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从2012

恐怖片美国2012

主演:安·唐德,德瑞玛·沃克,帕特·希利,Bill Camp,Philip Ettinger,James McCaffrey,马特·索维托

导演:克雷格·卓贝

播放地址

 剧照

服从2012 剧照 NO.1服从2012 剧照 NO.2服从2012 剧照 NO.3服从2012 剧照 NO.4服从2012 剧照 NO.5服从2012 剧照 NO.6服从2012 剧照 NO.13服从2012 剧照 NO.14服从2012 剧照 NO.15服从2012 剧照 NO.16服从2012 剧照 NO.17服从2012 剧照 NO.18服从2012 剧照 NO.19服从201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7-22 18:57

详细剧情

  Becky和Sandra并不是最好的朋友。Sandra是一家快餐店的经理,而Becky是一个希望得到收银员工作的年轻女孩。一个忙碌的日子,一个警察来电,指控Becky从一个顾客那里偷了钱,但是Becky强烈的否认。Sandra以她作为经理的责任感,遵从警察的指使拘留了Becky。这个选择开始演变成一场噩梦,悲剧模糊了合法性和理智,私权和谨慎之间的界限。

 长篇影评

 1 ) 该上当的还是要上当

很值得深思的一部影片,很真实,情节很简单,一个骗子电话导演了一部猥琐的闹剧。

开始只是轻描淡写,看起来绝对无害,一步一步引君入瓮,到最后一步时已经完全超出底线,让旁人看来匪夷所思完全无法理解,但局中人看来都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这就是心理学在犯罪层面的典型应用。一旦建立了信任模式和排他模式,人很难改变固有心理态势和思维定式,人会下意识回避所有对固有思维定式不利的证据,这也是国内越演越烈的电话诈骗的心理学基础。

不要怀疑为何店长不直接打电话到警察局询问,为何不否定电话里的要求,难道她真的傻吗?不是,这是因为她一开始就确信,并通过一系列她以为符合警察行为模式和合理的理由,确认电话对方就是警察,所以她建立了信任模式,在她思想中她完全没有犯错,她只是在做一个善良公民应该配合警察做的事情,她也感觉到了不妥,但女孩既然能接受,那问题应该不大吧,所以店长就这么想当然的做了。身在局中,她的每一步都是前面一步的进一步而已,她没有遇到反抗,没有遇到质疑,没有遇到需要动脑解决的问题,一切简单的按照电话里的要求做就好了,于是她就做不用思考的做了让女孩脱光的事情,这就是人的心理。

也不要怀疑为何女孩不防抗,为何女孩会让人做绝对有辱人权的事情,为何女孩不报警?一样,她也只是一步一步按照电话要求在做,她认为她在洗脱自己的嫌疑,尽快了事,为此她愿意付出一点点代价,但随着要求的提升,她开始犹豫,但每一次要求的提升都是前面的一点点扩大而已,前面都答应了,如果拒绝后面的要求,前面不是白费了,而且看来进一步的要求也就是提升一点点难度,忍忍就过去了,于是女孩也就接受了。但假设一开始如果电话里就要求女孩被一个男人猥亵打屁股,她绝对会跳起来拒绝,但片子里是一步一步的进行,所以她也一步一步的退让,最后就变成接受这个匪夷所思的结果,这就是温水煮青蛙。

至于其他参与的人,出于不愿意惹麻烦或者间接信任的思维定式,都被操控了。

这部电影很有意义,其实国内完全可以拍一部,电信诈骗被骗的电影,就像新闻里,一个老人被电话诈骗到银行汇款,柜台人员提醒他,他还坚持要汇款,最后打了起来,警察到现场还不信任,直到他要救的亲人打电话过来,才恍然大悟。

最后补充一点,哪怕看了这部电影,如果遇到诈骗被骗的可能性还是很高,因为你是斗不过天天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妄图用各种手段骗你钱的骗子的。至于你现在能明显发现骗子的电话诈骗手段,只是因为骗子采用的是最低级最经济的手段来骗最容易上当的人,犯罪也是要讲成本的。

个人以为减少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好方法,不是广而告之,有这种犯罪模式,因为犯罪会不断创新,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最新的犯罪模式。所以只有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权利界限在那里,知道那些事情对方越权了,才会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比如,本片中,如果店长和女孩知道,在没有女警的情况下不得搜身,在没有法律手续的情况下不得搜查,在没有法官判决的情况下不得处罚……这个事情就绝对不会发生,就这么简单……

 2 ) 感觉上个7,8分是可以的。。

骗子的操作其实也很细腻,让我想起了那张“九宫格推出可乐也是粽子”的图片。每一步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是结果很夸张。最后的男人进房间的时候,看到女孩坐在那并且电话里要求他性侵这女孩,肯定觉得这是不是疯了

话说这大妈也是鬼迷心窍,想当个头头结果谁都不鸟他,演个好警察的手下一定让她很飘飘然,

 3 ) 平庸之恶

对电影工业有几分异样贡献的戈培尔曾经这么自豪的感慨自个的创作团队,即,他们能使德国民众”遵守一种他们其实根本不了解,但却在梦中都能背诵的法律。“以拍摄《意志的胜利》等片蜚名着身的里芬斯塔尔在戈培尔组织的团队里算是翘楚了。许多年之后,耄耋之年的她还在坚称自己只是以电影导演的身份参与纳粹政府的电影创作,自己偏重的艺术美学只是与当时法西斯主义的精神美学恰巧吻合,战后几十年来舆论界和评论界的牢笼似乎并没有磨抵多少老太太的意志,终年101岁的老太太”拒不悔过“的大半辈子倒是成功的熬走了一票战时恭维,战后戏虐嘲讽她为乐,除了评论,终身无影片著作等身的平庸艺术家。

影片里那个自称警察的人如戈培尔一样,为实现自个的政治计划抑或什么莫名计划布下一盘棋,店长则如同里芬斯塔尔一样,以己之力,全面组织配合。而此陌生来电,对店里员工来讲虽说荒谬但并不陌生,店长以及员工们似乎此时需要一个缓解店内紧张空气的新事件,无论其是好,是坏,是善,是恶,似乎它的发生就可以吸纳当下所有的问题,摆脱失业,上级追查,顾客投诉等等可能发生的一切困窘。作为受害者的贝蒂起初的想法也是这样。
于是,”一种被不寻常所具有的诱惑力所迷住的人民“(里芬斯塔尔)所主导悲剧发生了,更可悲的是,那个拨打此神秘电话的犯罪者,不曾出现在在此事件的平面维度里。面对面对峙的两方,其实从根本上都是一类人。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幸存者们纷纷声称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更不明白这一切为什么发生;一小撮牺牲者们则沉湎于对事件的感伤,只是还在懵懂却坚定的认为这件事即便发生也不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所经历的是一种”即时性的假象“。

平庸之恶如若开花会像蒲公英一样,怕的是此花开不在一时,其种子会轻飘于周遭很多人的身上,心里。熟视无睹是常态,再其后是记忆失调的幻觉。除非此花开在自己的身上,我们不会意识到每一个人在细小事件里承载的,看似不重要的,也许正是他人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4 ) 其实这种事并不荒唐

对影片内容不想评价了。

我只是想对那些认为“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相信这事的都是SB吗?、美国人民智商捉急”的那些人说:也许你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但这种事情确实在你我身边发生。

就好像我们中国的电话诈骗,说你非法洗钱,得把你银行卡里的钱都转到”公安局的安全账户“;说你的家人被撞了/受伤了,需要你给医院汇款等等。。。

虽然我们这边发生的案子基本都是以被害人的金钱为目的,而不是像片中导致了被害人受到性侵。可是这些案件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这不在于被害人的智商高低,而是一些其他的东西,引用一位豆友对此片的解释:人性的丑和面对来自强大权利下的压力承受能力。

所以,请那些自认为智/情商极高的观众,请嘴下留德。也许下一个被骗的就是你周围的人。

 5 ) 【【【权力高压导致盲从愚昧】】】

        这是一部低很不错的低成本小制作的电影,借用一位豆友的话,格局虽小,意味悠长。
     但同时从剧情看,又是一部非常非常郁闷沉重愤恨脑残的电影。
     导演和编剧也绝没有低估群众智商玩弄影迷的意思。信与不信,它都真实发生过。
     因为片头已经说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片尾也点明了美国30个州每年发生类似事件70起左右。虽然有些荒诞和夸大,导演和编剧还是有据可依的,不是胡编乱造。
     在红蓝铅笔游戏,信用证诈骗,电话诈骗,传销泛滥,麻将斗地主扎金花风行,赵本山的卖拐火爆春晚的中国,这样的诈骗或者恶作剧题材的电影对国人也有很好的警醒作用(虽然很多时候国人更聪明,手段更多,更会骗),可见,骗乃是国人生活的一部分,简直是健康生活第五道菜。
     此片叙事紧凑,结构安排,剧情节奏各方面没有过多挑剔的地方。虽然没有大明星,各个人物表现也自然流畅,关键处音乐也到位(尤其是女猪脚Becky要除衫时,及Sandra老公要check身体找money时,细心的朋友可以回头再看看,那音乐透着无助和悲凉!)。
     情节也简单,大致就是一个冒充警察的罪犯要对店员进行审查,授权经理及其同事搜查取证,领导同事都不自觉推波助澜,最后导致女孩被性侵的故事。
     主题很深刻!主要揭示所谓善良老实的普通人在所谓的权力和执法部门面前盲从屈从,无法识别骗子的明显漏洞,不敢SAY NO,盲目遵从导致愚昧的悲剧发生。
      看完后觉得很悲哀,但是透骨的深刻!

      为什么这么明显的骗局,居然没人去怀疑呢,根据剧情,大致分析主要角色的心结在哪里,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1)Sandra。快餐店经理 不自觉充当犯罪帮凶的原因。
      1.以前失业,刚刚升任,处事谨小慎微(片尾律师的话可以推断出)。
      2.冰柜门彻夜未关,1340块食品腐烂,不敢让他的上司吉耳默知道(片头送货商抱怨)。
      3.有员工请假,人手不够,排班表不合理,员工情绪大(黑人女店员发牢骚)。
      4.周末来临,质检员来暗访,工作压力大,。
      5.官僚主义严重。认为自己有职责有义务管理员工,配合COP做好领导工作。
      6.爱情冲昏头脑,马上面临求婚。(幸福的女人就是缺根筋)

     (2)Becky 不敢反抗的原因。
      1.严重需要这份工作
      2.冰箱门没关,怕领导误认为是自己干的。
      3.面对搜身,搜钱包,不想把事情搞复杂,不想进局子被关一天留下案底。
      4.哥哥藏毒可能会牵连,不想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
      5.一系列的搜身,搜钱包,脱内衣,围裙,检查私处,裸虐惩罚------执法者及领导的压力下,已经麻木了。

     (3)罪犯(假 丹尼尔斯警官) 为何屡屡步步得逞。
      1.相当好的心理素质及刑侦盘问技巧,善于抓住每个人的心理弱点,个个击破。
      2.利用司法压力,不给解释机会。无论Becky怎样解释,一律要求配合。
      3.职位控制。用执法者权力及Sandra的上司来施压,要求Sandra配合COP工作,
      4.威逼。用关押一天有案底,及Becky哥哥藏毒等吓唬Becky
          5.无限夸大复杂化案情。以在Becky家搜查藏毒为借口,制造紧张气氛,换取配合。
      6.用凯文经常惹事,制造麻烦等,要求经理Sandra派Kevin 协助看管Becky.
           7.利诱。知道Sandra未婚夫Yiwan喝酒的毛病,用酒驾吓唬;利用他经常被老婆看得紧,没时间和朋友聚会,用适当的虐待发泄和色诱奖励,逼迫Yiwan实施性虐。
      8.业务优势及技术支持。该罪犯是一个电话销售公司的信用监管业务员,借职位便利,盗用警察的电话号码

      其实,这单case漏洞太多了,最大的漏洞有这几个:
      1.案发警察为何迟迟不到场处理?(找钱找得这么急,衣服又不来拿,太矛盾!)
      2.即使Becky偷客人钱包里的钱,如何面对面偷??警察何来证据??(只有快餐店才有视频证据!)
      3.警察有什么权力授权第三者向嫌疑人搜身(即使搜身,应该由执法部门,当然是女警才有资格按程序搜身,以后大家超市商场遇到这类事千万注意了)
      4.Becky没有偷钱,但是不敢坚持。应该大声SAY NO,如果有证据,让警察过来,拿证据过来当面澄清。
      5.警察长时间的远程遥控办公,电话指示。(经理你好歹也该打个电话和你上司确认下)
      6.搜缴衣物不归还,还要拿到其他地方存放。(脑残经理搜完身也不找件衣服给嫌疑人,嫌疑人也不提要求,一直干坐裸坐,居然配合到这种程度,令人诧异!!人性啊,人性!!非常无语!)
      7.逼迫男性监管裸体女性。(脑残经理居然照办,找男同事监管,最后荒唐到还把未婚夫找来)
      8. 在女性领导已经搜过身的前提下,逼迫男性向女性重要部位搜身,包括不合理的性惩罚及奖励。(稍微有点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是不符合程序的,无奈凯文胆小怕事,虽然没有照做,居然也不和经理说,有那么忙吗;Yivan是个老色鬼,经过一番心理挣扎后,居然乐在其中了)
     ----------------
        忙,忙,忙,所有人都在忙,没有人觉得不妥。我们都是良好市民,都在配合JC叔叔工作,还有错?
     当维修大叔哈罗德(唯一清醒的人)的不照办,道出伪JC的不合理事情,所有人如梦初醒--------(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说出来呢,人人脖子上都有一张嘴巴啊!!!)

     当然,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终罪犯百密一疏。盗用别人电话来打预付款电话,没想到中途充值,露了马脚。警察通过查电话公司及便利店,终于抓到元凶。
     片中透露一个细节没怎么明白,罪犯将电话卡藏到抽屉,他女儿从爷爷那回家来了,大致可以猜到他是一个单身父亲。性压抑,寻求性刺激??不太明白,反正米国这种高智商的变态大把了去了。
     原以为Becky受到伤害后会疯狂报复Sandra,但是没有,最终寻求法律援助。Sandra及罪犯的结果不得而知,编剧草草谢谢观赏了,令人不能解恨!这难道就是弱势群体的不了了之,很符合中国的国情啊!
     
      清醒的意识头脑,人道主义精神,人性的关怀,教科书上从一年级开始都有,大家都挂在嘴上,关键时候有几个人做得到(开会时候领导明明不对,大家一般都是沉默是金吧,因为人成熟了长大了,知道有些事不敢说,也不能说)。
  
     环境的恶劣,空间的压抑,体制的压力,权力的残酷会使人性的丑与恶充分的弥漫,传染!会令普通弱势群体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会令原本善良可爱的所谓好人变得嗜血,人云亦云,只剩下躯壳和冷血,在盲目地爬行,努力的执行,自觉不自觉成为罪恶的帮凶!
      我想起了皇帝的新装,
      我想起了1957反右派斗争,
      我想起了祥林嫂的死,
      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6 ) 无节操真实案件值得深思——《服从》

今天聊聊电影《服从》。

片名Compliance (2012),别名快餐店阴质事件(港)。

《服从》是一部惊悚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本片惊悚骇人的地方在于真实。最惊悚的地方就是,影片中匪夷所思、骇人听闻的故事并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发生、且多次发生的案件。

说穿了,本片拍摄的就是一起电话诈骗案,和常见的骗钱不同,这里的骗子隔着电话骗色,简直匪夷所思。

本片在2012年圣丹斯的首映式上引发了两极分化的反应,既有欢呼,也有嘘声。

年轻貌美的贝基(Becky)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负责这个快餐店的经理名叫桑德拉(Sandra),是一位中年妇女。

某日一名自称“丹尼尔斯警官”(Officer Daniels)的人打来电话,向桑德拉指控贝基偷了顾客的钱,而贝基矢口否认。桑德拉被强势的丹尼尔斯一顿忽悠,相信了丹尼尔斯的说辞。丹尼尔斯要求桑德拉搜身检查贝基,并且一步步发出更加过分的指令,桑德拉一一照做,而贝基也稀里糊涂地选择服从。

丹尼尔斯的要求有多过分,事情有多么失控,大家可以在影片中寻找答案,我只能说受害者陷入骗子营造的虚假环境中时,都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服从》中的所有事件都是根据真实故事而来。在美剧《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十季》(Law & Order: Special Victims Unit Season 10 ,2008),有一集就讲述了同样案件。

真实故事发生2004年4月9日的美国肯塔基州。

在华盛顿山的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快餐店经理名叫唐娜·萨默斯(Donna Summers),被“指控”的店员叫路易丝·奥格伯恩(Louise Ogborn),打电话的骗子使用的是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的一部公用电话,自称“斯科特警官”(Officer Scott)。

这个不骗钱的骗子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可远远大于骗钱。

随后发生的几十起诈骗案件的情节就和电影《服从》表现的一样。

本片将快餐店的名字模糊化处理,不过在对话中还是提到了麦当劳等现实生活中的连锁店。

在影片中,警方通过预付费手机卡销售地点的监控录像,顺藤摸瓜抓住了猥琐的“丹尼尔斯警官”。

在现实生活中,警方也抓到了诈骗犯。诈骗犯真实身份是38岁的狱警大卫·斯图尔特(David Stewart),职业原因让他假扮警察游刃有余。

他被认为通过电话诈骗,强迫美国30个州70多家快餐店经理脱衣搜查、羞辱和性侵顾客和员工。

大卫·斯图尔特被抓到也只是被抓到,最终因为证据不足被判无罪。

而唯一被判入狱的人是快餐店经理唐娜·萨默斯的男友小沃尔特·尼克斯(Walter Nix Jr.),因为小沃尔特·尼克斯的犯罪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唐娜·萨默斯被判缓刑。

受害者们身处迷魂阵时,并不会意识到自己被骗。没有人会觉得自己是个傻瓜,被骗了还帮人家数钱。

骗子们在广撒网实施诈骗时,就已经天然过滤掉了那些不会上当的人。如果骗子们恰好遇到了一个遭遇突发情况的人,好巧不巧的突发情况和骗子虚构的诈骗环境对上了号,那么极大概率就会行骗得逞。

如果观众站在上帝视角谴责这些受害者,那就犯了想当然的错。受害者们事后也会意识到自己当时脑子不清楚,只不过许许多多的巧合碰到一起,脑子一热就上头了。

骗子到处打电话行骗,不断扩大基数,总有倒霉蛋会被逮到。

还有就是许多人在遇到“权威”时,也会天然的选择信任,而不是质疑。

这就需要每个人多读书多学习,提高各方面知识,减少被人忽悠的几率,遇到事情会先理性思考,而不是热血上头偏听偏信。

当然,知识多了,骗子也会先把这些人过滤掉。

无节操真实案件值得深思,

牢记反诈骗中心电话96110。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短评

哇!太对我个人胃口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小格局,极少的出场人物,极具现实性的题材和意味深长的结尾。结构精巧叙事直白紧凑。但从真实事件的角度来说,故事中的人都好白痴,很容易被揭穿的骗局却落得如此悲剧。但是细想下来,特定的工作场所铸就特定的人群和思维模式。服从其实有时是人的本能,可怕

6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推荐

一通电话居然能骗过那么多人进行那么长时间的性骚扰。人要时刻保持理智,不要被强势所吓怕!

9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Sandra其实是出于对Becky的反感才一直配合的吧!

12分钟前
  • Giosuè Ψ
  • 推荐

这部电影看得实在让人太不舒服了,让人有忍不住想打人的冲动。同时,由于这个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你似乎又不能将问题归罪于创作者。因为确实有很多类似的事件发生。或者,唯一能解释的原因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有时遇到类似的事情,兴许也未必会很清醒。所以,还是多长点心眼儿吧。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天哪

15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这片中国人来拍就是《法治在线》,有那个必要浪费胶片吗?

20分钟前
  • matchbox
  • 还行

硬了。

25分钟前
  • 永泽
  • 还行

本片再次证明了两个简单的道理 1)脑残者周围都是脑残 2)没有什么比脑残更可怕 另外 看好导演成为第二个迈克尔·哈内克

29分钟前
  • 背包上学上成驴
  • 还行

在此片播放近大半的时候我开始骂人了,讨厌这处处不合理的故事,胡编乱造!当片末提到此案件在美国发生七十起时,我他妈彻底懵了!我相信这世上像片中人物如此傻逼的人是极少的,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是这电影没有还原真实案例,给一星,去你妈的,表示我的厌恶!!

32分钟前
  • Ares
  • 很差

还行。"咬咬牙赶紧了事""我可不想和这个事有啥关系"促成了事情深度发展,也没有多荒诞,第一个人相信"警察"然后对接下来的每个人这么介绍时就造成了一种信任暗示,所以说愚蠢又自以为是的中年妇女是社会不安定元素阿

33分钟前
  • 米没了
  • 还行

赤裸的讽刺与深刻的警醒。这个看似荒谬的真实案例,一方面是对人性丑恶和愚昧的自视检醒。另一方面则是对机械行为与惯性思维的直面讽刺和批判。非常优秀的低成本剧作。

35分钟前
  • Muto
  • 推荐

他们吃的炸鸡了加了什么吗。。。

38分钟前
  • hakkaking
  • 较差

导演的出发点是很善良的,他想通过解析一件电话诈骗案来告诉大家谨防骗子,或者更进一步,分析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当然这正如他自己放映后说的,他自己也不懂。所以很简单,电影没拍好,更别期待大家看出什么所以然了,这就是一群笨蛋做出的傻逼事。。。就是台上试图解释的几个心理学专家实在太可怜了

40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怎么连最起码确认执法人员身份都不去做!

41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还行

圣丹斯佳作-题材非常好,一个恶作剧导致了一场不可容忍的性侵犯事件. 看完片子第一个感觉是片里面的人的行为都很白痴. 回头想想, 其实我们都在服从, 很多事情别人说你应该做, 我们就去做从来没有想到黑白对错. 服从, 短时是一个行为,长久就成了习惯

44分钟前
  • 包子岛
  • 还行

看得我这个生气啊!警察办案都用电话指挥啊!?说脱光了搜身就让搜啊!?女生衣不遮体时不相干的男士能在场啊??片子讲述的如此漏洞百出、低级的犯罪案件,所谓的经理就如此应对啊?就算小学不毕业智商低,那以上的人之常情都不懂吗!?悲催的是:本片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且不止一起!

45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较差

只能说老外都太实惠了,在中国,法院传票的电话谁没接过?

47分钟前
  • 赵无乱
  • 还行

小成本不错的配乐和群戏,从露点戏开始有点失控,好在没有烂尾。娱乐性的不适感大于实验性。

49分钟前
  • 高压电
  • 还行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很荒谬,但确实是一起真实事件,不是心理实验啊。

54分钟前
  • 哆啦哆啦
  • 推荐

煎熬的观影经历。注定成为年度最受争议电影之一。放映后引发了强烈争议和讨论,也算是本片的成功。看得出导演也是带着疑问和好奇来拍,喜欢这种心态。演员出色。至于内容,汉娜和浪潮学生们的盲目与本片展现的日常“蠢事”受到相差千里的舆论待遇,但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为我们展现出两者间惊人的联系。

56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