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华晨宇,欧豪,白举纲,宁桓宇,于湉,张阳阳,饶威,左立,贾盛强,于朦胧,范世錡,居来提·库提来

导演:范立欣

 剧照

我就是我 剧照 NO.1我就是我 剧照 NO.2我就是我 剧照 NO.3我就是我 剧照 NO.4我就是我 剧照 NO.5我就是我 剧照 NO.6我就是我 剧照 NO.13我就是我 剧照 NO.14我就是我 剧照 NO.15我就是我 剧照 NO.16我就是我 剧照 NO.17我就是我 剧照 NO.18我就是我 剧照 NO.19我就是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4:33

详细剧情

  2005年,《超级女声》红遍中国,那是一个全民疯狂的年代。那一年,我们记住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那一年,见证了我们最年轻最放肆的时光,那一年,竟已悄悄过了十年。2013年,12个年轻人怀揣梦想踏上这个舞台,他们曾和我们一样曾经历这十年,如今他们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  电影讲述的正是选秀舞台背后这一群年轻人最真实的故事,他们不再是被包装的“偶像”,他们会面对来自成人世界的否定、会愤怒、会叛逆、会疯玩、会打闹、会想要获得别人认可,他们只是一群平凡而真实的年轻人。  如果你正年轻,它是一面镜子,能让你看到自己。  如果你年轻过,它是一个时间机器,能让你回到那个放肆“ZUO”、放肆哭、放肆笑、放肆犯错、放肆沸腾的年纪。

 长篇影评

 1 ) 最美好的,最重要的【添加了导演的回应】

范立欣导演在知乎上亲自回答了【为什么去拍《我》】的问题: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4175938

——————————


昨天受邀看了试映。

在看片之前,我主要担心几个问题。一个是会不会过度煽情,第二个是会不会故意去往基和腐的方向拍,第三个是会不会拍成下一届快男的广告片,第四个是不是会拍成比赛记录集锦。
看完之后放下心,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导演范立欣的名字有的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可是只要是听说过的人,一定知道这三个字的重量。作为中国首位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两项大奖的一位导演,他手下做出的一个个作品都是有质有量,口碑颇丰。
2009年,范立欣的《归途列车》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用春运做载体,将一个个春运中返乡归途中的人们,拍摄的既饱满又鲜活。作为一个有口皆碑的纪录片导演,范立欣的镜头运动十分自如,要讲什么故事,要呈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要给观众什么样的感觉,他胸有成竹。用我真心换你真心,观众觉得感同身受。

看《我就是我》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一个没看过比赛,对他们任何一个人都没什么了解的普通观众,我还会认为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电影吗。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因为影片并不是单纯的把比赛前情后续讲一遍就草草了事,也不是围绕着少年大书特书完全满足观众窥私欲就结束。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影片本身只是传达出了一种情绪和精神,当观者接收到时已经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那种强大的感染力,让我想起当时看漫画《食梦者》时的激动心情。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为了梦想而拼命努力,再苦再累也甘之如饴,最后获得成功。看着他们的故事,渐渐你会变成他们身边的人,他们的欢笑和泪水、成功和失败好像就在你眼前,这种真实感触手可及。

影片以距离决赛倒数的天数为时间轴开始讲起,即使没有看过快男也没关系,每个人都会为你标出名字。比赛的画面也是寥寥,更多是在观察他们在镜头之外的生活。被24小时监视的苦闷和压迫,排练的辛苦和体力的透支,彩排效果不尽人意更要受到导演和老师们严厉的批评。
非常好的一点就是,影片并没有粗暴的要把谁捧上神坛,或是要为谁赚一些人气。相反的,片中的他们每一个都近乎是狼狈的状态,几度濒临崩溃,尤其是邻近决赛时。十几岁的年纪却也是最真实的年纪,他们私下里的交流和沟通似乎也没什么顾忌,在一起吐槽赛制和规定时,个个都成熟的要命,讲起道理并不输给长辈,能感受到他们在这种高压的环境下,飞速成长的差异感。
我也是第一次能看到真正的比赛背后的故事,比如老师和选手之间的矛盾、乐队老师和选手之间的矛盾,影片没有遮掩全部把他们表露出来。山河与于湉那段矛盾冲突的情节,让人不知不觉地就紧张起来,镜头冷冷地在一旁观察他们的细微表现,那种临场感和真实感是扑面而来的,是浸透全身的。
当探讨起个性与争议的问题时,曾轶可、王栎鑫的采访内容顺势而出,尝试以更多角度来传达不同的声音。何炅和汪涵,作为亲临现场的当事人,针对比赛中的一些状况也有很多见解。同时,几个空镜,远景,人物背景的特写,将情绪熟稔地联结、分割,节奏非常流畅自然。这也是它一点都不煽情的重要原因。
对于男孩儿们的友情的表现,力道拿捏的也是刚刚好,能感受到他们的战友情、兄弟情,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的基情的气息,这实在是太难得。于湉和华晨宇在比赛中形影不离的珍贵情感,在当时是热议的话题之一,然而在影片中并没有着太多笔墨来表现两个人关系是多么的熟络。而是插入了一段比赛录像,录像中的于湉,凭借着华晨宇粉丝的投票,赢得PK,可是于湉的表现简直奇差无比,这是一场完全靠人气赢得的结果。下一画面,就是老师和导演厉声地呵斥,男孩儿们低着头听着训话,于湉尤其狼狈,这让观众的情绪一下就变了方向,没有人再去想关于基情的什么。
影片没有刻意地去描画哪个人,可是所有人的形象都饱满生动。其中有位选手被淘汰时,讲了一段现实至极的话:他直到淘汰时,通过名次获得的奖金,已经足够给妹妹交学费了。这是一段不掺杂任何价值判断的拍摄,由观众在心里给出定论。

中国选秀十年,路途漫漫却并不平坦。中国的选秀,更是完全不能和日本的造星能力相提并论。纵使你超男、超女十年走过来,也比不过AKB那邪教一般的影响力。所以,导演抓住了这之中最本质、最真诚的部分,就是在这最美好的年纪下,每个男孩儿的成长,它是一种感觉,源自每一个正在努力的男孩,这种感觉就是一种最原始的能量,激励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有很多人完全不看快男,或是鄙视快男,会毫不犹豫地给电影打出低分。而且从档期上来说,前有《小时代3》后有《后会无期》,腹背受敌。但如果你还知道范立欣其人,还正青春着,或是怀念青春,那不妨可以尝试观看。

 2 ) 我为什么给一个负期待的电影打五星?

谁要看一部快男主演的电影,或者公平点说,如果不是粉丝,谁要看一部由快男主演的电影?
但当和公司的小伙伴在公司第一次看完电影后,一切都变了。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看完电影后片尾字幕还没有出完,坐在我旁边的同事,一个1米8的汉子一把鼻涕一把泪嗷嗷嗷的哭个没完,我多想劝他注意点在片方面前的形象,但我做不到,因为我的泪也在吧嗒吧嗒的往下流。一开灯,有人发现我哭了,有一个眼上挂着泪的同事边哭边问我,“昊哥你也哭了”,我多不想承认,因为再那个时刻,我还觉得这是一件多丢人的事儿。
不丢人,多美好,这才是青春。
大学学了四年电影,毕业在电影行业里做了六年,发现在电影圈里工作,也好,也不好,好的事情是不要天天做公务员那样天天重复自己的事情,不好的是,再看电影时,再也没有影迷原始的冲动,取而代之的,则是看电影的过程中不停的思考,这个电影卖点是什么,能和哪些品牌做联合营销,脑袋里不再有情怀,有的都是技巧。但这部电影,却让我放下了所有的技巧,它就像一部时光机一样,把我带回了自己青春时光。
我初中有一个好哥们,当时吃喝拉撒天天泡在一起,除了学习,无话不谈,他父母离婚了,所以每次开家长会,或者提到爸爸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他和其他同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电影《我就是我》里,也有这么一幕,所有快男的选手的家长去探班,唯独华晨宇的家长没有去,探访结束送家长走,镜头就一直对着华晨宇,他一直在对其他选手的父母招手,笑着招手,我觉得他很难过,但是他还在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子想起了我初中的哥们,每次我爸接我回家时,他和我招手,也是这个表情,我就突然忍不住想哭,因为觉得他们好可怜,也不知道该怎么帮。
我上高中的时候,每天都在想怎么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就想如何能在北京找到工作,很好,一切都特别顺,我爸爸妈妈也很少教育我,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我不用鼓励,因为我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青春。说实话,看着片子里白举纲对着宁桓宇唱歌,华晨宇为了于湉使小伎俩,我挺吃醋的,挺嫉妒的,因为上学这么多年,我没有结交什么太多哥们,几个当年关系比较好的,也都随着年月失去了联系。当年那些玩儿的倍爽的同学,听闻都过的特别好,我觉得好亏,青春如果不挥霍,不浪费,不做点自己想做就做的事情,可能这一辈子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看到李宇春站在台上搂着周笔畅大吼,“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在这里,我们的梦想还在,你们呢?”的时候,我又哭了,是啊,干嘛明天能做的事情,非要今天做,干嘛非要为了明天会更好,牺牲了当下。
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2013年的总导演马昊对所有的快男说了一句话,“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要从一个男孩变成一个男人”,我飙泪了,你说的到轻松,男孩长成男人哪有那么容易啊!但电影看到最后,汪涵却说,“我其实一点都不希望他们变成男人,我希望他们一直都是男孩”,我又飙泪了,做男人多容易啊,我接下来要做几十年的男人,但能做男孩的时光,只有那么几年。
哭会传染,笑会传染,青春,也会传染,我为什么要给一个负期待的电影打五星,因为我被传染了,因为青春就是传染病。

 3 ) 我就是我,我支持中国纪录片!

     
     如果看过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被打动甚至流泪,那么你一定会被《我就是我》感动,前提是抛开对选秀和快男的的偏见。作为纪录片,同样是对某个群体的关注,《归途列车》里的农民工弱势群体,广为人知的辛酸背后是更加不为人知的辛酸,令人反思高速前进的时代列车有什么是被落下了。《我就是我》是通过一群年轻人在特定的环境下追逐梦想,不断成长,引人思考剧烈竞争的社会有什么是应该被留下来的。
    选秀明星在荧屏上光鲜绚烂,往往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纠结,青春、梦想、励志的故事一大把,太容易达到煽情的效果,总是在问「你有什么梦想」的好声音分分钟做到。然而纪录片的旨意并非如此。 一群大男孩从海选脱颖而出经过三个月的封闭式比赛走到决赛,一路跟拍一路纪实,以选秀为载体,挖掘的是当下年轻人面对规则、竞争、压力、友情、梦想等等的各种精神状态,碎片化贯串起来的故事,需要你在观影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每个镜头每句台词最后才在心里整合成完整的认知体验感受,对纪录片不感冒或对快男有偏见的人恐怕难以全部接受到电影所传达的讯息。影片讲到最后,已经不仅仅是一届快男,而是指向了中国十年选秀的社会话题以及中国新一代年轻人怎样在追梦。
    选秀究竟是什么,是造梦机器是圈钱工具是作秀炒作是狂热粉丝还是…选秀带来的发烧乱象常常被鄙夷,然而当镜头真实地对准置身其中的当事人,这些年轻人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会发现,选秀之于他们其实很单纯,一种魔力,一种命运,一种执着,像一句:纵有千般不是,到底于我们亲。身体承受巨大挑战受伤疼痛在所难免,心理压力更是时时刻刻威胁着你,要顺从规则还是坚持自我,要优胜劣汰还是友谊第一,一旦选择前行就要为自己负责,有种你就退出。残酷的比赛改变了很多天真年少的想法,慢慢懂得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生存法则,这个社会的“设计”,这个社会的自私:“只想从我们这儿拿走你们想要的,却从来不顾我们的感受”…… 不只是电视选秀,更是社会现实,要想实现自我,却首先必须做很多不愿意的事情。接受、妥协、包容、坚持?有沉默,有抗争,有犹疑,有软弱,有迎难而上,也有“被推着走”的焦虑…不同背景、个性、观念的选手有着不同的表达。90后的他们也许很嫩,但很难能可贵触动人心的是,这群少年对梦想的态度,对个性中本真的保持,对青春、友情和爱的信仰,从没改变,而是加深了理解。而成长,又往往在一夜之间,一刻之间,一念之间。说起来是很俗套,但真的百味杂陈,如影片中唱起beyond 的《海阔天空》,鼻子不知怎么就酸了,各种说不清的滋味直冒上来。
    这部评分惨淡在院线排片几乎被无视的电影,我真心想说,大荧幕的观影体验有多好。很多几乎贴到脸的镜头推进,一开始可能觉得难受,看多了会觉得非常真实,并不是“长的好看的人才有青春”的唯美特写,而是直接把一张张素颜拉到你面前,击中你,搞怪的、欢乐的、真诚的、难过的、恐慌的、痛楚的、迷惘的、孤独的、…太多太多,每一种神情都是青春里经历过的脸,转瞬即逝又永恒不变的脸。外景拍摄的画面也非常美,加上没有剧本完全是选手的心声独白,犹如走入心境。舞台的表现常常把一段情绪带入高潮,有着很大的视觉听觉冲击力,特别是最后的《我》。这些一定不是视频网站自制微电影可以做到的,也不是那些动辄过亿所谓的青春片能做到的。这是纪录片的魅力。
    很可惜,这部不管是在主题还是技术上完成效果都非常好的纪录片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可以看出跟《归途列车》这样的独立电影相比,这部难得能上院线的纪录片在艺术和商业间做了很大的权衡,虽然影片流畅看不出纠结,但在内容取舍上显然因为市场做了很多选择。票房平平的主要原因不仅是很多人对快男、选秀、芒果台的无好感,还有那糟糕的宣传审美,明明是文艺的纪录片,宣传上却给人一种小成本商业烂片即视感,制作出粗糙丧尸、卖腐裸背的海报,吊丝味十足的no zuo no die,还有浮夸的"放肆青春",与纪录片内敛冷静的风格完全不匹配啊。在韩寒都为了自己的电影宣传卖点的今天,不知道换种方式会不会赚钱,但至少能赚回一点口碑?
    如果有机会,我真希望更多的人能抱着客观平和的心态走进电影院看看这部电影。相信只要用心看了,他会逆转你所有不看的理由,甚至令人惊喜感动。他不是粉丝电影,更不是脑残烂片,也不仅仅是一部青春片,他是每一个值得关注的当下。
   如果你觉得他很棒,我真希望更多的人跟我一起喊:我就是我,我支持中国纪录片!

 4 ) 谢谢你们,在舞台上帮我们微缩了整场人生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几乎对选秀节目选手一无所知,叫的出名字的选手,用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而李宇春、周笔畅、曾轶可、华晨宇之类,在我眼里,也仅仅只是选秀选手而已。
  那些夏天里,我们忙着在空调房里打游戏、吃西瓜,忙着追星、恋爱,无所事事。而他们为了在舞台上发光,正经受着一场严苛而残酷的洗礼。
  他们弹错了音符会被老师骂,忘了歌词会被罚折返跑,在拍宣传片的时候不小心烧伤了也不敢告诉父母,连卧室里都安装着摄像头捕捉着所有细节。严格、压抑是他们最常有的感受。
  可他们已经踏上了这个把一切都放大了的舞台,他们别无选择。
  这是从男孩到男人的过程。
  
  可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小白完成了折返跑之后,罚他跑步的老师紧紧的拥抱着汗流浃背的他。是那些粉丝在魏一宁被淘汰之后呼喊着我们等你回来,而一墙之隔的魏一宁眼含热泪的样子。是华晨宇举起奖杯的时候,父亲忍住眼泪用力鼓掌的样子。
  多美好啊,这就是青春。
  
  让那些压抑而严苛的夏天变的无比美好的,原来是爱。
  
  左立唱着,在这里的每一颗星辰,是那么明亮而短暂。
  他们站在舞台上,我们也一样。
    我们和他们一样,是人生舞台上明亮而短暂的星辰。
    
  人生太短,短到来不及找到它的意义。人生太长,长到能让人忘记初心。
  可你知道的,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出于本能,用细小而柔软的手紧紧握住父母的手指。
  爱才是我们的初衷,它让每一颗星辰焕发光芒,彼此温暖。

  华晨宇说,不是我变了,而是所有人都变了,而我没变。
  他不怕输,他只是想证明,他是一个值得被爱、被信任的孩子。

  何老师说,这是个有魔力的舞台。
  可我觉得,有魔力的,是爱。
  
  谢谢你们,在舞台上帮我们微缩了整场人生,让我们见证了爱的魔力。

 5 ) 傲慢与偏见

电影一上映,我就忍不住去豆瓣翻了评分。
    其实看到4.4的时候,心里是很失望的。而且这种失望,并不是作为一个粉丝,对电影评分如此低的失望。
    而是,作为一个曾经信赖豆瓣电影的人,对于部分评分人无故傲慢和囿于偏见的失望。
    
    我并不觉得没有看过电影就来打分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可就是类似这样抖机灵的语气和粗鄙的论调,居然得到上百个赞,这让我感到失望。
    
    智商上的优越感会显得愚蠢。道德上的优越感会显得卑鄙。
    而这样价值观上的优越感,则会显得庸俗不堪。
    我隔着屏幕都仿佛听到了评论者在高呼:“快来给我点赞!我对快男嗤之以鼻,这样的我是不是很高大上!”
    
    人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总以为表达了对别人的看不起,自己就变得高大上起来了。
    可是,就好像别人作恶不等于我们行善。别人低级,也并不等于我们高级。更何况,我们有资格去说别人低级么?谁有资格?你?我?还是他?
    我今天刚好看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不能不带炫耀地去评论一本坏书。
    所以高级的影评,难道不应该是告诉读者,你从这部电影里得到了什么吗?
    得到的多,思考的多,那么这对你来说就是一部好的电影。得到的少,思考的少,那么这对你来说就是一部不好的电影。
    而不是连它的体裁都没搞清楚就一通批评,也不是带着偏见,从心底先给电影贴上“圈钱”的标签,给快男贴上“低级趣味”的标签,然后才去评价它。
    很多人因为这些原因,给这部我很喜爱的电影打一星,我难以接受。
    
    傲慢啊,愿你早日远离偏见。
    
    
    我说说我为什么喜欢这部电影吧。
    范导在知乎上详细的阐述了他为什么拍这部电影,以及希望表达什么。
    但是作品既然出来,就给了观众再创作的机会,所以我斗胆谈谈。
    
    第一,致青春?并没有。
    我已经过了听到“青春”二字就热血无比的年龄。
    所以我本能的在寻找其他东西。
    我看到他们强硬的对抗,也看到他们有时努力的在用温和一点的态度挣扎,看到他们板着脸坚持,也看到他们无力的顺从,看到他们梗着脖子说不,也看到他们用开玩笑的口气表达不满。
    这些都不是青春特有,这些是我们在每个人生阶段都要经历的东西。
    向前走一点,然后回头,否定之前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这样。
    除非我对明天已经没有期待,否则我时刻都在准备遇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会矛盾,会犹豫,会对抗,然后也许会顺从。
    就像他们一样。
    从尖牙利齿企图咬碎一切,到终于学会温柔的和这个世界谈谈。
    
    第二,很公平?并不是。
    我们都希望得到公平的对待。
    小时候要求父母公平的对待自己和其他兄弟姐妹。上学了要求老师公平的对待自己和其他同学。毕业后要求机会公平的对待自己和其他求职者。
    每当我们处于弱势时,我们就会要求公平,我们希望游戏规则本身可以给我们安全感,我们害怕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我们担心原本属于自己的,被别人得到。
    可是当我们有能力有机会钻规则空子的时候,当我们自己身为可能的规则破坏者时。我们还会不会坚持公平?为别人的公平坚持原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永恒的道德拷问。
    微博上有无数正义的网友,但要说每个人处在同样位置时都可以做到守护住公平,我是不信的。
    当你的行为可能伤害到别人,可你自己绝对安全甚至可以得利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你还能想起自己曾经坚持的公平么?
    君子不欺暗室。
    这是我要用一辈子去实践的事情。
    
    第三,在励志?没发现。
    它真的一点也不像励志电影。
    范导给我们看了他们的努力,刚好和每个在自己路上的人的努力一样多。给我们看了他们的坚持,也刚好跟我们自己对梦想或者责任的坚持一样多。还有他们拥有的天分,他们受到的阻碍,都没有比每一个大荧幕前的我们更多或者更少。
    虽然正在经历的事情不同,身处的环境也不同,但我还是感同身受,如同看到了自己。
    我被电影里的每一个细节感动,因为它们真实的就像是发生在我自己身上。
    狗血的虚假的励志书,和无数劣质的心灵鸡汤,都在告诉我们努力就会逆袭,知识决定命运。
    《我就是我》更真实,它展示给我成功必然性的一面,也让我看到它偶然性的一面。好几次都有人提到宿命感,也有人说,努力了不一定有结果。这些,才是我们正在经历的。
    可是看完电影我却被励志了,只是因为他们站在舞台上的样子太美了,他们全力以赴做事情的样子太美了,他们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样子太美了。
    因为真实,所以美好。
    我想,我坚持自己,努力让自己更好的样子,应该也会很美吧。
    
    第四,有对立?没关系。
    其实仔细想想,几个大男孩的价值观是有对立的。
    欧豪说,你受不了可以走,是你牛逼。但是你选择了,你留下了,就要接受。
    白举纲说,拍的这个东西,在放大一些事情,我不太能接受。
    于湉说,抓人眼球可以,但不要丧失人性。
    华晨宇说,我心里是不认同,不接受的,但是如果必须要做,我会让自己很快乐的去做这件事。
    他们有矛盾有对立,可他们没有因为这些去攻击别人,他们反而成为朋友。
    不只是因为几个月的同甘共苦,更是因为他们能够接受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并且能够尊重这些不同。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你觉得小时代的热映是堕落你可以不去看,但是你凭什么指责看了的人就是价值观扭曲?
    你觉得后会无期的热映是跟风你可以不去看,但是你凭什么认为看了的人就是装文艺?
    有原则是好事情,但是谁有资格去质疑别人的价值观呢?
    这不是圣母白莲花,为一切辩护,这只是宽容。是房龙的宽容,伏尔泰的宽容,每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宽容。是对小时代的宽容,对后会无期的宽容,对每个合理存在的宽容。
    
    这就是这部电影带给我的,它的引发了我这样的思考,我已经看足了三遍。并且如果有机会还会再去影院看它。
    最后。如果你是粉丝,请收起花痴,如果你是路人,请抛开偏见。因为这是一部值得用客观的态度去尊重的电影。
    我郑重的推荐。
   
    以上。
    
    
    另:“目的”是很主观的词,除了当事人,别人都不能下断言。根据电影的简介,根据电影的上档时机就妄下结论,说这是一部圈钱的电影,是一件有点没礼貌的事情。起码,看了电影再进行这样的猜测,会比较合适。
    并且,我不觉得“以圈钱为目的”和“一定是烂片”有任何因果关系。没错,以圈钱为目的的电影有很多烂片,但这是统计学上的事情,可能也有一些深层次的逻辑关系,但是如果说一部电影以圈钱为目的,所以就一定是烂片。这是没有道理的,我不能认同。因为我能列举出很多好书,作者的写作目的都是赚稿费。

 6 ) 原来这是一部并不太粗糙的青春残酷物语

陪朋友去看这部电影,据说因为粉丝的原因一票难求,本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里看了一趟,想着没事儿吐吐槽也是好的,或者身临其境围观下脑残粉们的盛况也算是难得的人生体验。
因为贪吃迟到了十分钟,错过了开头,没想到这错过的十分钟成为走出影院后还意犹未尽的遗憾。
为什么会想坐下来写这篇评论,大概也是处于对预先的偏见中那点儿不尊重的补偿,它不太像是我预期中的圈钱粉丝电影,更像是为了纪念十年选秀的辉煌历史,在这个节点,通过对这一届备受争议的比赛的记录,做一场体面的自我总结和百感交集的自我表达。
青春,我开始并不这么觉得,每个孩子在权威的压抑下挣扎、爆发、熄灭、再挣扎,看到他们乖乖站成一排被导演教训、被老师教训面色凝重一声不吭,有一个情节,貌似是两个踢馆选手走了之后,导演在办公室训人,五个孩子乖乖站成一排,像做错事被罚站的学生,导演骂于田,“你唱得太差了,你自己说说你唱得是什么鬼东西……难道你每次都要靠华晨宇的粉丝保你晋级么?!”(哎哟妈呀,这骂人的模式句式太熟悉了,瞬间心疼这俩孩子啊~~)在受到挫折后默默落泪,在残酷的规则里全力又无力的坚持着自己,我才觉得,对啊,好像这真的是青春,我们在年少气盛的时候,有这么多能量挥霍,有这么多宝贵而真实的情绪,有这么多热泪盈眶的时刻,我们尚能感觉到自己,尚能感觉未来未知的光芒,我们一无所有又充满希望,对啊,这确是青春。
其实节目的权力和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也象征了这社会的控制,它掌握着你的命运,会束缚你的行为,而面对这些,有的决定挺直腰板抗争到底,有的迂回妥协,在保留自己的前提下,用自己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和解,华晨宇说,我无法改变这个世界,那我就改变自己吧,但他所谓的改变很有意思,并不是把自己包装成讨人喜欢的样子曲意迎合,而是把每件事情都当做自己喜欢做的,让自己在妥协的过程中依然享有内心的自由和尊严,这倒颇有点儿大隐隐于市的修养了,如果他真的能做到,那我觉得,我的确要佩服这个孩子的人生哲学。
旁边有姑娘为了兄弟情尖叫落泪,我倒觉得还好,在封闭的环境中,个体的脆弱会产生抱团取暖的本能,人因为无力而寻找依靠,因此不用猜测也能想到他们的感情一定很好,想起我9岁的时候一个人在外面求学,也是这样全封闭似的学校,面对陌生的环境,友情仿佛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帮我缓和对陌生的恐惧,对自我的怀疑,和对亲人的思念。但在水池边的嬉戏却让我心头一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纵使在高压之下,这纯真的天性总会见缝插针的释放,你看你们笑得多干净,可是这样的笑,还能保持多久呢?(唉,此处欲落泪,一定是因为弹吉他的少年歌声太柔软。)
这时候我才惊觉,对啊,所有的美好,都因为青春的短暂,而显得残酷,为什么我在这轻松的节奏中总时常感到压抑和伤感,因为看到他们,就仿佛看到了曾经在成长这条路上的那个小孩,活泼的脚步慢慢被套上枷锁,在挣扎的鲜血中,笑与泪都被风干,小孩终于长成了现在乖巧懂事麻木不仁的我。
3个月的磨练,最后一刻的绽放,华晨宇一直缺席的父亲终于来到现场,他收起了一直以来随意呆萌的笑,彩排时侧台的他眼神里满满是无措和惊慌,采访中声乐老师用温柔的台湾腔说,其实他来到这个舞台上只为了一件事情,就是向他的父亲证明,它是一个值得人爱的小孩,回想起之前他全程微笑目送兄弟们父母离开后渐渐收拢回归落寞的眼神,妈呀,一直泪点颇高的我居然留下了华丽丽的猫尿,我才不会说此刻实在太感同身受这种没有腔调的话!!
不得不承认,到最后,我非常没面子的被感动了,所有点到则止的煽情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把我的偏见融化了,这些在娱乐工业里身不由己却努力坚持着微弱的自我的孩子们,我祝福你们。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纪录片,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一夜成名的选秀是个很好的题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信息量过大素材太多,有些地方感觉没太看明白,可能因为不太熟悉赛制流程吧,挺可惜的,影片中有很多打断叙事的写意镜头,作为人物塑造和内心独白的补充,想起以前大学的时候,导师是个业内颇有名气的独立纪录片导演,我问他,纪录片里可以有主观抒情的段落作为自我表达的途径么?他说,其实纪录片没有特定的格式和规范,而看你是否有情怀,起码,我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创作者的诚意,仅此一点,便值得我尊重。
PS.做电视真他妈苦啊,看到那个胖胖的导演哭着说,做这个节目太苦了,简直恨不得跑上去跟她抱头痛哭,唉,为同行点赞!

 短评

《归途列车》的导演把一部狗血选秀节目硬是拍出了年轻人独有的天真和纯粹。只可惜受限于制片方,最后有点转变为栏目宣传片的感觉。当然,也可以将它看为一部优质的青春偶像成长电影?如果导演能更直白地表现节目所带来一些的负面元素,能更宏观立体地去讨论整个文化现象,片子应该会更好

6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尽管记录对象几次三番在镜头前表达自己不愿被节目组的“本质玩弄却假意培育”的娱乐态度收编,但影片总是通过插入脱离主要脉络的剪辑画面来体现他们对成功和友情的渴望(所谓励志,所谓成长),所以说到底是影片被节目组收编了,永远不要怀疑主流电视文化的可怕力量……

8分钟前
  • 正在
  • 还行

几年前,我曾为自己过了容易掉眼泪的年纪而庆幸,几年后,我看着他们,却莫名有些羡慕。在那个并不知道自己虚伪的年纪里,在那个把鸿毛看作泰山,把自己也当成泰山的年纪里,借着梦想的名号而为青春哭泣的感觉,真好啊。

13分钟前
  • 飞行官小北
  • 还行

中国好声音之为你转身 2.6分就是你们的榜样,不敢撞小时代,敢撞后会无期!小四韩寒同意嘛?他们女婿同意嘛?

18分钟前
  • 清舞翩翩
  • 很差

你说这个不是粉丝电影,但你怎么解释只有粉丝才能看得下去?这种程度的仆街,完全可以理解。

23分钟前
  • ZeonGin Sou
  • 很差

本最该成为粉丝电影的《我就是我》却轻轻撩起帷幕的一角,用冷静的镜头语言记录了中国当下年轻人的现实一种。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导演@范立欣 未必能赢得票房,但容易赢得真心,在我看来这是更大的野心。

27分钟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推荐

给这部电影打分简直是我理性与感性的博弈。感性告诉我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的调调。但理性告诉我这部电影缺点一样很明显。对这届快男印象大为改观。院线中国电影十佳,被完完全全低估的电影。豆瓣上的那些没看就打一星的装逼狗请你们滚!

32分钟前
  • 迦南Canaan
  • 推荐

对于纪录片来说,它比one direction那个好太多了

36分钟前
  • 醉饮狂歌
  • 力荐

对快男无感甚至没看过比赛 电影看完也哭的蛮爽 有路转粉趋势

38分钟前
  • 郭小月
  • 推荐

快男不仅是一个选秀比赛 就像新东方不仅是一个培训学校 而是一种青春的精神 青春并不是指一段年龄 而是一种不苟且的状态 虽然很多次跌倒 依然要做自己 好好活着

39分钟前
  • 陈美芳˙Ꙫ˙
  • 力荐

试图透过一场全民娱乐现场,捕捉全新一代舞台逐梦青年的立体画像。青春、励志与激情,也同样可以是其反向的尔虞、操控与消沉。揭秘十年造星工厂之运转体系,舞台之颠亦或是被体系吞噬的当代90后青年,走向Liveshow之后全民娱乐帝国,更为黑暗系“饥饿游戏”或许才刚刚启动。

44分钟前
  • 水怪
  • 推荐

先導放映時候看的。覺得這才是青春。並不是年輕的肉體就是青春,還有不羈、放縱,友誼、親情,矛盾、渴望,夢想、妄想。關於真實。關於商業與藝術。關於800小時的素材。關於隱晦的批判。究竟是不是一場秀,大家看過後再討論吧。每一部紀錄片都用過心後再評價吧。

49分钟前
  • 敬請安靜
  • 力荐

亮点在后半段真情实感流露。互动观影把这部纪录片的形式也推得赚眼球,能理解为什么被选上多伦多。

51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清华点映看的。之前从没看过快男以及默默地深深滴鄙视过脑残粉们。不过片子并没有不好看也没有脑残,尽管商业制约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影片之中,仍不失平衡与换位思考。扣一星为不可避免传递出的芒果台价值观,再扣一星为与《归途列车》之间的心理落差...未看刷一星这种行为真心脑残,为毛还有人以此为荣

53分钟前
  • 浅斟低唱
  • 还行

看到那段没有水印没有广告的弗朗明哥还是很开心的哈哈哈 欧豪练舞的样子好认真好可爱 手指被割伤 清洗伤口时深深低着头一语不发忍着痛 有一幕是满场的观众 突然下一帧变成灯光熄灭后的空场 带感了~ 白举纲唱龙拳玩双节棍那段有点震惊~ 哈哈江油小王子

57分钟前
  • 沙力兔
  • 还行

《小时代3》《后会无期》《我就是我》,竟然全看了,这个暑期好青春呢!!其实三个电影都是三星水平,如果非要比的话,《我就是我》带给我的触动更大一点,回忆更多一点…

1小时前
  • 宋小卡
  • 推荐

我正青春,而你们的青春,却永不回来。这个夏天,最值得看的纪录片。

1小时前
  • 自由极光
  • 推荐

现在作为一个在湖南卫视实习生的身份来看这部纪录片,心情有些不同。选手们一开始海选的时候都想证明自己或者唱自己的歌给别人听,但随着他们有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也被附着更多的东西,但这个纪录片告诉我们他们也是个孩子。

1小时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十年选秀,那个燥热的夏天,怀念与你们一起度过。

1小时前
  • 西楼尘
  • 还行

十年选秀,看到春和笔抱一起的时候,多么希望这一秒是永恒的。

1小时前
  • 小石匠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