我们这些自居为高级动物并不比那些低级动物高明多少,起码低级动物遵循着自然的规律不过分贪婪的向自然索取而让生命自然的向前发展。可是我们人为的去伤害他们,伤害自己,伤害地球。我们常喜欢用双刃剑去评定我们取得的新成果,如核电、高科技产品等等,但是却忽视了有些消极的一面会产生致命的危险,而这种可能性并不见得多小。
    究竟人的一生在追寻什么?人类社会最圆满的状态是如何?个体总追求持久的幸福快乐,人类总追求持久的和平安宁,而达成这一切更多的不在外在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物质极大丰富,科技高度发达并不一定会成就这一切,而现今,伴随发展,涌现出的是更多我们始料未及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发现宁静似乎再难寻其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竞争,是不平和,是动荡。
    我难以否定现今人类的成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么难以想象的丰富便捷,但是我又常常质疑这些成果终究会带给我们的是什么。眼前的我们所建构出来的这一切是那么脆弱,若想摧毁,轻而易举。核污染这种无形的杀手,是不会放过任何一寸空气与土地及其上的所有事物。而这还是我们预知的东西,它由我们创造,我们又被它毁灭。而那些未被我们意识到由我们无形制造出来的更强大的伤害呢?我们无法想象最后的结果。
      若是我们没有今天的这一切,若是我们活在最原始的社会,人类社会的寿命会有多长?而现在的人类社会寿命又有多长?毕竟无法来下结论,我们的这场实验是一次性不可重复,实验的结果就是我们的结果。现今的社会,物质居于主导,精神渐趋颓靡,人们的生活复杂而浮躁。我们对于道德的构建只停留在表层而行为冷漠如常。善良真诚成了人们不以为然而加以调侃的词,被视为在如今不讨好的没前途的品行,而暗自磨砺自己的狡诈虚伪。我们以为这一切罪恶,甚至于自己的品行都是社会所造成的,但可笑的是这社会由我们组成的。我们在作茧自缚。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意义远不止对核安全敲响警钟,更应让人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深刻反思。我们现今取得的一切不过海市蜃楼。什么政党,什么意识形态,不过都是尘世无聊的游戏,满足从不是从外获得而来于内心。人类要懂得适可而止,要知道爱和简单胜于一切先进科技。若我们的行为让这些沦落,便毫无意义。

 短评

看了半个小时,果然都是党国,做法太像了太像了。

4分钟前
  • 好多密码好讨喜
  • 还行

触目惊心

6分钟前
  • 一个劳动人民
  • 推荐

“医治我们自己的悲伤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就是这种悲伤的同谋。要医治他人的悲伤同样也是很困难的事,因为我们也是悲伤的俘虏。”“总得有人得去做,不是我们就是别人,我们应不应该这样做?我(幸存的英雄)一点也不后悔”可是,在这样的政府下当英雄,真的很惨,要么死要么晚景凄凉。

9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像一个愚蠢而又恶魔般的纹身,现在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永久的纪念碑。

10分钟前
  • lahael-cabiria
  • 力荐

此灾难一直时刻并永久的影响着威胁着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安全。

1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somebody had to do it..."

16分钟前
  • 有猫万事足
  • 力荐

说实话,这电影非常有现实意义。比起核辐射,谎言抑或制度才是更大的灾难~

20分钟前
  • 夏小昭
  • 力荐

切尔诺贝利,就是一个大坑

22分钟前
  • 钟笑乂
  • 推荐

寡妇制造者

27分钟前
  • celestebook
  • 推荐

现实意义远大于纪录片意义。“法国上方有异状吗?” “没有,风并非往这边吹。而是吹向逆时钟方向,没什么好担心的,民众的健康绝对没有危险。”

32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没看之前以为切尔诺贝利的灾难已经消散,原来这个恐怖的阴影还一直存在并且时刻威胁着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安全。

34分钟前
  • 桃乐
  • 力荐

比任何恐怖片都要可怕

37分钟前
  • |
  • 力荐

潘多拉之盒随时可能打开,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全人类头顶

38分钟前
  • 浒子曰
  • 力荐

我害怕么?答:不害怕,只是闹心,来气!我赶脚人类毁在“新的教训”上的几率要比2012、自然灾害、外星人入侵来的大……教训还总产生于未知,但要是害怕一个又一个新的教训,人类就还能探索了么?——谎言似乎是其中最大的障碍~~

41分钟前
  • King Sitcome
  • 推荐

纪录片永远比恐怖片更恐怖,它不仅让人深思,甚至让人坐立不安。在谎言、真相和死亡的背后,试问我们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的危机?日本核电站的危害绝对比媒体口中的严重!一个切尔诺贝利牵连了整个欧洲!现在又是日本,整个亚洲估计都难以幸免,这毕竟不是几天几年的事,这是几百年的隐患!★★★★★

46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太惨了(┳_┳)...

50分钟前
  • Dita
  • 推荐

“我们所有的人类,都不该经历这一切。”恐怖源于真实,而无尽的谎言与隐瞒则比核辐射带来的影响更加可怕。 向参加过这次清理工作的英雄们致敬!或许……再过若干年,会有一部电影名为《抢救福岛》★★★★

52分钟前
  • Q。
  • 推荐

尼玛看完心情好沉重!

54分钟前
  • Tuna Bento
  • 力荐

太恐怖了好吗,核泄露的辐射带来的真的是毁灭性的灾难。同样地,消息的封锁对大众也是摧毁性的。日本地震导致福田核电站爆炸之际,应景地看了这部纪录片。

59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那些一贯擅长系统地使用欺骗和撒谎来掩盖事实的国度,你已经给自己掘好了墓。

60分钟前
  • jiyu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