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女孩

爱情片英国2015

主演:埃迪·雷德梅恩,艾丽西亚·维坎德,本·卫肖,塞巴斯蒂安·科赫,安柏·赫德,马提亚斯·修奈尔,尼古拉斯·伍德森,皮普·托伦斯,克劳斯·布埃,埃默拉尔德·芬内尔,理查德·迪克森

导演:汤姆·霍伯

 剧照

丹麦女孩 剧照 NO.1丹麦女孩 剧照 NO.2丹麦女孩 剧照 NO.3丹麦女孩 剧照 NO.4丹麦女孩 剧照 NO.5丹麦女孩 剧照 NO.6丹麦女孩 剧照 NO.13丹麦女孩 剧照 NO.14丹麦女孩 剧照 NO.15丹麦女孩 剧照 NO.16丹麦女孩 剧照 NO.17丹麦女孩 剧照 NO.18丹麦女孩 剧照 NO.19丹麦女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5 00:11

详细剧情

  1926年哥本哈根,风景画家艾纳(埃迪·雷德梅恩 Eddie Redmayne 饰)和擅长人物画的格尔达(艾丽西亚·维坎德 Alicia Vikander 饰)结为夫妇。因为模特失约,格尔达为顺利完成画作说服了艾纳穿上女装救场。这次意外令艾纳多出一个女性人格“莉莉”,而后者亦成为妻子的灵感女神,让格尔达声名鹊起。只是随着沉睡女性人格的被唤醒,艾纳开始厌恶自己作为男性的身体,他渐渐发现莉莉不但是艺术存在,更是真正的自己。格尔达也没有想到只是临时起意的游戏,竟为自己人生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她该如何继续爱她的伴侣?她们在各种社会非议和误解中不离不弃,最后格尔达鼓励艾纳彻底变成莉莉......  根据世界上首位变性人士生平改编的《丹麦女孩》讲述一段跨越性别和性向的爱情,重现一位最早接受性别重置手术的丹麦画家与妻子的传奇故事。该片由奥斯卡导演汤姆·霍珀执导,入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长篇影评

 1 ) 精致包装下的主旋律爱情故事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在上映前确实是做足了噱头,世界上第一个变性人的故事是近期总能让观众高潮迭起的LGBT题材(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像这几年突然间大家就像赶潮流似的扑向这类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公共场合大声谈论宣告支持,好像在极力标榜自己的平等自由博爱...有些用力过猛,显得稍稍莫名其妙且可笑),预告片精致唯美的画面和流动煽情的音乐,小雀斑主演又是女装登场立马引一大票人猛增期待大开他会不会一人拿下奥最佳男女主的玩笑。 不管是哪个原因,总之我也是这帮被吸引的人之一,进场前心里还满怀期待的乐呵着,可是看完后我真是像被喂了屎一样满脸这都是些啥的走出影院默默佩服导演讲这破烂故事都能讲两小时的强大功力。 其实前半段故事还算差强人意,看小雀斑面部抽搐的激动喜悦,酷炫的换装play还有两个人蹬蹬蹬的出门上街开趴体还是挺开心的。但是,突然就莫名其妙起来了啊。gerda作为一切事件的作始佣者,作为一个想得出让丈夫穿女装当自己女模特这种疯狂主意,乐于带着lili逛街试衣服玩耍,画的都是些性感奔放黄色小插画(这点影片没怎么展现)的帅气随性的艺术家,为什么在见到lili和别的男人在一起的时候激动焦虑生气难过的像个恋爱中小心眼又麻烦的高中女生啊? einar发现自己开始习惯于扮作女人搔首弄姿爱上了变成lili的感受,gerda便开始了哭哭啼啼满脸认真的“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个游戏啊”淋着雨冲回家歇斯底里的冲着lili哭吼“可以让einar出来吗我想要我的丈夫”。可是大姐,一开始要玩这个所谓游戏的是你啊,一开始这么无所顾忌的培养einar这兴趣爱好的人是你啊,一开始喜欢lili的也是你啊,你怎么能说变就变啊,说让lili消失就消失啊。 这里想说的是在真实世界中gerda,einar,lili三人间有趣的三角关系确实存在,但他们的角色对调了,gerda会对einar说让lili出来吧,因为相较腼腆的einar gerda似乎对外向活泼的lili更加欲罢不能。编剧做的这个改动直接改变了gerda这个人物的性格,使她的所有行动都极其生硬别扭且莫名其妙,也把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掩藏在变性人这个略显“边缘”题材下的主旋律爱情故事,gerda爱einar,爱的忠贞,坚定,不顾一切,死去活来,所以她才在他(她)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时那么气急败坏,所以她才在开始hans向自己求爱时那么惊慌失措可怜兮兮的祈求lili变回einar,所以即使是最后她又突然温柔的陪伴在lili身边支持她变性手术也不显得那么突兀了,因为这他妈都是因为她的爱啊,深切到只要他开心他幸福怎么都没关系的爱啊。 我真是很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一个有趣又伤感的故事改编的这样生硬且故作悲伤。我期待的明明是两个疯狂的艺术家搞出这么一大堆状况后,genar越发喜欢lili,einar也在成为lili时容光焕发,可是虽然有开心,但两人都与周围环境那么格格不入,无法忽视的孤独和无奈。再加上渐渐无法负担的昂贵变性手术费用和艺术上的失意,矛盾渐积。后来两人的婚姻被丹麦国王废止,并没有哭死哭活的不愿分离与悲痛欲绝,因为两人都各自有了新的伴侣,很潇洒的再见离开(可能并没那么潇洒)。谁说爱情故事就一定要从一而终永不分离忠贞不屈。最后的最后lili在移植子宫手术的第二天因为排异反应去世,genar闻讯悲伤无法自已并当场决绝的和丈夫离了婚。此后郁郁寡欢在酒精中度过余生。这才是我想看到的结局,尽管故事轰轰烈烈但最后却是随处发生平淡绝望的悲剧,而不是gerda紧握lili的手痛哭流涕的刻意痕迹。 其实前面对这部电影的批判或许有点太重,因为期望过高了。抛却期待,说实话这是一部极其“工整”的片子,精致的画面,考究的服饰,恰当的音乐,除却有几部分背景音乐太过饱满压过画面令人有些消化不良。演员的表演也都规规矩矩,不值得批评但也没能让我眼前一亮,只是小雀斑一路哭哭啼啼的表演反反复复让人看的实在乏味,但这也不完全是演员的锅。 也许本就不该指望一个工工整整,有着奥斯卡主流气质的导演把一个不那么主流不那么工整甚至不那么“正常”的故事拍的多惊艳漂亮深入人心吧。

 2 ) 从国王的演讲到丹麦女孩——汤姆·霍珀的男权癌

汤姆·霍珀一直是一位个人很喜欢的导演,从之前国王的演讲到悲惨世界无一不体现着他对场景的操控力,作为一名男性导演,最为不易的是他对观众感情的煽动,每一次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然而之前的作品不论拿的是小金人还是钻石人都掩盖不了一个通病:他作品中的男性主观视角,说人话就是:他直男癌。

国王的演讲——讲诉了约克郡公爵如何在妻子的帮助下克服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在公众前完成演讲的故事。为什么这部影片没有看出导演的毛病呢?人家是国王啊,额,对了,人家是个雄性国王。然而,当今社会,观众需要的是:即使你拍女王也要拍出这种视角。现在是唯权/钱至上,而不是唯雄性至上啊。我赌五毛,如果汤姆·霍珀拍女王绝对拍不出来《国王的演讲》的效果。

<图片1>

悲惨世界就更不用提了,本来就是旧时代的故事,直男癌不直男癌几乎看不出来。观众们记住芳汀那张楚楚可怜的小脸就够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热衷直男视角的导演居然拍了跨性别题材的电影!或许是导演本身就对历史题材情有独钟。然而,我宁愿汤姆·霍珀去拍维京海盗也不要去拍跨性别题材。影片全程就像《国王的演讲》一样,我只看到“他”的渴望和需求以及她对“他”的各种帮助和奉献,没有展现Gerda的内心世界,尤其是Einer变性时Gerda的内心演变,这是影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啊,也是最能打动大多数女性观众的一部分,导演居然不带而过了!

如果演员稍微把握不住,故事就成了——丈夫变性抛弃柔弱妻子。你看,即使历史上的Gerda是著名的女同性恋到了汤姆·霍珀手里也能演绎出一个牺牲妻子成就丈夫的狗血故事。

更让人无语的是,本身跨性别的故事受众就小,能够接受此类故事的大多数都是女性和LGBT人群,汤姆·霍珀恰好惹怒了这部分人。《丹麦女孩》,我祝你票房一路走好……

 3 ) 我想说说格尔达

我觉得电影叫丹麦女孩看似主要讲的是小雀斑的故事,但是还有一个人我觉得她比主角精彩———格尔达。话说我要先声明这里边的爱情太伟大,不是我等凡人可以轻易理解的,刚一开始我觉得格尔达好尼玛凶像个不善解人意的母老虎虽然觉得她有自己的风格却又夹杂了市井感所以对她有所反感,小雀斑则是迷人而又温柔体贴让人垂青。结果看着看着这尼玛我观念就彻底颠覆了,格尔达在我心里变得是个不折不扣的伟大女性形象,让我佩服的虽不说是五体投地但也肃然起敬。那才是真爱啊,是真的爱啊!!!
影片开始没有多久格尔达和丈夫深夜在街上游走时她用粗犷的嗓音高声一句He is the top one 当时就给我了一个so man的第一印象,甚至到后边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她早就超越了女汉子的级别形象。格尔达和丈夫同为画家,自己的事业却远不如丈夫艾纳,艾纳帮她介绍关系却并没有起到任何帮助,这让格尔达的尊严受挫而乱发脾气,和丈夫的温柔相待产生很大对比,还有她和丈夫的生活细节中都让人觉得她太过强势,当她在给一个男人画肖像时几句对白便体现出了她的占有欲和征服欲。和在当时我管是觉得像她这样的女人好作啊!!当宴会上艾纳谈起他们相识相连的过程,和晚些在卧室和丈夫调情时,你便会发现格尔达是一个开放,野性,主动还有点风骚的人(此处褒义),我又在想这个女人还是挺有一套的而有一点嫉妒。不过这里要插一句由于之前艾纳帮她做模特而出发了内心深处女性的一面,因此宴会结束那晚格尔达发现丈夫穿着自己的睡衣时,虽然开始有点惊讶但紧接着就是完美转换了男人模式来临幸艾纳,或许她当时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而玩了一把情趣,但不管怎么说一般的女人可不会像她一样表现的如此自然大胆。虽然我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女性到底是什么样的也不知这是否是与她身为一个艺术画家有关,但就我的人而言她应该是那种新女性。
后来质的飞跃开始了!!艾纳扮演的莉莉形象给格尔达带来了灵感,从此她的事业如虹,而莉莉却将艾纳渐渐吞噬,先不提她是不是意识到了丈夫女性化的危机感,单论她给丈夫化妆教他女性动作和体态时,她就已经很前卫勇敢了。不过当她第一次见到莉莉亲吻一个男人时,她看到的不是莉莉而是艾纳,她内心感到的是深深的背叛,她惊惶失措不知道到底发生了。直到后来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女人,她从没想过有一天事情会变成这样,她的心都要碎了她需要自己的丈夫回来,他没有选择离开或者放弃而是再一次维护自己的爱情,那时候我就觉得这女人太坚强,她对莉莉不离不弃,见到艾纳不能变成莉莉时的痛苦,而妥协,可她内心的痛苦又有谁能懂。即便后来在法国追求者向她表态,可她还是对自己的丈夫忠诚度十足,虽然她内心明白那最后一丝希望其实也long gone了,但她艾纳在她的心里,对艾纳的爱是不变的。也正因为如此,艾纳最终决定做变性手术时,她最终为了爱人而放手,内心却感觉自己像被人抛弃了一般,像是亲手送丈夫去了断头台一般痛苦。而那之后她的爱不再仅仅是针对艾纳,也对莉莉,她的爱是对于这整个人的是对于这个陪伴她十年的人,她的爱不再是有边框的,只要自己的爱人快乐自己就会快乐。或许她早就猜到了结局,所以每天都在努力强化身心,莉莉最终去世了,她哭的泣不成声,她坚持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他没有换来丈夫的回归也没有等来莉莉的重生。但是她又如释重负,丝巾飞向天际时,她开心地笑了,因为她知道莉莉离去时是幸福的再也不需要有任何牵挂和遗憾了。
总之我的文笔不好,观察能力也极为有限,但是格尔达真的很让我感动。她的内心经历了太多的起伏,面临了太多选择,而她都勇敢的去面对,最后还有个大大的成全。格尔达是个美丽而又刚柔并存的女子。

 4 ) 小雀斑变性记:奥斯卡男神女神都是他!

当地时间9月5日上午,汤姆·霍珀执导、“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艾丽西亚·维坎德联袂主演的《丹麦女孩》在水城威尼斯举行了世界首映。该片不仅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关注度最高的电影,毫无疑问也提前锁定了下届奥斯卡的入围名额。201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导演+2014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的黄金组合,再加上表现变性人从懵懂、迷茫到大胆作出改变的话题性题材,都让人把最高心理预期押宝在这部电影上面。

从观影结束后全场的热烈掌声可以看到,《丹麦女孩》不负期待。剧本、摄影、布景、服装、配乐,各方面都精致典雅得如同男主角那些价值不菲的油画作品。当然,最重要的是,小雀斑再次演技爆发!难道这个年仅33岁的伦敦小伙子,难道连奥斯卡影帝都要卫冕嘛?集男神女神于一身,还让不让别人活啦!

  小雀斑是怎么“变性”的?
  觉醒、变装、变性三步走,妻子一直陪伴在身边

先轻剧透一下这个史上真实存在的、世界首位变性人的故事:在《丹麦女孩》里,男女主角小雀斑和维坎德饰演一对十分恩爱的画家夫妻,小雀斑画风景,维坎德画人像。无奈小雀斑都办了个展,维坎德却连画都卖不出去,但是两人感情一直亲密无间,每天都要XXOO。

有一天,维坎德跳芭蕾舞的闺蜜放了她鸽子,没能按时来做模特,维坎德画了一大半的肖像又急着交,灵机一动就拉来天生丽质的丈夫套上丝袜和芭蕾舞鞋,抱着芭蕾舞裙做了一回替身。小雀斑心里某个尘封已久的大门砰一声就打开了,他开始沉浸在变装的美妙感觉中无法自拔。天真的维坎德干脆带着男扮女装的老公去参加舞会,结果遇到了能把腐女掰直、把直男变弯的本·卫肖。这下,小雀斑身体里女版自己“莉莉”觉醒过来,并且越来越强大。维坎德以“莉莉”为主角的画作意外走红,她便不断让丈夫继续扮女模特。

小雀斑开始陷入懵懂、兴奋、迷茫、无助交织的复杂情感状态中,他被迫向很多医生求助,都被看作不正常。维坎德得知丈夫执意想做女人后也经受了极大的压力和痛苦,但一直对他不离不弃。他们听说有医生能做变性手术,但是风险很大。在妻子的陪伴和鼓励下,小雀斑勇敢地迈向真实的自己,他说,手术麻醉那天,他做了一生最美的梦。

结局就不说了,比较催泪,但也比较欣慰。

  微妙细节展现人物内心变化
  小雀斑、维坎德双双露点,推动剧情不低俗

《国王的演讲》《悲惨世界》《丹麦女孩》,短短五年时间就产出三部如此细腻精致、情感动人的作品,不得不说43岁的英国导演汤姆·霍珀也是年轻有为。除了叙事一如既往沉稳扎实,摄影和美术依旧精美绝伦之外,《丹麦女孩》对于男女主角内心世界的刻画都堪称传神,很多轻描淡写的细节都耐人寻味。

比如,男主角在发现自己内在是女性之前,其实已经有一系列细节展示了他比一般男人阴柔的一面:他身形纤瘦,手指细长,不自觉喜欢轻纱绸缎衣物的质感,偶然会瞥见妻子脱掉长筒靴、舞女们穿上黑丝袜;看见妻子乱扔在地上的内衣会小心地叠起来,结婚六年却生不出孩子,只能养一只小狗作伴。当他第一次意外被要求穿上不合脚的芭蕾舞鞋和破了洞的旧丝袜时,他偷偷摩挲着舞裙柔软的边沿,嘴角微微抽动,如少女启蒙般羞耻又兴奋。他冲进空无一人的舞团更衣室,疯狂地撕扯掉所有的衣服,在镜子里第一次认真欣赏自己美丽的S曲线胴体,就像自己跟自己完成了一场神圣的交合。

难得的是,片中不仅小雀斑的内心层次丰富,维坎德的角色也很丰满,展现了一个美丽、聪慧、忠贞、开明大义的女人形象。雷德梅恩和维坎德在片中双双大尺度露点,但这些镜头不是噱头,存在合理而美丽。赤身裸体的妻子从后面抱住偷偷穿着女性丝绸睡衣的丈夫,以及小雀斑在镜中试探性地藏起男性生殖器,都是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关键细节。

  那么问题来了:
  小雀斑会在奥斯卡两连胜吗?

变装角色存在于整个电影史中,比同志角色更普遍,也更容易被赋予低廉的喜剧意味;变性角色也越来越多出现在酷儿电影中,与整个时代对LGBT的认知进步有关,很多变性角色的演员本身就是变性人。很多著名男演员都挑战过变装/变性角色,达斯汀·霍夫曼、罗宾·威廉姆斯、李·佩斯、杰瑞德·莱托、希里安·墨菲,这类角色确实得奖率很高。

但是以前从没有这样的电影,以真人真事为例,如此完整、细致、全方位展现了一位艺术家从变装到变性,从心理到生理,从懵懂到迷茫到挣扎到觉醒的全过程,并且是由直男奥斯卡影帝主演。选择这样的题材,先期已经在颁奖季成功了一半。

《丹麦女孩》剥离了变装的戏谑色彩,由表及里深入人物内心,以情动人,展现了世界首位变性人“敢为天下先”所面临的迷茫与惶恐,无论是当时是医疗条件还是世俗认知,都是横亘在他未来人生面前的巨大考验。这样一来,《丹麦女孩》就有了点同志电影或经常获得奥斯卡奖的“罕见病”题材的优势,当然,变性人既不是狭义的同志,也当然不是罕见病。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小雀斑会在奥斯卡连庄,连续两年拿下影帝吗?现在还不好说,因为要看对手实力如何。史上倒真有人连续两年拿影帝,一个是斯宾塞·屈塞,一个是汤姆·汉克斯。达斯汀·霍夫曼因主演《窈窕淑男》获奥斯卡提名时,也真有人认真讨论过应该把他划分进影帝还是影后。无论结果如何,小雀斑的天赋和努力已经不需要再多一座小金人来证明,对于这个刚刚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丹麦女孩》只会是他未来无数精彩作品之一。

 5 ) 《丹麦女孩》离真实的莉莉有多远?

这里是CW未命名色彩。

作者 | Louise Chambers

翻译 | 兜兜(Emma)

校对 | Jessica Enlightening

原文链接://lgbthistoryproject.blogspot.com/2014/

编者按:

本文获得原文作者授权翻译,标题为编者所加。原文于2015年首发于LGBT历史项目(the LGBT History Project)博客,未来可能经修改收录出版。作者路易斯·钱伯斯博士(Dr Louise Chambers)是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讲师,在传媒和文化研究系任教25年,也是性别、媒体与文化硕士项目的联合召集人。自2000年以来,她以跨性别拉拉(a trans*identified lesbian femme)的身份公开出柜。

献给莉莉·伊尔丝·埃尔文斯(Lili Ilse Elvenes),愿她最终得到安宁。

我们一般不在本刊物中评价电影,但是《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正好在我们写作本期内容的时候上映,又是一部充满争议的历史虚构作品,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一下这部电影。

电影《丹麦女孩》(The Danish Girl)海报宣传语:“灵感来自这个非同寻常的真实故事”

电影《丹麦女孩》改编自大卫·埃伯肖夫(David Ebershoff)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艺术加工了“莉莉·易北”(Lili Elbe, 也称莉莉·伊尔丝·埃尔文斯Lili Ilse Elvenes, 又称艾纳·马格纳斯·安德里斯·韦格纳Einar Magnus Andreas Wegener)*的一生。

*原注:这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问题:莉莉“真正的”名字是什么?我们非常确定,作为男人,莉莉被取名为“艾纳·韦格纳”(Einar Wegener),并于1904年与格尔达·戈特利布(Gerda Gottlieb)结婚。在1930年(性别)过渡(transition)之后,莉莉改名为莉莉·伊尔丝·埃尔文斯。取决于你所相信的人,莉莉根据河流的名字“易北河”(Elbe)得名,可能是因为她去做手术的诊所的护士们,或者是因为一位丹麦记者。

这部电影从2005年就开始筹备了,当时计划由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出演莉莉。最后,莉莉这个角色却给了埃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同时由艾丽西亚·维坎德(Alicia Vikander)出演格尔达(Gerda)。当然,这就出现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莉莉这个角色不能由跨儿(trans*)演员,或认同为间性(intersex)的演员出演?这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以跨儿为主角的电影和电视节目激增,然而几乎没有任何角色给了跨儿演员*。而且我必须承认,我不喜欢雷德梅恩。我觉得他矫揉造作,也并未被他的表演打动。雷德梅恩塑造了一个软弱无力的莉莉形象,他那永远低垂的眼睛和装模做样的步态,让我们完全看不到莉莉的日记里那鲜活、动人而勇敢的形象。日记摘录在莉莉晚年写的自传体作品《男人变女人》(Man Into Woman)一书中。这本书由莉莉生前的好朋友尼尔斯·霍耶(Niels Hoyer)编辑,于1931年莉莉去世后不久出版,并于1933年被翻译为英语。

*原注:在亚马逊的节目《透明家庭》(Transparent),以及《穿越美国》(Transamerica,2005)、《吾栖之肤》(La piel que habito,2011)、《达拉斯买家俱乐部》(Dallas Buyers Club,2013)、《关于雷》(About Ray,2015)等电影中,都由非跨儿演员扮演跨性别女性。两个值得注意的例外是《男孩遇见女孩》(Boy Meets Girl,2014)和《橘色》(Tangerine,2015)。

*译注:本文将sex译为“性”,gender译为“性别”,sexuality译为“性相”;trans在单独使用时译为“跨儿”,在与如trans woman/man连用时译为“跨性别女性/男性”,transgender译为“跨性别”,transsexual译为“跨性”,intersex译为“间性”,lesbian译为“拉拉”;在英文中,trans如今作为更具包容性的伞状术语包括transgender和transsexual等各种跨性别和性别非常规状态。

电影《男孩遇见女孩》(Boy Meets Girl)海报(左)

电影《橘色》(Tangerine)海报(右)

但是,雷德梅恩那几近厌女的表演只是电影《丹麦女孩》一系列问题中的一个。如果这部电影只是20世纪30年代中一个人转换性别的虚构故事,那么我会对它宽容一些。但从海报上可以看出,这部电影自称“灵感来自真实故事”。奇怪的是,这很明显指向《男人变女人》。我说的奇怪之处在于,如果《丹麦女孩》真的基于《男人变女人》的话,那这部电影应当与现在截然不同。我这么说有如下两个特定原因。

第一,书中很明确指出莉莉曾处于间性的状态:她的日记中说到莉莉作为女性的第一次亮相“伴随着无人能解释的、奇怪的出血现象”(经常为鼻血)。而在电影中,出血现象正好在莉莉初次亲吻一个男人之后出现。在我看来,这是对“看啊,她失去了童贞”最为粗暴、拙劣和异性恋规范(heteronormative)的象征,其庸俗程度甚至超过了好莱坞的一贯标准。在她的日记中,莉莉描述了这些“奇怪的出血现象”是如何促使她第一次就诊的。“医生认为他能够发现我内里的奇怪之处。”莉莉这样写道。在寻找了有关性问题和异常的科学书籍后,莉莉又写到:

“于是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观点,大意是:在这一个身体里,我既是男人又是女人,而这个身体里的女人正逐渐占上风。基于这个假设,我解释了我遭受的、越来越强烈的身心不适。”(尼尔斯·霍耶主编:《男人变女人》,1933,2004:第100页)

在1933年出版的《男人变女人》英文版的序言中,哈利街(Harley Street)的一位医生诺曼·海尔(Norman Haire)写道:

“大约在1912年,我还是悉尼的一名医学生时,一个男人曾经因反复出血而被送进了我的医院。当时我们以为这是由于肾疾病。但调查显示,虽然他已婚且男性外生殖器正常,能够作为男性进行性行为,但他的身体里包含卵巢。”(同上,第16页;强调为作者所加)

莉莉从她的医生“沃纳·克鲁兹”(Werner Kreutz,实际上是柯尔特·沃内克罗斯Kurt Warnekros,德累斯顿市妇女诊所的妇科医生,莉莉的大部分手术都在此地进行)那里得知,在打开莉莉的身体时,他发现里面“有发育不良和萎缩了的卵巢”,可能是由于她年轻时接受的X光治疗而受损的。(同上,第12、171页)

Niels Hoyer (ed., 2004) Man Into Woman. London Blue Boat Books.

为什么我要这样细致地讨论这个问题?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显然莉莉并非‘跨性者’(transsexual)(虽然很多作者都声称她是)。另一半原因是,这部电影本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探讨间性者是如何被忽略的,不仅是在关于性别差异的虚构故事中,也在垃圾大众文化(尤其是互联网)中关于“第一次变性(sex change)”流行的解释里。另外,那位良医在与莉莉初次见面后不久测量了莉莉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现莉莉体内的雌性激素比雄性激素高,并因此怀疑莉莉至少有一个卵巢。事实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当时沃内克罗斯不相信莉莉有卵巢并在出生时被错指了性(wrongly sexed),他根本不会给她动手术。当时的大多数医生并不提供“变性”或“性重置手术”(sex reassignment surgery),只同意“治疗”间性状态的“矫正手术”。当时ta们使用的借口是,此类选择性手术受“故意伤害罪”(Mayhem)相关法律的管辖,而该法禁止切除健康的肢体和器官,以免患者因此不具备参军条件。**我想说的是,我们可能可以认为跨性(transsexualism)曾被认为是一种间性的状况,然而反之则不具有历史准确性。

*原注:我曾在此前的《从过去到现在》(Past to Present/Past2Present,译注:LGBT历史项目的年度杂志,发布在博客中)中谈论过这个议题。苏珊·斯特赖克(Susan Stryker)和尼基·沙利文(Nikki Sullivan)优秀的论文《国王的躯体,女王的身体》中也探讨了该议题,这篇论文被收录于尼基·沙利文和萨曼莎·穆雷(Samantha Murray)主编的《躯体技术学》(Somatechnics)一书中。我也谈论了罗伯塔·考威尔(Roberta Cowell,译注:赛车手和二战战斗机飞行员,也是已知的第一位接受性重置手术的英国跨性别女性)为了接受重置手术不顾一切,要求一位医学生、她的朋友麦克·迪伦(Michael Dillon)阉割她,从而说服医生哈罗德·吉利斯(Harold Gillies)自己有间性的状况。

Nikki Sullivan & Samantha Murray (ed., 2009) Somatechnics. Ashgate Books.

第二个问题关于莉莉的性取向(在艾纳有时以莉莉的身份生活之后),以及莉莉/艾纳与格尔达之间的关系。电影似乎暗示着,在进入社会后,莉莉为自己的同性恋欲望感到不知所措。电影还创造了两个完全虚构的男人(“Henrik”和“Hans”),他们成为了证明此同性恋倾向的一部分。这不仅完全不符合事实,还是恐双(biphobic)和冒犯性的。它忽略了格尔达和莉莉/艾纳的性相可能是流动的,而这足以让ta们继续享受一段幸福而长久的婚姻。电影还忽视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经历性/性别(sex/gender)变化的人不会突然地改变ta们的性相——这是另一个电影本可以挑战的文化迷思。然而,电影将莉莉(和格尔达)描述为一对极不幸福的情侣,仅仅因为格尔达“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而不是获得了一个拉拉伴侣),而莉莉变得只受男人吸引。

在莉莉的日记里,她明确地表达了格尔达爱莉莉与爱丈夫一样深,并且在莉莉的手术之前,格尔达与莉莉在巴黎作为情侣生活了许多年。这就是电影抹除ta们性的流动性(sexual fluidity)的另一种方式——虚假的时间改动。电影给我们的错觉是这对情侣只在巴黎生活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实际上,ta们在那里生活了将近18年,从1912年一直到1930年初,当时莉莉开始在德国接受四个手术中的第一个。尽管很难找到确切的证据,但有些作家还认为,格尔达与莉莉/艾纳公开地作为拉拉情侣在巴黎幸福地生活,而且她关于莉莉而非艾纳的画像都很美,(有时)还具有情色意味。*

*原注:一些格尔达的画作附在了这篇影评的最后。请欣赏。

1920年格尔达画的莉莉

在莉莉的日记中,她描述了自己与格尔达在巴黎的一段谈话:

“‘我感到是莉莉,只有莉莉,缔造了我们之间留存了这么多年的连接。我不敢相信我竟能让她活着。’

[格尔达]打断了我并说她经常这样认为,因为莉莉是我们人生中共同的青春和欢愉的体现。她抽泣了一下:‘有时我会想,没有她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在任何时候,我都无法想象,’[格尔达]继续说,‘如果没有莉莉我们会怎样。我们永远不能失去她。如果她突然消失,那将会是谋杀。’”(《男人变女人》,第93页。)

并且,在这段对话的几天之后,莉莉又写到:

“因此,[莉莉]现在尽可能频繁地出现。同时,她建立起了自己的朋友圈和熟人们,也有她自己的记忆与习惯……她经常会连续留在这里好几天,然后心满意足地坐在[格尔达]旁边,又或者自己单独坐着,一边缝纫或刺绣,一边自顾自地微笑,幸福地用女性意识占有这副身体。”(同上,第94-95页)

此外,巴黎的人们一般都将莉莉/艾纳看作女性,哪怕在她打扮得像艾纳时:“虽然我装扮得与男人别无二致,并用男性化的大步子走路,但人们还是把我看作一个女扮男装的女孩。”在电影中,莉莉/艾纳被两名恐同的巴黎年轻男子袭击并殴打,因为他们认为她是同性恋。这起事故是完全虚构的(莉莉的日记中没有提及)且与现实相悖。事实上,在纳粹破坏这一切之前,巴黎(像柏林一样)曾经拥有过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区,庆祝性/的(sex/ual)流动性、发明和实验。好莱坞似乎再一次以自己异性恋规范、恐同的形象臆想了欧洲。

直到手术后莉莉可以合法地改名,丹麦政府结束了ta们的婚姻,这对情侣才分开。莉莉想要一个孩子(和子宫,这种欲望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所以她开始与克劳德·勒琼(Claude Lejeune)约会——这个外交官想与莉莉结婚,直到莉莉去世都陪伴着她。

1930年左右的莉莉

我的最后一个观点关于电影中克鲁兹教授的一句话。在莉莉的手术前,他解释道:“没有人尝试过这个手术,从来没有。”这不是事实。根据爱丽丝·多穆拉特·德雷格(Alice Domurat Dreger)*和伊丽莎白·雷斯(Elizabeth Reis)**等学者的说法,作为一名妇科医生,“克鲁兹”,或者用真名称呼他,柯尔特·沃内克罗斯,应该对被诊断为“雌雄同体”(hermaphroditic)或间性的婴儿身上进行的“矫正”手术的历史了如指掌。这些手术从1837年,也就是莉莉·易北接受手术的将近一百年前,就开始使用于患者身上了。

*原注:Alice Domurat Dreger (2000) Hermaphrodites and the Medical Invention of Sex.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原注:Elizabeth Reis (2009) Bodies in Doubt: an American History of Intersex.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好吧,也许这是第一个性重置手术?恐怕不是。我可以举出原名玛莎·贝尔(Martha Baer)的卡尔·贝尔(Karl Baer,1885-1956)作为反例。在著名的德国性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 Hirschfeld)的照顾下,贝尔于1906年接受了变性手术,并在1907年获得了德国当局的新出生证明。*作为路希尔·哈特(Lucille Hart)出生的艾伦·L.哈特博士(Dr Alan L Hart,1890-1962)是另一个反例。他于1918年在美国接受了子宫切除术和性腺切除术,作为一名成功且受欢迎的(男性)医生度过了余生。

*原注:N.O.Body (1907, 2006) Memoirs of a Man’s Maiden Year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所以,莉莉的手术或许是第一例合法变性?答案还是否定的。(除了其它地方之外,)证据在原名赫库里恩(Herculine)的亚伯·巴尔班(Abel Barbin)这一如今臭名昭著的案例中。这一案例记录于福柯(Foucault)1988年出版的《赫库里恩·巴尔班:最近发现的十九世纪雌雄同体者的回忆录》(Herculine Barbin: being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memoirs of a nineteenth century hermaphrodite)一书中。巴尔班出生于1838年,最终因被迫以男性身份生活而于1868年自杀。

总而言之,电影《丹麦女孩》只是对莉莉一小段人生的虚构,且与莉莉眼中的自己和旁人眼中的莉莉都毫无相像之处。这部电影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消除关于莉莉的一些迷思,以及探究关于跨儿和间性身份认同的一些议题。取而代之的是,这部电影以异性恋规范的视角展现了一段注定失败的恋情,以及一个注定失败的人。莉莉和格尔达显然在巴黎享受了一段快乐的岁月,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如果你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别费心了,看点别的东西吧。我想《橘色》还在其中一些影院上映。

1920-1927年间格尔达的一些画作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莉莉,可以查阅“莉莉·易北的电子档案”(Lili Elbe Digital Archive)。

【阅读原文链接:http://www.lilielbe.org/

 6 ) 仅是一幅严谨漂亮的油画

布景是美的。造型是美的。音乐是美的。人都是美的。
只是对于我,这是一个无比揪心,孤独,凌乱,黑暗,甚至是丑陋的故事。所有小心翼翼的遮掩,都像片中Lily和Gerda中间挂起的薄纱,明知世界已经崩塌却还详装镇定。

剧中Lily走在路上被两个男人言语挑逗,最后被拳打脚踢。导演将这一切最后设定在一个环形露天剧场,Lily倒在中央,构出又一幅美丽的油画。

全片自始至终Tom Hooper在借Eddie Redmayne之口,反复问那句"Am I beautiful?"
But the story deserves so much more than only being beautiful.

-------------华丽的分割线-------------
update:
看片前特意没有读任何关于真实故事的东西。

看完了怒写上面,然后读了一些日记和相关真实故事的文章,觉得Einar/Lily更像是双重人格,Einar最后被Lily压倒。而Lily就是一个追求浮华和美丽的人。(说Lily是双重人格一定会触到很多人的神经)

这样来看影片负责貌美如花的切入点也算是功德圆满。

 短评

艾迪-媚眼如丝-小雀斑,请收下我的膝盖。格局虽小,胜在细腻。比卡罗尔打动我。两位主角都很好,想象两位原型,更是了不起。

3分钟前
  • 火火火火花袭人
  • 力荐

哪里不如<卡罗尔>?叙事耐心铺展,情绪缓缓酝酿,表演细腻到每丝肌肉线条的轻微颤动…从不看好Tom Hooper,包括他摘奥的<国王演讲>都是四平八稳之作。这部倒极其用了心,至少不忙着讲一个好看的故事了。可跟欧容<新女友>配套观看。看完会觉得所谓男人女人中性双性的概念多虚无。期待一个酷儿时代的到来

4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你最终成为了完整的自己

7分钟前
  • 鹿菏
  • 力荐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深的感情,是在兩人關係中放下自己的需要,一心成全對方,成為她自己。特別喜歡Alicia演的格爾達,兩人同是畫家,既是夫妻也是知音,從一開始的幸福妻子到眼睜睜看著丈夫一步步變成她,內心的痛苦只能獨自承受。沒有柔弱的機會,只有為了守護所愛,感傷到底也要勇敢微笑的自己。

12分钟前
  • 愛永
  • 推荐

片子放到一半的时候听到了好多人吸鼻子的声音,雀斑痛哭,女主的挣扎和最后一幕也生生把我逼出了眼泪,大概是期待值并不高的原因真正看完了成品感觉却十分惊艳,雀斑演技五星好评

14分钟前
  • BlackRainbows
  • 力荐

Lily固然勇敢,可Gerda才可称伟大

19分钟前
  • 胡笑野
  • 力荐

“告诉他,今天的哥本哈根很美。”

23分钟前
  • 啊么吸溜
  • 推荐

太喜欢格尔达

26分钟前
  • 汪见殊
  • 力荐

电影本身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却合成了一部杂糅片,因为霍珀捕捉不到变性人的心理挣扎,流于表面,只顾贴着雀斑脸一顿狂拍,可惜。维坎德作为女配的表演轻松甩雀斑三条街,十分令人信服,对鲁尼有绝对威胁。电影院九成女人我也是醉了,这是一个女上位的时代。其实年度最污画面该是雀斑和老婆俩女争夫吧!

3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给题材。推荐!看到评论里又有人扯女同男同的问题。笑了——这是跨性别!

33分钟前
  • 哲哲
  • 力荐

小雀斑演女人别有风韵。非常喜欢片尾戈达回到他(或者是她)的故乡,看那些画笔下的风景,开阔而自由。PS:能爱一个人爱到这样的地步,不论男女、生死,都乐意接受和聆听,让一个人自由选择他自己的路,找到自己,真是一种境界了。

37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一个人纤细、敏感、孱弱却又一意孤行,在不合适的时代是极容易死去的。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在无人响应的环境内,把自我放到无限大,这个自我也是极其容易死去的。我看见好奇心、善良,包容与疯狂。那个说会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的人,到底还是任性的死了。

42分钟前
  • 无见解
  • 力荐

雀斑女装美如画,戈尔达笔下的人物一个个媚眼如丝,真是每一幅都漂亮得勾魂摄魄,难怪在装饰主义盛行的巴黎会成为一代名家

43分钟前
  • Amberose
  • 力荐

觉得女主演技反而更惊艳一些. our lily is beautiful. 只看画面听音乐也是享受, 难怪人人向往欧洲。

48分钟前
  • L.L
  • 推荐

小雀斑的影后征服之路!

52分钟前
  • 久光耀一郎
  • 推荐

小雀斑的同妻那还是很值得一做的

56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勉强上四星。整个电影就像一个越空越美、越美越空的怪循环。汤姆·霍珀无法驾驭惊世骇俗的同性题材,于是直接把它变成了自己美学的实验田。维系两位主角的究竟是什么我百思不得其解,反倒是小雀斑,几乎无比轻盈的就滑入了女性一面,美到惨绝人寰!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gerda太伟大了 可能这种爱只能存在在电影里吧。。/小雀斑本应该连拿两座小金人的/结局太完美了 就让lily自由的飞吧

1小时前
  • 帅的让人生气
  • 力荐

表面上光彩照人,内核毫无灵光。 2.5

1小时前
  • Meng
  • 较差

还挺好看的,但小雀斑也真是浮夸,摸到女装可不可以不要那么激动,感觉都高潮了……

1小时前
  • 三替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